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吴文英《一寸金秋压更长》翻译赏析(共含11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racke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吴文英《一寸金秋压更长》翻译赏析
《一寸金·秋压更长》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
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叹画图难仿,桔村砧思,笠蓑有约,莼洲渔屋。心景凭谁语?商弦重、袖寒转轴。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前言】
《一寸金·秋压更长》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借景抒情,描述一位女子孤独凄凉的心情;下片抒写作者自己的悲愁哀伤之情。
【注释】
⑴一寸金: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⑵竹:一作笛。
⑶绵:一作锦。
⑷独:一作烛。
【赏析】
“秋压”两句,言秋高云淡,只见天上的月儿瘦削得像条腊肉。古人称干肉为束修,此即“束”也。“正古花”四句,这是说当花叶零落时,蟋蟀儿四处乱蹦,词人却用笛子吹起了《梅花落》曲调。“玉龙”,笛子名。李白有《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中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即是言用笛子吹《梅花落》曲,梦窗化用其诗意。“霜被”两句,写夜景。言池中的荷叶上覆了一层白霜,半透明的红绵纸罩在灯笼上,遮暗了里面的烛光。“年年记”两句,言每年这个时候,玉人从闺楼的绣帘缝间仰视天上的圆月高挂,越发牵动她的孤独感。上片虽句句写景,却字字描绘人意,可谓一语双关,也可理解为是描述一位女子孤独凄凉的心情:“姮娥”句,言该女因孤独而瘦削如束;“正古花”四句,谓女子人老珠黄不值钱;“霜被”两句状女子被欺压之喻;“年年记”两句,实写女子所感受的月圆人单的孤独感。
下片抒己情怀。“顽老”三句,言己已是个衰钝的.老人,心胸中不再存有男欢女爱的乐事。词人说:“逢到良辰美景,我却只希望孤身独处。”“叹画图”四句,是作者自叹壁上画卷中的山水,无法替代现实中的自然景色。词人说:“因此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垂钓自娱,并烧莼羹而一饱口福呢?”“心景”两句是说:“我心中的想往又能同谁商量?我只能拂弦、转轴,调准音节,弹琴自乐。”“转轴”,又释为转调,即乐曲至中途转成他调。此是以曲声的变换,表达出感情的转换。“疏篱下”两句,宕开,故作轻松语。词人效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重阳日去篱下醉酒,采摘带露的菊花作乐。结句想往的境界是一般落魄文人所追求的标准。
《一寸金·秋压更长》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
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叹画图难仿,桔村砧思,笠蓑有约,莼洲渔屋。心景凭谁语?商弦重、袖寒转轴。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前言】
《一寸金·秋压更长》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借景抒情,描述一位女子孤独凄凉的心情;下片抒写作者自己的悲愁哀伤之情。
【注释】
⑴一寸金: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⑵竹:一作笛。
⑶绵:一作锦。
⑷独:一作烛。
【赏析】
“秋压”两句,言秋高云淡,只见天上的月儿瘦削得像条腊肉。古人称干肉为束修,此即“束”也。“正古花”四句,这是说当花叶零落时,蟋蟀儿四处乱蹦,词人却用笛子吹起了《梅花落》曲调。“玉龙”,笛子名。李白有《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中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即是言用笛子吹《梅花落》曲,梦窗化用其诗意。“霜被”两句,写夜景。言池中的'荷叶上覆了一层白霜,半透明的红绵纸罩在灯笼上,遮暗了里面的烛光。“年年记”两句,言每年这个时候,玉人从闺楼的绣帘缝间仰视天上的圆月高挂,越发牵动她的孤独感。上片虽句句写景,却字字描绘人意,可谓一语双关,也可理解为是描述一位女子孤独凄凉的心情:“姮娥”句,言该女因孤独而瘦削如束;“正古花”四句,谓女子人老珠黄不值钱;“霜被”两句状女子被欺压之喻;“年年记”两句,实写女子所感受的月圆人单的孤独感。
