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指农历什么时候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波动易疲劳是mg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是指农历什么时候(共含5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波动易疲劳是m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端午节是指农历什么时候

篇1:端午节是指农历什么时候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端午节是指农历什么时候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公历6月9日,星期四,地干是丙申年甲午月壬戌日。

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元旦节、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所以放假,预测20端午节放假三天。

2016年6月9日至6月11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9日(星期四,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11日(星期日)公休

6月1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6月10日(星期五)

6月1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龙舟竞渡南海祈福

3月9日至10日,2016中华龙舟大赛万宁站在万宁和乐镇港北港举行

舞龙表演。

二0一五年三月二十日,万宁市港北港,赛队角逐中华龙舟大赛万宁站比赛中。西海摄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既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更是一种情感。

民俗言:“二月二,龙抬头”,即指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在这一天,古人们多会“焚香水畔,以祭龙神”。

恰逢“二月二”,3月9日至10日,中华龙舟大赛万宁站将在龙舟风情小镇和乐镇港北港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6支比赛队伍将在此展开激烈竞逐。万宁与龙、龙舟文化的种种渊源也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千年古城的盛名

不管海南省龙舟锦标赛,亦或是本地自发举行的龙舟赛,和乐镇港北港总会有这样的盛况:龙舟竞发、船桨翻飞,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几里长滩,欢声沸腾,来自全国各地和我省各市县的龙舟队伍竞渡龙舟,祈福南海,欢度佳节。而在每年“二月二龙抬头”时,在此举办的中华龙舟大赛首站比赛,更是吸引了数万观众前来观赛。

万宁的龙舟文化为何如此兴盛?这座千年古城流传已久的龙文化,无疑是最夯实的根基。

《万宁县志》记载:万宁在唐贞观五年(631)建县,初为万安县。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改为万宁县,这是万宁县名的最早记载。由万安到万宁,自古以来,万宁人对于幸福安宁的美好愿望没有改变,一直在延续。而当地传承千年的龙文化,则是人们对幸福和吉祥的祈盼。

万宁有四大主要河流:太阳、龙滚、龙首和龙尾河,从河流的名称似乎可以看出,太阳与龙在万宁人心中的份量。如今,在万宁,依旧可以找到各种龙图腾的痕迹,感受龙文化的传统魅力。

人们说,万宁市有两条龙,一条是出自万城镇西门社区的西门青龙,另一条是出自万城镇宾王村的宾王红龙。相传西门青龙为龙母,宾王红龙为龙公,两条龙一雌一雄,一青一红。无论是关于青龙还是红龙,已经延续着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承载着万宁人对龙的崇拜与敬重。在每年的万宁元宵灯会上,总有两条长达几十米的巨龙翻飞,大人小孩总是在龙身下穿越,近龙摸龙,据说这样可以给人带来好运。万城镇西门社区70多岁的陈正平老人说,原来每年春节前只要扎龙的龙鼓一响,村里的妇女就会放下手中的活,带着针线来到固定的地点,缝制龙布。舞龙时节,只要龙鼓一响,村里的男丁聚集在婆祖庙前,各就各位,80多米长的龙转眼间由卧龙变飞龙。如今,缝龙布,扎龙身,舞龙都由专人来做,等龙扎好,就要带到流经万城的太阳河边去喝水,取意为:取天上甘露之水,地下泉脉之水,大海翻腾之水,江河奔腾之水,神水福水,下水显灵。相传只有龙喝水之后才会显灵,才会保佑风调雨顺,保佑人们幸福平安。

正是因为万宁人与龙的这种渊源和情感,万宁的舞龙文化在海南享有盛名,万城镇宾王村被誉为“海南龙乡”。在人称“中国第一大湖”的万宁小海,自宋朝开始,周边的村庄就保留着每年赛龙舟的传统,只为祭奠海神,祈求海龙王赐予捕捞好收成,并庇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

海湾上的百舸争流

据万宁县志记载,每年端午节,港北沿海的渔家儿女于初四破晓前便宰鸡杀鹅、包粽子,酒足饭饱后,身着节日盛装组队赛龙舟,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在广阔的海面上,红龙绿龙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志竞渡。港北赛龙舟自宋朝开始,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港北,不仅有深厚的龙文化积淀,还有着优良的海港资源。作为海南最大的内湖海,港北港航道最长达到1000多米,水深3米到5米之间,而且3月至6月期间,气候适宜,港北港内的风力不大,内海向外海的水流量比较缓慢,是一处难得的赛龙舟的天然良港,也是中华龙舟大赛中唯一在海上比赛的赛站。

