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场励志故事:成功没有将信将疑(共含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青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职场励志故事:成功没有将信将疑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
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
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
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成功的秘诀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
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
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
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
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职场励志感悟: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成功没有将信将疑,要成功就不要害怕失败,不后悔,自己才会全力以赴。
职场励志故事:成功没有随随便便
多年以来,哈佛大学的教授经常给新入校的学生讲下面的小故事:
奥斯勒是一位加拿大医生,他为了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规定自己在每晚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到多晚,一概雷打不动,他天天读书,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8000多万字、1000多本书。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
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他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并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权威人士把他撰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为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作。
科尔是美国的一位数学家。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样一道难题,那就是2的76次方减1的结果是不是人们所猜想的质数,
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地攻克这一数学难关,但均未如愿。后来,在纽约数学学会的年会上,科尔通过令人信服的运算,成功地证明了这道难题。有人问他:“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他回答:“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职场励志——多年以来,哈佛大学的教授经常给新生讲上面的小故事,以此来解释校图书馆墙上的一句名言:“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它来自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职场励志:成功没有时间表
如果一个人年过半百,还会迎来事业,爱情的第而次辉煌吗?在常人的眼睛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有一个人做到了,而且,她还是个女人,
这是一个德国人,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自小喜欢上演员这个职业.20岁的时候,因为天生丽质加上杰出的演技,她被当时的纳粹头目相中,“钦点”成战争专用宣传工具.几年以后,德国战败,她因此受到牵连,被判入狱4年.刑满释放,她想重回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演艺圈.然而,尽管她才华横溢,演技出众,可由于历史上的污点,主流电影媒介处处对她小心提防,敬而远之,大好的.金色年华就这样付诸东流.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她的身份,仍然走不出刑满释放囚犯的影子,没有人敢用她,没有人敢收容她,甚至,没人敢娶她,年近半百,她仍然独来独往,形单影只。
她的50岁生日就这样凄然的来到.那天,她大醉了一场,醒来之后.,突然做了一个谁也意想不到的决定:只身深入非洲原始部落,采写,拍摄独家新闻.这之后的两年,她克服重重困难,顶住心理,生理上的巨大压力,拍摄了大量的努巴人的生活影集,这些照片,一举奠定了她在国内摄影界的地位,
她的奋斗精神和曲折经历深深吸引了一位30岁的小伙子,他和她是同行.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超越了年龄的隔阂,抛开外界的舆论走到了一起.在接下来近半个世纪的时光,他们远离人间的一切是非,相敬如宾的恩爱,出入内外交困的非洲部落,深入大洗洋海底世界探险,写下了一段浪漫而美丽的爱情故事。
为了使自己的拍摄才华与神秘的海底世界容为一体,在68岁的那年,她开始学习潜水.随后,她的作品集中增添了瑰丽的海洋记录,这段海底拍摄生涯一直延伸到她百岁高龄.最后,她以一部长达45分钟的精湛短片<水下世界>写下了记录电影的一个里程碑,也为自己的艺术生命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杨先生在一家保健品公司担任推销员。一次他乘飞机出差,不幸遇到了劫机。度过了惊心动魄的10个小时之后,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就在要跨出机舱的一瞬间,杨先生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宣传一下公司的形象呢?
他立即从箱子里找出一张大纸,在上面写了一行大字:“我和某某公司的某某牌保健品安然无恙!非常感谢营救我们的人!”他打着这样的牌子一出机舱,立即被电视台的镜头捕捉到了,成为这次劫机事件的明星!
待他回到公司时,董事长、总经理和所有员工,在公司门口夹道欢迎他。
原来,他在出机场时别出心裁的举动,使得公司和产品的名字在一瞬间家喻户晓。公司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客户的订单一个接一个。
董事长当场任命他为营销主管。
一桩众人眼中倒霉“事件”,就这样巧妙地被杨先生改写成了“传奇”!
