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硕:创业的3点感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蜀山弟子徐手下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建硕:创业的3点感悟(共含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蜀山弟子徐手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王建硕:创业的3点感悟

篇1:王建硕:创业的3点感悟

做公司多年,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乐于和朋友分享,

1. 专注。

听小伟说,blogcn的胡之光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让我们每个做过公司的人都深以为然。他说

经过四年以后,我认为blogcn应该把blog做做好。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做blogcn,不把blog做做好,还要做什么呢?不过就是这句话,让很多的人觉得汗颜。我给百姓网的要求是,我们就是要把分类做做好;给译言的建议是,把翻译做做好;给朋友的一起跑的建议是,把组织一起跑的事情做做好;给酷我音乐盒的建议是,把音乐盒做做好。专注做一件事情,是最容易说,也是最难做到的事情。相信很多创业超过三年的朋友都会对此会心的一笑。人就是这么奇怪,除非自己犯过同样的错误,真是记不住这些道理。

2. 成本。

最近的金融危机以及融资寒冬来的恰到好处,它让很多创业者又理解到了另外一个很朴素的道理,那就是:

利润 = 收入 - 成本这个道理,又是一个看起来如此简单,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在好的光景,大家很容易忘记对成本的关注,而片面的追求收入,几乎不去核算,以什么样的成本达到这个收入。那个时侯,很多创业者或者VC会算一笔账,每增加1块钱的营收,或许可以在估值上面增加20块钱,为了这杠杆翻上去的20块钱,别说花一块一毛钱的成本,就算是18块钱的成本,都会有人去做。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花18块,挣一块钱的傻事。现在,20块钱的买家没有了,每个公司重新回到花一块钱就要挣一块钱的生意的本质上来。这是好事,对每个人都是好事。

3. 简化。

人都有贪心,觉得通过扩大公司的规模,可以更快的达到“大”,或者“强”的目的,其实不然,

管理资料

加一个人的成本,绝非是一个人的工资,甚至加上福利和办公成本摊销之后,还仅仅是真实成本的小头。由于加人带来的沟通的成本,管理的成本,甚至是CEO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极大的成本。

加一个功能的成本,也绝非是这个功能的开发成本,而牵涉到后续的系列的运营成本。比方说,帖子的一个回复功能,工程师一天就可以做个样子出来,但之后的成本,只有做了,才会知道。比如,有了留言功能,就要有防垃圾功能;有了留言,就要有人来审核;有了审核人员,就要牵涉到人的一切的办公,福利,工资,管理的问题;有了团队,就要有人定指标,出报表,看报表,修改报表;只要有了人,就会涉及到招人,开人,团队建设等等;从功能上讲,可以写留言,就会有人要求删留言,就要有用户概念,有了用户,就有密码,还要开发改密码,找回密码;有了找回密码,就涉及发邮件或者短信,就有了邮件或者短信的到达率问题,就有了到达的及时性问题,等等等等。这仅仅是冰山的一角。随着功能的深入,一个小小的留言,可能在所有人不知不觉中耗费公司累计几个月的开发。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要么是摊大饼,越做越多,越做离核心功能越远,要么就是做的不好,半成品上线,疏于维护,垃圾丛生。

就算这些成本都是小数目,更大的成本是机会成本。事实上,我们不是以这个“小功能”自身的成本来做这件事情,而是以改进另外一个功能为代价的,而那个功能用同样的时间改进,带来的利润又远大于这个哪怕最夸张的核算成本。这才是真正的成本。这也就是人员,功能和业务需要简化的原因。

总之,专注在非常有限的事情上,简化要做的事情,做有限的事情,同时紧盯成本控制,才是这个冬天的过冬之道。

本文出自:home.wangjianshuo.com/cn/0219_aecaec.htm

篇2:百姓网王建硕:创业者的三条心经

大学毕业后,我在两个地方工作过:一是微软,二是现在的百姓网。自己的角色也从最初的职业经理人变成现在的创业者。

互联网的机会很多,发展很快,但淘汰率比较高。其发展的“戏剧性”超出常人想象。

举例而言,,我们在中国首先尝试做分类信息网站。到了第二年,国内却冒出了3000家类似的网站,可是到现在,绝大部分又都消失了。

作为一个创业者,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情境之下,你该做些什么?

