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含1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uonabeil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共三大题,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请你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3.细心阅读,认真思考,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同时请你认真书写,规范答题,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的片段,按要求回答。(5分)
信息时代的人们走进了零距离的地球村落,那封从遥远的年代shān shān而来的家书,成了二十世纪最美丽的回忆……读鲁迅给许广平的信,可以发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对黑暗势力的抗争是何等沉着和坚韧;读巴金给肖珊的家书,可以发现有情人如何将崇敬和爱慕连在一起,并在饱经沧桑中拥有了相濡以沫的挚爱;读 ……
一封封家书走出了家门,便成了一种文化、一种养料,她不仅滋润了一个家庭的成长,亦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座“洁白的纪念碑”。
(1)文中拼音处应补写的汉字是: 。(1分)
(2)给“相濡以沫”的“濡”字注音: 。请再写一个与该成语意思相近的四字短语(包括成语): 。(2分)
(3)根据你在本学期学过的几封家书,任选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家书,再仿写一句:
(2分)
2.根据语境默写你学过的古诗词。(10分)
高贵的心灵总是把个人的命运与国运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所以就会有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 ” 的沉郁悲怆;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 ”的忠心耿耿;有杨炯“ ,风多杂鼓声”的豪情壮志。
诗意的心灵总会感受到生活的瑰丽多彩,所以就会有温庭筠笔下的“ , ”这朦胧残月凄清白霜的早行图景;有刘方平笔下“ ,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春气萌发。
敏感的心灵总是将个人的悲欣投影到时光风物的描摹上,所以就会有李清照“ ,
,人比黄花瘦”的憔悴;有李白 “花间一壶酒, ”的孤寂;有苏轼 “ ,村南村北响缲车”的祥和。
3.读一本书,就要有一本书的积累。《水浒》是我们初中阶段必读书目,它是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虽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请各用一句话分别举出三个人物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6分)
4.按要求完成第(1)—(4)小题。(14分)
家乡,总会传递一种淳朴、真挚和浓浓的亲情,这是一种来自祖先遥远的血管里的神秘力量,它把世世代代子孙凝聚在一起,让我们充满自豪和希望。为迎接祖国六十华诞,九年级(1)班小芳等几位同学筹备举办一个以“锦绣合肥”为主题的小型报告会,向外地来宾和全校同学推介合肥的名人、景观和特产,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发展。
(1)假如你是小芳,想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于是找到教语文的王老师,说:
(3分)
(2)此次学校邀请了上海教育界的几位专家来我们合肥旅游观光,学校请你去接待他们,在欢迎仪式上,你会致一段怎样简洁得体的欢迎词? (4分)
(3)报告会上有一项是向全校师生介绍“名人与合肥”,但几位同学为到底介绍哪一位名人而争执不下,小芳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对小芳说“我建议推介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人名),因为 (4分)
(4)请你参照示例帮小芳拟一句简练优美的话来赞美宣传我们合肥,作为此次报告会的结束语。(3分)
示例一:合肥山水美如画,风流人物耀古今。
示例二:昨天,安徽的合肥;今天,中国的合肥;明天,世界的合肥!
你的宣传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钢管滑梯上的天使(20分)
从我家到最近的银行,要经过一个垃圾堆,那里是路人掩鼻而过的污秽地,却是拾荒者的天堂。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在那里看到一位天使。
她大约五岁的模样,眉目很清秀,纵是满身尘土也掩不住她眼中的灵气。然而不幸得很,这小女孩并不是在那儿点化垃圾,而是跟着父亲拾荒。看着她在垃圾堆上欢快地走动,当时我的心就沉了一下,多乖巧的女孩,却缠在贫困生活里,若给她换一对父母,穿上童装,她必定会变成人间真正的天使。
我路过此地,是因为我要去取钱。儿子嚷着学钢琴,当然得满足他,这是一个极高雅的爱好,虽然花费不菲。我从银行回来的时候,依然看到他们。小女孩在跳跃着收拾小物件,她的父亲坐在破纸板上休息,一脸爱意地看着他的宝贝女儿,那眼神让我心醉。
回家后,太太带着儿子奔辅导班去了,我站在阳台上抽烟,在烟雾缭绕中体味一些自己不能改变的痛苦。突然,我看见楼下走过一对父女,钻进不远处的棚子里去了,那对拾荒的父女居然就住在附近,他们什么时候住在这里的?我无法知晓,在平日里,谁会注意他们呢,包括我自己。
我继续在阳台上观望。不一会,就见棚子里走出一个青衣女人,在外面摆好了小凳,喊着什么,那对父女就跟着出来了,他俩在女人的监督下,就着盆里的水洗手,然后就聚拢一圈啃馒头。旁边的空地上,堆着小山似的纸板和杂物,那是他们的财富。
吃过饭后,女人开始整理刚拾来的东西,男人却做了个很奇怪的举动,他从棚顶抽出两根钢管,斜靠在墙上,然后很认真地调整。“他在干什么?”这问题刚刚在我心头产生,随即就有了答案,只见女孩欢快地跑过来,由父亲高高举起,顺着钢管滑梯尖叫而下,滑了一轮又一轮。
很奇怪,我居然有了被感动的滋味,默默地,噙着眼泪看他们嬉戏。我原以为,贫困的生活会让他们愁眉不展,哀叹连天,可是,我看见的却是淳朴的欢乐,看见一个孩子正在享受她的童年,与其他孩子无异。
正收拾垃圾的女人被嬉戏声吸引,扭过头看,继而定定地站着笑。她是母亲,抱孩子的是父亲,而在钢管滑梯上的,正是他们的天使,即使没有童装,她依然是天使。
(选自《读者》,张揆辅/文,有删改)
5.文章描写了小女孩与家人的3幅动人的画面,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6.本文的标题中有“天使”二字,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4分)
7.“我站在阳台上抽烟,在烟雾缭绕中体味一些自己不能改变的痛苦”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8.请简要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①他俩在女人的监督下,就着盆里的水洗手,然后就聚拢一圈啃馒头。
②正收拾垃圾的女人被嬉戏声吸引,扭过头看,继而定定地站着笑。
9.阅读下面的诗歌材料,并结合你对本文主旨的领悟,对“幸福”做出你的阐释。(5分)
材料: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泰戈尔《错觉》
【二】另一种珍爱(20分)
乔叶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言语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候,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心酸的轶事。他在“”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并不是很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地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灭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这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自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摘自新浪网读书频道)
10.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文中“珍爱自己”的内涵是什么吗?(4分)
11.文章第一自然段,叙述了《绿墨水》的故事,有什么作用?你读了这则故事,还有其他感受吗?请写出你的看法。(4分)
12.每天4/4拍铡草,这是老音乐家一种人生态度的鲜明写照,请用原文的话回答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在你的阅读积累中还有谁有类似的经历?请写出一例。(4分)
13.文章的⑤⑥⑦⑧四个自然段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4分)
14.作者说:“学会爱自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一谈你的理解。(4分)
【三】出师表(节选)(15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5.解释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3分)
(1)深入不毛( )
(2)庶竭驽钝( )
(3)兴复之效( )
16.翻译句子。(4分)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
17.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2分)
, , , 。
18.(1)选文第1段 “临崩寄臣以大事” 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2分)
(2)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2分)
19.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 。(2分)
三、写作(55分)
孩子问妈妈:阳光有味道吗?是暖暖的,甜甜的?淡淡的,香香的?浓浓的,纯纯的?......
