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宋史·符彦卿》原文及翻译(共含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旋风小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宋史符彦卿文言文翻译
原文: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曰:“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译文:
符彦卿字冠侯,是陈州宛丘人。父亲叫存审,是后唐宣武军节度使、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符彦卿十三岁时,就能骑马射箭。在太原事奉庄宗,以诚实着称,出入内宫,等到成年,任用为亲从指挥使。进入汴,升任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周围的人都逃散,只有彦卿奋力作战,射死了十来个人,很快乱箭集射庄宗所乘的'车子,才痛哭着离开。
晋天福初年,授同州节度使。兄长彦饶也授予节镇滑臺。不久彦饶反叛,彦卿上表待罪,请求返回乡里,后晋高祖石敬瑭没有追问。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领右羽林,改节镇鄘延。
少帝石重贵年幼时与彦卿非常亲昵,即位后,召回朝廷,离开京都节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令彦卿率所辖人马在澶渊抵抗。契丹骑兵数万在铁丘围困高行周,诸将没有人敢抵挡他们的鋭气,彦卿独自带领数百骑兵去袭击他们,辽兵逃走,行周得免于难。又协助李守贞讨伐平定青州杨光远,改节镇许州,封祁国公。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谋划攻打契丹。契丹主率十余万人马在阳城包围晋军,军中缺水,一凿井就会坍塌,争着绞泥水来吸吮,人马渴死很多。当时晋军处于逆风,即将作战,弓箭无法施展。彦卿对张彦泽、圣甫遇説:“与其束手就擒,不如死战,倒也未必会死。”彦泽等也认爲是这样。于是暗中派兵跟在他们后面,顺风攻打敌人,契丹大败,契丹主帅坐骆驼逃走,缴获他们的兵器铠甲、旗帜仪仗数万返回。少帝嘉奖他,改任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被周围的人所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彦卿没有参加,更换他的队伍,把数千老弱士兵配备给他,守卫荆州口。杜重威率大军在滹水投降,急忙诏令彦卿与高行周率领禁军驻兵澶渊。彦泽引导辽兵进入汴,彦卿与行周归附辽国。辽主用阳城的失败责问彦卿,彦卿回答説:“臣爲晋王做事,不能贪生怕死,今天的事,死生由你。”辽主笑着释放了他。
徐州、宋州强盗蜂起,辽主派遣彦卿返回节镇。途中暂驻甬桥,贼首李仁恕以数万人马攻打徐州。彦卿带领几十人骑马突然到达城下,仁恕派遣他的人拉住彦卿的马,请求跟随他入城。很快,彦卿之子昭序从城中派军校陈守习放绳子出城,向贼军中大声呼喊説:“相公应当爲国家讨伐贼寇,爲什麽自入虎口,帮助贼兵攻城?我们虽然是父子,现在成了仇敌,应当拼死作战,城不能进。”贼军惊恐惭愧围成一片,在彦卿面前下拜,请求免罪,彦卿与他们立下誓言,解围离去。
宋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前来朝见,赏赐全套衣服、玉带。在金凤园宴会习射,太祖七发全部射中,彦卿进献名马祝贺。
开宝二年六月,调任凤翔节度使,因患病乘坐便轿前往。免去他的节度使之职。八年六月,去世,享年七十八岁。丧事由官府供给费用。
原文: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曰:“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译文:
符彦卿字冠侯,是陈州宛丘人。父亲叫存审,是后唐宣武军节度使、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符彦卿十三岁时,就能骑马射箭。在太原事奉庄宗,以诚实着称,出入内宫,等到成年,任用为亲从指挥使。进入汴,升任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周围的人都逃散,只有彦卿奋力作战,射死了十来个人,很快乱箭集射庄宗所乘的车子,才痛哭着离开。
晋天福初年,授同州节度使。兄长彦饶也授予节镇滑臺。不久彦饶反叛,彦卿上表待罪,
