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反思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maya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错题反思(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ay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错题反思

篇1:错题反思作文

错题反思作文

昨天,数学作业本我本来可以全对的`,就因为三道题目而失去了宝贵的“笑脸”!

错题之一是4×9+8,本来等于44,四九三十六,算36+8时,我先算十位了,3+8=11写1进1,6加进上来的1等于7,所以我算成了71。错题之二是468×9。八九七十二,写2进7,六九五十四,4+7我竟然算成了10,所以,本来应该等于4212的,被我算成了4202。最后一题,7×7+3呢,我错得更离谱了!七七四十九,9+3=12写2进1,4+3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8,所以,我算出了82!

拿到作业本,我看到日期旁边不是笑脸,而是一颗五角星,我呆了!再看看错的三题,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容易的题目,我怎么会做错呢?我怎么会做错呢?哦,我想起来了!昨天,我做得非常迅速,只顾着要快点做完,根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写了上去。我决定改掉粗心这个坏毛病,以后做题目时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做一个同学们、老师们都喜欢的好学生!

篇2:日记反思错题

日记反思错题

20XX年9月27日 星期二 晴

昨天的练习册上的数学回家作业有一大半同学都是全对的,但我作为数学课代表/a>课代表却做错了好几题。今天放学前,当我上去领练习册的时候,老师那双“凶神恶煞”的眼睛直盯着我,让我胆战心惊。

我提心吊胆地订正好了作业,交给老师批改后回到座位上,认真地反思了一下,为什么这么多同学能全对,而我却不能呢?记得当初,我是一丝不苟地做着作业,做完,我还从头到尾的检查了一遍。虽然我非常有自信可还是错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哦,我想起来了,昨天,我做得非常迅速,只顾着要快点做完,根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写上去。那一定是我贪图快而忽略了题中的狡诈之处,才招致老师这个无形的批评。

唉,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呀!我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都怪我总是高傲自大,总是任务观点,没有认真做作业,最后导致错误一大片。

不要埋怨了,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些事都是意想不到的`。最主要的是,要抓住要点,改正粗心的毛病,争取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毛病。 我下定决心,从今以后,一定要认真做作业,不再粗心大意,做完了还要认真检查,一遍、两遍、三遍……,没有必胜的把握决不松懈。另外,我一定要改掉自傲自大的毛病,要虚心请教,诚恳待人,这样我不仅能把作业做好,还会受同学们喜欢。

篇3: 错题反思与分析

错题反思与分析

又要临近期末考试了,在平时的考试中我总会因为不仔细读题、审题而考砸,为此感到内疚。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几个我曾经做错的题目,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例题1】 选择

易错题目:用6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图`1 )

a 24平方厘米 b 22平方厘 c 36平方厘米

错 解:我把题目看完以后心想:不就是求表面积吗?太简单了!三下五除二,列式1×1×6×6=36平方厘米,选择了答案c

分 析:我太小看这道题了,我以为只要求出1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再乘6就行了。其实把6个小正方体叠起来,仔细考虑,中间还有14个面叠起来。长方体的表面积较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

正确解答:方法一:拼成的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是1厘米,高是2厘米,因此列式为(3×2+1×2+3×1)×2=(6+2+3)×2=11×2=22平方厘米,应选择答案b

方法二:还可以这样考虑,没有拼成长方体之前6个小正方体。表面积是36平方厘米,拼起来以后少了14个面,因此用36-14=22平方厘米,也能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试 一 试: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那就动手试一试吧,如果把图拼成(如图2)

长方体的表面积又是多少呢?

【 例题2 】 判断

易错题目: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错 解:因为我在看题目时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看一看题,经常少读了字或多读了字,结果把题目做错了。

分 析:判断题题目一般不长,而且只有两种答案,或错或对,所以做题时容易放松警惕,以至做错,为此,还经常挨批评。看到题目,想也没想就打了√。

正确解答:这题应该是错的。因为“两个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而题目中没有“相邻”这两个关键字,说明可以是两个不相邻的`进率,如立方米和立方厘米间的进率是1000000。哎,我真是粗心大意啊!