下片抒己情怀。“顽老”三句,言己已是个衰钝的老人,心胸中不再存有男欢女爱的乐事。词人说:“逢到良辰美景,我却只希望孤身独处。”“叹画图”四句,是作者自叹壁上画卷中的山水,无法替代现实中的自然景色。词人说:“因此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垂钓自娱,并烧莼羹而一饱口福呢?”“心景”两句是说:“我心中的想往又能同谁商量?我只能拂弦、转轴,调准音节,弹琴自乐。”“转轴”,又释为转调,即乐曲至中途转成他调。此是以曲声的变换,表达出感情的转换。“疏篱下”两句,宕开,故作轻松语。词人效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重阳日去篱下醉酒,采摘带露的菊花作乐。结句想往的境界是一般落魄文人所追求的标准。
,这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所创作的一首别后思念之情词,脉络细密,用意尤为绵密。
原文:
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
吴文英
烟波桃叶西陵路,十年断魂潮尾。古柳重攀,轻鸥聚别,陈迹危亭独倚。凉飕乍起,渺烟碛飞帆,暮山横翠。但有江花,共临秋镜照憔悴。
华堂烛暗送客,眼波回盼处,芳艳流水。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犹忆分瓜深意。清尊未洗,梦不湿行云,漫沾残泪。可惜秋宵,乱蛩疏雨里。
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字词解释:
①桃叶:此典出于王献之《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桃叶,指王献之的妾。此处借指吴文英所恋歌姬。
②西陵:又名西兴,渡口名,在今浙江萧山县西。
③十年断魂潮尾:十年来对钱塘一往情深。十年,指与歌姬相识分别的时间。潮尾,指钱塘江潮减时。此句实际是说十年对歌姬的恋情不断。
④凉飕(sōu):凉风。
⑤碛(qì):浅水中的沙洲。
⑥秋镜:秋水如镜。
⑦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素骨,指歌姬的手。柔葱,指歌姬的手指。冰和雪,形容手和手指的洁白。
⑧秋宵:秋天的夜晚。
⑨蛩(qióng):这里指蛩声。蛩指蟋蟀、蝗虫。
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翻译:
眼前烟波迷茫,我又来到与她分手的渡口西陵路上,当时的情景让我十年来梦绕魂牵。重新抚摸着当年折枝相送的古柳,想起那时像鸥鸟分飞般的离别,我独倚高亭栏杆,追寻昔日登临时的陈迹。一阵凉风飒然而至,浩渺的烟雾弥漫沙洲,船帆似鸟翼飞起,暮色中的远山,横亘着一片翠色。只有江边的几朵残花,陪伴着我,在秋水如镜的江面上,映照出一样憔悴的面容。
想当年,华堂灯暗,你送走宾客,却独留下我,你回眸顾盼,眼波如清澈馨香的秋水,情长意密。你天生丽质,你那手腕洁白如冰肌玉骨,你纤纤的手指柔细雪白,我怎能不记得那个神魂颠倒的夜晚,你我分瓜品尝的深意,当年用过的酒樽我至今未洗,我再也梦不见与你同赴阳台,相思爱恋的云雨,只有漫洒零落的泪滴。可怜这凄凄冷冷的秋夜里,只有蟋蟀的啼鸣和稀稀落落的雨水,伴我度过这孤独的长夜。
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创作背景:无
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赏析:
这是一首别后思念之情词。上片写白倚亭时的相思,下片写夜间独处时的怀念。抚今追昔,无限流连。
“烟波”二句,化用王献之《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写十年后重游与情人分手的渡口,不胜伤感。“断魂潮尾”,不仅说明了别后怀念之殷,相思之苦,也为下片写十年前相见的情形埋下伏笔,使上下片遥相映带,两两相形。
“古柳”三句,伤今感昔。在亭上聚首,攀柳话别,是当日情形。“骤”、“重”二字,写出了当年别离的匆匆和此时故地重游、独倚危亭时的感慨。
“凉”以下五句,则写倚亭时所见。先是远眺:凉风天末、急送轻舟掠过水中沙洲,黄昏时远山翠影依稀。“乍”指突然变化,“渺”指烟波浩渺,“烟碛”指朦胧的沙洲,“飞”指轻舟疾速远逝。“横”字见暮山突出之妙,令人想起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一句中“横”字的使用。远处山光水色,一片迷蒙。再看近处,江面如镜,映花照人。江水映出秋天的花影是憔悴的,人影也同样憔悴。“但有”二句,怜花惜人,借花托人,更见相思憔悴之苦。
下片转入回忆。“华堂”是化用《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kūn)语:“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堂上,即此词中的华堂。烛灭,即烛暗。乃追忆初见时的情景:送走别的.客人,单独留下自己。回头顾盼,传达出含蓄的柔情蜜意。“芳艳流水”则是对回盼的眼波更为传神的描绘:“流水”,描写出回盼时眼波的流动,“芳艳”则是回盼时留下的美的感受。“芳”是从视觉引起嗅觉的能感,“艳”状眼波的光采;随眼波的传情仿佛感到美人四溢的芳香。
