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9的乐园(引导探索,鼓励合作)(北师大版一年级教学案例)(共含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二仙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师:数学王国是一个奇妙的世界,里面有许多奇妙有趣的现象,每一个数字都有一个美丽的世界。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数字9,看看它的乐园。(出示活动主题:9的乐园)
1、指导活动
练习笔算减法
师:同学们任意说一个两位数,如13。
师:13的个位上的数3和十位上的数1调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31,现在就有两个两位数(13和31)了。用较大数减较小数又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18,再把18的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字调换位置又得到一个新的数81。现在又用较大数81减去较小数18又得一个新的数63,又调换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得36,用63减去36得27,再调换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得72,以此类推直到得到差是一位数为此。这个数你们算一算是几?
生(齐答):9
2、集体活动
师: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两位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它两位数按上面的步骤做,他们也能走进9的乐园吗?请大家任选一个两位数试一试。
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探索中。
生1:我举的数是23,算式32-23=9 一步就算出来了。
生2:我举的数是57,算式75-57=18 81-18=63 63-36=27 72-27=45 54-45=9 要五步才能算出来。
生3:我举的数是37,算式73-37=36 63-36=27 72-27=45 54-45=9 我用四步算出来的。
生4:我举的数是25,算式52-25=27 72-27=45 54-45=9 我用了三步就算出来了。
生5:我举的数是49,算式94-49=45 54-45=9 我用两步就算出来了。
生6:我发现了一条规律,任何一个两位数,只要调换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后再用两个数相减,以此类推减得的差是一个一位数,这个数一定是9。
师:同学们真聪明,举的例子真多,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规律。真棒!
3、分组活动
师:你们举出的两位数经过你们的调换数位上的数字相减,直到差是一位数时都进入了9的乐园。
下面看看这些两位数行吗?
(1)22 33 44 55
(2)23 45 67
(3)57 24 68
(4)25 69 14
(5)15 48 18
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每组做一组题目,做完后交流。看看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 差都是0,不能进入9的乐园。
第二组 差都是9,能进入9的乐园,这些数个位数和十位数字相差1,只需要一步就能进入9的乐园。
第三组 能进入9的乐园,这些两位数数位上的数字相差2,要五步才能进入9的乐园。
第四组 能进入9的乐园,这些两位数数位上的数字相差3,要三步才能进入9的乐园。
第五组 能进入9的乐园,这些两位数数位上的数字相差4或者相差7,要经过四步变形才能进入9的乐园。
师:回答得真棒!那我们抬头看看生六总结的规律完整吗?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4、延伸思考
师生共同小结上面的发现,一致认为:(1)任何一个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经过调换十位,个位上的数字再相减,最后都能进入9的乐园。(2)个位和十位的数字相同的调换后相减得0。(3)、不同的两位数进入9的乐园的步骤有多有少。
师:大家通过独立探索,共同讨论,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真是了不起。那么任何一个三位数又能不能进入9的乐园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上二年级再思考吧!
一、情境引入,整体感知人民币。
1、(电脑播放小朋友在超市购买物品的情景,然后定在书中情景图的画面上)问:买这些物品要用什么购买呢?
2、(电脑播放对话情景:“阿姨,我要买这只圆珠笔,请问要多少钱?”“小朋友,圆珠笔的价钱是1元”“阿姨,给……”〈给1角〉“小朋友,这只圆珠笔要1元钱呢,这是1元吗?”“唔……”“小朋友,你买东西要认识人民币呀!”)
现在我们就和奇奇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
3.(电脑出示人民币,介绍人民币质地)人民币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制成的叫硬币,另一种是纸制成的叫纸币。这里有大面值的,也有小面值的,对于这些大面值的人民币今天我们暂且不学,剩下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呢,你能向奇奇介绍一下吗?
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
1、认识1元、1角、1分。
(1)从黄信封中找出自己所认识的人民币,说说是怎么认识的。(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描述、相互补充)
(2)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呢?说说你以是怎么认的?(①四人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学习;②每组交流学习情况。)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那么奇奇买这支价钱是一元的圆珠笔该臬付钱呢?拿出你刚才黄信封里的钱说。
3、认识5角、5分、2角、2分
(电脑出示以上人民币)
(1)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请你从白信封中找出5元、5角、5分、2元、2角、2分,可以离开座位走下去自由选择一位好朋友互相说一说,认一认。
(2)反馈交流,完成。
(3)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继续加油哇!我这儿还有两面三刀个题目等着你们来答呢!
①既然大家都很想说,这样吧,让我们亲自到“小银行”去换一换行不?提供小银行场景:哪些小组愿意开小银行给大家换钱呢?
