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机制研究(共含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豆乳绵绵”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机制研究
以天然气形成时期研究、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运移地质条件分析为基础,对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为2期气相充注,在燕山末期-喜山期构造抬升过程中,储层水溶气脱溶可能性小、残余气相的卸压膨胀具有一定贡献;虽然须家河组砂岩厚度大、分布广,但储层强烈的非均质性以及较平缓的区域地层,限制了油气进行长距离运移;天然气及凝析油等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近距离运聚成藏特点.从而为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构造-岩性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 者:蒋裕强 郭贵安 陈义才 李子荣 卢正东 陈昌 作者单位:蒋裕强(西南石油大学)郭贵安,李子荣,卢正东(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陈义才(成都理工大学)
陈昌(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刊 名:天然气工业 ISTIC PKU英文刊名:NATURAL GAS INDUSTRY 年,卷(期): 26(11) 分类号:P61 关键词:天然气 气藏形成 气相充注 近距离运聚 晚三叠世 四川盆地 中部川中广安构造须家河组储层研究
根据广安构造须家河组钻测井及化学分析资料的研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广安构造须家河组储集岩以细~中粒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渗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物性较差,多属于孔隙型储层,裂缝-孔隙型较少.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发育于须六段下亚段中上部,须四段主要分布在中下部;平面上须六段储层主要集中在广安构造北翼101井区附近,须四段主要发育在广安构造西北翼106井区附近.储层特征主要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
作 者:周基贤 王兴志 张帆 薛小红 ZHOU Ji-xian WANG Xing-zhi ZHANG Fan Xue Xiao-hong 作者单位:周基贤,ZHOU Ji-xian(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王兴志,张帆,WANG Xing-zhi,ZHANG Fan(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
薛小红,Xue Xiao-hong(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江油,627100)
刊 名:四川地质学报 英文刊名:ACTA GEOLOGICA SICHUAN 年,卷(期): 29(3) 分类号:P618.13 关键词:须家河组 储集层 储层特征 川中广安济阳坳陷单家寺地区浅层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
单家寺地区的浅屡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济阳坳陷滨县凸起南斜坡上,滨县凸起南斜坡是新近纪时期发育的大型隆起,浅屡披覆构造成为天然气有利的`运移指向;馆陶、明化填组发育的河流砂岩为天然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河泛沼泽相泥岩为天然气成藏提供了重要的封盖条件;来自洼陷的天然气沿地层不整合面及凸起断裂带的断层源源不断运移到凸起之上.形成了单家寺地区浅屡气富集区.
作 者:焦婷婷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2009 30(9) 分类号:P61 关键词:单家寺 滨县凸起 明化镇组 馆陶组 储盖组合 成藏模式GA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勘探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油气勘探的接替层位,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GA地区是川中勘探的.重点区块,气藏类型为一构造岩性复合型气藏.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技术与地球物理储层反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GA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发育规律.结果发现:须四段气藏有利储层主要在GA区块的西部,须六段气藏主要发育在其主体构造部位.
作 者:郭海洋 刘树根 王玉雪 GUO Hai-yang LIU Shu-gen WANG Yu-xue 作者单位:郭海洋,GUO Hai-yang(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成都,610212)刘树根,LIU Shu-gen(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王玉雪,WANG Yu-xue(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成都,610212)
刊 名:地质找矿论丛 ISTIC英文刊名: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年,卷(期): 23(2) 分类号:P618.130.2 关键词:GA地区 岩性气藏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储层反演川中须家河组储层测井评价基础、方法和技术研究
以包-界地区大量岩心分析和岩心实验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须家河组储层的岩石物理基本性质和特征,包括岩性、物性、电阻率、核磁共振、(常规和恒速)压汞毛管压力、电镜及薄片等.包-界须家河组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天然气)储层.由于微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的差别,导致T3X2段储层孔隙性相对较高、而T3X4、T3X6段储层渗透性相对较好.测井渗透率和饱和度模型的'建立,要考虑储层的分段性.由于T3X2段储层含高CEC含量的I/S混层矿物,在T3X2段储层用淡水泥浆钻井、完井及压裂等更容易造成储层伤害,可以考虑适当增加钻井液流体矿化度以减少储层的水敏性伤害.由于储层地层水矿化度高而储层温度较低,须家河组储层粘土附加导电性质可以不予考虑.
作 者:毛志强 王兆年 金燕 周维娜 刘兴刚 谢冰 MAO Zhi-qiang WANG Zhao-nian JIN Yan ZHOU Wei-na LIU Xing-gang XIE Bing 作者单位:毛志强,周维娜,MAO Zhi-qiang,ZHOU Wei-na(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王兆年,金燕,刘兴刚,谢冰,WANG Zhao-nian,JIN Yan,LIU Xing-gang,XIE Bing(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51)
刊 名:测井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WELL LOGG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31(3) 分类号:P631.84 关键词:测井解释 储层评价 岩石物理性质 上三叠纪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裂缝模型含气响应研究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具有储层预测难、裂缝分布描述难、含气性检测难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揭示该区裂缝介质的含气响应特征,探索裂缝储层预测与描述的'有效方法与技术手段,建立了近似地层原位条件的裂缝储层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以指导该区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其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基于Hudson裂缝介质理论,采用复杂裂缝性气藏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充分利用该区的实际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与岩石物理测试参数等信息,建立与地层原位条件近似的各种含气裂缝介质模型;其次,运用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全波场正演数值模拟技术对裂缝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地震波场数据;最后,从地震波的能量、相位、瞬时信息、频谱特征及吸收衰减属性等角度对获得的地震波场记录进行含气性分析,归纳总结裂缝模型的含气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当地震波经过含气裂缝介质时,其振幅、相位、频率均具有明显的异常特征,如“亮点”现象、高频衰减等.利用这些异常特征更有利于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的储层解释、裂缝分布描述及含气性检测.
作 者:鲁红英 徐天吉 甘其刚 屈社民 李显贵 Lu Hongying Xu Tianji Gan Qigang Qu Shemin Li Xiangui 作者单位:鲁红英,Lu Hongying(成都理工大学网络学院,四川成都,618002)徐天吉,甘其刚,李显贵,Xu Tianji,Gan Qigang,Li Xiangui(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德阳分院,四川德阳,618000)
屈社民,Qu Shemin(上海中浦勘查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03)
刊 名:石油物探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年,卷(期):2007 46(3) 分类号:P631.4 关键词:裂缝模型 数值模拟 波场特征 衰减 含气响应 异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