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鸟与神像诗歌鉴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巴啦啦能量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鸟与神像诗歌鉴赏(共含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巴啦啦能量”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红鸟与神像诗歌鉴赏

篇1:红鸟与神像诗歌鉴赏

红鸟与神像诗歌鉴赏

那年,今载,我是那颗梧桐树上的

一只红鸟。

/

凭烟雨,

每天

你窗棂前掠过。

谁让你那一年一个甜蜜的吻,那一个媚眼、

一句诺言。

/

旭日晚霞,

雪纷飞,

心仪重,扑扑。

千年;

依旧,依旧

檐下,我啾啾,你瞅瞅。

/

如今

谁让你,

又披上如玉温柔的红衣。

若影中,

一朵朵梅红飘逸,

湿了红鸟的双眸!

/

心动,心动、

扑,扑扑。

红烛里,

你的脸通红,通红,

又一年——红鸟该为你拂尘了

一尊神像——血红血红的泪珠......!

红红的.小鸟在蓝天中飞翔,

有时在树梢上歌唱。

夜,静、静、凝一地的白霜,

就会哀鸣。

看到百年的你如今变成了神像,

你那么美丽端妆又慈祥。

为何化作一神像?

小鸟在惆怅!

/

就为百年前的一句诺言,

红红的小鸟啊!

每天

会悄悄地来到你的身旁,

为你拂尘、

跟你讲话;讲过,

大海,蓝天、

南方的小巷、

古塘桨动着舴艋、

北方的雪花 ,一树树的墨梅.......!

/

化作红红的小鸟啊!

就是

为了你一句诺言,

即使是谎话,

守着,守着 ——,——

篇2:红与蓝诗歌

红与蓝诗歌

浪漫手机一遍又一遍刷新

显示信息,牛仔很忙

扫描、定位

托出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跨时代,又仿在千里之外

爱,在西元前,哦,可爱的女人

沉积在那一片珊瑚海

昨夜的雨下了一整晚

倒带,抱紧那一把老唱机

远处那一片花海,透着红玫瑰的娇艳

白色的风车,迎着风

梯田模样的天台,站着流浪的诗人

画沙,甜甜的,描下一笔手写的从前

爱我别走

梦想启动,不要怪我是一个贪心的人

拨动反方向的钟,寻觅一把比较大的大提琴

城里的月光,一婉蓝月亮

飘移,该怎样续接断了的弦

熊猫人,哦,阳光宅男

听妈妈的话,麦芽糖的'回味

看见魔法先生把爱情悬崖刻上——我的地盘

乱舞春秋,告诉我们在成长

搁浅了青花瓷的温婉

刮一场龙卷风,潜入海底的美人鱼

机械的手语,咽下开不了口的枫红

惹我落泪,情绪亦零碎

分裂,瓦解

七里香、简单爱,哦,她的睫毛上

始终沾染着梦幻蓝还有透明的红

篇3:诗歌鉴赏与修辞参考

作者:王焕英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修辞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诗歌鉴赏与修辞。《考试说明》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所以高考对修辞的考查一般和其他试题类型结合在一起。而与诗歌鉴赏的联合,一直是一个常见题型。其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直接考查。也就是命题方式比较直接,题干中直接涉及修辞手法。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

1、辨认并具体分析诗句中常见的修辞方法。例如高考全国甲卷《春行即兴》第(1)小题:这首诗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第( 2)小题: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还有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的第(1)小题。

2、对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分析。例如20高考湖北卷《汉宫秋》第(2)小题: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上海卷《望庐山瀑布》15小题: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 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二、隐性考查。有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题干上并没有出现修辞字眼,但是在答案上却体现了修辞手法,考查的比较隐蔽,值得我们重视。具体表现在:

1、通过炼字考查修辞。例如高考福建卷《秋夜》:请从“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两 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凉”字意义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答案涉及到双关和顶针修辞格。

2、通过意象考查修辞。例如20高考诗歌鉴赏广东卷《江汉》第(1)小题:“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答: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本题考查的是比喻。

3、通过诗句考查修辞。例如年高考湖南卷《听邻家吹笙》: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疑有碧桃千树花” 。答:诗人用通感的修辞格,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考查的是通感修辞格。

