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哲理寓言故事(共含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何不食拉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梦中,和上帝一起散步于海滩。许久,那人回头,看见海滩上有时出现两双脚印,有时只有一对脚印。于是那人问上帝:“仁慈的主啊,你曾说要陪伴我一生,为什么在我得意的时候,我发现身后的沙滩上有两双脚印;在我绝望的时候,却只有一对脚印,你为什么要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离开我、不理我、抛弃我?”上帝无限慈爱地望着他说:“可爱的孩子,我可从来没有离开过你啊,在你得意的时候,我陪伴你,给你力量、给你勇气;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是我抱着你、背着你一起前进的,所以那个时候就只留下了我的一对脚印。”
上帝只生活在天堂里,与上帝一起散步也只会出现在梦中。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却真的需要有一个能在困境中、在失意时能够“抱着你、背着你前进”的人。不可否认,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有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脚印,也有别人搀扶、提携留下的痕迹。我们常常会孤独无助,常常会失意落魄,我们太需要别人的帮助了,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安慰抚摸、扶持协助,哪怕是能抱着你、背着你行一小段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虽然不是上帝,但比上帝更让你感到亲近和温暖。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能忘,脚印默默无言,却可以让你享受一辈子。
脚印是人的一生中最忠诚的朋友,无论你成功失败,无论你喜悦忧愁,脚印永远伴随你,不离不弃。当你身处逆境或困境时,脚印也许是苦涩艰辛的,每一步都会写满痛苦与忧怨,但此时此刻,你不迈开腿就意味着退缩,意味着无能,意味着失败,只有坚定地、勇敢地走过去,自己去踏平横亘在面前的荆棘坎坷,前面就是一片天。
脚印记载着一个人的思想,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抱怨上帝不亲近你、不眷顾你,可以抱怨无人搀扶你、背着你、抱着你前进,也可以抱怨别人的道路比你的宽广、比你的通畅,但我们决不能抱怨人生,也决不能活在梦幻的世界里,只有一步一步走自己的路才能闯过难关、涉过险滩。当你一个人走路时不要说寂寞,因为鞋在仔细聆听,因为大地在回应你的每一个脚步。当你借助车船等工具出行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因为车辙和波浪就是你的脚印。人生应该快乐走路,让一串串脚印写满欢歌笑语。走路的时候多用审美的眼光看一看,其实每一个脚印都是一件艺术品,都会有一段难忘的故事。人生一路走来,总有一路的风景在陪伴。
哲理寓言故事3则
扁鹊说病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目不见睫
楚庄王准备去攻打越国,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谋臣杜子。杜子问:“不知大王出兵越国的理由是什么?”楚庄王说:“越国目前政治腐败,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机会,我不想放过这个机会。”杜子又问:“大王有成功的把握吗?”楚庄王十分自信地说:“当然有把握。越国眼下正不堪一击,我出兵必定是马到成功!”
看着楚庄王那盲目自信的样子,杜子语重心长地说:“大王,您所说的情况并不全对。越国目前情况的确很糟,可是我们楚国的情况也很不妙啊。人的智慧跟人的眼睛一样,一个人可能常常深谋远虑,但往往想不到近忧,这就像人的眼睛常常看得很远却难以看清自己的睫毛一样。大王您很清楚地看到越国的危机,却对楚国的不足缺乏足够的分析。您仔细想想,楚国的军队其实并不强大,曾被秦国、晋国打败,还丢失了几百里的疆土,这不是兵力不强的表现吗?楚国的政治也未必清明,像庄(足乔)(jue)这样的大强盗,可以在国内横行霸道,肆意违法,而各级官吏却对他毫无办法,这不也是政治腐败的表现吗?依我看,楚国的情况要比越国更加糟糕,大王您看不到这些,却还想着要对越国用兵,这不正像目不见睫那样缺乏自知之明吗?您是否想到别的国家也会像您对越国的考虑一样而对楚国虎视眈眈呢?因此,大王的当务之急应是认真把楚国自己的.事办好才对呀!”
杜子的一番话,说得楚庄王如梦初醒,心服口服,他决定不去攻打越国,从此加强对楚国的治理,使楚国真正强大起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犯“目不见睫”的错误,看别人的缺点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则很难;考虑问题常常想将来很远的事,却难以把握眼前的情况。这种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是不对的,如不进行矫正将是很危险的。
法如深涧
有一位名叫董阏(e)于的人被派往赵国的上地去任地方长官。
董阏于初来乍到,他深入民间调查,访探民俗民情、民心民意。这一天,他来到石邑山,只见山中有一条深涧,涧壁陡峭,像斧削,似城墙;涧深百丈,十分险要。于是董阏于找到在当地居住的人,问道:
“这里有没有人掉进过这深涧?”
