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元旦的诗词鉴赏(共含8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元旦的诗句一: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关于元旦的诗句二: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关于元旦的诗句三: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关于元旦的诗句四: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关于元旦的诗句五: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关于元旦的诗句六: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关于元旦的诗句一: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关于元旦的诗句二: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关于元旦的诗句三:岁旦——宋伯仁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
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关于元旦的诗句四:杜甫的《守岁》诗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关于元旦的诗句五: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于元旦的诗句六:成文斡——元旦
戴星先捧祝尧觞,
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
屠苏应不得先尝。
新的一年新气象,从古至今元旦都作为中国十分重视的节日。举国欢庆迎接新的一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辞旧迎新,共度佳节。
诗词五首鉴赏
浣溪沙
云纤雾淡雨增寒,柔丝轻盈细缠绵,清清岸上挂柳烟。
夜深梦浅酒催眠,郁郁相思锁眉间,烛光清影照无边。
浣溪沙
金风卷帘惹梦休,雨声入耳添闲愁,菊花含露落何处?
雾似云来云似雾,霜似月色月色无,望叹天涯已穷秋。
早进郧西城
月游西山外,满目雾徘徊。
脚下寒露浸,发梢银霜白。
遥遥星影疏,渺渺城廓来。
天河水茫茫,鹊桥似云台。
六郎关
奇峰翠岭,雄关独伫,
骡马漫道声犹,古韵引客游。
金钱河流,浪花载舟,
千帆过尽几度秋?环抱秦楚。
当今高山出平湖,一顷碧波闲悠,
秋风起,霜华露,
天阔云淡,万山红叶秀。
龙潭河之秋
遥望溪练似轻纱,高挂峰顶飘脚下。
清亮明净秋风里,枫叶星稀似朝霞。
诗词30首鉴赏
五律[新韵]自强不息
羊年怨事秋,欲把此心囚,
蘸墨抒岑寂,拨琴诉遣愁。
靠山山偶立,依水水曾流,
唯有只身站,千难甩手丢。
七律[新韵]歌颂祖国
巨龙舞动鼓声威,国富民强号角吹。
旗耀千秋红大地,山绵万里尽芳菲。
东方崛起神州美,西部开发业绩辉。
圆梦中华惊世界,城乡处处景葳蕤。
七律[新韵]家
波涛汹涌海连天,万里飞舟荡浪尖。
礁隐暗流生险象,花残瘦叶染香肩。
轻游深水滩头越,慢驶高风路上翩。
历练红尘多坎坷,始知彼岸尽甘甜。
七律[新韵]母亲
平生忙碌雨风担,茹苦含辛亦道甜。
犹记当年华丽影,常思今日瘦苍颜。
肩挑星月相夫度,目送朝夕教子贤。
母爱恩深应厚报,心中常念孝为先。
七古/无题
一风一浪一袭凉,一事一思一惆怅。
一日一年一往昔,一爱一恨一情长。
一月一影一孤寂,一弦一曲一衷肠。
一笺一墨一词赋,一花一落一叹伤。
七绝/红尘若舟
浮生恰似一孤舟,万险迢迢海上游。
不惧风掀千丈浪,只需稳舵在船头。
七绝[新韵]钱
孔方兄弟好姻缘,柴米油盐事事连。
纵是奔波追日月,莫言名利莫言艰。
七绝/国庆
红旗飘舞首都前,盛世欢歌欲震天。
礼炮烟花齐绽放,为谁喝彩在思贤。
七绝[新韵]情缘
琵琶旧谱雨声寒,谁向西楼自倚阑?