妈妈说:阳光是有味道,但需要你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阳光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姗姗
(2)rǘ 示例:如患难与共、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3)此题一是考查仿写能力;二是考查教材掌握情况。如:苏霍姆林斯基,傅雷都可。示例:读傅雷家书,可以发现一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情深,你不禁也贴近那颗蓄满大爱的心。
2.燕然未勒归无计 赢得生前身后名 雪暗凋旗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独酌无相亲 簌簌衣巾落枣花
3.示例:鲁智深本是军官,他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结果被逼上梁山落草。武松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谋反。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在高俅父子一再陷害、追杀之下,他奋起反抗,上了梁山。
4.(1)①有称呼,语言得体。②准确表述举办报告会的目的和作用。③准确表述出请求老师支持、指导。示例:王老师,为了认识先人,感受家乡的美丽景观和物产的丰富,我们准备开展“锦绣合肥”为主题的报告会,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热爱我们的家乡,并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发展,希望能得到老师您的支持、指导。
(2)要有现场感,热情简洁。示例:各位专家,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合肥来旅游观光。我们合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悠远的人文传承、秀美的山水风光。合肥之旅一定会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写出名人(如包拯、李鸿章等)和推荐理由。示例:包拯。因为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几乎成了公平正义的化身。
(4)本题答案多样,根据学生的答题实况评改,以能突出合肥自然、人文特色者为;能揭示合肥特点或反映合肥变化也可。(如:走进合肥山水,领略魅力文化)
二、阅读(55分)
(一)
5.示例:小女孩跟着父亲拾荒;父女在女人的监督下洗手,一家人聚拢啃馒头;女孩儿围着父亲自制的钢管“滑梯”嬉戏。
6.“天使”指小女孩,本文的主人公。小女孩眉目清秀,眼中盛满了灵气,虽贫穷却如天使般快乐、充满活力,把幸福带给全家也感染了“我”。
7.“我”是生活在这个城市,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却总会为一些事而生无奈和沧桑之感。这与小女孩一家贫困而幸福快乐的生活,形成对比,更好地凸现下文“我”对小女孩一家的淳朴欢乐生活的感悟。
8. 示例:①“监督”二字尽现青衣女人对父女生活卫生的严格要求,更见朴实而真切的爱;“一圈”非常形象地写出了一家人共享食物的美好一幕,可见一家人生活的和睦与和谐。② “扭过头”看的动作,“站着笑”的神态,再加上“定定地”这个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词,非常细致生动地描写了一个眼里盛满幸福的母亲,也再现了一家淳朴欢乐的场面。
9.(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幸福观。找出材料与原文的共性,言之成理即可。说到阳光的心态发现或握住身边的快乐和美好,幸福需要发现和创造均可。)
(二)
10.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别人的爱的,但要健康成长,还要自尊自爱。或者人也要学会珍爱自己。扣住文中的五六段即可。如:面对纷扰时的自我肯定,面对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面对逆境时的自我激励,面对问题时的自我反省,面对苦难时的自我拯救,面对诱惑时的自我约束,面对迷惘时的自我教育。
11. 从而引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使文章一开头就有思辨色彩。可以围绕“父亲的作法太幼稚,是误导孩子,一旦孩子知道事实,他将如何面对”来谈。
12. 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略
13. 不可颠倒。五六段在第二三段叙事的基础上,侧重说理,阐释“珍爱自己”的内涵。七八段作为补充段落,使说理更有力,观点更容易被人接受。这样的安排更具有逻辑性,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14. 同意这种说法,学会爱自己就是自尊,爱自己的人生原则,爱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人生的暴风雨中,懂得如何充实自我,积极去汲取知识和经验,检查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的灵魂更强壮。
(三)
15.(1)长草木(的地方) (2)比喻平庸的才能 (3)任务
16.略。(应注意“故”“寄”“所以”“职分”等词义的解释及句意翻译的通顺)
17.“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18.(1)白帝城(刘备)托孤,兴复汉室(各1分)
(2)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每层意思占1分。用文中的“报先帝而忠陛下”亦可。)
19.例: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三、写作(55分)
略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试题
20xx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语文知识 (6小题,19分)
1、下列加点形近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3分)
A、羁绊(bàn) 挑衅(bàn) 河畔(pàn)金柳
B、茁壮(zhuó) 笨拙(zhuō) 相形见绌(chù)
C、寺庙(sì) 把持(chí) 恃才放旷(shì)
D、广大(ɡuǎnɡ) 扩大(kuò) 心旷神怡(kuànɡ)
2、下列街头宣传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夏季服装大促销------满300送100(券)本商场付食品专柜新到一批特色糖果。本公司承接管道按装业务。前车于后车必需保持安全距离。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人生之路是曲折的的,在坎坷面前,谁能勇往直前,谁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卖点。
B、就是因为有了这所房子的点缀,本来看起来挺单调的运河,使人感觉增加了不少颜色。
C、谈起上网,这个小学生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D、本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大,谁知他们两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也谈不拢。
4、比较分辨下列这组句子不同的说话重点,选出与两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3分)
①我走进会场,正中悬挂着大红横幅,两侧缀着金黄的流苏,四壁张贴着标语, 。
②我走进会场,大红横幅挂在正中,金黄的流苏缀在两侧,标语张贴在四壁, 。
a、会场布置得相当大方 b、会议即将开始
c.会议刚刚开始 d.布置会场的工作做得细致周到
A、①a②b B、①c②d C、①a②d D、①b②d
5、下面三个横线句有两个是有毛病的,请写出相应的序号并改正。(4分)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①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剧相提并论,给予了粤剧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②不但粤剧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云、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可见其魅力四射。③粤剧名列于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第 句改为:
第 句改为:
6、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 (3分)
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我的网名:(1分)
命名缘由:(2分)
。
二、古诗文(2小题,15分)
7.古诗文积累。(10分)
(1)根据初中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C.投箸停杯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西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E.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F.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写出上句或下句。(4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⑥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十则)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每句1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
,“的美好愿望。
8、解释下面文言文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必以情。《曹刿论战》
(2)或王命直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三峡》
(3)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
(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唐睢不辱使命》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二章》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古诗文(3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
10、翻译与理解。(6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分)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3分)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明月别枝惊鹊:
②路转溪头忽见:
(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5分)
四、现代文(10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3题。(6分)
植物生长方向之迷
①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从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而茎干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然而植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它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又是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
②不久之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植物学家迈克尔·埃文斯以及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无机钙对于植物的生长方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在植物的弯曲生长过程中,无论是根冠下侧部位还是芽的上侧部位,都存在着高含量的无机钙。那么无机钙又是如何使植物辨别方向的呢?埃文斯解释说,因为根冠有着极为丰富的含淀粉体的细胞,而这种含无机钙的淀粉体细胞会把其内部的钙送到根冠下侧。这时,如果用特殊的实验手段去阻止钙的移动,植物马上就会表现出不按正常的方式去生长。同样,植物的芽虽然没有冠部,但也含有丰富的淀粉体细胞,淀粉体细胞也能将其内部的无机钙送到芽上侧的细胞中,这显然说明,无机钙对植物生长方向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③那么,既然淀粉体细胞内有许多无机钙,而淀粉体细胞又能使无机钙在植物体内来去自如,除了重力之外,淀粉体细胞又是靠哪一种力量使无机钙如此方便地上下移动呢?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斯坦利鲁在研究中发现,这是由于淀粉体细胞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电荷不同,两端电荷的不一致引起细胞极化。结果,为数众多被极化的淀粉体细胞排列在一起,总电荷就强得足够吸引任何相反电荷的钙原子,驱使它们在体内移动。于是斯坦利鲁提出,由于细胞的极性带动钙的移动,从而导致植物茎干总是向上生长,而根则朝地下生长。
④由谁控制植物生长方向的'研究课题已日趋深入,这种神奇的力量取决于什么?是无机钙?是细胞的极性还是数者兼有之?目前依然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索。
12、文中最能说明无机钙对植物生长方向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的一项是( 3分)
A、植物根冠下侧部位和芽的上侧部位,都存在着高含量的无机钙。
B、植物根冠中含无机钙的淀粉体细胞会把其内部的钙送到根冠下侧。
C、植物的芽中含无机钙的淀粉体细胞能将其内部的无机钙送到芽上侧的细胞中。
D、用特殊的实验手段去阻止无机钙的移动,植物马上表现出不能按正常的方式去生长。
13、对文中第③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淀粉体细胞的上端和下端之间不一致的电荷引起细胞极化。
B、为数众多被极化的淀粉体细胞排列在一起会产生很强的总电荷。
C、电荷相反能引起相吸是导致无机钙原子流动的科学原理。
D、淀粉体细胞的极性带动无机钙的移动解答了植物生长方向之迷。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6题。(10分)
文段一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节选自冰心《谈生命》
文段二
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互相衬托的。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转。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
