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命教育征文(共含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Iris424”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一:生命教育征文:生命因信仰而坚强
西安交大附中高届9班 刘婕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
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然而人人渴望健康长寿,希望有所作为,如此便有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古训。
“虽然我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要控制生命的密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宣言。如何延长生命?从古至今,不少人用自己的方式向人们做了诠释。
“苟利国家之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抱定必死的决心,曾郑重承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和最终的结果,但他宁愿用生命去换百姓的健康,维护国家的尊严。而当后来,腐朽的清廷将鸦片战败的责任全都推给了林则徐,他被发配新疆伊犁、而他在此期间,因主持治水、修渠、垦荒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而成为百姓心中不朽的丰碑。正是因为他的才能与见识,令督办河务的大臣王鼎向道光皇帝以死相鉴。也正是因为他对生命的理解与敬仰,让林则徐名垂青史,人民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就是在向人们叙述他昔日的辉煌。
再反观当时的直隶总督琦善,作为投降派的代表,他将外夷兵燹的根源怪在了林则徐的身上,欺软怕硬,为了让英军满意,撤销先前林则徐在广州设立的防御基地,裁减水师,遣散水勇,听任英军小艇驶进内河探测水道。而英军却只提出赔钱割地增口岸等更无理的要求,琦善却也只会点头,最终落得个锁拿进京,抄没家产,被后人唾弃的下场!
记得电影《风声》中女主角结尾时的独白:“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的人不知我为何而死。敌人不会了解,‘老枪老鬼’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或许这只是革命中的一个,还有很多我们所不知的革命仁人志士,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了正义事业义无反顾。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可真正延长了生命的`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品质和信仰而活着。
碌碌无为一辈子毫无意义。
让我们把握住生命的密度―生命因信仰而坚强!
指导教师:肖海滨
西安交大附中高2015届8班 庞昊
梦想,是班会课上最容易接触的词语。小的时候,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只是,有的人梦想死了,有的人梦想被现实压制了,有的人的梦想却生根发芽最后结成了果实。梦想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我们可以完不成自己的梦想,但不能丢掉自己奋进向上的动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灯塔,他有时高,有时低,有时亮,有时暗,又是把你引向前方,有时带你回到故乡。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有着不同的困难与障碍,我们不要总是在这时候忧郁,心里每一个人都会有悲伤,我们要学会在心中埋葬这些小忧伤,用乐观的心去面对人生。
“董小姐,你熄灭了烟,说起从前,你说前半生就这样吧,还有明天。”对的,我们还年轻,还有明天。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张纸,夹在线上,飘在空中,有的人绚丽,有的人高雅,但是我们,还是一张白纸,我们学会用心中的画笔,在白纸上,画出追美丽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最好的better me。
我佩服成冬青的努力,大学四年里的800本书,我也羡慕他们的大学,我仰慕孟晓俊的伟大理想,以及王阳的美好青春。他们是幸运的,他们进入了北大,他们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朝气的一代,但是他们死了,死于对梦想的压迫。
我向往渡边的20岁,向往他们单纯的大学,向往单纯的情感,向往单纯的氛围,赞美直子的死,那么淡然的死,不留恋生。我可怜渡边,因为直子连爱都没爱过他。
我渴望各种人生,渴望未来,我羡慕国外,他们可以淡然地完成梦想再去完成责任,而我们连完成青春梦想的机会都没有。少之又少的机会,少之又少的人突围。
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
也许,梦想正在前方,我们正在不停止的追梦。
指导教师:米彩霞
西安交大附中高届9班 马凌云
“热爱生命”的蒙田曾说过:“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是啊,除了生命,还有什么弥足珍贵呢?