纵有柔情千百媚,也难邀月照人还。
七绝[新韵]咏梅
琼花欲醉任逍遥,万树千山裹素袍。
鸟兽消声难觅迹,虬枝疏影一梅娇。
七绝[新韵]咸疙瘩
清秋一梦春方醒,调煮风干入口香。
体硬难嚼独个味,家乡特产美名扬。
金秋/鹧鸪天
云淡风轻望碧空,心生喜悦韵无穷。
近瞧玉米颗颗饱,远望高粱穗穗红。
情切切,意浓浓,填词觅句醉其中。
虽言墨客秋惆怅,与我相逢却不同。
不了情/菩萨蛮新韵(回文体)
赋词含泪尘思苦,苦思尘泪含词赋。
亭短月光清,清光月短亭。
感伤情了断,断了情伤感。
眉锁爱难追,追难爱锁眉。
卜算子[新韵]情愫
不想恋红尘,偏被红尘苦。
阡陌田连少往来,怕见孤鸿度。
莫叹缘浅深,只道情之笃。
又是斯人寂寞时,絮语谁人悟?
点绛唇/红烛泪
静夜空帷,柔肠几许情丝缕。
诸多寒暑,恨把流年误。
烛泪自怜,何日留春住?
红尘苦,心舟难渡,望断连云路。
喜春来[新韵]新春
熏风妩媚时节赏,骏马绝尘挂角羊。
草芽欣喜腊梅芳,紫气扬,彩笔描祯祥。
行香子/美丽的家乡内蒙古
放眼蓝天,展目云轻。似苍狗、如马嘶鸣。
鸟啼清脆,鱼戏浮萍。览山之青,林之翠,水之灵。
远离喧闹,怀亲恬静,弃功名、逸乐无争。
胡琴清奏,晨露晶莹。看羊儿跑,牛儿走,马儿行。
春绪/满庭芳
对酒吟诗,挥毫作画,看花谢若红尘。
长亭寥寂,夜雨黯销魂。
柳卷相思千首,人空瘦、泪渍罗裙。
潇湘曲,斑竹凄婉,瑶瑟荡宵云。
纵嫌情短去,淡观千古,莫叹乾坤。
待晨曦,霞光照映山群。
窗外氤氲袅袅,黄莺啭、陌上寻春。
娇嗔怨,珠玑秀字,依旧我心存。
声声慢/无题
无边萧瑟,轻拂晚霞,叶落坡野无依。
雁唳排行南去,忆戴和离。
且把缠绵颦笑,绘丹青、字字珠玑。
满苑景、桂香飘云外,心悦神怡。
荏苒又逢秋色,枫似火、摇曳却是清凄。
往昔同君相聚,菊正花期。
而今重湖目尽,纵蓬山、不复那时。
语声咽、负了佳期梦,孑影堪悲。
汉宫春/花田错
日月如梭,纵使春已度,难弃初衷。
秋来绿肥红瘦,惆锁心中。
苍穹雁唳,错花田,烟雨朦胧。
芊念念,叠思重重,胭脂难掩衰容。
回首康桥旧梦,记年华豆蔻,你我情浓。
相思你许千种,我予玫红。
今朝且把,缠绵送,却已成空。
听绣阁,梅花三弄,许多愁影如踪。
长相思/无题
缘如烟,意如烟,孤影青灯难入眠。思卿梦绕牵。
念芊芊,怨芊芊,望断天涯咸泪潸。问风谁爱怜?
思念/青玉案
春来入目神情懒,念诤友、同亲眷。
静倚窗棂犹似见,月台寻找,天池呼唤,梦里依稀辨。
眉间紧锁凄凄念,萧管音哀泪眯眼。
怨恨今生情短暂,花飘伤感,水流难断,对影珠帘卷。
恋情深/锁眉间
滴滴胭脂更夜漏,烛红腮瘦。小笺花事诉难全,瑟空弹。
珠帘轻卷月光前,欹枕锁眉间。闭目恰逢庄梦,锦裘寒。
诉衷情令/红尘过往
红尘之路是非多,事事如南柯。那时花前月下,细语暖心窝。
一转瞬,起**,受折磨。个中滋味,不想去说,心静归佛。
减字木兰花[新韵]及时雨
天阴地暗,顷刻雷鸣飞雨溅。阵阵轰隆,欲唤疾风摧雨浓。
久逢甘露,俄顷玉珠凡界渡。喜了苗们,酣畅淋漓又一春。
山花子/无题
一曲琵琶素手弹,西窗谁剪暗伤颜。曾与南柯梦相见,醒还寒。
几度芸笺从瘦笔,香凝残月叹尘缘。秋水望穿云执手,共长天。
眼儿媚/致闺蜜
三月风吹杏花妍。桃色染峰峦。金须双对,云中起舞,紫燕同欢。
宛如一树生连理,日月梦相牵。此生良伴,俞琴钟释,共度尘寰。
采桑子/雪吟
黄昏门外花飞舞,轻落闲庭。轻落闲庭,六出晶莹,分聚总关情。
笳箫奏起谁来唱?未许愁清。未许愁清,风挑珠帘,子夜几番听。
归去来
拙笔学填词赋,偏为描情愫。今日虽得提名簿。谁人晓、雨心住?
