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简报(共含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赈早见琥珀川”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自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开展以来,昌乐县乔官镇借力微信平台,打造“智慧环卫”,实时播报整治进度,使之成为活动过程中重要的展示窗口。
为确保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取得实效,乔官镇组织镇分管领导、站办所骨干人员成立了4个督查小组。督查组工作人员通过“乔官政务”微信平台,及时发放督查情况。督察组每到一个村,都会利用手机通过文字、图片、语音或视频的形式直接将需要整改的地方及时发到微信群。同时将党委新要求、整改建议及时反馈给各社区。
据乔官镇环卫所长王贻胜介绍,“我们督察组每到一个村,就会将村里需要整治的地方及时发送到群里,工作人员们不超过10分钟,就能立刻赶到现场,进行清理打扫,而且对发现整治好的村庄,也以图片的形式发到微信平台,这样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创先争优的氛围,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也保证了工作的透明度。”
为了及时调度各村庄工作进度,乔官镇每个社区也成立了社区工作微信平台,各镇分管领导、社区工作人员、村支部书记、部分村代表全部加入了该平台。下庄社区主任梁延安说,“自从村庄环卫整治以来,下庄村民自觉地打扫房前屋后的垃圾,我们把这一做法发到了微信平台里,现在我们社区里很多村庄的'村民都能及时的打扫自己房前屋后的垃圾,大大的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
小平台,大作用,如今,微信平台已经成为了乔官镇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的智慧帮手。据了解,自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乔官镇利用微信平台播报信息1200余条,发图余幅,利用“火山小镇”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信息4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城乡环境整治的工作热潮。
威远县严陵镇采取“三加强”举措,切实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严陵镇采取加强对村、社区“五乱”治理,组织18个社区、四大出口“4050”及24个村相关人员,重点清除盲点死角,确保环境干净整洁。加强对河道的卫生治理、垃圾及秸杆焚烧治理。加强对城郊结合部、四大出口、二环路、河道卫生巡查检查力度,发现问题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整改落实。国庆及“两会”期间,该镇组织1360人次,共清除“牛皮癣”18000余处,清除卫生死角210处,清除蜘蛛网2180处,清运垃圾250吨(包括建筑垃圾113吨),清掏化粪池26口。
笔者从梅县区有关部门获悉,该区日前出台了《梅县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将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对城镇和乡村的容貌秩序、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等进行规范,彻底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
该区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划分为42个小项,以城综局、住建局和各乡镇为责任主体,突出治理乱搭乱建、乱摆乱卖、乱堆乱放、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六乱”行为。同时,开展农村卫生死角、沟渠池塘、垃圾堆放清理行动,完善保洁制度,探索农村垃圾清扫转运和处理社会化运作机制及农村环境卫生村民自治模式,从根源上改善城乡环境。该县还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源保护区环境治理,开展城区和乡镇中心河道治理专项行动,并加快推进新城水质净化厂配套集污管网和集中居住地排水管渠等建设。该区还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导组,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测评,排名靠后、整改不力的单位将被通报并问责。
今年以来,广安市邻水县鼎屏镇把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巩固改革发展成果的惠民工程、优化发展环境的形象工程、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幸福工程强力推进,攻坚“三改一拆”、抓好“五美”创建、全力“治水治气”,使得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该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现由政府单一抓到党委、政府一起抓。每月召开工作会,专题研究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开展以城市中心聚集点、社区院落为重点的生活垃圾治理,清除垃圾600余吨、疏通排水沟5处。同时,开展以秸秆禁烧治理为重点的大气环境治理,空气质量显著改善;配合城管、工商等部门做好各类公共设施、景观设施、市场等维护和更新,并积极做好小区物业管理工作。通过会议、发放宣传单、办板报、张贴标语、电视宣传、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宣传文明卫生知识,群众爱护环境意识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卫生进一步优化。
截至目前,共悬挂横幅17幅、张贴宣传标语32张、印制发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10000余份。
10月31日,河口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再次走上街头,对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的落实、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活动中,领导小组成员按常规统一佩戴印有“提升人居环境行动督查”的袖章,先后对城区的瑞丰路、滨河路、福生路、福民路等路段进行走访,查看前期整改效果。在巡查中发现,违章停车、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不文明现象多次整改后仍然普遍存在,领导小组再一次对群众进行了劝说,并责令其整改,对不支持、不配合的商户和市民依法依规进行相应处罚。
