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毛毛虫(共含7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uhaowei567”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欢快活泼的风格,通过创设“毛毛虫”与“树叶”的角色情境,感受乐曲的结构。
2.创编“吃树叶”、“树叶舞”等动作,学会听辨a、a/段音乐中四个乐句的变化。
3.体验“树叶”被“风”吹得高高时,“毛毛虫”快速钻过去的紧张感所带来的乐趣,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设备、《快乐的毛毛虫>音乐。
2.碰铃一副。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故事:天气暖和啦,毛毛虫苏醒了,他们肚子饿了,开始吃起嫩嫩的树叶。
(l)毛毛虫是怎么吃树叶的7(幼儿自由创编)
(2)教师:起小风了,1树叶会怎么样7(幼儿自由创编,模仿树叶随风舞动)
2.选取动作
根据选取动作配上儿歌:“啊呜”一一树叶真好吃1
3.故事、动作与音乐匹配
(1)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毛毛虫吃树叶。
教师:“毛毛虫”吃了几片树叶?(4片)
(2)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师幼分角色扮演“毛毛虫”和“树叶”进行互动。(重点:“树叶”在四个乐旬中被“毛毛虫”吃的动作变化)。
(3)t1-sl分角色示范上肢动作。
(4)站在座位前做上肢动作:幼儿两两结伴,分别扮演“毛毛虫”和“树叶”进行互动。
4.难点突破:
(l)创设隋境:“呼一一”一阵犬风吹来了,树叶会怎么样7(幼儿自由回答)。
欣赏a,段音乐:集体边说儿歌边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呼一一树叶落下来!”(双手模仿树叶一下被吹得高高,又很快飘落下来,并在每个乐句开头增加“碰铃”效果)。
(2)幼儿两两结伴,分别扮演“毛毛虫”和“树叶”。每个乐旬的第一拍,“树叶”双手模仿被大风“呼”一下吹得高高的,又很快飘落下来。“毛毛虫”在每次对方双手举得高高时迅速用手模仿钻过去。
(3)幼儿自主选择扮演“毛毛虫”或“树叶”,再次表现a'段音乐(站在圆圈上)。
5.完整游戏。
提示:b段与a,段的间奏处,“树叶”可三三两两自由结伴组合。
大班音乐活动:《快乐椅子舞》(韵律)
【活动目标】
1.学习踵趾小跑步,能随音乐完整舞蹈。
2.结合椅子大胆的创编舞蹈动作,能在音乐“噜啦啦”处用踵趾步换椅子。
3.乐于参与律动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泼水歌》音乐、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进场
(一)引导语:“小朋友,我们来到了漂亮的活动室,有漂亮的地板、窗帘和灯……伸出小手和它们打个招呼吧!”(渗透音乐节奏:嗨嗨,你好呀!)
(二)音乐响起,幼儿进入室内按顺时针行走,教师引导,师幼根据节奏相互问好,熟悉音乐的节奏特点。
二、谈话引导,创编与新朋友初次见面的动作
(一)谈话引入。
师:“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和我们见面,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我们就坐着它休息;当我们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坐在上面吃的美美的,它是谁啊?”(椅子)
(二)幼儿自由创编,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用简单的动作固定的节奏和小椅子相识。(嗨嗨,你好呀!嗨嗨,握握手!嗨嗨,抱一抱!嗨嗨,贴贴脸!)
三、了解并运用踵趾步(解决重点)
(一)学习本次活动的重难点:踵趾小跑步。
师:“好开心,我的小脚也跳起了舞,你的小脚会跳舞吗?”引出并学习本次活动的重难点:踵趾小跑步。
(二)集体练习踵趾小跑步。
(三)幼儿自由创编手上的舞蹈动作,教师引导幼儿将手上动作和踵趾小跑步结合。
师:“小脚跳起了舞,小手可以跳舞吗?能和小手一起做动作吗?”
四、围着圆圈完整进行椅子舞(解决难点)
(一)引导幼儿发现教师进行顺时针转圈时的移动特点。(一次换一把椅子,右手搭在椅背上)
师示范后提问:
1.“我是怎么跟小椅子跳舞的?”
