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后,我还是我自己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莫名的烦躁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有了孩子后,我还是我自己(共含5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莫名的烦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有了孩子后,我还是我自己

篇1:有了孩子后,我还是我自己

我有一个朋友,是年轻妈妈。两口子工作都很忙,白天拜托老人照看孩子。有段时间她有一个苦恼,孩子习惯了和姥姥一起玩,晚上被父母接回家很不乐意,坚持要跟姥姥一起睡,这让朋友心里满不是滋味。

孩子那么小,不懂得父母的心情;姥姥也很为难,又心疼外孙,又对女儿感到抱歉;老公遇到这种事也不方便说什么。

朋友找到我,问我有没有这样的一种理论:“孩子从小跟爸爸妈妈睡,对身心健康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假如这个结论成立,她就可以更理直气壮一点,坚持把孩子接回家。

可惜,我没有这种理论。

我在想,这种理论真正的用途在哪里呢?

也许她希望用这个说法镇住自己的父母:“这是为孩子好”;也许用来争取老公的支持,“这是为孩子好”;也许是在心里对哇哇大哭的孩子交代,“宝贝对不起,我知道你不乐意,但这么做是为了你好”。

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性的东西,来调节与父母、丈夫,以及孩子之间的关系。

这个东西叫“为孩子好”。

但她真的只有这一个东西可用吗?

我问她:“你想接孩子回家吗?”

她两眼放光,点点头。

我把“你”这个字特别读得很重,意思是“你管他们呢,你有你的权利”。

她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但想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对了:“但孩子不愿意啊!孩子的需求是跟姥姥一起睡,他哭闹打滚不跟我们走,怎么办?”

我说,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你有你的需求,人家有人家的需求。大家的需要不一样,免不了会有冲突”。重点是,冲突并不坏,它是人际关系中的必经之路。

每个人从小到大,谁没经历过冲突呢?每个人都在冲突中学习各种应对的策略。像我这位朋友,在职场上也是处理冲突的一把好手——如果放到职场以外的场合呢?

“生活中我可以撒娇啊”!她说。

“好办法”,我说,“你可以试试跟孩子撒娇”。

没想到这段简单的对话,给朋友带来了相当大触动。她后来跟很多人讲这件事情,有些人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比如就有人说:“这个观点太可怕了。利用孩子满足大人的需要,把孩子当成什么了”?

朋友转述这句责难,我心里忍不住想反唇相讥:“不然呢?难道当初有谁想生孩子的时候,问过孩子的意见吗?”

好,我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句话。

我自己也是个父亲。有天,我和一位老师谈到养孩子的烦恼。很懊恼地发现,我对女儿表现出的不耐烦,其实是在处理我自己的冲突。有点自责,让女儿负担了不该她承担的东西。

老师非常体贴地宽慰我:“没事,孩子从来都在负担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当初就是为了满足大人才被送来这个世界的。根上已经这样了,后边还在乎多那一点半点吗?”

这句宽慰真是温暖人心……又凉透脊背。

我一开始难以接受这个说法,因为听上去太过刺耳。刺耳是因为它刺破了一些真相。

我认识到,任何一个为人父母或打算做父母的人,都在承担某种无形的压力:你必须从孩子的利益考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切为了孩子”。

传统的价值观一直教导我们:父母应该是无私的,一切应该是为了孩子。导致我们对很多真相视而不见。

我也是当了好几年的父亲后,才敢于说出相反的事实:

从头到尾,我都是在为了我自己。

我们小区有一片人工湖。从搬进这个小区开始,我就觊觎着给女儿买一艘遥控军舰,“她肯定喜欢在湖上开船的感觉”——女儿那时连话都不会说呢,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谁更喜欢遥控军舰。

我对她好,首先是出于“我”想对她好;其次才会考虑“她”想不想要。买玩具是这样,别的事也是一样。我想这也是一种父爱吧。我爱她,愿意尽一切可能满足她。但承认这一切的前提是:首先出于“我”想这么做,而不是把一切归因为“她”。

我常常被问到很多与育儿相关的问题:“怎么做才可以对孩子最好?”

