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面试技巧和案例(共含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凤眼晶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优点
面试官问应聘者这个问题有两个目的:第一,判断应聘者是否真实地阐述了自己的优点。第二,应聘者所阐述的优点是否是这个职位所需要的素质。
准备工作:
在面试之前就找出自己的3-5个优点;
为每个优点找出几个例子,最好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三个方面;
在这3-5个优点之中,精选出一两个和所申请职位最吻合的优点。
关于缺点
表述缺点时,既要结合本人实际,并选择无碍面试的那些,并力争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面试时谈及个人缺点,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坦然承认,博得认同
如果是自己的缺点,最好的办法还是坦然地承认它。为自己的缺点辩驳也无济于事,重要的是如何使别人在感情上认同你谈及自身缺点的态度。
消除误会,缩小隔阂
有的“缺点”并不是缺点,而是一般意义上的误会造成的,这时你应及时澄清,缩小与面试官的心理隔阂。 案例:
一名出身于高干家庭的求职者,到一家普通单位求职面试,他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我的父亲是高干,但他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家中虽有保姆,但洗衣服等家务活从来不让保姆帮我做,而是让我亲自动手做。由于我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从不依赖父亲的职权,所以到你们单位,多大的苦,我都能吃。”
出生于高干家庭,可能会被他人误认为“不能吃苦”,但这位应聘者从父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入手,谈到对家庭出身的看法和自己的生活态度,以此让面试官了解自己吃过苦、能吃苦的优秀品质。如此,他就缩短了与用人单位的距离,使企业觉得其就是可造之材。
明谈缺点,实论优点
有时面试官会对求职者提出一些尖刻的问题:“你在从事某项工作时有哪些缺点或不足?”有的求职者连连摇头回答说没有;有的求职者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的缺点就是特散漫,不愿意受纪律约束”,或回答一些从事某项工作时的致命缺点,令人哭笑不得。
这样的求职者,有哪家企业敢要?相反,有些人的回答却令面试官赞叹不已,他们既不掩饰回避,也非直截了当,而是结合职场新人的共同弱点(如缺乏实践经验、社会阅历较浅等),联系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如知识结构不甚合理、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新的挑战等)及自身个性中的缺憾(如过分追求完美,开拓精神不够,或过于追求工作效率,小心谨慎不足等)。
说一些自己正在克服和能够改正的一些弱点,谈理想与现实中的差距,讲那些表面是缺点实则对某项工作有益的个性,既体现出了谦逊好学的美德,又正面回答了难题。
心理研究表明人际交往存在三种状态:一种是权威式,一种是理智式,一种是冲动式。在面试中更加需要理智式的交往,而理智来自于充分准备和深思熟虑,而不是幼稚冲动。
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它、改正它,反而强词夺理不愿承认。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缺点与优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前提是要正确地认识缺点,真真正正地改正缺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缺点本身来讲,有些“缺点”对某种工作来说恰恰是优点;对有缺点的人来说,无论是消除误会还是坦然承认,都会使消极的评价转化为积极的评价。
面试失败案例(1)
那时我接到了一家知名的高薪企业的面试通知。这让我既高兴又紧张,因为我从来没有面试的经验。我在图书馆里泡了好几个晚上,啃《面试轻松过关》、《面试宝典》之类的书,看得头昏脑胀。
真正面试的那一天终于来到了。我走进考场后才发觉,与我一同面试的其他五个人都是男生。考场是一个很小的会议室,中间是一张圆桌。考官坐在圆桌一边,我们几个人坐在另外一边。服务员拿来六杯水,其他几个男生直接拿起自己面前的水杯就开始喝。我一转念,不对啊,几个考官都还没有水喝呢,我们怎么可以抢先呢?于是很有礼貌地把杯子递给离我最近的一个考官。
“还是女孩子心细啊。”坐在中间的一位考官说,另几个正在喝水的男生立刻窘住了,面面相觑。我暗暗自得,不忘对考官们露出谦逊的微笑。
几位考官介绍了公司运营方面的具体情况,也聊了聊我们的专业和对公司的想法。由于刚才的“喝水事件”,另外几个男生都比较拘谨,反倒是我和考官们谈笑自如。这时,坐在正中央的主考官突然问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你的简历上写着会跳舞,你会跳哪种舞呢?”我立刻懵了。小时候我的确学过一点舞蹈,后来就没再进行过舞蹈训练。要是说实话,多丢面子啊。于是我就扯个谎说会跳新疆舞,说完之后就觉得脸有些发热。谁知考官要求我随便摆个姿势看看。我窘极了,从头到脚都无所适从,只好站起来原地转了个圈。
好不容易面试结束,考官们走出会议室讨论了一下,把我叫了出去。
“根据你的性格特点,我们想把你安排在外事部门,不过户口方面可能还需要再争取。”
听到这句话,我愣住了:“你们不是答应可以解决吗?”后半句被我吞进了肚子,我的感觉越来越不妙。要是户口解决不了,我也许根本就不会来应聘……我左思右想,轻轻咬着下唇说:“要不,我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
主考官也突然愣了一下,我马上意识到,自己似乎说错了什么。
“好吧。”他微笑着说,“不过要记得,以后你参加面试的时候,不要说‘和爸爸妈妈商量’的话,因为这样会显得你没有主见,明白吗?”
