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连理工大学接收推免硕博连读招生简章(共含4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aoba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连理工大学接收推免硕博连读招生简章
大连理工大学20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推荐免试攻读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简章
为了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及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发展规律,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机制,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立“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依托创新实验学院,开展“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相关工作,招收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
一、招生名额
2013年共招收推荐免试攻读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20名左右,其中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10名左右。
二、申报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申请人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前三学年学习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前35%。校外应届本科毕业生应获得所在学校2013年学术型硕士推荐免试资格。
3.有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趣和意愿,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4.申请人第一外语语种为英语,本科所学专业与硕博申报专业分属不同的学科门类或差别很大的不同一级学科。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提交材料
1.《大连理工大学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一式两份。
2.校外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在学校提供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信。
3.加盖教务处公章的申请人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单1份。
4.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复印件1份。
5.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
6.申请人还可提交已经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及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学术科研活动的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
7.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
四、申请程序及录取
1.报名
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时间:9月10日-12日
校外应届本科毕业生时间:209月10日-17日
申请人须到通知下方附件下载申请表并按要求填写,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全部申请材料交到创新实验学院办公室(研教楼710房间)。
2.初审及复试
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时间:年9月12日-13日
校外应届本科毕业生时间:2012年9月20日-21日
研究生院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初审,通过后,由研究生院和创新实验学院组织专家择优复试,按照交叉学科专业培养要求对申请人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潜质、综合素质以及外语能力等进行面试,确定候选人,向研究生院上报推荐名单。
3.录取
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复试情况择优确定申请人的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资格。凡经批准确定为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变更所确定的专业,学生必须签署《大连理工大学攻读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承诺书》,上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不签署承诺书者不予录取。
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占用申请人所在学部(学院、部)本科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名额。
4.信息确认
被录取的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须下载并填写《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加盖省招生办公章),在教育部规定的统考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本人所在学校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现场信息确认、照相、交费等手续(报名点代码请申请者到本人所在学校研招办咨询)。
校外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人请于2012年11月30日前将《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加盖省招生办公章)寄送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未获得推免资格、未办理报名手续或未寄送推免生登记表的申请人不予录取。
五、奖学金及优惠政策
我校是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高校之一,从开始实行新的研究生资助办法,建立了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三助”奖学金、单项和专项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等新型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奖学金额度大幅提高。
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硕士阶段全部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并享受优秀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学校根据需要提供相关设备、研究费用及国际化交流费用;第四学期考核合格后,第五学期转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学籍在创新实验学院,日常工作由创新实验学院统一管理。根据学生兴趣和意愿,研究生院和创新实验学院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优秀指导教师,为每位学生配备两位不同学科的指导教师。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占导师正常招生名额,培养费由学校负担。
六、学制
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制为5年。
七、其它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将取消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资格。
(1)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存在舞弊现象。
(2)申请人在本科第四学年学习期间有不及格科目。
(3)本科期间,受到纪律处分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过。
