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川藏心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Erdbeeree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骑行川藏心得(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rdbeere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骑行川藏心得

篇1:骑行川藏心得

不时有人踏上川藏线骑行,正好有认识的朋友上路,给朋友们提醒些注意事项,主要针对女孩子滴~

一、安全首当其冲,可以骑不到拉萨、可以搭车到拉萨,但不要受着伤到拉萨!

1、安全最重要,下坡之前一定要检查刹车,

骑行川藏南线的注意事项

。也要记得戴上护膝。下坡切勿单手握把刹车!!

可能大多数骑车的女生不太精通修车,可以请同伴检查或者自己下坡前多试几次,不可大意。我在尼泊尔遇过一个广东女孩,就是自己没检查刹车,下坡时侯摔了,脸上都要缝针,真是很可怕。尤其在雨天,要特别小心,即使刹车没问题也经常会失效,要是觉得车子不好控制还是下车推吧。千万记得安全第一。雨水多的时候,安全隐患更多。另外,单手握把还要刹车真是非常危险的动作,我的同伴就是因为这个高难度动作摔下车来直接飞出去了……

2、尽量不要骑夜路。

有些车友可能觉得骑夜路挺浪漫,不需要顶着大太阳、也凉快,别有味道,但对于女孩子来说还是不太安全。首先川藏南线上基本上没路灯的,只靠车友的小灯在晚上看不清楚路,柏油路还好,如果是有石块、泥土混杂的路段,很不安全。第二,很多货车晚上是不休息的,通宵赶路,司机容易疲惫,难免精力不集中看不到车友单薄的身影,后果就不可预料了。而且太晚到达目的地也不好找住处,去年三位男士白天晃晃悠悠拍照闲聊,晚上十二点才赶到,好多地方都住满了,很不方便;而且第二天也不能提早出发,一样耽误时间。

3、女生最好不要落单。

到达目的地之后,女生晚上出门不要一个人。当然男生也最好不好单独出去。毕竟对环境不熟悉,又是初来乍到面生得很,还是团体行动比较安全,一般补充一下食物就差不多回去休息了,也不会耽误很多时间,大多数地方没啥好玩的。一条道就走透了~ 如果女生不方便的时候,搭车最好也寻个伴,等等看还有没有其他女生,或者男生要搭车的,落单不太安全。

4、路上遇到小孩子抢包或者拦路骑快点冲过去就可以,如果附近有大人最好不要停留。

5、个人在路上没被狗骚扰过,不晓得是不是家里养狗的原因。有个朋友说过看到温和的狗和他亲近一下,沾点气味,就不会被狗追了。值得尝试~ 看人品了~

6、最好准备一个急救包,里面放个哨子,有事吹响可以引人注意。我随身还带了一个电击防身的设备。网上也有卖尖叫警报器的,可以防丢,遇到危险也可以报警。一定要有安全的意识,提前发现、预防不安全的因素。

7、上路前要买好保险。把保险号等关键问题记在随行的小本子上。如果要去尼泊尔的话,可以在拉萨买境外的保险。

二、健康问题

1、建议女生来事的第一天最好别骑车。

大多数女士骑友都会这么建议。毕竟例假期间身子弱些,太疲惫对身体不好,也没必要那么拼,伤了身体是一辈子的事儿。还有,来事的时候最好不要洗头,以免着凉。

2、千万不要洗冷水澡。

宁肯脏着也不要用冷水洗澡。其实不知道是不是高原污染少,总之在那边没有在内地的那种脏兮兮的感觉,头发ms也没那么容易出油,所以三四天不洗澡不洗头是可以忍的。我们同行有个车友就是洗冷水澡感冒了导致发烧。在外地发烧总是很痛苦的吧。而且高原上发烧了也比较危险。

3、海拔高的地方要注意保暖。口罩和抓绒头巾必备。

我在巴塘感冒了,很多人都说在高原感冒很危险,当时我也有点害怕,所以跑到藏医诊所开的药,一天吃十几片,但还是比平时在内陆地区痊愈的时间要久些。因为高原气温低,加上运动出汗容易受凉,这种时候要记得保护好口鼻和胸口,感冒没好的时候一直觉得气管里都是寒气,还痛,后来戴着口罩骑车感觉就好多了,冷空气不会吸进身体里了。因为单层头巾有点薄,抓绒头巾又不透气。口罩在路上也可以买到。还有就是领口的位置容易着凉,到了温度低的地方最好戴着抓绒头巾。

