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备考 考生疑惑六大问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ayu1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考研政治备考 考生疑惑六大问题(共含7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yu1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考研政治备考 考生疑惑六大问题

篇1:考研政治备考 考生疑惑六大问题

考研政治备考 考生疑惑六大问题

一、我是“政治文盲”,政治几月份开始复习?

其实没有必要现在开始复习,大部分研友都是从7月份开始复习的。七月份考研大纲出来,每年政治都会有20%~30%的修订与变化。过早复习浪费时间,效率也不高。所以考生可以等新大纲出来后再复习。政治学科知识量用2个月时间,每天用2~3个小时复习,便可把所有知识复习一遍。如果认为自己的复习效率不高,可以报个暑期培训班,一个暑假就可以把内容复习一遍了。

二、政治有必要考高分吗?

很多研友觉得政治复习,突击背背,达线就行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学科上。其实不然。咱们来算这样一笔帐:政治、英语、数学分别提高20分,哪一个最容易?答案很简单,是政治。另外,如果单科都达线了,就要按总分来确定名次。政治比别人高20分,总分可以把多少人甩到后面?它意味着能否考取,也可能意味着读的是自费研究生还是公费研究生,所以政治有必要考高分。其实政治考试并不难,只要你认真复习,每天看看书,关注国家政治大事,考前1个月强化训练,考80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三、学政治有用吗?

很多研友觉得学政治没什么用,不过是应付考试罢了。我不否认自己刚开始复习政治时也有这种想法,但经过半年强化复习之后,我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变了:比以前更深刻了,能够以比较全面的、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待身边的事物。有这样一种说法:“考研本身让人成长。”的确如此,这其中的滋味需要大家慢慢体会。

四、怎样安排复习计划?

7月~9月全面复习,重在理解。大纲7月份出来,短时间内相应的参考书也出版。这时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计划报辅导班。这段时间的任务是根据大纲要求全面复习知识点,理解每个概念和观点的意思,懂得归纳而不要死记硬背。重要的是每复习完一章就拿相应的历年真题来练习,虽然这些内容基本不会直接重考,但它的出题思路可以参考,主要知识点也不会变。这时千万不要拿很厚的一本模拟题直接做,因为有些题出得并不是很好,甚至会导致复习方向的偏差。

10月~11月分项突破,提高能力。前一阶段政治已经看过一遍,内容都理解了,这段时间主要是做题、总结、灵活应用。买一本不要太厚但比较好的习题集,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对知识进行梳理,在大脑中形成理论框架。

12月~1月模拟加真题,培养实战能力。在这个阶段就要有选择地强化记忆。这时候各大培训班也都开始冲刺点睛了,可以报一个。不过我更赞成通过网络下载一些权威培训班的音频或讲义,这样对比一下,有所侧重地记忆。

五、怎样选择复习资料?

对于政治考研参考书的选择,是个挺难的事情。市场上的政治参考书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总的来说,要选择近几年出版的“品牌”经典书,很多辅导老师出版的书都是比较系统自成系列。如果是自学,最好选择同一个“品牌”,这样比较系统,不会漏掉知识点。

六、有经济实惠的复习途径吗?

政治参考书特别多,大纲也在变,每年参考书都要换,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比较经济实惠的方法是:可以关注一下网络。

以上是复习政治过程中考生疑惑六大问题汇总, 很多细节的问题还有待于大家在不断的学习中去总结和完善。考研考的就是心态,加之正确的复习方法。最后祝愿大家在漫漫考研路上都能一帆风顺!

篇2:考研政治常见六大问题答疑

2015考研政治常见六大问题答疑

1.我是“政治文盲”,政治几月份开始复习?

其实没有必要现在开始复习,大部分研友都是从7月份开始复习的。七月份考研 大纲出来,每年政治都会有20%~30%的修订与变化。过早复习浪费时间,效率也不高。所以考生可以等新大纲出来后再复习。政治学科知识量用2个月时间,每天用2~3个小时复习,便可把所有知识复习一遍。如果认为自己的复习效率不高,可以报个暑期培训班,一个暑假就可以把内容复习一遍了。

2.政治有必要考高分吗?