【 例题3 】 应用题

易错题目:把一块棱长是0.5米的正方体钢坯,锻成横截面积是0.05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的钢材有多长?

错 解:我想只要求出体积再除以横截面积就行了,可是在我列式时少乘了一个0.5,导致做成了0.5×0.5÷0.05=5米

分 析: 多怪自己做题时不细心,做完没认真检查。不该错的也错了,真可惜!

正确答案:应该是0.5× 0.5 ×0.5÷ 0.05=2.5米

试 一 试:同学们,同样类型的题目可以千变万化,审题时一定得细心哟!给你出一题:把一块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钢块锻造成一个横截面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钢材长是多少?

反 思:从以上几个例题中,我领悟到以后不管做什么题,都要认真地看题目,千万不要马马虎虎。其实做人做事也是一样的。

篇4:语文考试错题反思

语文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是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认真总结错题反思,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98分始料未及。

校对答案之后,再仔细翻阅了一会儿。

仿句,本来就是对的,也不能这么说,对参考答案来说,它是错的,开始复习的时候,谁都知道是九年级的老师来批改,但是谁知道七年级的人数多得要命,竟然比九年级的人数还要多两三百人。我无奈地叹息,这几分本来可以“名正言顺”的加入我语文分数这个队伍,要是这道题不扣,我也可以跻身在一百分之上的队伍中了。

阅读短文我还是败在这里了吗,说真的,阅读理解和思想品德几乎一样,都是在文章中找出正确的句子再加分析就ok了,可惜的是,无论我怎么去“理解”,我的思路总是不能和出题人的思想一致,这使我进入了一个相当冷漠的世界,出题人似乎偏偏要我难堪。对于做阅读理解来说,我就是一个“菜鸟”,这没什么好说,即使我博览群书到别人都达不到的境界,尽管我和阅读理解之间的“摩擦“也不下六年,但是我和他的距离依旧很远,我读懂了文章意思,但出题人这种客观的想法,总是会让我所写的答案,和我心灵上的”答案产生很大的差距,我只好再去背那一些“正确”的解题方式,这是我突破阅读理解这道“大关”的唯一出路。

最后一个扣分最严重的,无疑就是。

算一算,扣了9分呢。小学老师早就告诫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看书的习惯。为什么?还用说么,为了作文,为了这个占尽风头的考试必考题目,作文在这次期中考试里占了40分呢,占了三分之一的分数。

“改卷的老师是九年级的老师,他们是按照中考的标准情况改的,作文至少要被扣掉6分。”看上去总是“经验老成”的小学语文老师曾经这样海阔天空地说到我们中学时会出现的某某情况,说的最多的,就是古文和作文。

古文可以,至少在这次考试里我没丢一分,除了平时的背诵,我还记得小学时代那段“痛苦”的经历:“周而复始”地读论语,“周而复始”地读宋词,背诵知识大全里234首古诗,重新再背;期间一直在背《小学生必备古诗文78首》,六年级

背世说新语背了整整65首,印象深刻,只不过班上的人除了王佳颖以外别的人都没饱尝过这种滋味。

说得都心酸,因为我即使是这么辛苦地学习,还终究是不如意。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还能在班集体中跻身前五名。我依旧可怜着我那白白失去的仿句的2分和作文的6分。但毕竟别人和我的情况都一样,毕竟考试就是冰冷的战场,最后突出重围的不止几个人,可他们唯一和我们不同的,就是他们知道如何防御别人的攻击,知道怎样才能守护自己到最后一刻,而我们不知道,我需要的,就是明白出题人为什么要把这个题目放在这里,他有什么意图,这样一来就明显会简单许多。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篇5:学生错题后的反思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信用是无形的财产”这句格言。确实,人无信用寸步难行。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俗话说:“言必信,行必果”古今中外,有不少人都很讲信用,革命领袖毛泽东就是一个非常守信用的人。