三、食物问题

1、最好提前喝红景天或服用其他减轻高原反应的药物。我是在爬折多山的前两天开始喝的,无法证实到底效用几多,但保险起见还是喝点吧~

2、路上饮食多补充营养。路上有个车友说多吃牛肉有力气,西红柿可以缓解疲惫,所以路上我一般找大点的地方买点牛肉切成片,中午和馒头一起吃;买不到鲜牛肉就买牛肉干。晚上吃西红柿炒鸡蛋或者西红柿鸡蛋汤,再加一个肉菜~

3、在路上各种小卖部里买吃的要看日期,经常有过期了的。在饭馆点菜之前要问好价格。我们在左贡的马二哥饭馆里,饭前可能是老板报错了价格,结账时候死活不承认,非要多加3块钱,而且态度恶劣,骂骂咧咧,最后不得已我拨打了人生中第一个110,

资料

《骑行川藏南线的注意事项》()。

4、听说喝点葡萄糖水爬坡都不累,但是我个人喝了好几天也没啥特别的感觉,应该也是因人而异。如果觉得白水没味道,可以尝试一下~ 有小超市的地方一般有得卖,药店也有~

5、路上在大点的超市我会买些地瓜干、烤馍片之类的零食,累了休息的时候吃一吃,缓解一下情绪~ 另外有条件的话就吃点水果~ 基本上我都在前一天补给的时候买个苹果桃子啥的带上路。

四、衣物及装备

1、我的装备:一件冲锋衣+抓绒,一件冲锋裤,一条快干裤,一件快干衣(到了八一才买的),骑行裤两条(但基本上一条也够穿),手套两幅,护膝一副,一件单衣,一件外套,一条裙子,分体式雨衣一套,帽子一顶,头巾4条+抓绒,头盔一顶,备胎一条,单鞋一双,洞洞鞋一双,袜子n双,护肤品+防晒,内衣,洗漱用品(毛巾、肥皂之类的),化妆包,小本,笔,护照,身份证,手机+充电器,相机+充电器,现金+卡。

2、装车包及一些用不到的衣物在成都寄到拉萨去了。不过我的衣服都只带了一套,以精简为主,所以没啥好寄的。

3、失策得来的教训:当时害怕路上买不到护肤品,就带了两套。事实证明,藏区都好发达了,大点的地方都有规模不小的超市,和内地的超市差不多的,一套够了,只要不追求国际品牌用完了都可以买得到。

我买的分体式雨衣没有雨帽。不知道是本来就没有,还是那一套出岔子了。一路上只能用冲锋衣的帽子和头盔挡雨,后来又买了一顶防水的帽子,但也只能防小雨。

五、钱卡和砍价

1、川藏南线上邮政储蓄比较多,建议办邮政卡。农行很少,只有大点的地方才有,还经常不开门。不过邮政也是经常不开门的,中午还休息,所以需要看好时间。有些很小的地方是啥银行都没有的。像然乌这样出名的地方都取不了钱,我们也很意外,不晓得今年有没有改进,还是建议提前做打算。

2、在大昭寺附近买东西要狠狠地砍价,项链十块一条是最高价,除非你想要的是藏族同胞自己佩戴过淘汰了的。感觉大多数饰品都是义乌货,普通的耳坠不要高于五块一对,披肩之类的大多数不要高于25元,其他贵的东西就要见仁见智了。总之砍价时候要狠狠的,实在降不下来再加呗~ 而且货都差不多,这家谈不拢换下一家~

六、景点

1、米堆冰川,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冰山,所以还不错,不过我至今也不理解为啥男士们对冰川有着不同寻常的兴奋,一个个看到冰川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去年门票50元,我用导游证免票~ 里面有个住宿的地方叫做米堆冰川之家,老板人超好~ 不过景区里面食物更贵,有条件的话最好提前补给,买点方便面、火腿肠、面包之类的凑合一下就可以。如果想住一晚去摸摸冰就要早出发,往返要五六个小时,看上去很近但走起来很费时间。

2、纳木错,附近都很冷,晚上住宿也挺冷的;景色还好,可惜没有打动我。

3、珠峰,门票180元,导游都要买票的,上珠峰的车费也是比较贵,一人100元ms还是厚道的。因为一路上看了好多的雪山了,又登不了顶,那珠峰跟别的雪山也无异,就放弃了~