很多研友觉得政治复习,突击背背,达线就行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学科上。其实不然。咱们来算这样一笔帐:政治、英语、数学分别提高20分,哪一个最容易?答案很简单,是政治。另外,如果单科都达线了,就要按总分来确定名次。政治比别人高20分,总分可以把多少人甩到后面?它意味着能否考取,也可能意味着读的是自费研究生还是公费研究生,所以政治有必要考高分。其实政治考试并不难,只要你认真复习,每天看看书,关注国家政治大事,考前1个月强化训练,考80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3.学政治有用吗?

很多研友觉得学政治没什么用,不过是应付考试罢了。我不否认自己刚开始复习政治时也有这种想法,但经过半年强化复习之后,我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变了:比以前更深刻了,能够以比较全面的、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待身边的事物。有这样一种说法:“考研本身让人成长。”的确如此,这其中的`滋味需要大家慢慢体会。

4.怎样安排复习计划?

7月~9月全面复习,重在理解。大纲7月份出来,短时间内相应的参考书也出版。这时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计划报辅导班。这段时间的任务是根据大纲要求全面复习知识点,理解每个概念和观点的意思,懂得归纳而不要死记硬背。重要的是每复习完一章就拿相应的历年真题来练习,虽然这些内容基本不会直接重考,但它的出题思路可以参考,主要知识点也不会变。这时千万不要拿很厚的一本模拟题直接做,因为有些题出得并不是很好,甚至会导致复习方向的偏差。

10月~11月分项突破,提高能力。前一阶段政治已经看过一遍,内容都理解了,这段时间主要是做题、总结、灵活应用。买一本不要太厚但比较好的习题集,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对知识进行梳理,在大脑中形成理论框架。

12月~1月模拟加真题,培养实战能力。在这个阶段就要有选择地强化记忆。这时候各大培训班也都开始冲刺点睛了,可以报一个。不过我更赞成通过网络下载一些权威培训班的音频或讲义,这样对比一下,有所侧重地记忆。

5.怎样选择复习资料?

对于政治考研参考书的选择,是个挺难的事情。市场上的政治参考书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总的来说,要选择近几年出版的“品牌”经典书,很多辅导老师出版的书都是比较系统自成系列。如果是自学,最好选择同一个“品牌”,这样比较系统,不会漏掉知识点。

6.有经济实惠的复习途径吗?

政治参考书特别多,大纲也在变,每年参考书都要换,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比较经济实惠的方法是:可以关注一下网络。考研教育网都有许多复习资料,热心的研友都把自己上课的讲义和录音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尤其到了冲刺阶段,更能体现出其优势。考研教育网的辅导课程也是大家的不二之选!

篇3:考研政治唯物论六大问题指导

考研政治唯物论六大问题指导

中国大学网研究生考试:1.请问什么是哲学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是如何阐述的?

(1)本体论是表述哲学理论的术语。在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中分别具有各自的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中,本体论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各派哲学家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

(2)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无形无象的与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大体可分为三类: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气”;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无”、“理”;主观精神,如“心”。这三种观点分别归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对于本体论,有的学者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主要讲的是本体论问题,第二方面主要讲的是认识论问题,而认识论是以本体论为前提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以物质为本体的物质本体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基础。

(4)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本体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在作为整体的世界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本体,应该是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体或本原,这样的本体只能是物质。

2.“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怎么理解?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这是因为,任何物质都包含内在矛盾,矛盾必然引起运动;物质通过运动而存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这是因为,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他们相互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4)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可能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即相对静止状态,但其运动却没有一刻停止。因此,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怎样理解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

(1)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2)时空是绝对的,是指它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其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不变的;其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和可变性,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3)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有限和无限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无限由有限构成,通过有限而存在。如宇宙中每一个具体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是无穷的。第二,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任何有限的具

体事物都包含无限的层次,如《庄子》所说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第三,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如对于个体来说,其生命是有限的,这种生命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说,生命的转化来说又是无限的,是绝对的。

4.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什么思想?

