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Pumpkinnn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鉴赏(共含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umpkinn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诗歌鉴赏

篇1:如何鉴赏诗歌

如何鉴赏诗歌

如何鉴赏诗歌

谢风青

范县白衣阁乡第二中学,河南 濮阳 457000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阅读与欣赏诗歌,可以唤起丰富的联想,激发情感的共鸣,充实心灵的遐思,增强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鉴赏诗歌呢?

一、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主旨的第一步

诗歌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能听到或看到或感受到的形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

有的诗歌中的意象以个体出现,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五句话中,第一、三、四句分别构成三幅不同的画面,这些学生也能感受到。再如余光中的《乡愁》,该诗仅用四小节、十六句、八十八个字,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并相应地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典型的意象,却唤起读者更广阔的联想空间,不仅表达了对故乡、故人的思念,更有对祖国统一、民族命运的思考。诗虽短容量却大,可以说是凝练美的典范之作。

二、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

理解诗歌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不过先要有这么个概念:诗歌中意象的意义绝对不是它的本意。一个词一般有它的三重意思,就是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这是诗歌之所以含蓄,之所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的主要原因所在。沿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透过意象这个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去推测本质的(一般化的、抽象化的、理性的)情志,《有的人》中的意象,对其意义作如下推测:骑――压迫、剥削,“啊,我多伟大”――狂妄自大,俯――忠诚老实,做牛马――勤恳、无私、任劳任怨。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旨,学生就能自己推测出来了。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其不单单呈现了一段相思文字,更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意境;不是单纯地直抒思乡之情,而是采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法来表达,显得深沉悠远,情深意浓。诗人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巧妙地选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鲜明而独特的典型意象写乡愁,使乡愁不再是审美中的表象,而是可感知的事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诗中,“情”与“景”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能从中领略到一种十分美妙的艺术境界。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不仅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他们写出的东西有诗情画意,让他们说出的话含蓄、耐人寻味,够得上文明、够得上有水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中“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是意象,都应取它们的比喻意义进行推测理解:沉舟――沉沦不前的人,千帆――众人竞争向上的局面,病树――受挫折萎靡不振,万木――众多的人;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相反的两个面――你沉沦、萎靡不振,社会却仍然是相互竞争、向前发展的。可引导学生造句:把改革开放比作“千帆”“万木”,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基础好的学生能造出如下类似的句子:如果改革开放是千帆竞渡,我决不会做沉舟;如果改革开放是万木争春,我决不会做病树。

鉴赏诗歌时,感悟其音乐美会加深对诗的理解,并能得到更深切的审美愉悦。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四行组成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间杂八字句),于参差错落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音节上轻盈柔美,“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既增加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又将那热烈的情绪蕴藏在诗内,显得含蓄婉转。首节和尾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梦幻般的美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篇2:诗歌鉴赏

【课前预习2】

(1)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愁苦与无奈。

(2)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课后巩固1】

一、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象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象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

二、“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课后巩固2】

二、“空“字不仅写出了被送的人渐行渐远,同时烘托出了诗人空虚寂寞的心境。

篇3: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范例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作者:杜牧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重点字词解析】

①双鲤:信函,代指书信。两块木板,刻咸鱼形,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②一阳生:借指节气冬至。《史记》: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③辇下:借指京城。④姜被;借指棉被。《后汉书姜肱传》载,姜肱与兄弟友爱,常共被而眠。⑤晏裘:借指衣服。春秋时晏耍以节俭力行著称,着苴布之衣、麋鹿之裘。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歌鉴赏赏析】

这是一首书寄怀弟之情的亲情诗。杜收只有一个弟弟,兄弟友爱,曾因照顾生病的弟弟而弃掉监察御史和吏部员外郎的官职,可见杜牧对弟弟的关心。杜牧对弟弟的感情,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这首诗看得出来。这首诗寄托了杜牧对弟弟情深意切的关心,这种关心,作者是通过最简捷朴素的生活层面加以表达的。作者善于运用对气候、环境的感受来表达思念骨肉的忧愁、惆怅。首联点明了节令,冬至到了,气候转冷了,不知远方的弟弟境况如何?写封家书问候一下吧。时令的推移,引发了感情的起伏变化。颔联把两种感情加以对比,烘托对弟弟的殷切思念。一杯苦酒,默坐独饮,非但无以解忧,反而顿生愁绪无数。这种愁闷,不是遥远的国家之忧,而是更有直接的切肤之感的骨肉之痛。颈联更是表达了一位敦厚的兄长对弟弟关心的'无微不至。作者以自身的感受来推测亲人的处境:天冷了,不知多病的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自己的身体?是否知道添衣加被?这种关心之情着实感人。尾联愈加显示了兄长的心情之沉重。飒飒的寒风已让作者深感不安,更何况是冷雪呢?即使不是雪,难道雪天的到来还会远吗?思念关切之情演变为更深的惆怅焦虑。本文层层推进,逐渐加强对亲人的关切之情。