2.“我的手是怎么样的?”(右手搭在椅背上)
3.“我刚才说了什么?”(换朋友)
4.“我一次换了几个椅子朋友?”(一次一个)
5.“我在音乐进行到哪个地方的时候开始换朋友?”(噜啦啦……)
(二)幼儿初步尝试,强调一次换一把椅子,右手搭在椅背上。
(三)幼儿再次尝试。
五、加入游戏“抢椅子”,增加趣味性
进行抢椅子游戏,幼儿随音乐进行动作,当音乐停止时,幼儿抢椅子坐下,没抢到椅子的小朋友,下一轮游戏时领做舞蹈动作,集体模仿。
六、结束部分
师:“小椅子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以后想怎么对待你的椅子朋友?”(渗透社会知识,爱护椅子)
师:“跟你的椅子朋友说再见吧!”(嗨嗨,再见了)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的提出: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韵律活动暨能够满足幼儿对音乐的参与,探索的需要,获得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够促进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及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快乐椅子舞》正是一堂别具特色的韵律活动,活动中要求幼儿以椅子为道具,结合简短有趣的《泼水歌》音乐,帮助幼儿体验、表现音乐的情趣。活动的选材缘由幼儿的兴趣,在教室里幼儿偶然围着椅子边唱边跳舞,源于幼儿的兴趣我生成了本次活动。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一是创编与新朋友初次见面的动作,二是了解并运用踵趾步,三是围着圆圈完整进行椅子舞,五是加入游戏“抢椅子”,增加趣味性,各个环节的设计符合幼儿的发展特征,难度层层递进满足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活动中,第一环节幼儿在引导下创编了与椅子打招呼的动作。第二环节重点学习踵趾小跑步,分为集体练习,个别练习,再幼儿自由创编手上的舞蹈动作。在此环节踵趾小跑步掌握得较好,因而在第四环节中幼儿将手上动作和踵趾小跑步能很好的结合,并能在音乐“噜啦啦”处用踵趾步换椅子。本次音乐活动,幼儿轻松愉快的学习了踵趾小跑步,能随音乐完整舞蹈,而且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小椅子大胆创编动作,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但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最后环节游戏时幼儿创编的动作不够丰富,应对个别有创意的动作加以鼓励。
第十周大班韵律活动教案:快乐的舞毯舞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在图谱的帮助下随音乐跳舞,感受舞毯舞的乐趣。 2.能由慢到快地在舞毯上跳舞,练习动作的协调美。 活动准备: 1.快慢不同的两段音乐、录音机,跳舞图谱三张,跳舞录像一段。 2.标有箭头符号的泡沫跳舞毯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观看舞毯舞的录像,激发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她站在什么上面跳舞? 2.跳舞毯上有什么? 二、看图谱,学跳舞 (一)认识跳舞毯上的箭头与圆点,学习基本脚步的跳法。 1.老师这儿也有一块跳舞毯,上面有什么?(箭头、圆点) 2.箭头有什么方向的?(前、后、左、右) 3.这些箭头表示什么意思?(个别幼儿回答) 4.教师小结:原来跳舞毯上有四个箭头,箭头表示脚跳舞的方向。向上的箭头表示脚往前,向下的箭头表示脚往后,左边的这个箭头表示脚往左,右边的.箭头表示脚往右。中间的圆点是表示把两个脚收回的意思。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试试。 教师放慢速度喊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起:左回、右回、前回、后回”) (二)练习单脚跳。 1.出示第一张图谱,请幼儿学习看图谱上面箭头和圆点。 看:箭头的方向是怎样的?每一个箭头后面是什么? 2.它们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3.教师先示范一小段,请个别幼儿试着看着图谱跳一跳。 4.幼儿一起来试一试,速度由慢到快,第二遍时幼儿跟音乐一起跳。 (三)练习双脚跳。 1.出示第二张图谱请幼儿观察与第一张的相同和不同。 2.刚才一个箭头表示一个脚跳,现在有两个箭头,怎么跳? 3.小结:原来它表示的是用两个脚一起前后、左右的跳,圆点还是将脚收回。 4.请幼儿一起看好图谱试试跳,老师来帮你们指图谱、喊口令。 5.看图示,随音乐一起跳起来。 四、完整欣赏音乐、学跳完整的舞毯舞。 1.听音乐、看图谱:你发现在这段音乐的什么地方是跳舞的?什么地方是不跳的? 2.小结:音乐开始不跳的一段是前奏,是让我们小朋友做准备的,音乐中间也有一段不跳的是间奏。 3.请跟着音乐、看着图谱来跳舞把! (1) 提醒幼儿在跳的时候,小眼睛要看好图谱。 (2) 简短小结,提出新要求;老师还要看到你们跳舞时高兴的样子。 (3) 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舞动起来。 教师:客人老师,你们觉得我们小朋友跳的好不好?给我们来点掌声呀!请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跳吧。这次跳舞的时候,请把你的小手也自由得舞动起来,但小眼睛还是一定要看着图谱的。小班韵律活动毛毛虫挠痒痒教案
设计用意:在培育孩子用美妙的声音学唱K曲的与此同时,勉励孩子勇敢地用动作表现乐曲。通过给孩子挠痒痒为游戏作伏笔。很好的予以孩子勇敢表现的机会,推动小伙伴间的沟通,在自由宽松的气氛里,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游戏带来的愉快。
教学目标:
1、学唱K曲,勉励孩子用动作与声音勇敢表现乐曲。
2、体会与小伙伴一块儿游戏带来的欢快心情。
3、会用动作与声音表现挠痒痒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要点:学唱K曲,可以用美妙的声音与有意思的动作来表现乐曲。
难点:学看图谱,体会三拍子Music的节拍特征,在乐句的最终不漏拍。
教学预备:
《毛毛虫挠痒痒》Music磁带、毛毛虫指偶与大树头部装饰数个。
教学过程:
1、幼儿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Music,让孩子随Music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建场景,学习歌词。
(1)孩子,你是怎么样挠痒痒的?其它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样?
