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学《何平九论》心得体会(共含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雨夜天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何平九论》一论讲的是“机遇”。其告诉我们:中原经济区建设目前已“承天时,秉地利,聚人和”,因此,我们要抓住此时机遇。因为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体,谁能慧眼发现机遇,大力创造机遇,有效把握机遇,成功驾驭机遇,谁就能实现跨越发展,升级蝶变。同时告诫我们机遇是“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而如果我们不思进取,麻痹懈怠,就会错失良机,生困愁城。
目前,我们会遇到许多怀才不遇的现象。如常常会有人说,如果我去做这件事会怎样怎样的,属事后诸葛亮型;也有人说如果给我机会,属于“怨妇(夫)”型;也有人说,现在真的什么都不懂了,小孩子说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了,教授不会做小学生的作业屡见报端,属于患得患失型,等等。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机遇的真谛。有一句诗“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虽然是赞扬老黄牛精神,但是用到此处很有启发。
一是树立危机意识,增强紧迫感。机遇人人想抓,但真正抓住机遇却并非易事。时代在飞速发展,世界随着网络化进程加快,世界已进入扁平化时代,竞争日益激烈,不但体现在世界经济领域,已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中。作为我们基层工作的人员,守株待免肯定不行,要树立危机意识,增强紧迫感,毛遂自荐,主动而为,抢抓机遇,才能有所作为。
二是内强素质,增加竞争力。机遇是事物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累积叠加的,推动实践飞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只有具备了抢抓机遇的高素质、主动性,真心实意,勇敢果断,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成就一悉不平凡的功业。具体到我们每个人来说,要“沉下心打基础”,才能“跳起来摘桃子”。
三是要有政治敏锐性。政治敏锐性是指能通过各种复杂现象深入洞察事物的政治本质及发展趋向,并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作为基层人员,也应该有政治敏锐性。具体来说,就是具备政治敏锐性,工作上才能与党和国家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为人民服务时才能有的放矢;具备政治敏锐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质,避免幼稚病、糊涂病,贻误良机;具备政治敏锐性,才能使认清自己不足,发现人的长处,扬长避短;具备政治敏锐性,才能使我们具有前展性、超前意识,做事运筹帷幄。
不用扬鞭自蹄。省委书记卢书记一语中的: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不甘人后,力争上游。
[学《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学习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学习何平九论心得体会工作中我是一个实践多于理论的人,不怕大家笑话,我认为“何平”就是一人名,何平九论就是何平写的九篇评论文章,让大家笑话了。通过这几天的认真学习,我方知“何平”并非人名,而是河南日报评论文章的缩写。九论文章写的文采飞扬,主题鲜明,气势恢宏,博大精深主要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八个方面深入论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名医院后勤工作者,我觉得整个河南省的全面提升和发展似乎和自己毫不相干、距离自己很遥远。但是通过九论文章的学习我深深的认识到整个中原的崛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河南省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无论自己在那一条战线上工作,都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中原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这个道理。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中提出的三平精神,其实就是我们医院职工的真实写照。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三平精神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它鞭策和鼓励着我们医院的每一位员工,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要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投入到平静的工作中,做好平凡的每一件事。通过学习,我已经把三平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铭记在自己的心里。
通过九论文章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实现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要从学习入手,学习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迫切需要,学习应该成为工作生活中的常态。不懂得工作虚心向他人请教,不清楚的问题多向领导请示汇报,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学习,向身边人学习。
通过九论文章的学习,我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后勤工作头绪多、责任大、要求高、时间急、任务重、不能有丝毫的马虎,需要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有些工作还需要反复多次去做。正是应为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工作起来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更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恪尽职守,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自己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为中原大地的崛起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春节期间,我再次看了我市“十二五”规划草案,认真学习了河南日报“九论”,感触很深。
“十二五”规划是我市在总结“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基础上,围绕建设“富裕、魅力、现代、绿色、活力、和谐”项城,对下一个五年项城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规划,战略定位准确,工作思路清晰,发展目标可行,既符合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又体现全市人民的意志,既放眼全局、又关注民生。只要我们按照这个规划,凝神聚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干下去,实现这些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对此充满信心。
河南日报“九论”气势恢宏,博大精深。这九篇政论文章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等八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注意的问题,深刻阐释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对全省各级干部的思想都是一次洗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九论”必将再次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作为传统农区,项城甚至周口不在中原城市群范围之中,省里搞规划,很少考虑我们,有一种被边缘的感觉。但是中原经济区涵盖了农村,提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鼓励和支持边界县区的发展,这既让我们感到振奋,又感到沉甸甸的责任。面对中原大地新一轮发展,我们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搭上中原经济区建设这趟车,让项城经济出彩、腾飞,为百万父老谋利益、谋福祉!
作为公安政法部门,学习“九论”,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
对照“九论”,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找准定位,自觉把公安政法工作放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我市“十二五”规划中来,把维护项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项城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坚决为我市“十二五”规划的实现保好驾、护好航,努力为项城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恪尽职守
牢记公安政法队伍职责,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项城的黑恶势力、地痞恶霸完全铲除。继续贯彻严打方针,对各类违法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对“两抢一盗”、“两假一毒”等开展专项治理,从整体上保持全市治安大局平稳,把全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加强治安管理和交通管理,实现消防、治安事故和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零”目标。
三、夯实基础
按照“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用”的思路,加强基层所、队、庭的建设,下沉警力,保障经费,更新装备,真正做大做强基层,让基层所、队、庭成为维护稳定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平台,真正实现让社会更平安、让群众更满意的目标。
四、严格管理
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持公安政法工作在周口的领先地位。对队伍中的“四难”、“吃拿卡要”等顽症痼疾、恶习陋习坚决治理,树正气、刹歪风,强化忠诚意识,树立为民形象,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安政法队伍。
我觉得,何平九论里面谈到的领导方式存在的那些问题在我们各级党政机关中相当普遍,可谓切中时弊。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国家政令的畅通,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甚至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体联系到我们单位和我们自己,作为普通的公务人员,虽然谈不上领导方式问题,但工作作风的转变也是当务之急。何平九论文章中谈到的那些问题,也或轻或重、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我们的自己的工作中。让我们好好想一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是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工作,还是在被动的应付?在推进和拓展民政事业发展方面,是仅凭自己的经验和印象去处理事务,还是能够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仔细考虑和分析各方面优势和问题,认真探讨更深层次的矛盾,自觉地有意识地按客观规律去统筹谋划?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是否从实践工作中来、是否从群众的需要中来、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看好不看坏、算得不算失、报喜不报忧”的情况是否还存在?在处理所有公务的过程中,能否做到彻底抛开个人利益的得失,一心为公?这是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个人素质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机关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僚习气和工作方式所致,当然也有更深层次的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原因。
农民们干了一天的农活,会很清楚自己今天锄了多少地,收割了多少庄稼。每年付出多少代价,可能会生产多少粮食,心里也会有一个基本的概算。具体到我们这些机关工作的人,每日里都做了些什么,产生了多少价值,却不一定能说得清楚。虽然无法估计我们的行政管理成本到底有多高,但至少我们心里明白,我们所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务虚的,是无法用经济价值的方式来考量的。许多人看起来很忙碌,但细细分解一下,除去那些应付性的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以及一些纯个人行为的无谓的消耗,真正用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时间还有多少?难道是因为单位里的人太多,或者业务工作太少,不得不以这样的工作方式来打发那些多余的时间吗?显然并非如此,归根到底还在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积极主动,还是被动应付。
去年以来,我市的民政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各项活动依次展开,工作节拍迅速加快,每一名干部职工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一方面积极跑部进厅、争取项目和资金,为我市民政事业的基础建设打开了令人振奋的新局面。另一方面,我们牢牢把握为民解困这个主题,深入全市的村村寨寨,广泛开展访贫问苦解民忧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跑部进厅、加快民政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各项业务工作有序跟进,上下局面迅速打开,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努力工作所带来的效果和快乐。在深入乡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生问题的真实存在,也认识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机关干部作风的改变。展望未来轰轰烈烈的民政事业,分析日新月异的形势发展趋势,结合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我们还能坐得住吗?不说别的,仅看看年初规划的建设项目,就足以让我们心潮澎湃,民政综合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儿童福利中心、生态养老城,要建成这些民生项目,仅凭几句口号是无法办成的,需要我们全局干部职工群策群力,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和气势去完成它。
