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赴歇马村调研活动圆满完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黄花芥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连理工大学赴歇马村调研活动圆满完成(共含9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黄花芥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连理工大学赴歇马村调研活动圆满完成

篇1:大连理工大学赴歇马村调研活动圆满完成

大连理工大学赴歇马村调研活动圆满完成

7月28日 至 8月4日 期间,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21名同学及北京交通大学的孙燕同学共同参与了大连理工大学赴辽宁省庄河市太平岭乡歇马村的支农和调研实践活动。

歇马村自然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曾被授予“平安村”、 “文明村”、 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在大连理工大学下乡实践团队的.努力下,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了实践基地,之后村领导一直大力支持大连理工大学学子的实践活动。

此次下乡活动围绕着 “关注三农、塑造自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宗旨,安排了关于教育和环境方面的调研活动。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走访了多家村民、水库、养鸡场等地,对村民的受教育程度等教育现状、土壤环境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等环境话题进行了调查。每天晚上队员们都在队长路景泽的带领下进行晚总结并定期整理调研资料,每位队员也坚持写日记记录一天中的感悟,这都使第二天各方面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

大连理工大学三农学社从成立到现在已走过了九个年头的奋斗,在校领导老师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殷切关怀下,学社成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支农和调研活动。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让队员们深刻意识到大学生对农村的重要性,以及活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通过本次下乡,队员们宣传了大连理工大学的风采,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进行汇编。今后,针对如何保持支农活动的持续性、连贯性和传承性,如何进一步发挥我们大学生的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篇2:大连理工大学赴歇马村天一庄园进行实践活动

大连理工大学赴歇马村天一庄园进行实践活动

208月3日 上午,由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化工、建工、机械、运载等多个学部的21名同学,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的孙燕同学组成的大连理工大学赴辽宁省庄河市太平岭乡歇马村的暑假实践团队来到了庄河市的天一庄园进行参观。

天一庄园由台湾商人谢春进于建立,取“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命名,占地2千余亩,地势居高临下,周边绿水青山连绵,岭岭相接而气势非凡。园区开发时依自然地形、地貌,巧妙结合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防污治理等方面,进行了以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

同学们参观了天一庄园的各个景区后,集合到了庄园的董事长――谢春进的办公室,与他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座谈会。

谢董事长为我们介绍了天一庄园的今夕情况。1990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当时,他就看好了大陆的地大物博等各方面的优势,准备从事自己的长项――温带水果种植。青岛独特的地理、交通优势以及市领导的热情支持使谢董事长的脚步停留下来,建立了青岛胜利安农产有限公司。他从当时日韩等地果品生产基地引进日本优良的苹果等水果品种,并聘请日本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国大陆对公司果品种植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指导。苹果的套袋技术和先进的剪枝管理技术就是他首先引进的,并在平度得到广泛应用。后来又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歇马村这片当时还是荒山的土地对于富士苹果的种植和出口比山东更有优势,尤其是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利于苹果的生长,于是他在这里开垦荒地,建造庄园,将几十年自己在农业方面的才华体现在这里。

最后,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天一庄园,也希望庄园新颖的经营模式未来能继续发扬光大。

篇3:大连理工大学学子与歇马村共办文艺晚会

大连理工大学学子与歇马村共办文艺晚会

8月3日晚 ,大连理工大学三农学社赴辽宁省庄河市太平岭乡歇马村的支农实践团队与歇马村共同举办了第六届歇马文化节文艺晚会。

歇马村是一个有着满族文化特色的村庄,交通便利,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村中多年来大力发展文化建设,并在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了实践基地,从此每年都有大连理工大学三农学社的学子组建团队到当地进行实践活动,之后团队成员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策划和排练后,在歇马村进行文艺表演。村领导多年来一直大力支持三农学社的实践活动,使每一年的晚会都别具一格。

本次晚会,歇马村中以村书记于忠润为代表的主要领导干部和村民,以及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电信、化工、建工、机械、运载等多个学部的.21名同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孙燕同学共同参与到各个节目之中,表演了舞蹈、歌曲、小品等多个精彩的节目,使当地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演出过程中,村书记还和队员合唱了一曲《为了谁》,将现场观众的气氛充分调动了起来。晚会过程中,大学生还在观众席中布置了图文并茂宣传大连理工大学学子在歇马村每年的实践历史的展板供观众阅读,观众们也在精彩纷呈的节目中积极参与互动,这使大学生和村民们进一步拉近了距离。