这句话朴素地表达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命题。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基本形态之一,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不过,在它们看来,这种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往往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古代辩证法通常是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在承认世界物质性的同时,还朴素地指出了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存在着矛盾。命题把“气”这样一种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而“形”、“光”、“声”作为万物的代表是“气”的表现形式,这是十分明确的唯物主义思想。

由于“形”、“光”、“声”是运动变化着的现象,而运动、变化的观点是辩证法基本观点之一,故而该命题含有辩证法的成分。同时,这一命题也表现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思想。由于“形”、“光”、“声”存在着区别,是不同的运动形式,所以此思想中体现了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观点。

5.什么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是不同的概念,但都是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夸大绝对运动和否认相对静止是对运动的两种极端的理解。所谓相对静止就是指没有发生某一特定形式的运动,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正是由于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静止这一方面,才能形成无限多样、性质各异的事物,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相对主义: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本身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和认识内容的客观性的思维方式。其特征是片面强调现实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夸大认识的主观形式,否认客观真理;只看到事物和认识中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相互过渡,否认它们的`区别和对立,抹杀它们之间的界限。

(3)诡辩论:指运用不正确的论据进行随意的主观推断的一种哲学思维方法,是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相对主义的表现之一。中国古代的惠施、公孙龙和古希腊的克拉底鲁都是诡辩论的著名代表。诡辩论的主要特点是:

①就其世界观和理论基础而言是主观唯心主义;就其方法论而言是片面性和相对主义。

②常见的表现是夸大事物的某一侧面,或以事物的某方面表面相似为依据,进行所谓论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强词夺理,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转换命题等。

③突出表现在对物质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普遍联系观点的歪曲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诡辩论则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如克拉底鲁提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可是诡辩论却是把共性与个性、把事物的联系割裂开来,加以歪曲。如中国古代的“白马非马”论,这种诡辩就是只看到白马和马的差别,却否认了二者的联系;又如有一种观点提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这就是夸大了事物的联系,却否认了二者的差别。

诡辩论的哲学根源是相对主义。

6.请问如何理解“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

(1)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客体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2)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也就是主体对象化。如人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制造出先进的生产工具。

(3)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客体和外界事物的形态、属性、规律等经由人的实践活动拓宽了人的视野,发展了人的智慧,增长了人的才干,丰富了人的情感,磨炼了人的意志,从而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和能力。如人类通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获取了新的知识,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

(4)“双向对象化”的理论意义:主体客体化造成人的活动成果的体外积累,形成了人类积累、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从而使人类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成果不会因个体的消失而消失;而人通过客体主体化这种形式占有、吸收对象(包括前人的活动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人的本质力量,使主体以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双向对象化”正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实质内容。

/kaoyan

篇4:考研政治常见六大问题答疑

考研政治常见六大问题答疑

1. 我是 “ 政治文盲 ” ,政治几月份开始复习?

其实没有必要现在开始复习,大部分研友都是从 7 月份开始复习的。七月份考研大纲出来,每年政治都会有 20% ~ 30% 的修订与变化。过早复习浪费时间,效率也不高。所以考生可以等新大纲出来后再复习。政治学科知识量用 2 个月时间,每天用 2 ~ 3 个小时复习,便可把所有知识复习一遍。如果认为自己的复习效率不高,可以报个暑期培训班,一个暑假就可以把内容复习一遍了。

2. 政治有必要考高分吗?

很多研友觉得政治复习,突击背背,达线就行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学科上。其实不然。咱们来算这样一笔帐:政治、英语、数学分别提高 20 分,哪一个最容易?答案很简单,是政治。另外,如果单科都达线了,就要按总分来确定名次。政治比别人高 20 分,总分可以把多少人甩到后面?它意味着能否考取,也可能意味着读的是自费研究生还是公费研究生,所以政治有必要考高分。其实政治考试并不难,只要你认真复习,每天看看书,关注国家政治大事,考前 1 个月强化训练,考 80 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3. 学政治有用吗?

