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短篇散文黑夜中寻找明亮(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cjh33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短篇散文黑夜中寻找明亮
黑夜中寻找明亮
我在适合我的道路上睡着了。
那本是喧闹的,脱销的景色,花开的声音如同炮鸣。小草也会为它的生长折腾。我的'心和这一切成了同类项,合并了。并不觉得欢乐,也没什么新意。以至于,在所有事物轰鸣时。我竟然睡着了。
我竟然睡着了?旅途不遥远,天气也不焦躁,不疲惫,不抱怨。
若不是山脚的夕颜悄悄张开了嫩白色心,紫色绒瓣的脸。
若不是鸟儿的翼惊动了我的后脑勺儿。
若不是阳光收敛了他的炫耀。
若不是星星雨滴刷到我的头皮上。
若不是我还有梦游的本领,游走在另一个岔路口。
若不是那个平静的路口。 我感受不到我心活力,我有多么平实。
我睁开了双眼在一片雾气中,走到另一条路。 正常,符合自然规律。和平的路.
投入另一个违背心灵的世界,才会发现信仰的是什么,注意的是什么。
正常中寻找不正常。平凡中寻找不平凡。
黑夜中寻找明亮。
在黑夜中孤独奔跑散文
突然间,我们进入了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暂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骚动,陪伴着我们的是漂亮而干净的柏油路,路边烂漫的山花和叫不出名字的树木。
我们呼吸着混杂各种花木气息的空气,在都市感染的忧伤一下子消失了,没有想到在这个市区不远的地方竟有这样一片截然不同的幽静天地,人迹罕至,偶尔几辆观光的汽车礼貌地驶过。南国的深秋不至于热了,但也不冷,一年里这个时候最令人喜欢。
我们攀谈着这次到来的成果,没有白来,虽然没有见到类似长城那么壮观,但也足以满足内心的新鲜。虽然这多半是利于汽车奔跑的地方,我们却用徒步去理解环湖15公里的长度。在那个天天见面的城市里,到处都是人,有着各种不同想法的人。难得这里见不到什么人,忙碌的人们也不会丢下快要到手的钱而来到这里进行一场自由自在的旅行。
我起初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知来到这里会不会感到失望,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失望太多了,习惯了。我们并没有对这里寄予任何美好的希望,就像去相亲,谁也寄予不了美好的结局。只是这么多年没有到过这里而有些遗憾,在朋友的再三鼓动下我们疲惫地踏上了征程,这是这个城市为数不多的没有去过的景点了。
我们并不了解她,因为不曾相见,世界上就是因为很多不曾相见而永远陌生。那是多么的遗憾。起初也有朋友抱怨这里的景致一般,并发表了不会再来的宣言,这就等于不给对方机会了。他说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忘返的理由,游走在笔直宽阔的大坝上,看到辛勤训练的皮划艇队,远处的白鹭在薄雾中飞来飞去,朋友惊叹鸟儿翅膀的伟大时,却也在哀叹自己连去水中的勇气都没有。那些同样厌倦都市生活的富足男女,同样在危险的岸边为了一条小鱼而守候良久,任凭细雨在身边飞来飞去。我们也深知,这时候的雨是大不起来的,秋雨就如同温柔善良的妻子,怎么能够大发雷霆呢?其实即使雨大得发狂,我们也愿意承受。
时间总是偷走我们的兴致,正当我们知道天色已晚的时候,我们已经深入山间丛林,就像传说中的丛林,柏油路一直延伸到远方,忧愁的天气使我们看不到很远,我们不得而知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惊喜的画面。也许继续着平平常常的山路,也许是大家渴望的出处。这个时候,我们的队员发生了分歧,有人退出了,不想为了未知的谜而前进,他选择了原路返回。但我们还是有人支持了前行,选择了8公里前的出口,纵然那里没有回家的汽车。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冒险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开始讨厌这天的天黑来得如此迅速,以至于路边燃起了灯火。一路上,我们很少看到有什么路标,只能埋头苦干地前行。