篇4:诗歌鉴赏

诗歌四则鉴赏

◎庭院中的童年

我在安静的庭院中,背着风读书

父亲的收音机嗡嗡地响着,应和着

蝉声,应和着他在正午薄薄的睡眠。

太阳在头顶,几乎没有影子。

我的头顶是四方天空,我的午饭

是一条黄色的煎鱼。飞鸟有时会带来

陌生的消息,可我翻译不出它们的语言

正如我翻译不出父母的心思。

我渴望陌生的消息,我的偶像

是穿绿衣的邮递员叔叔。

母亲经常浇灌花朵,可她听不到

花开的声音和植物生长的声音。

我听得到。在安静的庭院中

满是把握不住的风。我伸手

它们从指缝间滑过。那时

我还不知道我正经历童年。

◎夏夜

夏天,似乎很漫长

而夜晚也显得更加珍贵

人们怀着各自的心事睡去

习惯于在梦中相见

路灯下聚集着一大群飞虫

晚风把我们刚刚坐过的台阶

吹拂得一尘不染。不时

有车灯扫过这里

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厚厚的墙壁里埋着水管

月光没有办法渗透进来

黑暗的粒子分散又聚集

记得你说过,我们

都有着鹰一般的孤独。

然后你拍拍屁股上的土,又说

时间不早了,我也该走了

◎虚构的春天

七月流火,夏天却燃烧得更烈

在烈日中我们怀念春天

因此我们时常被春天所蒙蔽

夏日的牢笼考验着我们脆弱的心

四季变换,我们忙于感叹而忽略了

许多更重要的事。我们一心向往春天

因此时常对眼前的处境愤愤不平

转眼间,生命的玩具已被我们玩旧

我们走在一座又一座大楼下

如同蚂蚁匍匐在它们脚下

大楼纵然不会踩死我们,但它千篇 一律的窗

却易于取消季节及我们个人的意义

在高楼大厦之间,在水泥森林之中

季节变得麻木,我们的皮肤和心也变得麻木

(哦,我们的心里还装着一座虚幻的春天)

直到夏天来临,我们在烈日下无路可逃

我们终于认识到了眼前的处境

炙热的阳光在我们身上及心中都留下了烙印

我们流下油一般的汗,学会双手合十

有那么一个刹那,我们心中的'千年寒冰开始动摇、瓦解

◎胡同的黄昏

黄昏适用于回忆,在一片黄昏之中

我骑着自行车,仿佛又回到了那条胡同

那条我长大的胡同笼罩在一片

记忆的迷雾中

胡同的两边似乎都是我的邻居

他们在迷雾中闪现,向我招手

又消失于白蒙蒙的雾霭中

砖墙闪烁着旧照片般黄色的微光

槐树在风中微微起舞,此时

它们粗大的枝干显得有些透明

我可以看到它们内部或明或暗的阴影

哦,我的胸腔已吸满白雾

车轮慢慢滚动,我驶入雾深处

长长的胡同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幼时的好友,他们都还没有长大

他们手中抱着球,目送我远行

那种毫无希望的球哦

我曾经玩了许多年。直到一天傍晚

母亲叫我回家吃饭。我在胡同的墙上

接连看到了大大的“拆”字

篇5:诗歌鉴赏

谁都没有见过声音,

无论是你还是我,

当清晨小鸟在唱歌时,

那是声音悄悄在唤醒。

谁也没有见过声音,

无论是你还是我,

当树叶在沙沙作响时,

那是声音在舞蹈。

谁也没有见过声音,

无论是你还是我,

当我在念儿歌时,

那是声音在玩耍。

谁也没有见过声音,

无论是你还是我,

当蜜蜂在飞舞时,

那是声音再发出警报。

篇6:诗歌鉴赏

谁也没见过声音,

无论是你,

无论是我。

当摇滚乐从音响中响起时,

那是声音的杰作。

谁也没见过声音,

无论是你,

无论是我。

当噪音从汽车喇叭中发出时,

那是声音在作怪。

谁也没见过声音,

无论是你,

无论是我。

当你和我说话时,

那是声音在帮忙。

谁也没见过声音,

无论是你,

无论是我。

当女孩在我耳边尖叫时,

那是声音的恶作剧。

篇7:诗歌鉴赏

精选诗歌鉴赏四则

(一)

清晨,迎着细嫩的阳光

你总是,意气奋发

黄昏,拖回僵硬的身躯

你还是,垂头丧气

(二)

人才市场

我刚将填好的`表格

交给了应聘经理

转身就有点后悔

要不要再看一遍啊

万一写错了电话怎么办?