1959的一天,毛主席从黄任之家里借来一本王羲之的真迹,并说好只借一个月,毛主席对这幅真迹爱不释手,每天一办完国家大事就展开来仔细欣赏,仔细推敲。一个月到了,毛主席把书小心翼翼地包好,叫来卫士晓伊,说:“你跑一趟,送还给黄老。”又加重语气说:“路上小心,不要损坏了,今晚零点以前必须送到。”不一会儿,黄老打来电话让毛主席尽管看,多看几天没关系,虽然毛主席对那本书爱不释手,可他仍然摆摆手说:“送去吧,讲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朋友交往要重信义,到了一个月还不还我就失信了。”

宋庆龄也是一个守信的典范。宋庆龄答应同学小珍星期六在家里教她折花篮。可是等到中午12点,小珍也没来,可宋庆龄仍欣慰地说:“我虽然没有等到小珍,但我做到了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10月2日,我和朋友约好去镇上买一些学习用品,在望虞河畔汇合,可是我却没有守约,那天我沉迷于电视忘了与朋友的约定,害得朋友苦等了1小时。今天我学了这句名言,茅塞顿开。

“信用是无形的财产。”这句话告诫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同学们,时代正在呼唤诚信美德,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信用是无形的财产。”

篇6:学生错题后的反思

期中考试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翘首企盼的成绩也要揭晓了话题作文 关于反思的作文(8篇)文章话题作文 关于反思的作文(8篇)出自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0512399.html,请保留此链接!。早上第一节课,老师走进了教室,怀里抱着我们的考试卷。“我来念一下成绩!”老师说。这时,教室里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起来,同学们的脸上充满了焦急、担心。有的听到成绩,立刻变得兴高采烈,眉飞色舞;有的却垂头丧气,后悔不已,后悔自己当初怎么不认真复习。教室里顿时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气氛里。此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里也开始冒汗。“马凡博,98.5分!”还不错,我心里的大石头落了下来。试卷发下来后,我急忙在试卷上找错误。由于粗心,我以1。5分之差与满分失之交臂。

这成绩给我留下的则是深深的思索。总结经验教训,是自己太马虎大意了,还有就是平时努力程度不够。痛定思痛,我觉得只有发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只有在学习上一点点积累、认真努力、坚持不懈的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攻克它,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上的强者,才能自信的面对挑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航行在没有边际的学习海洋上,只有凭借这种精神,才可能到达知识的彼岸,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它既不生动又不有趣,既不是立体的又不是鲜活的事物,只有我们明白它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才能羸得鲜花和掌声。记住,没有不劳而获的美事。

篇7:语文考试错题反思800字

语文考试错题反思800字_小学生作文

校对答案之后,再仔细翻阅了一会儿。

仿句,本来就是对的,也不能这么说,对参考答案来说,它是错的,开始复习的时候,谁都知道是九年级的老师来批改,但是谁知道七年级的人数多得要命,竟然比九年级的人数还要多两三百人。我无奈地叹息,这几分本来可以“名正言顺”的加入我语文分数这个队伍,要是这道题不扣,我也可以跻身在一百分之上的队伍中了。

阅读短文我还是败在这里了吗,说真的,阅读理解和思想品德几乎一样,都是在文章中找出正确的句子再加分析就ok了,可惜的是,无论我怎么去“理解”,我的思路总是不能和出题人的思想一致,这使我进入了一个相当冷漠的`世界,出题人似乎偏偏要我难堪。对于做阅读理解来说,我就是一个“菜鸟”,这没什么好说,即使我博览群书到别人都达不到的境界,尽管我和阅读理解之间的“摩擦“也不下六年,但是我和他的距离依旧很远,我读懂了文章意思,但出题人这种客观的想法,总是会让我所写的答案,和我心灵上的”答案产生很大的差距,我只好再去背那一些“正确”的解题方式,这是我突破阅读理解这道“大关”的唯一出路。

