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育随笔]记究竟是谁惹的祸?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世豪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年教师教育随笔]记究竟是谁惹的祸?(共含5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世豪”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青年教师教育随笔]记究竟是谁惹的祸?

篇1:[青年教师教育随笔]记究竟是谁惹的祸?

[青年教师教育随笔]记究竟是谁惹的祸?

江苏省无锡市华庄中学   赵黄婧

我们班有个孩子名叫小涛,长得眉清目秀,笑起来还有两个深深的酒窝,看起来特别可爱。老师们对他的第一印象都很好。但接触时间长了,发现他只有光鲜的外表,抄作业、打架、撒谎、顶撞老师,甚至偷窃……简直无法无天。然而,小涛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他如“初恋”。当他犯了错,我耐心地教导他;当讲过的题目他依然不会,我不厌其烦地教他;他订正的错题,我总是一丝不苟地耐心检查。我自以为做得很好了,家长也知道我对小涛的辛勤付出,每次看到我,都要说感谢不尽的话。然而,风平浪静之下,却暗藏着波涛汹涌。

期中考试前一天下午发生的一件事,令我深思:到底是他闯祸了,还是我闯祸了?

1

是他惹的祸?

复习考试阶段,学生和老师都倍感压力,闷热的天气给我们原本紧张的心情增添了几分烦躁。下午到了我的辅导课时间,我照常抱着一大叠模拟试卷走进教室,一眼看到角落里的垃圾溢出了垃圾桶,于是我提醒专门负责垃圾桶的他,“小涛,赶紧把垃圾倒掉!”他一边打水一边叽里咕噜不知说着什么,打满水把杯子往桌子上使劲一拍“砰”,转身走向垃圾桶。

我望着他陷入沉思:摔杯子是什么意思?傲慢无礼目中无人。之前他上课的时候脱鞋子,往女生桌上扔纸团,说话故意吐唾沫,上副科往老师裤袋里塞口香糖,下课的时候扣墙皮……遭到同学多次实名举报还不承认,老师们说他几句他都要顶嘴。想到他以往的种种,我一股怒火噌噌噌窜上来。

“你摔什么杯子?给谁甩脸色?谁招你惹你了?……”他又把手一甩,不屑地昂起头颅不耐烦地说:“干嘛?我这不是去倒吗?”还一脚把垃圾桶踢倒。我顿时更加火冒三丈,“踢什么踢,还管不了你了,马上让家长过来接你回家!”我立马拨通家长的电话,让家长马上到校。他一听家长要来,便撒腿跑出了教室……

当天家长因为有事没有来学校,我以为他跑出去玩玩,就回家了。没想到晚上八点多我看到手机屏幕显示小涛家长的三个未接来电。一丝不安涌上心头,我立马回了电话,对面传来家长的指责,“刚才给你打电话你为什么不接?你今天到底对我孩子说了什么?他怎么到现在还没回家?”我把事情一五一十解释一番,让家长先不要着急,一个人在家等着,一个人外出找找。挂掉电话后,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立马在班级家长群中询问家长,联系和小涛关系好的几个学生的家长,杳无音讯。我又去了学校附近的操场上,喊了一声又一声,找了一圈又一圈,碰到学生就问,都说没有看到小涛……

2

是我惹的`祸?

如果我平时就注意处理好和小涛的关系,把他教育的心悦诚服,也许他就不会对我这样了;如果我当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事后再冷静地教育他,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么不愉快的事情了;如果我当时没有给家长打电话,也许他就不会因为害怕家长而落荒而逃;如果当时小涛跑走了,我能及时让同学们把他找回来,也许他就不会闹失踪……

哎,是我闯祸了!

没有找到小涛,我一直忐忑不安,无数种可能在我脑海中闪现。也许,他到其他班级的同学家住了;也许,他到附近的网吧玩了;也许,他被坏人拐走了;也许,他过马路时……也许,我的饭碗由此而丢掉;也许,我因此穿上了囚服;也许,我会面临高额赔偿金……今夜,我失眠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涛终于回家了。家长和他一起到了学校。原来,他昨天下午跑到同学家玩了,知道自己错了怕家长打骂晚上就没有回去。看到了小涛,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我立马诚恳地向家长道歉,在这件事中我做的不好,孩子一夜没回家让家长担心了,以后一定吸取教训。家长说都是孩子的错,对不起让老师费心了,以后我们会好好管教的……

