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用责任守护生命的记叙文(共含15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快放开那女孩”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夜晚,城市笼罩在黑暗里。但在城市的某一角落里,仍然有着闪闪灯光。
原来,有一位孩子在路上被一位豪门子弟撞得生命垂危,但豪门子弟却逃之夭夭,还好有一位好心人帮他拨打了“120”。
抢救室里,灯火通明,医院里最好的医生几乎都到齐了,他们都想抓紧时间帮孩子动手术。但这位孩子家里很穷,他的父母根本就承受不起这么巨额的手术费和医药费。时间就是生命,医生们顾不了这么多了,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啊!那可是一个生的希望啊!指针在不停地转动,终于,有医生出来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手术非常成功!可孩子的父母却发了愁,医生们知道后,主动帮助那对父母,竭尽所能帮他们承担所需的费用。有人问他们,图什么?他们说:“这是我们的责任!”心,被濡湿了……
人民广场前,人头攒动。仔细一看,一辆献血车上,挤满了很多人。其中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有勇气可嘉的少年们,有勇敢自信的妇女朋友,有白发苍苍的老年朋友……他们都想成为义务献血队的一分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时,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走到了献血车上,她果断地伸出一只胳膊,那是一只饱经沧桑的手臂啊!抽血员屏住了呼吸,红色的液体被慢慢吸出,她咬紧了牙关……
抽完血后,她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工作人员对她敬佩不已。问她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想来献血时,她笑了:“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心,被濡湿了……
捐款箱前,人山人海。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捐款者的队伍里,有一位小姑娘特别显眼。她坐在轮椅上,等待着捐款,问她为什么行动不便还要捐款时,她说:“这也是我的责任,我也接受过相同的帮助!”心,再一次被濡湿了……
用责任守护生命作文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背囊,那就是责任的背囊。打开背囊,把责任拿出,用它去守护生命……
(一)
夜晚,城市笼罩在黑暗里。但在城市的某一角落里,仍然有着闪闪灯光。
原来,有一位孩子在路上被一位豪门子弟撞得生命垂危,但豪门子弟却逃之夭夭,还好有一位好心人帮他拨打了“120”。
抢救室里,灯火通明,医院里最好的医生几乎都到齐了,他们都想抓紧时间帮孩子动手术。但这位孩子家里很穷,他的父母根本就承受不起这么巨额的手术费和医药费。时间就是生命,医生们顾不了这么多了,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啊!那可是一个生的希望啊!指针在不停地转动,终于,有医生出来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手术非常成功!可孩子的父母却发了愁,医生们知道后,主动帮助那对父母,竭尽所能帮他们承担所需的费用。有人问他们,图什么?他们说:“这是我们的责任!”心,被濡湿了……
(二)
人民广场前,人头攒动。仔细一看,一辆献血车上,挤满了很多人。其中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有勇气可嘉的少年们,有勇敢自信的妇女朋友,有白发苍苍的`老年朋友……他们都想成为义务献血队的一分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时,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走到了献血车上,她果断地伸出一只胳膊,那是一只饱经沧桑的手臂啊!抽血员屏住了呼吸,红色的液体被慢慢吸出,她咬紧了牙关……
抽完血后,她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工作人员对她敬佩不已。问她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想来献血时,她笑了:“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心,被濡湿了……
(三)
捐款箱前,人山人海。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捐款者的队伍里,有一位小姑娘特别显眼。她坐在轮椅上,等待着捐款,问她为什么行动不便还要捐款时,她说:“这也是我的责任,我也接受过相同的帮助!”心,再一次被濡湿了……
人世间,沧海桑田,唯有责任,永远不变。打开你的责任背囊,拿出责任,一起守护生命,让我们为生命喝彩吧!