平仄行行入。红腮泪、倚栏悲楚。千篇百字寻出处。孤独影、只侬笃。
虞美人[新韵]雪恋梅
朔风北驭摧云海,大地银装盖。纷纷玉屑下瑶台,只为赴约一诺吻梅腮。
笙歌曼舞含情脉,满是娇羞态。素笺勾画惹人猜,原是两情相悦入心怀。
诗词三篇鉴赏
《诉衷情》
当年携手乐缠绵,情醉喜开颜。
如今对燕离散,孤影寡无欢。
思万缕,意千般,苦心酸。
此生念盼;痴忆成叹、独眺凭栏!
《喝火令》
寂寞何时去,欢心几许来?
满腔愁绪似烟霾。
犹记往昔携手,谈笑乐开怀。
曲奏烦忧病,琴声忆断崖。
誓言豪语被淹埋。
又是思存,又是苦悲哀。
又是泪湿孤枕,何日落尘埃!
《喝火令》
尽是无聊句,何来寂寞身。
写篇诗赋笑红尘。
填首婉词胡弄,到也算出新。
借得三分醉,忽悠几个群。
友朋和善似家人。
但愿常欢,但愿此谊真。
但愿永远嬉闹,无事乱编文。
诗词四首鉴赏
一剪梅·魅力运城
喷薄如暾魅力城,华夏摇篮,厚韵华声。
女娲嫘祖最多情,舜禹王贤,武圣神灵。
名胜星罗经济兴,遍地生花,遍地生荣。
银鹰依凤靓河东。古亦文明,今亦文明。
虞美人·咏禹都(山西夏县)
瑶台秋月溶溶色,千古长摇曳。
中华有史第一都,首现鸣条岗上万民呼。
青山绿水祥云绕,故事知多少。
忠勤智慧数温公,巨制煌煌传世满天红。
眼儿媚·咏魏都(安邑)
千年风雨洗烟尘,古邑总青春。
七雄争霸,魏都宝地,辉耀而今。
祥光一片和谐筑,文化渗灵魂。
弘扬孝道,推施德政,如塔摩云。
近瞻太平(安邑)塔
雄踞千年镇古都,沧桑历尽看云舒。
裂开弥合称神异,纵使身残心不污。
诗词鉴赏
1.《饯中书侍郎来济》
年代: 唐 作者: 李世民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
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
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
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2.《登乐游原春望书怀》
年代: 唐 作者: 张九龄
城隅有乐游,表里见皇州。策马既长远,云山亦悠悠。
万壑清光满,千门喜气浮。花间直城路,草际曲江流。
凭眺兹为美,离居方独愁。已惊玄发换,空度绿荑柔。
奋翼笼中鸟,归心海上鸥。既伤日月逝,且欲桑榆收。
豹变焉能及,莺鸣非可求。愿言从所好,初服返林丘。
3.《咏宣州笔》
年代: 唐 作者: 耿湋
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
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
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
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4.《七夕观新妇隔巷停车》
年代: 隋 作者: 陈子良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5.《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韦嗣立
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
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
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6.《感所见》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巧者焦劳智者愁,愚翁何喜复何忧?