(4)在毕业时未获得毕业证书。
(5)不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或因身体缺陷、疾病而不能继续学习。
2.研究生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闫佳
联系电话:0411-84708338
办公地点:研究生院211室(西灰楼)
E-mail: yanjia@dlut.edu.cn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16024
3.创新实验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晓莉
电 话:84708599 13704087160
办公地点:创新实验学院办公室(研教楼710)
E-mail:hpzxl@dlut.edu.cn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办公室
邮政编码:116024
附件:
大连理工大学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本校学生
大连理工大学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交叉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校外学生
研究生院
创新实验学院
2012年9月10日
( )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接收推免硕士研究生办法
欢迎国内各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凡具备申请条件者可向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4.申请人在校1-6学期学习成绩优异,没有不及格或重修科目。
5.已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提交材料
1.《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一式2份。
2.获得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有效证明信原件(最迟考试时提交)。
3.国家英语四级证书复印件或相关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5.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1份。
6.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
申请人还可提交体现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具有学术水平工作成果的复印件或证明。
所有材料均需使用A4纸,按照上述提交材料的顺序装订成册,所有申请材料一律不退还。
三、申请程序
1.申请推荐免试攻读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者,请于9月22日前将全部申请材料邮寄或直接交到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部招生办公室。邮寄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030024)
2.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审,于9月25日前后通知符合条件者参加复试。
3.我校根据申请人的复试结果确定拟录取资格,并于9月30在研究部网站公布具有录取资格的申请人名单。
4.取得我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资格的申请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和现场信息确认、交费、照相等报名手续,并随时登录研究生部网站查阅并了解具体报名办法,未办理报名手续的申请人不能被录取,责任由申请人本人承担。
四、录取
我校将于2012年6月中旬对拟录取的推免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其它
1.《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专业均可接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2.本科阶段有文章公开发表、或有科研成果、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1) 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存在舞弊现象。
(2) 申请人在本科第四学年学习期间有不及格科目。
(3) 本科期间,受到纪律处分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过。
(4) 毕业论文未取得良好以上成绩。
(5) 在毕业时未获得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
(6) 不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或因身体缺陷、疾病而不能继续学习。
中国大学网 考研频道第二军医大学接收推免硕士生招生简章
一、招收对象
1、“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部队院校除外)的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国防生。
2、省级重点医药类大学[包括医科大学、药科大学、中医药大学]2012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国防生。
3、申请理学门类(0710生物学)地方应届生入伍推免者必须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部队院校除外)的2012届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申请条件
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3、符合教育部及所在院校规定的推免条件,并能取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985院校”和“211院校”优秀应届本科生;省级重点医药类大学的考生成绩排名须在所在年级(班次)的前5%。
4、有较高的外语应用水平和能力,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成绩达560分以上。
5、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三、招生计划及待遇
1、总政下达的军队研究生推免生招生计划,招生对象为地方应届本科生和国防生。
地方应届本科生(简称地方入伍推免):招生人数共15名左右,男女生比例2:1。
应届国防生:10名左右。
具体招生人数以总政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军队研究生推免生入学复检合格后办理入伍手续,免交学费、住宿费,享受军队干部待遇,毕业后在部队系统分配工作。
2、教育部下达的地方研究生推免生招生计划,招生对象为地方应届本科生。
拟招生人数:60-80名。
地方研究生推免生作为自筹经费录取,免交学费,享受学校地方研究生助学津贴和各培养单位奖助学待遇,毕业后颁发教育部承认的学历和学位证书,自主择业,学校根据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规定派遣就业。
四、申请、考核及录取程序
1.提交书面申请
符合申请条件的应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9月25日前提交书面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含(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或复印并按下列次序装订):
①《第二军医大学20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申请表》;(下载附件一)
②《专家推荐信》(下载附件二)2份;
③本科期间课程成绩成绩单1份;
④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或成绩证明复印件1份;
⑤论文、著作、获奖证书、专利证书等任何能表明个人学养、专长、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材料复印件1份。
申请人必须保证提交材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否则后果自负。由毕业院校相关部门填写审核的部分,应加盖公章。
申请材料请寄至:上海市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邮编33。
2.材料审核
9月中旬,开始进行申请材料审核,结合申请者报考志愿择优确定复试人员名单,复试录取比例为1.2/1。
9月下旬,网上公布复试人员名单并书面通知申请者所在院校教务部门。
3、复试考核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学校统一组织复试,包括体检、英语听力和应用能力测试、专家小组面试,面试内容主要包含本科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申请者的外语口语等能力考核。