4、从拉萨到尼泊尔的路过羊卓雍错,超美,从看到第一眼的震撼到第二眼的惊叹到第N眼的热泪盈眶……我觉得那是我见过最美的水域…… (当然我没去过爱琴海也没见识过马尔代夫)。照片根本拍不出来那种湛蓝色的静谧,(当然我们设备和技术都很有限)。但是当时非常感动,边给我妈打电话边哭…… 一直梦想着能在那附近盖个小木屋~

ps:1、建议各位还是取得家人的支持上路,不要瞒着,自己提高警惕、多注意安全,如果家人知道你想的很周到,他们也就会放心。不过要保持联系通畅。去年骑行的时候,有几次没信号,我妈妈打电话打不通都好紧张…… 也要跟家人解释好,有些地区的确是没信号的,所以也不要太担心。而且在尼泊尔有时会找不到公话,万一联系不上也不要想东想西的。

2、到了拉萨,或者在其他大些的城市里有条件的话,可以先把照片传回家,不要像我们一样把u盘丢了……

我觉得出门在外心态最重要,要有足够的警惕,不管是安全问题,还是健康问题,还是和家人联络方面的。如果你提前意识到了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那么至少起到了预防的作用。遇到事情了要冷静,不要慌,不管发生了什么都是要面对的,着急、生气、愤怒都解决不了问题。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篇2:骑行川藏心得

烟雾从谷底升腾、缭绕在群山之间,飘飘渺渺、朦朦胧胧。被笼上薄纱的二郎山没有了昨日的险峻,取而代之的是轻曼和羞涩......

站在山庄的庭院前,雾气也在身边弥漫,空气中可以嗅到丝丝缕缕的湿气。恍惚中,不知是来到了蓬莱仙境,还是仙女自带了仙气......要不是扑扇翅膀的白鸽从眼前掠过,仙女还不知何时入凡间呢。

店主热情好客。吃过早餐,男主人专门用他的三轮车把我们连车带人装上,直接送到垭口。

不到两公里路程,我们在三轮车后斗,摇摇晃晃抓着栏杆,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拉风的'感觉实在太爽。我们欢叫连连,羽殊更是大叫:“我又满血复活啦!”

在第一个观景平台,晨晖已经洒满山野,雾气散去了许多,俯眺大渡河,如一条翠玉腰带缠绕在山间,白色盘旋山路与之相伴相随,相约去向远方......

羽殊也真化作了飞翔的羽毛,在平台上欢欣起舞,手中跃动的红色旗帜如同她复活的满血,成为晨景中格外引人注目的亮点。

二十多公里的下山,一般人不到一个小时,我们流连美景,一停再停。近正午时分,我们终于到了著名的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的战争奇迹让我们敬仰之时,内心更加激动无比,或许这次骑行之旅,冥冥之中便是与先辈英雄的一次链接传奇—世上无难事,天堑可通途!

本来昨夜商量,今天可以在泸定休整。这时的雨殊却主动提出,今天就再前行,去到瓦斯沟。

泸定到瓦斯沟24公里,一路沿大渡河而行。

这段大渡河完全不是印象中的汹涌险滩,而是格外平缓宁静。在建的高速公路高架桥下,是一汪碧绿的翡翠,清幽静谧,安享现代幸福生活的美好。

烹坝乡附近流域,河流被沙滩自然分割成月牙形,几艘渔船停泊其上,若不看两岸山形,竟有些美国西海岸的感觉。

路过村庄也都是小楼林立、鲜花绿树掩映,老人孩子安详和谐,处处现着岁月安好、健康平定。

瓦斯沟村里,我们也感受着这般美好。留宿于此,把美梦与现实对接,为明天再次注血。

篇3:川藏魂

川藏魂

雄鹰 一声鸣叫 撕破了寂寞的'长空 一双犀利的眼睛 如明镜高悬,将美景尽收眼底 你展翅翱翔

作 者:罗坤  作者单位: 刊 名:汽车运用 英文刊名:AUTO APPLICATION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 

篇4:川藏饮食

川藏饮食

饮食介绍:

沿线饮食以川味为主,可在招待所、运输站内的食堂和街上的餐馆用餐。

地区索引:

成都 (点击察看详细)

担担面 川北凉粉 毛血旺

康定(点击察看详细)

芋儿烧鸡 串串香 石磨豆花

理塘 ,

连锅

这是一道四川风味汤菜,原本煮好后是连锅一起上桌,故称为连锅汤。煮整块肉的时间是依肉的`熟烂

程度而定,用筷子可以轻易插透时肉就熟了.

