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复习知识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indme8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生物复习知识点(共含3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indme8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一生物复习知识点

篇1:高一生物复习知识点

第四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ATP与ADP的转化过程及ATP在代谢中的作用

2.酶的概念及特性(三个),酶促反应的过程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都分别有什么影响?

4.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作用

5.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注意每个科学家所做实验的方法及结论)

6.光合作用的概念?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场所、所需条件、物质转化、能量转化、反应式以及两阶段的联系。

7.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照、CO2浓度、温度?都如何影响?

8.细胞呼吸的类型?(有氧、无氧)每种类型的阶段?每一阶段的场所、条件、物质转化、能量转化、反应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9.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农业生产上提高细胞呼吸;蔬菜水果保鲜,抑制细胞呼吸。(了解实例)

10.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丙酮、层析液、石英砂、碳酸钙的用途及实验结果

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周期概念?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几种?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各个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及DNA含量的变化

4.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5.无丝分裂的特点?无“丝”指什么?哪些细胞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形成新细胞?

6.细胞分化的概念

7.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举例说明?

8.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9.细胞衰老的特征及原因?

10.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11.癌细胞的特征?

12.常见的致癌因子有哪些?恶性肿瘤的预防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关系?

篇2:生物高一上册知识点复习

1、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右: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

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赤道板和细胞板

①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②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辨析。

4、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右图所示。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

②染色体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在分裂期以螺旋状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专题2理清易错易混易混知识汇总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5、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①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一对染色体。

②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也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也可称为同源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④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6、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①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④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⑤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7、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右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8、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①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于杂交育种。

②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自花受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体所占的比例。

③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定。

④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判断。

篇3:高一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一上学期生物知识点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_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的复习规划

怎么高一生物复习笔记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总知识点

高一生物如何复习的方法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精选

高一生物必考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生物复习知识点(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一生物复习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