从今年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一种昂扬的气息。会上明确了XX年民政工作的基本思路:以民生调研活动为引领,以民生项目建设为龙头,以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打造“项目民政、服务民政、创新民政”三个民政,促进民政事业的大发展,为实现和谐兴市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民生保障。要把知民情、访民苦、解民忧贯穿于我们民政工作始终;要以项目带动民生,把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建设一流队伍,把民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样的工作思路和理念,充满了激情,暴发出了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斗志。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将成为我们做好工作的主要体现。由此可见,工作方式的转变在我们单位、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切切实实的展开,我们已经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二五”的美好蓝图在召唤我们,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激励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奋进团体的一部分,决不能无动于衷,否则,就无法跟上整体的步伐,将被众志成城所激发的激情所淹没。
近日,河南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在范县召开,王全东局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充满激情的介绍了我市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和民生调研活动的具体做法,得到了省厅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将我市的工作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同时向民政部进行了推荐。这不仅仅是一项荣誉,这将为我市民政事业的进一步辉煌掀开新的序幕。至所以能得到省厅如此重视和关爱,首先得益于我们的努力工作。王局长说得好,我们必须以工作取胜,才能赢得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支持。没有像样的工作实绩,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没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仅凭几句花言巧语,是不会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可的。
工作作风的转变就表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工作态度、我们的工作成果将说明一切。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是检验事实的试金石,努力工作的人必将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习何平九论心得体会二
以服务为魂 以发展为要 以实干为先-----学习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在这关键的一年,学习何平九论显得尤为重要:
一、把握“四个重在”,转变思想理念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迫切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何平九论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等方面,深入阐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要义、根本方法、基本路径和目标要求。领导方式转变,转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转的是一种思想理念,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就是要树立“以服务为魂、以发展为要,以实干为先”的理念,树立“监管就是服务、监管就是民生、监管就是民心”的理念。通过转变思想理念,改进方式方法,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把握“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始终将为民、惠民、便民、利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领导方式转变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源泉和重要支撑。
二、强化“四种意识”,转变监管方式
作为肩负市场监管执法重任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导方式转变就是监管方式转变,监管方式转变服从服务于发展方式转变,离开监管方式转变,服务发展方式转变将无从谈起。转变监管方式就是要转到优化环境、促进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记使命、改善民生上,转到实现监管职能到位上。监管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优化环境,优化环境的关键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理念,切入点在强化“四种意识”:
1.强化服务意识。服务是旗帜、是方向、是灵魂、是形象。我们始终把服务贯穿于监管执法的全过程,努力在监管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改进监管,要把服务和推动郑州都市区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主动服务,积极服务,创新服务发展机制,提高服务发展水平。 2.强化责任意识。当领导要围着责任转,做公仆要围着责任干,责随职走,心随责走。要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首问”,就是第一个被“问”到的人,不管是解决、办理,还是介绍、答疑或指引,首问责任人都要负责到底,让请办人满意。只要是企业、群众需要的,企业、群众关切的和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的事情,都在首问负责的范围之内。(范文网 )我们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做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各项工作。
3.强化效能意识,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提升效能,贵在较真,贵在争分夺秒。我们必须树立“等不得”的紧迫感,增强“慢不得”的危机感,把为企业、为群众、为基层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各项工作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优化办事流程,加快办事效率,压缩办事时间,提升服务质量。要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的红黄牌警示功能,及时搞好信息反馈,注重请办事项的办理过程和结果,确保不漏事、不压事、不误事。
4.强化争先意识。建立“评优”和“评差”双管齐下的考评机制,提升整体效能。建立“评差”机制能够激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在“恐后”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整改,奋勇“争先”,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服务效能低下以及行政缺位、越位、错位问题就会大大减少。
三、落实“五个更加”,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领导方式转变,转的是一种工作作风,转的是一种方式方法、能力水平,关键要转到实干上,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就是要在促进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发展中,要有一股狠劲、闯劲、拼劲、钻劲、巧劲、韧劲,更要有一种干劲,要在运作上多下功夫,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 “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就是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 “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努力做到“五个更加”:
1、更加自觉服务科学发展。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市场监管与服务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以服务为魂、以发展为重、以实干为先”的理念,始终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服务发展意识,更新服务发展理念,创新服务发展机制,千方百计主动融入,强化服务。一是大力支持“三高”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提高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层次和水平。二是扎实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继续认真组织开展“百亿送贷”行动。三是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支持郑州都市区创新发展。四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支持郑州都市区“三化”协调发展。五是积极支持“早餐店、蔬菜便利店”进社区工程。
2、更加高效加强市场监管。其核心是不断转变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效能,以科学监管服务科学发展。我们要把市场监管作为第一职责,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是既注重日常监管,又突出专项整治;二是既转变监管方式,又拓展监管领域、完善监管机制;三是既创新监管理念,又丰富监管手段。努力维护食品安全,坚决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严厉打击传销、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大力推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全面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不断提高问题发现能力、案件查办能力、综合治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
3、更加有为强化消费维权,做好“三结合”、“三统筹”。 “三结合”即一是坚持把消费维权与提振消费信心相结合,二是坚持把消费维权与推动消费升级相结合,三是坚持把消费维权与释放消费潜能相结合。“三统筹”是指一是坚持把消费维权与维护群众利益统筹考虑,二是坚持把消费维权与维护市场秩序统筹考虑,三是坚持把消费维权与维护社会稳定统筹考虑。坚持把消费维权作为重要使命,高度关注民生,深入推进“一会两站”和12315“五进”工程建设,突出调处纠纷的功能,增强消费引导的功能。
4、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法制建设,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坚持用制度和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二是创新执法方式,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和行政指导;三是加强执法监督。
5、更加严格锻炼干部队伍,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要求,逐步形成三种风气:一是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办实事,讲实效;二是踏实的学风,做到知行合一,不自以为是;三是朴实的生活作风,做到容得下(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经得起(即勿为欲所困,勿为欲所败),耐得住(即耐得住名、权、利、色、亲情的诱惑);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使每个工商干部做到积极有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
总之,我们要把握“四个重在”,强化“四种意识”,落实“五个更加”,高举服务大旗,站位全局、找准定位、主动融入、着力转变,提高监管效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干部学习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二月以来,我认真按照厅党组和本单位党总支的要求,认真学习了何平九论系列政论文章。
在全篇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领会了第七论《不说空话,多干实事》。
卢展工书记指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问题是领导方式转变。
系列文章的发表,是对卢展工书记这一论述的深化和阐释。
我们既然讲要转变领导方式,首先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
上级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认为是走形式,然后再以“形式”应付“形式”,就不光无益,而是有害了。
如今网络为我们查阅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产生一些弊病,拼凑和复制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有些人离了网络写不了文章,有些人走马观花看个大意就复制了事,甚至连时间地名都没改过来。
现在上级要求写出学习心得,定有不少人上网搜索,也定有不少人图省事复制些作为已用。
所以,如今开会发言还是要抢先,不然等别人念了稿子,你会发现和你准备的稿子内容差不多是一样的,你就没什么可讲了。
如果大家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如何能达到省委所提的要求的呢?我认为我们每个干部,都要借此机会多读点书,多思考些实际工作,抓住重点,学深学透。
在我国历史上,魏晋时代的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谈,清代顾炎武遂有“清谈误国”之说。
在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的发展历程中,确实吃了不少“假大空,浮夸风”的苦头。
1958年,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就出在河南,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
该公社亩产仅三四百斤的麦田被浮夸成亩产3200斤,随之,相邻的西平县出现亩产7320斤的更大浮夸典型。
《河南日报》、《人民日报》相继发了报道。
从此以后,浮夸风越刮越大,还出现过亩产几十万斤的'大典型。
继之,在大炼钢铁运动中,新的浮夸典型更是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河南的一些领导干部却始终解放不了思想,自然也就难以实事求是。
他们总以守旧的,僵化的思维来做决策,宁左毋右。
工作方法也是老一套,而且有特别重的‘典型’情结,有些人为当典型造假,上级也为了尽快树立典型而不问真假。
为了克服干部队伍作风上存在的这些问题。
后来,又把“抓落”实改为“鼓实劲”,只是从结构上看起来更工整一些,内容是一致的。
我的体会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 僚 主义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一些错误倾向,完全杜绝确实很难,提出这三防确实是很有必要,也是很高的要求。
但是把“说实话、办实事”都写到文件中,一方面说明我们干部队伍中假大空的东西太多了,另一方面,我们对干部的要求标准是不是也太低了,“说实话”是我们经常教育小孩子的。
我的体会是,如果文件中要求人们怎么做,是因为这样做的人太少了,如果要求大家不要怎么做,是这样做的人太多了;如果文件中说某些干部如何如何,其实已经相当普遍,如果文件中说某些程度存在什么什么问题,往往是已经相当严重。
我们目前对干部的要求确实太低了,比如,“不准收取现金、有价证券或支付凭证”,这些道理再浅显不过了,还要对我们的先锋队讲吗?比如山西省整顿吏治,省纪委书记曾在会上无奈地讲,“我的要求不高,大家能在上班的时间上班吗?”