专注有限的事情

一个人是能够做很多事情,但花5年乃至时间去做一件事情是比较少的。我写了9年的博客,其中除有一个月因身体欠佳而没有写外,坚持每天都在写博客。

因为我相信坚持的力量,并落实在公司经营管理中。

百姓网自成立以来的6年间,公司主营业务和构架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即便在融资时,我们也不会因为资本的注入而进行改变,一直专注于分类信息的发展和运营,不会去做类似团购之类的热门业务类型,主体业务仍不会发生本质变化。这是我们和资方合作的底线,也是吸引资方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给百姓网的要求是,我们就是要把分类做做好;给译言的建议是,把翻译做做好;给朋友的一起跑的建议是,把组织一起跑的事情做做好;给酷我音乐盒的建议是,把音乐盒做做好。

专注做一件事情,是最容易说,也是最难做到的事情。相信很多创业超过三年的朋友都会对此会心一笑。人就是这么奇怪,除非自己犯过同样的错误,真是记不住这些道理。

简化要做的事情

人都有贪心,觉得通过扩大公司的规模,可以更快地达到“大”,或者“强”的目的,其实不然。

加一个人的成本,绝非是一个人的工资,甚至加上福利和办公成本摊销之后,还仅仅是真实成本的小头。由于加人所带来的沟通成本、管理成本,甚至是CEO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极大的成本。

加一个功能的成本,也绝非是这个功能的开发成本,而牵涉到后续系列的运营成本。比方说,帖子的一个回复功能,工程师一天就可以做个样子出来,但之后的成本,只有做了,才会知道。

再比如,有了留言功能,就要有防垃圾功能;有了留言,就要有人来审核;有了审核人员,就要牵涉到人的一切的办公、福利、工资、管理的问题;有了团队,就要有人定指标,出报表,看报表,修改报表;只要有了人,就会涉及到招人、开人、团队建设等等。

篇3:百姓网王建硕经验谈:创业者的三条心经

大学毕业后,我在两个地方工作过:一是微软,二是现在的百姓网。自己的角色也从最初的职业经理人变成现在的创业者。

互联网的机会很多,发展很快,但淘汰率比较高。其发展的“戏剧性”超出常人想象。

举例而言,20,我们在中国首先尝试做分类信息网站。到了第二年,国内却冒出了3000家类似的网站,可是到现在,绝大部分又都消失了。

作为一个创业者,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情境之下,你该做些什么?

专注有限的事情

一个人是能够做很多事情,但花5年乃至10年时间去做一件事情是比较少的。我写了9年的博客,其中除有一个月因身体欠佳而没有写外,坚持每天都在写博客。

因为我相信坚持的力量,并落实在公司经营管理中。

百姓网自成立以来的6年间,公司主营业务和构架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即便在融资时,我们也不会因为资本的注入而进行改变,一直专注于分类信息的发展和运营,不会去做类似团购之类的热门业务类型,主体业务仍不会发生本质变化。这是我们和资方合作的底线,也是吸引资方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给百姓网的要求是,我们就是要把分类做做好;给译言的建议是,把翻译做做好;给朋友的一起跑的建议是,把组织一起跑的事情做做好;给酷我音乐盒的建议是,把音乐盒做做好。

专注做一件事情,是最容易说,也是最难做到的事情。相信很多创业超过三年的朋友都会对此会心一笑。人就是这么奇怪,除非自己犯过同样的错误,真是记不住这些道理。

简化要做的事情

人都有贪心,觉得通过扩大公司的规模,可以更快地达到“大”,或者“强”的目的,其实不然。

加一个人的成本,绝非是一个人的工资,甚至加上福利和办公成本摊销之后,还仅仅是真实成本的小头。由于加人所带来的沟通成本、管理成本,甚至是CEO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极大的成本。

加一个功能的成本,也绝非是这个功能的开发成本,而牵涉到后续系列的运营成本。比方说,帖子的一个回复功能,工程师一天就可以做个样子出来,但之后的成本,只有做了,才会知道。

