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唐孟浩然古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冰红茶拿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秋唐孟浩然古诗(共含11篇),欢迎阅读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冰红茶拿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初秋唐孟浩然古诗

篇1:初秋唐孟浩然古诗

初秋唐孟浩然古诗

1、《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2、《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3、《登安阳城楼》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4、《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5、《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6、《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7、《夜泊宣城界》

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8、《下赣石》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9、《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0、《寻裴处士》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贞。

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

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

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

远心寄白日,华发回青春。

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11、《山中逢道士云公》

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12、《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13、《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14、《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5、《西山寻辛谔》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16、《与王昌龄宴王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7、《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18、《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一作与王昌龄宴王(黄)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9、《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20、《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篇2:初秋孟浩然古诗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篇3:初秋古诗注音孟浩然

初秋古诗注音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下面请欣赏更多关于初秋古诗注音孟浩然吧!

初秋古诗注音孟浩然

1、《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2、《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3、《登安阳城楼》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4、《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5、《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6、《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7、《夜泊宣城界》

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8、《下赣石》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9、《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0、《寻裴处士》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贞。

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

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

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

远心寄白日,华发回青春。

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11、《山中逢道士云公》

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12、《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13、《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14、《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5、《西山寻辛谔》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16、《与王昌龄宴王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7、《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18、《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一作与王昌龄宴王(黄)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9、《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20、《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篇4:《初秋》孟浩然

《初秋》孟浩然

《初秋》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

初秋:立秋左右

清风:清凉的风

习习:微风吹的样子

重:再次

凄凉:此处指凉爽之意

茅斋:茅草盖的房子

莎:多年生草本植物

露光:指露水珠

篇5:孟浩然《初秋》赏析

孟浩然《初秋》赏析

初秋

作者: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小编鉴赏: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篇6:春晓 唐 孟浩然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晓》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0卷。

春晓

作者: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

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点评】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优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篇7:孟浩然还有哪些古诗

孟浩然还有哪些古诗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还有哪些古诗,请参考!

孟浩然的古诗

1、《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2、《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3、《登安阳城楼》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4、《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5、《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6、《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7、《夜泊宣城界》

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8、《下赣石》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9、《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0、《寻裴处士》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贞。

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

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

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

远心寄白日,华发回青春。

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11、《山中逢道士云公》

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12、《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13、《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14、《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5、《西山寻辛谔》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16、《与王昌龄宴王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7、《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18、《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一作与王昌龄宴王(黄)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9、《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20、《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篇8:孟浩然古诗

孟浩然古诗大全

孟浩然古诗大全

1、《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2、《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3、《登安阳城楼》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4、《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5、《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6、《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7、《夜泊宣城界》

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8、《下赣石》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9、《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0、《寻裴处士》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贞。

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

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

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

远心寄白日,华发回青春。

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11、《山中逢道士云公》

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12、《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13、《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14、《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5、《西山寻辛谔》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16、《与王昌龄宴王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7、《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篇9:古诗孟浩然

古诗大全孟浩然

1、《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5、《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6、《秋登兰山寄张五》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9、《耶溪泛舟》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未相识,脉脉不得语。

10、《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11、《自洛之越》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12、《送朱大入秦》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13、《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4、《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5、《渡浙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篇10:孟浩然《初秋》译文及注释

孟浩然《初秋》译文及注释

《初秋》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

初秋:立秋左右

清风:清凉的风

习习:微风吹的样子

重:再次

凄凉:此处指凉爽之意

茅斋:茅草盖的房子

莎:多年生草本植物

露光:指露水珠

篇11:孟浩然《初秋》作品鉴赏

孟浩然《初秋》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注释】

①此诗见于明本《孟浩然诗集》及《全唐诗》,宋蜀本孟集不载。又明汲古阁本孟集及《万首唐人绝句》标此诗为孟作,题作“七夕”。按,《万首唐人绝句》取材丛杂,又混入宋诗,故所标诗题未必可信。

②莎: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褐色小花,其根为药材,即香附子。

拓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初秋孟浩然

孟浩然的《初秋》诗意

孟浩然的古诗

赠孟浩然古诗

孟浩然《春晓》古诗解读

和孟浩然的古诗

《赠孟浩然》古诗鉴赏

孟浩然写的朋友的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七夕唐杜甫的古诗意思

初秋唐孟浩然古诗(合集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秋唐孟浩然古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