――――-节选自冰心《霞》
14、阅读文段的内容后,对“生命的本质”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A、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
B、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C、生命是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的。
D、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
15、结合两个文段的内容,谈谈“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的含意。(3分)
16、请在两文段中各举一例说明两个文段说理的共同特点。(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1题。(24分)
感 恩 雨
①这是旱季里最热的一天,几乎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田里的农作物正在枯死,母牛挤不出奶,溪流已干涸。看来在这个旱季结束之前会有好几个农场宣布破产了。我的丈夫说他的兄弟们每天要费很大的劲把水弄到田里去,过了不久,我们只好开车到附近的水站运水,可很快严厉的配给制度让每个人都取不到多少水。如果老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
②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当我在厨房为丈夫和他的兄弟们做午餐时,我看到了6岁的儿子比利正向树林走去。他的样子很严肃,一点也没有平常走路时充满孩子气的横冲直撞。我只能看到他的背部,不过很显然他走得很费劲,他在努力保持平衡。进了树林几分钟后,他又朝房子这边跑回来。我则继续做三明治,想着不管比利在做什么,他也都该做完了。
③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缓慢而坚定地向树林里走去。这种行为持续了一个小时,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然后往家里跑。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地走出房子跟着他。我小心翼翼,不想被他发现,因为很明显,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
④只见他把手掬成杯状,小手里捧着大约两至三汤匙的水,小心翼翼地走着,以免洒了手中的水。在进林子后我偷偷地靠近他。树枝和荆棘划过他的小脸,可他并没有避开。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当我倾身窥伺时,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
⑤几只硕大的鹿赫然耸立在他面前,而比利直接向它们走去,我吓得几乎大叫让他躲开,其中一只有锋利鹿角的大公鹿离他特别近。但这只公鹿并没有吓着比利,甚至在比利跪下时它也一动不动。我看到一只小鹿趴在地上,很明显它正承受着脱水和中暑的痛苦,它费劲地抬起头舔着盛在我那可爱孩子手中的水。
⑥等到水被喝干后,比利站了起来,转身向房子跑去。我跟着他回到家,来到我们的储水罐前,比利尽力拧开水龙头,只见一小滴水开始流下来。他跪在那儿,让水慢慢地滴在他那临时的“杯子”中,阳光直刺在他的背上。突然间我明白了比利为什么不叫我帮忙的原因——上星期他因为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大约20分钟后,他的手里盛满了水。
⑦当比利站起来准备往林子里走时,我拦住了他。他泪眼汪汪地说:“我没有浪费水。”说完就朝树林走去。我也从厨房拿来一小壶水,加入了他的行列。我让他独自照顾小鹿,自己没有插手。这是比利自己的事。
⑧我站在树林边,望着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心灵努力营救另一个生命。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掉在地上。然后,我突然间发现一滴、两滴,接着越来越多的水滴掉了下来。我仰头望天,甘霖从天而降。
⑨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并没有真正的奇迹,毕竟雨总是要下的。而我要说的是:那场雨救了我们的农场,就像那天我的儿子救了那只小鹿一样。
(《智慧》20第6期)
17、文章的开头描写农场天气的干旱有何作用?(3分)
18、文中“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这句话中的“奇迹”指什么,“分享的意义”又指什么?(5分)
19、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道题。(6分)
(1)第③自然段为什么说小比利向树林里走去时“缓慢而坚定呢?(3分)
(2)请说出“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这句话的含意。
20、请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条作答。(6分)
(1)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比利还是比利的母亲呢?请联系本文中心思想谈谈你的看法。
(2)根据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比利母亲的看法。
21、拓展阅读:(4分)
我们从下面的名人名著的片断也可感受到动物有如人般的感情:我们都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这团狼狈不堪的东西快活而亲切地用身体在我们的腿上蹭着,这正是那只被送掉的小阿虎(注:作者家里的小猫)。
第二天,我们听到了关于它的故事:它刚到劳乐博士家里,就被锁在一间卧室里。当它发现自己已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了囚犯时,它就发狂一般地乱跳。一会儿跳到家俱上,一会儿跳到壁炉架上,撞着玻璃窗,似乎要把每一样东西都撞坏。劳乐夫人被这个小疯子吓坏了,赶紧打开窗子,于是它就从窗口里跳了出来。几分钟之后,它就回到了原来的家。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啊,它几乎是从村庄的一端奔到另一端,它必须经过许多错综复杂的街道,其间可能遭遇到几千次的危险,或是碰到顽皮的孩子,或是碰到凶恶的狗,还有好几座桥,我们的猫不愿意绕着圈子去过桥,它决定拣取一条最短的路径,于是它就勇敢地跳入水中——他那湿透了的毛告诉了我们一切。
请回答:文段选自 著作的《 》(2分)
(2)读文中第⑤段,联系下面一则新闻,谈谈你对人和动物应如何相处的看法。(2分)
2月23日,昆明圆通山动物园内,一名6岁女孩看完老虎表演后,与老虎合演,被兽性大发的老虎咬伤,经抢救无效后身亡。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
五、写作(1小题,60分)
22、请在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平平常常的,有喜也有忧,大多充满真情至爱。家庭成员性格各异,爱好不同,但是“爱”把他们紧紧相连。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家庭的和睦显得更加重要。请以“家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2)阅读冰心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要求:请从小诗中引出话题,自拟题目,围绕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语文知识 (6小题,19分)
1、(3分)选A,挑衅(xìn)
2、(3分)选A,(B、付-副;C、按-安;D、于-与)
3、(3分)选B,“左右逢源”指办事圆滑,不适合语境。
4、(3分)选C,(B、C两项均属于时间方面的内容,与会场布置无关。剩下的两项将题干中的两句紧缩一下,①句说的是“什么位置挂(缀、贴)着什么东西”,句尾指的是实物;②句说的是“什么东西挂(缀、贴)在什么位置”,句尾指的是位置。①句强调挂(缀、贴)的是“横幅”、流苏”、“标语”一类一般饰物,而不是其他什么奢华物品,自然只能A项与之衔接;②句强调这些东西分别挂(缀、贴)在什么位置都是经过了一番认真的考虑,而不是随意安上去的,与之衔接的自然就只能是D项了。)
5、(4分)第①句改为: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第②句改为:粤剧不但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云、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
6、(3分)不设统一答案,所取网名和取名缘由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示例一:网名 空谷幽兰 (有个性,有积极性1分) 缘由 我特别喜欢被尊为“花中君子”的兰花,我要学习它超凡脱俗、独立不阿、高雅纯洁的品格,所以我取名为“空谷幽兰”。 (有个性,有积极性1分,能有条理、有理由地说明缘由1分)
示例二: 网名: 足球小子(有个性,有积极性1分) 缘由:我喜爱足球运动,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为我国的足球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我取名为“足球小子”。 (有个性,有积极性1分,能有条理、有理由地说明缘由1分)
二、古诗文(2小题,15分)
7.古诗文积累。(10分)
(1) (4分)AF(选对1项2分。A、选自诸葛亮《出师表》;F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B选自晏殊《浣溪沙》“雁”应为“燕”;C选自李白《行路难》,应为:停杯投箸不能食;D、选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应为古道西风瘦马;E选自《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应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
(2)(4分)①烽火连三月;②乱花渐欲迷人眼;③独沧然而涕下;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⑤惟吾德馨;⑥思而不学则殆(答对1句得1分,答对4句得满分。全写只选前四句改)
(3)(2分,前两空1分,后两空1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5分,每写对1个得1分)(1)以:按照 ;(2) 或:有时;(3)苦:怨恨;(4)谢:道歉;(5)衡:通“横”,梗塞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古诗文(3小题,16分)
9、A(3分)(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
10、(1)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3分,急湍1分,甚1分,奔1分)
(2)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2分),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分)。
11、(7分)(1)①另一个树枝,②出现(2分,每句1分);
(2)上片写诗人在夏夜看到明月高照,山林明亮,听到鹊声、蝉声、蛙声,闻到稻花芳香,景色清新,在这个时候还听到出来纳凉的人谈论着今年的丰收,身处其中,作者感到闲适、快乐。下片写作者夜行遇雨,要找地方避雨,忽然见到了曾经见过的茅店还在老地方,流露了作者的惊喜之情。(上下句内容的转述各1分,上片转述扣住清新,下片转述突出“忽见”;上、下片表达的心情各1分;叙述有条理1分)
四、现代文(10小题,40分)
12、( 3分)D
13、(3分)D
14、( 3分C
15、(3分,每横线处意思1分)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活到一定年龄后,才能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一生中有丰富多样的经历,活到一定年龄后,才能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16、(4分)冰心善用比喻来说理(1分),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性(1分)。如:说明“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这个道理,她举了“ 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这个比喻(1分)。又如说明“一生中有丰富多样的经历,活到一定年龄后,才能体现到人生的美好。”这个道理,就比喻为“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1分)。”
17、(3分)作用:突出水的珍贵(1分),从而反衬出小比利用如此珍贵的水来抢救小鹿的童真、善良和最美丽的心灵。(2分)
18、(5分)“奇迹”指比利喂水给小鹿喝,在旁边的大鹿能感受到他的好意,并没有伤害他(2分)。“分享的意义”指比利与小鹿分享宝贵的水,既帮助了小鹿,自己也获得了快乐(3分)。
19、(6分)(1) “缓慢”是因为他要保护手上珍贵的水(1分),“坚定”是因为他觉得用这些珍贵的水营救另一个生命是非常值得的(2分)。
(2) “他‘身负重大使命’”是指比利用小手掬成杯状运水营救小鹿的善举(1分); “不需要妈妈的过问”是因为小比利上星期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1分),并且他想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1分)。
20、(1)(6分)主角是比利(1分),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写比利用宝贵的水营救小鹿的过程(1分),来突出比利童真、美好、善良的心灵(1分),从而引导人们善待动物善待自然(1分)。比利的母亲在文中起到侧面烘托突出比利精神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2分)
(2)(6分)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关心孩子成长(1分),又能充分尊重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的聪明的母亲(1分)(提观点)。她没有制止儿子运送宝贵的水(1分),而是悄悄跟随,弄清缘由(1分),还为维护他美好的心灵,加入了营救的行列,让儿子独立完成救护工作(1分),充分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心、尊重。
21、拓展阅读:(4分)
(2分)法布尔 ;《昆虫记》(2)(2分)我们要善待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给予动物应有的帮助(1分)。但动物的兽性是难以改变的,我们又要防备有攻击性的动物,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1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四节,满分30 分)
第一节 略第二节 听句子,选择与句子内容相符的正确答语。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个句子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 )6. A. It’s interesting. B. Don’t worry. C. The same to you.