(三)

又一个十字路口

车水马龙

却早已分不清

东南西北

前方三米的距离

让人惶恐

(四)

老板,你们店还要不要杂工?

哦,人够了

经理,你们公司清洁工还招吗?

招啊,要……

什么,还要高中文化啊?

这是公司规定啊……

最后,两个女孩站在了一家酒楼前

一个对另一个女孩说

妹子,我还忘了,这次进去

你就先说你是农村的

苦点累点都可以

或许,这样机率会高一点

篇8:诗歌鉴赏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竟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 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唐诗部分,所选诗歌短小浅显,明白如话,没有多大难度,大多考生都能读 个大概,然而对诗中关键词语及意境的理解,则因考生知识面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层面了:一般考生能读通诗句 ,稍有能力者能读懂作者心声,能力较高者除此之外还能读出诗中远近推移、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等。对不同 层次的考生而言,同样的试题在他们眼中便成了拦路虎或一碟小菜等不同的物什。就该题而言,一般 考生如何能得满分呢?我们不妨运用解题技巧,根据命题的一般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地解答这两道试题。

大家知道,人们在认识某个事物时,往往要遵循由表及里,由先及后,由上及下,由简及繁、由此及彼的 规律,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因此,当我们局限在原题上不能得出题意时,可根据这一命题 原则沿波溯源地寻求答案(要有两个以上围绕同一母题的子题为条件)。如上述第8题中,对该诗分析不当的项 为C。这题较有迷惑度。它难就难在对风灯一词的理解上。诗中的风灯即桅灯是行业术语,因过去桅灯 外面要加上纸罩避风,故名。细想之下,由上文江月去人只数尺可知,其时江上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也不 会那样宁静,江月也不会那样清晰近人了。然而大多数考生不懂风灯这个行业术语,对命题者有意望文生 义的曲解江风吹打桅灯也就无从察觉、无可奈何了。而除此外,这四项乍看上去均切合题意,都没有破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急于作答,可静下心来先看下一题。在命完第8题的基础上,命题却又顺势出了考查 写法的第9题,细读第9题可知,上诗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于是题目的破绽便出现了。这里说第二句写了灯景,而上题中分析这句则说写了江风吹打桅灯,不是 成了风景么?由于下文是题于表述,显然无误,因此上题选项C作为答案把握就大了,理由有三:①即刚才 分析的风灯的真实内涵;②全诗四句写景,一、三、四句开头第一个词江月、沙头、船尾都 是偏正式合成词,作为精通格律的杜甫,不可能把风灯当成述宾短语看待,因此只能是偏正关系,这样就 与题意吻合了;③全诗前三句写静景,第四句以动衬静,写出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A、B、D项分析一致。这 种得出答案的方法即由下及上法。

第9题是根据诗中的写法,在其他四首诗中找与此相同的一项。命题思路是由此及彼,扩大了诗歌鉴赏的信 息量。我们答题时不妨由彼及此地溯源而答。先具体分析彼即四个选项中的诗歌创作手法,然后对照题意 ,选出符合要求即此的答案。题目中A项一、二句以骈偶句式写登楼所见,三四句以流水句式写登楼所感。 B项一、二句用非骈偶句式写所见,三四句以流水句式写所闻。C项一、二句以骈偶句式写江山、花草 之景,三、四句又以骈偶句式写燕子、鸳鸯之物。D项一、二句用非骈偶句式写所见,三、四两句以流 水句式写渔翁独钓的画面。从这四项分析可知,C项写法一句一景且全用骈偶句式,与其他三项有所不同。这是 彼。再看此,即《漫成一首》的写法则是四句分别写了四种景物,而且一、二句三、四句分别构成对 偶,各句之间似无关联,不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类有目的等关系,这种写作方法在绝句中是有名 的一句一绝的格调,它起源于晋代的《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一般情况下较难把握,但写得好,不仅能使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还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使句与 句前后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画面。因其难于把握,故写此调的人不多,唐代唯杜甫喜用此律。如大家熟悉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即依此调而成,对照题意,该题答 案也是C项。这也是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首句写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次句以和煦的 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春光;第三句写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 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紧扣首句作动态描绘;第四句写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春天的温暖,在 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也紧扣首句作静态描绘。整个四句以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景构成了一幅色彩鲜 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其写法与《漫成一首》一样,体现了杜诗摹物清丽雅致,浑然无痕的 艺术风格。

