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评比方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中年少女碎碎念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研组评比方案(共含9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中年少女碎碎念”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研组评比方案

篇1:教研组评比方案

教研组评比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学研究工作中的积极主导作用,调动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特制订如下细则,对各教研组进行考核。

一、教研活动和常规工作(起始分100分):

1、教研组必须按照学校的安排,组织好每一次教研活动,缺一次扣5分(不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教研活动的,以缺一次论处)。教研活动内容应务实,不搞形式主义,不利用活动时间闲聊。

2、各备课组每周组织集体备课一次,学期结束时上交有详细记载的纪录本,每缺一次扣1分。

3、学期教研活动记录达到16次以上,每次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内容,记载详尽,每缺记一次扣2分。

4、各学科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教研活动,每缺一人次扣教研组1分,迟到一人次扣教研组0.5分。特殊情况,如需请假,必须经教务处批准。

5、应积极参加教务处组织的各项教研教改活动(如教学比赛、教育教学反思、期中期末卷面分析、学期教学总结等),每缺一人次扣1分。

6、每学期必须有教研组活动计划、总结、校本教研课题(专题)、网络教研计划、总结、授课进度计划、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卷面分析等,按时上交各种计 划、总结等,计划、总结符合教研组工作实际,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教研组活动记录真实、详细,各种计划、总结、卷面分析等能够按时上 交,计划、总结等每迟交一天扣1分,缺交一项扣5分。所有材料必须是教研组长亲自上交。

7、教研组必须在每天搞好卫生,卫生检查组不定期检查,酌情扣分。

8、教研组成员之间要团结、合作,若组员之间有矛盾而没妥当处理适当给与扣分处理。

9、组员有被确认的体罚学生行为,每次扣20分。

10、教研组成员的office空间必须及时更新,教研组有专门的office空间,空间的管理员为教研组长,每周必须向学校网站发送新闻或者主题教研活动等文件2篇,教研组成员、教研组空间不及时更新每人次扣1分,不发送新闻等周扣2分。

二、教学教研常规管理(起始分100分):

1、教研组长、或者备课组长每周进行一次小型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检查,并在教案、作业上签名。教研组长每月组织一次大型教学检查(具体检查时间教务处通 知),包括教案、作业、听课记录,要及时上交检查统计表。每周缺少一次小型检查每人次扣02分,大型检查缺少一次扣10分,迟交一次扣1分。每学期的小型 检查不少于15次,大型检查4—5次。

2、每学期每人要有1节公开课(含交流课、示范课)。每少一节扣1分。有公开课必须报教务处登记并在学校公示栏上公示通知。4、

3、教师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且必须要听组内教师的课,每节课必须写明听课日期,并有切实中肯的评价记录,每人每少一节扣1分。

三、奖励分(累计最高分50分,加分项目均限于本学期):

1、教学竞赛。各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县、市、省级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3,2,1)、(6,4,2)、(8,6,4)分(同一人同类获奖计 高不计低,每组不同人次可累计)。获校、县、市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荣誉称号者分别奖(2,3,4)、(3,4,5)、(5,6,8)(本项累 计不超过20分)

2、论文与课件。教学论文、课件获县、市、省级一、二、三等奖的每篇(件)次奖(0.8,0.6,0.4)、 (1.2,1,0.8)、(2,1.5,1),在县(教研室)、市、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每篇(件)奖(2,3,5)分(同一篇论文计高不计低,多人合作只 计一人,每组不同人次可累计)。(本项累计不超过15分)3、课题与成果。课题在校、市、地、省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通过中期评估或结题分别奖(2,3,4,5分)、(4,6,10)。各组教研课题成果获市、地、省级一、二、三等奖的每个次另奖(4,3,2)、(5,4,3)、(6,5,4)分。(本项累计不超过10分)

4、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市、地、省及以上团体第一、二、三名的,分别奖(4、3、2),(5、4、3), (6、5、4)分,个人一、二、三等奖分别按以上标准的二分之一计奖,同一参赛者或同一种类的比赛,计高不计低,不同参赛者或不同类型的比赛可累计。

