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上海应届毕业生起薪调查报告(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lh614”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 4成在啃老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9月伊始,不少职场新人刚刚领到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但对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而言,这份工资有点“薄”。由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一份名为《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的调查――这份来自35万余份有效问卷的报告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并且有四成过着“啃老”生活。
毕业生起薪低,地域学历有区别
从地域对薪酬的影响来看,在全国24个城市应届生起薪中,仅有上海、北京超过了3000元,分别为3241元、3109元,其次为深圳2905元;成都、南昌和武汉排名垫底,分别为2109元、2071元、元。济南在24个城市中排名第12,起薪为2483元,青岛排名第10,为2563元。全国整体平均2443元。
在学历方面,不同学历应届生的起薪水平与就业率正好相反,高学历人群起薪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生以2776元的平均起薪遥遥领先,而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有7%,低于整体的90后的就业率。高中学历的应届生为低学历人群代言,以2596元/月的平均起薪排名第二。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许多大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在蚌埠工作的小吕就抱怨道:“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供上大学,每个月挣的钱还不如一个民工一个星期挣的钱多,上大学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直接去打工呢。”当然,也有不少同学对这种低收入的现状表示理解,也期待未来的.发展前景。
起薪怎么定?企业有考量
新入职大学工资确实让生活捉襟见肘,但作为用人单位的各个企事业单位却有自己的考量。
记者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上手能力和贡献率非常看重。洛阳某大型国有企业人事部副主任王伟说:“首先看你专业对不对口,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再一个根据单位效益情况,薪酬可多可少,关键是你能给单位提供多少正值,服务。”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考虑到成本问题,也不会给刚毕业的大学生过高的薪水。李冠峰说:“作为企业来讲,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至少要进行一个月的培训,才能够真正做一些事情,这对企业来讲,都是很大的风险。像我公司里面基本上来了半个月、一个月双方发现不合适,大概都占到了新进员工数的5%至10%,对企业来讲,这5%至10%的成本还是挺大的。”
面对大学毕业生的种种抱怨,淮南市一家民营企业的分管人力资源的领导魏平告诉记者,“刚入职,双方都需要互相了解,收入低,应该理性看待。企业更看中员工的实践能力,如果实践能力强,以后收入增长的空间会很大。”
生活成本高 “啃老”也无奈
一边是毕业起薪低的现实困扰,另一边是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目前在济南工作的小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起薪在2300元左右,和报告中差不多。”不过,以2300元的工资来算,与人合租个稍微好点的房子,一个人每月就要800元,再加上吃饭至少600元,交通通讯算300元,有时候还要带着女朋友出去吃点好的,买点衣服。“2300元根本不够花,一两年是攒不下钱了,房子还那么贵。”他连连叹息。
小陈的“经济账”算出了不少“毕业啃老族”的心声。对此,《央广夜新闻》的观察员张春蔚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们在花钱的问题上有点“娇气”。实际上,餐饮费用、住宿费用都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工资情况“开源节流”,而不一定要住上月租上千的房间、吃着每天五元的早餐。“‘勤俭’二字,现在大家都做到了‘勤’,还需要在‘俭’上下功夫。”
专家意见 大学生低薪是市场选择
对于大学生起薪低的社会现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数据中心主任丁大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大学生起薪较低,是市场的正常选择。
在目前的劳动就业市场上,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大学生供给之间的供需关系出现失衡。高校的扩招和我国教育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大学生的数量大于劳动市场中实际的需求量,也就导致了大学生在价值上的贬值。另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所以许多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不愿意选择高职高专,这也使得我国在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的市场上出现了较大短缺。
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正视市场做出的选择,并且基于现实做出相对的应对措施,改变旧有的观念,积极的对我国的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大学生初入职场调查报告:学历越高起薪越高
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向今日早报独家发布《浙江大学xx届毕业生择业规律、起薪状况与职业适应调查报告》,这是该校首次大规模地对毕业生开展的跟踪调查。
据悉,该报告调查对象为该校已落实工作的'9000名xx届毕业生,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博毕业生。调查从xx年年1月开始,采用无记名问卷填写形式,通过邮寄的方式发放和回收,实际有效问卷1560份。
调查耗时长达半年,主要涉及毕业生就业起薪、择业规律、职业适应能力三方面内容。经过数据分析,报告总结出8项基本结论,勾勒出大学生初入职场状况。
调查
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起薪凭借什么来定位呢?