“素骨”三句,写玉腕纤指分瓜时的情景。“素骨凝冰”,从《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语意化出,亦即苏轼《洞仙歌》所说“冰肌玉骨”,以状手腕之洁白如玉:“柔葱蘸雪”,即方干《采莲》诗所说的“指剥春葱”,用以描写纤指的洁白,用字凝炼。
以下为秋宵的怀念。不洗清尊,是想留下残酒消愁。“梦不湿行云”二句化用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话,而语言清雅,多情而不轻佻,表现梦中与情人幽会,未及欢会即风流云散,醒来残泪满沾衣衫的情景。结句写秋宵雨声和窗下蛩声,伴人度过孤独无眠之夜。结句凄凉的景色与凄冷的心境融合而一,增强了怀人这一主题的感染力量。
这首词脉络细密,用意尤为绵密。“但有江花”二句、“清尊未洗”三句的炼句,“渺烟碛飞帆”三句、“素骨凝冰”二句的炼字,尤显功力。“眼波回盼处”二句、“可惜秋宵”二句的写情,既精炼,又空灵,于缜密中见疏放,在梦窗词中为别调。
个人资料: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相关推荐:
唐多令吴文英阅读答案
风入松吴文英阅读答案
吴文英《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
吴文英
门隔花深旧梦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坠泪, 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注释】:
玉纤:指女子之手。
【赏析】
此为感梦之作。上片写所梦旧游之地、燕归之态,似真似幻,传神于眼;下片抒怀人之情、相思之愁,如泣如诉,缠绵往复。末句尤贵含情言外,渊涵不尽。全词雅丽清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浣溪沙》结句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如吴梦窗之“东风临夜冷于秋”,贺方回之“行云可是渡江难”,皆耐人玩味。 陈洵《海绡说词》:梦字点出所见,惟夕阳归燕,玉纤香动,则可闻而不可见矣。是真是幻,传神阿堵,门隔花深故也。“春堕泪”为怀人,“月含羞”因隔面,义兼比兴。
东风回睇夕阳,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即一梦亦有变迁矣。“秋”字不是虚拟,有事实在,即起句之旧游也。秋去春来,又换一番世界,一“冷”字可思。此篇全从张子澄“别梦依依到谢家”一诗化出,须看其游思飘渺、缠绵往复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句法将纵还收,似沾非着,以蕴酿之思,运妍秀之笔,可平睨方回,揽裾小晏矣。结句尤凄韵悠然。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梦之作。
起句,梦旧游之处。“夕阳”两句,梦人归搴帘之态。换头,抒怀人之情,因落絮以兴起人之堕泪,因行云以比人之含羞。“东风”句,言夜境之凄凉,与贺方回《浣溪沙》结句“东风寒似夜来些”相同。
八声甘州吴文英原文翻译赏析
八声甘州吴文英翻译赏析,这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所创作的一首怀古词,借吴越争霸的往事以写其满眼兴亡、一腔悲慨之感。
原文: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字词解释:
1.八声甘州:词牌名。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词语》以柳永词为正体。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宇,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亦有在起句增一韵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是变格。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
2.灵岩:又名石鼓山,在苏州市西南的木渎镇西北。山顶有灵岩寺,相传为吴王夫差所建馆娃宫遗址。
3.庾幕:幕府僚属的美称。此指苏州仓台幕府。
4.长星:彗星。
5.苍崖云树:青山丛林。
6.名娃金屋:此指西施,为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金屋,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汉武故事》载汉武帝为胶东王时,曾对其姑母说:“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也。”借指吴王在灵岩山上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
7.残霸:指吴王夫差,他曾先后破越败齐,争霸中原,后为越王勾践所败,身死国灭,霸业有始无终。
8.箭径:即采香径。《苏州府志》:“采香径在香山之旁,小溪也。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水采香。今自灵岩山望之,一水直如矣,故俗名箭径。”
