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黄庭坚词作鉴赏(共含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莫轻一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此首以烹茶捧茶之意象,贯穿女子爱情之本事,题材与题名是若即若离,又不可分离。茶,正是前欢之见证。女子回味前欢之美,实暗与茶味回甘之美相合。茶,又是回味之象征也。
原文:
王士祯《花草蒙拾》云:“黄集咏茶诗最多,最工。”此词就是黄庭坚十首咏茶词之一。与他首专咏茶有所不同,此首以一女子口吻,咏其与茶颇有因缘之一段爱情。
“烹茶留客驻金鞍。”烹茶二字破题,留客五字尤言过客驻马止息,女子烹茶相留。起句写情事,次句点时间。“月斜窗外山。”客人投宿,正当黄昏月出。月出人遇,真人生乐事。两人相遇,女子印象极深。“别郎容易见郎难。”接上来这一声喟叹,便将上二句所写,全化为回忆。别易会难,古今所叹,唯情之所钟有以致之。郎来郎又去,“有人思远山。”有人,正是女子自指。思远山,遂将意境拓远。远山遮住了女子的愁目,也牵动了她的悠悠情思。
“归去后,忆前欢。”换头所写,补足上片前二句相遇与下二句别后之间的那一分离。情郎归去后,女子剩有空忆而已。“画屏金博山。”画屏掩映,博山销香,那正是前欢的象征。博山,指雕有重叠山形的香炉,金博山即铜制博山炉。此句暗用乐府诗《杨叛儿》“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博山销香,一片氤氲,正似前欢之融洽。此地已非窗外之远山,而是室内之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一杯春露,遥接起句之烹茶,写出女子捧茶劝郎。莫留残,是女子殷语,谓一饮须尽。宋袁文《瓮牖闲评》评云:“残字下得虽险,而意思极佳。”佳就佳如闻女子之声口,如见女子之深情。劝郎饮茶,又包蕴了前此醉饮之情事。
所以结云:“与郎扶玉山。”玉山,形容男子醉后仪容之美。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此句不光是写出女子为扶醉酒之情郎,承上句,也有以此清茶为郎解酒之意。
此词共九句,起二句结三句为追思实写,中间四句大抵为现境,时间错综,情境往复,表现女子之神情惝恍心境迷离。全词意脉相承,妙合无垠,是借茶写情的绝妙之作。
《黄庭坚全集》正集卷十三所录此词题下有“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十字。福唐,县名,即今福建省福清县。蔡襄,福唐人,又曾出任福唐。他能诗文,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其人对茶颇有研究,著有《茶录》。这里的“福唐”疑指蔡襄,却不能确知“独木桥体”之意。
这首词咏茶,却写了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多情的女子,长于烹茶。首句即从“烹茶”说起。想是女子的茶煮得好,留住了路过的客人,成就了一段爱情的佳话。“月斜窗外山”,虽是暗示留宿之事,描绘的'却是窗外山岭上的一弯斜月,写得清丽动人。于是在接下来的述说中,“客”就变成了“郎”。问题在于,既然是这样的姻缘,自然是“别郎容易见郎难”了。可是煮茶的女子放不下,情丝萦怀,所思念的人在远山之外,而远山又遮挡了女子眺望的目光。上片叙述二人的相遇相爱,而其间的因缘正是茶。
下片接着“远山”而从郎去后说起。郎去后,留下的只有回忆。“画屏金博山”,其中暗用北朝民歌《杨叛儿》的诗句:“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暗示两情相谐的欢娱。又点出博山炉之“金”,加以画屏的修饰,彩光金色,烘托出一片氤氲温馨,将二人的爱情写得热烈而缠绵。“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茶是二人的定情之物,女子再度捧出春茶劝饮,“莫留残”,口吻亲切而温柔。茶好也醉人,虽醉又何妨,玉山倾倒轻轻扶,深情一片女儿心。下片写二人相爱的一个片断,全从女子的回忆中呈现,正补足上片从相爱到离别之间的情事,构成一个结局未知而情节完整的爱情故事。
词由茶而起,又以茶而终,虽是故事,并不离题。故事从女子的口中叙述,将时间与空间错落交织,既是回忆的特点,又见深情女子的心思恍惚。用人物故事来咏物,这样的写法新颖奇特,别有味道。另外,《阮郎归》本是每句用韵,这首词的隔句全用“山”字为韵,不避重复,以其构用巧妙,反而别有情调。不知这是否就是“独木桥体”的特点?