这个突如其来的夜晚让我们措手不及,犹如把我推入了梦中。又如进入身灵其境的电影山区,人烟稀少,淡淡的害怕随着风吹树叶油然而生。这是一种从来没有的感觉,我们天天和很多人一起挤来挤去,这个时候突然见不到什么人了,却有一种莫名的不习惯。人就是这么的。我们不能埋怨自己的决定,似乎对这里的陌生渐生情愫,对这种开始有点害怕的.夜晚而变得喜欢起来。那些久居山间的鸟虫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受到影响,它们的谈话谁也不能制止,我们无法解读它们的大声喧哗,就像大自然的庆典,但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它们对于我们的加入是如此欢迎。当然我们内心深处不希望它们的代表是狮子和毒蛇。我们忘我的融入使我们远离了出口,路灯变得越来越稀少了,以至于月亮笑得那么开心。
我们的迷茫和不知归途最终在警车的提示下原路返回,那个并不乐于助人的警察没有一点想送我们一程的意思,我们也感谢他。只是我们惊讶的得知回去的路要走5公里。我们唯一的遗憾的是没有环湖一圈。太晚了,公园清场了,只能迷途知返。我们感到步伐比来时还要轻松,早已饥饿却力量充沛。我想没有几个人能够拒绝这样的山间夜晚,这是身心的灵丹妙药。
我发现,越是夜色深重,丛林的鸟虫更加欢快,我们的步伐更加轻盈如飞,踏着皎洁的月光,奔跑了起来,那些优美的大自然和融入大自然的孤独人儿。
在喧哗中寻找宁静散文
在喧哗中寻找宁静散文
当开始觉得写作已经于我变得生涩和艰难的时候,没想到年长于我、且更先执笔从文的他,却依然像二十几年前那样对文学执著而痴迷。也就在二十几年以后的今天,在我的写字台上,还会摆放着他的即将出版的诗集《悬崖上,一束淡黄的花》的清样。这让我倍觉惊喜。虽然同在一栋楼里工作着,但我居然不知道还有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在继续默默地写作着,用他喜欢的分行的字句——那情形无异于暗恋自己旧日的情人,不仅恋恋难忘,反而一往情深。
这个人就是熊烨。
那一刻,我很感动,也很羞惭,真的,真的。
让我感动得是,这么多年了,熊烨不仅没有把伴他成长的诗歌丢弃,相反还把一直相伴于他的诗歌当作精神食粮精心守护着,从不马虎。从他这次对自己创作的诗歌的整理出版,不难看出他对诗歌的觉悟。尤其当下诗歌已经鲜为人写、鲜为人读的年代,实乃一大壮举了。换句话,简直有点要和当今那些找卖点的写家门“挑战”的味道了。当然,熊烨是不会这么想的。他不属于那种喜欢与世人争高论低的人。他一向保持着低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此举,相信完全缘自他对诗歌的忠诚和对自己所走过的道路的一种纪念。
此为我的感动。
让我羞惭的是,这些年,我虽说一直界于文学的边缘,偶尔还没忘记写点文字,却已然背叛了自己的初衷,总是被别的事物困扰或者迷惑。记得我也酝酿做一个作家梦的九十年代初,看到熊烨和更多的武冈文学热血青年一道把武冈的文学旗帜摇得哗哗作响时,我真的好羡慕的,并且发誓今后要通过文学来改变自己。但那时候我还没有更多的勇气接近他们,只能远远观望着,把他们当作心中的偶像,一方面暗地里拜读他们的大作、一方面埋头自己的创作,以缩短和他们的距离。十多年以后的.今天,我虽然没有彻底和文学说再见,但骨子里流淌的血液已经渗透进了别的成分,不再把文学当作唯一,而是在精神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物欲横流的冲击时,自己也跟着摇摆不定了。因而,比起能在喧哗中寻找宁静的熊烨,我没有理由不感到羞惭。
人,不同于普通的动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头顶一方天,脚踏四方土,总是要做点什么的。惟有做点可以让自己得到充实的事情,才不至于得过且过、浑浑噩噩。什么事情是叫充实自己的事情呢?工作之余,琴棋书画,舞文弄墨就是充实自己的事情。譬如熊烨的诗歌创作。诗歌创作这个活计其实并不好做,就算你能耐得住寂寞和清贫,没准还费力不讨好。有时候,你哪怕呕心沥血,把自己满意的作品磨出来,换来的却并不一定就是原本讥饿的人群所需的食粮。甚至被嗤之以鼻。从大义来说,做这个活计,要有不辱使命的社会责任感,还必须忍受旁人所难以承受的的深深的孤独。惟有这样,才能在痛苦的修炼中丰富自己真实的生活,为社会提供一点真正的有益的精神产品。我相信熊烨很累,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但我更相信熊烨在受累之后的快乐是真实的,是可以用眼看得到,用手摸得着的。