莫嫌山木无人用,大胜笼禽不自由。
网外老鸡因断尾,盘中鲜鲙为吞钩。
谁人会我心中事,冷笑时时一掉头。
7.《初秋夜坐》
年代: 唐 作者: 李世民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
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
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8.《船子和尚偈》
年代: 唐 作者: 德诚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9.《寄冯著》
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10.《赠晦叔忆梦得》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自别崔公四五秋,因何临老转风流?
归来不说秦中事,歇定唯谋洛下游。
酒面浮花应是喜,歌眉敛黛不关愁。
得君更有无厌意,犹恨樽前欠老刘。
一、《观沧海》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画面:山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 波巨澜,汹涌起伏。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这是诗人奇特而丰富的想象,运用互文修辞写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好像发源于 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3、“若“字好处:“好像”的意思,有助于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想象之景,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4、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感觉出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 人形象。
二、《次北固山下》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风平浪静,江中船帆高挂,空阔壮丽。该句以“一 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的大景,为后人多称道,既有实景之美,又表虚景之壮阔, 使人有视野开阔,心胸宽广之感。
悬:写出海上行船的景象 ,在广阔无垠的海上,一个小小的船帆高高悬立,突出大景中的小景的形象。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残夜尚未消褪,一轮红日已从海面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面上已显露出春意。借 景物描写透露新事物孕育在旧事物之中的自然理趣(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奋发向上的鼓舞力量。
“生”、“入’’用拟人手法形象写出了夜褪日出,冬去春来的景色,极具情趣,并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历来脍炙人口。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设问的修辞,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钱塘湖春行》
1、最能体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浅草。
2、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早、争、啄’’及画面 -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对这些充满生机的生命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了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传神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从沉睡到苏醒的充满生机的早春图,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和生机,流露出诗人对如此美景的无限喜爱。 画面: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3、赏析:“渐”字 和“浅”字 、乱、
“渐”紧扣早春的特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蓬勃的春意正在急剧发展之中,各种花儿次第开放,让人想到不久就会姹紫嫣红开遍。(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景。)
“浅”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乱”表现花的颜色种类繁多,也表示花并非全部盛开。
4、全诗以“行"为线索,首联交代了踏青的去处,中间两联描写莺歌燕舞、百花竞放的早春景象,尾联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迷恋,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5、对尾联的理解: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看不够,说明诗
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6、“几处、谁家 ”能否换成“处处、家家”
不能。因为是早春景象,莺和燕还不多, 并且与早莺、新燕相照应,表达作者对早春景象的喜爱之情。
7、思想感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对早春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四、《天净沙 秋思》
1、这是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作者马致远,元朝人,著名的戏曲作家。
2、思想感情: 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孤寂愁苦。
3、用自己的话讲述《天净沙 秋思》的情景,并说说你的感受。
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副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别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别西边的几乎人家门前,返是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有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等九种事物,一字一景“惜墨如金”(了解)
4. 《天净沙 秋思》---“秋思之祖”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选取六种代表性景物,自然组合,天衣无缝。前句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后句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两句一正一反勾起游子无尽的愁思。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6.“古道西风瘦马”,则描绘了一种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7.“夕阳西下”的表达作用: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8.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了解)
9. “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刻画了这样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了解)
10.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思乡的愁思,“道尽天涯游子之悲”。
11.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赏析:是全文的主旨句,“夕阳”点明了特定的时间,照应了“昏”字,“断肠人”交代了人物及人物的心情,一切悲苦全在“断肠”儿子中凸显出来,点出了沦落在天涯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孤寂愁苦。
12. “小桥流水人家”赏析: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家乡亲人的怀念。
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杨花落尽子规啼”点明季节是暮春时节,营造一种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借景抒情。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我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以丰富奇特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把无情月亮变为知心人,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与关切。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赏析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点明季节是暮春,是借景抒情(或融情入景)。
第二句写诗人听说王昌龄被贬后的悲痛之情。
以悲景衬哀情表现出诗人对好友旅途艰辛、贬谪荒远的深切同情。
六、《夜雨寄北》 (写作特点:情景交融、含蓄深沉)
.1、两个“期”字:笫一句中的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跃然纸上。
2、“涨”字: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长沉重。
3、两个“巴山夜雨”重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徘徊。使“思君”之情更加委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运用反衬和想象的手法,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想象了回归长安与亲友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5、“未有期”:既有热切的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
七、《泊秦淮》 (写作特点:语言凝练、含蓄)