而当今世上的许多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近年来,我国已经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自杀问题,其中青少年自杀率也有升高的趋势。有时候,人们会沉溺于网络和电视中的虚拟世界,在当下的生活状态中无法自拔,这些心理状态都会使人们忘记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珍贵。人们对生命表现出无畏,对生活表现出无趣。那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又去了哪里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生物书上那复杂的概念。我们的一生就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领悟人生的真谛,不断地扩展心灵空间。我们会意识到生命是自己去创造的,只要你想,你就能使生命变得有意义,变得灵动飞舞。生命与生命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又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在一生中既要认识到生命个体的意义,还要懂得与其它生命和谐共处。
其次,我们要珍视生命。生命的降临本就是一个奇迹。只活在当下生活状态中的人,也许会羡慕马路边的花花草草,因为觉得它们不用介于这个复杂扭曲的社会,不会徒生混乱的烦恼。而真正认识生命的人,却不这样想。他们的内心空间很大,能够放眼看世界。他们因为自己是人类而感到幸运。他们认为自己拥有的生命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体会,感受更多的感受。于是他们喜爱自己的生命,并用实际行动来充实生命,让它变得更饱满。
最后,我们要享受生命。生命中没有不会谢的花,没有不会退的浪,没有不会暗的光;却也没有不会淡的疤,没有不会好的伤,没有不会停下来的绝望。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痛苦的褪去,迎接并享受生命中的阳光,千万不要在你想像的苦痛中迷失了航向。生命是很公平的,只要你用美好的眼光去看待它,看到的就都是美好。生命就是由痛苦和美好的片刻拼凑成的,痛苦的存在就在于衬托美好,而这些片刻,组成了永恒的生命。
生命使我们拥有了五彩缤纷的经历与体会,生命中的细节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哲人们常常想要更长更久的生命,好去细细体味这个世界。他们都视生命如宝物,愿意再获得一次生的机会。
因为,除了生命,还有什么弥足珍贵呢?
指导老师:肖海滨
西安交大附中高2015届9班 陈月颜
我仍旧忘不了那个初夏的午后,忘不了那清脆婉转的歌声,忘不了那个阳光下一袭长裙的美丽少女。
那是一个炎热而晴朗的下午,天空中浮着柔软的云朵,阳光在树叶上落下金色的吻痕,夏日的气息在空气中微微蒸腾。我和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然而却在那座天桥下,我邂逅了一个美丽的生命。
往日空旷的天桥下围了好些人,人群中隐隐传来了好听的歌声,温柔的嗓音好像一双柔软的小手轻轻包裹了你的心。我好奇地跑过去观望,只见人群中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在卖唱。
女孩大概二十岁左右的样子,有着柔软的长发和白净的.脸庞,甚至可以说是很漂亮。阳光在她清亮如水的眸子中旋出浅浅的光流,她的脸上一直带着明朗的微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少女的娇羞,就像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小小歌手。然而,过了片刻,当我的注意力渐渐从她的脸上转移时,我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异样,女孩坐的是一架轮椅,我疑惑地向下看,不禁心里一紧,她长长的裙摆无力地垂着,被风一吹便软绵绵地贴在了轮椅上。我不敢再往下看了,然而在那慌乱的一瞥却终究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裙摆下方是空的,女孩没有双腿。
那一刻的惊诧和女孩婉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美丽又残酷,我的心中顿时充斥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悲伤。
同我一样,许多路人被女孩的歌声所吸引,但同时也很快注意到了那空荡荡的裙摆,我看到他们的眼神里,有惊讶,有同情,有惋惜,有不忍,但也有的只是冷漠的一瞥,仿佛是司空见惯般的不屑。
但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女孩依旧微笑着歌唱,就像歌星看着自己的歌迷,她的神态似乎在告诉我们:“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我没什么不一样,我很快乐!”
我将一些零钱放入女孩怀中的纸箱中,心中却不断地问着:为什么这样出众的女孩要平白无故遭受这样残酷的厄运?为什么令人同情的她眼里却看不出一丝悲伤?