这件事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它就像根针一样牢牢地扎在我心上,给我敲起了警钟。

3

教训与反思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多学习,多充电,尤其善于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我们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作为班主任对于特殊孩子,要和家长经常沟通以达成共识,双管齐下,共同教育孩子。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有教育机智,循循善诱,切勿冲动,孩子才会心悦诚服,勇于改过。我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换来工作的游刃有余和学生的喜爱。

作者简介

赵黄婧,无锡市华庄中学数学教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曾获无锡市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校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始终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

篇2: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记

引导孩子有事要用语言表达

我们班一个叫王浩强的小朋友,上课不认真听讲,排队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规则的时候总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规则时透过老师的教育他们会平静地理解,但是这个宝贝一旦不守规则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时,轻则会言语吵闹,再就是大哭大叫,甚至尖叫,严重影响了活动秩序,也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不管怎样耐心说服都无济于事,而且最近有变本加厉的趋向。

中班的孩子,就应对自己的行为有必须的控制潜力,而且对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就应学会理解才行,可这孩子越演越烈。透过调查明白,这个男孩是第二个孩子,前面有一个不幸夭折了,父母对这个宝贝格外珍视,对一些出格的行为不能及时引导,孩子遇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大吵大闹,通常都会得到满足。所以这孩子把这种方法当成一个法宝,在家用,到幼儿园也拿来用,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但是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不会牵就他的这种行为,老师对他的这种行为也要及时教育。

我首先和家长沟通一下教育方法,同时引导孩子有事情要用语言表达,而不是哭闹就能解决问题的。有事慢慢说老师和小朋友都及时帮忙他,和他一块儿做游戏、一块儿玩。透过这段时间的教育,这孩子有了不小的改变,缺乏的只是坚持。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下去,这孩子会变成一个好孩子的。

篇3:教育笔记:谁写的名字

早晨,刚踏进教室就看见涵涵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放开。嘴巴里一直说着“妈妈别走”。我很纳闷,涵涵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小班的时候也只是偶尔哭闹着要妈妈陪。现在大班了,怎么反而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心想一定是有什么事。

果然,涵涵妈妈笑盈盈的对我说:“老师,涵涵昨天的作业忘记做了。因为昨天出去玩回家太晚了就没来的及做。”我看看涵涵,她正用她的小眼睛偷偷的看着我。我笑着摸摸孩子的头说:“涵涵,作业没做为什么不自己对老师说呢?妈妈还要上班,涵涵可以明天把作业带过来,好么?”涵涵听着我的话,松开了妈妈的手,开心的和妈妈说了再见。

下午画画的时候,我要求孩子在自己的画上写好名字。涵涵画完了画却迟迟不肯拿来给我看。她说:“老师,我不会写名字。”我很惊讶,因为我记得上一次叫小朋友回家写名字第二天带来的时候,涵涵写的是最好的。于是我问她:“涵涵,上次的名字是谁帮你写的么?”涵涵点点头说:“是妈妈写的。”“是妈妈教你写的么?”我又问了一句,“是妈妈自己写的。”涵涵说。我想起了什么,于是又问:“昨天的作业来不及做,下次要早点先做好知道么?”涵涵又说:“老师,我和妈妈说了,可是妈妈说不要做了,明天妈妈和老师说。”

我没想到涵涵妈妈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幼儿园教育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才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可是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在某些家长的观念中还比较薄弱,还只是停留在吃好、睡好的阶段。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不重视不仅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就像我们常见的“一个小宝两个样”的现象。

这次的事使我明白家长工作的重要性。社会进步的同时,家长观念也需要提升。家园教育观念一致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与涵涵家长联系,向她说明了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并与她一起商讨孩子教育的问题。涵涵妈妈对我说:“老师,我不知道幼儿园也这么讲究,以后会重视起来的。”听完涵涵妈妈的话我很欣慰,至少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可是这是一件长期的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用心去灌溉!

篇4: 教育笔记-钢琴里躲着谁?

钢琴教师的寄语 推荐度:钢琴教学计划 推荐度:钢琴买卖合同 推荐度: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配弹课程教学计划 推荐度: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教育笔记-钢琴里躲着谁?