宋史符彦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曰: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B.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C.遂潜兵尾其后/J』顷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D.遂潜兵尾其后川』页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林,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B.迁散员指挥使、加守太师中的迁和加都是指古代官员职位的变动,不同的是在文中前者表示降低官职,后者表示提升官职。
C.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在古代,玉带既是身份等级的昭示物,又是帝王重要奖赏物,同时也是边国异族世家的进奉物。
D.肩舆,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即轿子,东晋反南朝时即盛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用八个人抬,这是官员中高等级别官员乘坐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符彦卿十三岁便善骑射,侍奉庄宗谨慎诚实,受到庄宗器重,常出入内室,成年之后被任命为亲从指挥使。
B.兄长叛变,符彦卿上表请求治罪,晋祖没有怪罪于他,还将符彦卿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任右羽林统军。
C.符彦卿被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主动改编军队,带领数千疲弱之卒,戍守荆州口,随后又被急召,屯守澶渊。
D.李仁恕围攻徐州时派兵牵住符彦卿的马,想随之进城,彦卿之子符昭序大义凛然,誓死护城,贼人惶恐求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2)彦卿对日: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
答案:
1.(3分)D
2.(3分)B
3.(3分)C
4.(10分)(1)数万契丹骑兵在铁丘包围了高行周,众将无人能抵挡住敌人的锐气,彦卿独自率领几百骑兵迎击敌军,辽人逃离,高行周才得以免难。(当、引、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彦卿回答说:我侍奉晋王,不敢吝惜生命,如今的情形,是生是死由你决定。(第一个事、爱、唯命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宋史符彦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曰: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B.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C.遂潜兵尾其后/J』顷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D.遂潜兵尾其后川』页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林,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B.迁散员指挥使、加守太师中的迁和加都是指古代官员职位的变动,不同的是在文中前者表示降低官职,后者表示提升官职。
C.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在古代,玉带既是身份等级的昭示物,又是帝王重要奖赏物,同时也是边国异族世家的进奉物。
D.肩舆,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即轿子,东晋反南朝时即盛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用八个人抬,这是官员中高等级别官员乘坐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符彦卿十三岁便善骑射,侍奉庄宗谨慎诚实,受到庄宗器重,常出入内室,成年之后被任命为亲从指挥使。
B.兄长叛变,符彦卿上表请求治罪,晋祖没有怪罪于他,还将符彦卿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任右羽林统军。
C.符彦卿被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主动改编军队,带领数千疲弱之卒,戍守荆州口,随后又被急召,屯守澶渊。
D.李仁恕围攻徐州时派兵牵住符彦卿的马,想随之进城,彦卿之子符昭序大义凛然,誓死护城,贼人惶恐求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2)彦卿对日: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