很多家长聪明、自信,接受过良好教育,但一遇到育儿问题就陷入深深迷惑。这些理论自身就充满了矛盾:孩子爱吃零食,是让他放开吃呢还是不准他吃?放开吃,怕把他惯坏了;不准他吃,怕把他憋坏了。两边都为他好,到底该听谁的?

遇到这种困扰,我以为问题并不在于找到标准的“答案”。

问题在于:父母太自以为是,太小看孩子了。

假如你不准孩子吃零食,而他也听话,这件事就有两部分,一是你的禁止,二是他的服从。如果看不到后半部分,以为一切都是父母的独断,就会觉得孩子是手里捏来捏去的一团橡皮泥,塑造成型全由父母。

但孩子是活的人,无论他多小,有一些事情他可以接受,另一些事情他不会接受。就算他任人摆布,也是他这次选择了任你摆布。

孩子已经在以自己的方式,争取怎么样“对他最好”。

如果父母没办法把孩子当作是自己以外的独立个体,一个有想法、有主见、有能力的个体,也就没办法把自己从“父母”这个身份压力中解脱出来。

这正是绝大多数育儿文章、育儿理论让我不适应的地方。

它们把孩子们看得太无能,又把父母的位置抬举到无限高。这种扬抑,反而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父母成为自己、使用自己。就像文章开头那位朋友,她到处寻求理论支持,但她差点忘了,她一直都有充分的权利,表达和争取她想要的一切。

因为“妈妈”的角色太过重大,她对自己的需求视而不见。就像时刻顶着一个易碎的、又比自己贵重十倍的花瓶往前走,怎么会走得安稳呢?

但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做一个“好妈妈”、“好爸爸”,要比做“自己”正确太多。父母做一切都是为孩子。就算伤害孩子、剥削孩子,也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不累吗?带孩子本就不易,何况时刻还要哄骗自己?

真的,这篇文章里我说了很多政治不正确的话,这里我还要多加一句:

孩子的需要,并不是世上唯一的需要。

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大概都会时不时发出这种感叹:我们自己也是孩子,始终在变好,却始终没有变好。不仅称不上完美,甚至未必合格。每个人走在自己的路上,带着各自的欲望、创伤、无知和局限。现在这样,以后也是这样。

虽然走了几十年,但我们都诚实点吧:谁也不可能在二十多岁三十多岁时,从当上父母的那一刻起,就真的能够做到如如不动,了了分明。

孩子是我们人生半路上的一个旅伴,他遇到我们,说:“一起走一段吧!”

只是一次相遇。我并没有因此变成不同的人,也不必逼自己假装成那样的人。我仍是那个不成熟的我,仍在走自己的路,不曾站到他的路上。

我们各自在路上摸索,也相互利用。

父母利用孩子,探寻我们作为“父母”的课题;孩子也利用父母,实现他们的成长和独立。这段路上有真挚的爱,也有伤害;有争吵,也有合作;有奉献和牺牲,也有委屈和愤怒;有叛逆,有感恩,或许还有持久的怨恨……但归根到底,这也只是一段路的缘分。

但愿他们一起走完这段路的时候,每个人仍然还在做自己。为人父母应该考虑的是:“我在这段路上得到了什么?我是不是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而不必越俎代庖地想:“我有没有让孩子走一条最好的路?”

有了孩子后,我还是我自己。我一直都是我自己。

篇2:我终究还是负了自己诗歌

还是一人旅行着 、欢笑着

明天的阳光是否美丽

答案是肯定的

柔情密意的岁月

需要你我倾心如意的安然

篇3:如果我有了孩子三年级作文

如果我有了孩子三年级作文

如果我生了一个女儿而成为妈妈以后,我想我的宝贝女儿一定是个美若貂蝉、闭月羞花的女孩。如果我生了一个儿子而成为妈妈以后,我想我的宝贝儿子一定是个潘安再世、徐公再生的男孩。

我还要告诉他们,刷牙之后,绝对不可以再吃东西,否则是很容易蛀牙的,如果蛀牙了,你就会痛苦难捱;我也会严格的规定,下午五点半过后不能再跟朋友去任何的地方或是住在朋友家,因为他们还小,会使我担心的;晚上九点半是门禁的时候,就不能走出自己的小天地,离开自己的房间,除非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虽然我是如此的严格,但是都是为了心爱的孩子,期望他们能够平安的长大,幸福快乐的生活。