不知道你看了没有,9月1日,在CCTV2,晚上的18点55分,开学第一课。
一堂两个小时、别开生面、丰富多彩的课,让我对生命的潜能感悟颇多,原来,蕴涵在我们身体、精神、意志里的能量有那么巨大,大到足以让我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得到完美保护,大到在突破人类极限的挑战中因此获胜,不断被挖掘的潜能使得生命如此精彩。
这些也许不被我们发觉的潜能,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得到科学知识的支持。通过训练,会不断被激发出来。
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两千多名师生,在大地的震动中,在一分半钟全部安全撤离,缘自平日对疏散常识的学习、团结合作的演练和组织,还有老师校长缘自内心深处高度的责任心。
奥运会上的举重健儿们,我们为之自豪无比的梦8,缘自力量和技术的结合,还有内心超越自我的坚韧意志。
那个不慎落入山谷,仅仅凭一块月饼,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并自救,一周后成功爬出来的女孩,缘自她对生命不放弃的信念和战胜一个一个生命极限的顽强精神。
我们不需要去攀比不需要去逞强,人类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面对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和谐的氛围里,在快乐的学习中,不忘记时时积累科学知识,不断演练生存技能,牢牢树立对生命、对我们热爱的一切坚持不懈怠,永不放弃的信念,在需要的时刻,才能厚积薄发,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达到预期的效果,让人生在自己的手中充盈而丰富多彩。
用知识守护生命。
以居安思危的心去做,激发生命的潜能,磨练顽强的意志。
学习,训练,坚持,超越。
也许一个小小的技能在身,
就能够让明天的阳光更加灿烂,
让生命更加强大而精彩。
5.12汶川大地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5月15日,在灾区垮塌的房子下面一位死去的母亲双膝跪地支撑身体护住了3个月大的婴儿,她的孩子毫发未伤,在孩子的被子里有一部手机,屏幕短信显示着18个大字:“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
“我爱你”。在一个母亲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着这个孩子的时候,最美丽的语言就是这三个字“我爱你”。多么无私的爱,他可以让我们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当大地震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生命脆弱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爱的无私,爱的伟大,这种无私大爱所创造的生命奇迹。
无数感天动地的事迹在灾难与伤痛中闪耀着人性的熠熠光辉,这耀眼光辉的根源就是人类所共有的爱,这种爱就是大爱无疆。
正是这样一种对生命对爱的感动,让我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和作为一名护理的价值。
刚毕业时,我曾护理过一个五岁的白血病男孩。他从三岁开始就失去了一个健康小孩的所有欢乐,无忧无虑的童年就在白色的病房里渡过,没有了和小朋友们的嬉闹,每天面对是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医生和护士,但在他白色的床单上,我们总会看到他和他的母亲亲手为我们编织的五彩小金鱼。
一个被病痛折磨的五岁小孩,一个随时可能会失去孩子的母亲。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坚强?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没有绝望和放弃。
是爱,是对生命的热爱。在这个母亲看来,生命如果存活一天就一定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不仅要感恩我们生命的存在,更要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去施展无限的爱。再短暂的生命,只有有爱,同样可以绽放出人性的光芒。
现代护理事业奠基人南丁格尔说: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具有热血的生命和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那颗同情的心,那双愿意工作的手就是护理工作者为无数生命所施展的爱。
我是一名输液区护士。配药、输液、接瓶、拔针就是我们工作的主旋律。
每天我们穿梭在排着长队的走廊,耳旁是小孩的啼哭和尖叫,空气中时刻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和不安情绪。
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们的爱坚韧持久。我们用爱为病人送上一杯温水,我们用爱呵护痛苦的呻吟,我们用爱擦干伤心的眼泪,我们用爱宽容患儿向我们吐来的口水,病人不理解的抱怨和辱骂。
没有豪言壮语,平凡的话语中却渗透着对生命的'认真和责任。这就是一种人性的关怀和爱护。
我们不再感到委屈和负重。因为我们用爱守护生命。这种爱,是黑夜中闪亮的明星;这种爱,是夏日丝丝的清凉;这种爱,是冬天暖暖的阳光;这种爱,是责任、真诚和奉献。
这种爱,让我们用人性的光芒照亮和温暖备受病痛折磨的生命。
用爱守护生命,感受生命的尊严。用爱守护生命,感受爱的无穷力量。
怀着期待的心情,我观看了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它让我懂得生命只在一次,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生命!