4、通过不同版本的评点考查修辞。例如年高考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第(1)小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考查了拟人修辞格。

以上举例分析可以得知,解答此类试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注意区分以下几种相近修辞格的不同点,以便准确答题。

⑴ 比喻与比拟:前者重在甲像乙,后者是把甲当作乙来描写。 ⑵ 借喻与借代:前者突出事物间的相似点,后者强调事物间的相关点。 ⑶ 比喻与象征:比喻常限于诗歌部,而象征带有全局性,老师笔记《诗歌鉴赏与修辞》。 ⑷ 对偶、排比与对比:对偶重在上下句的整齐,一般为两句;排比强调句式的相同或相似,一般为三句,这两者均侧重形式,而对比意在比较两者的好坏等,侧重内容。 ⑸ 设问与反问:前者是自问自答;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已寓含在问句之中。

二、 掌握诗歌中常见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诗歌答题。

常见修辞格的表达效果是: ⑴ 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⑵ 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⑶ 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⑷ 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⑸ 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⑹ 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⑺ 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⑻ 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⑼ 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⑽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⑾ 双关的作用是使内容含量增加,表达含蓄委婉,有时幽默风趣。 ⑿ 互文的作用是内容丰富、相互补充,行文简洁。 ⒀ 顶针的作用是文气贯通,表达情感严谨周密,富有音乐美。

当然,对于修辞表达效果的分析,不能只引用上文空洞的理论,还应该回归到具体的诗歌中,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加以详细赏析。

三、注意诗歌的隐性考查。也就是我们在分析炼字、意象、诗句以及不同版本的优劣时,不妨从修辞格的角度加以思考,以免在答题时丢分。

[针对性练习]

一、分析下列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

5、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二、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前人在评价此诗时曾说,第二联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一、 1、设问和比喻。作者以设问引起读者对满腔愁绪的思索,又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作喻体,把抽象的情感“愁”,写得如春水般汪洋恣肆,长流不断,形象生动的把愁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

2、借代和夸张。作者抓住了赤壁之战“火攻水战”的特点,用“樯橹”代指曹操的军队,用“灰飞烟灭”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同时“谈笑间”是作者使用的夸张手法,表达了战争取胜的轻松,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有为的周瑜将军的倾慕之情。用语精炼、含蓄。

3、对偶。“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下”的落叶声对“滚滚来”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而且两句又多用双声迭字,读来音调铿锵,充满着声韵之美。

4、比喻与通感。 “急雨”“私语”作为大弦与小弦的喻体,使得抽象的音乐旋律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使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写出了音乐的清脆悦耳,错落有致。

5、互文。“东西”与“左右”,“枝枝”与“叶叶”彼此补充,互相渗透,用语凝炼。松柏与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的不朽。而且语句工整,韵律和谐,收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二、此联上句些春景,下句写秋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这两句诗,诗人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篇4:诗歌赏识与鉴赏

诗歌赏识与鉴赏

郑珍《晚望》赏析

《晚望》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郑珍。其古诗全文如下: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赏析】

《晚望》,写出春色,写出碧水青山,更写出一代大儒心系天下百姓的情怀。

山水交映,一派悠然春色。鸟儿将飞翔的影子隐没于万里碧空之中,农人在田间穿行劳作。水因为山而显得澄碧静美,而雨后的青山更是显出一副清润动人的模样。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中还有什么理由不被打动呢?可是你看那些破旧的房舍,你看那些憔悴的'人们。他们终日辛劳,却仍生活在这样的困苦之中。在这样的山水春色之中,诗人饱含深情,感受着春色美景与清贫农家给他心灵造成的强烈的对比碰撞。诗人用美好的词句写尽田园春色,结尾却显得异常沉重。在这里,山水田园之美的赞赏与对民生疾苦的感叹交织在一起,真切而动人,没境界高妙。

杜甫《悲陈陶》赏析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⑵,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⑶,四万义军同日死⑷。

群胡归来血洗箭⑸,仍唱胡歌饮都市⑹。

都人回面向北啼⑺,日夜更望官军至。

文学赏析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篇5:诗歌鉴赏与评论

诗歌鉴赏与评论推荐

原诗:

暑往寒来春夏秋,夕阳西下水东流。

时来富贵皆因命,运去贫穷亦有由。

事遇机关须进步,人生得意便回首。

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

这是一首慨叹人生并带有警示劝诫意味的诗。此诗一开篇便营造出了一幅时光流转的景象,给人一种很阔大的感觉,似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无力感。在时间面前,一切都显得渺小、脆弱,因为时间终将洗刷、带走并淹没一切。在此,本诗的基调也就显现出来了:不必过于执著、留恋甚或陷溺于某一事物。由此铺展开来,所谓的功名富贵,死生穷达及时运的好坏飘浮不定,难以捉摸,都是命所使然。似乎强求的努力都只是徒劳,只会不断地枉增自己的烦恼与痛苦,因为时运的不确定性会让你的付出没有结果,很有可能是接二连三的打击。在此种状况下,你会感到心力交瘁,说不痛苦和没有烦恼那也似乎是自欺欺人。因而,还是顺从命运为好。具备了这种心态,接下来,在碰到失败的时候,仍不放弃,依旧保持着向上的姿态,拥有那份不以物悲的镇定;而在春风得意,功成名就之时,也不会因为过于欣喜而迷失了自己,以至于找不到方向。在此时,需要的是不以物喜的淡然与豁达。或许正如我们的韩兄所说:什么功,什么名,最终还不是化作棺材上的一缕尘埃。最后一句是对全诗的定音,回应句首。那些曾经有过激烈争斗、血腥厮杀的.地方,如今只剩下零星的野草和散乱的闲花。可以说这是对那些好战、企图心和欲望心太强的人的辛辣讽刺,在那些争夺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因为这一切都化作云烟消散了。他们甚至还不如这些野草闲花,因为他们的存在远比不上这些野草闲花。野草闲花或许拥有了天长地久,而他们却始终没有。就是这样,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我们看到的好像只是由野草闲花所勾起的无限愁意。这样的结局很让人感觉残酷,但是这却是真实的事实。

繁华背后似有无尽的落寞,成功所带给我们的东西似乎也只是七彩泡泡,看似美丽光彩,其实却有好多无人知晓的无奈和痛楚,而这美丽光彩也只是一瞬间的事。这便是我透过此诗看到的和所理解到的。整首诗读起来是低沉的,找不到任何令人高扬起来的因子。它似乎要人们不要再作积极的努力,只要安命顺命就可以了。很像佛语所言: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如果真的照此做了,那么我想肯定会逍遥一生。可是,事实情况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不是那种会知足的人,也不是那种甘于现状的人,大家都很积极,积极地去追求,积极地去争夺,积极地竞争……越是积极,就越是无法停止下来,越是为物所扰。久而久之,生活的情趣全没有了,活在此世上好像是一种错误,是一囚禁。其实,这是一种自己为自己画地为牢。要解开此牢,只要我们明了此诗背后的意蕴,就会很容易实现这一点。这也正是哲思者马可奥勒留所告诫我们的:人的一生是转瞬即逝的,也是微不足道的,今天活着,明天就变成了灰尘。我们应该妥善安排这短暂的过程,满意地离去。就像果实成熟后脱落一样,你也应该感谢在你成长的那棵树木。

篇6:鸟岛与红脚鲣鸟

鸟岛与红脚鲣鸟

西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的中北部,在海南岛东南方,距三亚市约340公里.

作 者:陈俨 曹垒  作者单位: 刊 名:文苑 英文刊名:WENYUAN 年,卷(期): “”(1) 分类号: 关键词: 

篇7:一树鸟与一棵树诗歌

一树鸟与一棵树诗歌

(一树鸟)