“实”的反面,对应的有两个意思,一是“假”,二是“虚”。
“说实话”,首先是不讲假话,把真实的政情民意报告上级,通晓百姓;二是不讲虚话套话,这些话猛一听都对,仔细一听无用。
何平第七论《不说空话,多干实事》中说,有些干部习惯于打电话、听汇报、办公室里编套套,热衷找上几个人儿、出上一个题儿、做上一篇文儿,身子总是沉不下去;下基层前呼后拥,耽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干实事的时间少之又少;看点不看面,听喜不听忧,“葫芦掉井里——还是浮在面上”。
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基层的病症越来越重。
有些干部生搬硬套,开个会传达传达,下个文要求要求;心浮气躁,满足于一般号召,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说做两张皮,名实两回事,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不见真招,“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
言行不一,害人误己。
描写得十分形象。
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真、不实、不重干”之风在一些地方仍有“市场”,“假大空”仍值得人们警醒。
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
该办的、应干的事很多,矛盾、问题很多。
有些干部为了显政绩,就会重数字,轻民生,比较关注gdp,却对百姓冷暖不大关心,甚至认为环境、资源问题可以放一放;重眼前,轻长远,忙于出政绩、急于树形象;重显绩、轻潜绩,不管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不注意,一心惦记怎么上去,“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
”耐不住磨炼,不愿用真功。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深刻领会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使自己无论是在政治理论上还是思想境界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何平九论”系列文章心得体会(保健院 张香玲)
学习“何平九论”系列文章心得体会 ――荥阳市妇幼保健院 张香玲 何平九论用淋漓畅快的语言,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鲜活真实的客观实例,全面系统阐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转变的重大意义,其立意高远,文风朴实,形式新颖,最终落脚点为发展和服务,读之深受启发。结合本职工作,我认为重点在服务,立职尽责,做好本职,让领导放心、让群众舒心。 一、转变提高服务。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服务水平。在转变过程中,工作方式转变得好、转变得快,服务水平就高,工作就开展的顺利,有成效。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平时多要体谅病人的苦衷和难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解病人所难。 二、求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重干,展现了这样一种姿态:脚踏实地,锲而不舍;这样一种风格:经世致用,拒绝空想;这样一种境界:崇实尚干,排斥虚妄。自参加工作“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求真务实”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使自己进一步坚定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信条。在实际工作中,不管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轻重与否,我从不讨价还价,从不拈轻怕重,从不敷衍塞责,总是以愉快的心情去接受任务,以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以拼搏的精神去履行职责。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都为自己的`苦干实干而感到欣慰;尽管自己有时对工作的效果不太满意,但尽力而为了,也问心无愧。 三、学习解放思想。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的生存之道。接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活跃了思维,树立了一定的超前意识,这有利于较快的接受新生事物,有利于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打开新的工作局面。 四、创新迸发激情。敢破、敢立、敢闯、敢试谓之新,创新,本质在“新”,核心在“创”,需要勇气、智慧和激情。勇于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还要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努力在现有的环境基础上使创新成果最优化、成本最小化。 五、责任增强沟通。负责任是宝贵的品质,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大到国家,小到集体,有无责任心,关乎一切工作的成败,我认为一个有责任的人,除了自身优秀的工作能力外,还要做好沟通协作,才能真正把责任尽到位。做为一名业务院长,职务就是责任,责任就要用心,就要是对病人负责,对分管的科室负责,这种负责要经得起检查,要有好的结果,否则就是没有尽到责任。 通过学习,找出工作中和思想认识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在学习中提升工作能力、转变工作作风,真正使思想有新解放、观念有新的更新、方式有新的转变;在推动发展上求实效,务求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学习何平九论心得
近日,河南日报连续刊登了何平九论——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系列政论文章。九篇文章分别以“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发展”为题眼,深刻阐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着重注意和解决的九个方面的问题,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省委、省政府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决心和部署。文章站位全局、理实结合、文采飞扬、气势恢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转变领导方式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党委、政府起着主导作用,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责任。以什么理念领导、以什么方式领导,直接决定着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和成败。其次,转变领导方式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领导方式转变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应有之义、迫切要求和有效突破。其三,转变领导方式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保障。领导方式转变对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先导性、决定性作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实现了根本转变,领导方式更加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才能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在思想作风上、在组织领导上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保证。
财政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物质基础,作为焦作市财政局的'一名财政干部,如何学习好理解好贯彻好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讲话要求,从自身做起,立足岗位,为焦作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的前列,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我学习何平九论文章,把握重点,多出成绩的前提和中心。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要加强学习。学习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学习贵在坚持,贵在长久。不学习不知道知识的匮乏,不学习不可能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创新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源泉。在下步的工作中,既要学习政治理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也要学习财政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还要了解掌握省情、市情。不但要知道我们现在有什么、什么好;更要牢记我们缺什么,哪些方面和外省、外地市比有差距,多大的差距。通过学习,掌握上级精神和要求,了解百姓心声,查找不足,制订措施,为我市提出的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目标积极贡献力量。
第二要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科学理财。公共权力属于人民,公共财政服务人民。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管理好使用好财政资金,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和雨露。一方面,在本职岗位上要履行好理财职责。严格按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学合理确定资金分配因素,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国有土地使用出让支出范围和标准审核,防止扩大范围和提高标准支付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注重及时发现、归纳、总结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为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
第三要增强责任意识。虽然人小言微,但有岗位就有责任。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不光是领导的事,更需要广大的普通公职人员的共同努力,这既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展望前方,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宝贵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要用燃烧的激情践行我们的入党誓词,用一流的工作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成長的路上一直沐浴着社會關愛的陽光和雨露,從而種下了我對善與愛的信念,使我滿懷着溫暖和幸福迎着風雨前行。”何平對記者說。
何平還記得,讀三年級的時候,她回家吃中飯,別人家小孩有熱氣騰騰的飯菜,但她因為母親的智力有問題,要自己臨時做飯吃。於是,她忍着餓邊做飯邊寫了一首詩放在桌上:“中午聞到一陣香,香味透進我肚腔,回到家中只想嘗,流口口水嘆口氣。”
“因為媽媽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她不會像別的母親那樣關心孩子,甚至很多時候得要我去照顧她,跟她講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地方要注意。”何平說,《小背簍》是她平時唱得最多的歌,唱這歌的時候,她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媽媽。
幸運的是,何平成長的路上,鄉親們和老師給予了她親人般的關愛。小時候,鄉親們看到小何平可憐,常常你一把我一把地幫上一把。鄰居楊嬸常常跟她講:“孩子,你命苦,要記住,別去和其他孩子比,你要體恤父母,學會堅強,早一天把家裡的擔子挑起來。”
在家裡連出大事,最缺錢最困難的時候,村裡的黃正義爺爺找到何平說:“妹子,莫急,爺爺幫你想辦法。”黃爺爺以前是生產隊的大隊長,是村裡元老級的人物,他帶着何平挨家挨戶去募捐,鄉親們你20元、他30元,共湊了好幾千元。兩天後,班上同學又給她送來了4000多元的捐款。捧着錢的那一刻,何平忍不住哭了:“這些都是沉甸甸的溫暖,是雪中之炭啊!”