很多研友觉得学政治没什么用,不过是应付考试罢了。我不否认自己刚开始复习政治时也有这种想法,但经过半年强化复习之后,我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变了:比以前更深刻了,能够以比较全面的、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待身边的事物。有这样一种说法: “ 考研本身让人成长。 ” 的确如此,这其中的滋味需要大家慢慢体会。

4. 怎样安排复习计划?

7 月~ 9 月全面复习,重在理解。大纲 7 月份出来,短时间内相应的参考书也出版。这时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计划报辅导班。这段时间的任务是根据大纲要求全面复习知识点,理解每个概念和观点的意思,懂得归纳而不要死记硬背。重要的是每复习完一章就拿相应的历年真题来练习,虽然这些内容基本不会直接重考,但它的.出题思路可以参考,主要知识点也不会变。这时千万不要拿很厚的一本模拟题直接做,因为有些题出得并不是很好,甚至会导致复习方向的偏差。

10 月~ 11 月分项突破,提高能力。前一阶段政治已经看过一遍,内容都理解了,这段时间主要是做题、总结、灵活应用。买一本不要太厚但比较好的习题集,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对知识进行梳理,在大脑中形成理论框架。

12 月~ 1 月模拟加真题,培养实战能力。在这个阶段就要有选择地强化记忆。这时候各大培训班也都开始冲刺点睛了,可以报一个。不过我更赞成通过网络下载一些权威培训班的音频或讲义,这样对比一下,有所侧重地记忆。

5. 怎样选择复习资料?

对于政治考研参考书的选择,是个挺难的事情。市场上的政治参考书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总的来说,要选择近几年出版的 “ 品牌 ” 经典书,很多辅导老师出版的书都是比较系统自成系列。如果是自学,最好选择同一个 “ 品牌 ” ,这样比较系统,不会漏掉知识点。

6. 有经济实惠的复习途径吗?

政治参考书特别多,大纲也在变,每年参考书都要换,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比较经济实惠的方法是:可以关注一下网络。考研教育网都有许多复习资料,热心的研友都把自己上课的讲义和录音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尤其到了冲刺阶段,更能体现出其优势。考研教育网的辅导课程也是大家的不二之选!

希望通过以上问题的答疑汇总,能够助力于大家的政治复习。政治复习虽然容易过线,对于报考名校的同学,对不能对政治掉以轻心,政治想要拿高分还是需要一定付出的,考研教育网预祝广大考生蟾宫折桂!

篇5:考研政治:“零基础”考生如何启动备考

考研政治:“零基础”考生如何启动备考

是否存在政治学习上“零基础”的同学呢?如果是“零基础”是否意味着启动政治学习很困难呢?到底要多早复习才能弥补“零基础”的缺憾?老师想和同学们聊聊这个话题。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是否存在政治学习上“零基础”的同学?实事求是的说,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同学。在我们国家,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开始到中学到大学,政治都是必修课,也许同学们没怎么关注过甚至有点不喜欢这门功课,但多多少少总有点东西“刮”进我们耳朵里的。退一万步说,大家也不要以为真的有多少同学在政治学习上是基础很扎实的,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即便是文科生,或者大学专业是政治的同学,往往是因为通过的压力、学分的压力而记忆了一些内容,相对于考研政治对理解的高要求来说,那点优势也很有限。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考研政治复习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起跑线是差不多的。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过去政治没怎么花过功夫的同学可能更少些以前对于知识点的误解、对于复习方法的误解,这倒未必是件坏事。所以,如果自认为自己政治基础比较薄弱的,不妨可以早点着手开始复习,不断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总结吸收科学的方法,从而循序渐进。

接下来老师想给自认为基础薄弱的.同学一些切实的复习建议:一是,之前说过的要尽早启动,尽早启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笨鸟先飞”,更重要的是由于启动得较早所带来的从容的积极的心理体验,这种乐观的心态将会带给我们同学持续复习的动力。二是,一定要选择信得过的教材、辅导机构和授课老师。这点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考研政治复习从来就不是大海捞针,也不是刻苦背书,它需要富有经验能够深谙各种原理学习之道的人来引领我们。三是,复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希望同学们切实地做到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因为只有经过你的大脑真实思考的东西才能够融会贯通。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考研复习这场硬仗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自信,而足够的自信是靠我们踏踏实实的践行累积的。相信同学们定能走好脚下的路,信心满怀的走向考研的成功。

篇6:考研政治备考常见问题及解答

2016考研政治备考常见问题及解答

常见问题一:政治该怎样全程规划?时间段如何安排?