那是小班孩子入学第10天。上午一小部分孩子还在抽抽搭搭地想妈妈,我们早早地把孩子集合起来开始组织活动(根据以往的经验,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更容易安定情绪),这次集合的目的是想让孩子熟悉钢琴的声音。正如我所预料的,当“小兔乖乖”的旋律从钢琴传出的时候,孩子们逐渐安静下来,几个乖巧的孩子也开始一边拍手一边跟唱了。一首曲子结束后,我把旋律放在了低音区,一样的旋律我放慢了一些,当浑厚的声音出现的时候,孩子们显然被怔住了,他们不知所措的.表情告诉我,钢琴的低音区有些可怕。“你听到了什么?”我问,“大灰狼”“怪兽”“灰太狼”“怪物”......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对,是大灰狼来啦,大灰狼走路快还是慢?”“慢”,“听到这个声音,你感觉怎么样”“害怕”几个聪明的孩子回答。“灰太狼想去吃兔子,恶狠狠地,一下一下地敲门,你听......”(教师重新在低音区弹了一遍“小兔乖乖”)。幼儿的神情很凝重,他们似乎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了躲在房子里的小兔。一曲结束,我又把弹奏区域换到了高音区,清脆的声音一下子把孩子们拉回到了欢快的世界。还没等我问,孩子们已经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小兔子”“小兔子”。在欢快的活动中孩子们一起完成了伴奏练习。“钢琴里还躲着很多很多动物,你听,这是谁,它在干什么?”接着,我在中音区和高音区弹了一遍琶音,孩子们听没听过琶音,不知是什么,“钢琴里躲着一只猴子,它正在爬树呢,你听......”教师弹一遍上行音阶,孩子们听着听着就开始拍手,估计他们也觉得很像吧。

这一方法不仅很好地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还能训练幼儿的听音,以后我还会继续用!

篇5:教育辣评:师生恋 究竟是谁埋葬了谁的爱情?

爱情是人类崇高的感情,男女相悦,本是一件快乐而浪漫的事情。但爱是有所附丽的,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神圣而伟大的;也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合乎情理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纵然爱情的力量强大无比,但这种力量如果用的不是地方,它足可以毁灭一个人的一生。

人们总认为,爱是没有错的。但是爱是有条件的,爱上不该爱的人,或者是在不该爱的时候爱了,其实那就是错。爱是一种激情,但人类的激情是有理智的,离开伦理和道德的爱情,无异于动物般的冲动。

爱,可以穿越年龄、性别、文化、家庭、金钱、身份、地位、世俗、国界等等,因此有了师生恋;有了忘年恋;有了姐弟恋;有了婚外恋,有了多边恋,有了同性恋等等。抛开这些名目繁多形形色色的爱,只拿师生恋来说,师生之间有爱也是正常的,是人之常情。但师生之间的爱,当冲动趋于平静,当激情的火焰化为灰烬时,爱留下的是什么?

国庆节期间,本城与我们比邻的一所医学院的一对夫妻,双双死亡。后经公安机关认定和验证,是丈夫先掐死了自己的妻子,而后服药自杀。

丈夫姓王,是医学院的专业课老师,妻子生前是他的学生。王老师其貌不扬,常年佝偻着背,脊梁弯曲的象一株成熟的稻穗,刚刚进入秋天,就喜欢戴上了厚厚的口罩。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十年前,王老师已经35岁了还没有成家。

一天在课堂上,他突然发现了一双单纯而漂亮的眼睛,这个女孩子来自边远的小山村,高高的个子,丰满而匀称的身材,性格内向,成绩不是很突出,但她的学习非常努力。于是,王老师在上课时,开始关注她,整节课都把目光聚焦在她身上。她感觉到了老师热辣辣的眼神,怀着对老师的尊敬,她也羞涩地把目光迎了上去。

王老师的知识渊博,上课风趣而活泼,总能把枯燥的理论讲的通俗易懂,因此学生们对这个老师,除了应有的尊重外,还有几分的爱戴。

上解剖课,第一次面对冰冷的尸体,女生们一个个战战兢兢,掩面呕吐。这个女孩子吓的缩在同学们的后边,不敢睁开眼睛。王老师走过去,轻轻握住她的手,开始翻弄胸腔里的器官,她冰冷的小手在这双温暖而微微有点柔滑的大手内,渐渐地有了温度,手心里渗出了热汗。