9.酸风射眼:寒风吹得眼睛发痛。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句意。酸风,凉风。
10.腻水:宫女濯妆的脂粉水。
11.靸(sǎ):一种草制的拖鞋拖鞋。此作动词,指穿着拖鞋。
12.双鸳:鸳鸯履,女鞋。
13.廊:响屐廊。《吴郡志·古迹》:"响屐廊在灵岩山寺,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屐。廊虚而响,故名。
14.五湖倦客:指范蠡。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太湖)。
15.醒醒:清楚;清醒。
16.华发:花白头发。
17.涵空:指水映天空。
18.琴台:在灵岩山上。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翻译:
极目远眺四方,缥缈的长空万里,云烟渺茫向四处飘散。不知是何年何月,青天坠下的长星。幻化出这座苍翠的山崖,云树葱笼,幻化出上面有残灭的春秋霸主吴王夫差的宫城,美人西施就藏娇馆娃宫。幻化出气壮山河的霸业英雄。灵岩山前的采香径笔直如一支弓箭,凄冷秋风刺人眼睛。污腻了的流水中漂流着当年每人用来化妆的脂粉,沾染得岸上的花朵都带了点腥。耳边仿佛传来阵阵清脆的声响,不知是美人穿着木屐走在响廊的余音,还是风吹秋叶发出飒飒的凄凉之声。
深宫中吴王沉醉于酒色,以亡国亡身的悲剧留下让后人耻笑的话柄。只有头脑清醒的范蠡,在太湖上垂钓,功成身退。我想问苍茫的水波,到底是什么力量主宰着历史的.兴衰盛亡。苍波也无法回答,默默无声。我的满头白发正是愁苦无奈之结果,而无情的群山,却依旧翠苍青青。江水浩瀚包涵着无垠的长空。我独自凭倚高栏鸟瞰远景,只见纷乱的几只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下落下凄凉的洲汀。我连声呼唤把酒取来,快快登上琴台,去观赏秋光与去霄齐平的美景。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怀古词。吴文英游灵岩山,见吴国遗迹想起了吴国兴衰的史实,联想到宋朝国事,抒发感慨而作此词。吴文英是南宋的一位奇才雅士,但他一生政治不得志,终志只能将满腹经纶寄之于词曲 。词题“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庾幕是指提举常平仓的官衙中的幕友西宾。灵岩山,在苏州西,以吴王夫差的遗迹而有盛名。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赏析:
此词全篇以一“幻”字为眼目,而借吴越争霸的往事以写其满眼兴亡、一腔悲慨之感。幻,有数层涵义:幻,故奇而不平;幻,故虚以衬实;幻,故艳而不俗;幻,故悲而能壮。此幻字,在第一韵后,随即点出。全篇由此字生发,笔如波谲云诡,令人莫测神思;复如游龙夭矫,以常情俗致而绳其文采者,瞠目而称怪矣。
此词开端句法,选注家多点断为“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此乃拘于现代“语法”观念,而不解吾华汉文音律之浅见也。词为音乐文学,当时一篇脱手,立付歌坛,故以原谱音律节奏为最要之“句逗”,然长调长句中,又有一二处文义断连顿挫之点,原可适与律同,亦不妨小小变通旋斡,而非机械得如同读断“散文”“白话”一般。此种例句,俯拾而是。至于本篇开端启拍之长句,又不止于上述一义,其间妙理,更须指意。盖以世俗之“常识”而推,时、空二间,必待区分,不可混语。故“四远”为“渺空烟”之事,必属上连;而“何年”乃“坠长星”之事,允宜下缀也。殊不知在词人梦窗意念理路中,时之与空,本不须分,可以互喻换写,可以错综交织。如此处梦窗先则纵目空烟杳渺,环望无垠──此“四远”也,空间也,然而却又同时驰想:与如彼之遥远难名的空间相伴者,正是一种荒古难名的时间。此恰如今日天文学上以“光年”计距离,其空距即时距,二者一也,本不可分也。是以目见无边之空,即悟无始之古──于是乃设问云:此茫茫何处,渺渺何年,不知如何遂出此灵岩?莫非坠自青天之一巨星乎(此正似现代人所谓“巨大的陨石”了)?而由此坠星,遂幻出种种景象与事相;幻者,幻化而生之谓。灵岩山上,乃幻化出苍崖古木,以及云霭烟霞……乃更幻化出美人的“藏娇”之金屋,霸主的盘踞之宫城。主题至此托出,却从容自苍崖云树迤逦而递及之。笔似十分暇豫矣,然而主题一经引出,即便乘势而下,笔笔勾勒,笔笔皴染,亦即笔笔逼进,生出层层“幻”境,现于吾人之目前。
以下便以“采香泾”再展想象的历史之画图:采香泾乃吴王宫女采集香料之处,一水其直如箭,故又名箭泾,泾亦读去声,作“径”,形误。宫中脂粉,流出宫外,以至溪流皆为之“腻”,语意出自杜牧之《阿房宫赋》:“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此系脱化古人,不足为奇,足以为奇者,箭泾而续之以酸风射眼(用李长吉“东关酸风射眸子”),腻水而系之以染花腥,遂将古史前尘,与目中实境,幻而为一,不知其古耶今耶?抑古即今,今亦古耶?感慨系之。花腥二字尤奇,盖谓吴宫美女,脂粉成河,流出宫墙,使所浇溉之山花不独染着脂粉之香气,亦且带有人体之“腥”味。下此“腥”者,为复是美?为复是恶?诚恐一时难辨。而尔时词人鼻观中所闻,一似此种腥香特有之气味,犹为灵岩花木散发不尽!