有人说,艺术创造的过程,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向上攀登的过程,是在辽阔的大海边寻找美丽贝壳的过程,是披荆斩棘历尽坎坷、在人迹稀罕的沙漠发现迷人的绿洲的过程……这些过程,有谁能说不是世界上最叫人倍感惬意和自豪的呢?我相信熊烨同样会倍觉惬意和自豪。
纵观熊烨的诗作,诗人表现的都是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如第一辑《醉意的旅途》里的《云山》、《云山醉酒》、《塔林》、《仙人桥》、《游法相岩》等,几乎可以说,篇篇充盈着一种迷人的艺术的气韵,他将大自然的美在自己的笔下尽情吐露光辉。而在他的组诗《苦竹山,苦竹山》中,他又将心中感受到的生命意志的冲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譬如《大姑》、《大哥》、《二哥》、《小妹》这些忧伤的故事,饱含了诗人对这个社会的沉思。这些沉思,不单纯是现实利欲和社会性的沉思,也不单纯是哲学意义上的“我思故我在”,而是一种充分审美意义上的沉思,是对人生和生命意义的拷问。
熊烨有着极其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历:种过田,当过农民乡干部、乡干部、机关公务员。这些经历,对于诗人来说无异于一笔笔财富,如果没有这些生活的积累,诗人就没有这些创作的源泉,就没有这些明丽流动的精神食粮来补充我们今天需要补充的营养。所以说,生活的积累对于创作来说是财富;人生的失却,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幸。就像司马迁说的:孔子厄而作春秋,孙膑髌而作兵法,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就连他自己,也是忍受了宫刑的污辱才完成《史记》创作的。换句话,失,就是得。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喧哗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在更新升级。在这个喧哗的世界里,熊烨能守住一份宁静,我对其钦佩之至。我只想今后还能继续看到熊烨的诗作,并且希望他的诗作也会不断更新升级,此乃武冈的一大幸也。
在爱中寻找幸福散文
爱,是一个美好的话题;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温馨奉献表达方式;爱,让我们心存感激而欢心鼓舞;爱,让我们因感受到世间美好而热泪盈眶;爱,为之感动、为之慰藉、为之幸福、为之美丽!
国爱:令一个民族,在遇到天灾时,惊而不乱、难而不哭。汶川地震中,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领袖们以伟人的大爱,撼天动地。辛劳地屹立在灾难发生的前沿,从容镇定地率领子民以他们那睿智的英明、伟岸的身躯、亲临现场指挥作战,抗震救灾。“多难兴邦”的巨笔、擎起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心协力、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力量大旗!子弟兵救婴儿的笑脸如此可爱;失去亲人的警花母亲,为陌生朋友的孩子喂奶的慈爱精神如此可敬;那听到地震国难消息的勇士们如张泉灵式的英雄记者、医生、干部、工人、农民兄弟;那放弃自家红火生意,带上给养品亲自驾车,排千难克万险,不辞辛苦,赶赴灾区救援的工商个体工作者,等等;在这场罕见大地震的救灾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舍小家为大家;舍身忘死爱国家的坚强着、爱国爱民者;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的壮烈爱心之举,谱写出了人间最美丽的神话!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令世界瞩目,必将载入中国的.历史史册,恩泽于后代。子孙们将铭记,中国曾有过这样爱的人间传奇!
家爱:国家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的家庭、母亲的牵挂、父亲的叮嘱,浸透着亲人之间那种充满着血浓于水之爱。赡养老人的义务与孝道、教育子女的爱心与责任、亲友们往来的关怀与牵挂、和谐邻里的快乐与开心。至亲至爱、无处不充满着爱的气息!