從小學到高中,何榮春、李贊、劉艷陽、胡輝、鄭曉龍等老師對何平關愛有加,何平一直銘記在心,尤其是高中班主任梁娟老師還認何平做乾女兒,整個高中階段承擔起了何平的學費和生活費,直到考上了大學為止。在中學的幾年裡,梁娟經常把何平接到家裡,給她做好吃的。乾爸乾媽的鼓勵成為了何平前行的動力:“要正視困難,逆境也是一種人生的賦予,只要有毅力,人生就沒有過不去的大山。”
許許多多的好心人讓何平學會了知足、感恩和回報。何平俏皮地說:“你看我現在不是擁有了更多的愛嗎,各種各樣的都有,所以說,老天對待我們是公平的。我想,我也會去幫助更多的人。”
何平越來越把“謝謝”掛在嘴邊,用自己的行動給同學和陌生人帶去溫暖和陽光,回報他人對自己的關心。何平的同學屈莎莎說:“何平一直與眾不同,‘母愛泛濫’。如果哪個同學有困難,她會毫不猶豫地給予幫助,完全是發自內心地喜歡同學,關心他人。”
在高中時候,何平就力所能及地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
207月31日,何平翻開報紙,被一則新聞吸引住。新聞里說一個男孩因為媽媽得了重病,需要10多萬元治療費,但是家庭貧困,準備輟學打工,希望得到社會救助。感同身受的何平記住了救助熱線電話。
“如果捐的人多,我就不捐。”何平說,這是當時真切的想法。但是,一段時間后,捐助的人寥寥無幾。幫還是不幫?接下來的幾天里,何平一直進行着激烈的思想鬥爭。當時何平的存摺里只有3000多元錢,那是她千辛萬苦籌來給父親治病剩下的。當時父親的後期治療還需要很多錢,這3000元錢對於他們而言,可是一筆巨款。可一想到父親治病的錢都是別人捐助的,何平的心意就堅定了。她毅然從存摺里取出1600元送到男孩家裡,沒有留下姓名。
同樣在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學校統一組織捐款,何平把學校給的1000元救助款悄悄地捐了出來。高中班主任鄭曉龍老師知道后,給她做思想工作,讓她去要回來,她不聽,鄭老師只好自己替何平拿了回來。鄭曉龍對這件事印象特別深刻,他說:“後來何平還是瞞着我捐了100元,當時她的生活費每天只有3元。”
“幫助別人,就像吃一顆糖,回味起來很甜。”何平說,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也就沒有爸爸和弟弟的及時救治,因此要學會感恩社會。“如果每個人在可以幫助別人的時候伸出援手,這個社會就會越來越好。”
大學班主任李曉韻老師說,去年9月初,班上評新一學年度的貧困生補助,只有8個名額。何平聽說有9個同學報名之後,就主動跟李老師聯繫,說自己評過一次,就不報名了。李老師有點着急,這妹子家庭這麼困難,評上了可以獲好幾千元錢的補助呢,而且還有資格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我現在得到了學校和社會的幫助,怎麼能還去跟同學爭?”何平的放棄,讓李老師印象特別深刻。
今年3月,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大三學生潘新玉的父親被檢查出患了慢性白血病,這對全家收入靠父母在外打零工的潘家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打擊。全家人一籌莫展。何平看到了募捐點,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兼職賺來的1000元錢,還給潘新玉寫了一封信,鼓勵他堅強地走下去。
在QQ空間里,何平把每一筆好心人的捐款都公布了,還有學校、地方政府和社會給予她的資助,哪怕是一元錢都清清楚楚地記錄在案。她說:“我牢牢記着一路走來每個人的每一份好,像海綿一樣吸收着知識的甘泉,盼望着自己將來能有更大的能力延續這人間最溫暖的善意與愛心,就像我自己曾感受到的那樣!”
自己的生活要全心全意地活,熱氣騰騰地活,有股勁兒地活
今年1月11日,何平受黑龍江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團委邀請,在大慶參觀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和“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聽着講解員的介紹,看着牆上的歷史照片,何平十分感慨。
“我原來以為大慶是一片荒原,沒想到崛起了一座漂亮的城市。”何平說,大慶油田精神的感天動地,大慶城市的從無到有,使她想起了自己。在鐵人紀念館,何平面向鐵人雕像莊嚴宣誓:“一定要記住大慶,記住大慶那種骨子裡的勁!”
這股勁兒,就是何平說的:“熱愛生活,要全心全意地活,熱氣騰騰地活,有股勁兒地活。”這種再苦再累也要朝氣蓬勃活下去的韌勁,讓何平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5歲時,何平就跟着村裡的嬸嬸、婆婆到花炮廠插引線、做“巴巴”、捲筒子,一毛錢一毛錢地幫父母掙藥費,給自己掙學費。在花炮廠插引線時,有一次,她一頭栽倒在插引線的花炮餅子上,痛得淚水在眼眶裡打轉轉,但她就是不哭。小小年紀,她就學會了煮飯、炒菜、打掃、洗衣。不過因為實在太幼小,沒有拖把高的她提着和自己體重差不多重的水桶洗滌全家人的衣服,常常累得兩腿發軟;因為掌握不了火候,飯也燒煳過;炒菜時,鍋里的滾油濺到臉上,來不及躲閃,臉上常常烙起了泡。
記者採訪時,看到何平手上有兩個結痂了的疤。何平說,這是今年寒假砍柴時不小心弄的,因為要常洗衣服洗菜沒法不碰到生水,所以流膿了,一直沒好。記者數了數,她的一雙手上還有7個明顯的疤痕。
記者問:“面對困難,你傷心過嗎?”
何平說:“當然有。特別難過的時候,我會唱歌。我還會跑步,拚命地跑,直到跑到臉上的淚水幹了都不知道。”
記者問:“那家庭有沒有給你的人生帶來陰影?”