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考一首唐诗,一首新诗,共3个题目计9分,其分值比往年增加,约占整个卷面总分的 三分之一,可以说与词语运用、语言连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一导向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二多:

一、多读一些名家的诗篇。今年高考唐诗鉴赏题明为一诗,实际上却考了五首诗歌,阅读量相当大,这些 诗有的是课本上学过的`,有的是课本外未学过的,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本,而要指导学生以 书本为范例,多涉猎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名家的作品,如这次高考考了杜甫、艾青的诗,中学课本中也收录了他 们的作品,如果我们在课外适当地收集些他们风格不同的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就能在总体上把握某作家的 创作风格,以便形成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的评价鉴赏能力。这方面吉林省特级教师赵谦翔进行的语文教育与 人的教育教改课题为我们作了有益的探索。他在讲到某作家作品时,把该作家写的诗文代表作及别人评价, 介绍该作家作品的文章集中汇编成专题进行阅读教学。实践证明,这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行之有效的 方法。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再也不能满足于以前就书讲书、死搬教参、死做题目的教学方法了。

二、多总结些解题技巧。平时在练习中多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明规律,给方法, 使学生拿到从未谋面的试题后不致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快捷准确的解题目的。

这二多看似矛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多读诗文是修炼内功,多总结技巧是锻炼外功。要想 在诗歌鉴赏题上得满分,不但要有深厚的内功,还要有扎实的外功。只有二多结合,内外并修,方可形成 较高的诗歌鉴赏素质,这点就姑且称之为由多及少吧!

篇9:诗歌鉴赏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枫叶点评)

篇10:《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8 次) 时间:2004/11/24 02:36pm 来源:xiaoyanzi

时间:23日下午

学生:高三某班

教材内容:海子的《日记》,杜甫的《孤雁》,苏轼的《卜算子》课前准备:

投影仪投放,苏东坡的画像,字迹。

分组:引用李商隐(庄生梦蝶),辛弃疾(金戈铁马),柳永(冷月无声),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评价(风花雪月)等等。

开始上课:

贾老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我要努力学习。。。。。。

面向观众席

贾老师:为了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向老师们鞠躬。

学生鞠躬。

贾老师:我们讲诗歌,诗歌是个什么东西呢?看这个字(板书“诗”),诗: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用语言建立起来的寺庙,放了几尊神,都是什么样的神呢?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祖祖辈辈写诗,读诗,欣赏诗歌?

诗歌是深沉的,我们祖先都没有说透,《尚书》说诗言志,为什么要借助诗呢?

是为了抒发情感,最难把握的东西,人类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发现,诗歌是最好的安顿情感和心灵的方式。。。。。。

贾老师问:情感有几类呢,怎么划分?

有学生说:孤独。

有一学生站起回答:喜和悲

贾老师:非常聪明,快乐和悲伤,古希腊(喜剧和悲剧)。

为什么诗歌安顿的悲伤多呢?孤独。

我们就带着这样一种理解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

贾老师带着深情读海子的诗歌。

孤独是痛苦的,海子写出来的诗歌带着怎么样一种意向。

领读一遍

学生齐读(背景音乐古曲)

贾老师提示:孤雁,为什么要寻找,寻找什么?

贾老师提示:要带着一种蔑视一切的态度,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魄。

卜算子 苏轼

一女生朗读 读的很有感情(声音微小)

贾老师提示:读诗是走进诗歌的第一步。歌诵言,所以我们国家的诗叫诗歌。

对于上面两首诗歌,进行整体的感受,有没有共同的情感走向(反复提示两遍,加深印象)开始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贾老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交流,与一组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一分钟后

1,贾老师提问:这两篇文章有没有共同的情感走向?有没有?

庄生梦蝶组:孤独。

贾老师:同意不同意?

学生:还有悲凉。

贾老师:是不是进入了诗的境界。。。。。。

2,贾老师:有没有共同的意象?