学生参加体育竞赛、艺术类获奖的'奖分原则是①只设团体奖②体育竞赛列市第六名奖3分,每进1名次再加1分。参加市教育局、市政府等艺术类比赛,团体一等奖10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2分。(本项累计不超过10分)

四、评比与奖励办法:

1、以上第一、二两款只扣分,不加分(不符合要求的扣分,超过要求的不加分)。

2、各教研组第三款奖分累计若超过50分,按50分计,

3、各教研组进行评比时,总成绩位列前三名的即为优秀教研组,按教师人数发给教研组不同等次、不同数目的奖金。

4、若某组连续两期都评为优秀教研组,该组组长在年终考核时加2分。

5、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期中、期末统测中有一门学科成绩位于后五名、中考成绩列全市后五名的学科,其所在教研组不能评为优秀教研组。

6、优秀教研组每学期评选一次,评选时间为下学期的第二周之前。

7、本方案从XX年9月1日起实行。

五、优秀教研组评选领导小组:

组长:张 波(校长)

成员:吴 明(书记) 孙来科(工会主席) 马生录(副校长) 谢 春(副校长)  王立平(教务主任)范永才(政教主任)张晓勇(总务主任)王静岚(团委书记)  王秀峰(教务干事)石冰雁(教务干事) 陈 龙(教务干事)马旭东(网管员)

篇2:教研组考核评比方案

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促进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了和研究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整体效能,使教研组真正成为“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行为改善的实践共同体”,特制定“星级教研组”评比方案。

一、教研组评比内容:

(一)队伍建设

1.全组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

2.有明确的'教研组建设目标并获得认同。教研组长有一定的威信,组内成员团结和谐。

3.组内师徒结对活动有具体措施和实效,新教师进步明显。师徒挂钩有记载。

(二) 教师培养

组内师徒结对活动有具体措施和实效,新教师进步明显。师徒挂钩有记载。

(三)教研管理

1.开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其中有对教学工作的检查、期末有学期工作总结。

2.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富有成效。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记载,活动后有总结。

3.对本学科教学质量有具体目标,每学期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对教学质量的分析具体,措施有力。

4.教研组档案、资料健全,认真完成“五个一”。

5.能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

(四)教学研究

1.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有过程,有记录,实现资源共享。

2.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培训,在区、市级及以上各类教研、培训中承担公开课、讲座、经验介绍等。

3..有课题立项、认真开展研究并及时结题,校级、区级、市级课题。

(五)教学水平

1.学科教学成绩良好。

2.积极撰写教研论文,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

3.扎实开展兴趣小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4.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研究有措施、有过程记录,对学困生和特长生的分层指导有计划,有成效。

二、评比程序

各教研组根据星级教研组评价表准备材料,开展自评,申报至学校教学部门,教学部门组织评审小组进行复审,根据评分项目及标准公开亮分,按分数从高到低,在语文、数学、综合三大学科各取一个五星级教育组的基础上,再按照全校分数高到低取第四名,评出四个五星级教研组,其余为三星级教研组,有违反师德行为的降一等级。

三、奖励标准

星级教研组评审组成员由校长室、办公室、教学部门、德育部门成员组成。星级教研组奖励如下:

五星级教研组奖励:组员人均150分,组长奖励300分

三星级教研组奖励:组员人均100分,组长奖励150分

一星级教研组奖励:组员人均50分,组长奖励75分

篇3:教研组考核评比活动方案

教研组考核评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学校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增强教研组的活动成效,及时总结推广教研组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二、实施办法:

1、以学科教研组(语文、数学、综合)为单位每学期评选一次。每学期初,教研组长带领组员认真学习本细则,参照执行,注重平时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和资料的结累,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2、本细则为优秀教研组的基本条件,如果达不到基本条件,将没有资格参评期末优秀教研组的评比。达到基本条件的教研组,在期末总结评比会上宣读本组的详细总结,然后通过评议,无记名投票,票数最多者为该期的优秀教研组,并给予500元的奖励。该组自动生成为本学期或本年度的校级以上的优秀教研组候选组。