抬起头来,女孩笑着对我说“谢谢”,不卑不亢,看着我的眼神中却充满感激。
那一刻,我想我终于明白,在女孩的心中,从某一个时刻开始,也许就不再有过所谓的“为什么”,曾今的她一定痛苦过,绝望过,也曾哀叹过命运的不公,但现在的她却有着坚强美丽内心,不会再为他人异样的眼光而动摇。因为她明白,既然上天创造出这样的自己,那她就有着必须面对自己坚强活下去的理由,并且要活出自己的光芒与尊严。正如她歌唱的样子,全无一丝乞讨者般的卑微,她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这份骄傲已经足够。她的歌声不是悲伤的倾诉,而更可以诠释为一种乐观的感召,温暖且充满力量。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无论怎样的不幸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都要去承受,而那支撑着我们挺直了身躯的,便是尊严。
阳光下歌唱的她真的很美,因为在她的身上,我看到生命的尊严正在闪闪发光。
指导老师:肖海滨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
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然而人人渴望健康长寿,希望有所作为,如此便有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古训。
“虽然我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要控制生命的密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宣言。如何延长生命?从古至今,不少人用自己的方式向人们做了诠释。
“苟利国家之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抱定必死的决心,曾郑重承诺:“若烟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和最终的结果,但他宁愿用生命去换百姓的健康,维护国家的尊严。而当后来,腐朽的清廷将战败的责任全都推给了林则徐,他被发配新疆伊犁、而他在此期间,因主持治水、修渠、垦荒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而成为百姓心中不朽的丰碑。正是因为他的才能与见识,令督办河务的大臣王鼎向道光皇帝以死相鉴。也正是因为他对生命的理解与敬仰,让林则徐名垂青史,人民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就是在向人们叙述他昔日的辉煌。
再反观当时的直隶总督琦善,作为投降派的代表,他将外夷兵燹的根源怪在了林则徐的身上,欺软怕硬,为了让英军满意,撤销先前林则徐在广州设立的防御基地,裁减水师,遣散水勇,听任英军小艇驶进内河探测水道。而英军却只提出赔钱割地增口岸等更无理的要求,琦善却也只会点头,最终落得个锁拿进京,抄没家产,被后人唾弃的下场!
记得电影《风声》中女主角结尾时的独白:“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的人不知我为何而死。敌人不会了解,‘老枪老鬼’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或许这只是革命中的一个,还有很多我们所不知的革命仁人志士,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了正义事业义无反顾。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可真正延长了生命的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品质和信仰而活着。
碌碌无为一辈子毫无意义。
让我们把握住生命的密度—生命因信仰而坚强!
夕颜,常称牵牛花。顾名思义,它命数短簿,向来只绽放一夜之长,虽比昙花一现长久,却也得珍惜每分每秒,珍惜宝贵的生命。
如今在这水泥钢筋筑起的林子里,人们已很难看到鲜花了,就算刻意种上些许盆行道花,也不见夕颜的影子。然而,她短暂的风光与内心对生命的敬畏却无时无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与我,我拥有生命,对生命的感触或许不及那些闯了趟鬼门关的人深。但我通过新闻报道,看到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导致地悲剧,已不寒而栗。我想,寻根究底,这些惨剧也与受害人自身的不妥行为难逃干系。很多时候,天灾的实质何尝不是祸事?我们若珍爱自己的生命,出门前预知天气以防自然灾害,遇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在普通的'场合也能警惕戒备,想来也就能化险为夷了。反之,有甚者,轻薄自己的性命,以自杀逃避现实,实在可怜之人有可恨之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尽管不能武断拥有生命便海阔天空,但可以确定失去生命将一无所有。