(2)(幼儿教师一手食指戴上小毛毛虫指偶,一手五指张开立起手臂肘当作小白菜祖父,边讲边表演。)哇!毛毛虫窜出来啦!小白菜祖父讲:“我才不惧哩。”毛毛虫用力喊:“我来了—”小白菜祖父還是纹丝不动。突然,毛毛虫躲进小白菜祖父的腋窝里挠痒痒。小白菜祖父一瞬间呵呵的笑出声来啦。幼儿教师提问孩子小白菜祖父为何笑哩?
3、放录音,启发孩子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教师饰演毛毛虫给孩子挠痒痒(勉励孩子相互挠挠)
4、幼儿教师带着孩子快乐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5、师幼一致玩游戏“毛毛虫挠痒痒”
(1)教师扮毛毛虫,请一孩子扮大树,表演1遍。
(2)请几位孩子饰演毛毛虫,幼儿教师饰演大树,在Music声中表演1遍。
(3)全部孩子边唱边表演2遍。
6、为增添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字更换小白菜祖父,例如:豆角大姐姐、冬瓜(又称枕瓜)祖父等。
教学扩展:
外头的青草也想与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当怎样唱这一首歌哩?幼儿教师带着孩子边创作乐曲边做动作出教学室,去室外找更加多的伙伴创作乐曲。
大班韵律活动:含羞草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段的不同风格和aba的益式结构。
2.尝试在a段音乐中创编收缩的动作表现含羞草的形象。
3.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含羞草,知道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和展开。
2.钢琴伴奏及cd音乐。
活动过程:
1.话题导入,猜猜想想。
教师:有一种特别有趣的植物,它的叶子细细的、小小的,像小手一样张开,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害羞的'缩起来,这是什么植物哪?引发幼儿和老师一起讨论含羞草的话题,帮助幼儿回忆含羞草的相关经验。
2.感受乐曲a段旋律,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1)用小手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2)用手臂和腿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3)发挥想象力,尝试用身体其他部位表现含羞草收缩的动作。根据幼儿的创造帮助幼儿提炼收缩的动作。
3.感受乐曲b段旋律,幼儿自由创编b段的动作。
(1)引导幼儿倾听b段旋律。
师:你听,风来了。在这段音乐里发生什么事了?
(8)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老师帮助幼儿提炼情境和动作。
(3)幼儿展示自己根据b段音乐创编的动作。
4.结合音乐,完整的用动作表现含羞草形象。
(1)幼儿完整感受音乐情境及aba曲式。
(2)幼儿尝试独立完成韵律动作。
师:观在这片草地上长出了好多含羞草。(请小朋友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站好)我要来碰一碰你们喽。
(3)引导幼儿自己倾听音乐跟着音乐做出收缩和伸展的动作。
(4)鼓励幼儿尝试合作完成动作。
5、师幼互换角色,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大班韵律的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ABA结构,学习用小鸭子走路和看花等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2、探索表演各种花的造型动作,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体验用不同身体动作表现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的神奇。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组织幼儿观察过多种姿态的不同颜色、不用形状的花。
小鸭子、鸭妈妈以及各种造型的花卉图片或桌面教具。
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子头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逛公园。
(1) 春天到了。公园正在举办《花卉展览》,我们一起跟着爸爸和妈妈去逛公园看花卉好吗?
