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59届国际聋人节(共含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海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举办第59届国际聋人节全市聋人哑剧小品比赛的通知
各市(区)残联、聋人协会:
为庆祝第59届国际聋人节,丰富当地聋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聋人特殊艺术文化,积极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市残疾人活动中心和市聋人协会联合举办第59届国际聋人节聋人哑剧小品比赛,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9月25日,下午13:30-15:30。
二、活动地点
苏州市残疾人活动中心(苏州市西北街66号)
三、活动主题
庆祝第59届国际聋人节聋人哑剧小品比赛
四、出席人员
1.苏州市聋人协会主席、副主席,各市(区)聋协专门协会会长。
2.参赛人员(见附1)
五、有关要求
请各市(区)残联通知本市(区)聋人协会主席及参赛人员,并承担往返交通费用。
全市聋人哑剧小品比赛的通知.doc
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年8月30日
附1:
苏州市聋人哑剧小品大赛人员名单
区域
名单
区域
名单
张家港
郁瑞云
常熟
毛屹青
马秀凤
刘华恒
徐志军
陈美龙
陈华东
王庆华
陈敏
王安加
太仓
顾蕴玉
昆山
张怡文
赵雅慧
沈雯雯
姚健
张峰
闻圆圆
葛亮
何毅
刘丽琴
吴江区
张华
吴中区
黄锡青
赵春凤
龚丽
张青
王娣开
陈红
李凯
陈静
周至峰
相城区
许凤元
姑苏区
储进
陈艳
孔智珉
周兴
刘衍
王宇
张小丽
吴新
王燕华
高新区
徐国其
园区
张晔
马文华
张萧
金花纬
周敏方
蔡玮玮
徐浩东
余悦芬
叶方方
附2:
第59届国际聋人节全市聋人哑剧小品比赛
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地点
13:00-13:30
报到
王燕华、史思
活动中心三楼演艺厅
13:30-13:40
致辞
郭蕊
活动中心三楼演艺厅
13:40-15:00
比赛
史思
活动中心三楼演艺厅
15:00-15:30
汇总成绩
朱海江等
活动中心三楼演艺厅
15:30-15:40
颁奖
郭蕊、刘英松
活动中心三楼演艺厅
[第59届国际聋人节]
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是“国际聋人日”。对于成千上万聋人来说,他们的外表与常人一样,可喧闹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却寂静无比。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经过后天的治疗、训练和康复,比如安装人工耳蜗,恢复了部分听力,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可能一生都将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失去的,不单单是聆听清风鸣蝉和美妙音乐的机会,还有和整个世界进行声音交流的机会,这样的缺憾与痛苦,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2016年9月25日是第59个“国际聋人节”。据统计,我市共有听力残疾人2801人。目前,轻度至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重度和极重听力损失儿童获得听觉、语言及交流能力的有效手段是配戴助听器或是植入人工耳蜗。
2016年9月25日是第59个“国际聋人节”。据统计,我市共有听力残疾人2801人。目前,轻度至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重度和极重听力损失儿童获得听觉、语言及交流能力的有效手段是配戴助听器或是植入人工耳蜗。然而,不论是助听器还是植入人工耳蜗,费用从近两万元到十几万元甚至二十多万元,对于很多贫困聋儿家庭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育红聋儿语训中心学习的50多名孩子,有四成孩子配戴助听器,其余均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术,“在学校里进行语训的本市孩子,不论是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术还是语训费用,全部都享受着各级残联的救助政策,这给贫困家庭解决了一大难题。”
残联 帮孩子找到“声”的希望
“孩子出生后,医生在给孩子做过新生儿筛查后,告诉我孩子的听力有问题。”3月,经过十月怀胎,陈梅(化名)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初为人母的她甚是欣喜。然而,这个人生一大喜悦没过多久,就被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彻底吞灭。“当时顾不上旁边前来道喜的人,我抱着我老公号啕大哭起来。”她回忆说,“作为母亲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身体,那种痛苦和内疚真的无法形容。”
随后的日子,不愿意接受现实的陈梅便和丈夫李东(化名)北上南下,去各大医院找大夫给孩子看耳朵。“不论走到哪里,都被告知,孩子属于中度听力损失,属于四级听力残疾,对日常语言有听觉上的困难,并建议给孩子选配助听器并接受言语康复训练。”在医院的走廊里,陈梅再次抱着儿子和丈夫痛哭起来,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哪里有那么多钱给孩子买上万元的助听器?
