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以夜月人为题目的散文(共含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gmp8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以夜月人为题目的散文
月,柔如水,冷如冰。
皓月当空,犹如一颗镶嵌于浩瀚宇宙之上的璀璨明珠,黯淡了无数星光,只是照不亮这个世界漫无边际的黑暗。丝丝光线划破无穷无尽的夜空,最终降落到这片繁荣的乐土。它不似灯光般耀眼,也没有阳光的明媚,只是以一种凄美的姿态显现在世人面前,那样冰冷而柔弱的光,却能透过人类厚厚的躯壳,射入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想,这便是众多文人墨客所钟爱它的原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不在明月的那头,确如明月般遥不可及。生活在这片应有尽有的乐土之上的芸芸众生,却不似童话里说的那般无忧无虑。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忧伤的眼神,落寞的背影。这些愁思从何而来,我想没有人能够回答,但它们都毫无例外地被人们寄托在了那个闪着幽幽寒光的明月之上。那里藏着太多的故事,有的耳熟能详,有的鲜为人知。那里有美人的泪,英雄的血;红颜的情,侠士的'义。这些故事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磨灭,反而被岁月的风尘刻画得愈渐鲜明。
独自漫步在夜色之中,微风轻抚面颊,月光仿佛在风中泛起了涟漪,心也跟着涌动起来。抬头仰望明月,这样的夜晚,是不是很适合想念一个人呢?
夜因为有了月色而显得妩媚,心因为有了思念而变得灵动。看着夜色中拉长的影子,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个曾经年少无知,不可一世的自己。那时候,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总是把好与坏,正与邪分得清清楚楚,总能用天真向这个世界换一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有些人,一去不复返,只是会留在心里挥之不去。
我想,这月能懂,曾在月下落泪的人也能懂。
以月亮上的雪人为题散文
我们常常会突然认为,我们的小孩是别的什么的转世或者附体。比如她第一次看你,你会觉得她是你认识许久又失散多年的亲友;她开始爬来爬去,你会觉得她是一只宠物狗;她从10厘米高的台阶上跳下来,你会觉得她是彼得·潘;她第一次说我爱你,你会觉得她一定就是你某一世的另一半。当然也有些她想回家、发脾气、哭闹、不睡觉,总之各种她不管原由就是要“不”的时候,你会失去理智地坚信她是小魔鬼变的。
孩子真的是很古怪的生物。
那天,当她说完下面这句话,我瞬间认定她是张爱玲。她说:“雪人躲在月亮上弹钢琴,它就睡在小鸟的翅膀旁边。”我的老天爷、my god,她才3岁零3个月。冬天时,北京会下几场还算大的雪,我会在家中的后院堆一个雪人,两个煤球当眼睛,一根枯木作鼻子,再扣上顶帽子,外加一把破扫把,十分标准的造型。她从幼儿园一回到家我就兴奋地告诉她雪人来咱们家了,她立刻奔到客厅的玻璃门前,将脸贴到玻璃上,然后用十分熟络的口气对着雪人说起话来。我常常在一旁替雪人与她对话,这时她就会制止我说,爸爸你别话说,我跟雪人说话呢。于是我闭嘴。
每晚,在她不情愿地洗完澡刷完牙后都会要求去看一下雪人。我抱着香喷喷的她走到二楼的窗边,我们都会尽量轻声细语地交谈,因为她说天黑了,雪人已经睡着了。我们朝下望去,窗外是天寒地冻的北京某处的一个小院,院中站着一个几天前我弄的人形雪堆,我早就忘记了雪人是人,是小朋友们的`好伙伴。我偷眼望着她小小的稚嫩脸蛋,她则亲切地看着她的雪人伙伴。她对雪人说了关于再见、欢迎、她今天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还有她吃了什么糖等等很重要的事,又问了雪人几个关于冷不冷、饿不饿、喜欢她吗之类的问题,最后互道晚安才与我一起到床上去讲故事。
就这样,她与雪人相处了一整冬。
春天来了,雪人一点点融化、风干,最后变得只剩下一小块冰疙瘩。可在她眼中那块冰依然是那个雪人,她并不在意对方容貌的改变,或许在她心中雪人就应该是这样变化的。她还是会与雪人说你好、再见、晚安,还是将自己的生活一一告诉对方。那一块冰疙瘩被她弄得连我都开始相信它是活的,以至于有时上午我坐在沙发上看球赛都会不时地看一看院中。因此当雪人已经完全不成样时,我还是没有把它弄走,院中就这样不当不正地堆着一堆被北京风沙浮土弄脏的冰。
这世界上有过多少个雪人?它们都去哪儿啦?它们的小孩儿朋友们又打听过多少次它们的行踪?大人回答了吗?怎么回答?