三、具体评价指标:

A级指标 B级指标 评分标准 考核办法

常规教研1、教研组计划、总结具体详细,教研活动正常、规范、无差错。计划、总结符合本组实际情况,每学期教研活动不能少于6次。每次活动不得有人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各项内容均按要求记录完整,如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主持人、发言内容等。查看会议记录本、活动记录本

2、建有教研研究档案,教研活动记录完整,研训记录本内容完整,资料齐全、规范。每次活动要有完整的资料,如教案、课件、教学反思、评课记录等。查看教研活动档案

3、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各级会议和教研活动,并能及时传达。能积极主动关注并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或会议通知,做好详细地记录,回校后能主动积极传达会议精神和活动情况。外出开会、听课、学习时能自行安排好校内的工作。全期老师不少于10节,校长书记不少于25节,主管教学校长、教导教研主任不少于40节,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不少于15节,任教不到三年的老师不少于20节。查看会议记录本、活动记录本

听课本

4、能积极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并有活动新闻上传到芙蓉区教育网站。每次开展活动有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每期至少有5次教研活动新闻上传到局网站。并能把所有的资料收集整理好。看局新闻网

看文字档案和电子稿

5、能积极参与学校的校本研训活动。每个学期学校会组织老师进行4次以上的校本研训活动,8次以上的电脑培训活动。各个教研组成员要做好详细的学习笔记,能写学习心得。看研训活动记录本

会议记录本、活动记录本

6、教研活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案例、课例、教学故事等比赛活动。文字和电子稿、获奖证书

7、做到教学“五认真”。有教学计划、教案、作业、潜能生、总结。看教导处的`检查记录

8、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挂牌听课、随堂听课、推门听课、常规视导课至少要做到争优保良,杜绝合格和不合格课。看听课评价表

科研课题1、全体教研组成员教科研意识强,人人自觉,主动参加教科研活动。能积极参加课题研讨活动,能外出学习观摩,及时做好记录。能按质按量完成课题需要提交的资源。看网站资源提交

会议记录本、学习笔记本

2、教研组成员能积极撰写专题总结或论文,并能参加比赛。每学期教研组内的主研人员每人至少写一篇关于课题的论文、反思、总结或案例。协研人员也能积极撰写相关文章。每期至少有1篇获得区级以上的奖励。文字和电子稿,获奖复印件和原件

3、积极承担各级课题组的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教研组内每学期必须要有1堂以上的课题研讨课,并由相关的评课和研讨纪录。找到切实可行的、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为课题的深入开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实践验证

活动记录本、影像资料等

3、按规范开展课题研究,注重过程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有计划有总结,能提供具体的活动方案、照片、光盘等资料。看教研活动档案袋

四、备注

以上评比细则经阳朝二村小学职代会通过,现发到各个教研组再进行详细商讨,并请于12月12日前将商讨结果上报学校教科室。

篇4:先进教研组评比细则范本

为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聚焦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积极的教研氛围,学校对教研组的工作将每学期进行考核评比,以此调动学校学科教研组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学校学科教研组求真务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从而以教研组的特色教研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考核小组

组长:胡月玲 副组长:邵洁蕾

组员:邵联菊 邵海银 刘海鸥

二、评选方法

1.各学期结束前,各教研组根据“评选标准”进行自评、撰写教研组工作总结;

2.提供教研组相关材料。每项评选内容分过程材料与结果材料,过程材料包括各种记录(活动签到册,计划、总结等及活动开展的教案、评课稿)等材料收集,结果材料含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3.考核组根据《优秀教研组评比细则》给各教研组进行量分,分高者为该学期“优秀教研组”,其余为合格。

三、奖励与成果发布

1.学期末对优秀教研组组长和教研组成员进行适当奖励;

