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知识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不想上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知识点(共含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想上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知识点

篇1: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知识点

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

解题方法: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

题型二: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

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

(1)文首:

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

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

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欢迎关注语文月刊公众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

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

2.作者是如何写“……”?

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

方法: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

(2)抒情手段: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即事抒怀;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含蓄委婉)

(3)描写方法(特点)

①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②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③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A、结合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虚实结合 :如《雨霖铃》 正侧结合:如《口技》

点面结合 : 如《江雪》 声色结合

B、对比:明与暗、昔与今、

C、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哀景衬乐

D、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

人物描写:环境、场面描写: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生动再现景物特征,营造一种气氛,创造身临其境之感,烘托人物的形象、情感(思想),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体传神,纤毫毕现;也可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神。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

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共性与个性、总体情况与局部特点统一。

2、其他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映衬烘托对比、悬念、类比、用典、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繁简。

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

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对偶、排比、对比、借代、夸张

描绘类——比喻、夸张、比拟、借代

比喻:借助相似点以彼物比此物,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

夸张:夸大、缩小或超前;使感情更强烈,增强文字感染力;创设氛围,引人入胜;揭示本质,给人启示。

拟人(比拟):物被赋予人的神情、动作、感情,富有情趣,充满生机。

借代:借助于某种关系以彼物此代物,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

对偶:句式整齐,意义丰富,有节奏感,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排比:节奏鲜明,加强语势,丰富内容,加重感情。

反复:多次强调突出,语势紧凑连贯,给人以深刻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

表达类——反问、设问、夸张、引用

设问: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引发思考,吸引读者。

反问:加强语气,突出观点,语气强烈,增强感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本质,给人以启示。

篇2: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知识点

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

?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

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地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

②话题的转换

③表示话语的中断

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

②列举的省略

③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

②特殊含义

③强调意思

④特定称谓

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顺序

篇3: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知识点

1.考察作用: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

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

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

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会;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篇4:36条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它也称《诗》或《诗三百》.《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骚体诗”(积极浪漫主义)创始人.著有《离骚》《九歌》《九章》等二十五篇,收在西汉刘向编的《楚辞》里.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列子,战国前期郑人,名寇,又名御寇.《列子》相传是列子所作,原书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辑注的,内容驳杂,其中保存了一些先秦优秀的寓言和神话传说.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为墨家经典之作. 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韩非( -公元前233),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为法家重要著作.

吕不韦( -前235),战国时秦相.《吕氏春秋》相传是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一名《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班固在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历时二十余年修成的.全书一百二十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 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原作散失,有干宝辑录本.干宝,字令升,东晋蔡(今河南新蔡)人.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著作《三国志》是一部国别体纪传断代史.

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范晔(398-445)南北朝时南朝宋的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后汉书》纪,传的作者.

刘义庆(403-444),南朝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又名《世说》《世说新书》.

刘勰(约465-约532),南朝梁代文艺理论家,著作《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有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水经注》.

钟嵘,南朝梁文学批评家.著作《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

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唐初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作品有《王右丞集》,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诗人,有“诗仙”之称.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著有《李太白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诗作有“诗史”美称,其诗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著有《杜少陵集》

岑参(约715-770),唐边塞诗代表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有《刘梦得文集》.被时人称为“诗豪”.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人,唐代文学家.著有《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杜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著有《樊川文集》.代表作《阿房宫赋》《泊秦淮》等.

李朝威,其作品《柳毅传》是唐传奇名作.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

罗隐(833-909),晚唐文学家.诗歌,杂文在晚唐独树一帜,鲁迅对其评价很高.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以清丽精炼的语言,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词成为抒情言志的新体诗,对后世词坛影响极大.著有《南唐二主词》(包括其父李璟的词).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屯田”“柳郎中”.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有《乐章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坛领袖.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实.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朝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东坡全集》.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宋朝词人.以文学受知于苏轼,他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人.著名的女词人.有《漱玉词》传世.其词婉约清新,被称为“易安体”.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人,南宋理学家.主张“文以载道”,用形象的诗歌来阐说抽象的理学和人生哲学.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名的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词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朝词人.与周邦彦并称“周姜”,两人都精于音律,自创新调,是格律词派的代表.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有《文山先生全集》.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王实甫,元戏曲作家.著作《西厢记》是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在元杂剧中有“天下夺魁”的艺术成就.

马致远(1250-1323),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家和散曲作家.代表作《汉宫秋》《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长 篇章回小说,它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合称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今湖北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曾为文反对复古,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著有《袁中郎全集》.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西游记》是长篇神话小说,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归有光(1507-1571),人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古文家,散文家.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代表作《项脊轩志》.有《震川文集》.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杂剧家.《牡丹亭》是一部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爱情故事的杂剧,它与《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编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张溥(1602-1641),明代文学家,复社领袖.著有《七录斋集》. 黄宗羲(1610-约1695),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著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前集》等

李渔(1611-约1680),字笠鸿,号笠翁.清戏曲理论家.著有《李笠翁一家言》.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金上海松江)人.南明诗人,抗清将领.有《夏完淳集》.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他与刘大魁,姚鼐合称“桐城三祖”,为桐城派代表作家.

彭端淑(1699-1779),清代四川人.著有《白鹤堂文集》.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为批判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讽刺小说.