再比如,有了留言功能,就要有防垃圾功能;有了留言,就要有人来审核;有了审核人员,就要牵涉到人的一切的办公、福利、工资、管理的问题;有了团队,就要有人定指标,出报表,看报表,修改报表;只要有了人,就会涉及到招人、开人、团队建设等等。

从功能上讲,可以写留言,就会有人要求删留言,就要有用户概念,有了用户,就有密码,还要开发改密码,找回密码;有了找回密码,就涉及发邮件或者短信,就有了邮件或者短信的到达率问题,就有了到达的及时性问题等等。

这仅仅是冰山的一角。随着功能的深入,一个小小的留言,可能在所有人不知不觉中耗费公司累计几个月的开发积累。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要么是摊大饼,越做越多,越做离核心功能越远,要么就是做得不好,半成品上线,疏于维护,垃圾丛生。

就算这些成本都是小数目,更大的成本是机会成本。事实上,我们不是以这个“小功能”自身的成本来做这件事情,而是以改进另外一个功能为代价的,而那个功能用同样的时间改进,带来的利润又远大于这个哪怕最夸张的核算成本。这才是真正的成本。这也就是人员、功能和业务需要简化的原因。

紧盯成本控制

中国互联网行业经过几轮沉浮,让很多创业者又理解到了另外一个很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利润 = 收入-成本”。

这又是一个看起来如此简单,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在好的光景,大家很容易忘记对成本的关注,而片面地追求收入,几乎不去核算,以什么样的成本达到这个收入。

那个时候,很多创业者或者VC会算一笔账,每增加1块钱的营收,或许可以在估值上面增加20块钱,为了这杠杆翻上去的20块钱,别说花一块一毛钱的成本,就算是18块钱的成本,都会有人去做。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花18块、挣一块钱的傻事。

如果20块钱的买家没有了,每个公司重新回到花一块钱就要挣一块钱的生意的本质上来,这是好事,对每个人都是好事。

总之,专注在非常有限的事情上,简化要做的事情,做有限的事情,同时紧盯成本的控制,这样才有可能创业成功,才有可能笑傲互联网江湖。

篇4:王建硕:一点点差别区分了不同的行业

就是那一点点差别

有人说:blog有什么新的东西吗?不就是BBS吗?

有人说:blog有什么新的东西吗?不就是个人主页吗?

这……

成就一个东西常常有几十个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常常就是那一点点的差别,

1.blog和BBS,就差一点点

我说,blog就是分了BBS的田,搞起了包产到户。原来的BBS是大家的BBS,blog也是BBS,但是“我”的地盘。“我”有义务维护它,宣传它,拉朋友过来,回别人的留言。于是,虽然每天有几万的人停止写blog,但一定有更多的人开始写,像野火燎原一样。如果不了解这一个细微的差别,想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就明白了。田还是那个田,人还是那个人,结果就很不一样了。

2.blog和个人主页,就差一点点

blog和个人主页很像,但有些小小的区别。可能就是因为blog减少了命名文件的过程。再简单的个人主页,Yahoo! GeoCities那种的,也要写好了一个网页,要命一个文件名,叫做abc.htm,然后在主页更新链接等等。更复杂的,可能还要用FrontPage + FTP…… 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不知道难倒了多少英雄汉。blog一个题目(有的不要题目),一个内容,按个保存,搞定。在最简单的地方简单了一点点,把门槛降低了,岂止十倍以上人能够用起来?

很多的新东西,流行起来,被更多人接受,常常是很老的东西,不细心,看不出差别,但差别,常常就在最细小的地方。超级女声的火爆,其中的细节又有多少呢?