2.优秀教研组的成果、经验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介绍并在学校网页上公布并推广;

3.凡被评为优秀的教研组由学校积极推荐参加上级优秀教研组的评比活动;

篇5:先进教研组评比细则范本

一、考核及奖励办法:

1、考核组成员组成:每学期由主管业务副校长、教科室、教导处等人员员具体实施考核评价。

2、考核办法:由教科室牵头,各教研组长负责收集、展示一学期工作的实绩,考核组成员按教研组量化打分方案打分。

3、考核结果的使用: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奖励的依据。

4、奖励办法:

(1)每学年根据得分高低评选3个优秀教研组。

(2)获“优秀教研组”称号的教研组,按教研组成员30元/人的奖金发给教研组,另外对教研组长的奖励方法是:10人以上200元,10人以下150元。

二、“优秀教研组”一票否决内容

1、组内有严重不团结现象,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组内有严重不遵守学校制度的现象,并由此而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3、组内有拒不接受学校安排,造成严重影响的现象。

4、组内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或严重影响学校声誉的事情。

5、期末监考、阅卷工作中有舞弊行为者。

三、“优秀教研组长”一票否决内容

优秀教研组长原则上在优秀教研组中产生,但因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评为优秀教研组长, 宁缺勿滥。

1、教研组长每期没有或未按时上交教研组工作计划与总结。

2、每学年对本组内教师随堂听课少于10节或没有做好听课记录。

3、各教研组组长独立撰写的论文没有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者

4、无校级及校级以上教研课题或未上教研课者。

5、拒不接受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无故不组织教研活动或教研组活动记录不齐全。

6、教研组长在两次期末统考或高考中出现县排名第7名、第8名者,

四、量化考核细则:

【1】、教学常规(30分)

1、各教师能按时、科学地制定各学科教学计划,每缺一人次扣1分。

2、作业布置适当,批改认真,违反一人次扣1分。

3、教案编写认真,按时上交学校检查,不按时上交每人次扣1分。

―——以上三项以教导处检查为准。

4、组内教师上课迟到,发现一次扣1分,上课期间擅自离开教室者,发现一次扣1分,旷课一节扣1分,旷工一天扣5分。——-以行政检查记录为准。

5、准时参加学校同意批准参加的各级教研会议、各级教研活动、各级学习培训,无故不参加每人次扣2分,迟到、早退每人次扣1分。——-以上级部门检查通知为准。

6、组内老师积极参加汇报课、赛课活动,本组成员教师无故不参加,每人次扣0.5分

———以抽查记录为准。

7、教研组按时开展课改活动、教研活动,内容充实、记录详细,全期10次以上,少于10次者每少一次扣1分。———以期末检查为准

8、该项最终得分=30分-所扣分,扣完30分为止。

【2】、教学能力(30分)

1、教学成绩:所教学科以期末县统考统阅科目为标准,以备课组为单位,获县1、2、3、…..8名分别奖励该教研组20、16、12、8、6、4、2、0分,音、体的大型比赛团体名次视同期末统考名次,无统考的科目视同第4名记分,高三科目按所得名次分数×2记分,最终得分为将两学期的各项得分之和除以参加考核的各科各年级数。

2、业务能力考试:县业务能力考试中根据县按科别排名(有优秀率则按优秀率,无优秀率则按合格率)获县1、2、3、……8名,分别记10、、8、7、6、5、4、3、2分,县未组考的个人按第4名计算。最终得分为各科各年级得分之和除以参加考核的科目数,应当参考而未考试的或考试不及格的在【2】项最终得分中按每人2分扣分。

【3】、教研教改(40分)

1、开放研究课:获校级优质课比赛一、二、三等奖分别记2分、1分、0.5分;校级示范课记1分;县级开放研究课记4分;市级开放研究课记6分;省级开放研究课记8分。(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学校推荐才认可)