答案:
1.(3分)D
2.(3分)B
3.(3分)C
4.(10分)(1)数万契丹骑兵在铁丘包围了高行周,众将无人能抵挡住敌人的锐气,彦卿独自率领几百骑兵迎击敌军,辽人逃离,高行周才得以免难。(当、引、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彦卿回答说:我侍奉晋王,不敢吝惜生命,如今的情形,是生是死由你决定。(第一个事、爱、唯命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阅读理解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
答案是:3种。“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搅动混合法”。文中提到的属于第二种。
说明文阅读如何分析“文段的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两个。
(1)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何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文段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宋史·徐鹿卿传》原文及翻译
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嘉定十六年,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德秀寻帅闽,疏其政以劝列邑。岁饥,处之有法,富者乐分,民无死徙。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鹿卿悉纵舍而劝以其余分,皆感泣奉命。鹿卿言罢浮盐经界硷地,先撤相家所筑,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贵近始。”卒论如法。丞相史弥远之弟通判温州。利韩世忠家宝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自题诗印纸而去。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御史兼二人劾罢之。及知泉州,改赣州,皆辞。丞相杜范遗书曰:“直道不容,使人击节。君不出,岂以冯惟说故耶?惟说行将有命矣。”鹿卿乃出。上眷遇弥笃而忌者浸多,有撰伪疏托鹿卿以传播,历诋宰相至百执事,鹿卿初不知也,遂力辨上前,因乞去,上曰:“去,则中奸人之计矣。”令临安府根捕,事连势要,狱不及竟。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谥清正。(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四》)
译文:
徐鹿卿,字德夫。广泛地通晓经史,以擅长文学名于乡里,后来的学者争以他为宗师。嘉定十六年,参加廷试,考中进士,有关官署按其对策决定他名列第二位,详定官因其文章直露而加以贬低,结果置第十位。徐鹿卿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曾以直言相道被贬谪居,徐鹿卿选择他的言行,刻石树立在学校以此为校训。建立养士的纲常条纪,学田多分布在溪峒,时时征赋没有准则、限度,农民为此感到痛苦不堪,徐鹿卿去抚恤民众,结果没有拖欠租赋的人。后来盗贼作乱,围绕城邑的屋宇皆被毁坏,只有学宫幸免,故徐鹿卿说:“是没有谁来扰乱我们的。”
真德秀担任泉州知州,请他在南安任职,徐鹿卿以不便养母为借口推辞。真德秀说:“志同道合,可以拯民,你还担忧什么而不来呢?”徐鹿卿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母亲,她欣然答应了这个要求。到职后,首先就罢免了没有名目的科敛负担,注明版籍,革除预借,疏决壅塞阻滞,通达冤抑,其县邑大治。真德秀不久担任福建路长官,疏列他的政绩,以劝勉各县。逢歉收年,处理得法,富有的'愉快地分出财物,民众没有死亡、迁徙的。正当岳珂驻守当涂,制置茶盐,诡称为国谋利,横征暴敛百出,商旅不敢通行于此地,国家收入反不如其初。朝廷命徐鹿卿核实这件事,官吏争相逃窜隐匿。徐鹿卿宽定其期限,亲自审查勾考,全部了解了其实际情况。岳珂辟置酷吏,揭人隐私陷害百姓,没收他们的财产,平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被囚禁了半年。徐鹿卿全部释放而劝他们将余财分给贫民,都感泣涕零,奉命而行。徐鹿卿倡议罢去浮盐经界卤地,先撤相家所筑,被捕者自己说:“我是相府人。”徐鹿卿说“:行法一定得从近依富贵的人开始。”最后还是依法处罚。丞相史弥远的弟弟担任温州通判,用韩世忠家传的珍宝玩物获利,籍没之,徐鹿卿奏请削夺了他的官职。