我抬头看了看他的眼睛,他眼里满是真诚。我意识到,我错失这个机会了。
面试失败案例(2)
把小动作留在面试场外
李娜,女,24岁 专业:法律本科 面试岗位:文秘
都说现在工作难找,招聘信息铺天盖地,好岗位却是大海捞针,所以我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很低,没想到这也会失败。大学读的是法律,又有两年医药工作的经验,应该说我的资本还是有一点的,去应聘一个文秘的岗位,总觉得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也就没把别的竞争者放在心上。
面试当天我把自己的简历熟悉了一遍,也没怎么准备就去了。到了现场一看,已经有几个应聘者在了,看样子都经过一番细心打扮,一个个嘴里念念有词,显然是在温习。看他们那个认真劲儿,我有了竞争的真实感。面试官有两位,看上去都非常严肃,被他们眼睛一盯,我就慌了神,头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事先准备的说辞全忘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时候比较年长的面试官让我作自我介绍,我几乎把自己的简历记得的都背了一遍,语调就像一根直线,声音也发虚,手又习惯性地去摸头发,一说完我就知道,这回完了。
另一个面试官问我,应聘这个岗位的优势在哪里。这本来是个好机会,只要我把自己的特长、经验说清楚,胜出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可偏偏一紧张,平时的那些小动作全出来了,一会儿摸摸头发、一会儿摸摸耳朵,擦鼻子……我都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摆,两位面试官看着我直皱眉头,问了两个问题就叫我出去了。
电话面试技巧及案例
以下是电话面试技巧及案例:
案例1
宠物狗搅局难过关
不少企业的电话面试往往如不速之客,忽然来袭,应届大学毕业生李小姐就刚刚经历了一场尴尬的电话面试。“一天上午,我在家睡懒觉,忽然就接到了一家软件公司的电话,HR告诉我10分钟之后要进行电话面试,我急忙开始预备纸和笔,并且打开了网页找到了那家公司的简介,尽管我预备得还算充分,可是通话期间还是出现了问题,我的宠物狗跳到我的膝盖上不停地吠叫,电话那头的面试官肯定听得清清楚楚,我再三表达歉意,还是感觉到了对方的不耐烦。”尽管李小姐十分向往这家待遇优厚的名企,但因为宠物狗搅局,还是没能通过电话面试这一关。
快报建议
电话面试攻略其实有很多,电话面试的首要礼仪就是确保你的面试环境安静,这样你就不会被弄得心绪不宁或被打断,而且还要保证联系电话畅通。假如你是在职人员,就不应该在工作岗位上接听面试电话,假如是在家里,那么要确定你的家人理解你,让你占用电话并且在你面试时不会被打搅,
案例2
太自大吓跑面试官
“就像网络聊天时你不知道网络对面到底是美女还是恐龙,接受电话面试时你也不会知道电话那头的‘对手’是谁。”提起自己的'面试遭遇,应聘某跨国制药公司的刘先生苦笑不已。因为对自己的专业技术十分自信,因此他在面试过程中侃侃而谈,大量使用专业术语,结果电话那头的考官经常接不上话,两人总是出现交流空白。刘先生根本不以为然,直到接到委婉的拒绝函件才大吃一惊,正是自己的牛气,吓跑了考官。
快报建议
应届大学生接受电话面试时,除非你是非凡吸引公司的“牛人”,否则公司的人事主管是不会亲自去电话面试一个大学生的。用人企业里负责打电话给毕业生的一般是HR助理,顶多也就是人事专员,他需要了解的仅仅只是确认你的基本信息,了解你的求职需求,属于并不深入的短兵相接。一般在电话面试之初,对方会做相应的自我介绍。因而,求职者应仔细注重对方的介绍,以便听清楚对方的姓名及职务。不要因为自己称呼出错而降低“印象分”。同时,面对主考官该说什么、接电话的态度等,都是大家在面试过程中应该注重的。
一、回避硬伤的三项注意事项
当面试进入一定阶段,有的企业根据需要,可能会加上英文面试,能到这个阶段,也预示着你正向梦想的职位最后冲刺,这轮面试的分量可想而知,所以你应该确保在面试中发挥最佳状态。毕业生求职攻克交流障碍,帮助自己回避硬伤的注意事项如下:
1.回答语速切莫过快
英文面试的第一目的是让国外主管了解你,甚至对你感兴趣,最重要的是展示你的综合素质,绝非单单的语言能力,所以应该首先力求有条不紊、表达清晰。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语速快一般体现具备两种不同特质的人,一种是思维和语言反应能力强且协调的人,一种是处事急躁的人。语速过快容易给人不自信、不稳重的错觉。所以最好的语速是中速平和,既让人听懂,又给自己以思考的时间。
2.自由讨论应当直白
在英语的口语交谈中,不必太拘泥于语法,大胆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即可。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现最具魅力的自我,才是英文面试的至高境界。很多人恨不得在面试中用大气磅礴的英文演讲征服面试官,习惯于堆砌华丽的词藻,其实又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
3.电话面试充分准备
如果采用电话面试,而且你提前知道了电话面试的时间,则可以在面试时把简历、cover letter放在你旁边的桌子上,直接运用里面的句子回答问题。一些基本的问题,你可以事先准备好答案。
二、外企面试一般包括三轮
第一轮面试:
一般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人员担任考官,他们会从你的个人简历出发,请你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试图在短短几分钟内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你的简介当然要是浓缩的精品。所以,前奏一般用一句话陈述自己的基本特征即可。然后迅速进入正题,或选择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经历叙述,或介绍自己的长处。对话双方:Interviewer (I)面试官Applicant (A)求职者。
例1:Q:Would you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sel
(请你谈谈自己的情况好吗?)