在美国的坎布里奇,有位80岁高龄的农妇,膝下有10个子女,还有一群孙辈及曾孙辈。在她熟悉的那片土地上,她平静地度过了自己大半生的岁月。她喜欢针线活,曾绣出令人叫绝的绣品。只是等到她慢慢走向衰老的时候,她的手不再听使唤,已不能熟练地操纵那根细细的绣花针了,而且不时发作的关节炎也让她饱受痛苦。儿孙们劝她安度晚年,不要再那么辛苦,但她却无法忍受那份无所事事的孤单。她开始寻找一些能让自己生活充实起来的事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细细的油画笔也能帮她完成自己描描画画的心愿,而且那比绣花针容易操纵得多。就这样,她开始了自己的绘画之路。美丽的农场,恬静的乡村风景都成了她画的主题。自己闲来无事一张张地摊开来欣赏,她忽然觉得自己的画足可以拿到坎布里奇的集市上去展示了。于是,那些画被她带到了集市上,没有得到过多的奖赏,却给她换回了果酱和罐头,这让她十分兴奋,不是因为那些果酱和罐头,而是她从此找到了自己乐此不疲的好去处。她更加勤奋地作画,水平也越来越高。
有一天,一位来自纽约的艺术品收藏家在乡村旅行,在当地集市上看到老妇的作品,被深深吸引。他把它们带回去给曼哈顿艺术圈的朋友们看,那些艺术家同样感到惊奇。不久,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老妇人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她的作品被广泛收藏,还被印制在日历上、贺卡上。她就是盛极一时的“摩西祖母”。在她1500幅受欢迎的油画中,25%都是她在百岁之后完成的。成功所带来的动力让这位百岁老人的心越来越宽,梦也越来越精彩。
也许你要说“摩西祖母”的成功毕竟有着太多的偶然性,其实,生活原本就是如此,成与败本就带有偶然的因素。但我们还要记住一句: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正如“摩西祖母”曾说过的那样:“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过去总是这样,将来也会如此。”正是她那份年轻旺盛的创造欲望成就了她多彩的晚年生活,也点燃了她成功的人生。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蕴藏着那么一座小金库,等待你去发掘。有人敢于相信,不害怕去做不可能的事,而有的人却止步于想想而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做任何事情,信心第一,然后才是策略才是技巧才是为之付出的汗水。成功不分先后,做任何事情都不算晚,只要你能想得到,就义无反顾地从脚下开始。
职场励志故事两则:成功需要努力
把厕所卖给世界
行动要看时机,开船要趁涨潮,
33岁的英国人卢克·巴克利是一个旅游爱好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双脚踏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然后用他的相机记录下世界各地的迷人风光。
于是每到一处,他都试图用最好的角度拍下最精美的照片。但是,等他把照片传到网上以后,才发现自己的照片并没有多少令人欣喜的新意,只能说是拾人牙慧而已。
这使得他非常郁闷,“我怎样才能找到标新立异的题材呢?”巴克利冥思苦想也没有结果。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巴黎海边内急,于是火急火燎地冲进厕所。巴克利有个习惯,喜欢上厕所的时候,捧着一本书消磨时光。不一会儿,他的眼睛有点酸痛,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眺望,恰巧目光透过一个小小的玻璃窗伸向远方。这时他惊呆了:夕阳残照,蓝色海面蜿蜒起伏,蔚然壮观。
巴克利来了精神,心想,我到过无数个地方,为什么不能寻找风景最好的厕所呢?这绝对是一个不落窠臼的好题材啊!
此后,巴克利就开始了他不同寻常的世界之旅。每到一个国家的风景区,他首先去的地方就是厕所,由此来比较每个国家的不同文化。
当然,他的视角也越来越独特。比如南极海边的露天厕所,它只有一个简陋的马桶,甚至连围墙都没有,但恰恰是这样,游客才能在方便的同时触摸到身边的冰雪,饱览不远处海面上漂浮冰山的壮美景观。在非洲的赞比西河畔,厕所被设置在野生大象们沐浴的水域旁。而当来到印度的野外厕所时,周围一望无垠的蛮荒景象会令你有一种置身于月球表面的错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克利对厕所这一题材可谓情有独钟,他跑遍了很多国家,寻找风景最好的厕所。后来,他把这些见闻和风景集成册子,编写了一本新书,名字就叫《搜寻上品厕所》,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最壮丽的景色。
让人颇意外的是,有幸被收入书中的,并非是那些装潢奢华的厕所,它们大都十分简易,与周围的景色浑然天成。
没想到,新书出版以后竟然成了旅游界的畅销读物,备受驴友青睐,短短几天销量就达到十几万册。
很快,巴克利就成了驴友眼中的'红人,隔三差五就能收到驴友发来的电子邮件,告诉他哪里可以找到非同寻常的厕所,他俨然已成为厕所的代言人。
巴克利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我觉得那些设在著名风景区的厕所不应仅是一个供人方便的地方,它们应该装上大窗户,这样游人就能在如厕的同时饱览周围的美景,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把厕所卖给世界”,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善于发现者眼里,竟成了一种智慧,一种财富。生活中,只要我们有心,总能找到一条意想不到的路径,到达成功的彼岸。