1、两个“笼”字连用,互文见义,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的描绘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色,创造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表面上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批判了晚唐统治者不顾国家存亡,只顾个人享乐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思想感情。
3、“犹”字意味深长,形象的表现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将历史、现实、注定灭亡的命运(想象中未来)联系起来,以辛辣的讽刺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感慨(对统治者的愤懑、批判)。
想象:蕴含丰富的情味,令人生发联想,生发忧虑之情。作者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对世道的感慨尽寓其中。
八、《浣溪沙》(晏殊)
1、“独”字表现了词人孤寂、失意的情怀,是他因怀念友人而抑郁伤感的心情的表现。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赏析: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说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会回来,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句词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春天的描写,抒发了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 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 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3、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和对春色衰败的惋叹。
九、《望岳》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赏析:“钟”运用拟人的修辞,将大自然人格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意,对泰山情有独钟赋予泰山以神奇秀丽的特征,也表现了作者的爱慕之情。
“割”字用得好,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阳光切断,使泰山呈现南阳北阴的景象,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不仅是诗人攀登泰山顶峰的誓言,也是他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明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费力攀登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3、“望”的角度:首联,远望泰山的雄伟壮阔;颔联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遮天蔽日;颈联细望泰山,通过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衬托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的力量;尾联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愿望。
十、《春望》
1、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赏析;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断壁残垣,虽然山河依旧,可是本该是繁花似锦的春天,如今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写出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荒凉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春城败象似在眼前,作者悲叹似在耳边。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赏析:运用拟人的手法,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将“花”“鸟”作为感恨的主体,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将诗人作为感恨的主体,诗人因感时恨别,触景生情,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赏析: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很自然的使人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5、展开想象,写出诗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描写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河山,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首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的无法梳髻插簪了。诗句所描写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6、“搔”挠的意思,表示心绪烦乱,是对诗人的细节描写,传神的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十一、《使至塞上》
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赏析:运用比喻的手法,以“征蓬”“ 归雁”说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激愤忧郁的情感。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析: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直”字表现了烟的劲(jing)拔坚毅之美,“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直” “圆”二字用的逼真传神,不仅准确的描绘了沙漠雄奇壮观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3、 从首联和颔联中明白诗人出使边塞的目的是“欲问边”,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
4、 请从色彩美的角度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进行赏析
不用直接表现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的夕阳辉映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同眼前。
十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1、“乐天”指白居易,歌一曲指《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 ( 对受害旧友的悼念)
(2)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两句:表达新旧凋零、人事全非的惆怅之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得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哲理:这两句生动形象的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4、全诗思想感情:既表现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造弃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精神。
十三、《赤壁》
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这两句发议论感慨,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运用典故,借代的手法,用二乔的命运形象的代替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曲折地反映出他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相信只要有机遇,自己也会有所作为。
2、 独到的见解、史识:不以成败论英雄;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3、 前两句:借物起兴。借古战场上的折戟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感叹,暗含岁
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慨。
十四《过零丁洋》
1、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危亡, “雨打萍’’比喻身世坎坷。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赏析:诗中“惶恐”.“零丁”一语双关,对仗工整,自然天成,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这两句不仅表达出诗人出众的才华,还让人感受到诗人忠贞爱国的情怀。(写出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诗人对抗敌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哀愁。)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十五、《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赏析:把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和人有悲欢离合的生活变化相联系,说明人生聚散不可 避免。表现了词人由心情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心理过程,可见他达观的心境。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这两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心,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是词人的自我安慰,也是对亲人的劝导,表现出词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的情怀。
★ 诗词鉴赏
★ 元旦诗词
★ 李白诗词鉴赏
★ 诗词一组鉴赏
★ 唐宋诗词鉴赏
★ 李隆基诗词鉴赏
★ 夏至诗词鉴赏
★ 归来诗词鉴赏
★ 鹧鸪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