②学生在音乐声中展开活动
③交流反馈,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奖励。
4、完成课后习题。
5、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
我们都知道认识这些人民币关键看票面上的字样。你们有没有发现钱币上都有国徽,他可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想想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
不要把它折成小船,不要在上面乱写乱画,不要放在脚下乱踩。
三、应用创新,体验生活。
1、买尺子。
2、一元钱买学习用品。
(1)最后,奇奇发现袋里还有一元钱,他决定再买一点其他学习用品,你们想能买哪些物品呢?(学生自己说)
(2)开展购物活动,模拟逛商店,
(3)汇报刚才活动情况。
课后再去调查一下,实践还可买什么,下节课交流。
四、回顾总结,谈收获。
教后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练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逐步熟练。
2、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3、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初步学习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开幕式中的数学问题。
1、宣布运动会开幕(课件演示)
2、欣赏大型空中表演(课件演示)
让学生找出图中有哪些图形。
二、运动场上的数学问题
1、出示图片提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选几道自己喜欢的问题独立解决。
四人小组内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代表汇报,反馈交流。
1.
三、送运动员回家中的数学问题
1、(课件演示)学生讨论。
送运动员回家,要租几辆车?
哪些运动员坐一辆车比较合理?
2、汇报交流。
五、总结。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动物餐厅的有趣情境,感知并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涵的规律.
3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数学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比较两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分析应用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展开新课
1 师:听说动物王国新开了一家动物餐厅,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画自己发现了问题得出结论.
小猴拿了几个盘子? 机灵狗拿了几个盘子?谁拿的盘子更多一些?
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吗
21>18 或 18<21 (复习一下大于,小于号的表示方法)
2 看珠写数,比大小(填一填的内容)
二 练习巩固
1比大小
2 作客
小猴和小熊分别想请一些数字宝宝到家里做课,仔细看一看他们都欢迎那些数字宝宝,看好了把数字宝宝领到他们的家里去作客.可别搞错
3 按顺序填数
4 想一想,接着画下去.
三 布置作业
小调查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有几个人?哪个班人数最多?哪个班人数最少?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特,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简单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观察:指名说说看到模型的哪一面。(有的说前面,有的说侧面)
师:你们猜老师会看到模型的哪一面?(上面)
思考:为什么同是一个长方体的物体,他们看到的形状会不同呢?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 观察实物,传授新知。
观察后说一说。
(1) 小组观察实物小汽车,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2) 交流观察结果。
(3) 观察课本的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淘气和笑笑也在观察同一辆车呢。大家看他们分别看到了车的什么部位?找一找是第几幅图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淘气和笑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4) 师进一步引导讨论。
师:淘气很想到空中看看,汽车又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看看自已准备的小车。
师:除了从上面观察小汽车,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下面)
请拿起桌上的小汽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讨论,谁来说说我们怎么去观察一个物体。
三、 发展性练习。
看一看,画一画:回家后,根据桌上的茶壶,结合自已的观察把自已的观察结果画在纸上。
四、 作业设计。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满十进一,十位为何多一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看图明确图意,训练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 提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 根据信息估算结果。
二、 探索算法。
1、 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 汇报计算方法。
3、 集体用竖式计算。
4、 尝试练习。25+28 37+24 46+35 51+29
三、 对比练习,加深理解。
1、 计算:26+7和26+27
先让学生看题你发现什么,猜一猜结果会有什么关系。
算一算,验证结果。
2、动脑子比较练习另两组。P53 算一算,想一想的后两组。
四、 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
2. 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图形,了解用途。
课前准备:1、图片;
2、自己动手做几个你认识的图形;
3、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
2. 小组互相介绍。
3. 小结学习情况。
二、 新课教学
1. 小组汇报:
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
2. 归纳板书:
长方形 圆 三角形 正方形
3、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形状的图形吗?
(1) 小组交流
(2) 汇报评议
三、 巩固练习
1. 连一连仔细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2. 涂一涂
按要求画一画。
3. 想一想请你接着画下去。
4. 数一数,眼睛看仔细,试做,校对。
教后反思:
采 松 果
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
进位,不退位)的计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在计算中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看图讲故事)
二、 探究新知
1、 学生看图,结合老师讲的小故事,自已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自已提出的问题?
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2、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讨论:你是怎么算的?
你是怎么想的?
谁能用小棒代替松果摆一摆?
(让学生用自已的语言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松果边摆边说,说一说是怎么样算出得数的。)
3、 摆小棒,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1) 教师摆小棒,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2) 同桌一人摆小棒,另一人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4、 游戏:看谁算得快。
师:同学生喜欢做游戏吗?谁想和老师一块做游戏?