再下,又以“响屧廊”之故典增一层皴染。相传吴王筑此廊,令足底木空声彻,西施着木屧行经廊上,辄生妙响。词人身置廊间,妙响已杳,而廊前木叶,酸风吹之,飒飒然别是一番滋味──当日之“双鸳”(美人所着鸳屧),此时之万叶,不知何者为真,何者为幻?抑真者亦幻,幻者即真耶?又不禁感慨系之矣!幻笔无端,幻境丛叠,而上片至此一束。
过片便另换一番笔致,似议论而仍归感慨。其意若曰:吴越争雄,越王勾践为欲复仇,使美人之计,遣范蠡进西施于夫差,夫差惑之,其国遂亡,越仇得复。然而孰为范氏功成的真正原因?曰:吴王之沉醉是。倘彼能不耽沉醉,范氏焉得功成而遁归五湖,钓游以乐吴之覆亡乎?故非勾践范蠡之能,实夫差甘愿乐为之地耳!醒醒,与“沉醉”对映。──为昏迷不国者下一当头棒喝。良可悲也。
古既往矣,今复何如?究谁使之?欲问苍波(太湖即五湖之一),而苍波无语。终谁答之?水似无情,山又何若?曰:山亦笑人──山之青永永,人之发斑斑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欤?抑古往今来,山青水苍,人事自不改其覆辙乎?此疑又终莫能释。
望久,望久,沉思,沉思,倚危阑,眺澄景,见苍波巨浸,涵溶碧落──灵岩山旁有涵空洞,下瞰太湖,词人暗用之,──直到归鸦争树,斜照沉汀,一切幻境沉思,悉还现实,不禁憬然、悢然,百端交集。“送乱鸦斜日落渔汀”,真是好极!此方是一篇之警策,全幅之精神。一“送”字,尤为神笔!然而送有何好?学人当自求之,非讲说所能“包办”一切也。
至此,从“五湖”起,写“苍波”,写“山青”(山者,水之对也),写“渔汀”写“涵空”(空亦水之对也),笔笔皆在水上萦注,而校勘家竟改“问苍波”为“问苍天”,真是颠倒是非,不辨妍媸之至。“天”字与上片开端“青天”犯复,犹自可也,“问天”陈言落套,乃梦窗词笔所最不肯取之大忌,如何点金成铁?问苍波,何等味厚,何等意永,含咏不尽,岂容窜易为常言套语,甚矣此道之不易言也。
又有一义须明:乱鸦斜日,谓之为写实,是矣;然谓之为比兴,又觉相宜。大抵高手遣辞,皆手法超妙,涵义丰盈;“将活龙打做死蛇弄”,所失多矣。
一结更归振爽。琴台,亦在灵岩,本地风光。连呼酒,一派豪气如见。秋与云平,更为奇绝!杜牧之曾云南山秋气,两相争高;今梦窗更曰秋与云平,宛如会心相祝!在词人意中,“秋”亦是一“实体”,亦可以“移动坐标”、亦可以“计量”,故云一登琴台最高处,乃觉适才之阑干,不足为高,及更上层楼,直近云霄,而“秋”与云乃在同等“高度”。以今语译之,“云有多高,秋就有多高!”高秋自古为时序之堪舒望眼,亦自古为文士之悲慨难置。旷远高明,又复低徊宛转,则此篇之词境,亦奇境也。
个人资料: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吴文英《渡江云·西湖清明》翻译赏析
《渡江云·西湖清明》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前言】
《渡江云·西湖清明》是宋代词人的吴文英作品。这首词上片先描述西湖清明景色,突转入追忆初遇爱妾的情节;下片自忆与爱妾聚散的情节,切入无限思念,全词抒发了作者对亡妾的深切悼念之情。词笔触细腻,脉络井然,在流动中表达怅恨之情,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营造出一种朦胧凄迷的艺术氛围,令人驻足流连。
【注释】
渡江云三犯:词牌名,周邦彦创调,又名《渡江云》。双调,一百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后片第四句为上一、下四句法,必须押一同部仄韵。
羞红:脸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红晕。
重茵:芳草地。
燕尾:西湖苏堤与白堤交叉,形如燕尾。
桂棹:以桂木为棹之舟,即芳舟。