那里的人回答说:“没有人掉进过。”
董阏于又问:“不懂事的小孩子、白痴、聋哑、疯癫及反常的人,有没有掉进去过呢?”
那里的人回答说:“也没有。”
董阏于继续问:“牛马猪狗,有没有掉进去过呢?”
人们还是回答说没有。
董阏于想了想,说:“为什么不曾有人畜掉进这深涧里去呢?”
那些人回答说:“这深涧十分阴森危险,谁要是进去了,那还能有性命吗?因此无论谁,走到这深涧附近时,都万分小心,要么绕道而行,谁也不敢去碰这个危险,连牲畜看到这深涧也止步不前的。”
董阏于豁然开朗,他深受启发地拍手叹道:
“好啊,我能治理好我的臣民了。如果我制定严格的法制,又严厉地执法毫不宽容,让人们知道违法就如同掉进这万丈深涧一样有生命危险,那就谁也不会去触犯法律了。这样,我还有什么不能治理的呢?”
聪明人总能从身边的小事中受到启发,获得智慧。掌权的人从危险的深涧联想到执法如山,可想而知,他日后必定政绩卓著。
------------------
哲理寓言故事:打蚊伤父
从前有个人,他以替人家把衣服染上色为生。这个人谢顶谢得早,头发已经全都掉光了,一颗秃头铮亮铮亮的。
有一天,这个人带着儿子一起,拿上已经染好的衣服,来到河边,开始洗衣服。辛苦劳动了一上午,衣服总算洗完了,父子俩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时值盛夏,又到了中午,天气酷热难当,知了也一个劲地叫唤着。染衣人干了很久的活,觉得手也酸了,脚也麻了,身子乏了,腰也疼痛起来,再加上暑热,他大汗淋漓,汗珠顺着他的眉毛、鼻尖、胡子往下滴,身上的衣服也早就湿透了。于是,他就近在河边找了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枕着用来装衣服的袋子躺在树阴下,果然凉爽多了,十分舒服惬意。时间不长,就听到染衣人的鼾声了。
夏天正是蚊子肆虐的时候,染衣人睡得正香,一只蚊子飞了过来,叮在他的秃头上面,津津有味地吸他的血。
他的儿子很爱自己的父亲,是个孝顺的年轻人。这会儿,他看到蚊子叮在父亲头上,不禁非常生气。他用手指着蚊子狠狠骂道:“你这个下贱的坏蛋,竟然敢吸我父亲的血!你等着,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你!”
他先准备用手去拍打蚊子,又转念一想:手拍实在太轻,不能这么便宜了蚊子!这样寻思着,他走过去把洗衣服用的大木棒拿来,照准父亲头上的蚊子,抡起棒子,狠命地一棒打了过去。
结果蚊子马上飞走了,没有被打中,他父亲却被当场打死了。
打蚊子用巴掌就已足够了,而且十分有效,大木棒不但没用反而还帮倒忙。所以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应该考虑它的功能是否与问题相适应,面对同一个问题,方法绝不是越强硬越好。一旦用力过猛,还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哲理寓言故事:大臭草进阳台
阳台上摆着一只空花盆,里面装着肥沃的泥土。只见主人边抚摸着瓷质的盆儿,边欣喜地自语道:
“嗯,过两天大臭草就可以来安家了。”
“大臭草”,多么恐怖的名称,等主人转身一离开,各种花儿唬得几乎跳出了花盆。月季花涨红着脸惊叫:“大臭草?哼,准是个讨厌透顶的家伙。”茉莉花喷着清香忧伤地声明:“哎,我最怕怪气味。”满身长刺的仙人球气鼓鼓地说:“它要来,我们全都走!”米兰花疑惑地说:“我们的主人,莫不是神经出了毛病?”……
不祥的气氛笼罩着阳台,奇花异草们终日惶惶不安,祈祷着主人带来的是八月桂,或者哪怕是喇叭花,而唯恐领来什么“大臭草”。
“到了,到了。”这天,主人兴冲冲地奔入阳台,将一把草儿小心地种入了花盆。
花儿们掩着鼻子偷偷打量,只见那梗茎上生长了小小的长圆形的颖片,颖片的茎部是浅棕红色,中部更浅,尖端透明,很像花瓣,纤细的茎端错落有致地层层展开,既大方又美观。阳台上的花儿看得入了迷。夜来香好奇地打听:
“请问,尊姓大名?”
