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创设自主识字的生活空间提早进行写语训练(共含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猪大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创设自主识字的生活空间提早进行写语训练
创设自主识字的生活空间提早进行写语训练郑海燕
栖霞市桃村中心小学山东栖霞265300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的个体。从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和现代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说,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儿童的基础学习能力。我们认为:学习基本的语言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而识字、写字又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标准》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首先加强了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重视学生识字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最近几年教学实践中,我在如何为孩子创设自主识字的生活空间,提早进行写话训练方面重点进行了实验与探索。
1生活处处有汉字
为及早给学生建立汉字的概念,每年一年级新生一入校,我们就为学生的识字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他们创设了多种识字生活空间。
1.1教室文化识字。我们充分利用教室这一文化场所,将“墙壁、黑板、窗户、玻璃、讲台、桌子、书架”等词语与实物进行相对应,让学生来进行认读。由于学生对这一识字形式感到新鲜、好奇,能非常投入地进行识字。班级中的任何一样物品都实行了“挂牌上岗”制,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大大提高。
1.2家庭生活识字。学生结合教室文化也将自己家庭中的物品如:电话、冰箱、电视机、饮水机、花瓶、台灯等词语纷纷写成卡片进行认读,而且有部分学生将自己写的生字卡片带到学校与同学一起交流认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间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大大获取了丰富的词汇量,一举两得。
1.3社会生活识字。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进行。我们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独立识字的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识字、运用。如读书、读报可识字,看广告牌、车站牌可识字,看电影、电视可识字……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记住汉字。
2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独立识字。为了缩短这一过程,实现学生独立、主动学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的掌握它们。”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我们可与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论文范文 )1、出示生字后,学生可根据个人实际,越过已会字,选择难记字,重点突破。2、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最有创意的识字方法。这样可以避免每个字词同等用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于识字是枯燥的,为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利用游戏识字效果较好。如“句子接龙”、“词语串联”、“独体字拼凑”、“找朋友”等游戏,学生愿学、乐学。我们在教学识字学词学句时,我设计了如下游戏:把各个字词写在卡片上,然后把一部分贴在黑板上,另一部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给反义词找朋友。
为强化学习效果,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还设计了一些游戏性的'练习,如动手“贴一贴”,小组“赛一赛”,同音字、形近字“辨一辨”,“娃娃超市”等。
通过识字教学实验,我们发现对于刚入学的学生用以下几种方法识字具有很好的效果。
1多角度辨析,解剖生字。汉字的结构是多种形式的,有的是独体字,有的是合体字。儿童观察字形从整体轮廓开始,然后才到个别部分,书写和记忆时容易漏掉字的细节笔画或把字的复杂部分换错。因此,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字形、解剖字形是正确认识汉字的重要保证。例如:学习“明”字,我们在跟学生分析“明”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同时,还向学生渗透“明”字的字义,有的同学通过解剖“明”字由“日”和“月”组成而想到了“明”是非常亮的意思。
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通过讨论交流,进行反复的比较,很容易地就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及字形。学生在学会生字后,我就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想出更多的识字方法。于是学生的思路开阔了,他们会想到“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去笔画”等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这些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2参照实物,联想识字。儿童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低年级的儿童认知对象如果能通过一些具体、直观的熟悉事物来帮助理解,更提高认字效率。参照实物与汉字的字形结构取得联系,进而形成准确认字的识字方法。
我们低年级的语文教材每课都配有色彩鲜明的实物图画或象形图画,较直观地反映出教材内容。例如:“口”字的教学,我们首先让学生观察同桌的“嘴”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请他们说一说,再请同学们观察“口”字与我们看到的“嘴”的形状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发现了“口”字与“嘴”形的联系,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口”的字形。你像“羊”字的记忆同样也是这样,学生先是观察“羊”字与羊头的模样,对学生记忆最深的就是那两只弯弯的羊角。这样识字,不仅有利于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3“顺口溜”识字。“顺口溜”是一种通俗易懂的韵文,特别便于儿童诵读和记忆。教师搜集或引导学生自编一些优秀的“顺口溜”进行识字教学,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识字效率。