或者: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self?(关于你自己,你能告诉我些什么?)
面试是Interviewer与Applicant互相沟通的一种场合,这一问题是在寻找有关你性格、资历、志向和生活动力的线索,需要积极正面回答,把面试官摆进自己的谈话当中去,自然而然就起到了互相沟通的作用:
A:Do you want me to talk about my personal life or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job?
(你想让我谈谈我个人的生活呢,还是与这份工作有关的问题?)
这种谈话的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接下来,双方就进入较为灵活的话题。
例2:I:Give me a summary of your current job description.
(对你目前的工作,能否做个概括的说明。)
这是你展示自己的最佳机会,不要吹嘘自己或过于自负,但要让面试官知道你相信自己,知道自己的实力:
A:I have been working as a computer programmer for five years. To be specific, I do system analysis, trouble shooting and provide software support.
(我干了五年的电脑程序员。具体地说,我做系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软件供应方面的支持。)
[面试英语问答技巧和案例]
类型简介
案例面试,是用具体案例来考察面试人员的面试形式。在一个案例面试中,面试官会讲述一些关于公司的信息,同时提出一个公司面临的问题或者所处的两难困境。案例可以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当然也可以是书面形式的。公司和事件可以是真实的事例,也可以是虚构的。面试者对这个公司给出一些答案或者建议。
考察的能力和素质
由于咨询师在工作上的不少时间都是在和客户以及同事进行相互的沟通,同时咨询工作本身的特点要求咨询师必须具备一系列的特质才能够成功。这些特质包括: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对问题能够很快的根据细节建立假设,并且运用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来解决问题等等。因此,一个互动性很强,和实际联系很紧以及要求分析能力较高的Case Interview可以很好地衡量面试者的这些素质。
a. 领导能力
咨询师常常需要独立工作,并且带领团队和客户去达成共同的目标,因此领导力对于一个成功的咨询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在面试当中,你需要通过主动掌握整个面试,有信心的提问题来表现你的领导力。
b. 分析能力
咨询业的核心就是分析——根据事实提出假设,把数据break down,然后形成一套分析框架,并且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在面试过程当中,你需要通过有效,有目的性的提问等来反映你的分析能力。
c. Presentation Skill
一旦咨询师对案例进行了完备的分析并且想好了相应的策略,他们就需要把他们的发现和建议展现给整个案例小组和他们的客户。因此,这个能力对咨询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在面试当中,宁愿说慢一点,花点时间思考,也不要结结巴巴的做陈词。
d. 精力
咨询公司往往希望他们的咨询师能够在10小时的飞机之后依然精力充沛的出现在客户面前。所以有力的握手,真诚的笑容,自信的眼神以及整洁的外表都是他们所看重的。
e. 冷静
在Case Interview中,面试官有时会刻意营造一种很tough的氛围,比如不断challenge你,或者不断否定你的回答,这不代表你做的不好,而是他们在故意考察你能够面对压力冷静思考。要知道:当咨询师面对客户的时候,面对压力而冷静的发现问题以及思考是很重要的素质。
应对方法
a. 面试时的技巧
实践:面试前如果你没有经历,也没有案例研究过程,你几乎注定要失败。有上百个的案例,好多都是免费的。找一个朋友或是职业顾问,最好是熟悉案例面试的,让他帮忙你做个面试官。
询问:你提的问题要像你的答案一样能够打动面试官。询问关键问题的更多说明和信息,别犹豫。面试官在那儿是帮助你,而不是将你哄入歧途;所以你得抓住这点,这样才有助于展示你的交际能力。
理顺你的思路:面试官给你讲了案例后,要给你几分钟时间理顺一下思路,做一些笔记。Steiner说,将你的分析如果分成三部分很有意义:市场机遇、竞争威胁、操作挑战。每一个主题下,你又可以说很多小问题。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你给出的信息连贯。
b. 结束时的技巧
切忌在双方热烈讨论某一问题时,突然将对话结束,这是一种失礼的表现。如果一时出现僵持的局面,应设法把话题改变,一旦气氛缓和就应赶紧收场。
不要勉强把话拖长。当发现面试谈话的内容已渐枯竭时,就应马上道别。否则,会给对方留下言语无味的印象。
要小心留意对方的暗示。如果对方对面试谈话失去兴趣时,可能会利用“身体语言”做出希望结束面试谈话的暗示。比如,有意地看看手表,或频繁地改变坐姿,或游目四顾、心神不安。遇到这些情况,最好知趣地结束面试谈话。
要把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在准备结束面试谈话之前,先预定一段短时间,以便从容地停止。突然结束,匆匆忙忙地离开,会给以粗鲁无礼的印象。
在有些面试交谈结束时,说一些名人格言、富有哲理的话,或是美好祝愿的话,往往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笑容是结束面试谈话的最佳句号,因为最后的印象,往往也是最深的印象,可以长期留在双方的脑海之中。