回到家后,几近绝望的陈梅整日抱着孩子躲在屋中不愿见人。有一天,李东下班回家,兴奋地告诉陈梅,他们可以到残联申请救助,不仅可以申请助听器,而且每年还可以领到1万元的康复训练经费,这让陈梅仿佛一下子见到了希望,“我们填好申请材料后不久,便领到了助听器。”孩子戴上助听器后,陈梅便带孩子来到了德州育红聋儿语训中心开始进行培训。“从咿咿呀呀学语,到现在能正常跟人交流,是残联让他变成一个正常的孩子。”对此,陈梅和李东感激不已,“现在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等明年,他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到普通学校读书了。”
语训中心 带孩子走出“无声世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学龄儿童都能背下的一首诗,从8岁的小峰口中背出时,德州市育红聋儿语训中心的负责人刘玉红听到后,激动地直拍手,她激动地说:“一年多前,小峰来的时候,连话都说不清楚,现在不仅能流利地背诗,还能帮助身边的同学发声。”
9月22日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位于大学东路的德州育红聋儿语训中心。在楼道里,便听到孩子们咿咿呀呀的学语声,“普通人可能难以想象,这些孩子卯足了劲儿,涨红了脸,扯着嗓子开口学说话,就为了能发出一个常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音节。”刚上完语训课的刘玉红告诉记者,自己所教的学生都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听障儿童。
记者跟随刘玉红走进教室,上课的孩子看到记者,在老师的示意下,纷纷用响亮稚嫩的声音叫了一声“阿姨好”,接着又开始读起书来,遇到发音不准确的时候,老师会及时予以纠正,“他们能说出话来,太不容易了。”刘玉红说,一个普通的汉语拼音字母,正常孩子很快就能学会,可对于听障儿童来说,需要练习数十遍甚至上百遍。“就拿‘d’‘g’两个字母来说,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者的差别,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习起来却异常困难,他们需要反复练习。”
刘玉红告诉记者,从中心建立到现在,间,她已经成功将近200名听力残疾的孩子送到普通学校。“最幸福的时候,是听到孩子开口说话的声音。曾经有人把聋哑人说话比作铁树开花。其实,在我看来,有听力损失的孩子就像近视眼的孩子,只要付出努力,用心来理解和关心孩子们,就会让孩子听到花开的声音。”
社会 让孩子“听见”我们在努力
“儿童听力残疾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具有重大的抢救性意义。”刘玉红告诉记者,语言康复训练应牢记“三早”原则,“听力障碍是聋儿最本质的残疾,帮助语前聋或语后聋但尚未完善听觉语言系统的儿童学习聆听,发展语言的康复工作,是聋儿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她说,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应坚持早发现、早配戴助听器、早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的“三早”原则。“过去,昂贵的助听设备让那些聋儿家庭望而生叹,让孩子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刘玉红说,“为了帮助贫困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国家、省、市各级残联开展了一系列康复救助行动,让这些家庭重新看到希望。”
据了解,目前针对听障儿童的全国范围大型救助项目主要有“七彩梦行动计划”和“听力重建启聪行动”,救助内容有免费向受助者捐赠人工耳蜗、补助手术、康复费用等。“我们按照‘发现一例、筛查一例、救助一例、康复一例’的救助原则,为符合条件的听障儿童进行康复救助。”市残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减轻贫困重度听障儿童家庭负担,使更多有需要的孩子接受康复救助,重回有声世界,我市将‘为70名听障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救助’列为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已有55名听障儿童获助。”他表示,想要申请该项目的听障儿童,户籍必须在我市且持有残疾证、年龄0至14岁、双耳重度聋以上,佩戴助听器时间不低于3个月,但康复效果不佳,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双侧耳蜗及内听道结构正常、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符合条件的听障儿童可免费安装市场价20万元的人工电子耳蜗一套,同时免除手术费、术后开机费、药费等,并在术后一年内免费进行康复训练。如有需要可拨打所属县(市、区)残联电话进行咨询。
[2016国际聋人节]
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 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由于聋人群体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遭遇不被大众理解的尴尬。他们,在期盼着更广泛的关注。
在的聋人日,百度推出温情微信公益活动――“世界上最动听的歌”,用爱为听障人士奏出动人“旋律”。