小的改变区分了不同的行业

把blog和BBS区分开啦,把blog和个人主页区分开来,更进一步说,在最简单的地方有些小的改变区分了不同的行业。

就像以前举的例子,blog省略了个人主页时期输入文件名的部分,只剩下一个输入框,一个保存按钮(早期的blogger.com是不需要标题的,标题要自己用正文的标记来自己设置的),这是1/3的工作量的减少或说是33%的改变,就把blog和个人主页两个领域区分开来,

电脑资料

那天我在设想,如果在这个最最简单的应用上面接着简化,有可能完全成为另外一样东西。比如:

其一,在blog基础上,把保存按钮也省略,只留下一个输入框,只要回车或者定期自动保存,这叫什么呢?或许可以叫做Caogaoer(我们也造一个拼音的新名词)?这也可以牵强的说是个新的东西,它和blog一定是不同的。

其一,把输入框给省略了,只剩下一个按钮,一个人过一阵子点一下按钮,这个应用有意义吗?先不用太早下这个结论。如果按钮可以作成实物的,可以表达些什么信息到互联网上,这个应用或许在起个有趣的名字,叫做……Anniuer

其一,限定输入框里面只能输入一句短句,不可以回车,并且仅仅回答“你现在干什么”,这个应用有了,叫做twitter.

其一,两个人都各有一个输入框,一个按钮,一个人写的东西按钮以后立刻传给另外一个人,这个应用叫做即时通信(MSN,或QQ)。如果显示在多于一个人的屏幕上,这个就有改称为IRC.

其一,如果上面的即时通信软件放在手机里面,并且进一步限制只能发70个字,这个叫做短消息。

其一,如果回到比较复杂的BBS系统里面,如果按照最后回复时间排序,这个叫做BBS.如果忽略回复,仅仅严格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这个叫做分类信息。如果按照一个人的发布倒序排列,这个叫做blog.

其一,如果把所有的都去掉,仅仅在一些文章上面加一个大大的按钮,上面就可以写一个英文,叫“Digg”,或者写一个中文,叫做“我挖”。

其一,……

互联网上面纷繁复杂的各种趋势,其实就是在最简单的地方做很多中排列组合,给它们起各种不同的名字。有趣的地方就是,在一个有十到二十种元素的应用上,加一个,减一个,或者变一个,都不会影响什么,而在少到只有两个(blog)或者三个元素(个人首页)的应用上面,做一简单的改动,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类型的应用,甚至形成一个行业。

我们既要看到两种新应用的同质性(不至于大叫:新东西又来了!新东西!),也要看到虽然是和 有很小很小的差异,但这个差异就导致了一个新的应用种类的诞生。

篇5:百姓网CEO王建硕职场生活“断舍离”

“其实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已经很牛了,现在这个市场上不缺钱,不缺主意,不缺现金,最缺的是耐心。我很多时候没有接受诱惑,因为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在朝哪个方向走,我相信坚持的力量。”

――百姓网创始人&CEO王建硕

日前,《时尚芭莎》对百姓网创始人&CEO王建硕进行了一次专访,这是首次互联网行业领军者登上《时尚芭莎》。据了解,除了百姓网CEO这个角色,王建硕还是一名著名的IT评论者和专栏作家。此次接受芭莎专访,他和大家分享了关于职场生活中的“断舍离”理念,为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不少有针对性的建议。

以下为此次专访QA:

Q:作为一个基本上每周都在出差的“空中飞人”,你是如何理解商旅对于心灵“断舍离”的意义?

A:差旅生活是一个很好的断舍离的场景,无论你想带多少的东西,出差时都会被行李本身硬性限制。商旅生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体验这种要得很少的生活。

在商旅这个领域,每个人都已达到了自己最精简的状态,如果能把自己在商旅中的状态,引发思考,扩展到自己的办公场景和职场生活中,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Q:你一直在倡导上班族应该通过精简自己拥有的物质财富,过更加有效、明确的办公室生活。说说你的观念?

A:打开你的办公抽屉,里面一定是满的;办公桌面或多或少总会摆满杂物,这些外观的每一件东西都消耗我们的注意力,人为物所累。

对上班族来说,清理办公桌和办公室,会带来一种清空心灵和职场负担的感觉,越干净的环境,你的思考与工作越直接简单。

有很多有趣的行为艺术性的实验被用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Project333――一个挑战一个人在三个月里面只穿33样或更少的东西的活动。无数人证明了,他们做得到的,并且形成了一种新的流行。我自己也推出过一款全新的闲置分享app“乐空空”,号召大家把不用的东西免费送给有需要的人。我前两天就在上面送出一件破了一个洞的Prada开衫,短短几分钟有超过60人申请,我只需要选择一位申请者快递到付即可。通过创造这样一款软件,能够让这些东西流动起来,最终目标是让自己被真正喜欢的、能带来快乐而不是压力的东西环绕。这不仅是一款产品,还是一种理念,一场运动。

Q:在办公室里,如何用环境的“断舍离”来增加工作效率?