( )7. A. Good luck! B. My pleasure. C. It doesn’t matter.
( )8. A. Certainly not. B. You’re so kind. C. No, thanks
( )9. A. At school. B. On foot. C. In ten days.
( )10. A. Thanks, I will. B. I hope not. C. No, I won’t.
第三节 听对话,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正确选项。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个句子听两遍。(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11--12小题。
( )11. What does Mr. Brown do?
A. A doctor. B. A teacher. C. A driver.
( )12. What time does Mr. Brown get up in the morning?
A. At 6: 00. B. At 7: 00. C. At 8: 00.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13--15小题。
( )13. Why does Sam like Kunming?
A. Because the weather is hot and cloudy. B. Because the weather is sunny and warm.
C. Because the weather is cold and rainy.
( )14. Does Sam live near the hills?
A. Yes, he does. B. No, he doesn’t. C. We don’t know.
( )15. What does Sam do when the weather is bad?
A. Go climbing. B. Listen to music. C. Watch TV.
第四节 听对话,完成下列信息表格。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对话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Presents on Mother’s Day
From whom : Rose and Mike Date : May 10th
Rose’s present: A coat and 16.__________ The color of the coat: 17. ___________
The size of the coat: 18. ____________ The money Rose spent: 19.___________
Mike’s present: 20.____________
( )16. A. A skirt B. A T–shirt C. some flowers
( )17. A. Red B. White C. Blue
( )18. A. Size 36 B. Size 38 C. Size 40
( )19. A. 200 yuan B. 350 yuan C.400 yuan
( )20. A. A bag B. A hat C. A cake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应用(共三节,每小题1分,满分35分)
第一节 词语释义(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选出与句中划线部分意思最近的解释。
( )21. Gina is a warm girl,so many people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her.
A.hot B.strange C.heated D.friendly
( )22. Jim comes to visit us sometimes. That is the happiest time for the whole family.
A. on time B. all the time C. at times D. many times
( )23. It's a chicken-and-egg question. I can't answer you now.
A. easy B. difficult C. clear D. funny
( )24. If you can’t finish the work on March 28th, you must work around the clock from now on.
A. here and there B. up and down C. day and night D. now and then
( )25. Excuse me, where's the City Library?
It's a Sunday run to go there. You'd better take a taxi.
A. a long way B. a Sunday morning
C. a good runner D. a short way
第二节 单项选择(共15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能填入空白处的正确答案。
( )26. He is ____ university student and he comes form _____ island in England.
A. an; an B. an; a C. a; an D. a; a
( )27.--Wish you good luck in the exam.
-- .The same to you,
A. Me, too B. See you
C. I'm sorry to hear that D. Thank you
( )28. We will go on a trip on Sunday. Each of us is _____ at the ____ news.
A. excited; excited B. excited; exciting
C. exciting; excited D. exciting; exciting
( )29. —Shall I get some drinks for you?
— ________.
A. That’s nice of you B. You are right
C. Here you are D. You are welcome
( )30. — How do you feel about life in the country, Mike?
— Very nice. It’s quite different form ____ in the city.
A. which B. that C. it D. those
( )31.--Can I use your mobile phone?
--Of course. .
A. Very well B. I can C. I am using it D. Here you are
( )32. I tired to discuss with her but only succeeded in ____ her angry.
A. to make B. make C. making D. made
( )33. _____ improve my English, my classmates often help me after class.
A. Because B. Thanks to C. In order to D. For
( )34.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to keep healthy, Tim?
--She usually ________
A. swim B. swims C. is swimming D. to swim
( )35. ---Boys, would you mind not playing basketball here?
-- , Mr. Li.
A. No, thanks B. Sorry, we won't do it again
C. You are welcome D. I can't stand it
( )36. — How do you like the two pairs of shoes?
— They don’t fit me well. They are _____ too big______ too small.
A. not only; but also B. both; and
C. neither; nor D. either; or
( )37. — Could you please_____ him to call me back as soon as he comes back?
— Sure.
A . ask B. to ask C. asking D. asks
( )38. --After the exam, we'll have a long vacation.
--Yes, but I haven't planned _______
A. what I will do B. what will I do
C. when I will do it D. when will I do it
( )39. I think _______ people will go to Shanghai for the EXPO .
A. million of B. millions of C. two millions of D. two millions
( )40. —What’s wrong with your MP4?
— There’s______ with it.
A. anything wrong B. wrong anything
C. something wrong D. wrong something
第三节 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One day, some workers were mending the road. They dig a big hole in the road. As they could not 41 their work, they put up notice boards on both sides of the hole before they 42 . On the boards they wrote the word DANGER in order to warn people not to drop into the hole.
Some time 43 , a blind man was walking 44 the road. He was just walk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hole. As he could not see the notice, he was walking 45 to the hole. When he was very close to it, a boy saw the man and 46 up to him. “ 47 !” the boy shouted. Don’t go any farther, or you’ll fall 48 the hole.’’ After he heard this, the blind man stopped 49 . Then the boy took the man by the arm and led him to safely pass by the hole. “Thanks a lot, ” said the man. “You’re really a 50 boy.”
( )41. A. finish B. prepare C. do D. start
( )42. A. left B. began C. stopped D. came
( )43. A. ago B. before C. past D. later
( )44. A. to B. along C. away from D. out of
( )45. A. near and near B. nearer and nearerC. far and far D. farther and farther
( )46. A. walk B. came C. ran D. go
( )47. A. Hello B. Oh C. Help D. Stop
( )48. A. in B. to C. into D. at
( )49. A. at last B. at once C. at first D. at that time
( )50. A. nice B. bad C. naughty D. clever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A young man could not sleep well and suffered (痛苦) a lot. He went to the doctor and the doctor told him to count from one to ten again and again. “Keep doing it till you fall asleep.” the doctor said.
A few days later, the young man went to the doctor again, but to his surprise, the doctor saw the young man was worse than before.
“Didn’t you do as I told you?” the doctor asked.
“Yes , I did.” The young man said, “But every time when I count to eight, I could not help jumping from the bed. ”
“But, why?” the doctor asked amazedly.
“I am a boxer(拳击手)!” the young man replied.
Read the passage and mark (T)for True or (F) for False to each statement.
(阅读短文,判断正误,正确的写T, 错误的写F)。
( ) 51. The young man slept well every night.
( )52. The doctor told the young man to count numbers when he wanted to sleep.
( ) 53. The young man was better when he went to the doctor again.
( ) 54. The young man could only count from one to eight.
( ) 55. The young man was a boxer.
B
Many years ago, there was an old man who had four sons. He wanted his sons to learn not to judge(判断) things too quickly. So he told them to go and look at a pear tree. It was far away from his home. The first son went in winter, the second in spring, the third in summer, and the youngest son in autumn.
When the sons came back, the old man asked them to say what they had seen.
The first son complained the tree was ugly. The second son said the tree was covered with buds and full of hope. The third son said the tree was full of green leaves. They looked so beautiful, and it was the most wonderful thing he had ever seen. The youngest son said that the tree was bowed down with heavy fruits. It was full of life and fulfillment(收获).
The man explained that all of his sons were right, but each of them had seen just one season of the tree. He told them that they couldn't judge a tree or a person by only one season. ”If you give up when it's winter, you will miss the hope of your spring, the beauty of your summer, and the fulfillment of your autumn.“ said the old man
It is true that we shouldn't let the hard season break the happiness of the other seasons. Never give up during the difficult days and better times are sure to come some day.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l0分)
( )56. Why did the old man ask his sons to look at the pear tree?
A. Because he liked. eating pears.
B. Because the tree was important to his family.
C. Because he wanted to teach them not to judge things too quickly.
D. Because his sons didn't judge things quickly.
( )57. The fourth son went to see the tree in .