做一个迅速窜上去的人
胡敏,永远穿一件灰色或淡黄色的衬衣,衣领紧扣,讲课条分缕析,令人沉醉。1995年,他在国际关系学院任英语系副主任时,就开始去新东方“客串”。讲的是最枯燥,最不讨好的阅读理解,却让许多学生喜欢。被公派到英国朴次茅斯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从1995年到19,他创立了四六级和考研培训等热门培训项目,从基层教师做到了中层、高层,拥有了自己的部门,培训教材更是绵绵不断。
年,胡敏在新东方第一次领工资的情景富于戏剧性。创业时期,新东方学校所有教师的工资都是校长俞敏洪亲自发,有的在办公室发,有的则被请到家里发。叫到家里发是一种特殊待遇,表明他对该老师有特别的期待。那天,校长俞敏洪把他请到家中,指着小区140平方米的房子对他说:“你肯定能有这一天。我这房子不算什么。”
真正让胡敏在“江湖”上名声远扬的,当属1999年的一场“雅思风暴”。1999年8月,他利用暑假自费赴英,拜访英国文化协会及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遍访当年留学时的校友,考察雅思发展前景,给出的建议使胡敏信心百倍。“托福是个帝国!”英国文化协会雅思总裁肖恩·海德给他重重的一棒,“不,雅思会异军突起,成为一个耀眼的明星!”胡敏心中已在构建另一个“帝国”。在英国期间,他走遍了几乎所有相关书店,购买了大量雅思考试书籍。离开英国时,他已经掌握了雅思的核心资源。
1999年冬天,胡敏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专家团队编写雅思教材。那时,他在国际关系学院担着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还兼着新东方学校的四六级考研、托福、雅思项目。偏巧那段时间得给生病住院的妻子送饭,得送岳母大人去西苑医院药检,还得送小孩去北大附小上课。5个月时间,他一边编写教材,一边带学校的研究生。他不断探索,自主研发,一举开创雅思体系的先河。他正式来到新东方。1月,教材正式出版。2月,胡敏开始在全国巡回推广雅思,所到之处犹如巨星莅临,很快,雅思风靡全国,图书市场供不应求。他一刻也没有停歇,继续带领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编写第二代雅思教材。,雅思考生比上年增长了一倍,达到9万人。
胡敏放弃安逸的教授生活,创办北京新航道学校,成功打造了“中国雅思梦之队”,成为中国雅思培训产业化的开创者和领路人。后来,他不断对教材进行升级,先后推出第三、四、五代系列教材。雅思成绩得到美国900所大学在内的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中国雅思考试人数与托福考试势均力敌。“胡雅思”版权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购买,在中国掀起了英语史上最强劲的风暴,由他率先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英语培训教材及专著达百部之多,成为目前我国英语培训业内出书立著最多的英语测试专家和著名学者,被媒体称为“中国雅思之父”。
一件事情,不能做得尽善尽美,别人也许会为自己开脱,胡敏却宁愿“用钢铁般的意志硬扛着”。胡敏常说:“做一个迅速蹿上去的人是我的性格。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相信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锲而不舍,才会最终成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同样,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持之以恒。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1987年,她14岁,在湖南益阳的一个小镇卖茶,1毛钱一杯。因为她的茶杯比别人大一号,所以卖得最快,那时,她总是快乐地忙碌着。
1990年,她17岁,她把卖茶的摊点搬到了益阳市,并且改卖当地特有的“擂茶”。擂茶制作比较麻烦,但也卖得起价钱。那是,她的小生意总是忙忙碌碌。
1993年,她20岁,仍在卖茶,不过卖的地点又变了,在省城长沙,摊点也变成了小店面。客人进门后,必能品尝到热乎乎的香茶,在尽情享用后,他们或多或少会掏钱再拎上一两袋茶叶。
1997年,她24岁,长达十年的光阴,她始终在茶叶与茶水间滚打。这时,她已经拥有37家茶庄,遍布于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们一提起她的名字,莫不竖起大拇指。
2003年,她30岁,她的最大梦想实现了。“在本来习惯于喝咖啡的国度里,也有洋溢着茶叶清香的茶庄出现,那就是我开的……”说这句话时她已经把茶庄开到了香港和新加坡。
职场感悟:成功贵在坚持!
★ 职场励志:成功
★ 职场励志故事
★ 成功励志故事
★ 职场励志故事长
★ 职场励志哲理故事
★ 简短职场励志故事
★ 励志职场故事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