友爱:工作中的团结与协作;艰难时的无私援助与支持;困惑时的呵护与鼓励;寂寞时的关爱与慰藉。这种人间的挚爱,令人思想升华,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近日,结识了一位提倡“爱国教育”“亲子教育”“友善教育”的网中朋友,对他们组成的《让生命充满爱》中国之声的宣讲团,很欣赏。这中宣讲教育,应该得到大力支持与提倡。在当今的社会中,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优越感,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扎根,满眼的自我观念。有一部分孩子,自私自利,忘乎所以;一部分成年人,也存在着拜金主义思想,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而中饱私囊.个别人为了一点可怜的“家产”,姊妹之间勿念手足之情而同室操戈;更有甚者不念养育之恩情与自己亲生父母,因为经济利益而对簿公堂。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宣讲,有利于净化人们的思想灵魂;教育应从孩子入手,有利于提高国民思想素质教育。对国家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在人们精神匮乏的时候,需要畅饮心灵鸡汤!
朋友们,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来回报我们美好的生活吧。爱会为人间带来美好,爱会创造人间奇迹。爱就在我们身边。爱,尽在不言中!!!
寻找历史中的长城散文
能登上长城,是我这么多年的梦想。真正到了北京,好多朋友劝我去八达岭,我却不想去了。我不想去看现代人修葺一新了的长城。我心中的长城应当是充满沧桑感,记载着历史的阵痛,荣光和耻辱的长城!
花了八百块钱,我包了一台北京现代的出租车,去寻找记忆中的长城!
车子风驰电掣,很快出了北京城,又很快进了怀柔县城,后又出了县城,向偏僻的大山深处驶去。我们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向路人打听着,问那没有修葺过,人烟罕至的长城怎么走?小车走了四个多小时后,房屋和商铺越来越少,树木越来越多了。才突然记起我和太太还没有吃早餐,于是,找了一家路边小店吃早餐。花了一元钱,买了一大盆馄饨,却是怎么也吃不完。老婆又去了旁边卖菜的小摊上花了一块二毛元钱,买了四条一尺多长的嫩黄瓜。结账时多给了那个小贩三毛钱,那个小贩主动用清水把黄瓜洗得干干净净 ,包好,递给她。
车继续往大深处开去,路越来越窄了,沿途的居民也越来越少。已经很少能看到农田了,差不多都是果园和蔬菜。沿途的指路人告诉我们,这里的蔬菜和果园都是绿色环保的,不施农药。又开了一个半小时的车,终于抵达了路人所说的,林彪元帅当年率领一一五师大战日本的平型关战场了。
打开车窗,远远地看到了残破不堪的古长城,我的心加速跳动了起来。
长城,我终于来了!
我们下了车,沿着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了山。路两边全是野生的果树,和散落满地星星一样的野花。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沧桑沉重的文字,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不正是眼前的样子吗?
气喘吁吁,爬到了城墙下面。却没有工具,望着七米多高的城墙和九米多高的烽火台,很是失望。这时,老婆发现附近拐角的城墙门洞旁架着一部锈迹斑斑的铁梯。于是,向村民,铁梯主人交了四元钱的过梯费,怀着兴奋的心情,爬上了长城。
终于站在长城上了,千疮百孔的古长城被我踩在脚下了。远远地望去,风从北方吹来的沙尘构成一副朦胧的景象!抚摸着城墙上古老的青砖,却像是握着着一位沧桑老人的手,听他讲述着古老的过去。
歇息了一会儿后,我们便沿着城墙向东走。由于这段长城一直没有被维修过,很多地方只有墙体,没有护墙和城垛。护墙和城垛都滚到山下去了,走在上面很危险,一不留神,就会摔跤。一摔跤,最大的可能就是滚下山去。老婆紧紧抓着我的手,不让我走到城墙边上去。每走到一个城垛上或者稍微平缓一点的地方,我们都会欢呼,拍照留影。没有倒塌的城垛上每隔五米左右都会看到有一个射箭的空,是朝下的,敌人的箭很难射进来。长城是沿着山脊绵延的,如一条蜿蜒不断的龙身。在山的凹陷最低处和山腰,各有城垛,这是龙爪了。其实是稳固长城和搬运军用物资的。山顶上,最雄伟的烽火台,则是龙眼,主要是观望敌情和指挥用的。一旦发现敌情,就在烽火台上点染柴火,通过烽火狼烟把消息传了出去。