巴塘:

团结包子

1950年6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藏南路先遣支队到巴塘时,当地的县工委、县军事代表办事

处,组织东藏民主青年同盟的盟员、小学生、人民群众、寺庙僧侣等数百人夹道欢迎,并按照巴塘人爱

吃蒸肉和用蒸肉包子来宴请尊贵客人的习俗,买来排骨、肥肉、面粉、玉米粉、土豆、葱、蒜、姜、花

椒、豆瓣、八角等材料,用面做皮,包成一个大圆形或五角形的大包子为18军将士洗尘。包子做得特别

大,一个蒸笼一个包子。一个大包子可供一个班的人吃一顿。为了表达藏汉团结、军民团结和各民族大

团结的情意,将包子取名为“团结包子”。因为18军进藏正值端午节,以后,每年端午节,巴塘城区家

家产户都要吃团结包子,以此纪念18军进藏,也意寓全家团团圆圆。从此,巴塘的“团结包子”不但成

了特色名小吃,而且还成了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宴请宾客的美味佳肴。

新都桥:

芒康:家家面

拉萨地区:

拉萨: 小吃 藏餐

日咯泽地区:

林芝地区:

林芝地区的风味饮食除沿袭西藏的传统风味如青稞酒、糌粑、酥油和酥油茶,各类灌肠、牛羊手抓肉、凉拌牦牛舌、包子、各种糕点,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肠、风干肉等等之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食品,例如珞巴族最有特色的食物为烤老鼠,一般是用来招待贵客的。烤老鼠都是当着客人的面进行的,一种是主人用一截竹子从老鼠屁股里捅进去,放在火上烤,烤好后剁成段再配以佐料即大功告成;另一种方法是将老鼠连毛一起切成一段,放在竹筒中在火旁烤,什麽时候来了贵客什麽时候打开竹筒请客人食用,吃的时候把带毛的皮撕去就行了。听上去有点毛骨悚然吧,怎么样,敢不敢吃?

八一

拉萨 2

特色饮食索引:

香猪,松茸

篇5:川藏高原行吟

川藏高原行吟

高原春雨 高原春雨,很美. 一半是烟,一半是雾.烟雨蒙蒙,袅袅飘浮于高原与苍穹之间. 这是一幅自然的人间仙境图画,还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梦?

作 者:安登权  作者单位: 刊 名:汽车运用 英文刊名:AUTO APPLICATION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 

篇6:运城鼎泰门业青蛙川藏骑行记散文

运城鼎泰门业青蛙川藏骑行记散文

序言:幸福不是房子、车子、票子,而是每天早上6点当别人都还做着美梦时,有那么一个理由能让你从床上跳起来开始一天的努力!

骑车去西藏的疯狂想法来源于两年前,是看了网上某车友写的骑行文章后突然抽了筋,油然生出了征服国内公认最艰难的赴藏路线318国道的欲望。但由于当时工作等各方面原因,这个想法始终只能是一个奢望被压抑在心灵的深处。

机会到来时已是今年的4月,考虑到年纪已然不小,我辞去了浙江的工作回到运城寻找事业的切入点。时间便不再像工作时那般紧张,每天有很多的闲暇去思考,去发呆,去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偏在这时骑行川藏线的那根筋又抽了……

从4月下旬开始我制订了详细的体能恢复训练计划,其中主要包括:两天一次 5公里长跑,每天下午凤凰谷一个往返,周末参加骑行俱乐部的长途骑行活动。如此进行约20天,测得长跑成绩已接近从军时的状态,一天骑行150公里也不感到吃力,这时我意识到身体已经做好了赴藏的准备.