猜测题Guesstimates在Case Interview十分常见的,由于需要你估计的问题你压根就无法准备,同时没有什么Framework可以参考,需要你临场提出解决方法,因此不仅对于考察应聘者的分析能力,对考察他/她的沉着冷静也是很有用的,又被称为“市场评估”,有时需要你在没有细节提供的情况下,估计一个市场的大小。
Guesstimate的应对策略和Business Case有些类似,都是需要你针对问题进行框架建立,分析,以及大声的思考来告诉面试官你的思路,但是最大的不同在于你不需要通过不断的提问来获取相关信息,相反,你这时需要不断的假设一些数据来使你的分析能够进行下去。主
要的技巧如下:
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取切入点
切入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而切入点的选取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同时和你所知道的常识也很有关系。一般来说,有以下的规律可以参考:
如果是估计客流量,可以从柜台的数目和每个人通过每个柜台的时间入手。
如果是估计一个区域的销量或者比如餐馆的数量等,可以从人口入手,通过估计人口中与之有关的比例来估计。
由于Guesstimates的问题千变万化,因此没有万能的切入点,往往需要大家根据问题来思考,但是通过人口切入有时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把问题分解成最基本的单元来分析
这个是面试官重点考察的能力。何谓最基本的单元呢?最基本的单元就是指那些你给出数据假设而几乎不需要给出原因的因素,
仔细体会下面的那个估计北京市餐馆数目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根据生活常识来假设
由于面试官在Guesstimates的面试当中不会给你多少信息,所以你需要不断的假设,而假设的基础就是你的生活常识。这些你不需要准备,顶多需要了解一下你所住城市的人口就够了。
在假设的时候,你的假设不需要十分精确,但是要有依据。比如你如果说北京机场一分钟降落一架就是一个make sense的假设,实际上是一分钟还是一分钟30秒并不关键;但你如果说一辆火车能够容700人,面试官就一定会问你怎么得出来的,你就必须要能从给出原因(比如从车厢数目和每节车厢的人数分析)。
大声计算
在Guesstimate中面试官也希望能够了解你是否有着基本的数据运算能力。咨询师常常需要面对众多数据来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因此要求应聘者必须要具备适当的数据敏感度。
因此在面试过程当中,有时会需要应聘者对数据进行运算。在这个时候,你应该大声的阅读你的计算步骤。因为大声的阅读代表着你对于这些计算是很有信心的,这样面试官对你这方面的能力就不会怀疑了。
同时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取近似值就好,不需要精确计算。面试官希望你能够计算,但是也不需要你是一部计算机。而且精确计算需要耗费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当中面试官就是在看着你做计算,是很无聊的,因此取近似值就可以了。
面试通常需要长期的准备,在面试之前要了解目标公司及招聘职位,还要了解相关行业的状况,复习职位要求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我们了解面试流程、类型及面试技巧,以便能够顺利面试成功。
常见的面试类型有电话面试、小组面试(群面)、案例面试、评价中心(AC面)、行为面试、压力面试和结构化面试共7类面试。我们将分章对这些面试类型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应对技巧。
1.1什么是案例面试
案例面试英文全称为CaseInterview,基本是咨询类公司特有的面试方式,考察的是应聘者解决商业问题的专业素养,属于咨询人员专业技能面试。而如今这种面试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企业所采用。在面试中用一些较简单的商业案例问题来考察应聘者的应变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全面性等。
案例面试这种面试形式有以下两种特征:
特征一:互动性案例面试一般都是一对一的。面试官会给你一个商务案例,让你当场进行分析,找到解
决方法或者提出决策建议。可以说,案例面试就是模拟了一名咨询顾问现场工作的全部内容。面试官就好比是你的客户,你的任务是向面试官提问,以了解必要信息,最终完成这个案例分析。和其他面试不同,案例面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且是由应聘者掌握主动权,进行提问和互动。
特征二:重过程
案例分析的考察重点不在于你是否正确完成了这个案例的分析,而是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提问的逻辑性、条理性,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创新能力等等,这些才是面试官需要着重考察的。一般而言,案例面试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不相同,所以得出的数据结论也千差万别。
案例面试的一般流程如表1.1所示:
表1.1案例面试的一般流程案例面试的一般流程
通常咨询公司面试会有2~3轮,每一轮的流程基本如表3.5所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热阶段(GeneralTalking),和其他形式的面试一样,围绕着应聘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提问;第二阶段才是真正的案例分析面试。这其中有三种类型的问题:市场估算(MarketingSize)、智力题(Brainstorm)和商务案例(BusinessIssuse)。案例面试考察应聘者的要点如表1.2所示:
表1.2案例面试考察要点
图1.1案例面试实例题分析解决步骤