由于年久未修,城墙上好多地方都长了灌木和野花。大概走了五里多路后,我们随着长城登上了附近最高的山顶。老婆看到地势越来越陡,担心回去的时候下不了长城,说什么也不肯走了。于是,我把她留在了烽火台上,一个人继续向另一座山峰走去。老婆一个人很害怕,每隔五分钟叫我一次,我一边走一边迎和着。后来叫不应了,她就用手机发信息给我。
我在一个烽火台的下面发现一块石碑,这个石碑是明朝隆庆三年维修了这段长城之后重立的。即公元1569年,距今四百三十八年。我给那个石碑拍照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年轻的老外背着背包也在那里拍照。他向我微笑着伸出了一只手,我们互相击了一下掌。然后,随便聊了几句。他说他是美国人,是自费来考察长城的.。沿着古长城,他已经走了四天了,晚上就住在烽火台上。
我们便一起往上走。天上的苍鹰,地上的斑鸠,因为沙尘而蒙蒙的山,我们都一一摄了下来。然后,我们爬上了这一段长城的最高处。在烽火台上,停留了大约二十多分钟,休息和拍照留念。再继续往前走,沿着山势往下大约五十多米,前面城墙倒塌了一半,只有大约一米宽左右勉强可以通过。我们小心翼翼地又走了大约三十米,才看到前面大约有一百多米长的城墙已经完全倒塌了,只有一堆烂砖残石堆在哪里,满目地萧条和残败。再往前望过去,那些长城墙体上面都长满了茂盛的灌木和杂草,郁郁葱葱的,象一堆陈旧的历史,散发着醇郁的陈年老酒的气息。
我们站在那里,犹豫着。这时,老婆发来信息,说她一个人在那个烽火台上很害怕。我于是就同那个年轻的老外分手了。他从背包里拿出飞抓和绳子,在城墙垛子上抓牢,然后抓紧绳子,溜下了城墙,穿过茂盛的灌木,向下一段城墙走去。当我回到烽火台再回望时,他已经通过飞抓爬上了那满是灌木的城墙,向我挥动着双手,吼道:“噢 ... ...”。我也回应到:“噢 ... ...”
古老的长城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结晶,代表着中国最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从积极进攻转化为消极防御的象征。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由于西北苦寒之地的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秦始皇不断反击,却又捞不到什么油水。而当时相对于富饶的六国都归他占有了,为了专心消化和巩固劳动成果,他便修建了第一条长城。当时他并没有把长城作为安心享受的屏障,只是作为一个步兵对付骑兵的要塞使用。其实在战国时代,靠北的几个国家都修了几段这样的城墙,秦始皇只不过把它们连接起来并加长加固了。
其实,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后,初期也没有保守地以长城为界,而是积极地反击北方的匈奴。当时,由于连年的征战,连皇帝出行想寻找同样颜色的拉马车的马匹都找不到,更不用说大批量的骑兵了。所以,当他以疲劳的步兵来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时,就注定了他反击的失败。老刘灰溜溜地回来后,就只有下令加长加固长城了。但汉武帝刘彻却为刘老头出了一口恶气,他派卫青霍去病率大军三次大规模地反击匈奴。特别是小霍亲率孤军深入匈奴腹地一万多里,不带粮草马匹,完全靠击败匈奴后就地抢劫补给。打得匈奴人离长城远远的,远远地逃到了中亚,在那里抢了一块地方,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其实,与其说霍去病打败了匈奴,不如说小霍摧毁了匈奴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可惜后来一些大儒很混账地说小霍杀戮太多,遭了报应,所以年纪轻轻就染病去世了。)所以,后来一百多年朝廷没有维修长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例外。
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是每年拨出专门经费,来加长加固长城的。但每一个朝代初期的防御都是积极的防御,也就是在防御的时候,不断寻找战机,积极出击,把敌人打败打残。所以,每个朝代的初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都不敢轻易地来爬长城。但到了每个朝代的中后期,就都转化为消极的防御了。也就是说绝对不出长城一步,即使敌人爬上了城墙,也只能把他们赶下去,绝对不能出去追击。否则就是挑衅敌人,是大罪。都是这样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安逸一天算一天。但是,当时肥沃的中原大地对于生存都很艰难的贫穷苦寒的北方游牧民族来说,却是拥有无数金钱、美女的幸福天堂!所以他们怀着能够很好的生存,和对美好生活的幸福向往,前仆后继地来爬长城了。