何平笑着說:“沒有,事情反正是要做的,不如笑着去做,如果不把陰影去掉,就不可能做任何事情。浪費腦細胞的情緒和想法我都不會有,如果有的話,我這10多年就不知道怎麼過來了。我相信歌里唱的那樣:只要心中有個太陽,心靈便不會黑暗無光。”
艱難的生活讓這個柔弱的女孩更加堅強,更加陽光。在老師和同學們眼裡,何平愛笑、愛唱歌、愛運動,性格活潑外向,給同學們帶來了榜樣的力量。
“在我看來,她的苦難是罕見的,她的樂觀也是罕見的。”何平的公文寫作課老師張鑫頗有感觸地說,我工作至今,像她這麼困難的學生從沒見過,但是她很樂觀,她總是唱着歌打掃衛生,上課時見到她,也總是面帶微笑。
同班同學周愛湘說,何平是個很陽光的女孩,不管面對什麼困難,她總是保持積極的心態,“她笑點很低,總愛笑,被同學們稱為‘向日葵女孩’,不了解她的人根本不會想到她來自這樣困難的家庭。”
何平學習刻苦努力,大一時,每天背着一個大書包,天天背牛津字典。在何平的激勵下,全班同學學習都很認真刻苦,27個同學只有幾個同學不打算考研,同學之間相處和睦,關係融洽。何平讓外教Chris印象非常深刻:“與外國語學院其他學生相比,何平是很耀眼的學生中的一個。她是我教過的超過600名學生中,能永遠記得而不可能忘記的5個學生之一,因為她有那種很閃光的特質。她在課堂上敢於展現自己的面貌和性格,在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從始至終始終如一。”
何平的房間里貼了很多獎狀,都是何平大學里獲得的各種榮譽。何平是校園裡的明星,校園裡的文藝表演、演講、主持,總是少不了她的身影。她是學院英語語言藝術團的副團長,獲得過學院新生漢語、英語演講比賽的雙料冠軍,校新生才藝大賽的優勝獎,還多次主持學院大型晚會,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級獎學金。
目前,學校每個月給何平一些補助,加上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以及自己的幾份兼職,何平和弟弟的生活費、父親的住院費和醫藥費已經夠了。學校還免去了她大三、大四兩年的學費。
“現在除了擔心爸爸的病,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一切都在慢慢變好。我要像向日葵一樣,迎着太陽生活!”對於未來,何平帶着笑意的眼裡充滿着信心!
幫助別人,就像吃一顆糖,回味起來很甜;
我牢牢記着一路走來每一個人的每一份好,像海綿一樣吸收着知識的甘泉;
熱愛生活,要全心全意地活,熱氣騰騰地活,有股勁兒地活。
本刊記者陽錫葉通訊員鄒平輝
“我心中有個太陽,我心中有個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紅花綠草……”
3月25日下午5點30分,湖南科技大學校園裡,一個戴着紫色袖套、穿着紅色衣服的女孩,穿過校園裡櫻花園的林蔭道,哼着歌曲走回出租房,歌聲在她背後飛揚:“我聽到小鴿子的歌唱,我在愛的人間長大,長大的還有我的堅強,只要我心中有個太陽,心靈就不會黑暗無光。”
唱着這首《愛的人間》的女孩叫何平,是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級對外漢語專業學生,她5歲時就到花炮廠打零工掙錢貼補家用;17歲時多方籌錢救治重病的父親和弟弟;20歲時帶着患病的弟弟上大學。為了支持家用,她最多時做7份兼職,一天只睡4個多小時。她的事迹引發了社會的熱烈反響,被譽為“向日葵女孩”“最有擔當的90后”。
爸爸,沒關係,我會照顧好這個家的
2008年3月初的一天,瀏陽市集里醫院,一位腦溢血病人被醫生迅速推入搶救室,隨後,搶救室的門被關上。一個女孩獨自在門外焦急地徘徊,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
幾個小時后,搶救室的門打開了,醫生告訴這個女孩,你的父親得救了,女孩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輕鬆了下來。
這個女孩就是何平,對於何平來說,帶着親人住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然而,每一次都是對她心理極限的挑戰。
1991年,何平出生在瀏陽市澄潭江鎮吾田村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早年患有腦膜炎後遺症,後來發展成間歇性精神病。父親不幸遭遇車禍,被切除脾臟,基本喪失勞動能力。這樣的家庭,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何平從小就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12歲那年,弟弟何君出生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一分喜氣。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弟弟竟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父親的病反覆發作,母親生活能力差,照顧何君的擔子就全部落在了何平身上。於是,何平白天上學、做家務,晚上帶着弟弟睡覺,常常半夜起來為弟弟換尿布,根本睡不好。遇到弟弟感冒發燒,還得通宵守着,眼睛累得直打架。只有在偷空的時候,才狠狠地補習一下功課。姐姐小小的背脊,成了弟弟何君的搖籃。
,15歲的何平考入瀏陽市一中。她抓緊一切時間刻苦學習,成績特別好,對未來充滿期待。
可正當何平處於緊張的備戰高考之際,何平的父親突然中風引發腦溢血,何平急忙把他送到醫院,於是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顱內手術治療需要數萬元的費用,對於這個困窘的家庭來說,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為救父親的命,何平選擇了堅強面對。這個17歲的女孩一邊在醫院通宵達旦照看父親,一邊找親友、各級民政部門、慈善機構和社會團體籌集醫藥費,甚至在村裡負責人的帶領下,在吾田村挨家挨戶募捐。
父親終於得救了,但因為中風帶來的後遺症,從此落下了癲癇病,雙腳也無法直立行走。出院那天,父親有點絕望地拉着何平的手淚流滿面地說:“這麼多債怎麼還,以後你弟弟怎麼長得大,家裡怎麼辦,難道就全靠你一個人?”
懂事的何平知道父親的心思,她知道父親擔心他自己活不了多久,怕花那麼多錢竹籃打水一場空,何平一個人怎麼承受得起這樣的重擔?何平強忍着淚水安慰道:“爸爸,沒關係,我會照顧好這個家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父親出院了,本以為可以稍微喘口氣,但又有一道天大的難題擺在了何平面前。同年8月,弟弟心臟病突發,生命垂危!
此時的何家,因為已經欠下了數萬元債務,再也借不到錢了。“唯一的弟弟,必須讓他長大成人。”何平想休學去打工掙錢給弟弟治病,但來不及了,10多萬元的手術費靠打工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湊起來。何平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了免費治療上。
何平天天查資料,到處打聽能不能給弟弟免費治療。好幾家醫院負責人聽完她的請求后搖了搖頭,何平又想盡辦法去找其他人。聽說省慈善總會聯手湘雅醫院推出了一個免費治療的項目,何平一次次申請,一個人跑村上,跑鎮上,一直到長沙市、省慈善總會。小姑娘的愛心和恆心終於打動了院方和省慈善總會,在郭氏基金項目的支持下,何平申請到了何君的免費手術機會。弟弟得救了!