一场春雨将院中冲洗得干干净净,她问我雪人呢?我说雪人回家了,去找它的爸爸妈妈。她又问我雪人还来吗?我说冬天下雪时就来咱们家。
天气一天天转暖,我们又一起找到了一些新的朋友和话题,比如院中人工湖里的鱼和鸭子,花坛里有名字的花,半夜不睡觉的狗,陪她洗澡的大小黄鸭子、河马、海马、水铃铛(就是个她幼时的手摇铃被扔到了浴盆中)、螃蟹、小鲸鱼…
雪人她似乎已经忘了,起码我是这样想的。直到我认为她是张爱玲的3分钟前,我都认为小孩子就是这样,新的事物到来就会忘记以前的。但现在我认为其实成年人才这样。那天她依旧不情愿地洗完澡刷完牙,然后一脸若无其事地对我说,爸爸咱们去看看雪人吧。我一时茫然,心想哪儿来的雪人呀,都快要开冷气了。但凭着之前的经验,我一脸镇定地回应:“好哇。”
我们来到窗边,我向下望着院子,她看着天空,顺着她的目光我也向空中望去。这是一个月圆的朗晴的夜,月光柔和地投向我们,将她的脸庞照成了银色的。邻居家的大银杏树上有一个勤劳并且懂建筑的喜鹊耗时近两年修建的4层复式豪华鸟巢,这鸟巢就在月亮的旁边,看着好像一幅画。她目光深情幽远,神秘地对我说:“它在那儿,雪人躲在月亮上弹钢琴,它就睡在小鸟的翅膀旁边。”
我沉默着,心中充满了感动。
原来她早为雪人找好了家,并且一直惦记着它。
第二天,我们又去看望雪人。这一夜,没有月亮,我们停在窗边,片刻,她对我说,雪人关灯啦。
以咏月为题目的散文
夜晚降临,月亮,你便睁开惺忪的双眼,缓缓升起,将皎洁的月光轻轻地洒落,洒向世间万物。世间万物披上雪白的“纱巾”,变得格外美丽,格外闪耀。有时,调皮的你会和大树玩玩游戏。你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好像画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世间画家,有谁比得过你?
皓月当空,让人不敢直视,因为你如一个圣洁的女神,优美、柔雅。悄悄地仰望你,柔和的'月光立刻洒了我一身,让我的心平静下来,纷纷扰扰的思绪立马被梳理得齐齐整整,百炼钢瞬间化作绕指柔。我闭上眼睛,尽情感受这静谧的美,感受明朗的你,让你融入我心中。
你无私地照耀每个需要你的人,陪在他们身边,听他们絮叨烦恼和忧愁。你轻轻地擦拭他们的心灵,抚平他们的伤口,让所有阴霾散去,每时每刻都满怀希望。
不仅能抚平个人心绪,你还可以洗尽人世间的悲情愁苦,洗尽世间铅华。你又是一面明镜,照尽世态炎凉,阅尽人世沧桑。
人们常说,夜空中最闪亮的是星星。在我看来,再闪亮的星星也不过是你的陪衬而已,不过是你身后的背景罢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月亮。大家心中的明月相互辉映,于是不再孤单。天上的月亮,你的月亮,我的月亮,人生自此圆满如月。
月亮,你的美,我无法用言语形容。我怕我的言辞玷污了你。那么,今晚就让我们彼此照耀,且心照不宣。
以夜露山林为题目的散文
天渐渐的黑了,太阳下山了。遥远的天际边,一抹红霞。不一会儿,大地一片暮色苍茫,那一抹红霞也不见了踪影。
野外露营,天黑以前必须支好帐篷、灯具、炉子、睡袋、手电筒等等准备好。否则天一黑,麻烦事都来了。还好,我是第一个早早的到达了目的地,早早地准备好了一切物品,等着迟来的驴友们。
大山的夜晚,万籁俱寂。四处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风儿静止了,四处寂静的令人心慌。本来和经常爬山的驴友们在网上说好了在这个地方集合,怎么就不见了音信,也接收不到手机信号,是改变了露营地址?还是他们来晚了,摸不到路了?种种猜测涌上心头......