这份针对浙江大学xx届毕业生的调查结论显示,学历对起薪有较大影响,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另外,性别、地域、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岗位类型都是影响毕业生起薪的重要因素。
不同专业,起薪差距相当大。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毕业研究生,计算机学院起薪都最高,分别达3716元和6158元,起薪最低的分别是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xx元、环资学院毕业研究生2175元。可见不同行业、不同学历带来的起薪差距也比较显著。目前而言,it行业的毕业生起薪6158元高居榜首,且遥遥领先。
从性别上看,男性与女性起薪差别不大。本科毕业生男女起薪差距为520元,毕业研究生男女起薪差距为826元。在事业单位或者当公务员,男女工作收入差不多。但如果是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就业,起薪差别会比较大。
受调查者中,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732元,毕业研究生中,硕士生为3721元,博士生为3765元。本科毕业生与毕业研究生相差1000元左右。但是,通过数据也发现,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差距不是很明显。
针对这种现象,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金海燕分析认为,本科生阶段学生接受的一般都是通识教育,或者说是素质教育,针对社会上的产业或行业知识所学不多,入职后上手较慢,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因此相应的薪酬会低一些。
“硕士研究生对一个行业算是已经入门了,而且去企业的多,薪酬比较高是可以理解的。博士研究生目前看来薪水不是很高,但可以预期的是,它今后的增长曲线会更陡。”
金海燕说,博士毕业生起薪不是很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毕业后进高校、研究单位工作的比例最大,这些单位起薪一般都不如企业高,但随着资历加深,博士的科研提成等收入进来后,其薪酬优势会逐渐体现出来。
期望与实际薪酬差最高达1393元
求职前,你对月薪的期望值是多少?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薪酬期望还是偏高的。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月薪期望值参差不齐。以本科毕业生为例,浙江大学材化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薪酬期望值较高,均值在4300元左右。信息学院、电气学院和外语学院次之;理学院和人文学院最低,均值在2900元以下。
月薪期望值与实际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之间,材化学院、外语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差距最大,期望值高于实际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材化学院的毕业生以1393元差值位居第一;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的毕业生较实际,月薪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差距在500元以下。
期望越高,往往失望越大。金海燕告诉记者,有的学生在未出校门前,常常会把自己定位得很高。“主要是他们还不是很了解整个行业行情,或者高估自己的社会价值。”期望与实际薪酬差过高,会直接影响到对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发展为跳槽的动因。
毕业生薪酬盘点:上海起薪2981元列第一
资料图片
某招聘网站昨天发布终应届毕业生薪酬盘点,各城市中,上海对应届毕业生的给薪起点最高,为2981元。预计各企业预计给付应届毕业生的薪酬都将有较大降幅。
2981元上海起薪最高
数据分析显示:上海企业给付应届毕业生的起薪点最高,为2981元;其次为北京,北京应届毕业生20的平均起薪为2872元;深圳紧跟其后,为2809元;广州为列第四位,为2714元。
20不同城市企业的给付应届生的起薪相对于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上海下降幅度最大,上海企业给付应届生起薪平均下滑12.65%,为2604元。尽管如此,从目前数据来看,上海年毕业生平均起薪点依然位于全国第一位。
今年本硕生起薪降一成
招聘薪酬数据研究中心对2008年的薪酬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大专学历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1603元,本科生为2094元,硕士生为3102,博士生为4055元。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给付2009年毕业生的薪酬相对于2008年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硕士生和本科生下降最为严重,硕士生起薪点下滑11.96%,为2731;本科生起薪点下滑11.84%,为1846;大专生起薪点下滑6.55%,为1498;博士生影响较小,下滑2.64%,为3948,
去年外资企业起薪最高
分析结果还显示:2008年,外商独资(欧美)企业给付应届毕业生的起薪最高,为3627元;其次为合资企业(欧美),为3371元;民营企业和国企应届生的平均起薪分别以2548元和2236元排在倒数第二和第一位。