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D. Winter
( )58. The underlined word ”buds“ probably means in Chinese.
A. 叶子 B.枝条 C.果实 D. 花蕾
(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pear tree was near his home.
B. The third son said the tree was beautiful.
C. The four sons all liked the tree.
D. Even you give up in winter, you can still get hope in other seasons
( )60.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Don't judge a life by one difficult season.
B. Father's love is great.
C. Every tree has four seasons.
D. Life is different for everyone.
C
Zhao Hua is a student from a university. He has led a group of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s since last year. They help children at a primary school with their studies and daily lives.
”When I was a small child,“ Zhao said, ”I knew March 5th was a day for people to learn from Lei Feng and help others, but I didn't know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spirit(精神) of Lei Feng. Now when I see the smiling faces of the kids I have helped, I deeply understand Lei Feng. Helping others makes me happy.,'
Lei Feng (1940-1962)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soldiers in Chinese history. He lost his parents when he was very young. His neighbors brought him up. He died in an accident at the age of 22. He did many good deeds in his short life. For example, he gave his own money to the parents of another soldier, and bought a ticket for a woman he didn't know without telling her hi name.
On March 5th, 1963, Chairman Mao called on people to “Learn from Lei Feng” and made the day “Lei Feng Day”.
Today almost 50 years has pissed since Lei Feng's death.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 spirit of Lei Feng is out. There have been many reports about the coldness(冷漠)of people towards strangers. This has made many Chinese people think deeply about themselves.
Many people think We need to promote(提倡) that spirit again.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e must be ready to help others and make it a habit.
Read th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s.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l0分)
( )61. Which day is “Lei Feng Day”?
A. May 3rd B. May 5th C. March 3rd D. March 5th
( )62. Who brought Lei Feng up?
A. His parents B. Chairman Mao C. His neigh bors D. Soldiers
( )63. The underlined phrase “good deeds” means __ in Chinese.
A. 好人 B. 好事 C. 好梦 D. 好主意
(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Lei Feng gave his money to another soldier's parents.
B. Lei Feng bought a ticket for a woman and he told his name to her.
C, Lei Feng always helped others. “
D. We should learn from Lei Feng,
( )65. What's the best title(标题) of this passage?
A. Lei Feng Spirit
B. Lei Feng's Death
C. Lei Feng's Good Neighbors
D.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s
第四部分 写 作
(共三节,76-85小题每小题1分,书面表达15分,满分25分)
第一节 根据句意,用括号中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共5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5分)
66. Mr. Potter has been in China for over ten years. He regards China as his ______ home.(two)
67. We all think Zhang Lili is the _________woman teacher in China. She's s o great. (beautiful)
68. Both Linda and Lily ___________ (be) tall in our class.
69. We enjoyed ___________ (we) at the party last Sunday.
70. The little boy wants to be an ___________ (act) when he grow up.
第二节 将下列句子中的汉语部分译成英语,注意语态和时态。(共5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5分)
71. I often have a glass of ___________________ and an egg for breakfast. (甜牛奶)
72. Kunming 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著称) Spring City because of its weather.
73. You know, China is one of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
74. Swimming in rivers is one of my favorite __________________.It makes me happy and healthy.(户外活动)
75. West or east,home is best.Parents like to spend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 at home together and share the happiness of ________________.(家庭生活)
第三节 书面表达(满分15分)
I Am Not a Child Any More
提示:在阳光雨露里,我已长高、长壮!但这还不是全部,长大还应包括什么?是关心、帮助同学?是体贴、理解父母?是感恩、回报亲朋师长?还是……成长的点点滴滴,久久不能忘记。请以‘‘I Am Not a Child Any More”为题记叙你在学习生活中经历的一件或两件事,表明你已不再是一个小孩。
要求:1、请根据所给的题目,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词数不少于60个;
2、语言流畅、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3、文中不得使用你的真实姓名、校名,否则以零分记;
第一部分 听力
1-5 BACAC 6-10 ACABA 11-15 CABAC 16-20 CABBC
第二部分
21-25 DCBCA 25-30 CDBAB 31-35 DCCBB 36-40 DAABC
41-45 AACBB 46-50 CDCBA
第三部分
51-55 FTFFT 56-60 CCDBA 61-65 DCBBA新
第四部分
66. second 67. the most beautiful 68. are 69. ourselves 70. actor
71. sweet milk 72. is known as 73. developing countries
74. outdoor sports/ outdoor activities 75. family life
I Am Not a Child Any More
I am a 16-year-old girl now. I have changed a lot, I used to be weak and short. But now, I am stronger and as tall as my moth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I have learned to understand and care about others.
It was a Wednesday evening. When I went back home, no one was in. So I cooked the meal. I didn't know my mother was ill until my parents came back from the hospital. They both said the meal was very delicious, although it tasted salty. After supper, I found they were too tired, I got hot water for them. When my mother put her feet into the water, with tears in her eyes she said: ”Dear, you have grown up.“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cared about my parents. I realized I was not a child any more.
一、读拼音,填汉字
lián hé jiézuò yāo qǐng chuī yān
( ) ( ) ( ) ( )
Chénzuì xiàng jiāo kuò chuò tián jìng
( ) ( ) ( ) ( )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写出正确的注音
塑料渺小()绮丽()花束()
欺辱()练习册()苗圃()寥寥()
三、比一比,再组词
缘()崇()幕()陶()缕()
椽()祟()慕()淘()搂()
四、同音字组词
mò()生()汁()契吞()
huàn()然一新交()呼()()难与共
五、把错误的字画上“”并改正
搏大()磨厉()兰色()狡滑()鱼船()
园圈()浩翰()神密()仿拂()会集()
六、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
举世()目无地自()朝()相处()大无朋
慢条斯()动人心()横冲直()德艺双()
慷慨解()谆谆教()惊涛()浪()为壮观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沧海日出很美丽。(改为感叹句)
2.但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颗树苗枯萎了呢?(改为陈述句)
3.敌人非常狡猾。(改为比喻句)
八、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衣冠简朴古风存。
2.花径不曾缘客扫,。
3.,天高任鸟飞。
九、在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常香玉对自己、对家人小气得不近情理,()常香玉对国家、对人民慷慨大方。
2.()森林对人类非常有益,()一定要精心保护好它。
3.()经历了种种考验的远航探险家()到达目的地。
三、课内阅读。(8分)
读一读,并回答问题。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______________。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______________。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在横线上按原文填空。
2、“这一种境界”是指。“颇”的意思是。
3、这种境界,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
四、课外阅读。(10分)
孩子与鸽子
有一个九岁的小男孩非常喜欢鸽子,每天早晨他都要到广场去喂鸽子。渐渐地,那些鸽子和小男孩熟悉了。它们会毫无顾忌地飞落在小男孩脚下,甚至飞到他的肩膀上和手掌上。
有一天,美术老师对小男孩说:“你能带一只鸽子到课堂上来吗?我们要学画鸽子。”小男孩爽快地答应了。上美术课时,他带来了一只洁白的小鸽子。那堂美术课,同学们画的格外认真。
然而,当小男孩将那只鸽子放飞到广场时,那一群鸽子开始用惊恐的眼神盯着他,他走进任何一只鸽子,所有的鸽子都会飞走。从此,再也没有鸽子愿意飞到他身边。小男孩伤心极了,非常懊悔。
只有一次背弃,小男孩便失去了一群亲密的朋友,这是多么痛心呀!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用“~~~”画出鸽子对小男孩亲近的句子。用“”画出鸽子对小男孩疏远的句子。
3、小男孩伤心极了,非常懊悔。为什么?
4、读了这个故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5、老师的这种做法你赞成吗?为什么?
五、习作:(24分)
以“真开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得了一百分”“得了一等奖”“受到了表扬”,“旅游”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开心的原因,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最新】]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26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震耳欲聋 姿态万千 变幻莫测
B:问心无愧 挥洒自如 可歌可泣
C:一尘不染 埋头苦干平淡无奇
D:眼花缭乱 赫赫有名 申张正义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自由地读书 有乐趣, 常常能因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
而 ,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即使 也 茅塞顿开
B:不仅 还 心有余悸
C:不但 而且 豁然开朗
D:虽然 但是 融会贯通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5分)
学校把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已经公布了,我们班的同学李丽继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结果她一点儿也不骄傲。同学们夸奖她,总是说“自己做的还很不够。”
4.毕业前夕,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用成语表达出来。(2分)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续写:
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一定能买到智慧;
钱可以买到 ,但 。
②仿写:
公园小溪边的提示牌上写着:“溪水感言:我的清澈亮丽离不开你的呵护。”请照样子写出草地旁提示牌上的“小草细语”。
③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小溪在向前流动。
6.古诗文默写填空。(5分)
①―――――――――――――――――――― ,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②―――――――――――――――――――― ,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 。(杜牧《山行》)
④姑苏城外寒山寺,―――――――――――――――――――― 。(张继《枫桥夜泊》)
⑤―――――――――――――――――――― ,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语言实践。(8分)
①北京奥运会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为迎接盛会,有位同学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你能接写出下联吗?上联是:叹昔日,东亚病夫,竞技场里,无缘参赛。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仔细读下面的对话,然后用“首先……其次……总之……”的句式
针对话题发表你的看法。语言要有说服力,注意分寸。
妈妈:儿子,你们学校还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吗?