最后一个扣分最严重的,无疑就是。

算一算,扣了9分呢。小学老师早就告诫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看书的习惯。为什么?还用说么,为了作文,为了这个占尽风头的考试必考题目,作文在这次期中考试里占了40分呢,占了三分之一的分数。

“改卷的老师是九年级的老师,他们是按照中考的标准情况改的,作文至少要被扣掉6分。”看上去总是“经验老成”的小学语文老师曾经这样海阔天空地说到我们中学时会出现的某某情况,说的最多的,就是古文和作文。

古文可以,至少在这次考试里我没丢一分,除了平时的背诵,我还记得小学时代那段“痛苦”的经历:“周而复始”地读论语,“周而复始”地读宋词,背诵知识大全里234首古诗,重新再背;期间一直在背《小学生必备古诗文78首》,六年级

背世说新语背了整整65首,印象深刻,只不过班上的人除了王佳颖以外别的人都没饱尝过这种滋味。

说得都心酸,因为我即使是这么辛苦地学习,还终究是不如意。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还能在班集体中跻身前五名。我依旧可怜着我那白白失去的仿句的2分和作文的6分。但毕竟别人和我的情况都一样,毕竟考试就是冰冷的战场,最后突出重围的不止几个人,可他们唯一和我们不同的,就是他们知道如何防御别人的攻击,知道怎样才能守护自己到最后一刻,而我们不知道,我需要的,就是明白出题人为什么要把这个题目放在这里,他有什么意图,这样一来就明显会简单许多。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考试反思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习题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期中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对于各科老师,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下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

篇8:透过计算错题反思教与学

透过计算错题反思教与学

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我们总是把原因归结为他们粗心大意,计算完没有认真检查。然而,通过对错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计算错误的产生并不只是学生的态度问题,还和他们对计算方法和检验方法的掌握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经常透过对错题的分析,反思在自己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想办法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掌握算法是正确计算的第一步,而算法的掌握是建立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比如连续退位问题,学生知道哪一位上不够减要退一作十的方法,但是遇到“500-128”这类问题时,学生就会因为没理解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作十,十位不够借向百位退一作十的算理,在计算时会出现个位直接问百位借的情况。教学中我们只是告诉他们这样减的方法,很多学生在计算时就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教学时通过操作演示,借助简图帮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不够借向百位借,百位拿出一个百换成10个十,从10个十里面拿出1个十借给十位,十位再将1个十换成10个一借给个位的过程。学生就能清楚连续退位的'问题中向前一位退一作十的过程是怎样的。也能理解十位向百位借了10个十,再借给个位1个十之后只剩9个十的道理,这样他们在计算时才不会因为怎么向前一位退一作十,借完还剩多少的问题搞不清楚而影响计算正确率了。

又比如除法竖式的计算中,学生会因为试商太小了造成后面的计算错误,这样的情况他们往往检验了也发现不了问题。教学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商小了余数就会比除数大,证明剩下的还能继续分。所以可以通过比较每次剩下的结果是否比除数小来判断商是否合适。进而知道算完之后的检验先要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然后再利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方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这样除法计算的正确率才容易提高。 透过计算错题教师可以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调整,透过计算错题学生可以反思学习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错题是我们学习提高的财富,透过错题让我们师生共同反思。

篇9:数学作业有了错题后反思

数学作业有了错题后反思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其实,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纠正错误的过程。所以学习中不要怕出错。可怕的是学习中出现了错误,出现了问题,却采取一种漠然视之的态度,这样的学习就很难有高效率。