起初,徐鹿卿邀请衢州推官冯惟说来婺州断狱案,冯惟说平素廉洁、直率,到后则辨别曲直,查出湮没已久的禁查之事。大家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快,正值乡人聚集一起提意见,于是嘱请弹劾冯惟说。州官索要告发冯惟说的盖有手印的文书,冯惟说笑道:“是不是还可以任官呀?”自己在盖有手印的状纸上题诗后离开了。衢州郑逢辰因错误地举荐了人,徐鹿卿因为委任使者不当,两人相继自己奏请免职,又相互和诗酬唱。御史把他们二人弹劾、罢免。后任泉州知州,改任赣州知州,都辞不就职。丞相杜范送书信给他说:“直道不能被人所容,使人击节叹息。你不出任就职,难道是因为冯惟说的缘故吗?冯惟说即将有新的任命了。”徐鹿卿于是才出来任职。皇上对他诚恳地关心,以致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妒忌,有的撰拟假的奏疏托请徐鹿卿给以传递,屡次诋毁宰相以及各种大小官员,徐鹿卿开始不知道,后来就在皇上面前洗刷自己,请求罢去官职,理宗皇上对他说:“你离职而去,正好中了奸人的计谋。”诏令临安府根绝捕拿造假疏的人,因事件与一些有势力的要人有牵连,狱事没有依法追查到底。
徐鹿卿居家忠孝友睦,喜怒不表露于形,恩怨都能泯灭不言,宗族亲属,乡里党人,都得欢喜之心。担任官职廉洁、简约、清正、严峻,不随便拿取一点点东西,一栋草庐刚能遮挡风雨。谥号“清正”。
《宋史·孙长卿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以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天禧中,巽守雍,命随所取浮图像入见。仁宗方权听天下事,嘉其年少敏占对,欲留侍东宫,辞以母疾。诏迁官知楚州粮料院。郡仓积米五十万,陈腐不可食,主吏皆惧法,毋敢轻去,长卿为酌新旧均渫之,吏罪得免。
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诏汰三陵奉先卒,汰者群噪府下,长卿矫制使还,而具言不可汰之故,朝廷为止。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家几人?”曰:“惟此弟尔。”曰:“然则汝杀弟也。”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提点益州路刑狱,历开封盐铁判官、江东淮南河北转运使、江浙荆淮发运使。岁漕米至八百万,或疑其多,长卿曰:“吾非欲事羡赢,以备饥岁尔。”议者谓楚水多**,请开盱眙河,自淮趣高邮,长卿言:“地阻山回绕,役大难就。”事下都水。调工数百万,卒以不可成,罢之。时又将弛茶禁而收其征,召长卿议,长卿曰:“本祖宗榷茶,盖将备二边之籴,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便。今之所行,不足助边籴什一,国用耗矣。”乃条所不便十五事,不从。
改陕西都转运使。逾年,知庆州。州据险高,患无水,盖尝疏引涧谷汲城中,未几复绝。长卿凿百井,皆及泉。泥阳有罗川、马岭,上构危栈,下临不测之渊,过者惴恐。长卿访得唐故道,辟为通涂。
熙宁元年,河北地大震,城郭仓庾皆颓,长卿尽力缮补。神宗知其能,转兵部侍郎,留再任。明年,卒,年六十六。长卿无文学,而长于政事,为能臣。性洁廉,不以一毫取诸人。定州当得园利八十万,悉归之公。既没,诏中使护其丧归葬。 (节选自《宋史·孙长卿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仁宗方权听天下事 听:听凭。
B.推首恶一人诛之 推:审问。
C.自淮趣高邮 趣:通向。
D.时又将弛茶禁而收其征 征:赋税。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孙长卿“长于政事”的一组是(3分)( )
①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②为酌新旧均渫之,吏罪得免
③岁漕米至八百万 ④凿百井,皆及泉
⑤城郭仓庾皆颓,长卿尽力缮补 ⑥定州当得因利八十万,悉归之公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长卿善于处理突发事件。他担任河南府通判时,营房因秋雨被毁,有人造谣惑众城中哗然。为稳定军心,孙长卿赶去安抚士兵,斩杀首恶,并夜宿军营,终使众人心安。
B.孙长卿断案如神。在他担任和州知州时,有人上诉说别人杀了他的弟弟,孙长卿察觉他所讲的不合情理,询问了他两个问题,就断定是他杀了弟弟。经审问,此人认了罪。
C.孙长卿敢于直言。朝廷要开放茶禁,召其商议。孙长卿认为当初实行茶叶专卖,是为了西北边事购买军粮,而今开放茶禁所得不足补助购买军粮开支的十分之一,会使国用损耗,所以拒绝执行。
D.孙长卿关心民生疾苦。泥阳的罗川、马岭一带,山上有一条栈道,下临万丈深渊,路过的人惴惴恐惧。孙长卿寻访到一条唐朝时的故道,将它开辟为一条通途。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嘉其年少敏占对,欲留侍东官,辞以母疾。