他们顺理成章的相爱了,尽管在年龄上相差了12岁,但他们爱的充实。毕业时,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把她安排进了一家市医院。告别了遥远的小山村,永远留在大城市,做了真正的白衣天使。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婚后,他们的日子过的平静而幸福。王老师很会体贴他的小妻子,他娇宠着她,甚至连简单的家务活都不让她做。两年后,她给王老师生下了一个胖乎乎的男孩。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才发现,她和丈夫之间的年龄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特别是他们一起在公众场合时,他那满脸的皱纹,那永远也挺不直的脊梁,委琐的象个小老头。而她却象枝头刚成熟的果实,水灵灵的,浑身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他们站在一起,总是在对比中显得更不般配。

她开始有了不满甚至是厌恶。看着同科室里那些高大的男人,她的心里总是充满了向往。终于有一天,她梦中的白马王子出现了。她护理的一个病人,刚刚离异,高大帅气,豪爽而大方,而且有房子,在政府部门工作。他们几乎是在第一次的对视中,就在刹那间擦出了火花。她精心护理着他,他也极力地表现着自己的魅力,终于在一次她值夜班的时候,在值班室里,他们把激情燃烧到了极点。

他出院后,他们开始了频频约会。她沉浸在这条爱河里,终于和丈夫提出了离婚。王老师的极力挽留,终也无济于事。最终她自由了,离开了那个家庭,离开了8岁的儿子,离开了那个老头似的丈夫。

离婚后的一个月,她和情人如愿地结为了夫妻。她沐浴着爱的春风,沉浸在了爱情的第二个春天里。然而,王老师的心里极不平衡,他不能没有家,不能背负被妻子抛弃的耻辱。于是,国庆放假时,他把儿子托付给自己的妹妹。把她约回家里,重温了夫妻的激情后,掐断了她的喉咙,然后自己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典型的师生恋的家庭悲剧,也许大家觉得不具有说服力。因为,女孩子起初并不一定爱自己的老师,更多的是想通过老师留在大城市的大医院。目的实现以后,过河拆桥也在情理之中。这在生活中也实属常见。

那我再举一例。也是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本市重点高中的一位年轻女老师,爱上了班里一个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相貌也很出众的男孩子。男孩子的家庭条件十分优越,他的父母为有这么优秀的儿子而自豪,也信心百倍的要将孩子送入清华一类的重点大学。

然而进入高三后,这对师生爱的死去活来,也爱的全校上下满城风雨。男孩子的父母苦苦地哀求自己的儿子,放下这份不该爱的爱情,只要考上大学,想爱谁想怎么爱都行。学校领导也多次批评和教育这位女老师,为此给她背了个处分,但终究没能阻拦这份爱情的肆意泛滥。男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终名落孙山。女老师义无返顾把他领回自己的家,两个人过起了同居生活。三年后,他们的女儿呱呱坠地,21岁的男孩子,稚嫩的肩膀开始承担父亲的责任。虽然女老师不让他到外面找工作,不让他吃苦受累,用她自己丰厚的收入养活着他,但他终于没能在这个家呆下去,他离家出走了。并且告诉她,他永远都不会再回来。

师生恋,由于老师和学生特殊的地位,由于这个职业特殊的情感,由博大的爱转化为单一的爱情,其本身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尽管生活中,有太多的师生恋成功的典范,但它的成功都有其必然的基础。当然,师生恋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最根本的原因,莫过于学生在当初爱老师的时候,那种爱根本就是模糊的、朦胧的、也不是真正的爱情。或者是由于对老师的仰慕和信赖;或者是对母爱的依恋;或者是错把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当作了爱情……。一旦有一天,他们的真正的爱情觉醒和来临的时候,他们会马上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无知,而抛却自己破碎的梦幻,去大胆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

因此,师生恋,老师是自己爱情的掘墓人。因为,老师是成年人,具有成熟的思想,而学生由于年龄小,还无法判断什么是真正的爱,就被老师的爱误导和诱惑了。在这种不正常的恋爱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爱的迷途,而不是自己也沉溺其中。所以,这样的爱情一旦失败,被革了命的一定是老师.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记

孩子惹祸如何教育孩子

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作者究竟是谁

青年教师教育随笔

党课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强势教育”

幼儿园教育笔记550字

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教育随笔笔记中班

幼儿园教育心得笔记

[青年教师教育随笔]记究竟是谁惹的祸?(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青年教师教育随笔]记究竟是谁惹的祸?,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