A:如果办公室某个地方特别容易滋生闲谈,很简单,去掉那里的椅子,或者放几盆植物,你会发现闲谈的场景会慢慢消失。用这种无声的方式传达办公文化中的“断舍离”,收效是很赞的;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任何阻挡企业和员工做事效率的事情都不需要存在,比如开大会这种收效甚微的举动。在我们公司,还有个强制的制度,每个季度,所有人都要换一下座位。这其实提供了一个断舍离的机会,让你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拥有的东西。也通过不断的改变,增加新鲜感和跨团队同事的合作。

Q:作为创业公司,你在4月刚刚敲钟上市。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企业本身,应该如何“断舍离”?

A:百姓网成立十一年,也是我自己创业十一年。这些年,公司主营业务和构架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即便在融资时,我们也不会因资本的注入而进行改变,一直专注于分类信息的发展和运营。我相信一个真正合理的生意会有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而不是说凭着创始人个人爱好去做乱七八糟的东西。

其实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已经很牛了,现在这个市场上不缺钱,不缺主意,不缺现金,最缺的就是耐心。我们很多时候没有接受诱惑,因为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我们在朝哪个方向走,我相信坚持的力量。

Q:当下互联网行业不断迎来“风口”,很多公司都在不断扩张,在公司架构上,应该如何“断舍离”?

A:人都有贪心,觉得通过扩大公司的规模,可以更快地达到“大”,或者“强”,其实不然。加一个人的成本,绝非是一个人的工资,甚至加上福利和办公成本摊销之后,还仅仅是真实成本的小头。由于加人所带来的沟通成本、管理成本,甚至是CEO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极大的成本。

我一直坚持“轻公司、大生态”战略,我们体量很小,但近两年的营收增长很快。我们总员工人数只有200多人,却创造了40多亿的市值。“轻公司”让我们保持了精英、高效、灵活的组织架构,未来我们会加大人才、研发投入,注重内部员工培养,注重公司可持续性的发展空间。

篇6:交通BIM研究中心主任王建伟教授为长安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高端论坛

交通BIM研究中心主任王建伟教授为长安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高端论坛

交通BIM研究中心主任王建伟教授为长安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高端论坛

4月10日晚,长安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高端论坛第十四讲在长安文化艺术中心大礼堂举行。经管学院教授、交通BIM研究中心主任王建伟以“迈向数字化――BIM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展望”为题做专题报告。校团委书记张永、副书记姬国斌及“青马学校”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公路学院、汽车学院、经管学院、建工学院学生代表现场聆听讲座。

王建伟教授首先以“什么是数字化、为什么迈向数字化、怎样迈向数字化”,引出了BIM(BIM全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阐述了BIM的产生、发展与未来,对BIM的四个特性即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可出图性作以解释,并通过视频展示了BIM在工程的三个阶段,即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起到的巨大作用。王建伟教授结合中国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状指出交通BIM在基础设施应用中的`重要性,提出BIM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发展方向是迈向数字化,并详细讲解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3个平台(Bentley、Autodesk、Dassault)的特点及工程应用。王建伟老师结合交通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和软件行业的应用BIM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对掌握BIM技术的人才需求旺盛,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他希望同学们及时了解行业技术前沿,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在交流互动环节,王建伟教授与同学们就BIM研究应用情况、本科生如何掌握交通BIM技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王建伟教授的报告选题新颖、案例生动、深入浅出、信息量大,使在场同学深刻了解了BIM在交通技术设施中的应用,激发了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过硬本领、参与国家交通运输行业建设的使命感。

王建伟教授

论坛现场

篇7:王晨昀IT创业感悟系列(二):时时抱有一颗谦卑的心,加紧尾巴做人

以下文字均为王晨昀原创,为避免版权纠纷,如需转载,请通知我,谢谢。

昨天写了第一篇IT创业感悟“选一件事,做30年”,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认识的不认识的,QQ上加了我不少;当然,有褒自然也有贬,也有拍砖的。我尊重每个人的想法。

