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温庭筠《和友人伤歌姬》原文注释赏析(共含7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山古每每”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和友人伤歌姬》作品介绍
《和友人伤歌姬》的作者是温庭筠,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78卷。这温庭筠为劝慰一位失去心爱歌姬的友人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歌姬的赞美与怜惜以及对友人的理解与同情以表达劝慰之意。
和友人伤歌姬⑴
作者:唐·温庭筠
月缺花残莫怆然⑵,花须终发月终圆⑶。
更能何事销芳念⑷,亦有浓华委逝川⑸。
一曲艳歌留婉转⑹,九原春草妒婵娟⑺。
王孙莫学多情客⑻,自古多情损少年。
⑴和(hè):依照别人的诗词题材或体裁创作。
⑵怆(chuǎng)然:悲伤貌。
⑶月终圆:一本作“月须圆”。
⑷芳念:怀念佳人的念头。
⑸浓华:浓香艳丽的花朵,此处喻指佳人。委逝川:原指随川流而去。此处喻指去世。
⑹“一曲”句:故有乐曲《艳歌行》和《宛转歌》,然而此处未必实指,应是泛指佳人婉转动听的歌声。婉:一本作“宛”。
⑺九原:原指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此处泛指一般墓地。妒:一本作“葬”。婵娟:姿态美好貌,借指美女、佳人。
⑻王孙:贵族子孙,此处借指飞卿的'友人。
作者友人歌姬去世,此诗为劝慰友人而作。首句谓月缺花残乃人间既不可避免又常有之事,不必过度伤心,次句是宽慰友人之语。三句谓自己能理解友人,诚无他事可阻止友人伤悼歌姬之念,然而落花随川流东去亦是常有之事,不独歌姬独亡。五六句赞美歌姬,谓便是墓草也应嫉妒其婉转之歌声和婵娟之美色,同时也表达了飞卿对歌姬“委逝川”的同情和怜惜。末二句谓友人当节哀,自古多情之人哀伤过度,除自损外,对亡人实无益处,况且亡人于九泉之下亦未必愿意看到未亡人因过分哀伤而自损的结果。 全诗以劝慰为主,其间穿插对歌姬的赞美与同情是为了把自己与友人划为同类,使友人觉得飞卿亦真为佳人“委逝川”而悲痛。众所周知,同病之人往往可以互怜,同病之人互相劝慰的言语往往也比局外人的话更能触动人心,飞卿如此写,大概有此目的。
《和友人伤歌姬》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可是,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兰》、词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66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和友人伤歌姬》繁体对照
卷578_54和友人傷歌姬溫庭筠
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
更能何事銷芳念,亦有濃華委逝川。
壹曲艷歌留婉轉,九原春草妒嬋娟。
王孫莫學多情客,自古多情損少年。
和友人伤歌姬,和友人伤歌姬温庭筠,和友人伤歌姬的意思,和友人伤歌姬赏析 -诗词大全
和友人伤歌姬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 体裁:七律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更能何事销芳念,
亦有浓华委逝川。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温庭筠《黄昙子歌》原文注释赏析
作品介绍
《黄昙子歌》的作者是温庭筠,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75卷第14首。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人春郊骑马图。全诗用一“懒”字,勾勒出马上女子一副无精打采的愁慵神态,给人一种病态美,蕴含着一种广厚的忧伤感。
原文
黄昙子歌
作者:唐·温庭筠
参差绿蒲短,摇艳云塘满。
红潋荡融融,莺翁鸂鶒暖。
萋芊小成路,马上修蛾懒。
罗衫袅回风,点粉金鹂卵。
注释
①黄昙子:古歌曲名。晋桓石民为荆州时,百姓忽歌《黄昙子》曲。黄昙子为王忱字。后石民死而王忱为荆州。见《晋书·五行志》。
②云:全诗校:“一作春。”
③成:全诗校:“一作城。”
④修蛾;修眉。
⑤袅:摇曳貌。
赏析
这一首诗恰像一幅美女春郊骑马图。
前景是一池春水,池四周是长短不齐的新蒲。池水里映朝霞,晨风吹动着它,荡起红艳的涟漪。涟漪远去,远去,仿佛这大地的春光就是从它那里熔解开来的。在红艳艳的云霞之上,紫鸳鸯成双捉对地在那里嬉戏。流莺在塘边的垂柳树上,欢快地飞鸣着,像是在柳丝中抛着金梭。织出这无边的春色(翁一作飞解)。池边通向城里的小路长满了茂盛的青草,路上一匹骏马正驼着一个懒洋洋的少女慢慢地走着。回风吹起了她的罗衫,露出了她那俊美的脸庞,简直就像是涂了脂粉的金鹂蛋。
此诗要讲色彩的确是艳丽极了。新蒲绕着泛着红艳艳朝霞的春水,而远景是无边的春草。池里游着的是紫色的鸳鸯,池旁飞鸣的的是黄莺鸟。这动物的设置,又是如此欢快而幸福。再加上美人骏马,在这如茵的绿草上,衬得是十分诱人。