生命如此弥足珍贵,便要求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生活中,难能可贵的是能够时时考虑周全,顾及他人。论及为他人着想,最基本的自然是尊重他人的生命了。如今的社会,说险恶,有心狠手辣的大学高才生,视他人的生命如蝼蚁般轻贱;说温暖,有恪尽职守的大巴司机,生命临已也坚持保证乘客的安全。而我们,身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为何不在我们能感应的范围内营造出温暖的氛围呢?因此,尊重珍惜他人的生命势在必行。
世间有生命的事物林林总总,仅谈论人,未免不公平。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是喜爱灵动的富有生命力的活物的。或家里种些花花草草陶冶情操,或养只猫儿、狗儿打发寂寞,可遗憾的是,我们总将这份心性局限在自己活动的小圈子里或不能持之以恒。看到公园遍地是被踩踏了的草坪,遇到街道上被遗弃地流浪猫和流浪狗,我们在蹙眉间是否有所反思。
说到花草,我又想起夕颜,她虽然薄命却最终修成正果,使花朵绽放惹人喜爱。而我们,在学习夕颜珍惜生命的同时,另一方面,更要懂得不苟活于世,努力追求自己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的意义,让生命之花绽放的灿烂夺目,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多了一点点美好的变化,也不枉自己拥有生命一回。
梦想,是班会课上最容易接触的词语。小的时候,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只是,有的人梦想死了,有的人梦想被现实压制了,有的人的梦想却生根发芽最后结成了果实。梦想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我们可以完不成自己的梦想,但不能丢掉自己奋进向上的动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灯塔,他有时高,有时低,有时亮,有时暗,又是把你引向前方,有时带你回到故乡。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有着不同的困难与障碍,我们不要总是在这时候忧郁,心里每一个人都会有悲伤,我们要学会在心中埋葬这些小忧伤,用乐观的心去面对人生。
“董小姐,你熄灭了烟,说起从前,你说前半生就这样吧,还有明天。”对的,我们还年轻,还有明天。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张纸,夹在线上,飘在空中,有的人绚丽,有的人高雅,但是我们,还是一张白纸,我们学会用心中的画笔,在白纸上,画出追美丽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最好的better me。
我佩服成冬青的努力,大学四年里的800本书,我也羡慕他们的大学,我仰慕孟晓俊的伟大理想,以及王阳的美好青春。他们是幸运的,他们进入了北大,他们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朝气的一代,但是他们死了,死于对梦想的压迫。
我向往渡边的20岁,向往他们单纯的大学,向往单纯的情感,向往单纯的氛围,赞美直子的死,那么淡然的死,不留恋生。我可怜渡边,因为直子连爱都没爱过他。
我渴望各种人生,渴望未来,我羡慕国外,他们可以淡然地完成梦想再去完成责任,而我们连完成青春梦想的机会都没有。少之又少的机会,少之又少的人突围。
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
也许,梦想正在前方,我们正在不停止的追梦。
清明节生命教育征文3篇
清明奠英魂
高二5班 段冉
明明前些日子已渐回暖,可到了清明,天还是阴了下来。兴许是天公自证不曾忘怀的方式吧。
清明的习俗是祭怀逝者,上溯数百年前就留下记载。“路上行人欲断魂”,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因为一而再地重复而厌倦,唯独陵园不许。在厚土之下,在松枝柏叶之下,在苍白花束之下,沉睡着埋没着无数为国捐躯的烈士忠魂。
站在纪念馆前回想。每年来此祭拜的情形似乎大同小异,在烈士陵园见到过耐心的家长带着懵懂稚子庄严下拜,也有团体组织前来搅扰的。但无论是何其冗赘何其千篇 一律的套路背后,都肃立着你我赤诚哀痛的一颗赤子之心。心脏是鲜红的,热血是鲜红的,铭刻在纯白大理石上的烈士名姓,也是鲜红的。时常妄揣,当红旗在碧洗的天空间迎风招展时,为疆域、为理想泼洒热血的英雄们,可以安眠了。
在犹太死难者纪念馆的地面上,撒满了镂出哭脸的工艺品。那是一个民族的沉泣,也是对罪恶的声伐。我们并没有,可是我想,我们不需要。并不是说我们不去哀悼,也非对罪恶低眉顺眼,而是我们的沉痛中有着更加深重更加有力的什么支撑着。也正是它给了先烈们慷慨赴死的勇气,给了他们毁家纾难的气魄,给了他们永不言弃的责任感。战前他们是普通人,或勤勤恳恳,或面朝黄土背朝天,或满身书卷气……但当一朝狼烟起,他们披挂上阵义不容辞,马革裹尸犹不言悔。战场,危险。谁人不知?然而一朝家国危亡,他们背负起责任时毫无迟疑。
浮雕苍白,在灯光渲染之下更是惨白。浮雕上的将士们冲锋陷阵,军旗在腥风中猎猎搏动,军旗下的战士们目光如炬。怕过吗?也许吧。英雄们也曾是常人,他们有妻有子,上有慈严尊长,下有学语小儿……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它。”
这些为了家国而偏向虎山行的忠魂们,不正是这英雄主义有力的表征吗?