2008年3月到10月這7個月時間裡,正處在最需要營養時期的何平,心裡想着父母每天要吃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弟弟要營養、要醫治,柴米油鹽樣樣要錢,能省一點是一點,有時一早買6個包子,分做三餐吃,常常邊啃包子邊讀書,一個月伙食費才80多元。因為沒有時間合一下眼,有時要晝夜守護在弟弟或父親病床前,加上四處想辦法,睡眠不足,營養不良,母親還時常出走,何平好幾次暈倒了。
“我也為自己的學業着急,在別人安心衝刺高考時的幾個月里,我已經耽誤了太多。但我是家裡的頂樑柱,我不行也得行。”因為經濟和學業的雙重壓力,何平急得直哭。那段時間,她晚上睡不着覺,成績下滑了一大截,只好在病床前一邊照顧父親和弟弟,一邊看書複習,還借來同學的筆記努力補習。
何平說,高二、高三這兩年,是她最痛苦的兩年,但是,救活爸爸和弟弟,讓一家人團聚,是她唯一的念頭。照顧好爸爸媽媽和弟弟是自己的責任,“只要一家人能平安地在一起,這些困難我都能挺過來。”不過,總算有一件事讓何平十分開心,原來一家人住在破舊的泥巴危房裡,,得知長沙市啟動了農村危房改造,何平便在村支書的幫助下,一級一級呈送報告,爭取到2萬元建房補助;又在親友鄰里的幫襯下借了1萬多元,假期自己充當工人,一連工作了幾十天,最終建成了一所平房。“雖然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但想到有了一所堅固安全的房子,一家四口可以‘風雨不動安如山’,心裡說不出有多歡喜。”
“沒有何平,這個家早就垮了……虧欠了女兒……”談及往事,躺在椅子上的何平的父親數次老淚縱橫。坐在旁邊的何平在一邊細聲安慰,一邊給他擦去眼角的淚水:“爸爸,我覺得沒什麼,沒有爸爸,也沒有我的今天。”看到弟弟一天天健康起來,我心裡就覺得特別滿足
20,何平以優異成績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對外漢語專業,在瀏陽市國稅局、民政局和學校幫助下,順利地進入了大學,迎來了人生新的一頁。
上大學后,因為偶爾要回家為父母送錢送葯,或將重病的父親送進醫院治療,何平一邊認真學習,一邊搜尋打工機會。學校給了她兩份勤工助學的差事:一份是打掃外語樓一個天井加兩個走廊的衛生,一份是把每期的校報送到每個學生寢室。同時,她還在外兼職了5份家教,最多每個月能賺1600元,她給家裡每個月寄去600元,卡上存幾百元,以備父親和弟弟病情的不時之需,自己只留下200多元作生活費。
“政府的低保每月也有300元,加上親友的接濟,家裡的生活總算可以維持下去。”何平欣慰地說。
但弟弟仍然是她無時無刻的牽挂。初,何平回家給父親送葯,發現8歲的弟弟咳嗽得很厲害,於是焦急地帶着弟弟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因為先天性心臟病、長期營養不良等原因,弟弟的身體發育遲緩,而且血鉛嚴重超標。
看着身高只有l米零幾、體重才30斤,看起來只像5歲孩子的弟弟,何平心裡一陣發酸。回學校后,弟弟瘦弱的身影在她腦海里揮之不去。怎麼辦?把弟弟接到學校里來由自己照顧?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再也無法抹去。
何平用真誠打動了湖南科大附屬小學的領導,轉學手續很快辦好了,學雜費也免去了。4月,何平把弟弟接到了大學,從此開始了帶着弟弟上大學之路。
“君寶寶剛來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幾乎一團糟。”回憶起弟弟剛到湘潭時的情形,何平直搖頭。受家庭因素的影響,何君特別膽小,甚至有自閉的傾向,不會說普通話,不認識路,不敢一個人上下學,不敢一個人去吃飯,身體也特別差,時刻跟在姐姐身後。改善弟弟的健康狀況,解決他的心理問題,像一塊巨石壓在何平心頭,她心急火燎卻又茫然無措。
何平只好向有孩子的老師請教。輔導員楊金娥老師是她經常諮詢的對象。說起何平,楊金娥老師特別有感觸,許多細節仍然歷歷在目:“她經常問我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怎樣讓弟弟開朗起來,怎樣讓弟弟願意多說話,怎樣哄弟弟喝牛奶、吃藥,等等。”
為了解決弟弟的自閉傾向,何平把弟弟帶到同學寢室去與大家交朋友,同學們都很寵着這位小弟弟,逗他開心,陪他玩耍。做家教時,她會帶着弟弟,讓弟弟多接觸一些關心他的叔叔阿姨。送校報時,她也帶着弟弟一層樓一層樓地敲開同學的寢室門。慢慢地,何君變得開朗甚至有些調皮了。
現在,何平早已經學會了如何有條不紊地安排姐弟倆的生活了。在學校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房內,房間被整理得井井有條,弟弟何君睡下鋪,何平睡上鋪,床頭上貼着她的日常作息表:6:00起床,讀英語;12:40,檢查何君作業;19:30,去做家教或帶何君晚自習……2:00前睡覺。
記者驚訝地問:“你每天只睡4個多小時,怎麼受得了?”何平笑着說:“其實很累啊。有段時間,頭髮掉得特別厲害,眼睛硬邦邦的,看東西很模糊。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得癌症了。”
在弟弟來之前,何平的空餘時間就非常少,弟弟來了之後,她每天更是像陀螺一樣超負荷地運轉,做事、走路甚至吃飯的速度都加快了一倍,但是時間還是不夠用。為了多睡一會兒,課間她總是會在課桌上趴會兒。有時實在太累了,為了上課不睡覺,她就站起來聽課。開始很多老師覺得奇怪,後來老師們都知道了情況。英漢課程翻譯老師韓皸說:“我習慣了她在課堂上申請站着上課,因為她的休息時間太少了,太辛苦了。
何平從不逛街,個人花銷能省就省,穿的衣服全是別人送的。在學校食堂,何平很少吃葷菜,為的是換來弟弟每頓飯有葷菜,每兩天一個蘋果、一杯牛奶。在何平的精心照顧下,一年的時間,弟弟身體好多了,身高增加到117厘米,體重增加到40多斤,成績也進步了,語文數學成績都達到90多分。
“看到弟弟一天天健康起來,我心裡就覺得特別滿足。”何平摸着弟弟的頭說。
幫助別人,就像吃一顆糖,回昧起來很甜
在網上看了向日葵女孩何平的故事。她確實是一個很堅強的女孩,出生在那樣的一個不尋常的環境,就註定她要經歷很多本不屬於她那個年齡階段應該承受的事情,面對很多連大人都無從堅強忍受的現實。由衷的佩服她,因為她堅持過來了,並且精彩的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看了她的事迹后,我的腦海里充斥最多的就是有關我的童年,我想,我應該比何平更早開始做那些家務吧,在我五歲那年,弟弟的出生,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爸媽要做事,所以從我六歲開始所有的家務都落在我身上,並且還要幫忙照顧弟弟。現在還隱隱約約記得那時的我曾是一路怨氣走過來的。相比何平,我是要幸福得多,因為至少我擁有一個健康美好的家。我雖不知何平怎麼想的,但她至少比我堅強得多。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也一直是我所認同的,現在看來我從小時候的歷練中也是獲益良多。
如果是在上個世紀,我想,像何平這類事情應該隨處可聞,並不新鮮,但是現在畢竟是一個新的世紀了,而且正因為現在社會的安定和繁榮從而在我們周圍的這個世界充斥了太多的享受和沉淪,而何平都一直在堅持做最真實的自己。她不僅照顧好了家人,還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並且一周做了七份兼職,這應該是多年的磨礪成就了此刻的她,不然一個瘦小的女孩又要拿什麼去堅持呢?
我們可以拿她的經歷當做我們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面鏡子,因為一個人的成長之中反省是必須的,但我覺得有比反省更重要更有用的東西,那就是從中學到一些對自己的行為有指示和激勵作用的書本之外的知識並採取行動去改善自己的內心。首先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周圍的一切,就像何平,她一生下來,周圍的環境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了,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絕望或者怨天尤人,而是選擇去拼。就像我們現在要面對各方面的壓力,無論是學習是工作,但是這些貌似雷打不動的事實,我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加以緩解和解決的。在努力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學會知足,不然就會時不時失去前進的動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何平也是幸運的,因為她還可以有為自己努力的自由,她還可以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過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至少她還可以為自己打工掙學費,而她正是因為滿足,才沒有唉聲嘆氣或者半途而廢,甚至在看到一則新聞里說一個男孩準備輟學打工救治重病的媽媽,在得知捐助者寥寥無幾后,她還拿出存款的一半,1600元,親自送到男孩家裡。其實夢想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人的一生就像在砌梯子和登梯子,誰砌得多登得高,看到的風景就越美,越完整。有些人,太懶惰了抑或是根本就沒有夢想,走到某處就選擇停留了下來,再也沒有往前踏半步的動力了。有些人,夢想很偉大,但是走走停停又或者太急功近利,最終也不能爬得很高。在何平的心裡,應該從小就住着一個夢想,並且她一直都在堅持一步一步的往上登,她踏踏實實的做事,把自己的人生之梯搭建得很穩固,才有今日的燦爛。就像她的簽名:路——走好腳下的,不忘來時的,看準前方的。我們又何嘗不能做到如此呢?
