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历史单元考试测试题(共含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rbElegant”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八年级历史单元考试测试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2.分析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跨过鸭绿江朝鲜战场图示抗美援朝纪念碑抗美援朝纪念章
(1)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同时美国直接干涉新中国内政的事件是什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得他的事迹吗?
(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入侵的胜利?
二、简答题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何时开始,何时结束?为搞好这次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什么?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上文推荐的八年级历史单元考试测试题大家仔细品味了吗?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A卷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2、下列人物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是( )
①朱德 ②贺龙 ③周恩来 ④邓小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5.阅读下面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这段歌谣涉及哪几个历史事件?
(2)为纪念“南昌打响第一枪”而设立的节日是什么?
(3)“朱毛合”发生在什么时间?“四军”是指哪一支队伍?这里“建奇功”是什么意思?
B卷
1、胡锦涛同志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起义领导人是( )
A.朱德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挺
3、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几次武装起义,历史意义如何呢?
C卷
1、你知道“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矗立在今天哪个省的省会吗?( )
A.广西 B.江西 C.山西 D.江苏
2、下列对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②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④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某旅行社计划推出一条红色旅游路线,以便使游客重温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光辉历程。你认为以下景点哪一个不应在设计路线之中( )
A.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B.秋收起义纪念碑
C.南昌起义纪念塔 D.会宁会师纪念塔
4、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 800多种。
材料二:(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中国近代史》请回答:
(1)毛泽东当初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
(2)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A卷:
1.D2.A3.B4.A
5.(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创立红军(2)八一建军节(3)1928年4月,“四军”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奇功”是指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取得很多胜利。
B卷:
1.B 2.A 3.B 4.B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卷:
1.B2.D3.D
4.(1)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要取得革命事业的成功,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或学习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一、选择题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2、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3、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4、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
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5、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①李大钊 ②鲁迅 ③陈独秀 ④毛泽东 ⑤胡适 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主张推翻清政府
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9、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
1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2、洋务运动期间,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是 ( )
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14、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
1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16、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7、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18、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建立民国”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19、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
A、19 B、19 C、19 D、19
20、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22、首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人应该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3、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 )
A、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文学 D、民主
24、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25、19,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二、填空题
1、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
3、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人才为宗旨。
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的诞生,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
5、新文化运动高举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面大旗。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请回答:
(1)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
(2) 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
(3) 资产阶级的其他派别做过什么努力?结果如何?
(4) 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5) 以上努力是否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
4、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0年到19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 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缕?
(2)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3)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四、问答题
新文化运动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如何?
一、选择题:
1—5:ACCDB 6—10:BCABD 11—15:ACCDB
16—20:BBACC 21—25:BABBC
三:材料分析:
1、(1)江南制造总局或上海轮船招商局;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3)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有批判的学习)
(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1)BDAC
(2)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3、(1)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
(2)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掀起了戊戌变法。
(4)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都没有发动、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他们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方案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走不通,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意思贴近即可)
四、简答题:
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2、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说明马士
A、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B 、肯定了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性
C 、为英国侵略作辩护 D、正确说明了英国发动的战争的目的
3、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 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5、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6、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7、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8、近几个月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
9、晚清诗人称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的大将是指率军收复x疆的
A.左宗棠 B.曾国藩 C.魏源 D.林则徐
10、是x疆建立行省
A、110周年 B、120周年 C、122周年 D、115周年
1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邓世昌 ②曹汝霖 ③张学良 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
A、《黄埔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列强势力入侵长江流域最远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 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 D.日本侵华刺激了列强