“我叫大臭草。”回答得十分轻柔婉和。
“天啦,真是大臭草?怎么叫这么个名字?”仙人掌咕哝着。
“怪呀,”几种花儿同时说道,“半点臭味儿也没有哩。”
“不错,它正是大臭草,”主人笑盈盈地解释,手舞足蹈地说:“你们这些花儿、草儿、球儿、掌儿,别看不起它,它长期隐居在崇山峻岭,属禾本科臭草类植物,仅仅因为名字不雅,人们才对它不感兴趣,现在你们瞧清楚了,它亭亭玉立,多么俊俏!”
初来的大臭草,用它的真实面目,征服了阳台上的居民,立即受到了大伙的欢迎。
哲理寓言故事:大道无处不在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道家所谓的“道”究竟存于何处,庄子简单而明确地告诉他:“大道无处不在。”
东郭子似乎对这一回答并不满意,他希望庄子能具体指出“道”在何方。
庄子于是说:“‘道’就在蝼蛄和蚂蚁中问。”
东郭子不解地问:“‘道’怎么会在这么卑微的生物中间存在呢?”
庄子接着说:“‘道’还存在于农田的稻谷和稗草之中。”
东郭子更糊涂了:“这不是越发低贱了么?”
庄子仍然不紧不慢地说:“怎么能说这是低下呢?其实,‘道’还存在于大小便里哩。”
东郭子以为庄子是在戏弄他,便满脸不高兴地闷坐在一旁,再也不作声了。
庄子知道东郭子产生了误会,便耐心地对他解释:“您再三追问‘道’存在于什么地方,但这个问题并不是‘道’的本质。因为我们不可能在某一个具体事物中去寻找‘道’,大道无处不在,万事万物都蕴含着‘道’的规则,并无贵贱之别。”
庄子的理论说明,世间万物在生存的意义上都得遵循生存的规律,彼此并无高下尊卑之别。而有些人在生活中往往要刻意去分辨贵贱并分别待之,这只能暴露出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寡妇与母鸡】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这故事是说,借助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原形毕露。
一名年轻人兴冲冲地向他的老师讲出游经历:“最近,我在喜马拉雅遇见一位睿智的才人,他能看到不可预测的未来,还把自己的这套绝学传授给了弟子。先生,您也懂这个吗?我真想学。”
“每个人都懂呀”,老人平静地说,
“真正困难的学问不是这个。”“那是什么?”年轻人不解。
“先生,还有比未卜先知更高深的学问?”
“飞翔的鸟儿,葱郁的林木,人人都能张眼即见,但你能看见自己的睫毛吗?它可是就在你的眼前啊。所以,我要教给弟子的,不是让他们预见朦胧的未来,而是看清鲜活的现在。”
4则哲理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一:放弃孔雀的人
正在上班,一个朋友神秘地对我说:“做一个心理小测验如何?”“说吧!”我的好奇心顿起。“有五种动物,听好了: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你到一个从未到过的原始森林里探险,带着这五种动物,一路上险境重重,你不可能将它们带到最后,你不得不将它们一一放弃,你会按什么样的顺序放弃呢?”
考虑良久之后我说:“孔雀,老虎,狗,猴子,大象。”“哈哈哈--”朋友大笑起来,说:“果然不出所料理你也首先放弃孔雀。”难道孔雀意味着什么吗?朋友一一向我解释:孔雀代表你的伴侣,爱人,老虎代表你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狗代表你的朋友,大象代表你的父母,猴子代表你的子女。这个问题的答案意味着你在困苦的环境中会道德什么,让你看看你是什么样的人。孔雀代表我的爱人?我一下惊呆了。在困难的环境中我会放弃我的爱人?在选择中我为什么首先放弃孔雀呢?因为我觉得孔雀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最不能帮助我的东西。我对朋友的评价不以为然,于是开始让很多人也来做这个游戏。正如朋友所说的那样,无一例首先放弃的是孔雀。当我最后提示答案,许多人的反应也正发我的反应一样,甚至有人说,设计这个人,一定心理不正常。
有一天,我给一位朋友打电话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于是让他也来做。这个男人考虑了很久之后对我说:猴子,老虎,大象,狗,孔雀。我大吃一惊,他是我遇到的惟一一个最后选择放弃孔雀的人。“为什么你最后选择放弃孔雀呢?”