烹茶留客驻金鞍。
月斜窗外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
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注释:
[1]金博山:铜制香炉,以其形如叠山而得名。
[2]玉山:嵇康身材魁梧,风神俊爽,人言其醉,“傀俄若玉山之将倾”。
赏析
《黄庭坚全集》正集卷十三所录此词题下有“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十字。福唐,县名,即今福建省福清县。蔡襄,福唐人,又曾出任福唐。他能诗文,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其人对茶颇有研究,著有《茶录》。这里的“福唐”疑指蔡襄,却不能确知“独木桥体”之意。
这首词咏茶,却写了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多情的女子,长于烹茶。首句即从“烹茶”说起。想是女子的茶煮得好,留住了路过的客人,成就了一段爱情的佳话。“月斜窗外山”,虽是暗示留宿之事,描绘的却是窗外山岭上的一弯斜月,写得清丽动人。于是在接下来的述说中,“客”就变成了“郎”。问题在于,既然是这样的姻缘,自然是“别郎容易见郎难”了。可是煮茶的女子放不下,情丝萦怀,所思念的人在远山之外,而远山又遮挡了女子眺望的目光。上片叙述二人的相遇相爱,而其间的因缘正是茶。
下片接着“远山”而从郎去后说起。郎去后,留下的只有回忆。“画屏金博山”,其中暗用北朝民歌《杨叛儿》的诗句:“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暗示两情相谐的欢娱。又点出博山炉之“金”,加以画屏的修饰,彩光金色,烘托出一片氤氲温馨,将二人的爱情写得热烈而缠绵。“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茶是二人的定情之物,女子再度捧出春茶劝饮,“莫留残”,口吻亲切而温柔。茶好也醉人,虽醉又何妨,玉山倾倒轻轻扶,深情一片女儿心。下片写二人相爱的一个片断,全从女子的回忆中呈现,正补足上片从相爱到离别之间的情事,构成一个结局未知而情节完整的爱情故事。
词由茶而起,又以茶而终,虽是故事,并不离题。故事从女子的口中叙述,将时间与空间错落交织,既是回忆的'特点,又见深情女子的心思恍惚。用人物故事来咏物,这样的写法新颖奇特,别有味道。另外,《阮郎归》本是每句用韵,这首词的隔句全用“山”字为韵,不避重复,以其构用巧妙,反而别有情调。不知这是否就是“独木桥体”的特点?
【作品介绍】
此首以烹茶捧茶之意象,贯穿女子爱情之本事,题材与题名是若即若离,又不可分离。茶,正是前欢之见证。女子回味前欢之美,实暗与茶味回甘之美相合。茶,又是回味之象征也。
【赏析】
王士祯《花草蒙拾》云:“黄集咏茶诗最多,最工。”此词就是黄庭坚十首咏茶词之一。与他首专咏茶有所不同,此首以一女子口吻,咏其与茶颇有因缘之一段爱情。
“烹茶留客驻金鞍。”烹茶二字破题,留客五字尤言过客驻马止息,女子烹茶相留。起句写情事,次句点时间。“月斜窗外山。”客人投宿,正当黄昏月出。月出人遇,真人生乐事。两人相遇,女子印象极深。“别郎容易见郎难。”接上来这一声喟叹,便将上二句所写,全化为回忆。别易会难,古今所叹,唯情之所钟有以致之。郎来郎又去,“有人思远山。”有人,正是女子自指。思远山,遂将意境拓远。远山遮住了女子的愁目,也牵动了她的悠悠情思。
“归去后,忆前欢。”换头所写,补足上片前二句相遇与下二句别后之间的那一分离。情郎归去后,女子剩有空忆而已。“画屏金博山。”画屏掩映,博山销香,那正是前欢的象征。博山,指雕有重叠山形的香炉,金博山即铜制博山炉。此句暗用乐府诗《杨叛儿》“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博山销香,一片氤氲,正似前欢之融洽。此地已非窗外之远山,而是室内之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一杯春露,遥接起句之烹茶,写出女子捧茶劝郎。莫留残,是女子殷语,谓一饮须尽。宋袁文《瓮牖闲评》评云:“残字下得虽险,而意思极佳。”佳就佳如闻女子之声口,如见女子之深情。劝郎饮茶,又包蕴了前此醉饮之情事。
所以结云:“与郎扶玉山。”玉山,形容男子醉后仪容之美。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此句不光是写出女子为扶醉酒之情郎,承上句,也有以此清茶为郎解酒之意。
此词共九句,起二句结三句为追思实写,中间四句大抵为现境,时间错综,情境往复,表现女子之神情惝恍心境迷离。全词意脉相承,妙合无垠,是借茶写情的绝妙之作。
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的诗词诗歌的鉴赏
●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黄庭坚
烹茶留客驻金鞍。
月斜窗外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
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黄庭坚词作鉴赏
王士祯《花草蒙拾》云:黄集咏茶诗最多,最工。此词就是黄庭坚十首咏茶词之一。与他首专咏茶有所不同,此首以一女子口吻,咏其与茶颇有因缘之一段爱情。
烹茶留客驻金鞍。烹茶二字破题,留客五字尤言过客驻马止息,女子烹茶相留。起句写情事,次句点时间。月斜窗外山。客人投宿,正当黄昏月出。月出人遇,真人生乐事。两人相遇,女子印象极深。别郎容易见郎难。接上来这一声喟叹,便将上二句所写,全化为回忆。别易会难,古今所叹,唯情之所钟有以致之。郎来郎又去,有人思远山。有人,正是女子自指。思远山,遂将意境拓远。远山遮住了女子的愁目,也牵动了她的悠悠情思。