1.2案例面试核心技巧
案例面试的成功要素包括:
? 框架(Framework):选择合适的分析框架,将问题逐步分解;
? 定义关键点(DefineKeyPoints):利用框架进行分析,快速找出关键要素;
? 互动(Interaction):在分析过程中,通过互动方式,敏感且有效地获得关键信息;
? 方案(Solution):给出切实可行、能自圆其说的方案。这些要素在案例面试过程中的组织体现如图1.2所示:
图1.2案例面试成功要素组织体现图
要点一:框架
出色完成案例面试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构建分析框架。使用框架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帮助你对分析过程结构化,使整个过程看起来有序且富有逻辑。所以,在深入探讨案例之前,就要建立一个分析框架。
这里说的使用框架进行分析,包括首先建立一个逻辑化的分析模型,然后使用这个模型分析出目前遇到的商务问题的本质与关键要素,接着系统地深入探讨,直到找到解决方法或者时间已经到了。
正确理解框架
误区一:框架就是现有模型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框架理解为是一种现有的模型或分析工具。更准确的说,框架是你要分析解决案例的大致思路和步骤,是非常广义的。就像前一节中举的案例中,那个应聘者者的框架就是以最大比例的顺序来深入问题,这也是一种分析框架。
误区二:选择不合适的框架你必须要明确一点,框架只是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工具,但绝不表示,只要使用某种框架就一定能完成案例分析。要选择切合案例的“合适”的框架,往往有些应聘者在还没弄清楚案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的情况下,就急于搬出框架进行分析,导致最终案例面试失败。
举个例子,一个案例是国外某奶粉生产厂商,由于业务扩展想进入中国,让应聘者预测一下市场大小和前景。应聘者一听,就觉得是市场进入问题,于是立即搬出波特五力模型,却没有意识到这个案例的真正目标是预测市场大小和潜力,而不是了解一个行业的总体情况。因此他选择的模型基本没有用。
误区三:对现有框架生搬硬套不同的案例,问题的组成方面是不同的,关键点也不同。所以熟悉各种框架只是解决案例问题的第一步。在面对案例分析时,还要加入自己的理解,灵活变通的使用框架。切忌死板地将问题归类,然后套用现成的框架,比较好的方法是设身处地考虑问题,就假设你自己是老板,生意变差了,你会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呢?先思考,然后切合实际地建造合适的框架,这样才是解决案例题的正确之道。
另外,框架模型的使用要灵活变通,甚至多种模型相互结合使用。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框架分析必须贯穿案例分析的整个过程。无论何时你被问到一个战略决策问题,你就必须迅速构建一个框架,来回答这个问题。很多咨询公司,会在案例面试一开始和在面试过程进行到3/4的时候,突然抛出一个比较宽泛的战略问题,当遇到这种情况,应聘者首先不要惊慌,应停下原来分析到一半的问题,然后准备一个合适的框架,来应对新提出的战略问题。
实用的框架模型介绍
这里介绍几个比较有用的分析框架,也是案例面试常见问题最有效的工具。可以说,只要你充分理解这些框架要素,合理使用它们,融汇变通的将它们组合,那么一般的商务案例就难不倒你了。
ü波特5力
ü一致性分析(效益驱动和成本驱动)
ü4C(公司,竞争者,顾客,合作者)
ü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ü价值链分析;
ü科特勒的4P模型(product,placement,promotion,price);
ü市场细分andSPSG(市场规模,市场收益率,市场份额,市场成长率)
ü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影响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力量对比)
ü微观经济:市场结构,供求关系,长短期,价格,弹性,边际成本和收入,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财务报表分析(损益表分类,收入与成本分析)
ü成本--效益分析
ü净现值和资本成本
你要让自己尽可能的熟悉这些模型框架,当然,死记硬背是没有必要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好,如果能做到能将它们组合起来一起使用就更好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需要多种模型的组合使用。关于这些框架模型的详细介绍参见本书第四章商业分析模型的相关内容。
灵活使用各种模型,构建自己的分析框架
当你在为案例面试做准备而看了大量的案例后,你可能会很自然想要创造一种你自己的分析工具。这话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你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后,会对一些案例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惯有的解题思路。
这时,你可以回顾一下做过的案例,感觉一下你最得心应手的分析方法,并试着去创造一种能表达你自己分析思路的框架。之后,你就可以创造出一种你自己的“标准”解题套路了。当然,这一切必定建立在你已经阅读过大量案例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对各种框架及其应用场合了如指掌。
要点二:互动
互动是案例面试的核心技巧之一。互动的意义在于,你必须不断地向面试官“索要”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才能完成案例的分析,这也是案例面试的独特之处。良好的互动技巧,能够使面试官更清楚地看到你的分析能力,因此在参加案例面试前必须多加练习。