李汝珍(约1763-约1830),清小说家.长篇小说《镜花缘》通过叙述唐敖等游历海外的见闻和唐闺臣等100个才女的故事,批男尊女卑,赞女子才能. 洪升 ,清戏剧家.戏剧《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 孔尚任,清戏曲家.戏剧《桃花扇》,借写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

曹雪芹( —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我国古代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趋势.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主张性灵说,认为诗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强调独创.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清代著名诗人,学者.主张文学的独创性,反对摹拟.有《瓯北集》.

龚自珍(1792—1841)字瑟人,清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著有《龚自珍全集》.

刘鹗(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今江苏丹徒)人.代表作《老残游记》与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合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梁启超(1873—1929)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著有《饮冰室》.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鲁迅”是他在19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等.

周建人(1888-1984),浙江绍兴人,鲁迅的胞弟.生物学家.著有《生物进化浅说》,译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曾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著名的文学社团——“创造社”.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石.有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等. 周瘦鹃(1894-1968),现代作家,翻译家.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他的代表作.他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曾与郑振铎,王统照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主办刊物《小说月报》,提倡为人生而艺术(文学反映人生,关心人民疾苦).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左联”发起人之一.代表作小说《沉沦》.还有著名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主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松堂游记》等.

老舍(1899-1966),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提出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理论.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冰心(1900-),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五四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小说集《超人》《往事》和通讯集《寄小读者》等.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和长篇小说《长河》等. 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主要作品有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丁玲,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现代作家.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 周立波,湖南益阳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山乡巨变》,短篇小说《湘江一夜》等. 赵树理,山西人.“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等.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历史剧《王昭君》等.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市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有诗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钱钟书(1910-),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著名的有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等.

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诗人,文学评论家.代表诗集有《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其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杨朔,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散文集《海市》.其散文《荔枝蜜》《海市》《茶花赋》《香山红叶》均为名作.

魏巍,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峻青,原名孙俊卿,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

贺敬之,山东人,著名诗人,剧作家.作品有大型歌剧《白毛女》(与人合作,获斯大林文学奖),诗作《回延安》《雷锋之歌》等.

张爱玲(1920-1995),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代表作有叙说“家史性”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余秋雨,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等.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我与地坛》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卞德培(1926-),上海人,科普作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1994年4月发现的6742号小行星命名为“卞德培星”.

高晓声(1928-1999),当代作家.以陈奂生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它包括几个短篇:《“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等等.

舒婷(1952- ),福建人,当代诗人.是著名朦胧诗派代表.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等.

梁小斌(1954- ),山东蒙城人.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主要成员.代表作《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著有诗集《少女军鼓队》.

韩东(1961- ),江苏南京人,是“新生代”诗派举足轻重的潮头人物.组诗《山》在《青春》上获奖以后,年仅19岁的他成了颇有名气的校园诗人.有诗集《白色的石头》等.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安庆人,新生代代表诗人.著作有《河流》《传说》《但是水水》《土地》等诗和诗剧.

易卜生(1828-1906),挪威著名作家.代表作戏剧《玩偶之家》被誉为“妇女独立的宣言书”.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称赞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狄金森(1830-1886),美国女诗人.一生写下一千多首诗,多是短诗,以描写自然,抒发个人感情为主.

都德(1840-1897),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之称,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和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契诃夫(1860-190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和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泰戈尔(1861-1941),近代印度著名诗人.19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沉船》和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合称为“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麦祺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等.其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

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诗人,剧作家,用法文写作.主要作品有《群盲》《青鸟》《莫娜·瓦娜》.19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现实主义作家.19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为《约翰·克利斯朵夫》.

高尔基(1868-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反映俄国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母亲》(列宁称之为一部“非常及时的书”)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出生十九个月就失去视力和听力,不久又变哑.她终身致力于聋盲人的公共救助事业.她曾周游世界,写了很多书,包括《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日记》等.她小时候受教于莎莉文的情况,由威廉·吉布森写成剧本《奇迹创造者》,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并拍成电影.

伍尔夫(1882-1941),英国现代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力主“内心真实”,在其理论《现代小说》和小说创作《墙上的斑点》《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中实践了这种主张.

房龙(1882-1946),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成名作《人类的故事》.《宽容》一书,他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己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现代派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形记》等.

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小说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古者》《雪国》《千只鹤》.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代表作是自传体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萨特(1905-1980),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小说主要有《恶心》(又译《厌恶》《作呕》),短篇小说《墙》,三部曲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包括《理性的时代》《延缓》和《心灵之死》),还著有多种“境遇剧”,如《苍蝇》《死无葬身之地》等.

贝克特(1906-1989),英国(后定居法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等待戈多》是他的成名作.他的主要剧作还有《剧终》《最后一盘磁带》《啊!美好的日子》《喜剧》等. 肖洛霍夫,前苏联作家.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和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海勒(1923-1999),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轰动欧美文坛的小说,被誉为“六十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说”.

马尔克斯(1928- ),出生于美国哥伦比亚,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代表作《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曾“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

篇5: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点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清晰,利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

篇6: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点

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反语(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高考语文知识点

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点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知识点合集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诗文

高考语文知识点小说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氓知识点

高考语文会考必看知识点

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知识点(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