老师和学生做游戏。
老师举卡片,学生抢答得数。如:
师:45+3=。
生:得48。
师:67-4=。
生:得63。
、、、、、、
5、 练习
6、 课本第23页第4题,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
学生做完后,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教学目标:
1、 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 能收集和处理信息
教学难点:对信息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讲故事吗?(出示“小兔拔萝卜”情境图)你能看图给同学们编一个故事吗?(学生编故事)
二、 探究新知
1、 鼓励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师: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你能自已解决吗?
2、 小组交流,探索计算方法。
同学们,你们做得都不错,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3、 教师介绍加减法竖式。
师: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关于竖式你知道什么?
4、 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请同学们一块和老师做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说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式,学生用计数器计算。
5、 练一练。
课本第29页第1、2题。
6、 森林医生。
三、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什么?
师: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不难发现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四、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看清题意,引题
看图,利用书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估算活动,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1、 独立思考,。
2、 组织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
3、 然后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二、 解决问题。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三次比赛结束时,笑笑共得多少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三、 想一想。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如“如第一次如果是23分,第二次是多少分”。并注意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并进一步进行讨论。
四、 练一练。
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然后独立完成。
课前
下列事项中,你认为应作好哪几项,请打“√”。 你的补充
□ 上好卫生间。
□ 检查课本和文具的准备工作。
□ 有一个愉快的心情。
□ 预习新课。
课中
下列事项中,你认为应作好哪几项,请打“√”。 你的补充
□ 注意力要集中
□ 发言要先举手
□ 同学有不专心的要帮助提醒
□ 要相互合作,一起完成共同的任务
课后
下列事项中,你认为应作好哪几项,请打“√” 你的补充
□ 及时复习想想学到了什么,怎么学的。
□ 有不懂的内容及时记入问题银行,
并请教同学和老师
□ 有新想法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
作业
下列事项中,你认为应作好哪几项,请打“√”。 你的补充
□ 先完成作业再活动
□ 帮助同学完成作业
□ 出题检查周围同学
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
计算,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关于青蛙的一些知识?(学生互相说说。)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青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每天可以帮助农民伯伯除掉农田里许多的害虫,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两只可爱的青蛙。(出示情境图)
二、 探究新知
1、 学生观察“青蛙吃害虫”情境图,看图编故事。
师:谁能看图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指名讲故事)
2、 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能解决自已提出的问题吗?
3、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讨论:你是怎么样算的?
讨论:你是怎么样想的?
谁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自已的计算过程?
4、 拨计数器,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5、 游戏:看谁看得最快。
6、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 练习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四、布置作业。
买 书
教学目标: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什么书呢?
二、探究新知
1、 教师出示“买书”图。
(1) 提出问题。
同学们,书店里有一些什么书?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通过你看到的情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 小组交流。
说出本小组讨论的几种问题以及列出的算式。小组长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做必要指导。
(3)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可以让学生对“《汪汪乐加元
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进行讨论,得到“28+4”
2.计算“28+4”
(1)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己进行尝试练习。
学生可以通过摆小棒,也可以用凑十法等。
(2) 小组交流。
说出自己计算的方法,看一下全组有多少种方法,小组长做好记录。
(3)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 竖式的写法。
3.尝试练习。
三.巩固练习
课本49页1-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 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2. 倡导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提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
课前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为了保护我们地球这美好的家园,一年级小朋友开展了植树造林的活动。
二、 新课
1. 出示主题图
2. 学生自由观察,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3. 小组汇报交流
4. 指名汇报
5.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间进行交流。
三、 应用教学
1. 出示主题图
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3. 小组讨论
4. 汇报交流
5.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 解答疑问:
淘气在飞机上看到的凉亭是什么形状?
教学目标:训练学生读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根据生活实际处理生活用品的购买,合理安排一天的开消。
教学准备:打印标价签4份、透明胶一个、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出示课题。
二、 选拔营业员。
1、 快速反应。直接写出答数。20以内加减快速口算。
2、 正确计价。两位数加减(进退位)两位数8题。
3、 聪明的应付。填方格。
4、选定8位营业员。分四组工作。
三、 购物活动。
1、 出示货物。设计摆放方法。(分类)
2、 按不同分类张贴标价签。
3、 设计购买方案,实践购买活动。
4、 营业员检验单价、总价、找回的钱数是否正确。
四、 分析购物方案,评议方案(从价格、营养、种类等方面评价)
五、 根据别人的用钱数来猜测他购买的的物品。
1、 提货处的同志遇见了一个老爷爷,他脑子昏了,只记得化了8元钱,你能帮他猜一猜,他可能买了什么。
2、 独立练习猜测笑笑和淘气可能买了什么。
六、 谈谈收获。独立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二 P38
教学要求:
1、巩固6、7、8、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算式卡、小圆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生独立完成,请一生到黑板上练习。
二、画一画,填一填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三、看图做题
1、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
3、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连一连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五、小动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贴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数学游戏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