考研政治的学习,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规划,因为每个同学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在这里只能是先说一下大致的安排。各位同学现在应该已经进入到考研学习的状态中了,如果还没有的话,老师就要为你捏把汗了。因为现在还是有很多同学对考研政治的学习存在着误区,认为考研政治只要最后看一看被一被就好了,你们也有吧……

考研政治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需要严谨的规划。以现在来看的话,首先要分清阶段。比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8月份之前是第一阶段,9月份到11月份是第二阶段,12月份到考前是第三阶段。之所以这样区分是因为考虑到9月份会有新的大纲出炉,所以9月份开始要围绕新的大纲进行学习,而12月份的时候试卷基本定型,时政范围已经确定,我们需要进行最后的点睛冲刺!

常见问题二:各科复习顺序怎么安排?

很多考生是从现在才开始进行考研政治的学习。从现在开始的第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学好考研政治中的基础性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科目至关重要,尤其是马哲部分,越来越需要考生去理解运用原理分析问题。需要花费更多地时间学习理解。

学习马原的话建议同学们采取框架+要点的方式学习,也就是把马原的每一个模块形成框架,在框架中体现要点。这个我之前的学生都在用,老师在讲课后都会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框架要点,到最后阶段复习的.时候只需要翻看自己整理的框架要点学习就可以了。当然了,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问题三:零基础考生应该如何挑选复习资料?

关于学习资料,现阶段的话可以买一本市面上的辅导书,可以自己挑选,主要是看辅导书里有没有满足几个条件:有框架体系,考点全面,考点旁附带考点解析、经典真题和模拟练习题。满足这几个条件就行了,因为现在所有的辅导书都是围绕大纲解析编制的。

等到9月份新的大纲解析出来之后,可以入手一本,作为参考工具书,查缺补漏,根据老师对新大纲的解读补充新考点就行了。除此之外,还需要一本高质量的练习题册,最好是和真题相近的。

常见问题四:如何有效使用真题?

关于真题的使用,把到的真题整理出来,先不要专门的碰触。把这五套真题作为阶段自测卷,测试自己阶段的学习程度。比如可以在5-8月份的时候使用两套,在9-11月份的时候每个月使用一套。这样的话可以测试出你在哪一学科学的比较薄弱,便于及时调整学习。以前的真题就可以在平时学习的时候使用了。11月份以后各个机构都会有预测试卷出炉,大家届时就可以用这些试卷自测和学习,一举两得。

还要忠告同学们,在现阶段学习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和投机取巧的心理,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学习考点,至于答题技巧,在后续练习的时候自己就能够摸索出一些,再加上到时候老师教给你们的答题技巧,那就无往不胜了!

常见问题五:同一个考点,三年之内都不会有重复的是吗?

这个很显然不是的,有些考点很多年才考一次,有些则是永远都不会考,但还有一些高频考点特别受命题人青睐,几乎每年都要考。不过不用担心,这些考点老师都会帮助大家进行整理,大家学习的时候关注即可。

考研路是一条艰苦长期的求索路,大家一定要稳定军心,心定了,才能学的下去,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刚开始时满腔热血,特别积极,但是都没有走到最后,记住,考研真的是剩者为王!

常见问题六:现阶段政治每天需要多少时间复习?

学习的时间要因人而异了。如果是在校的考生的话建议每天坚持学一个小时的政治就可以了。因为你们还要有其他的课程,还有英语要学习。对于全天考研复习的考生建议保持在一到两个小时就行了,重要的是保证学习的效率和正确的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正确揭示政治理论内在联系,形成互联的体系,使头脑中所掌握的政治理论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知识的堆砌,而是系统互联有机的整体。政治理论的考试考的是考点和考点之间的关系,考的是一种辩证的互联的思维方式。只掌握孤立的考点是不行的,还必须把握不同章节内在关系,才能把这道题答的更好一点。建议大家分模块学习,千万不要一个考点一个考点的单独学习,因为考点之间都是有着联系的,要形成体系。比如马原中的唯物论、辩证法等,唯物论里有可以分为物质观、意识观、实践观、运动观等等。

常见问题七:老师所说的分模块复习是按照课本编排章节复习么?看两课教材可以么?这四本书应该按什么顺序复习呢?

