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在彬县的日子的情感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才开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怀念在彬县的日子的情感散文(共含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才开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怀念在彬县的日子的情感散文

篇1:怀念在彬县的日子的情感散文

怀念在彬县的日子的情感散文

五一节了,想想两年前的五月一日,是我告别新民独下彬县自主创业的日子。然,道路曲折,在外打拼两年之久的我又回到了生活的原点,回到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小镇。

两年前,我打算在彬州小城放飞自己的梦想,做小生意、学艺、开店、买房,接孩子下去读书。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如今两年过去了,我仍然如同落叶一般飘落到了农村。

人们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但也很无奈,初到彬县时,我感觉自己是一位客人,那里不是我的家,那里的一切再好都抵不过自己的家,那里的职场竞争残酷,那里的面孔异常陌生,那里的人情冷漠,那里的物价特高。

刚下去的前半年我很不习惯,每逢休假,我都迫不及待的上塬,因为在那里每待一天,我的心都不曾感到踏实,我没有归属感,总感觉到自己是孤军奋战,孤立无援,有时候心情莫名的压抑,烦恼,但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就控制自己的情绪,待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默默流泪,因为我累了!

下班后会很无聊,又没有朋友,就独自一人游荡在华灯初上的新北街,过往的行人,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就这样漫无目的地溜达着,有时候会转悠到开元广场,看孩子们滑旱冰,看老人们练地书,看妇女们跳广场舞,看音乐喷泉……

店里的同事今天走了,明天来了,常常更替,今天还熟悉的面孔,明天就会变得异常陌生,让你在不曾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就要接受新的同事,当然接下去就是性格,技术,语言上的相互磨合,这样每月不断重复的变换,让我彻底感觉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

随着时光的推移,渐渐发现自己喜欢上这座小城了,因为痛苦,所以坚强,因为坚持,所以收获,我不断努力,学习专业技能,闲暇时阅读文学作品,记录心得体会,并热情投稿,写稿。得知自己的某篇稿件发表,我都会为之欣慰许久,对枯燥无味的日子产生无限的希望;在专业上,每进步一点点,都会让我会对未来的`路多一份坚定。

师傅说我们的职业是制造美的,当然自己必须是时尚的,美丽的。这让原本思想就保守的我学会了模仿,模仿同事们穿衣,化妆,造型。我将跟随自己二十多年、并见证自己所有的长发下决心剪掉,并焗上色彩得体的彩油。我学着穿高跟鞋,职业装;学着化淡妆,配首饰、箱包。这要是在以前,我绝对不会搞这些丝毫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我注重的是内在美,师傅说我们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内外兼修。

坐在小店的镜台前,拖着下巴,看着玻璃门外满街的尘土,听着拖拉机的轰鸣声,再低头看看自己西装上不轻易就落下的灰尘,我的心情如窗外的天气一样,变得异常冷清。我开始怀念彬县。

我怀念彬县的街,那里的街道很干净,每天早上天不亮,清洁工就会将垃圾清理,路面上没有一丝灰尘,隔三差五还会有洒水车配着音乐将路面清洁。在那里我的皮鞋,西装即使数日不洗也不曾沾染一丝灰尘。那里的空气很洁净,早晨可以沐浴着晨曦、听着小鸟的鸣叫声出门上班,丝毫不必担心迎面会卷来一阵狂风,呛得人挣不开眼,或吹乱了你的发型。

我还怀念彬县的美食,夜幕下的南街十字,新北街口,小刘米线店,老孙家泡馍馆,家福乐超市,润家购物,都留下了我匆匆而过的身影,在那里的地摊上我吃麻辣烫,郭家剪刀面,烤面筋,小土豆,喝珍珠奶茶。在超市我买麻辣片,金鸽瓜子,糖果,牛奶,我烦恼时就去购物,听着音乐随意溜达。

我更怀念彬县的好朋友们,孙雅平,孙雯,杜姗姗,是她们在我最失意的时候,让我有了肩膀依靠,帮助我走出了忧郁的世界,她们肯花时间陪我聊天,陪我散步,帮助我分析生活工作上的一切烦恼,给予我最贴心的温暖。