一树鸟。鸟动,树动,风动。

我一个人步履匆匆,走在路上

阳光还没淌在枝头,整树鸟

早已摇动了树,摇动了我的发梢

也摇动了远处的电线杆

在与我目光交错的刹那

一树鸟,箭一般脱离身体和枝干

我以为自己也是那样一只鸟

在这个清晨,我只能做一棵行走的树

在天暗之前,会带上黑色的假发

在一群鸟抵达我的肩头时,我开始

忘记我是一棵树。我永远走在

去往天空的路上,看看沿途的风景

还有那一树鸟,他们在另一个清晨

震落了我的眼泪,震落了那些

悬而未决的落叶 。阳光踩在上面

也会发出花开花落的声响

我就这样,看着

一树鸟,鸟动,树动,风动。

埋在身体里的那双手,会在干树枝面前

抽出游离不定的眼神。一群鸟或者一树鸟

会偶尔选择停靠在我的嘴唇上,头发上

然后我不用再说更多话,像其中的一只鸟

(三月)

满山的.桃花、梨花在眺望

树枝、杜鹃、油菜花也在眺望

山脉流淌,叶脉和风也在流淌

悬挂在枝头的太阳和嫩芽,认出

就是那一片土地,那一条河流,那一群鸟

在穿梭,在有风吹拂的温暖里行走

以减少小麦和生长,诗歌与春天的距离

我和血液,道路和植被,村落和远方

都在三月,注定是在三月

以三生万物的速度,向天空,向山坡,向窗口

像火焰和更多的记忆。如你所料

蚂蚁已爬上我的睫毛。在三月,我看见

细细的阳光,细细的尘土。以及池塘里

细细的蝌蚪,细细的春天的注脚

多年以后,时光倒流的午后

我会在一首诗里眺望,那些满山的

桃花、梨花、树枝和杜鹃。还有油菜花

会陪同三月一起行走,经过田埂

经过风,经过枝头,经过更多的三月

(一棵树)

别人都说

你是一棵孤僻的树

我也不知道

你在等什么

在偌大的原野上

当我走近你

再挨近你

你没有试着给我打声招呼

也没有给我一个笑脸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我感谢你轻声细语地

来到世间

我愿意做你的亲人

做一个行走的植物人

走累了,就在你身旁

慢慢地呼吸,心跳

春天来了

我就带上你远走他乡

沿途的鸟群和花草

都在看你

他们也在等你

做他们的亲人

篇8:鳄鱼与红尾鸟作文650字

河边有一只鳄鱼,它爬到岸边,气鼓鼓地望着天空,拍打着河水,溅得水花四起。

“烦,今天太阳怎么这么大,烦,今天怎么这么热,烦,今天中午又没吃饱……”鳄鱼嘟囔着,心里很是生气。

在同一个地方游来游去,未离。我细细打量着它,它面目狰狞地看着我,对我张开了盆口般的大嘴巴,露出一排尖锐的牙齿。仿佛下一秒就能把你吃掉一般。

“看什么看,再看我把你吃掉。”鳄鱼张牙舞爪地对我说。

我不禁退后了几步,仍驻足原地。

突然有一只红尾小鸟,轻轻落在鳄鱼的肩头。我惊呼出声,想着它是处于多么危险的一个环境。

“啊,今天天气真好,我……我就知道你会来的,我还特意给你留了奶油面包呀。”鳄鱼恢复了一副乖巧的样子。说完从水里拖上一块奶油面包,是它的午餐。

红尾小鸟开心地唱起了歌,鳄鱼静静地聆听,看着她细细轻啄奶油面包,这是小鸟最喜欢的一样食物。

“真的很好吃吗?咳,我不爱吃,喏,我还有两块呢,都给你吧。”鳄鱼把面包放在小鸟面前。

小鸟吃完以后,说以后还会来跟它玩儿。鳄鱼开心极了,点点头,只要你来,我都把奶油面包留给你。小鸟又像以往一样到了分离的时候了,鳄鱼依依不舍地看着小鸟踏着树影离开的样子,直到消失不见。

它完全忽视了我。再次看见我,不再有什么表情,而是一头扎进水里,游远了。

这是它们之间的约定,小鸟每天都会来一次,鳄鱼愿意把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交给它。只要你来,我便随时恭候,只要你来,我就在这里。

但就算无人等候,也要越过山丘。

——后记

诗歌鉴赏

《孤雁》诗歌鉴赏题目与答案

《山中与幽人对酌》诗歌鉴赏

红藕香残玉簟秋-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范文

诗歌沁园春鉴赏

唐三彩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生活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遥远

红鸟与神像诗歌鉴赏(合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红鸟与神像诗歌鉴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