我一个劲地问。他对我的问题大吃一惊,说:“是啊,你想想,在所有的动物中,孔雀是最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的,我怎能轻易放弃,置身于一个危险的环境中呢?”
我顿时明白了我的悲哀。
在我们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大多地考虑了别人对我们的付出,而没有想到别人需要我们什么的付出。
寓言故事二:人的本能
十五六岁的时候知道有一个歌星叫张帝,他能用歌来回答你的问题,有一个问题是:假如你妈妈和你妻子同时掉到河里你先救谁?我记得他的答案是犹豫和模棱两可的,反正那是个怎么回答怎么错的答案。
后来,我却有了答案。
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个旅游团在竹排上游览,突然一个浪头打来,竹排翻了,上面的十几名游客全落入了水中。
其中有一对新婚的夫妻。也有抱着孩子的女人,还有银婚的老夫妇,竹排上的人,会游泳的人只有一个人,他就是那个新郎。几乎出于本能,他抓住了离自己最近的女人,女人的手里,还有始终没有放手的孩子。
再去下水,还是救了能抓到的人,等到他救到第五个人时已经筋疲力尽,自己新婚的不会游泳的妻子已经飘走了,再被打捞上来时,已是人世两隔。
蜜月竟然成了绝境之旅。很多报纸采访他,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先救的是老人孩子和女人?为什么没有去救自己的新婚妻子?
记者们要的答案是他想别人的生命重于自己妻子的生命,他的行为多崇高多伟大,但是他说,没有想什么,大脑中一片空白,只知道救一个是一个,他就在我手边,难道我要抛弃这一个求救的人去游到远处找自己的妻子?一切出于自己的本能。
眼泪,差点为这句话落下来。
只是出于本能,善良的本能,没有想多崇高,在人命关天的刹那,他能抓住一个生命就是一个生命,那一刻,人性闪出动人的光辉,并不是书本上那些人生理想可以教我们如何的。
还有一个故事。
一个人贩子的故事,他拐了一个四岁的男孩儿,在火车上,男孩儿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哭,一直叫着他叔叔,并且求着叔叔讲故事给他听,孩子说,叔叔,你是不是也给你的儿子讲故事听他才睡觉?
这句话打动了他。他亦是为人夫为人父的.人,也有一个五岁的女儿,每天缠着他讲故事,只一个瞬间,他决定把孩子送了回去,因为孩子那双眼睛那么信任地看着他。
很少有人贩子是善良的,但那次,他是个例外,并且他去投案自首了,案子破了以后,除了他,案犯里所有人全是死刑,他判了。
但他终于解脱了,是一个孩子救了他,没有这个孩子,他早晚有一天也会被逮到,最后,也会是死刑。确切点说,是自己的人性中残存的那点善良救了他,是那一点善良让他明白,最狠毒的人,也会有一丝柔软的地方。
所以,我终于有了那个歌星的答案,如果妈妈和妻子同时掉进去,一定不会考虑先救谁,而是谁离得他近他就会扑向谁,因为,他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那些无聊的问题,所有的一切,缘于人的本能。
寓言故事三:赏识自己
每个人做出成绩时都需要得到赏识。然而很少有人能够像孩子一样明确地表达并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这种需要。孩子会对爸爸说:“我们玩飞镖游戏吧。我先扔,你要说‘棒极了!’”
明尼苏达州海盗队前四分卫弗兰·塔克顿曾经有一场橄榄球比赛,比赛中需要他去阻挡那些来势汹汹的擒拿卫。
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比赛中,四分卫几乎从不拦截。因为他们的块头远远不及防守队员,阻挡就会有严重受伤的危险。
但当时海盗队处于落后的位置,需要出奇制胜。塔克顿积极地参与了阻挡,进攻队员跑出一个达阵得分。海盗队赢得了这场比赛。
第二天和队友一起看比赛录像时,塔克顿希望能有人拍拍他的肩,对他的所作所为表示赞赏。
但没有人这样做。
会后,塔克顿找到主教练布德·格兰特问道:“教练,你看到了我在阻挡对方,是吧?为什么一句话都没有呢?”