今天说说第二点,谦卑的心。我想这是所有创业想成功的人,都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可惜我是在这2年才深刻领悟到这点的。

我曾经也年少轻狂过,因为在我17岁的那年,就开始陆续被媒体报道,17 ~ 23岁这几年,被上百家传统媒体报道过,自己靠着网络手里也赚到了一些钱,各种光环纷至沓来;不免心理有些飘飘然;觉得自己很成功了,颇有些目空一切的感觉。从当初自信慢慢的有点儿往自大靠拢了,心态不对头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有那么一段时间内,对于网站上普通网友的来信和一些新人拜山头的E-mail采取了爱理不理的态度。虽然那时候也有自己比较忙碌没时间回复太多信件的客观因素存在,但这其实是借口,因为我心理很清楚自己那时候的心态是对于可回可不回的信件,我采取的心态是看心情回复。也使得有一部分业内新人会觉得我态度比较傲慢,不好接近,因为我不回复他们的信件。

于是乎,大概就在1、2年时间内,那些曾经的IT新人(譬如后来的武汉的邓讯,郑州的王通等人),发展得很快,并且有一些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时候我不免审视自己曾经有过的势利的心态;之后的2年时间,我因为生意的关系,接触到了更多的在事业上成功的人,有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当然也有IT界的知识英雄,我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就是越是成功的人,越是很谦卑,我宁可相信他们是内心真正的谦卑,而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这时候我把心沉了下来,思索了一直以来阻碍我事业更大发展的原因。进行了一番自我对话:

我是一个从小就有着很强进取心的人,一直以来就记着一句话“不进则退”,所以轻狂归轻狂,还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能吃着老本,要苦练内功,

所以我每天都会花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学东西,吸纳我想要的知识,这些对我后来的以及将来的事业都有帮助。

我也不缺毅力,我愿意为一件我所看好的事情(事业)付出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生。

我也很守信用,基本上是我说过的话,我一定会去做到,无论是对我自己的承诺还是对别人的。

当然,我也有缺点。只是每个人都有致命伤,我在寻找自己最大的缺点。直到经过了2个多月枯燥的自我对话,才看清楚了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态;我没有一颗虚怀若谷的心,缺少一颗人人平等的心……

我的人格必须完善。

于是,之后的时间内,我对人对事,慢慢的有了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很微小的,但慢慢的,我发现自己的心胸开阔些了,对每一个人都做到了尊重,心态也平和了很多,人缘比以前更好了;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我在开车时,见到有人乱穿马路,我急刹车后不再对那个令我狼狈的路人甲表示出愤怒,而是抱之一笑就加油门继续朝前开。我对网上对我持不同意见的人,采取了更宽容的态度。对网友的来信,我也是抱着与每一个来信的网友交朋友的心态,尽可能做到每封都回。慢慢的,我的事业突破了瓶径,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今天我看到那些获得了一些成绩,就大呼小叫,以为自己是谁的人,都会抱之一笑,因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老实讲,我真心希望那些心态没有归0,或者有着一些成绩的业内人,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共勉。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如果一个人能够时时忘掉自己的荣誉和成绩,时时把自己当做一个新人,怀着一颗宽容的、谦卑的心,善意的对待每一个你所接触到的人,你才能从一个山头下来,再攀上另一个更高的山头,直到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你提早认识这点,你就能提早成功。

以上文字均为王晨昀原创,为避免版权纠纷,如需转载,请通知我。谢谢。

本文首发于 王晨昀电子商务辅导中心 www.itunion.com

创业心得感悟

秋夜,秋夜王建,秋夜的意思,秋夜赏析

南涧,南涧王建,南涧的意思,南涧赏析

建团百年感想感悟

建团100周年心得感悟

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感悟

宫人斜,宫人斜王建,宫人斜的意思,宫人斜赏析

邯郸主人,邯郸主人王建,邯郸主人的意思,邯郸主人赏析

听雨,听雨王建,听雨的意思,听雨赏析

赛神曲,赛神曲王建,赛神曲的意思,赛神曲赏析

王建硕:创业的3点感悟(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王建硕:创业的3点感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