儿子:是的。下午第三节课,我们都要到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大家
可高兴啦!
妈妈:是啊,你们当然高兴,可我们家长担心哪!这样下去,要浪费
多少学习时间!
儿子:妈妈,“阳光体育运动”并不是浪费时间。
首先 ,
其次 。
总之 。
二、阅读。(3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8-13题。(22分)
对手,你好
狼常到一个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冬季请猎手围猎狼群,狼患总算解除了。过了不久,羊群开始流行疫病,羊大批地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损失还大。
牧场主又请来医生对羊群进行防疫治病。但是,不知为什么,疫病还是不断发生,没办法,只好请来一批专家会诊。专家的结论却是请几只狼来,放回到附近的山里去。
原来,狼先生先前的光临,对羊群有着天然的“优生优育”的作用。狼的骚扰,使羊群常常惊悸奔跑,羊群因之格外健壮,老弱病残填入狼口,疫病源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件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了狼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现在,人类之所以保护生物,就是让生物链不致隔断,换句话说,就是让每种生物都有对手。
有对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然。当年七国并立,秦便图强自新;一旦六国并入秦的版图,没了敌人,秦也就英雄末路二世而亡了。现在,我们公认竞争是个好东西,就是因为竞争使参与者都有了对手,逼着你锐意进取,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台,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而因罪下狱。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注】,是最艰难的选择。
在人生漫长的征途上,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是对手唤起我们挑战的冲动和渴望,失去对手,我们将失去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一声:“对手,你好。”
【注】十八盘:原指登泰山极顶必须经过的1600余级台阶,常比喻很艰难的事情。
8.文化常识。(4分)
①“战国七雄”除秦以外,其他六国是: 。
②“十八盘”指何处?“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此处的“十八盘”是什么意思?引号是什么用法?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9.本文第一自然段中加点字“请”是作者精心设计选择的一个动词,联系下文看,选择这个词是因为(3分)
10.“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件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4分)
11.“亦然”是什么意思?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看,第五自然段开头的两句话:“有对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亦然。”作用是什么?(4分)
12.下列说法,哪两项是正确的?( )(4分)
A.本文颇具新意,指出只有狼的存在,才有羊群的发展。
B.本文的主要意图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是一样的。
C.本文意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竞争,锐意进取,并且告诫人们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D.本文作者认为,泰森由于击败了所有的对手,所以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13.为了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精选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依次为:(3分)
①
②
③
(二)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4、15题。(8分)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4.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
15.“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三、作文。(40分)
16.任选一题作文。(40分)
①有句话常在耳边
②有首歌唱道:“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的家庭成员。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
要求:(1)请先写出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小升初期末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藻荇xìng 倍穹qióng 燕山yān
B.飞漱shù 雾凇sōng 荒秽huì
C. 属引凄异zhǔ 相公xiàng 沆砀háng
D. 素湍绿潭cuān 僦赁lìn 长堤dī
2 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消声匿迹 风雪载途 B 周而复始 草木荣枯
C 充耳不闻 五彩斑斓 D 无动于衷 在劫难逃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选出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B.通过两个月的实践,终于使他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
C.菜园里种着茄子、西瓜、豆角和许多蔬菜。
D.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
5 .诗词默写。(10分)
① 、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 _。《归园田居》
②、道狭草木长, 。 《归园田居》
③、征蓬出汉塞, 。《使至塞上》
④ 、________ ___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⑤、山随平野尽,___ _______。《渡荆门送别》
⑥、,浑欲不胜簪。《春望》
⑦、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⑨、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木沧波无限悲。《登岳阳楼》
6、综合实践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发现的信息。(4分)
①,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于1月29日和2月23日,两次用火碱和硫酸伤害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据这位大学生自称,是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2月24日,刘海洋被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②,刘海洋在中学里曾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不光成绩好、守纪律、懂礼貌,而且热心班集体的事情,学校曾号召全校学生向他学习,三千多名学生中只有他穿着打补丁的校服。刘海洋的母亲说:“他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干,到大四了,裤衩、袜子都是我给他洗的。”刘海洋拥有两个书柜好几百本书,但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的书一共不超过30本,其他都是数理化。
二、阅读(38分)
(一)记承天寺夜游(13分)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盖竹柏影也。 ( )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9.找出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闲人”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父亲的难题(14分)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或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C)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D)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E)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F)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G)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H)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1,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能取胜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2.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3分)
13,画线的(C)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样?
。(3分)
1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三) ( 11 分)
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
15,所选文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 》。(4分)
16.这里自然环境的描写有什么特点?(3分)
17.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环境描写显得形象真切,生动传神,请写出比喻句和拟人句。(4分)
比喻句:
拟人句:
三、作文(40分)
请以“失败之后”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一、看拼音,写词语。12%
chónggāozhìhuìsūzàodànyuànzhàoyàozhēncáng
()()()()()
lǐmàochénlièpíbèibīnfēnwēi’éhuāpíng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出两个词语造句。12%
阴圆桃争雕画
花锦水不虎狮
急直滚烂有作
三、多音字组词。4%
当dāng()处chǔ()
dàng()chù()
和hé()卷juǎn()
huò()juàn()
四、写出下列带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6%
1.熟:(1)雏儿在我肩上睡得好熟呀!()
(2)秋天,稻子成熟了。()
(3)米饭煮熟了,香喷喷的。()
2.挨:(1)汽车到站了,乘客们挨个儿上下车。()
(2)雏儿一点点挨近我。()
(3)荷叶长得挨挨挤挤的。()
五、修改病句。(先在原句上修改,再把正确的句子抄一遍)6%
1.昨天下午刮了整整一天大风。
2.下课铃响了,争先恐后的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活动。
3.我敢肯定他今天可能不来参加联欢会了。
六、排列错乱的句子,在括号里写上序号。5%
()而圆圆的大头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
()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放入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这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状,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地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问题。15%
1.天安门是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了无比向往的地方。
2.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向全世界表明,。
3.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
4.人有,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词里的“婵娟”指。
5.默写《元日》。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常常问妈妈。妈妈说是大海。“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又问爸爸。爸爸说是蓝天。“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又问老师。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操场上,同学们追逐着,嬉戏着。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雯追上去:“给我看看!”“追上就给!”雯君狡黠地说。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雯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血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绢帮秦雯包扎,秦雯笑了,雯君也笑了,我明白了……