演出末尾,大学生团队集体演唱了精心准备的歌曲《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希望下一次实践之旅,大学生们继续用热情和智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奇迹。

篇4:大连理工大学赴延边二中母校行活动

大连理工大学赴延边二中母校行活动

1月13日,本着“重温母校情怀,传扬大工精神”的实践原则,搭建我校与高中母校交流沟通的桥梁,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跨入大连理工大学这一科学的殿堂;10名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冒着严寒回到母校开展此次母校行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始建于1952年,是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名校,是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被命名为吉林省普通高中示范校。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近两年来,考入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近40人,在母校学子们看来,大连理工大学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理想学府之一。

在取得了校方的同意后,团队首先在高三楼内设立了咨询点,以便有意向报考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前来咨询,并发放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及我们团队精心制作的明信片。同学们非常热情地前来询问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有关于学校的`,也有关于学习的,总之,母校的学子们都从我们这里收获了一些东西。

在咨询的同时,我们还发了我们团队制作的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高三学生对大连理工大学的认识,以及关于对自己高三学习情况的认识。

稍后,我们走进班级,开始我们的班级宣讲活动。我们着重介绍了大工建校史、师资力量、各院系概况、专业优势等学术方面的情况,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美丽的校园环境,各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同学们所关心的问题,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有关疑问。让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学在大工”的氛围和大工的综合实力。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到我校注重广大学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团队队员还向同学们展示了大工各类的学生组织以及校园精彩的文化活动,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授大学期间的心得体会。

在宣讲会的最后,我们还留下了学长信箱,以便母校学子们在今后遇到问题可以对我们进行咨询,整个宣讲会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

作为二中学子,作为一个高考的过来人与大学的体验者,我们有介绍大连理工大学优良的学风和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与经验的强烈愿望。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精诚合作下,短暂而深刻的母校行活动结束了。这次“大工学子母校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母校的师生对我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认可,还大大鼓励了广大的高三同学们,使他们对接下来的高三生活更加充满信心,达到了活动“服务大工,服务母校”的目的。相信这次实践活动一

篇5:参观歇马举人村作文

参观歇马举人村作文

参观歇马举人村

星期天,我们一家乘船从恩平北郊出发,参观“歇马举人村”.

船在平静的河面上欢快前行,两岸翠竹成林,野花缤纷,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金色的阳光洒在碧绿的河面上,河面上盛开着朵朵金色银花,好一派美妙的田园风光! 下了船,上了岸,可以看见“歇马饮泉”四个红色大字,我们到了西边村口.放眼望过去 , 绿色成荫的水泥村道四通八达并环绕着村庄,一尘不染,远山近树,秀竹掩映,空气清新,整条村庄是依照马的形状而建筑的,村场布局别具一格,巷道成扇形展开来的. 走着走着,我们到了歇马举人村的大祠堂.一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讲台,讲台上面有一块黑板和一张讲桌,讲桌上有一条木棍,这条木棍恐怕就是“严师出高徒”的见证.讲台下面摆放着十二套桌椅优秀作文 ,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听导游说这里走出了一百多位状元.望着墙上“万盘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诗句,我感到很深刻.对古代读书的这些人来说,读书或许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出路.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多好啊!而对我们来说,读书不仅是追求个人的出路,更要象周恩来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未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耻辱,还历历在目.现在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但当今世界并不公平,我们要肩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靠什么?靠知识,靠科技.知识从哪里来?从刻苦求学中来.状元们刻苦的读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接着,我们又到了歇马公园.公园里有古树,鲜花,绿草,有几十座举人功名碑林和八大功名旗杆,还有孔圣像,教子台,彰显着举人村一直以来尊师重教,兴学育才的好树风.