《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该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部分组成,并邀请了陈燮霞、张湘祥、刘春红等8位奥运冠军,姚明、易建联、王治郅等中国篮球队队员将和来自灾区的孩子们一起,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奥运精神和抗灾精神紧密结合,让应急避险教育深入人心。
节目的内容扣人心弦,动人的故事催人落泪。特别是“坚持”部分中讲述的小女孩李中俊的故事,更是令人敬佩!某年某月某日在一个落后的小村庄,上初中的女孩李中俊在上学的路上,不小心坠入四十多米深的天坑里,但她的家人发现她的失踪时,连忙与村民急切寻找,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却连一点消息都没有,最后她父母绝望了。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女孩却奇迹般地醒来,她发现自己在深坑中已昏迷了三天,并且错过了村民们的寻找。这时她已经饿得饥肠辘辘,面临着死神的威胁。但为了活下去,她产生了一个坚强的信念——一定要活下去!多少次从几米高的陡坡上滑落下来,又多少次坚强地站起来,饿了就喝陡壁上的积水,疼了就拿一根小树枝咬在嘴里,就这样反复的攀爬,她终于爬了上来!这时已经是她失踪的第七天了。这个女孩的顽强深深的感动着我。联想着平时生活中娇气的我,为了一点小病痛便倒在妈妈怀里撒娇,为了一点学习上的小困难就忘而却步,与那个坚强的女孩相比,真的有天壤之别啊!想到这,我不竟羞愧万分。
是的,生命高于一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培养生存能力,多学一些自救知识,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低头,要坚强!
9月1日,是我们学生开学的日子。晚上6:55,王小丫、李佳明、方琼三位主持人携手奥运冠军、演艺明星、汶川灾区儿童,为广大学子们开始了开学第一课。
在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和奥运女孩林妙可的歌声中,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安全公益课《开学第一课》正式开始了。《开学第一课》一共分四个小节,分别是“潜能”、“团队”、“坚持”“生命”。
第一节:潜能:
陈燮霞说:“潜能就是永不放弃超越自我。”刘春红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就看如何去发掘。”每个人都拥有无尽的潜能和能量,在危险时刻,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就能够超越自我,发掘潜能。
第二节:坚持:
罗雪娟说:“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人容易产生放弃的心理,在训练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过动摇。”即使情况再恶劣,也不能轻易放弃,因为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在危险时刻,要坚持住,有了希望,才能够缔造奇迹。
第三节:团队
姚明说:“团队是取得胜利的保证,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分子。”一个班级是一个团队,一个家庭是一个团队,一个民族是一个团队,一个国家是一个团队,团队需要团队的精神,那就是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在危险时刻,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节:生命: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这十条黄金法则,分别是关于地震、火灾、洪水、台风、泥石流、雷击、暴雪、龙卷风、疫情、防化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我们有幸获得生命,就应该好好爱护、享受我们的生命。
通过这堂被称为历史上最牛的课,很多人对避险自救的只是有一些了解。希望再大灾大难面前,每个人都能够渡过难关,用知识守护我们的生命。
熟悉的铃声再次响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不由直起了身子,目不转睛地望着屏幕。
“潜能”揭开了第一课的序幕,这个主题在桑枣中学2300名师生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1分36秒,他们全部逃脱了地震的魔爪。是潜能!是对生命本能的渴望和逃生的潜能帮助他们脱离险境,是必要的防震和逃生知识帮助他们赢得了时间,赢得生命。
伴着《在我生命的每一天》背景音乐的缓缓流淌,大屏幕上显现出“坚持”二字。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同样是支撑我们活下去的永恒信念。随着主持人方琼姐姐的娓娓道来,一个完整且惊人的故事逐渐揭开面纱:年仅14岁的李中俊在上学途中不慎失足滑到40多米的天坑中,3天的昏迷使她错过了亲人的寻找,醒来后只好徒手爬上长满青苔的绝壁。一次又一次的跌落,一次又一次的攀爬,她努力着;一阵又一阵的疼痛,一阵又一阵的无助,她坚持着……终于,历经7天6夜的磨难,她爬出了天坑,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三节课转瞬即逝,奥运冠军们和主持人寓教于乐的讲解,留给我深刻印象,这是堂新颖、生动的安全教育课,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韧性,也学到了不少求生避险知识。当我们遇到巨大的灾难时,不应埋怨上天的不公;不要抱怨自己的运气不济;不要给自己恐惧的时间,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做出逃生的反应,不抛弃不放弃。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让我们共同珍爱生命,用知识守护生命!