宝勒:以珍宝、金饰勒马络头,此指代宝马。
残云:零散稀疏的云。
千丝:柳条。
迷津:迷失津渡;迷路。
楚腰:《韩非子·二柄》:“ 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因以“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借指细腰女子。
逡巡:徘徊不进;滞留。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题门:《世说新语》载,嵇康与吕安是朋友,安拜访嵇不遇,嵇康子嵇喜出门让吕安进屋,安未入,在门上题写“凤”字而去,意谓喜是一只“凡鸟”。此处单作“不遇”解。
堕履:留宿。
牵萦:纠缠;牵挂。
宽带:衣带宽松。形容腰变瘦。
留情缘眼,宽带因春:一本作“留情缘宽,带眼因春”;一本作“留情转眼,带减因春”。
山黛:青葱浓郁的山色。
暝:一本作“映”。
尘:一本作“澄”。
【翻译】
娇美的红花仿佛是美人含羞的笑脸,嫩绿的叶片点缀在她的鬓边,仿佛轻蹙黛眉,微微含恨。我怨恨晚风为什么不把花儿全部都吹落下来,这样飘落的花瓣就像彩绣点缀着厚厚的绿茵般的草地。那苏堤与白堤交叉像燕尾以分,湖面上桂木桨的舟船像轻轻浮荡的水鸥,我骑着勒缰的宝马就像倚在黄昏的残云边上。千丝万缕的绿柳丝轻轻飘拂令人伤神,水中的轻舟沿着柳径渐渐进入一个花丝环抱如屏的仙境,令人回肠荡气。我在岸上紧紧跟随着画船。为她美貌风情而消魂。隔着花朵柳丝,我不时地看见她那背面含羞的苗条婀娜的细腰身。
我迟疑不决,好不容易才寻找到你的家门,又恰好遇到你不在家,只好满心怅惘地留言题门。后来终于可以得尝所愿,我脱下双鞋子进入你的闺中,那种欢爱的情景真是令人沉醉。以后我便时时刻刻地计算着下次幽会的日期,虽然有时也没有一个定准。不久我慢慢地发现,情思缭绕全是因为你那多情的眼神,衣带渐宽是因为感伤春天。到明天早晨,往事和孤烟一样清冷,满潮的凄风苦雨实在令人倍感忧愁。山色更加幽暗昏暝,水波淡淡,凌波仙子杳然无迹。
【赏析】
词主要是写西湖访情人不遇的惆怅。开头三句写落花,接由各种景物,慢慢引入仙坞深处,见美人倩影,引起无限怅惘。下阕写到了伊人门前,人却不在,更惹闲愁。悬想“明朝”事,更觉风雨愁人。
上片追忆与杭妾始遇时的情景。“羞红颦”三句,描绘出湖边暮春景色。“重茵”,原指厚席,这里喻厚厚的芳草地。此言暮春的湖边阵阵晚风吹得落英缤纷,点缀着绿茸茸的芳草地。这落英恰像那少女们浅颦含羞微怨的娇态。“旧堤”三句,述湖景。“旧堤”指西湖苏、白两堤;“燕尾”言两堤在湖上交叉形如燕尾。“桂棹”,以桂木为桨的船,这里泛指西湖中游船;“宝勒”,即用珍宝装饰的马络头,这里指代马儿。三句言远望湖上苏、白两堤交叉,形如燕尾,湖中众多的游船与鸥鸟一起荡漾在碧波之中。词人骑着马,背衬着西天的彩云伫立在岸堤上观赏远近景色。
“千丝”两句,游湖思亡妾。“千丝”指堤岸边的柳枝。此言眼前这些既青柔又浓密的柳枝却不能为词人挽留住就在这儿相识的亡妾。词人到了这湖边,像又回到了刘阮入天台而遇仙的地方(即点明词人与杭妾在此初见之事)。“柳”即留也,所以古人多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今杭妾不幸亡故,不禁使词人见柳丝而“怨碧”。“肠漫回”两句,因思之深而致幻。“楚腰身”,楚谚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里泛指美人的细腰身。此言词人对亡妾牵肠挂肚朝夕相思,以致伫立在这两人初识之处,幻觉中向花丛中望去似乎隐约看到了她美妙的'背影。