孤雁------孤鸿

贾老师:在高考中比较阅读需要注意,上海卷有两年出到比较阅读的题目,可见。。。。。。

那么我们从形式方面和内容方面分析一下。

形式方面内容方面 (板书)

体裁和表现形式 题材,内容,意境,意象

贾老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快速抢答。举手站起来,抢答。

一学生起身: 不同。孤雁是五言律诗,卜算子是词。

贾老师:诗歌意象方面的把握,方法是找意象,第一首诗里面的意象有什么?什么意象(问学生)?

一女生回答:

第一首1:孤雁;2:云;3:野鸭

第二首 1:缺月;2:疏桐;3:幽人;4:孤鸿;5:寒枝;6:沙洲

贾老师:意象包括四大类,植物,动物,人物,抒情主题

(对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每一组都想,把意象想成画面,一组一个画面。

开始讨论。贾老师下讲台看学生想出来什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几分钟后

一女生解题,描述一下诗歌描写的意想,一人一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一男生,不是概括而是描述。重新描述。

投影仪 画面

贾老师启发:他在想什么呢,想家吧,想朝廷吧,想。。。。。。

明代一个画家画的不是太清楚,在哪啊?

为什么要展示画面?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讨论,抓紧时间。

学生答,

贾老师.总结

第一首诗歌:孤独不得志,对家的思念,对朝廷的思念。

第二首诗歌:没有知音,没有人理解,对故乡,亲人,朝廷都有,还有没有?还有更高的,对天下太平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感情。

孤雁是一个孤独离群但是向往群体的形象。野鸭呢,反衬,是一个自鸣得意。

诗歌的本质是什么?

布置课后练习

最后一句话,诗歌是心灵的家园。

下课

[打包下载] [引用该文] [发表评论] [转寄该文] [关闭窗口]

此文章相关评论:

该文章有11个相关评论如下:(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

--------------------------------------------------------------------------------

董隆 发表于: 2004/11/24 02:54pm

又让我得了第一。

我的心都要醉了,别认为我是谀词,尤其是这最后,让学生带这问题离开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妙!

顶部

初雪霁 发表于: 2004/11/24 03:39pm

[这个贴子最后由初雪霁在 2004/11/24 03:40pm 第 1 次编辑]

省略部分多?其他组的解读情况?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4 04:59pm

还要细看,然后再说

顶部

草 发表于: 2004/11/24 08:37pm

打印机有问题了,

先在这占个地方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4 09:02pm

xiaoyanzi认真听了这节课,就不再评论了。

洗耳恭听各位的高见!

顶部

hbxfld 发表于: 2004/11/25 08:35am

不错啊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5 10:10am

hbxfld

感谢参与!

顶部

天地一沙鸥 发表于: 2004/11/26 10:31am

看得不太懂啊,不好妄说。

顶部

臭虫 发表于: 2004/11/26 01:22pm

我来说两句,实在看不下去了^^^^^^^^

开始上课:

贾老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我要努力学习。。。。。。

面向观众席

贾老师:为了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向老师们鞠躬。

学生鞠躬。

是语文课吗?怎么玩政治了?看来我也要鞠躬了:感谢给我看您的帖子。有手帕的吗?我感冒了。

贾老师:我们讲诗歌,诗歌是个什么东西呢?看这个字(板书“诗”),诗: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用语言建立起来的寺庙,放了几尊神,都是什么样的神呢?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祖祖辈辈写诗,读诗,欣赏诗歌?

诗歌是深沉的,我们祖先都没有说透,《尚书》说诗言志,为什么要借助诗呢?

是为了抒发情感,最难把握的东西,人类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发现,诗歌是最好的安顿情感和心灵的方式。。。。。。

诗歌不是东西,诗是生命的转移和存储的一种方式,它凝固在语句里。

贾老师问:情感有几类呢,怎么划分?

有学生说:孤独。

有一学生站起回答:喜和悲

贾老师:非常聪明,快乐和悲伤,古希腊(喜剧和悲剧)。

为什么诗歌安顿的悲伤多呢?孤独。

我们就带着这样一种理解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

感情的分类心理学有标准呀?!!!!

郁闷!!

顶部

elvis007 发表于: 2004/11/26 02:14pm

诗歌和散文同样难讲,

教有定法那就不是文学了

顶部

盖玉春 发表于: 2004/11/27 07:07pm

聆听着大家的高论。

[1]

《诗歌鉴赏》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诗歌鉴赏范文

诗歌沁园春鉴赏

唐三彩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生活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遥远

如何鉴赏诗歌

诗歌人生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整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诗歌鉴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