16、北京东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国使馆界,这一地区单独被辟为“使馆界”始于
A 、《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
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18、从内容来看,《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中国割去领土面积更大 B.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赔款数额不断增大 D.允许日本开办工厂
19、我们学习鸦片战争的历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时,我们应牢记的历史教训是
A.鸦片危害严重 B.团结就是力量 C.落后就会挨打D.外交需要谋略
20、《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二个材料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话是谁的名言?(2分)
[2]、“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记述的是哪一场战争?(2分)
[2]、“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
三、综合题(共20分)
23、以下是某同学向他朋友介绍他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把它纠正过来。
你们知道吗?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签订于19世纪40年代的是《马关条约》;签订于19世纪60年代的是《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签订于19世纪90年代的是《北京条约》;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它签订于20世纪初。(6分)
24、从英国割占香港岛到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其间经历了多少年?比较这两件国家大事,谈谈你的感想。(6分)
25、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分)
附加题:(不计入总分,共10分)
对于现今的圆明园,有些人主张在原地对圆明园进行重建,有些人则极力的反对重建。对于这二类人的主张,你的观点又是如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单项选择题:
1——20题:
CCCBC CDBAC DCCCB DADCB
二、材料解析题:
21题: [1]林则徐 [2].林则徐,严禁鸦片
22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圆明园
三、综合题:
23题: 1.19世纪40年代签订的是《南京条约》
2. 19世纪60年代签订的是《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
3. 19世纪90年代签订的是《马关条约》
24题:
答:经历了155年(1842——)。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它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先决条件。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香港被外国侵略者割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所以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并对其行使主权。(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25题:
答: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辛丑条约》后。
附加题:
答: ①、赞同重建:理由是:圆明园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和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重建圆明园,把它建成国家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恢复当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可以发展旅游事业,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反对重建:理由是:每一个遗址和残迹的历史感是任何复建后的景观都无法代替的,这段中国近代屈辱史对于以后世代中华民族的意义和价值要超过圆明园园林的价值。保留遗址,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的功能,时刻教育广大人民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深深地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只有提高国力,国家强大了,才能避开国难临头。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思想品德八年级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写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 ( )
A、生活经验 B、年龄差距 C、人生经历 D、兴趣爱好
2、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
A、以强硬的态度顶撞 B、以粗暴的举止反抗
C、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D、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
3、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 ( )
①主干家庭 ②单亲家庭 ③核心家庭 ④联合家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孝敬父母 ( )
A、是道德义务,但不是法律义务 B、是法律义务,但不是道德义务
C、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 D、既不是道德义务,也不是法律义务
5、有人对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反映与父母有代沟的'选择较为集中,具体表现在“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隐私”等方面的分歧,这表明 ( )
A、严也是一种爱
B、我们要努力克服逆反心理
C、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D、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体现父母与子女出现代沟的是 ( )
A、小云在家听流行歌曲,妈妈说心烦,要她关掉
B、小勇喜欢足球,经常向爸爸要钱买《足球报》,爸爸说他不务正业
C、妈妈与圆圆到商场买衣服,圆圆看中的妈妈不肯买,妈妈看中的圆圆不喜欢
D、吃饭时爸爸和文文分析文文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2、小莉过几天就要过生日了,小莉想请几个要好的同学来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可小莉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因此小莉应该 ( )
A、先征求父母的意见 B、考虑家里的难处,量力而行
C、请同学去饭店大吃一顿 D、永远取消生日聚会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应该受到我们的孝敬。这是因为 ( )
A、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B、父母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C、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 D、父母比我们年长、比我们有知识、比我们有财富
4、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 )
A、与父母的关系 B、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C、与爷爷奶奶的关系 D、与外祖父母的关系
三、连线题(每连对1题可以得2分,共8分)
主干家庭 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单亲家庭 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核心家庭 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 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
四、填表题(9分)
比较下列行为,体会孝敬父母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并说明这样做是否合适的理由。
内 容 是否合适 理 由
我想买双运动鞋。妈妈说,等下月发了工资再买,我同意了。
考卷发下来了,成绩不理想。这是我的隐私,不能让家长知道,免得挨批评
我把家里的脏衣服洗了,让妈妈多休息一会儿
八年级 13单元 测试题
一、语音知识 (5分)
从A、B、C 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
音相同的选项,八年级 (上) 13单元 (B卷)。
[ ]1. because A. Australia B. autumn C. daughter
[ ]2. when A. who B. what C. whose
[ ]3. quickly A. July B. fly C. February
[ ]4. tick A. will B. knife C. police
[ ]5. total A. hospital B. about C. message
二、单词读音 (5分)
下列每个单词都有三个注音,其中一个是正确的,将其
字母标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
[ ]6. enjoy A. ['indN&i] B. [in'dN&i] C. [en'dN&i]
[ ]7. example A. [ig's%2:mpl] B. [ik'z%:mpl] C. [ig'z%:mpl]
[ ]8. bought A. [b&:t] B.[baut] C. [b&t]
[ ]9. opposite A. ['&p+sit] B. ['&p+zit] C. ['&p+sait]
[ ]10. ticket A. ['tiket] B. ['tikit] C. ['taikit]
三、词组英译 (10分)
将下列词组翻译成英语。
11. 问几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二年以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休息一小会 (儿) 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半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15分)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改写句子,每个空格内只填一个单词,
使句子意思完整与正确。
16. Zhang Ying was born on June 3, 1985.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 Zhang Ying ______ on June 3, 1985?
17. Lily was born in England. (改为否定句)
Lily ______ ______ born in England.
18. I often go to school on foot. (用by bike改为选择疑问句)
______ you often go to school on foot ______ by bike?
19. My mother watched TV for about two hours last night.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 ______ ______ your mother watch TV last night?
20. Wang Lan had a busy day yesterday. (用tomorrow作时间状语改写原句)
Wang Lan ______ going to ______ a busy day tomorrow.
五、单项选择 (30分)
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
正确答案。
[ ]21. Chen Ying was born ______ March 20, 1985.
A. in B. on
C. at D. to
[ ]22. Li Hua's family moved ______ Tianjin three years ago.
A. in B. on
C. at D. to
[ ]23. There is a big bookshop on my way ______ school.
A. in B. on
C. at D. to
[ ]24. I'm going to meet ______ old friend of mine at the station
tomorrow afternoon.
A. a B. an
C. the D. /
[ ]25. Mr Huang usually comes to school ______.