互动的要点包括两部分:
(1)敢于提问;
(2)获取信息;
(3)角色转换。
(4)敢于提问
在案例面试中,面试官是希望你提问题的。只要是你觉得必要的、有利于分析问题的信息,面试官都非常乐意回答。很多没有经验的应聘者,在案例面试时往往问题太少,他们深怕自己问的问题不够聪明或者“麻烦”了面试官。殊不知,不提问题才是案例面试中最致命的错误。因此如果你需要知道什么,就大胆的开口提问,不要担心问错了问题,问错了总比想错了好。
在之前举例案例实例中,那位应聘者对原材料的成分不了解,就直接向面试官提问,这样一来可以解决疑惑;二来还获得更多有效信息,也适时的展现自己分析的严谨。敢于质疑的精神在咨询公司是最为崇尚的。
但是如何提问却是有技巧的。在案例面试中,不要问面试官太过宽泛的问题,类似“我们客户的渠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听起来像没有经过思考,老道的面试官可能随时把问题抛回给你,“WhatDoYouThink?”。
要获得有效信息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可能性都罗列下来,按优先级排序。然后把可能的情况按顺序依次说出(也就是做假设),然后再问面试官哪一个假设是正确的。例如:“我认为渠道可能出现如下问题:A、B、C…,A的可能性最大,因为…,AmIright?”。这样提问的话,面试官是非常乐意听到的,即使你没有点中要害,面试官一般也会很友好地提示和纠正。
获取信息
互动的过程是双向的,面试官在回答你的问题的时候,也给你提供了新的信息。这时需要你对面试官提供的信息进行迅速地梳理,把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你必须要留意以下三种信息:
(1)数据信息十分留意
数据在案例面试中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对于一些案例,如损益平衡分析、趋势分析、投资回报分析等,数据是解答的关键。因此一旦面试官提到了数据,你就要迅速地在纸上记录下来,同时思考一下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面试类型及应对技巧:案例面试]
HR:离预定面试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小时了,请问你什么时候能到?
面试者:哎呀你们公司到底在哪条路上啊,司机已经带我绕了十分钟的路了,你们这里真难找…
HR: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公司?你对这个行业了解有多少?
面试者:我很喜欢这个行业,很喜欢你们的品牌,最喜欢的是***,这个产品的广告非常有创意,我特别欣赏里面传达的概念……”(报出的都是面试公司竞争对手的品牌和广告)
HR: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么?
面试者:那个,能介绍一下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么?
有些人被问起离职原因,仿佛祥林嫂吃了黄连,涕泪俱下地历数在前一个公司如何被老板欺压、被同事排挤得暗无天日的生活;有些人跟他商量工资的时候就开始竹筒倒豆子诉苦:什么刚刚结婚买房子要还房贷啦,老婆刚怀孕家里开销大啦,前一个无良雇主已经三年没给下属加过工资啦……同情没博到,倒引起了反感。
[人民银行面试经验:不要博同情]
其实市场情况大家心知肚明,没有必要谈太多私人理由,有时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期望值,远胜过千言万语。
一个小动作,一句脱口而出的话,都有可能让你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因为在这 些细节后面, 面试 官看到了你对这份工作的态度。
失败乃成功之母,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六大 面试 失败案例,它们或者能对正在找工作的你有所帮助。
(一) 说错一句话我失掉第一局
小七,女,24岁 专业:会计
那时我接到了一家知名的高薪企业的 面试 通知。这让我既高兴又紧张,因为我从来没有面试的经验。我在图书馆里泡了好几个晚上,啃《面试轻松过关》、《面试宝典》之类的书,看得头昏脑胀。
真正面试的那一天终于来到了。我走进考场后才发觉,与我一同面试的其他五个人都是男生。考场是一个很小的会议室,中间是一张圆桌。考官坐在圆桌一边,我们几个人坐在另外一边。服务员拿来六杯水,其他几个男生直接拿起自己面前的水杯就开始喝。我一转念,不对啊,几个考官都还没有水喝呢,我们怎么可以抢先呢?于是很有礼貌地把杯子递给离我最近的一个考官。
“还是女孩子心细啊。”坐在中间的一位考官说,另几个正在喝水的男生立刻窘住了,面面相觑。我暗暗自得,不忘对考官们露出谦逊的微笑。
几位考官介绍了公司运营方面的具体情况,也聊了聊我们的专业和对公司的想法。由于刚才的“喝水事件”,另外几个男生都比较拘谨,反倒是我和考官们谈笑自如。这时,坐在正中央的主考官突然问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你的 简历 上写着会跳舞,你会跳哪种舞呢?”我立刻懵了。小时候我的确学过一点舞蹈,后来就没再进行过舞蹈训练。要是说实话,多丢面子啊。于是我就扯个谎说会跳新疆舞,说完之后就觉得脸有些发热。谁知考官要求我随便摆个姿势看看。我窘极了,从头到脚都无所适从,只好站起来原地转了个圈。
好不容易面试结束,考官们走出会议室讨论了一下,把我叫了出去。
“根据你的性格特点,我们想把你安排在外事部门,不过户口方面可能还需要再争取。”
听到这句话,我愣住了:“你们不是答应可以解决吗?”后半句被我吞进了肚子,我的感觉越来越不妙。要是户口解决不了,我也许根本就不会来应聘……我左思右想,轻轻咬着下唇说:“要不,我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
主考官也突然愣了一下,我马上意识到,自己似乎说错了什么。
“好吧。”他微笑着说,“不过要记得,以后你参加面试的时候,不要说‘和爸爸妈妈商量’的话,因为这样会显得你没有主见,明白吗?”