以前我感觉自己是新民人,如今再到此地,我又感觉自己是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不习惯,不适应。这里的人们说话时嗓门很大,给人的感觉如吵架。这里的乡亲没事喜欢聚堆,道东家媳妇长,西家婆婆短,哪怕来理发店消费,话题都离不开这些琐碎的事,动不动就伸手打孙子,还满嘴脏话。我如一另类,半晌不说一句话,只是处理完手头一个又一个活计,好颜送他们离开。

我现在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以前总听身边的人说自己想进城发展,当时幼小的我对他们的想法很是费解,认为他们是虚荣心作怪,可现在自己竟然也有了这种想法,进城不意味着虚荣,攀高,而是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一种改变,对生活质量的一种提高。环境造就个性,影响习惯,大的环境确实很重要。

在彬县我是客人,在新民我依然是客人,但是我很怀念彬县,虽然那里让我哭过,笑过,在那里我洒下了汗水与希望,痛苦时就跑回家疗伤,伤愈了又继续出发。树枝轻微的摆动了,我的心也被摆回了现实。

我至今仍然没有归宿感,看着万家灯火的小高层,我期待某天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盏灯为自己亮起,有属于自己的一扇窗为自己开启……

怀念在彬县的日子,希望若干年以后,自己在彬县安家,重新回到心中的小城!

篇2:怀念在中山市打工的日子散文

怀念在中山市打工的日子散文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秋日里,我在家整理相册的时候,看到几张稍稍有稍稍发黄的照片,那时我曾经在广东省中山市打工时同工友们的一些生活照,看着照片上曾经年轻的我们笑逐颜开的模样,让我不禁想起那段我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光!

每每提到中山市,总会让我感慨万千,是啊!那是让我成长的地方,终身难忘!

回望当年,全国有大批的下岗工人涌向沿海一带打工,去寻求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机时,我也是其中一员;记得那年大年初三的早晨,我经友人介绍来到了中山市仕司属下的板芙织造厂,开始了我漂泊的打工生涯。

当时的家乡还是白雪皑皑,寒冷异常,而正时的中山市已经是温暖如春了;板芙镇是个位于中山市南部的一个小镇,东边是五桂山,西临西江,南连珠海,北枕中山市城区,因地处板尾水与芙蓉沙而得名。在这里有许多灯饰厂、鞋厂和服装厂等等,板芙织造厂后不远就有一条石岐河流域流经这里。

第一天刚到,我在厂内认识了主管阿琴,一位中年妇女,披着长发,身材苗条,脸上透着一股精明能干,另一位阿霞,一位年轻女子,皮肤白皙,一头短发,面目清秀,是这里的工艺和质量的主管;还有一伴负责生活方面的出纳阿梅,身材有点胖,听说她是这板芙镇镇长的夫人,可她一点也没有镇长夫人的架子,对人和蔼可亲,耐心而热情地为我办好了入厂手续。

这里当地人大多说的是粤语,初来乍到的我,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语言的生涩,感到有些孤单, 等一切手续办好后,我站在宿舍的楼上,眼望着前方那一栋栋鳞次栉比的厂房,对前途感到有些茫茫然;这时有位老乡陪我来到了厂区内,当看到那些熟悉的机台时,才让我稍稍有了点安全和自信感,原本在国营厂自己干得就是这方面的质检工作,自认为这一切都不在话下。

但是我想得太简单了,这里有着一种铁的竟争机制,产品分高低中三档,按档得报酬,那些检验部门对产品的检查得相当仔细,近乎苛刻,这里还要对多项技能都要拿得下,集能力、速度、体力、还有精细度一样都不能松懈!