我又继续发现……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女孩正跺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她的小脸、小手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原来她在等待失主。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她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4%
狡黠:
毫不犹豫: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
广阔―()搜寻―()嬉戏―()
焦急―()依然―()狡黠―()
3.短文2―4自然段可归为一段。请归纳这一段的段意。2%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中填上合适的内容。2%
5.给短文补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短文前的横线上。2%
6.用“~~~~”画出文中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并请你也写一句。3%
九、习作。20%
题目:笑(哭)了
要求:1从“笑”和“哭”中任选一个题目补充完整。2写之前,想好要写的内容和叙述的顺序。3写时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需要有底气,要强化文化自信,我们一定要弄清我们自信的底气何在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底气之根。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早期,各种思想学派精彩纷呈,多角度地体现中华智慧的全面性和丰富性。恩格斯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思想学派众多,各有持论,各有辉煌,虽有差异,但不是彼此隔绝。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派思想从各种角度切入的关于宇宙人生、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相异相成的大智慧,取之不竭、常用常新。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文化,它最关注的是现世而非来世,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怀,并非没有超越性和神圣性。中华传统文化把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作为价值,其自身就包含超越性,即超越个人的利益,心中有“大我”而不是“小我”;具有神圣性,因为它怀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以身殉国,而不是临难图苟免,贪生怕死。
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和时代性特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存在。我们的文化历经5000年发展从未中断,全赖这种创造力。一种没有创造力的文化,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躯体。尤其处在发展迅速、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当代世界,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当代文化,不会拥有足以自信的文化底气。文化遗产是历史,它代表先人的创造和智慧。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要有传统性,还要有现代性。因为传统文化遗产要发挥它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不能只依靠祖先的荫应,而应该是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历史证明,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怎样丰富,后代都不可能坐享其成。这是北非、西亚曾经辉煌的文明古国的当代命运告诉我们的真理。
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传统的辉煌,而且更有赖于现实的灿烂。当代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红色文化承载着多少代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心血,无论是昂首阔步带镣长街行,或是被暗暗处决,或者是战死沙场,都是在为理想和信仰而牺牲。这种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牺牲的理想和信仰,是神圣的和超越自我的。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文化,是为了人民过上最美好生活的文化。可以这样说,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既来自我们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性与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和创造精神,也来自体现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红色文化的革命性、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导向性。在当代,如果不重视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构成这一现实,就很难全面理解当代中华文化的底气由何而来。
(摘编自陈先达《文化自信底气来自中华文化的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学派精彩纷呈,各个流派坚持自己的观点,彼此观点截然不同。
B.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性和神圣性,其集中表现为心中有“大我”而不是“小我”。
C.中华传统文化要发挥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离不开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
D.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性与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和创造精神才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恩格斯关于希腊哲学的论断,论证了早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性和丰富性。
B.文章第四段重点阐述文化自信的底气与文化源远流长的生命之力的内在联系。
C.文章用北非、西亚曾经辉煌的文明古国的当代命运为例反证了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性。
D.文章先提出问题,接着从多个角度逐层进行分析,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清楚地知道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才能真正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B.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5000年发展从未中断,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创造力。
C.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当代文化。
D.要弄清当代中华文化的底气,就必须认识到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文化重要构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每题共3小题,1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枪王胥得意
就在新兵老兵汗淋淋地背着枪唱着歌从操场上归来的时候,中尉出现在了连队的门口。踏步的队伍立定后,向左转。中尉正好在队列前站着。
干部科的干事指着中尉说这是新来的指导员。连长从队列一旁跨出,三步并成两步。连长的手握住了中尉的手。
连长一脸的欢迎。在干部科干事介绍过中尉的经历和优点之后,连长的掌声就像是点燃了爆竹一样,连队的门前响起一片掌声。经久方息。中尉的脸被掌声击得通红。中尉把左右两侧的眼镜腿正了两下后,又在鼻梁上推了一下。中尉点了一下头。算是和战士们认识了。然后,中尉退到了队伍的尾上。
战士们在值班排长“解散”的口令音还没落时,大喊一声“杀”后,一下子就散在了楼里。中尉在连长、排长们的陪同下往楼里走。
老兵端着一盆水从走廊急急地走。水珠从盆里跳出来,在中尉的脚前溅成了水花。急什么你?连长吼。老兵刹住身,放下盆,贴墙站住,一动不动,紧绷着嘴。连长拿手指在老兵眉心处用力点了一下后和中尉一起往楼梯上迈。中尉回头看了一眼,老兵吐了下舌头,把拇指和食指勾成两个圆圈罩在了眼睛上。中尉心中顿时有了一种被枪刺扎了一下的感觉。
中尉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已经把老兵从家庭到爱好了解透了。其中仅有的一次和战士洗澡时,中尉还发现老兵的肚脐处有三个痦子呈三角形长着,一大两小。大的像黄豆般,小的如绿豆,左边的小痦子上还长了一根一厘米长的汗毛。由此可见,中尉对老兵是相当“关心”了。同时,中尉还发现,老兵在连队有着极高的威信。可以说,一呼百应,包括连长也高看他一眼。因为老兵的档案里装着三个三等功。团里、师里、军里三级比武的,都是第一。在他班里待过的兵,再孬的军事训练在连队也能排个前十名。老兵跑五公里时,在腿上缠两个沙袋落谁几百米不叫欺负人。尤其老兵打枪,瞄七不打八,说十不是九,指哪儿打哪儿。人称枪王。老兵的缺点就是文化少,脾气暴。
中尉每次见了老兵都笑。老兵感觉就是皮笑肉不笑那种笑。有时笑得老兵心里就没了底。
因为老兵是老兵,是连里最老的兵,老兵就要拿出老兵的架子。那次射击之后,老兵把枪在空中抛出一条弧线。枪落在了中尉手里。老兵说,让指导员给大家表演一下枪法。空气一下子凝住了。兵们愣愣的。中尉从左边正了一下眼镜,从右边正了一下眼镜,从鼻梁上又推了一下眼镜。中尉笑了。这么多人,都留点面子。枪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弧线又落在了老兵手里。
老兵一屁股坐在地上。枪托“啪”地折了回去。老兵挥手骂,你们新兵蛋子看什么热闹,训练去。
火辣辣的太阳正当头的时候,老兵枪膛里的子弹在靶子的中央穿出了五个洞。老兵把迷彩帽倒扣在头上。老兵把靶子往中尉眼前一扔。老兵冲中尉嘿嘿地笑。老虎连可不养不行的人呢。
中尉接过枪。一个点射清脆地响过。中尉问,我眼神不好使,打两枪服不?
打一百枪老虎连也有子弹。
通信员从远处靶沟边跑了过来。两只血淋淋的麻雀落在了老兵和中尉之间。老兵看见麻雀的眼睛已被穿得血肉模糊。
老兵背起枪走了。
圆满完成任务。通信员把一支沾着鸟血的长铁钉举在了中尉的面前。中尉和通信员相视一笑。
老兵再从训练场上出现时比以前训得还认真,辅导新兵比以前更耐心。老兵再也不允许任何人叫他枪王,只不过他一直没弄明白,指导员看似无意的两枪怎么就那么神奇地击中了两只鸟的眼睛。而且有一次指导员和他唠嗑时,还讲到他肚脐处长了三个两大一小一个长着一根一厘米长汗毛的痦子。老兵觉得中尉的身上有一种威慑,尤其是他习惯性地用手左边一下右边一下中间再一推眼镜,然后一笑时。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尉把左右两侧的眼镜腿正了两下后,又在鼻梁上推了一下”一句运用动作等描写,勾勒出一个文质彬彬的指导员形象。
B.中尉心中有“一种被枪刺扎了一下的感觉”,是因为他受到了老兵的羞辱,这也为后文他接受老兵挑战埋下伏笔。
C.中尉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对老兵有了通彻的了解,哪怕是身上的痞子也了如指掌,可见中尉对工作细致认真的态度。
D.结尾写到“老兵觉得中尉的身上有一种威慑”,表明老兵心中已认为枪法过硬的中尉才是真正的“枪王”。
5.请简要分析老兵这一人物形象。(6分)
6.有人认为画线段有多余之嫌,可以删除;也有人认为该段内容是情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可删除,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全国两会期间,“三点半难题(学生三点半放学后的托管问题)”备受关注。
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是否要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办托管班,在过去十年里经过了一个反复的过程,从儿童成长发展利益化的角度看,大量实证显示,由学校延时看护的解决问题方式,总体上并不利于儿童成长发展。
之所以有很多人倾向于学校看护,是由于他们在观念上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孩子只能在学习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空间里生活,要么在学校,要么在家庭,父母没有时间看管的时候就交给学校。
事实上,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中国儿童损失了很多成长发展中必要的亲身体验。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最为敏感,需要机会去感受自然,当下除了农村孩子还有些这样的机会,城镇孩子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孩子后期成长发展的缺陷;中学段的孩子开始对社会敏感,使他们了解社会问题的时期。
而当下由于把孩子几乎封闭在学校和家庭里,只有闻知,缺少亲知,养成大量宅男宅女。知性不是和性格缺陷,让他们此后的发展受到局限,这也是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存在差距的一个方面。
(摘编自储朝晖《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学校》)
材料二:
下面是一小学生对同学进行的调查数据统计:
你三点半放学后常做些什么(选择最主要做的三项)?统计结果是:
如果你能任选而且条件差不多,三点半放学后你愿意常在哪里学习或玩耍(可以多选)?统计结果是:
材料三:
我国有不少群国组织。这是一种独特的制度优势。改革开技以来各类社会组织日渐发达.构筑了广阔的社会空间。不妨借着改革的东风。把”三点率之后”的时间交给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各级共青国.少先队组以可以通过丰富多形的团日,队日活动进行植心价值观教育。妇联可以开展青少年自教育.科协为孩于们半办科晋讲座,文联开设文艺课堂,作协的老师讲讲文学经典,记协拉起小记者的+-其化各类专业性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及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也可以各尽所长专与其中。
(摘编自胡一峰(“课后三点半”不应成为一种负担》)
材料四: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尝试通过“弹性离校”的办法,破-解“三点半难题”。据报道。自2017学年开始,上海市教委就在全市小学逐步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供学生自愿参加,一般每周安排四天,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快乐30分”结束后,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继续提供看护服务,并鼓励适度延长放学后看护服务时间。2017年2月,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弹性离校”课后服务合法化,并明确定位: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破-解“三点半难题”需综合施治。一方面,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听到民众的呼声,并从政策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确保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引导各地、各学校通过适度提供校内课后服务,来缓解家校之间的时间冲突。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学校适当补助,也可以采取向家长适当收费等方式保障三点半课后服务活动经费。在这个问题上,政府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对各类第三方机构的性质,安全级别以及收費等进行鉴别,并建立起健全的考核机制和追责机制。此外,家长不要一提收费就神经高度紧张,学校也不要一旦允评适度收费就失去约束。当下的问题在于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并非将这段时间搞成有偿教育。
另一方面。在三点半之后的活动内容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还要精心谋划,科学合理配置内容。比如像天津市教委要求的,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学普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播放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摘編自胡印斌《破-解”三点半难题”需综合施治》)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能在学校和家庭两点-线的空间里生活的观念导致他们倾向于三点半后由学校看护。
B.从儿童成长发展利益化的角度看.学校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办托管班不是解决三点半问题的方式。
C.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最为敏感,当下城镇孩子亲身去感受自然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城镇孩子后期成长发展不如农村孩子。
D.当下有些孩子只有闻知,缺少亲知,存在知性不足和性格缺陷的问题,这与孩子几乎封闭在学校和家庭里是分不开。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显示,选择“在家看电视、上网.玩耍”的超过四分之一,选择“帮父母千活”的近四分之一,说明小学生三点半后活动贫乏。
B.材料二显示,三点半放学后选择愿意在同学、朋友家”学习和活动的学生有32.3%,选择愿意在“家里”学习和玩娶的同学最少。
C.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可以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可以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D.天津市各学校采用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等多种方式,已较好地解决了三点半难题,值得全国各地学校学习和借鉴。
9.结合材料概括如何破-解“三点半难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颖胄,字云长,弘厚有父风。起家秘书郎。高帝谓萧赤斧曰:“颖胄轻朱被身,觉其趋进转在美,足慰人意。”迁太子舍人。遭父丧,感脚疾。数年然后能行,武帝有诏慰勉之,赐以医药。
颖胄好文义,弟颖基好武勇。武帝登烽火楼,诏群臣赋诗。颖宵诗合旨。上谓颖胄曰:“卿文弟武,宗室便不乏才。”上以颖胄勋戚子弟,自中书郎除左军将军,知殿内文武事,得入便殿。出为新安太守,吏人怀之。后除黄门郎,领四厢直。迁卫尉。
明帝废立,颖胄从容不为同异,乃引颖胄预功。建武二年,进爵为候,赐以常所乘白瑜牛。明帝每存俭约.欲铸坏太官元日上寿银酒枪,尚书令王晏等咸称盛德,颖胄日:“朝廷盛礼,莫过三元,此一器既是旧物,不足为侈。”帝不悦。后预曲宴银器满席,颖胄日:“陛下前欲坏酒枪,恐宜移在此器也。”帝甚惭。
后为庐陵王后军长史、广陵太守,行衮州府事。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入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向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和帝为荆州。以颖胄为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府州事。时江祏专执朝权。此行由祏,颖胄不平.曰:江公荡我辈出。”
初、梁武之起也,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瓚、巴西太守鲁休烈弗从,举兵侵荆州,败辅国将军任漾之于峡口,颖胄遣军拒之,而梁武已平江、郢,国建康。时颖胄辅帝王,有安重之势。自以职居上将,不能拒制瓚等,忧愧发疾而卒。州中秘之,使似其书者假为赦命。及建康平,萧瓚亦众惧而溃,和帝乃始发丧,诏赠颖胄丞相。丧还,武帝车驾临哭渚次.葬依晋王导、齐豫章王故事。谥日献武。
(选自(南史.萧颖胄传》有时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教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B.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救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C.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抡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D.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收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帝:帝王溢号,正式的名称为高皇帝,与“太祖”庙号一样通常给予王朝的。
B.烽火楼我国古代边防作为嘹望或利用烟雾或火光来报警而建造的高楼。
C.候:封建制度中的爵位等级。我国春秋时期将爵位等级刘分依次为公候、伯、仲、季。
D.三元:“元”为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为年.季.月之始.故称“三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颖胄孝行感人。父亲去世后,他因伤感患上脚疾。数年后才能行走,武帝下诏书安慰劝勉他,并赏賜他医药。
B.萧颖胄文采出众。齐武帝登烽火楼时,下令朝廷群臣赋诗.颖胄所写的诗十分符合武帝的心意.得到了武帝的高度称赞。
C.萧颖胄敢于直言。萧颖胄参加官内宴会,见银器满席,就直言陛下应把节俭之念放在这些银器上.明帝听了后很惭愧。
D.萧颖胄忧愧而死。和帝时,萧瓚举兵进犯荆州,颖胄亲自带兵迎敌却被萧瓚等击败.以至于忧愧交加发病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帝每存俭约。欲铸坏太官元日上寿银酒枪,尚书令王晏等成称盛德。(5分)
(2)时江祏专执朝权,此行由祏,颖胄不平,曰:“江公荡我辈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郧上送韦司士归上都旧业①
刘长卿
前朝旧业想遗尘,今日他乡独尔身。
鄖地国除②为过客。社陵③家在有何人。
苍苔白露生三径,古木寒蝉满四邻。
西去茫茫问归路,关河渐近泪盈巾。
[注]①这首诗作于刘长卿任随州刺史之时,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也已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了。②国除。指书司士的爵位被废除。③杜陵:诗中指书司士的家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中“旧业”和“他乡”点明了友人韦司士的游子身份。
B.“独尔身”三字既写出了对友人处境的同情.同时寄寓了自己的羁旅愁恨。
C.“杜陵家在有何人”写出了诗人对家人的担优,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D.本诗将身世变迁与家园旧业兴衰融人一-体.给人挥之不去的感伤情绪。
15.“关河渐近”应该是高兴,但诗中却说“泪盈中”,这矛盾吗?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自感苍老,与年轻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形成对照的两句是
“,”。
(2)苟子《劝学)中认为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3)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陶渊明的诗文表面平淡补实,有时甚至感觉味同嚼蜡.但是当你细细品味,却分明有测洌甘泉、缕缕清香。
②在第23届技能大赛上,他作为华电四川公司代表队的一员,为团队荣获大赛团体前三名立下了贪天之功。
③时间真快啊,一转眼,当初非阁着要坐在爸爸肩膀上的小丫头就长成了玉树临风的大姑娘,也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
④大片有大片的鸿篇巨制,短视频有短视频的短小精悍,不能用大小长短来街量视频存在的价值,而是要以内容为王。
⑤近年,该镇充分发挥城乡接合部的优势积极打造特色小城镇建设,对集镇改头换面,集镇品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⑥如今,读书也不再受限于书籍本身,电子书、网络阅读微博、微信等大行其道,许多读客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被列为肥西县2018年大建设波工项目之一的董氏宗祠修缮工程,目前工程勘探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在招募施工图设计单位。
B.当前正值汛期。各地面临严峻的防讯抗灾形势我们相信,有了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有了全民动手参与,任何灾害都可以解决.
C.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鳜的今天,部门性规章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及时出台法律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全已刻不容缓。
D.各个村组都在创建“生态文明村组”.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村里有今天这样优美的环境靠的是大家共同努力付出才实现的。
19.下面是清代诗人袁枚的诗《苔)的四句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苔花如米小②白日不到处③也学牡丹开④青春恰自来
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老百姓经常说多吃菠菜有助于补铁,这是有一定的误区的。其实,_①,每100克中仅为2.9毫克。另外,②,如菠菜中的草酸含量较高。草酸含量较高使得口感比较涩,也会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所以有人提出菠菜不能和豆腐等一起吃。其实只要先把菠莱在沸水中掉一下。再和豆腐等一起主调,这样既可以享受到菠菜的美味,③_。21.请阅读下面文字.仿照示例展示文中的推理过程。(5分)
21.请阅读下面文字,仿照示例展示文中的推理过程。(5分)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国有财产的是-罪。法院现已查明.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张某利用职权侵吞了国有财产。判处张某犯有-罪。,
示例: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大前提)他有选举权。(小前提)所以他年满十八岁。(结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芬兰教育部宣布正式放弃使用了几个世纪的书写系统,全面取消写字课,采用包括发短信和打字技巧在内的新式教学内容。“抛弃墨水,拥抱键盘”。正式进入数字时代。
材料二:英国BBC称:“对小学生而言,开始使用钢笔书写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法国心理学家也指出,让学生抄写课文对提高阅读能力有重要帮助,尤其是对于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孩子。
你认为,在当今时代.取消写字课应不应该?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日,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九年级语文试卷
★ 期末考试试卷
★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