我抬头看了看他的眼睛,他眼里满是真诚。我意识到,我错失这个机会了。
(二) 把小动作留在面试场外
李娜,女,24岁 专业:法律本科 面试岗位:文秘
都说现在工作难找,招聘信息铺天盖地,好岗位却是大海捞针,所以我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很低,没想到这也会失败。大学读的是法律,又有两年医药工作的经验,应该说我的资本还是有一点的,去应聘一个文秘的岗位,总觉得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也就没把别的竞争者放在心上。
面试当天我把自己的 简历 熟悉了一遍,也没怎么准备就去了。到了现场一看,已经有几个应聘者在了,看样子都经过一番细心打扮,一个个嘴里念念有词,显然是在温习。看他们那个认真劲儿,我有了竞争的真实感。面试官有两位,看上去都非常严肃,被他们眼睛一盯,我就慌了神,头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事先准备的说辞全忘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时候比较年长的面试官让我作自我介绍,我几乎把自己的 简历 记得的都背了一遍,语调就像一根直线,声音也发虚,手又习惯性地去摸头发,一说完我就知道,这回完了。
另一个面试官问我,应聘这个岗位的优势在哪里。这本来是个好机会,只要我把自己的特长、经验说清楚,胜出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可偏偏一紧张,平时的那些小动作全出来了,一会儿摸摸头发、一会儿摸摸耳朵,擦鼻子……我都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摆,两位面试官看着我直皱眉头,问了两个问题就叫我出去了。
(三) 要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叶挺,男,25岁 专业:国际贸易 应聘岗位:营销企划
有一句话说:把自己当成珍珠,时时害怕被埋没的痛苦。我想我就是那种把自己当成珍珠的人。毕业快一年了,简历投了不知道多少,可到现在工作还在天上飞着呢。昨天一个朋友好好给我上了一课,说我太爱表现,太咄咄逼人,虽然当他面我没承认,不过自己想想确实是那么回事。
不久前我去一家知名公司应聘,这是我经历的最正规的一场招聘,据说投简历的有数百人,最后跟我一起杀进面试的有30多人。虽然处在高手云集的环境当中,但这么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我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这份工作我是志在必得。
不知道是过于自信,还是过于紧张,面试的当天我居然睡过了头,幸好我排在中间偏后的位置。可是迟到毕竟影响了状态,还没轮到我呢,自己就紧张起来了。
当时我们被分成三人一组回答面试官的问题,而且为了避免泄露考题,面试的人进去了以后就不能出来。当我走进面试的会议室,里面已经站满了人,而且看上去都很自信,我觉得要脱颖而出必须表现得更积极。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总是抢在别人前面,比别人多说两句。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面试官问:如果你的同事中有那种不那么好沟通的人,你怎么办?别人还没有说话,我就抢着回答:最重要的是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需要去勉强。整个面试下来,有2/3的问题都是我回答的,而且越说越顺根本忘了要收敛,看得出来另外两个组员不太高兴,但是我想面试本来就是表现自己的机会,就没在意。
结果一个星期后我收到通知,被客气地告知不需要参加复试了。因为公司觉得我不注重团体合作精神,太急于表现自己,不是他们需要的人才。
(四) 不知天高地厚害了我
边奇:男,28岁专业:文科面试岗位:编辑
5年前,我信心十足地参加过一家大公司的招聘,结果却以意想不到的失败告终。现在,作为公司的一名人事主管,我时常参与招聘新人的活动。通过一个招聘者的眼光,我得以清楚地认识自己当年的失败。
我是文科毕业生,读书时就曾任校刊的副主编,同时在不少杂志上写稿,应该说对采编业务非常熟悉。我认为自己去应聘一家内刊的编辑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没想到,不知天高地厚的自负害了我。
那个内刊隶属于一家国际知名的大公司。说实话,我当时是看中了这家公司的知名度,并考虑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前景才去应聘的,从内心里对内刊编辑的位子多少有些不屑,认为自己当个不对外发行刊物的编辑绰绰有余,
所以,也就没对面试进行过多准备。
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在我看来并不起眼的职位,却引来了许多应聘者,而且显然,大家都有备而来,手里拿着包装得非常漂亮的个人材料。相比之下,我的材料就显得很黯淡――但我只是担心了“一下”,是金子就会发光,我的实力是很明显的,我这么想。
面试开始,十几位面试者坐在环形桌前,先填写一份问卷,回答一些“你对本公司了解多少、个人有什么爱好、将来有什么打算”之类的问题。我觉得这张问卷一点儿也不显示专业水平,于是迅速作答,然后东张西望,看着那些略显紧张的其他应聘者。
问卷全部交上之后,主考官走了进来,同我们开始一场集体谈话。先是每个人自我介绍。不少人很详细地说明自己的姓名、籍贯、专业、特长、得过什么奖、参加过什么活动之类的,这在我看来,全是些没有什么新意的按部就班,而我别出心裁的个人介绍也确实赢来了考官关注的目光。我暗自得意。
接下来是回答提问。这时候,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很认真地了解公司情况。我所知道的只是一般大众都知道的该公司的形象。对于公司的业务领域、特别是一些技术进步方面的问题,我知之甚少,而这也绝不是一个文科生的特长。这时候,那些理科学生的优势凸现出来,他们表现活跃,而我有点插不上嘴。好不容易等到考官问有关杂志编辑的专业知识,我一下子逮住了机会,滔滔不绝起来。我看到考官很注意地在听,我想,自己应该能通过 考试 吧!