山里的黑夜,一片死寂。遥远的地方,隐约传来一阵狗吠之后,空气静止了。我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声。心,便不由自主的慌了起来。
起风了。微风儿透过缝隙,钻进了帐篷。虽是初夏的季节,微风吹拂,还是有些凉意,头脑也清醒许多了。这样孤寂的夜晚,已经完全没有了睡意。看看手机上时钟已是凌晨,山野沉浸在漆黑的夜幕之中。按照尝试,在大山里露营,没有紧急的事情,一般不在帐篷里亮灯。远处的蚊虫,会拼命的往帐篷里钻。
漆黑的夜,孤寂冷凝的感觉,无可名状的涌上了头。第一次在大山里面一个人露营,第一次经历了没有经历过的.感触。人的一生,不都是在无数个第一次磨练当中走过来了吗?第一次上小学,第一次毕业,第一次工作……
小的时候,经常喜欢听小脚的奶奶讲些鬼怪故事,听了那些诡异的故事,吓得直往奶奶怀里钻。后来长大了些,那些故事情节也渐渐地变得模糊起来。似乎儿时的朦胧教育。到了现在,已经变成了大脑中很难抹掉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模糊的的记忆,竟然经历了几十年,依然会在夜里偷跑出来,扰得满心的恐慌。
黑夜的耳朵异常的敏感,可能一只鸟儿从附近飞过,有一丝翅膀拍击的声响。夜晚因为害怕受到威胁,而时刻都保持着警惕。任何一点细微的声响,都能引起高度的警觉。源自于内心的恐惧,可能在瞬间就能击垮一个人所有的坚强。看来人的心态,遇上事情,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磨练心态,既是磨练人生。
月光不知道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梢。我拉开了一点帐篷的窗口,一片淡淡的乌云遮住了月亮。不一会儿,月亮又露出了苍白的脸。我呆坐在帐篷里想,有生之年竟然与大山结下了情缘。回想这断断续续的登山经历,也有五六个年头了;在寒冬来临的季节;零下十几度,在一千多米高的崂山山顶煮面条吃,冻得着手指竟然拿不住筷子。在迷雾蒙蒙的寒冷冬月,我们这些不畏严寒的驴友们,爬到了山顶,欣赏那漫山遍野的雾凇冰挂,还有今生不曾多见的壮丽冬景,惊讶的大呼小叫。恐怕今生今世,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景象,很难再见到的冰晶世界。山野白茫茫一片冰挂,像是进入了一个神话的世界。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青岛五月的崂山,置身在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花丛中;画在山林中,人在画中走。每每樱桃熟了的季节,我们这些老驴专门找野樱桃吃,给那些嘴馋的驴友过足了口福。
夏天到了。大家每每躲在林荫树下,身旁汩汩溪水,烧一壶山泉水,泡一壶崂山茶,大家围坐成圆圈,海阔天空聊天,品尝各自带着的美食佳肴,好不快活。
秋末,丰收的季节。满山的野栗子任你敲打,满山的野山枣任你尽情的吃,还有那些说不上名字的野果子......