以前的中原大地,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西面是难以逾越的高原和雪山,南面是乖顺依附的贫穷的小国,真正有威胁的就只是北边剽悍的游牧民族。所以,一道绵长坚固的长城,就使统治者们少了很多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的享受和内扛。结果在后唐时代,宋朝暮年,明朝末年,游牧民族都爬上了长城,潮水一样汹涌南下。就连最能守城的明末袁崇焕也只守了十二年。他一死,清军就爬上了山海关。但这些剽悍的民族一进关,就被中原富庶安逸的生活很快同化了,很快被历史踩到了脚下,成为了历史长河里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这也就是无数的历史学家们所吹嘘的:我们大汉民族是最包容,最有凝集力的民族。其实,只是我们的安逸享受腐蚀了他们的斗志罢了。
所以,古老的长城是北方和南方两种思想的一次撞击,也是北南两方两种文明的一次撞击。它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结晶,也是我们固步自封,保守,享受,腐朽,后来变得落后挨打的一种象征。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耻辱。我们的祖先想通过一条一万多里长的长城,把我们舒适的生活与相对野蛮的战乱生活隔绝开来。不再崇尚进攻,只想守住我们的文明,但我们最后却被不断地外来文明征服着,匈奴人,突厥人,辽人,金人,蒙古人,满族人,以及后来从海上过来的八国联军 ... ... 这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其实,就是现在,除了进攻,也没有更好的防守了,更不用说一条孤独的长城了!
气喘吁吁的回到了老婆所在的烽火台,扶着她一起慢慢地往回走。由于地势太陡,往下走打滑,她脱掉了鞋和袜子,光着脚丫子,抓着我的手,慢慢地往下挪动着。
在一个烽火台上,发现了几个写字比我更差的民间诗人留下的歪七扭八的古体诗。我用相机拍下来的时候,老婆在旁边嘀咕着:“老公,你的字和诗歌都比他们写得好,你也留一首!”我笑着说:“如果我也留一首狗的屁不通的诗歌在这里,那是对长城对历史的一种侮辱!”
又沿着那架锈迹斑斑的铁梯,小心地下了城墙。却在下山的途中,发现了十多个对着我们微笑,前来爬长城的老外。可惜没有看到一个中国人,倒是有四个前来兜售核桃和其他土特产的中年妇女。老婆向每一个人都买了十多元钱的东西,她们便都很高兴地散了。下山的时候,还发现了一块石头上写的歪歪斜斜的标语,总共十三个字的标语竟然有两个错别字,不能不说这是对长城,对中国古文明的一种玷污了。
回到停车的地方,叫醒了司机,找了一个小餐馆,点了几份野菜和野菇,还有一道地方特色菜驴肉火锅,美美地补充了一下体力,已经就是下午六点了,我们便返回了北京城。
寻找闹市中的桃花源散文
外边的世界,依旧很精彩,但我却无动于衷,尤其是踏上奔五的旅途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白了,伸伸胳膊,不再有当年生龙活虎的劲头……这时,我的人生追求不再闪耀,而是逐步热衷于在闹市中寻找世外桃源――
我喜欢旅游。记得在一次休假时,曾和朋友一起去山西王莽岭旅游,回来时,已经是夜晚,我们的车却在山区迷失方向,多次往返于峻岭中,最后才踏上回家的路。在往返于峻岭中,大家都在担心――晚上,在山区迷失方向是很危险的,不知道自己的方位,也没有路人可以指点迷津,而我却在欣赏西边的火烧云,山里的火烧云特美,要不是大家心特急,我就会建议停车欣赏并多方位拍照,后来,在山沟里停车休息时,我惊奇地发现头顶上繁星也特美,于是,我抬头欣赏大山里的繁星:周围是那么的寂静,天空是那么的深邃和黑暗,但满天的繁星一闪一闪的,又给了我们新的希望。
我喜欢散步,在单位散步,在家散步,在外地也散步。那天晚上,我独自在异乡,吃过晚饭,关了电脑,在环境优雅的`小道上散步,累了,坐在休闲椅子上,一晃一晃的,耳边有风声,头上的柳枝飘来飘去,远处的一个大招牌闪闪发光,我打开手机音乐,陶醉在这优美而又富于诗意的境界中。
那天,下了整整一天的小雨,而我在单位的值班室里,也老老实实呆了一整天,第二天早上六点多,东方出现启明,而我推开窗户,外边的空气是出奇的好,这样的天,这样的空气,在水冶算是奇迹,既然是奇迹出现,岂能错过?于是,我开车到十里以外的水库上,那里风景独好,我独自沿水散步一个多小时,看水,波光粼粼;看山,高大伟岸;看树,郁郁葱葱;看渔民,勤劳作业;看野鸟,自由飞翔……散步一小时,我的心已经溶于大自然六十分。
回首往事,不得不感叹自己已经虚度几十年的光阴,但岁月却是公平的,它不饶你,不饶我,也不饶他,虽如此,但我却知足:不求房有多大,够住就行;不求车有多好,能开就行,不求票子有多厚,每月够花就行;凡事顺其自然,开心就好!