可惜,我满怀希望等来的却是未被录取的消息,更让我受打击的是我得知公司录取了一个工科专业女生,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主考官太没水准!
在我情绪低落之时,班主任和我谈了一次话。原来,他和给我们面试的主考官是大学同学。主考官告诉他:我未被录取的理由不是业务素质、个人能力不行,而是我不合适他们招聘的职位。他们认为,以我的个性和自我期望值,不会踏踏实实安心于本职工作。而且,我与他人的合作精神似乎也欠佳。
老师的话让我顿悟,而在这之前,我把面试失败的责任完全归罪于考官。在下一次的面试时,我吸取教训,认真准备,不再掉以轻心,被顺利录用。
(五) 知己知彼才能取胜
许天明,男,23岁 专业:国际贸易 学校:宁波大学
招聘单位打电话通知我去面试的时候,我正和好朋友在逛街。在N多的 招聘会 上,“多投简历”战术让我早就回忆不起来什么时候投了这个简历。
回到学校,我向一个宁波本地的同学打听了一下。原来,这是一个私人的 英语 培训 学校。当时,我很“自负”地想,就凭我多次到大公司面试的经历和扎实的基本功,这种小场面应该不在话下。
我如约来到招聘单位,和人力资源部主任聊了一会才知道这是一份初中 英语 教员的职位。主任简单地问了我一些 英语 方面的问题,我自信地对答如流。心里暗想,这么简单的东东还来考我,想想我六级的英语水平教高中生都不在话下。看起来主任对我还是比较满意,他把我带到一个坐满了学生的教室,让我围绕“春天”给同学们上一堂课。接过粉笔,我有模有样地上起课来。当我正自我陶醉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满足感中时,主任示意我可以结束讲课了。
回到刚才那个办公室,他和我闲聊了起来。他问,“你对我们学校了解吗?”“知道一点,你们是私人的外语 培训 学校”,我回答。他又问,“你知道来我们这里 培训 的都是什么人吗?我们学校的特色和授课风格你了解吗?”我无语。他说,“你恐怕对我们不大了解,从起先的谈话中我感觉你对英语教员这个职位好像也没做好准备。”我心里一惊,刚刚还以为瞒天过海之术施展得很好,原来早就被明眼人识破。
他接着说,“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是需要加强的,而他们本身对英语又没什么兴趣。刚才听了你的讲课,你的专业水平可能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但在教学上,你根本没有与学生互动,不能吸引他们学英语。我恐怕你不大适应……”我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起身告辞了。
(六) 都是“谦逊”惹的祸
张嶙嶙,女,24岁 专业:法律 学校:杭州商学院
我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人前文气内向得一塌糊涂,面对陌生人还会紧张得说不出话。
大四下半年,大家开始忙着找工作,生性内向的我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也到处去投简历。可是,所有的投出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一点音讯都没有,打击得我本来就没多少的自信心更是所剩无几。终于有一天,一个日商投资的外贸公司打来电话让我去面试。
为了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我专门向有经验的学长取经。各方高人的实战经验告诉我,面试时一定要谦逊,千万别太锋芒毕露。同时,还要对公司的情况进行摸底。我怀揣着“经书”,在网上开始了昏天暗地的搜罗。所有网上有关该公司的资料都被我翻了个遍,就连日本老板喜欢的表达方式我都了然于心。
面试这天,我美美地打扮了一番来给自己增加自信。一排看似威严的人士簇拥着老板模样的人坐在会场上方,日本老板亲自面试。天哪,一看这架势,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起来。我急忙回忆学长面授的经验,心里暗自念着:要谦逊、谦逊、谦逊……
在我结结巴巴地进行了自我介绍后,主考官开始正式“考问”我。第一个问题就把我呛住了。他说,“我们招的是专科学历,你是本科怎么会来应聘这个岗位?”我支支吾吾地说,“我……我觉得你们公司挺好的,也比较适合我的专业。”“我们公司好在哪里?这里工作压力很大,平时要经常加班,你可以适应吗?试用期只有基本工资800元,其他什么福利也没有,能接受吗?”面对主考官连珠炮般而又近乎苛刻的问题,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只知道用“是”、“可以”、“行”来证明我的诚意。
在等待是否进入复试的空档,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心里暗自庆幸,想着刚才的回答算是很谦逊了。终于等到了“宣判”时刻,主考官面带微笑地告诉我:“小姑娘,你的条件不错,不过以后再去面试要自信点……”接下来的话,我就一句也没听进去了……
职场贴士:如果不需要知道,就别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