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二生物的知识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阿星啊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高二生物的知识点(共含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阿星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高二生物的知识点

篇1:高二生物知识点

1、牙齿:与盾鳞同源,由外、中胚层形成

软骨鱼类:牙

硬骨鱼类:牙、鲤形目的咽喉齿

两栖类:牙,有锄骨齿,蟾蜍无齿

爬行类:牙,有翼骨齿和腭骨齿,鳄类具大小不同的槽生齿,在上下颌

鸟类:无齿

哺乳类:仅上下颌具齿,异型(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槽生齿

再出齿,哺乳类齿式,食肉目的裂齿

进化趋势:多出—再出,量多—少而恒定,同型—异型,广泛着生—上下颌

侧生、端生—槽生

2、舌: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的舌为肌肉质,可动

鸟类的蜂鸟和啄木鸟的舌可伸出

3、唾液腺:水生动物无唾液腺

哺乳类唾液腺含淀粉酶

其他动物的唾液仅湿润食物

4、咽:陆生动物的内鼻孔出现,食物和空气的通道及相互关系

两栖类—口咽腔交叉

鳄类和哺乳类—出现次生腭(硬腭),内鼻孔后移,咽交叉

哺乳类—出现肌肉质软腭,内鼻孔进一步后移,会厌软骨

5、食道:爬行类开始食道与胃分化明显,食道延长

鸟类的食道中部有嗉囊

6、胃:从爬行类的胃分化明显

鸟类:腺胃和肌胃

哺乳类:偶蹄目的反刍类,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分泌胃液)

7、肠:进化趋势:增加分化程度,增加消化吸收面积,与食性的结合

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鸟类)、回肠,大肠—盲肠(爬行类)、结

肠(哺乳类)、直肠

七鳃鳗的盲沟,软骨鱼的螺旋瓣肠,硬骨鱼的幽门盲囊

高等动物的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

根据牙齿的形状、肠的长短判断其食性

8、泄殖腔与泄殖窦、泄殖孔、__

具有泄殖腔:软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单孔类

具有泄殖窦、泄殖孔、__:圆口类、硬骨鱼类、哺乳类

篇2:高二生物知识点

神经调节的内容

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基本调节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神经调节的特点

1、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且把兴奋传导出去。

2、神经调节可基于电位变化。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3、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4、神经调节作用比较迅速而精确。

篇3:高二生物知识点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篇4:高二生物知识点

一、相关概念:

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3、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4、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发现:

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3、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4、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三、酶的本质: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四、酶的特性:

1、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2、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y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

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篇5:高二生物知识点

一、传统发酵技术

1.果酒制作:

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

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

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

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

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

2)制作过程:

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①方法:比色法;

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1.精选最新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2.2020最新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3.最新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

4.最新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三篇

5.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第二册知识点梳理

高二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精选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易错易搞混知识点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精选总结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

生物八年级知识点

高二生物教学计划

关于高二生物的知识点(推荐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高二生物的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