短篇散文留半颗心在黑夜中清醒
一个女子,沉沦人海,在生命的长河中随波逐流。一半清醒,一半迷茫;一半失落,一半欣喜;一半落泪,一半阳光。
一颗心,在黑夜里辗转,许你的半世流离,许你的天涯海角,湮没在尘埃。深夜,留半颗心清醒,半颗心想念。
冰凉的含义,从来不是瑟缩于某个角落,而是明明相对,却早已漠然。在彼此的生命中来来去去,可以纪念和存在的只是幻觉,瞬间的离散,早已注定。此生于谁,终将只是路过。珍惜的时候,痛彻心扉,依旧义无反顾,转身的那一刻,散落一地的悲凉,早已预示结局。
黑夜,想念肆意,记忆开始铺天盖地,压抑不住的喷薄。只有清晨阳光洒满大地的时候,自动消散,只似不曾来过。
最近很害怕睡去,总是梦魇。也许夜晚的冰凉,把心脏的温度也降低,总是过往,来来去去。醒来,只留下一阵枉然,困在梦境。
薄薄的信笺,一笔一划,认真的写着,泪滴也打落。只是此生,再也不会寄出。曾经的约定,曾经许诺再次相见时悄悄送你。而今也随着季节,飘散大风,再也不见。
不是忘了,不是寡情了,只是心底那排山倒海的痛,经过那么几个季节变幻,才结痂,才木然。怎敢又肆意的放纵,心有不甘,心底的那一点点残存的希望,也会在黑夜里疯长。压制着的过往,就让他随风吧。那份痛,流干泪滴,才深锁风尘,再次掀开,只怕是痛得更撕心裂肺。
不是你愿意相伴一生的那个人,就放了她吧,让她在人海里流浪,让她自己疗伤,让她自己爱惜和怜悯自己。你,在选择放弃的时候,已经没有资格可以继续留在她的生命中肆意了。
来来去去人海中,张望的风尘,远眺的背影,早已定格在别离的那一刻。再次撩拨,于谁都是不公平的。优柔寡断的时候,舍不掉又还想拥有更好的时候,她的心在被一层层剥离,一点点凉透。留着决绝的姿态,留着不曾回头的背影,印在她的.生命中,应该才是最好的。
寒意一阵一阵席卷,此刻的逗留,只是还有一段承诺没有完成。此刻的眷念,只是这里还有曾经的点滴过往,在生命中美好。
拉萨的冬天,三月还不曾结束,零下的温度,依旧苍白着记忆。去年的飘雪,只似昨天,今年却再没有盼到。是你带走了那份美好,那份洁白吧。还是泪滴早已干涸,哭到力竭的那几个月,把一辈子的运气都用完了。即便只是盼着一场飘雪,竟也只是奢望。
而今,依旧异乡,依旧飘零,身似浮萍,居无定所,终还没有盼到那个愿意给我一个家的人。
在人海里等着,等了那么些年,此生是否也能等到,若在人海里再也不见,那便留着这一生的时光,慢慢散落在季节里。
泪已枯,心也死。静如止水,等待着你的归期。
★ 我爱黑夜散文
★ 黑夜中的光亮作文
★ 黑夜中的闪电作文
★ 寻找知音散文
★ 寻找幸福散文
★ 寻找冰凌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