然而作者当然不只是为了画出这一幅美人春游图。他在这通篇艳丽之中,只着一“懒”字,勾勒出马上女子的神态是无精打采的,懒洋洋的,于此透露出了一丝丝消息。然而作者没有写她为什么在这大好的春光里打不起精神来,只给人这样一个病态的美,令人追思不置。
美人的笑,是动人的,然而不若美人愁之更为动人。这是因为笑,已满足了,她是这样,看了的也是这样。人们固不必问其何以高兴,总之,她高兴就好,满足了,动人的力量也就到此为止了。唯有愁慵之态,使人不知她愁的是什么,这就分外地扣人心弦。当读者甚至愿意为她去分担一部分以便好减轻她的愁的时候,则这无名的忧愁将更令人感到莫名的悲戚。这就是中国的“西子捧心”和外国的维纳斯都成了一种病态美的典型的原因。
当然,对于美的.理解,这是需要文化修养的。有文化修养的人,爱美更惜美。所以美的不幸,更为动人。而缺乏这样细腻感情的人,却以蹂躏美而快意。这就是贾宝玉怜惜画蔷的伶官,而薛蟠却肆意摧残香菱的道理。
所以善读者,见懒而动容生戚,感作者之忧伤。不善读者却正因“艳云”、“红潋”而醉心于“马上修蛾”,以为此情此景正是香艳得很了。读温庭筠的诗词,切切不可以只注意鸳鸯、蛾眉字面的眩目的光辉,就以为他是什么唯美派。而要注意那无限含蓄之处,有时竟只是一个字而已。然而正是这一个字,才是打开宝库的钥匙,才正可以理解到这些极华丽幸福香艳的字眼,只是为这一个字所透露主人公心境凄凉而服务的。于华丽之中而放上颗凄凉寂寞的心,这个搭配的本身就足以动人的。它是把痛苦和忠贞一块儿写的。它复杂到她的忠贞就是她的痛苦,正如现实中的人,他的优点也恰恰就是他的缺点一样,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谁家都有不幸,不能一家家的问清楚。然而正是这许多的不幸,才显现出晚唐之即将崩溃,所以这莫名的悲伤,实在是比实际的某一悲伤更典型,更足以动人的。谁家都有悲伤,那么,谁都能以自己的生活实践去读懂他这“马上修蛾懒”。于是对祖国的大好春光更加感到痛心惋惜的。这莫名的“懒”,则比具体的悲伤包含得更沉广厚。
温庭筠喜欢用“懒”字。就此诗来说,于热闹中,女主人公偏冷冷相对,这个“懒”就是别有怀抱。
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可是,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兰》、词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66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繁体对照
卷575_14黃昙子歌溫庭筠
參差綠蒲短,搖豔雲塘滿。
紅斂蕩融融,莺翁鸂鶒暖。
萋芊小成路,馬上修蛾懶。
羅衫袅回風,點粉金鹂卵。
温庭筠翻译偶题池亭原文赏析注释友人唐诗一作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作品介绍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的作者是温庭筠,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78卷。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原文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
作者:唐·温庭筠
月榭风亭绕曲池,粉垣回互瓦参差。
侵帘片白摇翻影,落镜愁红写倒枝。
鸂鶒刷毛花荡漾,鹭鸶拳足雪离披。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注释
①诗题全诗校:“一作偶题林亭。”
②回互:回环交错。粉:全诗校:“一作棘。”垣:全诗校:“一作墙。”
③帘:全诗校:“一作檐。”片白:全诗校:“一作白片。”
④愁红:全诗校:“一作红愁。”
⑤山翁:晋山简,性好酒。镇守襄阳时,习氏有佳园池,简每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着白接篱。”见《晋书·山简传》、《世说新语,任诞》。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温庭筠的诗全集栏目。()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可是,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兰》、词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66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繁体对照
卷578_13題友人池亭(壹作偶題林亭)溫庭筠
月榭風亭繞曲池,粉垣回互瓦參差。
侵簾片白搖翻影,落鏡愁紅寫倒枝。
鸂鶒刷毛花蕩漾,鷺鷥拳足雪離披。
山翁醉後如相憶,羽扇清樽我自知。
★ 烧歌 温庭筠
★ 七夕歌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