A. by feet B. by foot
C. on feet D. on foot
[ ]26. Most boys enjoy ______ football very much.
A. playing B. play
C. plays D. to play
[ ]27. My father often ______ at about six in the evening.
A. get home B. get to home
C. gets home D. gets to home
[ ]28. We all like to keep ______. What about you?
A. busy B. a busy
C. busies D. the busy
[ ]29. When ______ Tom born?
A. is B. was
C. do D. did
[ ]30. Do you often help your parents ______ the meals?
A. cook B. cooking
C. cooks D. are going to cook
六、阅读理解 (25分)
先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 (T),误 (F),英语试题《八年级 (上) 13单元 (B卷)》。
Bobby is an English boy. He was born in England. Last year his father found work in Paris. Together with his family Bobby moved to France. They went there by plane. It was the first time for Bobby to ride in a plane. He was very happy. His seat was next to the window. There was a belt on his seat. The belt held him in his seat. He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He saw a little city far below. The city came closer and closer. Soon the plane was on the ground again.
Notes: ride 乘坐 held 捆 belt 皮带
below 在…下面
[ ]31.Bobby was born in Paris.
[ ]32.He rides in a plane every year.
[ ]33.His seat was near the window.
[ ]34.The belt held him in the window.
[ ]35.From the window Bobby saw a little city.
七、完形填空10分
A woman was having some trouble 36 her heart, so she 37 to see the doctor. He was a new doctor and did not know her, so he first asked some questions, and one of them was “ 38 ? ” “ Well, ” she answered, “I don't remember, doctor, but I will try my best to think. ” She 39 for a moment and then said, “ Yes, I remember now, doctor!When I 40 , I was eighteen years old and my husband was thirty.And now he is sixty, I know. And that is twice thirty. So I am twice eighteen. That is thirty six, isn't it? ”
[ ]36. A.with B. to C. for D. in
[ ]37. A.is going B. goes C. went D. did go
[ ]38. A.How old you B. How old are you C.How are you old D. How old were you
[ ]39. A.thought B. thinks C. though D. has thought
[ ]40. A.marries B. had married C.was marrying D. married
八年级英语单元测试题
一、语音知识
找出下列各组划线部分读音不同于其他三个的词,将其字母标号填入括号中,Could you help me, please? 单元测试。
[ ]1. A. Monday B. bottle C. clock D. orange
[ ]2. A. carry B. could C. certainly D. welcome
[ ]3. A. heavy B. empty C. carry D. bye
[ ]4. A. help B. welcome C. empty D. basket
[ ]5. A. blue B. could C. too D. to
二、词组英译
将下列词组翻译成英语。
6. 看一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太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一瓶桔子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一个小盒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型转换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改写句子,每个空格内只填一个单词,使句子意思完整与正确。
11. Han Meimei is on duty today.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 is on duty today?
12. That box is empty.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 ______ box empty?
13. I can carry the box. (改为否定句)
I ______ carry the box.
14. We are all here today.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 ______ all here today?
15. Your new shirt is on your bed.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 ______ your new shirt?
四、单项选择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正确答案。
[ ]16. The box is too heavy. Let ______ help you.
A. I B. me C. my D. mine
[ ]17. What is the name ______ her cat?
A. of B. on C. at D. to
[ ]18. We are all ______ school today.
A. of B. on C. at D. to
[ ]19. Here ______ a full bottle of orange.
A. are B. is C. am D. have
[ ]20. This bottle is empty. It is not a full ______.
A. bottles B. cup C. one D. glass
[ ]21. Let me have ______ your new bike.
A. a look B. look C. a look at D. look at
[ ]22. This is ______.
A. my bag B. a my bag
C. mine bag D. the mine bag
[ ]23. Lucy and Lily want ______ those things in the car.
A. put B. putting C. to put D. puts
[ ]24. Liu Ying ______ on duty today.
A. am B. is C. are D. be
[ ]25. —— Can you carry the box?
—— ___________.
A. Yes, I can B. Yes, I can't
C. I can carry it D. I can't carry it
五、补全对话
在下列对话的空白处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词组或句子,使对话完整,正确,英语试题《Could you help me, please? 单元测试》。
Teacher: Good morning, class!
Students: Good morning, teacher!
Teacher: Please sit 26 . Who's on 27 today?
Zhang Hua: I am.
Teacher: Are we 28 here today?
Zhang Hua: No.
Teacher: Who isn't 29 school today?
Zhang Hua: Li Ming.
Teacher: Where is he?
Zhang Hua: Sorry, I 30 know. I think he's at home.
26. ______27. ______28. ______29. ______30. ______
参 考 答 案
一、1. A 2. C 3. D 4. D 5. B
二、6. have a look 7. too heavy 8. a bottle of orange 9. a small box 10. What about ... ?
三、11. Who 12. Is that 13. can't 14. Are we 15. Where is
四、16. B 17. A 18. C 19. B 20. C 21. C 22. A 23. C 24. B 25. A
五、26. down 27. duty 28. all 29. at 30. don't
★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