《开学第一课》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众多明星与奥运冠军联手演绎,给广大青少年、家长和老师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课。而这堂课所反映的主题深深地刻在每一位观众心中——知识守护生命。
这堂课共分三个课时:潜能、坚持和团队。潜能其实就藏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去努力挖掘它,那么挖掘出来的就不仅仅是那么一点点。潜能是无限的,它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潜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实现梦想、突破极限的坚强后盾。但没有知识去激活,那么它只能是墙角的一堆朽木。知识和潜能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危急时刻,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互相帮助,实现了一个有一个梦想,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人体极限。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大家常常挂在嘴边,几乎已经成了大家的口头禅。有时成功只需再坚持一秒,有时一场战斗的胜利就取决于是否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我看见过这样一副漫画:一个人四处找水,其实挖100下就可以挖到水了,但他挖了99下就不挖了。他想:挖这么多下还没有挖出水来,再找另一个地方挖挖看。就这样,他天天挖,每次都挖99下就不挖了。殊不知,在坚持一下就可以看见水了,就成功了,可是就差那么一点坚持。一个人的坚持不足以成就大事业,团队的坚持才是成就大事业的保障。一只蚂蚁没有能力把一个面包运到洞中,在坚持也没有用,但一群蚂蚁却有移山之力,何况是一个小小的面包呢?坚持也要有方法、有目的的坚持,需要懂得做某件事的方法与分寸,也可以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坚持。这里就需要知识来把关。只有科学的坚持,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去成就大事业。
知识守护生命,知识创造未来。钱不是万能的,知识也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没有知识更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中学生只有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生命,也为了自己的未来。
在电视中,放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身体瘫痪的老爷爷,捡回了四个孤儿,最大的只有10岁,有一年,洪水爆发了,她们必须通过一条河到对岸,并且爬上5米高的葡萄架上才能脱险。四个孤儿找来梯子、棋盘、椅子。她们先把老爷爷扶上椅子,在把梯子搭好,再用棋盘当垫子,一步一步走了过去。最后到达了对岸。她们又用梯子,一步一步地托着老爷爷上去,最后她们都获救了。这就像在上“团队”这一课时,中国男篮的一位队员说的话:“团体是生命的保障。”
记得主持人提过一个问题:怎样理解潜能?我认为:在灾害来临时,灵活的运用自己的潜能。中国举重队认为:永不放弃,超越自我。忍耐是一种力量的积蓄等等。
生命锦囊里有各类用品二十七件:饮用水装运桶、罐装压缩饼干、罐装面包、矿泉水、手电筒、电池、蜡烛、火柴、防滑手套、棉毛巾、塑料袋、便携纸巾、开罐刀、护创膏、药棉、三角巾、绷带、棉花棍、剪刀、小钳子、镊子、塑料布、绳子、防尘口罩、急用哨子、摇动发光灯、固体燃料等。只要把生命锦囊准备好逃生就不困难了。
这堂课给予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1、预防灾害要从孩子做起。2、坚持也能创造生命的奇迹。3、在自然灾害来临时,用知识守护生命。4、要不断的积累逃生知识。
从今以后,我也要多积累知识,用知识保护生命。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晨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欢迎420名初一新生来我校就读!欢迎全校师生愉快返校!