第一个回合下来,我输了,一百多米的布全部打成了二等品,这不仅意味着单价要降低一半,还要面临厂部看你这人到底有没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好决定看台的问题。

当时让我很是沮丧, 这里不相信眼泪,没有任何依赖!只有前行才能生存!我不得不重新调整好心态和思路,从我没做过的后道工序去学技术;去脚踏实地地重新摸索各项技术中的最高要领。

终于我适应了这里紧张的工作,我在此学到不少原本在国营厂没学的东西。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这里每天都有会不断有更新的技术和品种花样,能让人目不暇已。

不断的变化让我们不得不跟紧它的脚步,去适应它,去掌握它,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在不断的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也让我更增添了一份求知的信心,还有一份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决心!

后来,我丈夫也跟着来到了这里,他对此也有同感,原本在国营厂时,他是机械方面的佼佼者,但到了这里,看到各种各样的机型,看得他眼花缭乱!面对不同程度的机械故障,他也感到了很是棘手。

在当时,他看到一位技术高超的.同行在此排除一个又一个难度较大的机械故障后,我俩都不由得想到,我们以往的技术根本就应对不了这些难题;以前的我们就象井底之蛙,今天才真正领会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想生存下去,我们只有不断地锻炼和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在此工作得得心应手了,也尝到了过硬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里的团队意识很强,如果一个人的粗心大意,出现疵品将会给本公司的名声带来极大的损害,从而影响订单的进度,所以大家都拧成一股绳,工作中是精益求精!

艰苦的环境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力,在这里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技能,也为我们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之后,我们离开了中山市,回到家乡一家私营企业,干上了老本行,以前在中山市的一些工作经验又排上了大大的用途,最关键的是学习中山市的企业理念,工作中没有抱怨,踏实奋进!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当我们重新走上管理岗位后,当面临一个个困难时,总是会联想起在中山时的自己拚搏的劲头,并运用它一些好的理念去说服每一个员工,并总能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问题。

因为一个人无论干什么,没有一个好的主动的思想理念,是干不好事情的,思想的问题解决了,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出来的。

此时的我,又重新望着眼前的照片,想起那些曾经在一起打工的工友,都来自五湖四海,各自说着夹杂着家乡话的普通话,相互倾诉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因为远离我们更加重视亲情,因为大家彼此工作在一起都很团结,让我们倍加珍惜友情!

一到工作之余,和工友们去闲玩的时候最惬意!一同去翠亨村参观孙中山的故居,感受国父过往的历史风云;在紫马岭公园的嘤鸣谷,呤听百鸟鸣唱!登揽胜阁俯瞰满园景色尽揽全市风光;还有着传统集市的沙岗墟,即有群众性的文化氛围,又有千多个摊位在此聚集,看那万人头攒动的场面气势恢宏。还有那漫山遍野的荔枝园、苍翠挺拔的巴焦树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每想到这里,我常常感叹,人的一生中就如一条远行的轨道,是由一串串失意、一串串希望、一串串历练所穿连起来的,在中山的这段时子里,就如我人生中一颗发亮的珍珠,熠熠发着光,常常在我心头闪亮!

感谢中山接纳了我!感谢中山让我在此成长!感谢中山让我在此领略了到了一种以往没有悟到的人生意义!也让我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愿有朝一日能再见美丽的中山!重温那段难忘的时光!

篇3: 怀念在北邮在线的日子短篇散文

怀念在北邮在线的日子短篇散文

在生活的道路上行走,总会想着去尝试。在一个地方,一个行业,时间太长了,总会想去改变。一路走来,都是经历,我们叫这种经历为过往,把这一路上所做过的事情,遇见的人;一路上的开心与快乐,成功与失败。全部都已经成为过往。

只是现在,又走到了下一站,在这停留,这里已经是下一个起点。在过往的日子里,总会有许多深刻的记忆和怀念,一直会深深的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会忘不了在北邮在线的日子,我不会忘记当初彭老师跟我说的豪言壮语,我会忘不了市场部那些小女孩们的欢声笑语下承受的压力,我会忘不了那些勤奋上进学习的学员们。总会想起学员的带着的渴望来到教室,总会想起他们在学习中的奋进、努力与热情。我已经在那里留下了心中的火热,也感受到那段时间里所有的执着与真诚。