6月1日是启程的日子,当我早上6点多骑车到南风广场的集结点时吓了一跳,送行的骑友们竟达30多人,拉着横幅激情高昂地举行欢送仪式,顿时让我倍感压力。了解川藏线的人都知道,一路上要面临高原反应、身体状况、车辆故障、泥石流、塌方、山洪等各种意外情况的影响,没有人敢肯定能否成功,如果真是由于某种原因骑行失败有何颜面再见河东父老?就这样我带着复杂的心情从运城出发了。

当时我们的计划路线是从运城途经西安到成都,然后再由318国道直达西藏中心拉萨。通常的骑行者会选择搭乘其他交通工具到成都然后骑行川藏线,这样我们便比其他川藏线的骑行者多出约1200公里的路程。

从运城到成都我们要翻秦岭、过蜀道,共用了8天的时间。身体出现不适反应是在第3天,表现的症状是右膝盖和屁股疼。原因很简单:每天骑行约200公里,有大量的起伏路段,我为了保持速度总是瞬间加快踏频使猛力,造成膝盖超负荷工作;而且每天超过10小时的长时间骑行,座垫又不透气,于是屁股长出了痱子又痛又痒。以上的两个不适症状几乎是每个骑行川藏线的骑友都会遇到的。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1、骑行时无论是上坡还是下坡都要调整好踏频,控制好力度,不能超出人体的承受力度。要知道长途骑行不是靠猛劲,而是要细水长流。2、长时间坐骑感觉臀部有燥热感时可利用下坡或其他滑行的`时间,用两脚将身体撑起使臀部周围空气流通,达到通气散热的效果。

此外,我不想过多的描述骑行中体能支出对身体造成的痛苦,因为每个人的体能状况都不同,而且我深信通过科学的骑车姿势及各部位的合理调节是完全可以避免身体上的痛苦的,科学的骑行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

虽然在山中遇到两天的大雨,但在6月8日下午我们还是按时到达成都。我们开始进行为期两天的休整,采购物资、调试车辆,接下来真正的骑行开始了。

骑行318国道川藏线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事情。爱的是这条全线长2166公里的道路沿途美景多不胜收,有湍急的江水、起伏的雪山、辽阔的高原。恨的是整条线路崎岖坎坷非常艰难,平均每天都要翻两座大山。其中海拔在4000米以上5000米以下的山就有10座,分别是:折多山4270米、高尔寺山4270米、剪子弯山4450米、卡子拉山4429米、海子山4690米、宗拉山4170米、乌拉山4380米、业拉山4670米、安久拉山4460米、色季拉山4555米。海拔在5000米以上两座:分别是东达山5008米和米拉山5013米。汽车走完全程用时都得8-10天。所以,骑行川藏线并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实现,需要的是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和体力。然而,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它始终激发着人们心灵深处最原始的征服欲望。

6月11日一早我们正式从成都出发开始川藏线之旅。

前三天一切都很顺利,路况好,天气也好,所翻越的山海拔都不高,基本上都是上午爬坡到山顶过隧道然后就是一溜烟的下坡,每天平均百余公里的骑行路程显得很轻松。美景在此时也开始,山间云雾萦绕,细水潺潺,鸟语花香,随便拿出相机拍张照都是绝美的风景画。

6月15日我们来到了川藏线上第一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折多山。为什么叫折多山?想必大家不用我解释就能想到答案。当天的行程并不远,只有区区的78公里,但海拔跨度却从3200上升到4300,显然已进入高海拔区域。高原氧气含量骤减,部分人因此会产生呼吸困难、头痛胸闷等症状。由于之前未有过高原活动经历,所以我很担心自己的身体能否适应。从山脚出发时天已下起小雨,我隐约感觉到一丝不祥。果不其然,骑行不到10公里,雨越下越大,越下越猛,最后竟成了绿豆大的冰雹砸在身上。当我硬着头皮再往上骑行10公里时,冰雹又变成了鹅毛般的大雪,周边温度骤然降下。到山顶时雪依然在下,放眼远眺周边已是雪山景象,我把所带衣服能穿的全部都套在了身上,着实比冬天还要厚。由于山顶温度太低,为了减少滞留时间草草拍几张照片后便飞奔下山,一口气冲下30多公里,刹车捏得手生疼。到达山底便又进入了夏季,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我直接脱下棉衣换上了短袖骑行服,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经历了冬夏两季的交替。

有了这次的高海拔骑行经历,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清楚的了解,我很幸运的越过了高原反应的障碍。虽然在接下来的行程里又翻越了十数座的高山,但身体都安然无恙。后来再想起出发前的种种顾虑觉得有些可笑,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喜欢在没有做一件事之前就想出一百种可能遇到的困难,不知不觉就被吓到了,顾前瞻后地迈不开步子,最后真的就失败了。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无法预知的,唯一知道答案的方法就是去经历,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唯此才能走得远、走得顺。