检查组表示,此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回头看”活动发现部分商户和市民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不理解“创卫”对我县发展的重要意义,很多商户存在“应付检查”的行为,检查过后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针对整治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检查组表示将会进一步研究具体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市民和商户的自觉性,确保每一次的整治都取得一定的成效,确保所取得的成效“不重复”“不反弹”,让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取得实质性成效。
“如今,进出武定的公路四通八达,沿街建筑装饰别具风格,居民出行更为方便,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武定县狮山镇南街社区居民陈双礼的一番话,描述了武定县城乡人居环境的变化。
该县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运用PPP、BOOT模式和争取亚行贷款,破解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瓶颈”,加强项目实施协调服务工作,实行项目工作环评制、承诺制、定期督查机制,对项目开工、建设全过程实行考核,按计划推进棚户区改造、县城西北片新区、城乡交通、乡镇集镇等一批开发建设项目。
堵源截流,持续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精确控制化肥施用量,杜绝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流失对水体、土壤造成污染;生态养殖水产品,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昆虫性诱剂杀虫示范技术。近年来,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10万亩,提高肥料利用率3至5个百分点,节约化肥总量达1.2万吨,推广秸秆还田技术29万亩,增加有机肥源121万吨,减少化肥用量1900吨,减少农药使用量30%。
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提升人居环境的突破口,整合投入环保资金600万元,建设城乡环卫基础设施,严格执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分片区责任制,划分县级机关环境卫生责任区域。各乡镇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分段管理,生态保护和卫生保洁成为各村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各村组采取日常巡护山林、集中清扫村间卫生等形式,落实生态保护和卫生保洁责任,选树示范点,集中实施狮山大村、插甸哪吐村、白路小平地村等7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0月24日,河口县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率住建、市场监管、交通等多部门,再次对河口县城区进行走访,开展现场研判。
通过从老城区河口站沿人民路至农贸市场一段的走访,发现尽管在前一阶段整治中,相继完善了相关基础设施,但该路段仍然存在商户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环城路、槟榔路因靠近大农贸市场,是环境整治的一大难点,“脏乱差”的现象依旧严重。针对具体问题,督查组现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宣传教育,劝告沿街商户和相关单位要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及时清理门前垃圾和杂物,认真引导到店购物和办理相关业务的客户规范停车,避免车辆乱停乱放影响行人安全和交通秩序。
日前,香格里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公安、国土、住建等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依法拆除了纳帕海环湖路中段两栋违法建筑。记者在纳帕海环湖路看到,被拆除的两栋“别墅”已基本清理干净。建塘镇尼史村角葺村民小组村民六斤说:“这两栋 别墅 与我们当地藏式民居格格不入,现在政府依法拆除,我们十分赞同。”
据香格里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香格里拉品牌,按照《香格里拉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要求,该市不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香格里拉”行动,加强规范香格里拉市城乡建设行为,依法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及城市面山破坏行为,有效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及破坏面山行为的蔓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据了解,为进一步打造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香格里拉市以全面启动“六城同创”工作为契机,把提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两污”治理能力、治理流经城区河道污染、治理修复周边地区面山等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4月以来,借助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项目完善城区管网工程,同步实施了供暖、供热、供水及强弱电、绿化等工程,年内完成城区6条道路部分路段的管网建设。与此同时,还加紧推进了河道整治、面山恢复、植树造林等工程,城区198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在城郊解放村面山义务植树15万株。为依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8月以来,还从市直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项行动工作组,集中驻村开展工作。
在开展违法违建整治工作中,香格里拉市下一步将从纳帕海周边向市区范围内拓展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