(2)州据险高,患无水,尝疏引涧谷汲城中,未几复绝。
答案
4.A(听:治理。)
5.D(①是说孙长卿因“外祖朱巽”的关系任该职,不能表明其“长于政事”;⑥是说孙长卿“性洁廉”)
6.C(非是孙长卿拒绝执行开放茶禁,而是朝廷不听孙长卿的建议)
7.(1)(仁宗)称赞孙长卿年少而对答敏捷,想留他在东宫侍奉自己,(但)孙长卿以母亲患病为由推辞了。 译出大意给2分;嘉(称赞,欣赏)、敏(敏捷,机敏)、辞以母疾(介宾短语后臵结构)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庆州占据险峻之地,以无水为患,曾经从山谷中挖渠引水以供城中人取水,不久又断水了。 译出大意给2分;患?(以……为患?或苦于?)、汲?(打水,取水)、未几?(不久)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参考译文:
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因为外祖父朱巽的缘故,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天禧年间,朱巽驻守雍州,让孙长卿随同运取佛像入见皇帝。(这时)宋仁宗正代(真宗)治理天下事务,称赞孙长卿年少而对答敏捷,想留他在东宫侍奉自己,(但)孙长卿以母亲患病为由推辞了。皇帝下诏升迁孙长卿掌管楚州粮料院。州中仓库积存大米五十万(石),有的'年久腐烂已不能食用,主管官吏都怕犯法,没人敢轻易出仓粮食。孙长卿斟酌粮食的新旧,将好米筛选留下,又将陈米用清水淘去泥污,那些官吏才得以免于被治罪。
孙长卿担任河南府通判。秋天,下大雨,军营房屋被毁坏。有人说某些士兵要叛乱,洛阳城中一片哗然。孙长卿赶去晓谕他们说:“下雨毁坏了房屋,还未能修葺,你们怎么有想叛变的意思,恐怕是有人想趁机动摇我们的军心吧?”(孙长卿)审问出一个首恶分子杀了,并且当夜留宿在军营中,众人的心才安定下来。孙长卿担任和州知州。有人上诉说别人杀了他弟弟,孙长卿考察他所讲的不合情理,询问他的家产情况,他回答说:“是上等。”又问:“家中几个人?”回答说:“只有这个弟弟而已。”孙长卿说:“那么是你杀了弟弟。”审问这个人,服了罪,郡中的人把孙长卿视若神明。
孙长卿历任江东淮南河北转运使、江浙荆淮发运使。一年漕运到京的米达八百万(石),有人质疑运的米太多,孙长卿答道:“我不是想要有盈余,而是用来预防荒年。”议论的人认为楚水多风浪,请求开通盱眙河,从淮河通到高邮。孙长卿说:“地势有山为阻曲折回绕,工役大难于成功。”事情交付都水官,调动民工几百万,终于不能完成,就作罢了。当时又要开放茶叶买卖而收其赋税,召孙长卿商议,孙长卿说:“本来祖宗实行茶叶专卖,是为了充作西北二边境购买军粮之用,而且不出京城的钱,公家私人都认为便利。现在实行的措施,不足补助边境购买军粮开支的十分之一,而国家的财用被损耗了。”于是逐条陈奏不便的理由十五件事,朝廷不听。
孙长卿改任陕西都转运使。过了一年,任庆州知州。庆州占据险峻之地,以无水为患,曾经从山谷中挖渠引水以供城中人取用,不久又断水了。孙长卿开凿了一百口井,都找到了泉水。泥阳有罗川、马岭等地,山上构筑有危险的栈道,下临万丈深渊,路过的人惴惴恐惧。孙长卿寻访到唐朝时故道,开辟为通途。改任定州知州。
熙宁元年,河北发生大地震,城墙和粮仓都倒塌了,孙长卿尽力修缮补筑。宋神宗知道他的才能,转任他为兵部侍郎。第二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孙长卿没有文学才能,但擅长政事,是能干的官员。孙长卿性情廉洁,从不取别人一毫财利。孙长卿任定州知州时应得园林之利八十万,他悉数归公。孙长卿死后,皇帝下诏派人护送他的灵柩归葬原籍。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曰:“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B.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C.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D.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林”,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B.“迁散员指挥使”、“加守太师”中的“迁”和“加”都是指古代官员职位的变动,不同的是在文中前者表示降低官职,后者表示提升官职。
C.“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在古代,玉带既是身份等级的昭示物,又是帝王重要奖赏物,同时也是边国异族世家的进奉物。