归去后,忆前欢。换头所写,补足上片前二句相遇与下二句别后之间的那一分离。情郎归去后,女子剩有空忆而已。画屏金博山。画屏掩映,博山销香,那正是前欢的象征。博山,指雕有重叠山形的香炉,金博山即铜制博山炉。此句暗用乐府诗《杨叛儿》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博山销香,一片氤氲,正似前欢之融洽。此地已非窗外之远山,而是室内之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一杯春露,遥接起句之烹茶,写出女子捧茶劝郎。莫留残,是女子殷语,谓一饮须尽。宋袁文《瓮牖闲评》评云:残字下得虽险,而意思极佳。佳就佳如闻女子之声口,如见女子之深情。劝郎饮茶,又包蕴了前此醉饮之情事。
所以结云:与郎扶玉山。玉山,形容男子醉后仪容之美。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此句不光是写出女子为扶醉酒之情郎,承上句,也有以此清茶为郎解酒之意。
此首以烹茶捧茶之意象,贯穿女子爱情之本事,题材与题名是若即若离,又不可分离。茶,正是前欢之见证。女子回味前欢之美,实暗与茶味回甘之美相合。茶,又是回味之象征也。此词共九句,起二句结三句为追思实写,中间四句大抵为现境,时间错综,情境往复,表现女子之神情惝恍心境迷离。全词意脉相承,妙合无垠,是借茶写情的绝妙之作。
司马光《阮郎归》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是北宋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小词风格婉丽,见出一代名臣司马光的别样情怀。
【原文】
阮郎归
渔舟容易①入春山②,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③,相逢醉梦间。
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④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注释】
①容易:指轻易
②春山:则暗示山中花事繁闹,春景宜人
③绮窗:雕花的窗户。纱幌:薄纱窗帘。朱颜: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④整:治理,准备
【赏析】
《阮郎归》又名《宴桃源》、《醉桃源》、《碧桃春》等,此词咏其本意。典出汉刘晨、阮肇遇仙之事,此调常用来写冶游、艳遇,这首词也是如此。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写一叶渔舟,于无意间进入春山仙境,领略到与人世间不同的悠闲岁月。“容易”,轻易。其所以能轻易地进入仙境,正表示有某种因缘使然。“春山”,则暗示山中花事繁闹,春景宜人,刘、阮故事中也有“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的描述。这两句流露出初入仙境时一种意外的欣喜和新奇的感受。“绮窗纱幌映朱颜”,作者不正面写女子的姿容,而透过玲珑的雕花窗和掩映的'薄窗纱剪出她的倩影,用笔空灵,缥缈若仙。紧接一句“相逢醉梦间”,则承上句蒙胧恍惚之境,写艳遇的心理,面对天仙般的女子,只觉得醺醺如醉,忽忽如梦,不知是真还是幻。
过片“松露冷,海霞殷”二句,以松间夜露和海上朝霞,写山中晨昏景色的变化,暗示时序推移,离别之时将至。写景静中有动,且为下句“匆匆整棹还”暗中过渡。整理舟船,匆匆欲归,是写尘心未泯,仙缘已尽。但也可以另作一解,即所谓“欢愉之日苦短”,感到欢会未久,却匆匆就要归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惋惜和追迹之情。“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慨叹别后桃源路渺,无从相见了。寂寂落光,潺潺流水,回应开头春山渔舟,表示时移境换,且暗喻前情已如水流花落,一去不返。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陕州(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仁宗宝元二年进士。庆历八年,官大理寺丞。召试,授馆阁校勘。累除知制诰,改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朝,任龙图阁直学士,改右谏议大夫。神宗时,擢翰林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拜资政殿学士。因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熙宁四年离朝退居洛阳,致力编撰《资治通鉴》。哲宗即位次年,任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废除新法。同年卒,封温国公,谥文正。以文著名,亦能诗词。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
●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 词作鉴赏:浪淘沙
★ 词作鉴赏:剔银灯
★ 吴潜词作鉴赏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