2、教学比武:进入县级优质课比赛,获一、二、三等奖,分别记6分,5分,4分;市级优质课获一、二、三等奖,分别记8分、7分、6分,省级在市级基础上乘以2。

3、论文、课件、教案:由学校组织选送,经教育主管部门评选,每篇论文或经验文章在县级参评,获一、二、三等奖,分别记4分,3分、2分;市级分别记8分、6分、4分;省级分别记10分、8分、6分,国家级15分、12分、10分。(同一篇目只记一个最高等级;若几人合著论文获奖,将该论文分值平均记入教师个人得分;教案,课件评比视同论文记分)

4、教改课题:校级、县级、市级、省级教改课题,有方案,有实施记载,有总结。每个课题校级记2分,县级记4分、市级记6分、省级记8分。

5、发表文章:在正规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专业文章分别奖励每人县级10分、市级15分、省级、20分、国家级30分。在党报党刊上发表通讯报道县级5分、市级10分、省级15分、国家级20分。

6、“十个一”活动:在年终被评委校级优秀的分别奖励每人5分。

7、教研课常规奖励:按照学校安排按时上课有授课、评课环节且有说课稿(或详细单独教案)的奖励5分每人,无说课稿(或详细单独教案)的记2分,每学期未按安排完成教研课的扣10分。

8、备注:教研组教研教改得分=各项积分总和÷组内人数,超过40分的相应折成40分,如甲组的分20分,乙组获最高分是50分,则甲最终得到16分,乙最终得到40分。

五、评定周期:以一个年头为时间,如本次以上、下学期为周期。

六、评定时间:年 终。

七.综合组的评优方法为:若县评为优秀工会小组,则视为校级优秀教研组奖励。

篇6:先进教研组评比细则范本

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学研究工作中的积极主导作用,调动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特制订如下细则,对各教研组进行考核。

一、总分按下列公式计算:考核总分=教研活动(40)+教学教研常规管理(30)+教育教学成果(30)

一、教研活动(40分):(每小项5分)

1.教研组必须按照学校的安排,组织好每一次教研活动,缺一次扣5分(不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教研活动的,以缺一次论处)。教研活动内容不务实,搞形式主义,利用活动时间扯谈者,每次扣该组5分。

2.每次教研活动必须扎扎实实组织好教师的集体备课等活动,每次教研活动要有教研专题材料,教研过程记载要详尽,每缺记一次或少一次专题材料扣2分。

3.各学科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教研活动,每缺一人次扣0.5分,迟到一人次扣0.2分,事假扣0.5分。特殊情况,如需请假,必须经教研处批准。

4.应积极参加教研处和教务处组织的各项教研教改活动(如教学比赛、论文撰写等),每缺一人次扣0.5分,论文每少完成一篇扣1分。

5.各教研组每期必须有校本教研计划、总结、校本教研课题(专题),按时交教研组活动计划,并按所订计划完成各项工作,期末必须有总结,计划总结每迟交一天扣0.5分,每缺一项扣2分。

7.认真组织好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课外活动有记载资料,没组织者扣5分,无资料者扣2分。

8.积极开展教师传帮带活动并有详细记载,没开展扣5分,无资料扣2分。

二、教学教研常规管理(30分,每小项6分):

1.教师应及时备课并及时将教学案交教研组长检查,

教研组长每两周检查一次教学案和作业,教研活动时小结检查情况。检查记载表应及时交教研处,每缺交一次扣2分。

2.每学期至少要有3堂公开课(含交流课、示范课,6人以下的组2堂)。每少一堂扣2分。

3.教师每人每月听课不少于2节,每节课必须写明听课日期,并有切实中肯的评价记录,每人每少一节扣0.5分。

4.每次教研活动要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教学案、课件等应及时上传到学校的教学案库,每少一节扣一分。

5. 各教研组应按学校要求组织好教师业务学习,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得少于 5000字。每人每少500字扣1分。

三、教育教学成果(30分):

说明:(1)、省教研室论文一等奖赋2分;二等奖赋1分;三等奖赋0.5分。:教育部课题小组论文按省级论文算。市教研室论文一等奖赋1分;二等奖0.5分;县区教研室论文一等奖赋0.5分。