D.“肩舆”,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即轿子,东晋反南朝时即盛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用八个人抬,这是官员中高等级别官员乘坐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符彦卿十三岁便善骑射,侍奉庄宗谨慎诚实,受到庄宗器重,常出入内室,成年之后被任命为亲从指挥使。
B.兄长叛变,符彦卿上表请求治罪,晋祖没有怪罪于他,还将符彦卿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任右羽林统军。
C.符彦卿被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主动改编军队,带领数千疲弱之卒,戍守荆州口,随后又被急召,屯守澶渊。
D.李仁恕围攻徐州时派兵牵住符彦卿的马,想随之进城,彦卿之子符昭序大义凛然,誓死护城,贼人惶恐求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2)彦卿对日:“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
参考答案
10.(3分)D(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11.(3分)B
12.(3分)C
13.(1)数万契丹骑兵在铁丘包围了高行周,众将无人能抵挡住敌人的锐气,彦卿独自率领几百骑兵迎击敌军,辽人逃离,高行周才得以免难。(“当”、“引”、“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彦卿回答说:“我侍奉晋王,不敢吝惜生命,如今的情形,是生是死由你决定。”(第一个“事”、“爱”、“唯命”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符彦卿字冠侯,是陈州宛丘人。父亲叫存审,是后唐宣武军节度使、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符彦卿十三岁时,就能骑马射箭。在太原事奉庄宗,以诚实着称,出入内宫,等到成年,任用为亲从指挥使。进入汴,升任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周围的人都逃散,只有彦卿奋力作战,射死了十来个人,很快乱箭集射庄宗所乘的车子,才痛哭着离开。
晋天福初年,授同州节度使。兄长彦饶也授予节镇滑台。不久彦饶反叛,彦卿上表待罪,请求返回乡里,后晋高祖石敬瑭没有追问。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领右羽林,改节镇改镇部延。
少帝石重贵年幼时与彦卿非常亲昵,即位后,召回朝廷,离开京都节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令彦卿率所辖人马在澶渊抵抗。契丹骑兵数万在铁丘围困高行周,诸将没有人敢抵挡他们的鋭气,彦卿独自带领数百骑兵去袭击他们,辽兵逃走,行周得免于难。又协助李守贞讨伐平定青州杨光远,改节镇许州,封祁国公。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谋划攻打契丹。契丹主率十余万人马在阳城包围晋军,军中缺水,一凿井就会坍塌,争着绞泥水来吸吮,人马渴死很多。当时晋军处于逆风,即将作战,弓箭无法施展。彦卿对张彦泽、圣甫遇説:“与其束手就擒,不如死战,倒也未必会死。”彦泽等也认为是这样。于是暗中派兵跟在他们后面,顺风攻打敌人,契丹大败,契丹主帅坐骆驼逃走,缴获他们的兵器铠甲、旗帜仪仗数万返回。少帝嘉奖他,改任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被周围的人所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彦卿没有参加,更换他的队伍,把数千老弱士兵配备给他,守卫荆州口。杜重威率大军在滹水投降,急忙诏令彦卿与高行周率领禁军驻兵澶渊。彦泽引导辽兵进入汴,彦卿与行周归附辽国。辽主用阳城的失败责问彦卿,彦卿回答説:“臣为晋王做事,不能贪生怕死,今天的事,死生由你。”辽主笑着释放了他。
徐州、宋州强盗蜂起,辽主派遣彦卿返回节镇。途中暂驻甬桥,贼首李仁恕以数万人马攻打徐州。彦卿带领几十人骑马突然到达城下,仁恕派遣他的人拉住彦卿的马,请求跟随他入城。很快,彦卿之子昭序从城中派军校陈守习放绳子出城,向贼军中大声呼喊説:“相公应当为国家讨伐贼寇,为什麽自入虎口,帮助贼兵攻城?我们虽然是父子,现在成了仇敌,应当拼死作战,城不能进。”贼军惊恐惭愧围成一片,在彦卿面前下拜,请求免罪,彦卿与他们立下誓言,解围离去。
宋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前来朝见,赏赐全套衣服、玉带。在金凤园宴会习射,太祖七发全部射中,彦卿进献名马祝贺。
开宝二年六月,调任凤翔节度使,因患病乘坐便轿前往。免去他的节度使之职。八年六月,去世,享年七十八岁。丧事由官府供给费用。
★ 宋史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