老师这个词,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我从来也没有想到过有一天,我也能在讲台上讲课。回想起第一次上课那忐忑的心情,我也不禁然的笑起来。挺感谢赵老师帮助,给我提了很多的意见,让我越来越有了自信。可以说,那是我的一次新的开始,一次新的尝试。

总会说去珍惜那些经历,总会说去品味人生历程,总会去感触那些无奈,总会去折磨事情发展的方向。我想说教会和教真的不容易,我在那里带了4个班级的课程,12班和11班接赵老师课,就上了部分的课,主要是已锻炼自己为主。14班是我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班,学霸是第一来的,他很斯文,总会不断的去钻研,刚开始对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击感,我就不断的出更难的问题去考验他;志强比较胖,生活挺好,刚开始总会有很多的应酬,高度近视,经常看不见黑板;另外一个强只是初中学历,加减乘除都无法弄明白,脾气还不太好;最后一个来的是雪建,带着眼睛,总是挂着笑容,学习能力较强,但缺乏表达的能力。(中间还有一个学员由于某种原因退学了)。这个班带着很艰辛,两级分化严重,好的非常好,差的实在太差。有时候我会想到曾经上学的时候,老师看着我们那种失落与失望的眼神。

16班是我带的第二个班,也是最后一个班,班里同样的4个学生,阿伟是第一个来的,他很清瘦,但很有精神气,之前在15班上了几天的课程,开始懂得比别人多些,总会不刻意的去隐瞒自己的那份得意;浩子是第二个来的,他看起来总会很沉稳,让人很放心,有一种流露出的品质;第三个是小东,刚来的'时候挺沉默,话语比较少,一边学习,一边还做着一份送外卖的兼职,能吃苦耐劳,只是记忆力稍微欠缺;大圣是上完原理课程后才来的,他之前虽然经历了几年的社会经历,其实还是比较腼腆,长相也比较清秀,话语较少,他的学习理论知识较好,但缺乏电脑操作的能力,也是由于他之前很少用电脑的缘故吧。整个16班的学习氛围一直都非常的好,他们会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在属于他们的那片学习区域,永远都是那么的活跃,那么的欢乐。

我不由感慨,年轻真好。因为年轻,他们就可以有太多的选择;也因为年轻,他们没有太多的束缚。我突然发现,自己老了,已经没有像他们一样,眼睛里充满的是渴望,有一颗不停追逐梦想的活力。有人说,人一生就像迷宫一样,前半生在不停的找入口,而后半生又在不停的找出口。只能说我们都是在这人生的棋局里,就看我们怎么去走下一步。

生活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品,不管走哪一步都是自己的一种选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前方的路,或许是欢声笑语,但也可能是悲伤寂寞;前方的路,或许死走向成功的彼岸,也许是夕阳下的落日。但这都是自己的选择,也是给自己的一个机会,一种人生肯定的定义。

最后我祝福你们,我的14/16班,祝福你们的人生一路精彩;我感谢你们,在过去的岁月里有你们的相聚。我会把这段经历永久的珍藏在我的脑海里,请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奋进。

篇4:怀念那日子情感散文

怀念那日子情感散文

时光一挥别,七年已逝。七年啊,相当于一个高中和一个大学本科了。想想,高中,是那么漫长的征程,考上大学那一刻,心里涌动地那份激动至今铭刻于心,那一刻似是过了烈烈火焰山,无数梦魇恶魔终于抛诸脑后,眼前是一片天高地迥。而大学本科,四年,一个单纯少年被渐渐夹进了许多不安分的躁动的因子,明净地心曾几度浮沉起落,感觉,那些年,是个煎熬,强烈的时候,甚至觉得日子好漫长,连用功读书的心思都没了。工作以来的后悔简直跟这四年太有关系了。这当然是后话。

只是想说,一个三年的高中和一个四年的本科,在我的记忆里实在太深刻太漫长了。可是,工作后的又一个七年却是如此般轻描淡写,这么短这么快,简直一点记忆都没有,还没回过神呢,实在令人哑然。