一些成功的`学生谈经验的时候,一般都有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要有一个错题本。很多老师要求学生整理错题,其道理在哪儿呢?就是我们做了一套作业,发现有个题错了,经过老师的批改,给你挑出来,你当时做作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把这个题做错,但是当你按自己的思路做时却做错了,这就是提高你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这个时候应该停下你匆匆的脚步,把这个题认真分析一下,到底错在哪儿,究竟是因为基本概念不到位呢,还是基本公式没记住,或者是基本技能不过关,基本方法掌握不到位。就这样认认真真地反思,甚至是顺着这个问题,往它的根源上去想,虽然好像耽误了时间,但绝对是值得的,这样的付出一定是高效的。有些学生做完作业,交给老师,老师利用他的时间,牺牲他的青春,付出心血批改完了,第二天把作业发下去,学生竟不以为然,我觉得这种做法太可惜了。我是教数学的,有时候三个班的作业,经常要批改到夜里12点,而且我是很用心地批改,我付出了这么多的精力和心血,批作业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觉得学生平常的学习时间太紧,没有时间自己来批改,甚至也不知道对错,我付出心血给你把问题找出来,节省了你多少时间。你应该根据老师对你的建议,把这个问题认真地分析一下,你的学习就会抓住重点。

有两类题目,必须引起学生的重视:一类就是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另一类就是考试或者课外练习中遇到的一些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如果钻研一个题目,一直找不着思路,我建议:你既然用心思考还想不出来,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别再钻牛角尖了,停下来看看答案和相关的提示,一旦看明白了,自己再把它独立地做一遍;或者有不会做的题目,就请教同学,人家一点拨,你只要找着思路,就别让那个同学讲了,你应该回去接着那个思路,进行认真的独立思考。这样的一种学习,才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这个题目的铺垫,你的学习就会悄悄地上一个台阶。但是有些题目,你看着非常陌生,甚至看答案都看不懂,这样的题目说明你离它的差距太大,应该敢于放弃。

篇10:错题本的反思600字作文

关于错题本的反思600字作文

很多人写着错题本却不知道错题本是什么,考试前会抱怨没有什么好的复习资料,考试后却又在抱怨为什么做过的题还会错。错题本大家都听过,都用过,可是有几个人坚持用下来并且因此得到提升的呢?原来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越努力越是南辕北辙”。

从小妈妈就给我买过许多错题本,让我分科使用。上了初中后,老师也多次强调错题本的重要性。但是,我从来没认为错题本会对我的学习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所以对它根本不重视。那些崭新的错题本也就一直静静地躺在抽屉里。对于自己的错题,只是上课时潦草地记下正确答案,课下根本不会仔细研究。这种草率的学习方式,让我从小学到初中的成绩一直平平。

升入初中后,科目增加了,课业也繁重了许多。各种导学案,卷子让我应接不暇,加上我错误的.学习方式,错题量大大增加。面对这些,我尝试着写错题本。但这仿佛只是一种形式,依然没有学会从错题中寻找自己未掌握的知识点,再遇到同类型的题依然理不清解题思路,依然做错。

当听到众多学霸使用错题本的经历时,我立刻被震撼了,原来错题本这么有用啊!而我一直不会使用这利器。想到这里我感到深深的懊悔!我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好好利用错题本,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并且把这个好习惯坚持下去。对此我做出以下计划:

(1)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并将每道题注明章节,即使巩固学习漏洞;

(2)记录方法:把该题的切入口,解题技巧及规范步骤写下,以便今后复习翻阅;

(3)错题改编: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错题进行一些细小的调整,检验是否真正掌握。

从现在开始用正确的方法向我定好的目标努力地拼博。从此以后,我,会站在学习之山的巅峰俯瞰世界。

考试错题检讨书怎么写

小升初数学错题本使用方法

考试卷上的一道错题

小学一年级英语考试易错题

再说错题集教育心得

高一物理错题指导方法

考研数学 从错题着手各个击破

巧用错题“病历卡”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物理100个高频易错题

考研数学:从错题源头着手复习

错题反思(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错题反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