最近,国家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共上开学第一课,那就是“知识守护生命”。今年“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太多的启示,汶川大地震夺去了很多鲜活的生命,尤其是中小学生年幼的`生命,让无数人扼腕叹息。让青年学生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知识,用知识守护生命显得尤为重要。“知识守护生命”是一次全国公益性行动,目的就是让全国中小学生增强生命意识教育,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守护生命,同时参与到应急避险学习中。中央电视台还采纳专家意见,总结推广“守护生命十条黄金法则”,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拍摄公益宣传片等形式,向全社会推行避险自救第一课,让大家掌握一些应急避险知识。只要掌握一点“应急避险”知识,生命就多了一份存活的希望。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人的生命,生命不保,谈何教育,希望全校师生都应该认真学习这一课。
近期全市上下正在紧锣密鼓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全市中小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它既是文明创建的的要求,又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文明城市称号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品牌,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创建,责无旁贷,而我校是全市9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之一,地处人流量较多,交通繁忙的湖东路,希望全校师生更要严格要求,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在全市起领先带头作用。
最后,衷心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同学们学习进步!谢谢!
用生命去守护初一作文
一个平凡的国度,平凡的省城,平凡的小镇子,出了一位不平凡的老人。
群山巅峰之中,有一所去年才翻修的砖瓦房,白色的瓷砖,红色的瓦,青绿色的大门焕然一新。这里,住着一位91岁的老人,白发苍苍,皱纹满布,一双骨瘦如柴的'手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脊背挺得笔直,永远都是那么和蔼可亲。
青山绿水,景色宜人。群山中的小院则显得孤寂悲凉。91岁的杨老独自一人生活在这里,已经四十多年了。48岁那年,他相依为命的妻子离开了他,他成了一个鳏夫。他也没有孩子,于是一个人从城镇搬进了大山,在这里一住就是将近半个世纪。在唯一侄子的帮助下,去年翻修了陪伴他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旧房子。
杨老的屋子很简朴,只有一张板床,一个碗橱,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还有常年用来喝茶的土炉子。小院里种着一些常见的蔬菜,一切都显得恬静惬意。
然而在杨老的心目中,最重要的还是大山,大山一直像母亲一样供养着他,陪伴着他,是他唯一的依靠,也是值得他用生命去守护的亲人。
从住进大山的第一天开始,杨老决定植树造林,并鼓动山脚下的人们退耕还林。
每天早晨天不亮,杨老就会带着馍馍,一壶水和一把铁锹进入深山老林,跟着一把手电筒微弱的光亮摸索前行。到了目的地,老人用铁锹在地上挖出一个小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一颗种子,再仔细地盖上泥土。40多年来一直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如既往,坚持不懈,用植树万亩的成果守卫大山!
现如今,遥望大山,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绿色的海洋,又仿佛是一幅悠远的水墨画。似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缥缈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隐若现。
杨老认为大山就是他的归宿,他和那座大山,那片树林已经融为一体了,大山就是他的亲人,他的家园,他的依靠,他的支柱,他必须用生命去守护它。
从当初的茫茫戈壁到如今郁郁葱葱的大山,从当初的人烟稀少到如今大批大批定居的人们,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见证了杨老这40多年来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也见证了他对大山的呵护和敬畏。
是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里既是动植物的天堂,也是人们安居的乐园。而杨老创造的精神财富,远大于他创造的物质财富。
但愿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用知识守护生命国旗下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用知识守护生命》。我们生活在自然世界中,难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生命是宝贵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但是,知识能够守护生命,你懂得一个小小的逃生常识,就可能成功地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5月12日,大地震灾难发生的瞬间,距离震中只有几十公里的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2200名学生仅用了1分36秒的时间就成功地逃离教学楼,蹲到操场的开阔地带,没有一个人受伤。人在遭遇危险时的第一反应是受潜能支配的,训练和培养能够激发出潜能。潜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在广东深圳,有一名7岁的女孩儿袁媛看到父母煤气中毒双双昏倒在浴室里。紧急关头,她用力关上煤气闸门,打开浴室门窗,然后跑到屋外拨打110、120电话,准确报出位置,使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由于小姑娘袁媛处变不惊、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处理得当、报警及时,成功挽救了父母性命,因此当选为这年的.“中国骄傲”。
重庆市一个14岁的女孩儿李中俊失足跌入四十多米深的天坑,在陡峭、光滑的坑壁上,她历经无数次的攀爬和无数次的跌落,虽然寒冷、饥饿、疼痛折磨着她,但是李中俊始终坚持着不放弃,终于在经过7天6夜坚强的攀爬后,她活着爬出天坑……坚持,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宝贵的东西,但是在灾难降临的时候,生命最宝贵,因为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生命是顽强的,更是脆弱的。我们用顽强的意志去战胜一切困难,我们要用丰富的知识来守护脆弱的生命。当我们无法躲避灾难的时候,就要千方百计去战胜灾难。可见知识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平时便应努力学会逃生知识,提高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这样在灾难面前才会有冷静与从容。
学习,训练,坚持,超越。也许一个小小的技能在身,就能够让明天的阳光更加灿烂,让生命更加强大而精彩。谢谢大家!