真的很痛的,似乎一点记忆都没有。更不要说精彩了,精彩,那对于我,似乎是我们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百年才一遇。记得年少的时候,很欣羡鲁迅那般地深沉与尖锐,很陶醉那张严肃沧桑的脸,于是,便很自然地在他们身上剽窃了几分凝重与泰然的习气。可我知道那是轻飘的,只是少年强说愁罢了,而当时却不免几分得意。现在,是真正面对生活的年纪,踉踉跄跄地,到处失意,很多时候,告慰自己要轻松一些,精彩一些,可现实一步一步的让你心寒,此刻,是真正的.深沉了,但已是苦涩,哪还有心思为那种摹仿欣然自得呢。

作为教师,心灵最后的依托是在教室、讲台和学生身上。在孤寂无声的日子里,很多时候,我又想,每天能到教室里走走,能和学生聊上一会儿,让自己的班级充满活力,实现书里所展现的那样和谐的班集体,那不是一种幸福吗?这样想着,身上的孤独感也顿时会抖落几分,心里会暖和许多。是的,这是我最后一块精神依恋之地了。然而,也并未如我想象的那般成功。很羡慕那些优秀教师们,课前课后,常常有学生围绕,问这问那,甚而有时会得到一朵小花,有时得到一个小礼物什么的。初为人师,刚看到这些情形,还是不以为然,觉得这有一种收买人心的嫌疑,是“奸计”所为,实为我等光明磊落之人所不屑。可时间渐渐久了,门前冷落鞍马稀,孤独氛围悄悄浸染我心,那真是比还可怕,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自信心受打击而失落更为悲伤的事了。逐渐地,我不得不信服了眼前的现实,这不是花言巧语所为,实在是那些老师实力与魅力的体现啊。而我,与他们差得远呢。

自然,承认现实便意味着自信再次受到打击。这精神依恋之地恐也要动摇起来了。

那是的第一学期,我第一次挂上了班主任的“头衔”,走马上任。人生当中的每个“第一次”,总会让人特别珍惜,特别激动,特别兴奋,特别努力去做。可是,一直以来的成就感不足,使我更加低调,处事更为谨慎不想张扬。第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也是一样,我为自己定的目标也就是做好自己,实实在在地把班级带好,不争功贪利。所以,在开始的那些日子里,我都是隐着心中那股激动在做着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并未曾想得到学生多少的爱戴,多少的欢迎,如我曾羡慕的那些老师们一样。

每个学年的开学初也即意味着教师节的来临了。所以,初为班主任的我,特别记住了这个能证明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与个性的日子,前几天就交代好几个主要班委组织好这项工作。安排好了这项工作后,心中充满着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这毕竟是我走马上任以来的第一个“批示”嘛,真是这样的,几分自豪。就这样,时间过去了几天。那是星期一下午,班会课后。我照样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准备安心下来整理一些资料,然后再一个人静静看会儿书,然后独自回家。突然,几个女生走近了我的身旁,我都未知晓,“老师,这是送给您的,祝您教师节快乐!”啊――我还未曾缓过神来,可随之马上醒悟,我收到了学生送的礼物了,我生平第一次真正这么近距离这么真切地收到学生的礼物了!我好一阵激动!我当时便没有跟他们说连我也送啊,我只是说应该给我们班的任课老师送一点礼物表示尊重与感谢啊!我第一次感到了学生原来不是想象中那般不经事的,学生精明着呢!原来,我也曾被学生惦记着的!原来,那种被学生环绕的情形我也曾拥有过呢!不管怎么说,那一次,我真的好感动,生平第一次感到我也可以做到被学生触拥的感觉。

几年过去了,作为老师,当然,我在一点一滴地成熟。关于有没有被学生环绕触拥的问题也早已不在我心头缠绕不已挥之不去,因为每个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总会碰上这样的情形的,又何必羡慕在乎别人呢,而且不用讳言,有时学生围绕你多了,都还有些烦呢。只是,这人生中的“第一次”,实在印象深刻,它必将永留我心中,时时提醒我――

用心当好一个教师!