参加完中华龙舟大赛,海南万宁龙舟队的教练卓志平就退出龙舟队了,“让给年轻人去拼。”1990年,海南万宁龙舟队成立,所有队员均为万宁市和乐镇港下村委会渔民,当时年仅19岁的卓志平,成为第一批龙舟队队员,从划手、鼓手到教练,坚守24年,成为龙舟队中的元老。近两年,海南万宁龙舟队“大换血”。“有10多名年轻仔加入,我的小孩也是划手,我就在岸边当观众了,给年轻人加油。”卓志平说。

在港北港这个海边渔村,还有另外一只渔民龙舟队,那就是海南和乐龙舟队,所有队员均为和乐镇港上村委会渔民。24岁的林树军是队里最小一名队员,他每次起鱼能起200斤、出海捕鱼能持续2个多小时拉4000多米长的渔网。从小,他就和村里的老老少少在端午节那天,跑到港北港小海观看村里群众自发组织的赛龙舟,为龙舟队呐喊助威,看着龙舟在海道上激烈竞逐,心里特想也助把力,如今,他也圆梦成为一名龙舟手。“早晨吃碗后安粉,训练更带劲!”在林树军看来,就着和乐粽子,吃完一大碗后安粉,胃里结结实实地热乎起来,像是完成了抵御高强度训练的心理武装。

一个渔村走出两只龙舟队,并且在各项龙舟赛中多次拿奖,真是不简单,也印证了万宁十分浓厚的龙文化。

篇2:端午节是农历那天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晋代周处《风土记》就说过:“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有“开端”、“初”的意思。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 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故“五”与“午”通用,所以端五也叫“端午”。但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 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

有划龙舟习俗,并会在家里张贴一种叫“矢数”(琉球语:ヤカジ的纸人形作辟邪之用,有女儿的家庭会摆放纸雏箱,即一个载有纸人形的纸箱その他の人形,还会摆放龙舟模形和一些穿着琉装、弹三线、打鼓、跳琉球传统舞蹈的土人形。

2016端午节是农历那天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2016年端午节是公历6月9日,星期四,地干是丙申年甲午月壬戌日。

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元旦节、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所以放假,预测2016年端午节放假三天。

2016年6月9日至6月11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9日(星期四,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11日(星期日)公休

6月1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6月10日(星期五)

6月1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端午节的时间(2016年)

2016年端午节:2016年6月9日 丙申年甲午月壬戌日

端午节:205月30日 丁酉年乙巳月丁巳日

20端午节:年6月18日 戊戌年戊午月葵巳日

端午节的由来

记得在小时候,母亲常常跟我和哥哥说起:端午节的来源。当时有一位伟大的人物叫做屈原,他为了国家能够兴旺,因此推出政治改革。可是由于当地统治者,封建思想比较顽固,因此屈原的政策没有被采纳,反而被贬职流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市长变成了县长。当国家灭亡后,他的情绪可能受到影响,感叹连连,觉得不能报效国家,因此在农历5月初五投河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因此把此日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吃红鸡蛋和粽子

坎风居士是南方人士,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我们村子家家户户都会弄红鸡蛋和粽子。红鸡蛋一般都是腌制的,然后不知道用什么物品,把鸡蛋弄成红色的。红色代表喜庆,因此红鸡蛋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食物。粽子自然不必说的,是传统习俗的一种,不管是南方北方都会弄粽子。随着人们口味的需求,粽子也有不同的,有肉粽子、鸡蛋粽子等等。

2、悬挂菖蒲、艾草

不知道从几何时,人们开始在大门口悬挂菖蒲或者艾草。听当地的人说,悬挂这些东西是为了驱邪。在传统习俗中,农历5月初五,是阳气比较弱,阴气比较重的日子,而菖蒲、艾草具有驱邪的作用。因此人们在此日要悬挂菖蒲,希望家人在此年能够身体健康。虽然随着社会的改革,这个说法往往被认为迷信,但是悬挂菖蒲的习俗还是未变。

篇3:端午节是农历哪一天

6月9日至6月11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9日(星期四,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11日(星期日)公休

6月1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6月10日(星期五)

6月1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端午节端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的端午节是6月12日。“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由来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篇4:端午节是农历什么时候

20端午节于公历(阳历)年6月9日,农历(阴历)2016年五月初五,星期四。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自古便有食粽、饮雄黄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为什么叫端午节 说法一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为什么叫端午节 说法二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为什么叫端午节 说法三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篇5:农历是指阴历还是阳历

阴历: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2023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中元节是农历什么时候

冬至是哪一天 农历

中元节是农历哪一天

除夕是指什么意思

安全生产是指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历

七夕情人节是农历哪一天

七夕是农历几月几日

中元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端午节是指农历什么时候(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端午节是指农历什么时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