下片追忆不遇以悼念亡妾。“逡巡”四句,忆不遇。“题门”,事见《世说新语》吕安访嵇康不遇,题字其门。此处借代不遇。“堕履”,本《史记·留侯世家》,张良遇黄石公故事。这是作传艺、钟情解。此言词人想起从前初识之时曾多次来到她的门前徘徊,终因两人不能见面而心情惆怅,词人像张良盼望黄石公传艺那样希望她能对其钟情,但又因为好几次约会都没有实现而感到牵肠挂肚。又“堕履”,事见《北史·韦琼传》,有“不弃遗簪堕履”之语。“还始觉”两句,“缘”,因也;“宽带”,语出沈约与徐勉书:“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柳永《蝶恋花》词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词人用柳词意境。
此言词人对亡妾难舍难忘,细想原因,一是因为她有一双令人消魂的多情的媚眼。照现代人的说法,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而古时作画也有“画龙点晴”之说,所以词人突出了亡妾双眼摄人心魄的魅力。二是词人值此清明时节,自然引起了对亡妾的怀念,以致因对她的刻骨相思而日渐消瘦。“明朝”两句,点出悼念。因为今天正是清明节,是祭奠亡灵之时,所以词人想到如今自己与杭妾早已阴阳异路,两人往日的恩爱情景已似幻梦般的风消烟散,词人对亡妾的悼念,也如那湖上的风风雨雨一样愁煞人啊。“山黛暝”一句,以景作结,点明游湖。此句语出苏轼《次韵促仲殊游西湖》诗:“水光潋滟犹浮碧”,言山色空蒙,湖面浮碧似镜,一切都归结于这平静之中。
烛影摇红,烛影摇红吴文英,烛影摇红的意思,烛影摇红赏析 -诗词大全
烛影摇红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 体裁:词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问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春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
浣溪沙,浣溪沙吴文英,浣溪沙的意思,浣溪沙赏析 -诗词大全
浣溪沙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 体裁:词 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一般清瘦各无聊。窗下和香封远讯,墙头飞玉怨邻箫。夜来风雨洗春娇。
蝶恋花,蝶恋花吴文英,蝶恋花的意思,蝶恋花赏析 -诗词大全
蝶恋花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 体裁:词 北斗秋横云髻影。莺羽衣轻,腰减青丝剩。一曲游仙闻玉磬。月华深院人初定。十二阑干和笑凭。风露生寒,人在莲花顶。睡重不知残酒醒。红帘几度啼鸦暝。
瑶华,瑶华吴文英,瑶华的意思,瑶华赏析 -诗词大全
瑶华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 体裁:词 秋风采石,羽扇挥兵,认紫骝飞跃。江蓠塞草,应笑春、空锁凌烟高阁。胡歌奏陇,问铙鼓、新词谁作。有秀荪、来染吴香,瘦马青刍南陌。冰澌细响长桥,荡波底蛟腥,不鹚锷。乌丝醉墨,红袖暖、十里湖山行乐。老仙何处,算洞府、光阴如昨。想地宽、多种桃花,艳锦东风成幄。
声声慢,声声慢吴文英,声声慢的意思,声声慢赏析 -诗词大全
声声慢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 体裁:词 春星当户,眉月分心,罗屏绣幕围香。歌缓□□,轻尘暗簌文梁。秋桐泛商丝雨,恨未回、飘雪垂杨。连宝镜,更一家姊妹,曾入昭阳。莺燕堂深谁到,为殷勤、须放醉客疏狂。量减离怀,孤负蘸甲清觞。曲中倚娇佯误,算只图、一顾周郎。花镇好,驻年华、长在琐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