接下来的两天遇到了最让人纠结的事,由于路段大修,整个路基一塌糊涂,晴天全是坑,雨天全是泥。眼看着我那接近35公斤的负重已经让自行车的后架吃不消了,如果再让它受折磨怕是要废在半路上,川藏线可以修车的最近两个城市都相距在500公里以上,一旦车子出问题就意味着骑行的终结,衡量再三我还是决定搭车越过这糟糕的路段。有骑友说这会让整个川藏线的旅途有缺憾,错过的风景也许再也没机会看了。但人生中有哪件事能做到尽善尽美没有缺憾呢?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搭车通行。

6月19日是让人振奋的一天,上午9时我通过金沙江大桥正式进入西藏界。当我站在界牌前我的眼睛湿了,半个多月的艰辛骑行忽然在一瞬间那么的有价值,我终于看到了目标。然而,这时艰难才刚刚开始。在当天接下来的路程中我分别遇到了塌方、泥石流和山洪将路损毁无法通行,由此延误了约四个小时的时间。尤其是山洪,水势很大,浪头很猛,我的一只鞋被冲得没了踪影。当然,我还算幸运的,因为还有两个不知名的骑友自行车都被冲跑了。当天到达目的地芒康时已是晚上8点多,多灾多难的一天!

赛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那天的磨难多了些,但好运还是在晚上悄然而至。正是因为我到的晚所有的旅馆都找不到房间,最后没办法老板安排我和另外几个骑行滇藏线的朋友住一起。于是我有幸结识了老周和小张并一起完成了剩下的路程。老周是南京人,长我几岁,四年前曾骑行过新藏线,自行车超级发烧友,整车自己组装,花费4万余,对每个零件了如指掌。理所应当地老周成了我们的车辆技师,每天晚上检查调试车辆,保障每天正常的骑行。小张则是昆明人,25岁,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爱说爱笑,是我们路上的专职摄影师和开心果。在之后的路上我们又遇到了来自山东的老褚,他带着几个骑友一起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于是川藏线上一支浩荡的骑行队就这样诞生了。大家白天专心骑行,一同行进,一路欢歌笑语;晚上把酒当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旅途中的辛劳和艰难此刻全化为幸福和快乐的记忆。

经历了以上的困难和挫折之后,剩余的旅途就感觉无比的轻松,每天就是按照计划推进前行。虽然之后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也有连续40公里的上坡,但快乐总是充满着每一天,因为大家相依相伴。

7月1日的下午我终于结束了一个月的旅程,到达了此次骑行的终点拉萨。虽然当时已是下午19点半,但亢奋的我竟然没有去找旅馆,而是一口气将车子骑到拉萨的标志性建筑物布达拉宫门前,拿出运城的旗帜让它骄傲地飘扬在拉萨的风中,随后我又立即拍了照片更新到微博和空间,让远在3500多公里外的运城朋友们第一时间分享我的成功和喜悦。因为我知道一路上有那么多见过面的和没见过面的朋友都在通过网络关注着我,看似是我一个人在骑行,其实是大家共同在骑行,我想用自己的成功告诉这些朋友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付出才会有成功的收获。

在拉萨的两天多里,我还要感谢一个微博好友,他是运城人,目前在拉萨发展,是他带着我在人生地不熟的拉萨小胡同里看寺庙逛小店,虽然通过网络才认识两天,却感觉如老朋友般亲切。只要有梦想,无论哪里都会有朋友相伴!

骑行30天,行程3500多公里,平均每天骑行时间10小时以上,三分之一的路段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体重出发时74Kg,到达后67.3Kg……一口气列举这么多数字为的是让大家知道骑行川藏线身体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超负荷的体能付出。对于勇敢者来说任何的困难和艰险都不足以让他们退缩,唯有梦想的枯竭才是最痛苦的诅咒!

为了梦想,你准备好了吗?

事件发生于20XX年夏季。

金刚川心得300字

骑行开封作文

环湖骑行作文

骑行记作文

骑行半年总结

看电影金刚川的感悟心得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机制研究

“藏老猫儿”

公司骑行活动方案

自行车骑行活动作文

骑行川藏心得(集锦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骑行川藏心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