啊!歇马举人村值得要看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我们在村里随意逛逛,直到夕阳西下,我们才依依不舍地跨上归航的游船.在船上,我还写了一句诗:

歇马留人不愿归,锦水风情游人醉

篇6:参观歇马举人村作文

参观歇马举人村作文

星期天,我们一家乘船从恩平北郊出发,参观“歇马举人村”。

船在平静的河面上欢快前行,两岸翠竹成林,野花缤纷,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金色的阳光洒在碧绿的河面上,河面上盛开着朵朵金色银花,好一派美妙的田园风光! 下了船,上了岸,可以看见“歇马饮泉”四个红色大字,我们到了西边村口。放眼望过去,绿色成荫的水泥村道四通八达并环绕着村庄,一尘不染,远山近树,秀竹掩映,空气清新,整条村庄是依照马的形状而建筑的,村场布局别具一格,巷道成扇形展开来的。 走着走着,我们到了歇马举人村的大祠堂。一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讲台,讲台上面有一块黑板和一张讲桌,讲桌上有一条木棍,这条木棍恐怕就是“严师出高徒”的`见证。讲台下面摆放着十二套桌椅,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听导游说这里走出了一百多位状元。望着墙上“万盘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诗句,我感到很深刻。对古代读书的这些人来说,读书或许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出路。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多好啊!而对我们来说,读书不仅是追求个人的出路,更要象周恩来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未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耻辱,还历历在目。现在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但当今世界并不公平,我们要肩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靠什么?靠知识,靠科技。知识从哪里来?从刻苦求学中来。状元们刻苦的读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接着,我们又到了歇马公园。公园里有古树,鲜花,绿草,有几十座举人功名碑林和八大功名旗杆,还有孔圣像,教子台,彰显着举人村一直以来尊师重教,兴学育才的好树风。

啊!歇马举人村值得要看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我们在村里随意逛逛,直到夕阳西下,我们才依依不舍地跨上归航的游船。在船上,我还写了一句诗:

歇马留人不愿归,锦水风情游人醉

篇7:大连理工大学赴大连市广鹿岛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赴大连市广鹿岛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踏着轻盈的脚步,迎着明媚的阳光,大连理工大学三农学社赴大连市三县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广鹿分队的成员们于 8月5日 回到了大连,结束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下乡实践活动。

三农学社广鹿分队共有23位成员,一同前往素有“海底牧场”之称的长海县广鹿岛。在岛上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整个团队齐心协力,顺利地完成了调研、教学以及文艺汇演三大下乡任务。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岛上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具体调研过程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广鹿乡各家各户,和村民们近距离聊天,亲身体验全新的海岛生活。聊天对象有水产品养殖户、普通农户、公交司机和退休的老乡村干部等。交谈过程中,队员们对广鹿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调研过程中,广鹿分队对广鹿乡柳条村的王副书记做了一次访谈,从不同角度了解到了广鹿岛的发展。

在下乡期间,广鹿分队还安排了趣味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伊始,各位队员到村民家中进行走访宣传,吸引了很多当地孩子。之后的几天,队员们各司其职,把到场学生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层次进行趣味教学活动和课堂知识解答。几天当中,前来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到83人。在临走之前,广鹿分队与孩子们在一起举办了一场联欢会,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文艺风采,为教学活动画下完美句号。在队伍离开的当天,许多孩子们来给队员们送行,这份特殊的情谊深深打动了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

下乡期间恰逢“八一”建军节,为表达对广鹿岛驻军的敬意,广鹿分队精心准备了一场文艺汇演,携手海军某营于 8月2日 在驻地礼堂中进行慰问演出。当晚,队员和军人们同台表演,真正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火红的女生扇子舞、爆笑的男生雷人舞、动听的歌曲串烧、诙谐的双簧小品、以及动感的现代舞蹈,把现场气氛一次又一次带向高潮;而军人们表演的歌曲联唱更是让队员们深深震撼。晚会过程中,该营营长对大家的演出表示了感谢。最后,广鹿分队一曲队歌《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结束了整场晚会,也给本次暑期下乡实践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秉承着“我的中国梦”主题思想,大连理工大学三农学社赴大连市三县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广鹿分队的同学们走进农村、走入社区,以亲身参与、观察、交流、调研等实践方式直面普通人的生活。夏天,广鹿分队的同学在行动。他们传达出当代大学生的蓬勃朝气,在实践中为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凝聚了力量!