分模块学习并不都是按照章节学习,比如马原的第二章里面包括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大量考点,也需要更多地时间学习。

现在学习的话重点放在马原和毛中特上,建议先看马原,然后看毛中特,在学习马原和毛中特的时候可以适当学习史纲进行调剂。老师不建议同学们以你们大学的两课教材为学习辅导书,因为考试大纲和两课教材是有所不同的,而且两课教材的知识点太多并且与考研无关,是会浪费时间的。

两课教材不用重点看,可以作为工具书。比如马原的哪个考点不理解了,可以翻翻两课教材看看有没有更加详细的解释。但不要依赖于两课教材。

常见问题八:现在要开始关注政治新闻吗?

考生如果时间精力允许的话可以关注时政新闻,但不要为了关注而关注,因为你对这个没兴趣的话会适得其反。不用担心时政,每年的12月份都会有老师总结这一整年的时政,你们拿来看就可以了,可以节省时间。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因为每年的材料分析题的材料都是从这些主流媒体中获得的,你们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篇7:考研政治 考生常见三大问题

2015年考研政治 考生常见三大问题

一、政治有必要考高分吗?

很多研友觉得政治复习,突击背背,达线就行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学科上。其实不然。咱们来算这样一笔帐:政治、英语、数学分别提高20分,哪一个最容易?答案很简单,是政治。另外,如果单科都达线了,就要按总分来确定名次。政治比别人高20分,总分可以把多少人甩到后面?它意味着能否考取,也可能意味着读的是自费研究生还是公费研究生,所以政治有必要考高分。其实政治考试并不难,只要你认真复习,每天看看书,关注国家政治大事,考前1个月强化训练,考80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二、复习政治有用吗?

很多研友觉得学政治没什么用,不过是应付考试罢了。我不否认自己刚开始复习政治时也有这种想法,但经过半年强化复习之后,我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变了:比以前更深刻了,能够以比较全面的、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待身边的事物。有这样一种说法:“考研本身让人成长。”的确如此,这其中的滋味需要大家慢慢体会。

三、怎样安排合理的复习计划?

7月~9月全面复习,重在理解。大纲7月份出来,短时间内相应的'参考书也出版。这时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计划报辅导班。这段时间的任务是根据大纲要求全面复习知识点,理解每个概念和观点的意思,懂得归纳而不要死记硬背。重要的是每复习完一章就拿相应的历年真题来练习,虽然这些内容基本不会直接重考,但它的出题思路可以参考,主要知识点也不会变。这时千万不要拿很厚的一本模拟题直接做,因为有些题出得并不是很好,甚至会导致复习方向的偏差。

10月~11月分项突破,提高能力。前一阶段政治已经看过一遍,内容都理解了,这段时间主要是做题、总结、灵活应用。买一本不要太厚但比较好的习题集,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对知识进行梳理,在大脑中形成理论框架。

12月~1月模拟加真题,培养实战能力。在这个阶段就要有选择地强化记忆。这时候各大培训班也都开始冲刺点睛了,可以报一个。不过我更赞成通过网络下载一些权威培训班的音频或讲义,这样对比一下,有所侧重地记忆。

最后考研教育网预祝全体考生复习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考研政治备考:全年复习进阶

考研政治马原理备考建议

考研政治四大题型备考九大注意

考研政治备考要有目的、有重点

科学复习迈开考研政治备考第一步

高考政治备考指南

高三政治备考复习计划

三级英语经验备考英语三级六大诀窍

考研英语翻译备考技巧

寒假备考考研数学

考研政治备考 考生疑惑六大问题(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考研政治备考 考生疑惑六大问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