用爱守护生命的主题演讲稿
XX年5.12汶川特大8.0地震中,就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5月15日,在灾区垮塌的房子下面一位死去的母亲双膝跪地支撑身体护住
了3个月大的婴儿,她的孩子毫发未伤,在孩子的被子里有一部手机,屏幕短信显示着18个大字:“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 “我爱你”。在一个母亲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着这个孩子的时候,最美丽的语言就是这三个字“我爱你”。多么无私的爱,他可以让我们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当大地震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生命脆弱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爱的无私,爱的伟大,这种无私大爱所创造的生命奇迹。
无数感天动地的事迹在灾难与伤痛中闪耀着人性的熠熠光辉,这耀眼光辉的根源就是人类所共有的爱,这种爱就是大爱无疆。 正是这样一种对生命对爱的感动,让我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和作为一名护理的价值。
刚毕业时,我曾护理过一个五岁的白血病男孩。他从三岁开始就失去了一个健康小孩的所有欢乐,无忧无虑的童年就在白色的病房里渡过,没有了和小朋友们的嬉闹,每天面对是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医生和护士,但在他白色的床单上,我们总会看到他和他的母亲亲手为我们编织的五彩小金鱼。
一个被病痛折磨的五岁小孩,一个随时可能会失去孩子的母亲。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坚强?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没有绝望和放弃。
是爱,是对生命的热爱。在这个母亲看来,生命如果存活一天就一定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不仅要感恩我们生命的存在,更要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去施展无限的爱。再短暂的生命,只有有爱,同样可以绽放出人性的光芒。
现代护理事业奠基人南丁格尔说: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具有热血的生命和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那颗同情的心,那双愿意工作的手就是护理工作者为无数生命所施展的爱。
我是一名输液区护士。配药、输液、接瓶、拔针就是我们工作的主旋律。
每天我们穿梭在排着长队的走廊,耳旁是小孩的.啼哭和尖叫,空气中时刻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和不安情绪。
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们的爱坚韧持久。我们用爱为病人送上一杯温
水,我们用爱呵护痛苦的呻吟,我们用爱擦干伤心的眼泪,我们用爱宽容患儿向我们吐来的口水,病人不理解的抱怨和辱骂。 没有豪言壮语,平凡的话语中却渗透着对生命的认真和责任。这就是一种人性的关怀和爱护。
我们不再感到委屈和负重。因为我们用爱守护生命。这种爱,是黑夜中闪亮的明星;这种爱,是夏日丝丝的清凉;这种爱,是冬天暖暖的阳光;这种爱,是责任、真诚和奉献。
这种爱,让我们用人性的光芒照亮和温暖备受病痛折磨的生命。
用爱守护生命,感受生命的尊严。用爱守护生命,感受爱的无穷力量.
擦干眼泪 让我搀扶着在废墟上屹立
信心点燃信心
体温相互温暖
大音希声 静穆比哭泣比叹息更深沉
大爱无疆 同心比同悲比同哀伤更有力
★ 守护生命小学作文
★ 用爱守护成长作文
★ 用生命抒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