2009年的毕业生平均起薪相对于200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今年高科技起薪最平稳
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金融行业在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但由于2008年初金融行业依旧势头强劲,且金融危机给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带来的影响较为滞后,因此从招聘调查的样本来看,金融行业2008年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依然居于高位,为2803元。其次为高科技,应届生的平均起薪为2436元。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2009年各大行业给付应届毕业生的起薪也均有所下滑。其中金融行业下降幅度将最为严重,下降比例达到22.3%,为2178元;其次为房地产行业,企业支付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平均下降16.30%,为2044元。高科技行业中的企业给付应届生的薪酬比2008年下降8.91%,在调查的各大行业中下降幅度是最小的,预计给付应届生起薪将高于其他行业,为2436元。(青年报)
阅读本文的人还同时阅读了:面试中的薪酬问题如何处理? 十招教你搞定最大薪酬
大学生起薪的调查报告
功能介绍 宣讲会、招聘会、招聘信息、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为校招季的学生量身打造~
xxxx前发起了一项“人生第一份offer”的晒单活动,同时对263家员工超过XX人的雇主进行了大学生起薪的问卷调查。据统计,雇主提供给毕业生的起薪普遍高于20xx年10%以上,超过员工薪资涨幅。大学生起薪行情视行业有别,金融业的起薪最高。
从60后的月薪86元到90后的月薪5000
在众多的数据中,80年代毕业(60后)的大学生第一个月的收入多在200元内,最早的一位1982年毕业的大学生说,第一年试用期工资45元,转正后59元,津贴加上一些稿费,月收入86元,收入远不及当时所称的“万元户”,但因为稀少而成为真正的“骄子”。
90年代毕业(70后)的大学生的起薪集中在400-XX元中,特别是在后平均月薪过千元后,增长加速。80后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维持了数年,但普遍比70后的起薪翻倍甚至数倍。以房地产、机械重工行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做大,提升了大学生的整体起薪水平,与此同时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引领校园招聘的跨国企业薪酬增长放缓。
而由90后撑起的XX-20xx年的毕业生职场,offer的增长完全不考虑经济的增速、企业的收益和市场的容量。在15个招聘大学毕业生最多的行业、263家较大规模的企业中,本科毕业生的起薪5000元及以上的有219家。一些企业虽然起薪不高,但招聘的岗位主要为销售类,其起薪实质是底薪,加上业绩奖励也不低。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企业给出的硕士研究生的.起薪水平与本科生一致,或者仅多出1000~XX元。
金融业的起薪最高
行业之间的大学生的起薪差距并不大,行业内企业的offer水平相差更大。以时下最炙手可热的电子商务行业为例,本科生(非销售类)最低为3500元,最高16000元,一年16个月薪水。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金融投资行业。
本科和硕士的起薪最高位都超过了万元,硕士毕业生的月薪最高位达到17000元,多半是任职产品开发和行业研究类工作,并且3-5年后就有可能年薪过百万。起薪在5000元以下的企业不到10%,而且低于5000元月薪大多是销售类职位,有高额的提成。
房地产和工程建筑行业中,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起薪最高,硕士生和本科生在土木建筑工程师等技术岗位方面薪资略有区别,但差距不是很大,主要在8000-10000元,但工作强度较大。策划、管理类岗位一般需要本科或以上学历,上市、知名公司给出的月薪多半在5000元上下。
it行业也并非个个都给高薪,比如做电商,经营平台和自己卖商品就有着天壤之别;从事网络运营、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的毕业生们月薪相当不低,做客户服务和销售的起薪不高,业绩好收入也绝不低。
学历差距逐渐减小
随着毕业生起薪的普遍走高,和雇主越来越重视员工能力产出而轻学历,不同学历间的薪酬差距也在缩小,尤其是本科生与硕士生之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们的起薪也逼近大学生。当文凭不再成为限制的条件,如何在职场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毕业生们急需考虑的事。而如何平衡不同时期员工的收入差距也成为雇主人才管理的一大挑战。
“现在毕业生太多了,好多公司又只要有经验的人,像我们这种应届生,找工作的时候哪还能讨价还价,春节后我来武汉快一个月了,工作还是没着落。”说到找工作的艰辛,长江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黄强情绪有些低落。
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但从象牙塔走进现实,马上要面对衣食住行。企业招聘时,薪资多写“面议”。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既不清楚行情,也没有胆气跟企业谈薪资。那么,大学毕业生和雇主之间的心理差距有多少呢?