复试时体检,体检标准见网站yjszs.smmu.edu.cn/。
4、根据复试结果,结合考生意愿,择优确定录取为军队研究生或地方研究生;复试、体检合格者,10月中旬寄发《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通知书》。
5、网上报名
录取者于硕士研究生网报期间凭毕业院校提供的免试校验码,到当地高招办指定的`报考点完成网上报名和办理现场确认手续。
11月30日前将推荐免试生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填写完整并由有关部门加盖公章后寄(送)到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
五、几点说明
1.我校将在7月20-22日组织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届时将选拔部分优秀地方应届生和国防生作为推免生预选对象,凡参加我校暑期夏令营活动、且有意向推免的营员亦须提供本简章规定的推免生申请材料。
2.正式录取通知书将于2012年6月下旬寄给本人。
3.复试合格申请者须与我校签订录取意向书,考生不得参加其他院校的推免考核。
4.申请者在入学前如有违纪违法行为、学习积极性下降成绩明显滑坡的、入校体检复查不合格,以及政审不合格者(在2012年6月份进行)将取消录取资格。
通讯地址: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地址:上海市翔殷路800号;邮编:200433)
联系电话:021-81870842、81870844
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招收推免生的专业和导师
备注:原则上每名导师最多招收1名推免生。
中国大学网 考研频道中国疾控中心2012年接收推免硕士生招生简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我中心硕士学位研究生,凡具备申请条件者均可向我中心提出申请。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愿为我国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申请人应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或“211工程”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所在高校的推荐免试资格,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须达到430或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应用能力;
4.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成绩优秀且考试课程无不及格现象,学术研究兴趣浓厚,具有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潜质和条件;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招收院所、专业
联系方式
00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关联系人:马老师 电 话:010-58900341002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联系人:郑老师 电 话:010-58900713 传 真:010-58900790003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联系人:蓝老师 电 话:010-58900661 传 真:010-58900661004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联系人:张老师 电 话:021-64376308 传 真:021-64376308005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人:曹老师 电 话:010-58900921011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联系人:李老师 电 话:010-69718143 传 真:010-89706594012妇幼保健中心联系人:杨老师 电话:010-82647886 邮箱:yangqi@chinawch.org.cn二、申请材料
申请人须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所(中心)的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1.学校推荐函或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加盖推荐学校公章;
2.本科在校的历年成绩单,加盖教务处公章;
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单或六级考试成绩单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
5.2012年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书:包含登记表、个人陈述和两份专家推荐书(须分别由两位与申请攻读学位学科有关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填写)(见附件);
6.申请人可自愿提交对申请有参考价值的其他材料。
三、接收程序
1.申请人于2011年9月30日前,向报考所(中心)提交申请材料。
2.各所(中心)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对通过初审者,通知其参加复试(复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笔试、面试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内容),复试须于2011年10月20日前完成,具体时间由报考所(中心)另行通知。复试时请携带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
3.复试结果经我中心审批通过后,向通过复试考核及体检合格者所在学校发给拟接收函。
4.所有拟接收推免生必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报考第一志愿单位必须是我中心),并按规定日期到指定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安排。
5.在收到推免生所在高校正式推荐材料、确认网报信息和经过教育部研招部门审核后才能确定正式录取该推免生,录取的推免生与2012年统考生一并办理调档政审和录取手续。
四、对于拟接收的推免生,若在入学前未获得学士学位、本科毕业证书,或在本科学习期间存在违纪违法行为受到处分及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录取资格。
五、招收单位及专业
招收单位、专业及人数详见《中国疾控中心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目录》,各单位联系方式详见下表:
招收院所、专业
联系方式
00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关联系人:马老师 电 话:010-58900341002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联系人:郑老师 电 话:010-58900713 传 真:010-58900790003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联系人:蓝老师 电 话:010-58900661 传 真:010-58900661004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联系人:张老师 电 话:021-64376308 传 真:021-64376308005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人:曹老师 电 话:010-58900921011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联系人:李老师 电 话:010-69718143 传 真:010-89706594012妇幼保健中心联系人:杨老师 电话:010-82647886 邮箱:yangqi@chinawch.org.cn六、其他事宜
单位名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单位代码:84501
单位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政编码:102206
电子邮箱:ccdcet@163.com
单位主页:www.chinacdc.cn《招生招聘》栏目
咨询网页:ccdcet.blog.163.com
教育培训处
二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中国大学网 考研频道★ 推免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