篇5:怀念手稿的日子的情感散文

怀念手稿的日子的情感散文

翻开《鲁迅全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扉页那些鲁迅手稿的影印资料,那鲁迅的笔迹以及改动的痕迹,清晰地映在读者的眼前。它真实地再现了鲁迅先生创作的思维过程。这些手稿真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研究鲁迅的第一手珍贵的资料;我觉得,他的价值远远超过鲁迅的成品铅字文章。我忽然想起了现在的写作工具――电脑,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作家几乎不再伏案挥毫,而是坐在电脑面前向西方作家一样敲击键盘,作品修改的痕迹荡然无存,如果将来这位作家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文**流,那岂不失去了研究他的第一手资料?

作家姑且不谈,单是我这样的.无名小卒,对手稿的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

几年前,我刚买了今天住的房子,那时还叫新房吧。搬家前的那几天,我收拾自己的稿件和书籍。在一沓落满灰尘的稿纸堆中,我发现了我当初发表过的和更多的未发表过的已经被遗忘了的论文和一些散文的原稿,那蓝墨水写的稿纸上,还清晰的留存着自己当初用红笔密密麻麻修改的痕迹。看到这些,我倍感亲切。这一处处的改动,记载着我当时在立意上的挖掘、词句上的推敲、手法上的凝思的整个过程;记载着我写作的最初动机。有些已已经和今天的成品大相径庭,而这些凌一乱的改动的痕迹,细腻的记载了当时的一切一切。这些曾经陪伴我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文字也显得那么有情,让我终于放弃了付之一炬的打算,竟然一页也不忍心丢弃。

曾经和我以前一个学生齐创――现在已经是军队小有名气的一位作家了――谈到写作方式,他告诉我,自己现在已坐到电脑面前,就有创作的冲动。自己的许多小说,就是敲击键盘完稿的。我当时非常羡慕军队的硬件设施,写作方式已经现代化了。后来办公室装上电脑,我也想体验他的写作感觉。可是坐在电脑面前,竟然灵感短路,思维受阻。我还自我安慰,以为自己会固守传统的写作阵地,决不做现代化写作工具的奴隶。可很快,我就适应了敲击键盘写文章的方式,到了现在,除了写日记和教案,其他动笔的文章,基本上已经不用笔了。似乎坐到电脑前,比坐在书桌前更有协作的感觉。这两天不断整理自己的日记,可提起笔来,却愣是找不着写作的感觉。我这才大悟,放假了,学校的电脑全关了,家里没有电脑,这些做的思维也就没有了。我顿时像断了翅膀的鸟儿,失去了飞翔的本能。日子便在自我安慰种不安的度过去了。我不得不感慨现代文明对传统的颠覆力量是何等的巨大。

每每拿着电脑上打印好的成品文章,那整整齐齐的印刷体文字,让我再也找不到自己思维活动的痕迹。尽管电脑上存着底稿,可修改的痕迹,却像天上掉下的一滴雨,明明知道它落在什么地方,却总是找不到。而且看着打印好的稿子,除了思想和构思是自己的,还有什么是自己的?那些乱如荒草的字体已经被端庄整齐的印刷体所替代,我相信,任凭自己努力练字,也未必能写出电脑上打出来的字迹。物以稀为贵,看着鲁迅先生的初稿,我越热爱念自己的笔迹修改的文章,这种热爱,不是任何精美的言词能概括得了的。而我写作的心情,构思的过程,只能记载在一篇篇日记中了,而更多的写作过程,却永远和我永别了。

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也许,未来的孩子学语文时,不再学写生字了,而是学习更先进更懒惰的输入法;也许电脑写作必然要代替笔墨写作,印刷体必然要代替手写体,但那些手稿,就像文物一样,却有着极其珍贵的价值。好好保存这些手稿,它让我们能更清晰的回眸自己的情感历程。谁说情感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呢?

怀念在扬州的日子作文初中生版

思念在深秋散文

怀念手稿的日子的情感散文

情感散文

怀余光中经典散文

怀念成殇经典情感美文

青春情感散文

摆渡情感散文

一米阳光情感散文

南湖情感散文

怀念在彬县的日子的情感散文(集锦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怀念在彬县的日子的情感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