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的简介和习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流星赶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处暑时节的简介和习俗(共含3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流星赶月”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处暑时节的简介和习俗

篇1:处暑时节的简介和习俗

处暑简介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尽管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间也减少到了13小时25分钟。

处暑节日的习俗有哪些

出游迎秋

通常在处暑节气前后会多参与祭祀祖先来迎接秋天的到来,而处暑前后民间经常会有庆贺中元的民俗活动。在古代民间七月初一起就会有开鬼门的仪式,知道月底关鬼门为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的活动。普度活动通常从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立灯篙,房河灯招孤魂。而如今通常称为重大祭祀活动段。而这个时候处暑以后,秋意浓,正式人们出去郊游的好日子。

放河灯

河灯又叫做荷花灯,一般是底座上放灯盏或者蜡烛,中元节放在江河湖海之中。放河灯是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以及其他孤魂野鬼。

开渔节

处暑以后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到了收获的季节,处暑期间,浙江沿海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这个时间段由于海域水温依然很高,鱼群还是喜欢留在海域周围,而海鲜都发育成熟。

泼水习俗

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日本各地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处暑秋困怎么办

处暑秋困怎么办:多睡一小时

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据媒体报道,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处暑秋困怎么办:秋季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少生病。

处暑秋困怎么办:注意胃部保暖

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的就是贮存体内阳气。

然而,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正因为如此,大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处暑秋困怎么办:多开窗少开空调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秋季养生注意事项中指出,秋季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室内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绿萝这类叶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养在卧室内,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客厅适宜养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等。

处暑秋困怎么办:坚持运动提高精气神

不管哪个季节,坚持运动绝对是没错的。入秋之后锻炼的好处在于,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但对于不同的季节,运动的类型和强度也应该有所调整,秋季的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做一些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体育运动的时间适合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因此要避免这个时间段的户外活动。

篇2:处暑时节的习俗活动

处暑时节的习俗活动

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至今,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2]。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处暑要注意什么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时,必有寒气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睡觉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3、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要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

4、防病提示:在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初期应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的人,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的人,早晨可吃几颗。

另外,处暑节气里尽量不要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处暑养生4个小妙招防病保健康

1、规律的作息习惯

中医认为,处暑过后,天气处于阳消阴长的状态,人体内的阳气逐渐减弱,而阴气则在增长,而通过养成一个规律的作息习惯也能有效起到调节作用。

人体的精气神皆藏于五脏之内,五脏安舒,则能气血调,另外,处暑有“暑”以及“燥”这两种邪气之症,所以说人们需要早睡早起,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早起能有效的舒展身体内的阳气,而早睡则能收敛阴气。

另外,中午的时候进行一定时间的午休也是极好的,通过增加睡眠的时间,不仅能为上下午进行一个很好的过渡,能以更饱满的精力去面对下午的工作和学习,同时也是保存能量,养精蓄锐的重要方法。

其中,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呈现衰弱的状态,因此到了晚上常会出现夜不能寐的现象,而养成一个规律的作息则能使之得到不错的缓解。

2、注重防寒保暖

处暑节气,人们明显感到天气变得更加凉爽起来,与酷热的夏季相比,舒服了很多。但是,处暑节气时早晚的温差比较大,再加上不当的保暖措施,人体很容易感染湿邪之气,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的产生。

另外,寒从脚起,防寒的重点便是脚部,所以在处暑的防寒保暖事项最为主要的便是脚部。对于一些喜欢光脚走在冰凉地板上的人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此外,秋季也是肠胃道疾病高发的重要时段,因此在处暑节气中做好腹部的保暖也是防止腹泻、腹痛等疾病产生的重要方法。

3、饮食调养

处暑也属于长夏,此时在饮食方面也有很多注意的事项,因为此时仍有暑热之气,人们的脾胃功能相对来说比较弱,而此时若继续吃一些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很容易在体内形成不良的堆积,进而加重肠胃不适的症状产生。

另外,处暑节气也具有秋燥的一些特点,而燥气易伤肺,所以说为了更好的进行养肺的事项,在饮食中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也是十分重要的,其中百合、萝卜、雪梨等食物便是润肺的首选。

但是,处暑节气的饮食养生最为主要的还是需要以清淡为主,既能对身体进行滋补,同时还能避免伤肺伤脾。

4、精神调养

处于暑燥交替的重要时段,人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响,出现烦躁、郁闷等不良影响,中医讲究“秋收冬藏”,尤为重视精神的调养。所以说,处暑节气中一定要重视起精神的调养,以此来更好的维护身心健康,使之免受疾病的侵袭。

篇3:24节气之处暑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四季变迁,春夏秋冬轮轮转,处暑时节,夏逝而秋已然至。二十四节气之处暑时节,悄悄然的进入了秋季,袅袅秋风而万物枯黄,秋风起,雁南归;连绵秋雨而落叶归根,起秋雨,人思情。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处暑的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的习俗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处暑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白露时节的由来和习俗

寒露时节习俗

处暑时节文案句子

处暑时节唯美句子

2023年处暑时节祝福语

处暑时节祝福短信

处暑时节文案80句

处暑时节的谚语

处暑节气习俗起源

处暑时节的简介和习俗(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处暑时节的简介和习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