格兰特答道:“当然,我看到了你在阻挡对方,很不错。但是,弗兰,你在球场上一直很尽力,我想这不需要告诉你吧。”
“噢,”塔克顿答道,“如果你还想让我在场上再次阻挡对方,你应该告诉我!”
寓言故事四:做个勇敢的人
一天深夜,我沿着一条灯光昏暗的小径走回家。经过一片厚厚的丛林,我突然听到有人挣扎喘息声。我慌乱地停下脚步,仔细的聆听。果然没有错,那是两个人闷着头在扭打的声音,间或夹杂着衣服撕裂声。我立刻明白,就在这咫尺之遥,一个女人被袭击了!
我开始想,到底我该不该介入这个事件当中?
我一面担心着自己的安危,一面诅咒着为什么今天晚上要选这条小路回家。如果我也成为另一个牺牲者怎么办?是不是我该跑到附近的电话亭打电话给警察就算了?
那个决定的过程好像永无止境,但实际上花不了几秒钟,而且我听的出来那个女孩的呼吸挣扎声越来越微弱了。我知道我一定要有所行动。我怎能袖手旁观,就这样溜之大吉?不行!
我终於下了决定。就算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我也决不能让那个不知名的弱女子受到歹徒侵犯。
我不是勇敢的人,我也不是身手矫健的人,我更不知打那儿来的道德勇气与力量,我只知道当下我下了决定帮助这个弱女子时,我就变的孔武有力了。
我立刻冲到丛林后面,将歹徒从那个女人身边拉开。我们两人扭打成一团,倒在地上滚来滚去。
最后,歹徒终於放弃,跳起来逃走了。我气吁吁地爬起身来,那个蹲踞在黑暗之中的女孩仍然在啜泣,我看不清楚她的长相,只晓得她在不停的发抖。
我不想再吓坏她了,我跟她保持了一段距离,慢慢的说:「好了,那个人已经走了,你现在安全了。」
接着是一段长长的沉默,然后我才听到她开口了,带着不可思议的惊讶:「爸爸!是我呀!」
然后,我最小的女儿凯萨琳在那片丛林之中站起身来。
许多人怀疑做了好事不一定有好的回报。
我们也常听人说:「好心没好报!」同时也似乎有许多案例在支持这个论点。在这个故事当中,男主角冒着生命危险去援助一个受侵袭的不知名的弱女子,结果他救回的是他自己的女儿。
在这个父亲下了救人的决心之时,他变成不可思议的孔武有力。按照常理来说,他决不可能打败那个强暴犯,但是他勇敢的决心,使他获得不知从何而来的力量,赢得了胜利。
我们其实不需要去想做了好事是不是就会有回报,就像这个父亲一样,他为陌生人做了一些好事,结果回报的却是他自己。
卜宽的岳父,是个赫赫有名的大财主,也是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
卜宽的妻子尼宽生下的儿子包宽,模样长得真好看。满月那天,尼宽背着儿子去见外公外婆。按照侗族风俗,外公家要打发银钱、粮食、衣服作纪念。如果第一个是男孩,外公家又是富裕人家的话,那就要送一头大水牯和一些水田了。那天吃完晚饭,外公对尼宽说:“大人大量,我决定送给外孙两条牛腿,明天叫卜宽来帮我犁一天田,再把牛牵回家去。”他心想:“聪明的卜宽,明天看你来拉两条牛腿吧!”
第二天天刚亮,卜宽就到外公家,去牛圈挑一头最壮的水牛牯,扛着犁就下田去了。到该吃早饭的时候,外公向田坝走去。一来叫卜宽回来吃饭,二来看看他这一早犁了多少田。他走到田边一看,田里一块上都没犁,卜宽躺在树下睡觉,牛缚在一根木桩上。岳父责怪起他。卜宽爬起来,为难地说:“外公,不是我不犁田,是这头水牛牯脾气怪,打死它也不肯拖犁。”说着,他就把牛牵到田中,把牛轭架在牛背上,挥起鞭子打在牛背上,牛向前一跪,牛轭就掉在地上了,一连几次都是这样。
外公训斥说:“人家犁田都是把牛轭架在牛颈上,唯有你架在牛背上。”
卜宽笑道:“你老人家只给我两条牛腿,如果把牛轭架在牛颈上,岂不连你老人家那两条牛腿都要用上了?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做哪!”