她是一名湖南科技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一周做7份兼職;她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和患間歇性精神病的母親;她是8歲弟弟的“姐姐爸爸”,帶着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弟弟一起讀大學。她開朗向上有着陽光般的笑容。她就是“向日葵女孩”何平。
她的家境貧困,使她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她不僅要努力養活自己,還承擔著全家的溫飽問題。自己還是一個學生,不僅要克服學習上的壓力,反而還要照顧患病的弟弟。面對這樣的生活,她沒有放棄,她沒有怨恨上天的不公,她沒有走上錯路,反而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人生。
她陽光,快樂,活潑,堅強,可是堅強背後是無比的心酸。她十歲就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抱着比自己還高的掃把掃地,還給全家人洗衣服。切菜不小心切到了手,何平不哭;油鍋的油在臉上燎起一個大泡,她也不哭。何平不和那些生活舒適的同學比吃比穿,因為她知道,她要靠自己!
現在有的大學生,明明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還要怨自己的父母。他們不滿足,他們不知道自己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還不懂得珍惜。在學校不遵守校紀校規,不珍惜學習的機會,只知道亂花錢。如果知道何平的事迹,相信他們自己也會羞愧。
還有的大學生,還是太過依賴父母,一旦他們離開父母自己生活,他們將不知所措。
我覺得,現在的大學生應該多參加些社會實踐活動,也可以利用多餘時間找份兼職,磨練自己,讓自己明白生活的不易。
另外,我們還應該孝敬家人,應該懂事了!因為,我們已經快長大成人。
積極面對生活,人生雖然幸苦,但是我們要像向日葵一樣迎着太陽生活!
我的故事,是从这个记事本开始的。你们可以看到它特别的厚,我是从开始写起的,一直写到了现在。我记得比如,“第一天面临着信任危机”、“一袋面包加牛奶”、“不留名长发姐姐”,里面的金额也都是一块、两块的居多。这个里面的钱都是我欠别人的,也许你们会好奇,别人怎么只借我这么一点钱?因为这是20那几个月里,我在街边乞讨要来的。
六年前,那时候我高二,是个十七岁的姑娘了。爸爸脑溢血中风,住院了大半年,医药费总共花了十七万多,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弟弟又心脏病发,要二十多万块钱。可是我们家很特殊,因为一场车祸,爸爸被夺去了健康,失去了干重体力活儿的能力,而妈妈因为脑膜炎,从此失去了原本正常的智力。爸爸和弟弟两个人的医药费加起来,将近四十万元,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一开始我去借钱,我借遍了亲戚朋友家能够借到的钱,还是不够。我想辍学打工,我连辍学打工的地点我都找好了,我们浏阳一中的老师和我干妈把我劝回了学校。因为医院快停药了,所以只能去乞讨,我一开始来到大街上,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头都不敢抬,甚至有点躲闪别人的眼光,我怕看到别人眼里异样的目光。我就把所有的证件都铺在了路上,有我爸爸的医药费清单、我自己的学生证,还有我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的残疾证,但是过程也不是那么的轻松,有些人相信我,帮助我,我会用笔郑重地在这个本子上记下每一块钱。当然也有人会怀疑我,误会我,说你看她有手有脚的,万一是骗子呢?甚至我跟他解释,这是我的证件的时候。他说,现在证件有很多可以造假的呀。晚上写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没关系,至少还是有那么多好心人愿意帮助我。想到这些的时候,我心里会觉得,丢脸就丢脸吧,也没办法,先救爸爸和弟弟的命再说。
那时候我弟弟没办法再等着这么去筹钱,太慢了。我只能从医院方面想办法,终于湘雅二医院答应免费救治弟弟。我们家在政府的帮助下,现在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我觉得生活从来没有亏待过我,我一定要好好地努力。读大学的时候,我打了七份工,最多的时候每天是五份兼职,等我回到宿舍后都十点多了。没有时间学习,就等到别人都睡觉的时候,我才开始熬夜学习两个小时。那时候就是特别地打瞌睡,眼皮子直耷拉下来,然后用冷水洗把脸就精神一些。
白天的时候,我上课是站着的,站着让我至少还能清醒的去听课。课间的时候,我室友就说,何平,你怎么一下课就睡得跟猪一样?要那么费力地才能把你叫醒。很多人问我,你这么累,怎么每天还乐呵呵的?那是因为我会安慰自己,累就是充实,有事情做才是幸福,没事干那才空虚寂寞冷,这种快乐又不要花钱。
有时候,我会多想想生活好的一面,就多给自己找快乐。至少,能有更多让我说“至少”的地方。比如说,至少我现在还读到了研究生。我告诉自己:何平,你要多想想事情好的一面,你要多看看别人的好,多记着别人的情,想到生活中的那些人,也会觉得很温暖,很有爱。我觉得,是爱让我更加坚强。
西南民族大学级法学(5)班 何平
摘要:本文立足于火灾现场的证据的相关问题,主要从证据的发现和提取方面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起火点、物证提取
一、火灾现场的证据的发现
火灾现场的证据的发现,最主要的是找到火灾的起火点,只有查明起火点,才能弄清火灾的性质,才能更好的发现证据。
第一、起火点的寻找
1、根据物品燃烧倒塌方向来判断。在一般的火灾现场,起火点及其附近的物品烧得严重,距起火点远的物品烧得轻。有些烧毁的物品向起火点方向倒塌。火被扑灭后,可从现场上各种物品燃烧遗留的痕迹轻重判断起火位置。一般地,炭化严重处为起火点。但应注意的是:有的易燃物燃点低,如汽油、酒精等,遇到一定的温度或有明火时,迅速发生剧烈燃烧,有时还能引起爆炸,破坏能量大。这种燃烧或爆炸造成的后果,比起火点的物品破坏得更为严重。所以要根据火场内的各种物品的燃烧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2、现场内原有火种的地点可能是起火点。火场内如果在火灾前曾有火种,应注意火灾是否由此而起,还应观察现场内的火炉、点火器、火柴、电线、用电器等设备是否安全可靠,查明现场内是否存有易燃物等,以区别失火与纵火。
3、根据当时风向判断起火点。一般情况下,火借风势向外延烧,在勘查时,可逆风寻找燃烧较严重、炭化程度最严重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起火点。但应注意区别由易燃物形成的炭化区。
4、勘查时,要注意寻找烟熏痕迹。根据烟熏痕迹的走向,从烟痕的逆端寻找起火点。在通常情况下,起火点只有一个,且并非“V”字型烟痕的底部和烧得“重”的部位就是起火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在火灾现场勘查中,发现“V”字型烟痕后要从其顶部向下搜寻低位燃烧物和痕迹,对贴地面物体的底部和内部燃烧炭化情况上下做比较。当发现下部燃烧炭化痕迹比上部重,这些部位往往就是起火点,结合勘查中发现的其他情况,便能够对起火点做出准确的认定。
(2) 局部烧得“重”不仅取决于物质的燃烧时间长短、温度高低,而且取决于燃烧物质的燃烧性能、数量、燃烧条件等,不能一概而论。
(3) 当然,火灾现场有时也可能几处起火点。这应从放火、自燃、电气线路超负荷或者大风天气造成飞火等方面进行考虑。
第二、应该注意的情况
1、有无用火不慎或死灰复燃的可能,事主及有关人有无乱扔烟头的现象,火场附近有无小孩玩火;
2、现场内有无可能产生自燃的物质,如棉花、羊毛、磷等物质;
3、有无电线短路或电火花引起火灾的可能;
4、有无雷击起火的可能;
5、起火的位置、起火的时间及当时的环境根本没有造成火灾的可能;
6、火场内发现人为的火源,且不是无意所造成的;
7、发现可疑的引火物;
8、通过勘查,发现办公室内的`单据、账册被烧、保险柜被盗;
9、火场内有被捆绑的尸体和尸体上有致命的伤;
10、一个地区连续多次发生火灾,或同一时间内多处起火;
11、火场内同时发现多处起火点。
二、火灾现场的证据的提取
由于物质的形态有三种,而且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提法,则分三部分来说证据的提取。
第一、火灾现场气体物证的采样提取
在火灾现场,如嗅觉感知有特殊气味时,应尽快选择合理的采样方法对现场重点部位的气态物证采样。如用可燃气体验气管、验漏仪及试纸比色法等分析方法。气态物证的采样有如下几种:
1、抽气法。以大量的空气通过流体吸收剂或固体吸收剂将有害的物质吸收或阻碍,使原来空气中浓度很小的物质得到浓缩。根据空气中被测物质的浓度和方法的灵敏度决定所才空气量。
2、真空瓶法。将不大于1L的活塞玻璃瓶抽成真空。在采样地点打开活塞瓶的活塞,被测气体立即充满瓶中,然后往瓶中加入吸收液,使其较长时间接触以利吸收,便于分析。
3、置换法。采取小量空气样品时,将采样器(如采样瓶、采样管)连接在一抽气器上,使通过比采样器体积大6-8倍的空气,以便将采样器中原有的空气完全置换出来。也可将不与被测物质起反应的液体如水、食盐水注满采样器,采样是放掉液体、被测空气即充满采样器中。
4、静电沉降法.此法常用于气溶胶体物质的采样。空气样品通过1-20000伏电压的电场,在电场中气体分子电离所产生的离子附着在气溶胶粒子上,使粒子负带电荷。此带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就沉降到收集电极上,将收集电极表面沉降的物质洗下,即可进行分析。此法采样效率高、速度快,但在有易爆炸气体、蒸气或尘存在时不能使用
5、其他方法,如用密封性好的塑料袋、橡皮球胆、注射器取样等。使用的常见仪器有收集器、吸收管、采气器、真空采气瓶、水抽气瓶、抽气筒等。这些仪器制作和具体操作都较为简易方便。
第二、火灾现场液态物证的提取
液态物质具有挥发性、流动性、渗透性。因而决定了液态物质燃烧的特点是燃烧速度快、燃烧面广、并且在燃烧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液态物证可能存在的地方:
1、浸润在纤维性物质、建筑构件、泥土、水泥地板等材料中;
2、家具的下面和侧面、地毯、床垫、地板裂缝和接缝处;
3、火灾后的死水;
4、各种盛放液体的容器。
对于搜集和提取的各种液体物证,要注意密封保存,以防止发挥,并贴好标签,注明取样时间、取样地点。提取出的液态物证,应及时采取萃取法从杂质中分离出来以便及时检验是哪种易燃液体。
第三、火灾现场固态物证的提取
故态物证种类比较多,如常见的有易燃易爆性物质以及它们的燃烧残留物、包装品、引火工具、电器元件、有油质的泥土、带有摩擦痕迹的机件。固体遗留物的提取除轻拿轻放防止弄碎、损伤外,应戴上手套或用镊子、垫上净纸在夹角处挟住拿出,放进专用纸袋或匣中。