据调查,湖北本科大学生毕业时的月薪期待底线普遍低于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起薪中位值,而且差距高达500元。这种有利于就业的务实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拼杀”的激烈程度。数据显示,工作半年后,职场新人的月薪中位值均有增加,最高增长幅度也能达到500元。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愿意支付给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薪资相对较低,但薪资提升的空间比较大。除50人以下企业的薪资变化较小外,应届大学生在中等规模企业的提升空间不亚于在大规模企业。
热门专业就业率不见得高
报告列出了湖北省需求量居前15位的本科专业。调查显示,诸如计算机、会计学、工商管理等社会需求量排在前三位的专业,就业率并不靠前。社会需求量排在第6位的法学专业,就业率竟然在15个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中垫底,为83%.
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就高,这是全国都存在的现象。同样以法学为例,该专业在四川地区社会需求量排第17位,而就业率仅69%.据王博士介绍,法学专业是热门专业就业遇冷的典型例子――前些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好就业,薪资和社会地位都比较高,于是全国高校法学专业遍地开花,过度供应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就业。
选专业千万别依据就业率
“当时我拿着一堆资料去问老师,老师只知道哪个学校好,具体问到专业,老师也不太清楚。父母和亲戚都只熟悉他们的职业,我就按照自己的兴趣选了法学。看到学长们找工作不容易,考证也很难,我还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看来只有通过考研来转专业了。”大三在读的吴同学,回忆起选择大学专业的过程不无遗憾。
高考一结束,马上就要填志愿选专业,这个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取向,
据调查,30%的高考生选择大学专业的理由是“就业前景好”,55%的本科生选择读研的理由是“就业前景更好”。那么,就业率的高低对高考生选择专业有多大的参考意义呢?“高考生选专业千万别依据就业率。”谈到这个问题,王博士语出惊人。大家都选热门专业,供大于求,该专业的就业率必然下降,法学专业就是个例子。王博士建议,高考生最好先做一个职业类别测评,发现符合自己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的.职业范围,然后考察职业环境最终选定一个职业,再看做这个职业要求学习什么专业,选定专业后,在设有该专业的大学中比较就业率和自己的分数段来选定大学。
Google副总裁李开复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高考生最好不要因为就业因素去选择自己完全没兴趣的专业。大学期间,前两年先找准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后两年应该做好职业规划并尽量多实践。如果大学毕业时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建议按照职业规划先找相关工作,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充实自己。
湖北需求量前15位的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工作能力
以下数据分别为:需求排名 专业 最主要从事职业 毕业时月薪期待底值 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 雇主愿提供的最高起薪中位值 毕业时的工作能力平均求职总数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程序师 1,800 89% 2,500 41% 21
2 会计学 会计员 1,800 91% 2,000 38% 15
3 工商管理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1,500 86% 2,000 39% 26
4 国际经济与贸易 办公室职员 1,500 89% 2,000 37% 16
5 信息工程电子工程师,不包括计算机2,000 88% 2,200 38% 33
6 法学 办公室职员 1,800 83% 2,000 42% 17
7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程序师 1,600 89% 2,000 40% 34
8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师 2,500 96% 2,350 39% 13
9 市场营销其他销售代表服务商1,500 87% 2,000 40% 10
1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技术员2,000 97% 2,500 42% 19
11 电子商务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1,800 89% 2,000 33% 27
12 英语其他大学社会科学教师1,500 90% 2,000 36% 14
13 汉语言文学高中教师。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除外1,500 89% 2,000 43% 8
14 通信工程 计算机程序师 2,500 94% 2,500 40% 30
15 自动化 电气工程师 2,000 91% 2,600 38% 22
★ 春节哪几天三薪?
★ 司机涨薪申请书
★ 面试时如何谈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