外公说:“好了,外公再送你一条牛腿,今天下午把牛放到山上喂饱,明天一早就来犁田。”
卜宽吃过午饭,牵牛上山,把牛缚在一棵树下,就去割草。傍晚时,他把牛草分为三股,分别捆在三条牛腿上,把牛牵回来。外公坐在大门口乘凉。卜宽松了一下绳子,饿了一天的牛牯掉头就往捆有草的脚上大口大口地吃。
卜宽抽了它一鞭,又把绳子拉得直直的,差不多把牛鼻子勒出血来。
外公见了,说:“你怎么不让牛吃草?”
卜宽说:“外公,今早犁田,我为你老人家着想,下午去放牛,我不能再为你着想了。你的那条牛腿是用包谷杂粮喂的,我的那三条牛腿,只能用草来喂。要是你的那条牛腿,吃了我的牛草,我的三条牛腿就要跌膘!明天哪还有力气来给你犁田?”
外公只好说:“算了!算了!再送给你一条牛腿,明早你一定要来帮我犁田。”
卜宽笑道:“外公,你早这么说不就好了!”说完扭头把牛牵回家去了。
春秋时代的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泽,而且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从很远的河汊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运水和浇地的农活。日子一久,凡是在这家住过庄稼地、成天取水浇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劳累和厌倦。
丁氏与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打一口水井来解决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灌溉难题。虽然只是开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径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进行井壁加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干了半个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过节一样。当丁氏从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时,他全家人欢天喜地,高兴得合不上嘴。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哩!”
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无关其痛痒并不在意的。然而谁也没有留意是谁把丁氏打井的事掐头去尾地传了出去,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以致一个小小的宋国被这耸人听闻的谣传搞得沸沸扬扬,连宋王也被惊动了。宋王想:“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搞农田灌溉,现在可以不用了,从此家里多了一个干活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
寓言哲理
穿井得一人的故事说明,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造成视听混乱。
1.寓言故事哲理
2.哲理性寓言故事
3.经典哲理寓言故事
4.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精选
5.寓言故事的标题和道理
6.人生哲理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及哲理
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狼与鹭鸶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小男孩与蝎子
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他。蝎子举起他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这故事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寡妇与母鸡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这故事是说,借助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原形毕露。
扁鹊施换心术鲁国的公扈、赵国的齐婴两人生病之后,一道去请神医扁鹊为其诊治。在扁鹊的精心调理之下,他俩的病没用多少时间就痊愈了。可是,扁鹊却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俩以往所求治的病,都是病邪从体外侵入到体内的五脏六腑所致,因此只需用药物和针灸治疗便能解决问题。这几天我发现你们身上还潜伏着一种病,那是从娘胎里带出来,并随同你们身体的发育而一道生长的。这种病很危险,我愿意再给你们治一下,怎么样?”
公扈和齐婴回答道:“我们想听听这种病有些什么症状,然后再作决定。”
于是,扁鹊先对公扈说:“你有远大的抱负,又善于思考问题,遇事能有很多的办法,但遗憾的是气质较为柔弱,在关键时刻往往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坐失良机。”接着,他又转向齐婴:“那么你呢?则正好与公扈相反。你对未来缺乏长远的打算,思想比较简单,然而气质却很刚强,为人处事少用心计,却喜欢独断专行。”最后,扁鹊对他俩说:“现在如果让我将你们的心来个互换,你们就都可以变得完美无缺了。”
公扈和齐婴听了扁鹊的分析之后,都愿意接受换心手术。于是,扁鹊让他们二人分别喝下一种麻醉药酒,致使昏迷三天不醒。在这其间,扁鹊便将二人的胸腔打开,取出心来,交换安放。手术完毕之后,又在伤口处敷上神药,等他们苏醒转来后,仍如术前一样健康强壮。他们一同辞谢了扁鹊之后,就各自回家了。
可是,由于心已互换,结果公扈就回到了齐婴的家,而齐婴则回到了公扈的家。这两家的老婆孩子都不认识回家的人,于是都发生了争吵。公扈、齐婴无法可想,只好请扁鹊出面解释。扁鹊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这两家人,这样才使争吵得以平息。
寓言哲理
这则寓言故事是借用神医扁鹊的名义,用换心术来打比方,说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一个人只要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他就会逐渐趋向完美。
★ 十个哲理寓言故事
★ 有哲理的寓言故事
★ 英汉寓言故事
★ 寓言故事呆若木鸡
★ 市场营销寓言故事
★ 寓言故事一叶障目
★ 听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