黑白相衬,亘古长存
高二5班张若琛
沉肃的墓地之中,黑与白在这里交接,伴随着悠久历史中无数英烈沉睡安息,一个个不羁而忠毅的灵魂,漫化为黑色的光彩,带着点点血泪,永世安葬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以不倦的深情守候着。
灰白色的石碑旁,淡粉色的花瓣轻轻划过,卷起丝丝涟漪。似是墓碑前的人儿,伴随着心脏啜泣,而落下悲恸的泪光,浸润于地下,消失于天际。我难以想象,那黄沙漫布,战鼓鸣响的战场,战士们是如何忍受这离别的疼苦、背井的忧愁、妻儿的'牵挂,又不知他们是如何将漫天的牵挂凝练为向前的锐意,是如何将身体的千百疼楚磨练为胸中的豪情。或许,只是因为他们踏上了战场,只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只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他们所深爱的人,只是因为他们胸中的豪情与心中的责任,只是因为他们是一名中国人,一名顶天立地、无愧于天地的中国人。
当丝丝凉风吹去,我似是看到了冰雪飘零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中,那匍匐于地长达数天而纹丝不动的将士们,忍受疼苦,又或者他们已忘却了疼苦,只为等待一个最佳时机一举歼灭敌人。我又似是看到了炎炎烈日下,身体的皮肤已被晒伤仍坚持训练的士兵们,一个个标准的动作,一个个准确的射击,一个个挺拔高大的身影,一个个忠贞报国、满腔热血只为点燃天地的英烈们。难以想象,他们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情踏上战场;难以想象,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殊死搏斗;难以想象,当战火的硝烟不幸将他们吞噬,他们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看这天地的最后一眼。我想,若问他们后悔吗?他们的回答可能是:身为一名军人,就要无愧于身上的这身军装。我只恨自己不够强大,不够优秀,不能为祖国多尽一份力,不能继续守护我心爱的祖国,不能继续守护那千千万万的家庭,不能继续为国效力。
古老而沉重的钟声正渐渐失去,肃穆的墓地中,黑色的光彩永世守候着,而那坚贞忠毅的灵魂,那永不屈服的品质是比白昼还白的光彩,亘古的闪耀着,长存着。我由衷的地赞美并敬佩这地下的英灵,惟愿以千百万民众们诚挚的敬仰,去安抚这地下的先烈们。
与生命的邂逅
高二7班卢任天
生命会如此长短不一,会有生死离别,这些都是命定的悲感,我们无可逆转,也不可挽回。因为生活是与生命的邂逅。
初次邂逅竹林,是在清明的一场大雾里。祖辈的墓在深山,前去祭拜要走很长的山路。只记得,当天凌晨,山林被雾环抱着。父亲带了祭品走在前面,我哼着小调跟在后面。入了竹林。竹林上方的叶子雀跃的随风倾倒,发出寒战的“簌簌”声。破土的春笋,手指大小,嫩绿的,在枝头泼洒出一簇簇细小的舟,汇入这雾中的争流。我与父亲并立林间,有些出神。竹林与生命的邂逅,充满生机。
清明节本该就这样,断魂雨,杨柳风,吹得人酥软,沁的人清醒。
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种精神――不悔。我们的先烈们就有这样的不悔,不悔为革命的付出。近年清明,父亲未像以往带我回乡祭祖。缕缕春风,绵绵细雨,南归的大雁,逐走了一季又一季寒冷的冬天。时间转眼消逝,缅怀先烈的日子到来。站在烈士们的墓碑旁,静静地在脑海中印刻烈士们的种种爱国情怀,怀着深深的敬佩之情为其默哀,轻轻问候长眠于这祖国黄土之下的英雄。诉不尽对烈士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的无尽哀思。烈士与生命的邂逅,是对祖国的热爱。
林木青青,郁葱之后藏匿壮烈。凉山火余烟尚未散尽,英雄之豪情不朽。“你们负责冲锋陷阵,我负责还原现场”消防英雄代晋恺如是说。那群身着橘红色衣服,与大伙奋战的消防官兵。他们的脸上,身上,鼻子里全是黑灰,一场火扑灭,他们席地而睡。他们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的森林火灾攻坚战,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有一种战斗,叫做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诙谐之中,尽显庄重。对生命的邂逅,是珍视生命的分量,因为心中的坚守。
从炎炎烈火焚尽眼前虚幻的空想,似是儿时初遇竹林感悟生命。先辈历经世事,方得生活体悟。尊重生命,如是而已。一切都要过去,明天各人又将各奔前程。生命无所谓长短,无所谓欢乐哀愁,无所谓爱恨得失。一切都要过去,像那些花儿,那些流水……
又是一年清明,怀着对生命的敬重,与生命邂逅……
★ 生命教育策划书
★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 生命教育观后感
★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 生命教育教案
★ 生命教育教学计划
★ 护生命征文题材
★ 珍爱生命征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