篇8:大连理工大学赴呼市二中母校行圆满结束

为了积极响应校团委开展“大工学子母校行”实践活动的号召,本着“服务母校、宣传大工,传承大工优良学风、展示我校学子风采”的实践原则,积极搭建我校与高中学校交流沟通的桥梁,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跨入大连理工大学这一科学的殿堂;1月24日大连理工大学大一新生在呼市二中开展了“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是内蒙古重点高中,具有优良的学风和卓越的成绩,学校对学生对大学的了解非常重视,所以学校对本次母校行活动特别重视。并且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与学校领导的沟通,我们在呼市二中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方便高中与大学更好地交流。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我们团队于1月24日下午三点在呼市二中举办了大连理工大学宣讲会。宣讲会开始之前,我们向家长和学生

发了传单并在学校中张贴了宣传海报,以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同学及家长了解本次活动。宣讲会上,团队介绍了大工建校史、师资力量、各院系概况、专业优势等学术方面的情况,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美丽的校园环境,各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同学们所关心的问题,从“学在大工”这一美誉着手,宣传大工学风。宣讲完毕后由团队成员耐心的回答了在座家长和学生的问题,令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连理工大学各方面情况。宣讲会的最后,我们分别对在座的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以便真切的了解高三学生和家长的真实感受。这样可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有的放矢,真正的使同学们有所收获,渐渐提高我们活动的质量。

宣讲会之后,我们在体育馆与47所高校一起进行了现场宣传。现场为对大工感兴趣的同学和家长进行了悉心的讲解。现场的气氛火热,学生家长络绎不绝,场面热烈,活动最后在学生家长热烈的.提问气氛中结束。

短暂而又有意义的母校行活动结束了,通过这次“大工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母校的师生对大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力地鼓舞了同学们奋战高考的士气,同时,团队也很好的宣传了大连理工大学,而且回报了母校、回报了社会,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展示了大工学子的优良风貌。相信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将成为所有社会实践成员们大学生活中珍藏的宝贵记忆。

篇9:大连理工大学学子赴社区成功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大连理工大学学子赴社区成功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大连理工大学“全国科普日”的号召, 2013年9月30日 ,大连理工大学“绿概念”赴大连尖山社区科普实践团的六名成员走进尖山社区,开展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系列科普活动。

本次活动分两个板块进行,分别为:关于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居民环保意识的调研和环保科普知识宣传。

9月29日 ,实践团成员就在大连理工大学的自习室举行了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队长张杰简单介绍了这次活动的流程、任务分工等,并重点强调了活动的重要意义。整个过程中,全队成员认真听取队长的讲话,并有专门同学对会议重点内容做了记录。随着启动仪式的结束, "绿概念”团队2013年社区科普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活动当天,团队成员来到尖山社区,得到了社区书记助理安娜的热情接待。队长向社区领导呈交了大连理工大学团委专用的介绍信,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和对实践活动的支持协助。之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在社区进行了大范围的宣传和调研活动。

此次活动,团队成员亲身接触了社区里的公职人员、退休干部、优秀党员等,向他们发放了我们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和调查问卷,希望能激发大家更强烈的的环保意识,号召大家以崇尚简约为荣,为环保事业积极行动起来。

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向社区居民们讲解了家庭节水、节电等的重要性和技巧,并对不同层次的人群做了细致的问卷调查,尤其是对社区的几位公职人员进行了专访,以深入了解社区近年来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并询问他们对本市环保工作的建议等。

通过调查与专访,我们发现社区里的主要不良现象是乱扔垃圾。有时一些居民为图一时方便,从自己家窗口将废弃物扔出去,这不仅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通过团队成员结合自身化工与环境专业知识开展的科普宣传,大家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都表示以后将养成更好的环境道德,为环保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此次实践,加强了大学生与社区的联系,实践团在社区的积极帮助和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活动,并得到社区负责人和不少居民的大力赞赏。团队成员希望大连市政府、各学校、公众都能积极做好环保工作,定期宣传基础环保知识,让大家充分关注环保,并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争取做到节能减排。

关于赴深圳调研学习考察报告

村脱贫致富情况调研报告

驻村蹲点调研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接收推免硕博连读招生简章

扶贫工作驻村调研报告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村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调研活动总结

调研活动总结

调研活动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赴歇马村调研活动圆满完成(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连理工大学赴歇马村调研活动圆满完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