“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收录了包括了《TheSoundOfSilence》、《天空之城》等享誉中外的熟悉名曲。或许这样的toplist已经司空见惯,但活动的点睛之笔就在于,当听众欣然陶醉于曼妙乐章时,旋律却戛然而止,仿佛突然陷于无尽的寂静。“再动听的歌,对聋人而言只是沉默无声,9月28日,国际聋人日,让我们用心关注听障人群。”――满屏温暖的文字令听众诧然一惊,随后却是暖心与感动:与听障人士感同身受,哪怕只有短暂一瞬,也是一种关爱与尊重。百度,以有声世界的音乐,分享无声世界的关爱。
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
我国于1955年加入世界聋人联合会,195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教育部、卫生部、文化部、国家体委、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和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庆祝这一节日。每年此日,中国各地都为当地聋人组织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聋人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以及球类、棋类、田径等体育比赛等,这对活跃聋人生活,促进社会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各县(市)区残联,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9月25日是第59届国际聋人节。为丰富听力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我市听力残疾人增强体育健身意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爱听力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全面实现使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更加活跃,使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活跃,使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更加活跃的总目标,市残联将会同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举行市聋人篮球友谊赛暨庆祝第59届国际聋人节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扬残奥精神,展聋人风采。
二、活动时间
209月xx日晚上7:00-8:30。
三、活动地点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四、活动内容
市聋人篮球队与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篮球队举行友谊比赛。
五、其他要求
(一)市残联不组织观赛。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及镇海区残联可协调区聋人协会组织当地聋人前往观赛,各个区观赛人员原则上不超过10名,观赛期间务必注意文明、安全。
(二)国际聋人节期间,各县(市)区残联及有关单位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通过活动推动听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唤起社会对听力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
一、活动主题
消除沟通障碍,促进参与共享
二、活动内容
1、各地聋协继续利用第四届“沣标杯”中国聋人摄影大赛契机,积极开办摄影、绘画、书法等视觉艺术展览和比赛,发掘聋人艺术文化的优秀作品。
2、利用中国聋协“百纳璐诗杯”首届全国听障演讲比赛契机,举办本地听障人演讲比赛;推广中国手语,开展手语主题讲座、竞赛,开展手语角等活动。
3、继续加强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象棋、跳绳、游泳等符合聋人特点的群众性、趣味性健身文体活动,推动我省聋人“自强健身工程”建设,提高聋人参加体育健身的积极性。
4、各地聋协做好与残联及就业中心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落实帮助聋人登记就业制度,实现聋人就业再就业,努力探索和实践适合听障人士创业、就业的新途径、新办法。
5、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向特困聋人献爱心活动,同志愿者一起开展帮扶活动,对贫困聋人家庭进行慰问。
三、活动组织
1、各地残联要结合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残疾人工作,指导并支持当地聋协认真制定聋人节活动方案。
2、在开展庆祝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聋协作用,积极组织聋人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参与激情,展示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良好精神面貌。
3、积极协调新闻单位,抓好聋人节庆祝活动的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各界对聋人群体的关注与重视,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活动时间
★ 国际盲人节祝福语
★ 国际盲人节宣传语
★ 国际大学生节意义
★ 聋人教师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