(2) 幼儿围成大圆圈,开展音乐游戏《逛公园》。
(3) 小猫捉老鼠了,爸爸、妈妈带着大家一起来到了公园。哇!公园里的花卉真漂亮呀!听说公园有花卉展,许多朋友纷纷前来,快来看——谁也来公园了?
2、布置花卉场景,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操作小鸭子和鸭妈妈教具,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1)鸭妈妈带着可爱的小鸭子在赶路,他们去花会观赏鲜花,花会上的花千姿百态,真漂亮呀!鸭妈妈带着宝宝看得真开心。天黑了,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2) 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再次欣赏音乐观看表演,引导幼儿感知小鸭子去公园赶花会和小鸭子回家的音乐是一样的。
3、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角色,开展《赶花会》韵律活动。
(1)鸭妈妈带着小鸭子赶花会,你觉得他们高兴吗?
(2)教师唱谱,带领幼儿随着A段音乐,欢快地表演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花卉展览区》到了!花儿真美丽呀!看一看,做一做花儿开放的动作。
(4)教师唱谱,带领幼儿探索表演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反馈,幼儿练习。
(5)幼儿完整地倾听教师唱谱,欣赏B段音乐,并做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可用动作及语言给予提示。
(6)天黑了,小鸭子和鸭妈妈逛花卉也很累了,我们跟着音乐走回家吧!教师边唱谱边随着音乐表演鸭走路的'动作。
(7)教师带领幼儿连贯完整地听音乐表演《赶花会》,在开花前和变化动作前,教师均可用手势提示幼儿变换动作。
4、讨论活动:去公园赶花会人很多,在路上我们要注意什么?提醒幼儿学会找空地方行走,避免和他人发生碰撞。
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开展想象创作,学习小鸭子走路等动作,然后重现秋游中的赏花活动,激发幼儿通过动作尽情地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并乐意参与到游戏中去。
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动作,除了幼儿单个的造型,还有两个幼儿合在一起做开花造型动作,也有三个及更多幼儿的合作造型,还有幼儿结合了我们春游时看到的美丽的花卉做了造型,这些都给活动增添了一些亮色。
活动反思:
这 个活动在孩子创编花的造型动作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了让幼儿欣赏各种盆栽及根据图片上的4种有特色的花的造型来模仿,创编花的造型动作,很多幼儿都 能够在 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出各种花的造型,来充分感受美,表现美。最后的拓展游戏花儿找朋友的动作表演,我觉得很有意义,可以放在根据音乐完整表 演的过程中。
大班韵律活动:洗刷刷
设计意图:
舞蹈是我园的教学特色之一。通过小班、中班两年的舞蹈学习,幼儿积累了一定的舞蹈基础,具备一定的舞蹈模仿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也已增强,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结合本次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我以幼儿日常生活动作为切入点,利用形象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轻松地探索动作,创编动作,提高幼儿的参与性、想像力、创造力和主动探索能力。
活动目标:
1、借助乐曲让幼儿表现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
2、在游戏化的情境中掌握洗脸、刷牙、拖地等动作要领。(难点)
3、养成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洗刷刷”这首乐曲,有一定舞蹈经验。
2、材料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激发表演情绪。
1、随着音乐“动物协奏曲”幼儿愉快的进入活动室。(要求幼儿做各种动物走路的动作)
2、情境表演:欢欢小朋友早上起床,妈 妈帮她穿衣服、洗脸、刷牙、喂她吃早餐,然后还要妈 妈抱她上幼儿园。
3、看完表演后教师让幼儿讨论自己起床后和欢欢是一样的吗?讨论完后幼儿逐个发表意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借助表演,形象模拟动作。
1、请刚刚在发表意见中和欢欢相反的.小朋友来表演一遍。(幼儿创编各种洗脸、刷牙的动作,并互相学习与模仿。)
2、学习洗脸、刷牙、拖地等动作。
3、完整欣赏。
1)小朋友表演的很好,老师也来表演一下我起床后都干了些什么?放音乐,教师完整的表演一遍舞蹈。
2)幼儿学习舞蹈,分组练习。
4、幼儿完整表演舞蹈“洗刷刷”。
三、集体舞蹈,体验合作快乐。
1、幼儿学会动作后,分角色练习舞蹈。
2、合作表演。
1)全班小朋友围成双圆圈,面对面进行表演。
2)变换舞伴,再次表演。
四、复习舞蹈,自然结束活动。
1、小朋友表演的真棒,回家后和爸爸、妈 妈一起表演,以后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
2、幼儿随着音乐“动物协奏曲”愉快的跳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