朦胧的月亮,渐渐消失了。东方开始变得有了一线白边,渐渐地显现出一丝红晕,天要亮了。
以小楼的月为题目的散文
明月小楼花还在,伊人倩影酒无愁。
在高高的清朗的夜空上,一轮圆月俯视苍生,不因世人的相聚而圆,也不因世人的相离而缺,明月有着自己的规律且亘古不变。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小楼在静静的接受着这份来自几万里外的清冷,但从不做出反应,只是默默的承受着。小楼很简朴,没有富丽堂皇的琉璃,没有鲜艳夺目的朱红,有的只是山林中最常见的几根林木,有的只是风雨岁月的颜色。
小楼前有一弯溪水,在动人的夜色下欢快的流淌着,叮叮咚咚,仿佛是在称颂旁边那一丛丛花儿的美丽。花,是红色的蔷薇、也有美丽的杜鹃。蔷薇红色似血,风偶尔拂过,仿佛是血管里的血液在奔腾跳跃,又仿佛是生命里最美丽的悸动。这让人想起,“谁知春归何处?因风吹过蔷薇”,这一美丽词句。词人问春,你跑到哪里去了?春无语,春当然无语,不过就在春风掠过蔷薇,蔷薇飘然而落的那一刻,词人明白了,春归何处。
花,诗人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诚然!
物是人非,曾经和他欣赏这些美景的伊人已经消逝,倩影也已消逝。只是在值得纪念的日子,或遇着相似的情景,心儿会无师自通的浮现那伊人、那倩影。怀念,是一件多么容易发愁的事情。古人有个习惯,借酒消愁。
酒,可曾有愁?
没有的'。酒无愁,只不过是酿酒和喝酒的人有愁。人找来五谷,让它们静静的发酵,再等上一段时日,便可饮食,或者再让它埋藏数十年,成为陈酿。酒,可是个好东西,随着岁月的流逝,越老越香,越老越醇。人呢?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会怎么样呢?
人,越老越淡!
淡,并不代表无情,“取次花丛懒回顾”,便是淡,“半缘修道半缘君”,便是有情。
淡,如流水,只是说明了岁月的流逝。
岁月可以吞噬一切伤痛?不然!
岁月并没有直接吞噬伤痛,直接吞噬伤痛的是心、是蓬勃跳动的心。岁月确实可以让人遗忘许多东西,当我们遗忘了,便淡了。或者当我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使我们的心变得麻木或坚强了,便淡了。
只有心还在,才能疗伤。
只有情还在,方可痊愈。
明月高悬的夜晚,小楼上,往往会响起悠扬的笛声,或哀怨或喜庆,都不失为一种美。
一支青色的竹笛,上面刻着两句小诗:
明月小楼花还在,伊人倩影酒无愁。
以独狼啸月为题目的散文
独狼啸月悲斥夜,夜凉月冷眼婆娑。
纵使有花兼有月,何堪无景亦无人。
——独狼
远古的大地,有这么一个种族,它们是天生的王者,是冷酷的代言词。草原是它们的`家,只有在奔跑与掠杀中它们的生命才可以得到体现。多少个流离失所的演变,造就了如此优越的狼族。
多少个夜里,多少次梦回草原,多少次在醒后独对窗,凭栏眺望,遥想远方是否也有这么一个和我相似的人,此时此景,又造就了多少落地成殇,多少孤独的心境,一直没有被了解的黯然神伤,却无处话凄凉。
是否在这片所谓的文明的天空里已不再是我梦中奔跑的天堂,也许只有在带着田园气息的清新中我才可以感觉到自己真的存在在这个红尘中。太多的思绪乱了满地的落红,绿枝的纹路也渐模糊了岁月的沧桑。空嗟叹,举世皆浊,徒伤悲,人心不古。
愿紧收心中那点放任,无法将心再分。星月相惜,落地对影成双,一声悲啸,响彻夜空。终于明白那些逝去的已经不再拥有。孤单只影,无处话伤。甄一杯浊酒,邀月,相映成辉。
★ 散文夜鹭
★ 古风散文题目
★ 八月十五夜月古诗
★ 夜之孤月作文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 都市的夜散文
★ 夜聊情感散文
★ 雾夜,回归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