等孩子们熟睡之后,我会静悄悄的'走进他们的房间,替他们盖上温暖的棉被,使他们不会着凉;等他们上学时,我会洗着他们的衣服,使他们上学或外出时可穿着洁净的衣裳;当他们外出时,我会整理他们的房间,使他们有个整齐的小天地;我会洗手作羹汤,做着盈溢着爱心的餐点,等候着孩子们的到来;我会孜孜矻矻的为孩子将来打算,期望他们将来有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我想我成为妈妈以后,一定会知道当妈妈是多么的辛苦与伟大,也决心会做个很称职的妈妈,使我们的孩子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点事,那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篇4:23岁我有了自己的工厂

23岁我有了自己的工厂

前年我从西安毕业后,来到青岛的一家韩国首饰品工厂,也许你们会不相信,虽然我在那是唯一的大学生,但是他们给我最初的安排是在车间和工人一起干活12个小时,然后我要打扫卫生间和办公室。这样干了半年,有好几次我都想逃跑了,因为和我想象的差距太大了。首先是工资,只有800元一个月,再有就是劳动强度,有时加班甚至到16小时但是老板和理事的话可能真是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坚持了下来,还有因为我在那里可以学到韩国话和贸易。后来我做到课长的位置,管理着有近200职工的中国的日常生产及贸易。月薪也达到了4000。1年后因为这个企业规模变大,要迁址到浙江义乌,也许很多人对他很陌生,但只要是做生意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当我也带着梦想要到这里一展身手的时候,有人找到了我,说是我小姑父的朋友,并介绍说他是当地一家最大的工艺品公司的经理,专门从事开发设计新样品的,打算自己开个工厂,要我帮他。最后在我小姑父的游说下,我答应留在青岛。但是后来漫漫发现,我和这个经理并不是最好的上下属关系,因为我发现他不适合做老板,只适合做他的开发设计室的室长,但是我又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东西。当时他给我的月薪是7000。

但是半年后我辞职了。我只身来到了义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5W还有我自己的5W积蓄, 开了属于自己的小首饰品工厂。一切办置完毕,只剩6500元的流动资金,那天晚上我坐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星星,第一次流出了眼泪,但是我自己给自己打气,想一定行的。因为我也没有更多的钱在市场上开个店面,只能通过INTERNET在网络上找客户,还好在青岛时有一位德国的客户,我和他讲了我的情况,他说愿意帮助我,就这样他每个月给我大概5000美金的定单,就这样勉强可以维持日常费用。后来漫漫的彼此间有了信任和产品的质量,定单量逐渐变大,还有我在网上找的其他客户,半年后我就赚回了所有当初的投入。

(责任编辑:孙硕)

篇5:我还是个孩子

其实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的孩子内心是最悲伤的。

在众人面前,他们总是一幅乐呵呵的表情,似乎永远不知道还有悲伤这个词,可每当一个人的时候,他们脸上忧郁的表情是最令人心疼的,那么的坚毅。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用欢笑对待他人,用悲伤面对自己。是与生俱来的呢,还是后天形成的呢,谁也不知道。

也许是在他人面前用尽了欢笑,独自一人时就只剩下悲伤。

也许是只有独自一人静静时才会静静想起那些埋藏在欢乐下的悲伤吧。

然后整个人就变得很悲伤。

当然,人们不会看见他们的悲伤的。

他们给人们的感觉总是一幅幸灾乐祸的,不懂事的样子,脸上总是带着不同种类的笑。

不管傻笑,微笑,还是大笑。

我看见了,看见了他们的悲伤。

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我还是做好自己诗歌

期末考试后我明白了

作文军训后,我长大了

我有了自行车记叙文

我有妹妹了作文

我有篮球了作文

我有伊妹儿了说课稿

我们还是败给了自己的人生哲理

中学生因为有了我作文

想象作文《因为有了我》

有了孩子后,我还是我自己(合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有了孩子后,我还是我自己,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