(2)国家级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赋1分;省级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赋0.5分。

(3)中国教育学会学科专业委员会论文一等奖赋2分;二等奖赋1分;三等奖赋0.5分。

(5)编写教辅材料不予赋分。

(6)所有论文证书必须附有相应的文本,否则不予承认。

2、专业工作奖励赋分:

注:(1)、同年同类业绩获得不同次的奖励,按最高级别计分。

(2)、奖励均以获奖证书和表彰决定为准,凡由民间社团评选授予的各种奖励或成果的不得赋分。

3、关于优质课:

①省教研室优质课:一等奖赋4分;二等奖赋3分;三等奖赋2分

市教研室优质课一等奖赋3分;二等奖赋2分;三等奖赋1分

县区教研室优质课一等奖赋1分,二等奖赋0.5分;观摩课、示范课按优质课标准折半赋分;

校级公开课一等奖赋1分,二等奖0.5分。

②市教研室优秀教案、说课比赛、范读比赛一等奖赋1分(含市电教馆课件);二等奖赋0.5分;区级一等奖赋0.5分。

⑥市科技创新大赛奖赋1分。

⑦进行专题辅导讲座的主讲人(有证书的)按同级同类公开课赋分。

教育委员会,教育协会的各类证书按同级教研室发放的各类证书赋分标准计分。教师素质大赛按优质课对待

优秀教研组按相应级别人均加优质课一等奖赋分标准的2倍,组长3倍。

各类证书以公章为准,如发现时间不明确,有涂改痕迹,一律做废。

4、各类团体活动:辅导学生参加体育竞技类、艺术类等比赛,同一赛事只记最高奖项,不重复计奖。

5、辅导奖(必须是教育系统组织、学校同意参见的各类比赛,否则不与承认。

6、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作用,为校园网撰写文章(含上传课件),每篇(个)奖0.5分。(本项累计不超过4分)

四、评比与奖励办法:

1.以上第一、二两款只扣分,不加分(不符合要求的扣分,超过要求的不加分)。

2.各教研组第三款奖分累计若超过30分,按30分计,因客观原因。

3.各教研组按初中和小学两个学段进行评比。按分数高低排出名次。

篇7:先进教研组评比细则

教研组是推进教学改革,进行教育科研,探讨课堂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组织;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教学活动和教育科研的直接参与者。要使我校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加强教研组职能,健全对教研组的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特制定我校教研组学期量化考核方案。

一、考核及奖励办法:

1、考核组成员组成:每学期由主管业务副校长、教科室、教导处等人员员具体实施考核评价。

2、考核办法:由教科室牵头,各教研组长负责收集、展示一学期工作的实绩,考核组成员按教研组量化打分方案打分。

3、考核结果的使用: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奖励的依据。

4、奖励办法:

(1)每学年根据得分高低评选3个优秀教研组。

(2)获“优秀教研组”称号的教研组,按教研组成员30元/人的奖金发给教研组,另外对教研组长的奖励方法是:10人以上200元,10人以下150元。

二、“优秀教研组”一票否决内容

1、组内有严重不团结现象,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组内有严重不遵守学校制度的现象,并由此而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3、组内有拒不接受学校安排,造成严重影响的现象。

4、组内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或严重影响学校声誉的事情。

5、期末监考、阅卷工作中有舞弊行为者。

三、“优秀教研组长”一票否决内容

优秀教研组长原则上在优秀教研组中产生,但因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评为优秀教研组长, 宁缺勿滥。

篇8:先进教研组评比细则

1、能全面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工作责任心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凝聚力强。

2、能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注重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思想,能大胆进行实践探索,积极地总结反思,组内有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3、能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学生课业负担合理,教育教学质量较高。

4、组内青年教师成长迅速。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文章,积极参加县级以上教育教学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活动,并争取得奖。

5、组内教师实绩明显。每学期有二篇以上教育教学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教师在校、市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率达80%以上。中高年级组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校、市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率达80%以上。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评为先进教研组、备课组:

1、有违法犯罪现象或严重责任事故的发生。

2、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比较严重。

3、有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的现象。

4、严重违反课程计划或严重违反国家和省市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

5、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在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中有教师为较差或差的现象,或期末教师考核等第为不合格。

四、评比程序:

1、学校成立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小组,由学校校长室、教导处、部分教师代表组成。

2、期末考核小组听取教研组长汇报情况。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填写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申报表。

3、考核小组成员投票推荐。

4、汇总推荐情况,公布先进教研组、备课组。

5、由学校颁发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奖状。

城头高级中学

.9

篇9:先进教研组评比细则

一、评比细则

1、政治理论学习:要求有主题、内容,会议记录。每学期不少于2次,缺1次扣3分。

2、组内听课:按规定每学期完成听课次数,有听课记录并有评议(缺一人扣1分)。(10分)

3、公开教学(10分)要求:⑴每学期各教研组组织至少3次,规范教案不少于3份(3分)每次公开教学,本组应有5位以上教师参加,课后及时上交五份听课记录及公开课教案一份,由教导处认证。

4、学科竞赛(一次共5分)要求:出海报,公布获奖名单。

5、专题讲座(一次共5分)要求:⑴出海报(1分);⑵讲稿(2分);⑶学生出席50人以上(2分)。

6、教研活动记录(共8分)要求:公开课后,要及时进行评教评学活动,活动要有记录,每组至少8次教研活动记录。缺一次扣1分。

7、备课笔记、作业检查(10分)要求:每个教师要求写详案,每缺一人一次扣2分,扣完为止。(注:备课笔记一律用本学年新发的,旧的无效,笔记在规定时间内交有效)

8、教学计划、总结(5分)要求:每个教师在开学初写一个简明实用的教学计划(纲要式亦可),学期结束写一个总结,缺一次扣2.5分,扣完为止。

9、教学研究(10分):每学期不少于5次,缺1次扣2分。要求有具体教研计划、项目、内容,缺1项扣2分。

10、指导青年教师(5分):要求有计划、总结、听课记录指导意见。缺1项扣2分。

11、集体备课(5分):每学期不少于5次。要求有具体主持人、计划、实施过程,缺1次扣2分。

12、出教研专刊(5分);每学期一次,要求突出学科特点,且设计有特色。

13、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10分):每次考试做出统计并有书面分析报告(每缺一人扣2分)。

14、满勤(20分):如果有教师缺勤,被查出,查一次艺人扣1分。病假一人一次扣21分,事假一人次扣2分。无故缺一节扣4分。

15、环境卫生:在检查中获最清洁得1分,清洁得0.5分,不清洁得0分。

16、论文:教研组内凡有老师本学年度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论文,该教研组适当加分——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上加10分,省级6分,校内交流每篇1分,参评获奖论文县级每篇2分,市级每篇4分。如一篇论文两刊发表,取高值。

二、名次评定及奖励办法

按总分数段评定出前三名

1、在总分90分基础上,获第一名的教研组发给奖状,其成员每人获资金30元,该组组长被评定为先进教研组长,发给荣誉证书,获第二名的教研组,学校发给奖状,发给该组组长荣誉证书,其成员每人获奖金20元;获第三名的教研组,学校发给该组奖状,发给该组组长荣誉证书,其成员每人获奖金10元。

2、总分在80-90分之间,获得第一、二、三名的教研组,不发荣誉证书及奖状,奖金额按实得数的百分数乘以上述一、二、三名和奖金数发给。

3、总分80分以下的,不予授奖。

以上办法,仍不尽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请各位老师配合,并希望大家提出合理意见,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评比活动方案

文明宿舍评比方案

特色教室评比方案

班级评比要求活动方案

师德师风评比活动方案

评选企业活动评比方案

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评比活动方案

小学书香班级评比方案

幼儿园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幼儿园经典评比活动方案

教研组评比方案(推荐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教研组评比方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