在具体的场合的提取:
1、爆炸现场残留物的提取
爆炸性残留物(如炸药爆炸、粉尘爆炸等)除在爆炸中心现场提取物证外,还应在附近物体和地面上提取可能存在爆炸物品的喷溅物及分解产物。这些物证可用小铲或小勺提取在干净的广口瓶里,同时还要提取空白样本,以供比较。
2、电器短路物证的提取
提取带有短路痕迹的电线,可将这段电线剪下,并按两根或几根电线的原来的相互位置固定在硬纸板上,对于电器闸刀及其他开关应连起固定的底板一并取下,亦保持原来开关的位置,闸刀或开关上的电线不能拆下,应用钳子将它们剪断,是线头留在开关上,以便客观全面分析电器故障情况。
3、注意仔细包装
火灾现场上所提取的任何固体物证都要仔细包装,除在勘查笔录中对它有所说明外,还应在包装上贴上标签,注明物证名称、提取的火场、采样具体位置、提取时间、提取人员等。
火灾现场的照片和现场制图是客观地反映火灾现场情况及火灾现场物存状态和部位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提取方法。
参考资料:
周李娟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经文保研室 湖南长沙
《浅谈火灾现场勘查》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3期
黄定宏 四川绵阳市公安消防支队
《谈谈火灾现场物证的提取》消防科学与技术,01期
学习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心得体会
学习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心得体会正文:学习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心得体会责任源自爱,没有爱就没有责任。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个爱,就是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爱父母、爱妻子、爱孩子,这是“常人之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这是“大爱”。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之所以取得巨大成绩,深受群众爱戴,关键就在于他们把常人之爱转化为对老百姓的大爱。这个爱的转化,就是以常人之爱为发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从而衍生大爱。当对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对百姓的难事深有体谅,则他们的安危冷暖怎能不时刻记挂在心,怎能不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人民日报最近发表的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对此有更深刻的诠释:对工作极端负责,来自于对人民极端热忱;对人民极端热忱,体现为对工作极端负责。只有对人民有了真感情,深刻体认到自己的工作对于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对工作才会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而衡量干部对老百姓是否有真感情,一个重要标尺就是看干工作有没有责任心。对群众虚情假意,就会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作风飘浮;对群众真心实意,就会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领导干部对百姓应有深厚感情,也应自觉培养这种深厚感情。遇到矛盾多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遇到问题多想想老百姓的难处。多扪心自问,反躬自省,心里有没有老百姓,为老百姓做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么事情没有做。有了这种自觉意识,我们的心就会逐渐与老百姓贴近,再贴近,最终心贴着心,心连着心。前不久,安徽省一位领导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应该有“两情”: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激情;要通过“两情”转变“两风”:领导作风、部门行风。培养起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把责任心落实到具体岗位上,体现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细节中,领导干部的作风、机关部门的行风就不仅会好起来,更以其表率作用,带动广大干部转变作风,转变到对群众极端负责、为群众热忱服务上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清代画家郑板桥当知县时的感怀。关切之情中,透着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当代诗人艾青的心声。他把这深沉的爱化作巨大的责任,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愿我们的领导干部,常察社情,常虑民忧,常思己责,不遗余力地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6月10日,贵州省黎平县九潮村党支部书记、我们的英雄刘善平走了,他倒在了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一句话“我是支书,让我去”,燃尽了他的生命。“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刘善平同志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入党誓词,实现了一名共产党人伟大的价值。我们怀念他,祝福他一路走好。我们庄重的承诺,他留下未尽的事业,由我们来完成;他散发的精神能量,由我们来传承。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建党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党的事业前仆后继的抛头颅、洒执血。36岁的瞿秋白、37岁的__、38岁的李大钊,还有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等等。再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柴生芳、李保国,无不是为了党崇高的事业、为了党的理想、为了党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做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缅怀他们,继承他们的遗志,传承他们为党、为人民精忠报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入党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因为党员要站出来,要冲锋在革命事业的最前面,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甚至生命。我们党员,就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
做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敬仰他们,学习他们淡泊名利、敢于贡献、乐于付出的精气神。生活是平凡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成绩是不平凡的。在工作生活中,用他们精神激励我们,让我们时刻铭记使命,勤于思考、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做一个有作为的共产党人,当我们老了,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今天,我们享受着党员的荣誉,拿着党员的待遇,我们党员就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我们的贡献。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要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对得起党给我们的待遇。和平建设时期,不需要我们去抛头颅洒执血,但需要我们时时刻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为党、为人民付出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贡献不分大小,只分有无那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今天,我们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担,肩负着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争做刘善平式好党员、好干部,用我们的一生去继承、发扬他们的精神能量。我们要拿出好党员、好干部的精气神,勇敢的挑起全面成小康社会的担子,做一个带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
唱一首《共产党人》献给那些无私的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冲锋陷阵的人;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人;惊涛骇浪,力挽狂澜的人……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让他们的精神永不落。学习他们的精神,将我们党为民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亮出来,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
★ 论学与思
★ 论学英语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