有些汉字,字形复杂难记,用部件分析法教学字形效果较好。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部件编成“顺口溜”如:“甜”舌头舔甘蔗甜甜甜。“德”双人十四一颗心,“德”字永记我心间。
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是对客观事物整体感知占优势,对事物细节感知能力较差,因此常常把对形近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分不清。我们可以把易混淆的形近字编成“顺口溜”突破难点。如:辩辫瓣辨中间“点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种瓜”长花瓣,中间“有丝”扎成辫。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或以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字形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高。
3联系现实生活,提早进行写话训练
七、八岁的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基础。在低年级我们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解除写作的神秘感,特别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前进行写话训练,这已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原来说话训练的基础上,逐渐增加难度,力求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同时在班级中开展了“快乐句子”在行动这一活动。
1写的内容:
学生从写词语开始,从写自己的名字开始,从每天一个新发现开始,循序渐进。
2写的形式:
(1)看图写。我们课本中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图画都可作为学生写的素材。例如:《四季》一课,课后说说画画中那几只顽皮的小动物正手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学生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小兔子、小刺猬、小鹦鹉非常爱学习,他们一起来到熊老师家里学习。我也要向他们那样,好好学习。从孩子们的话中,我感受到一幅普通的图画,能让孩子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2)观察生活写话。
生活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大舞台,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将自己的观察体验所得写在“快乐句子”本上。一天一句话已成为孩子们每天的精神食粮,看着孩子们一句句真实感人的话语,看着他们一句句温馨的问候,我真的感受到作为一位教师的光荣与神圣。听,这个说:qiu天到了,红红的苹果guaman了枝头。我爱吃苹果,老师,你爱吃吗?那个说: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xinshiji广场去玩。我看到有xu多大哥哥大姐姐在huahanbing。我也要huahanbing。现在,班级里的孩子能够顺利地写清楚几句话,并能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用句子写出来,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定会以写作为乐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
《小鸭子得救了》这课共有三幅图:第一幅是小鸭子掉进洞里;第二幅是小花猫和小白兔往洞里倒水;第三幅是小鸭子得救了。我们认为:要教好“看图说话写话”这类课文,看图是前提,是关键,只有充分运用好“看图”的手段,才能达到“说话写话”的目的。于是要求学生运用“面――点――面”的方法去观察三幅图,看懂弄通图意,仔细看清画面上的背景、色调与人物,根据先后顺序,由说到写编成一个有声有色的小故事,并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首先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读懂课后的要求,明确学习任务,然后依次出示三幅投影灯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故事情节。我们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在观察中思索,在思索中观察。思考图上画的主要人物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学生的直观感觉得到投影画面的启发,从而“三点成一线”,对画面内容进行了初步理解,为下一步说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一幅图一幅图看清楚,说明白,要说出完整句子和上下连贯的意思。针对第一幅图上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并用拼音和汉字同时映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点?哪些人物?在学生明白了图上画的是小白兔、小花猫与小鸭子之后,我们进一步提示: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花猫和小白兔又在干什么?同学们透过幻灯片想问题,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星期天,小花猫和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忽然远处传来了小鸭子喊救命的呼叫声。有的说:春天来了,小花猫、小白兔和小鸭子在树林里捉迷藏,小鸭子不小心掉进大树洞里,它吓得大喊:“救命啊!救命啊!”这下可把小花猫和小白兔急坏了。由于借助拼音与投影片帮忙,学生把句子说得完完整整,意思表达得有条有理。
第二幅图反映了课文中的小花猫、小白兔端水倒进洞里救小鸭子的内容,这是重、难点。
在“教”完第一幅图内容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扶”的方法。我们同样出示拼音与汉字的思考题:小花猫和小白兔是用什么办法救出小鸭子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不是采劝讲”的简单办法,而是改进投影片,克服平面图不能直观反映出来的弱点,设计了一幅抽拉片,从灯片上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水“涨”鸭“副的情形。由于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克服了空间的限制,小花猫和小白兔的神态、动作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脑海里,学生都能准确地、具体地说出第二幅图的内容来。
有的学生说:小花猫和小白兔听到小鸭子的呼救声,飞快地跑过去一看,小鸭子边喊救命,边使劲往上蹦,可是洞太深了,怎么办呢?突然小花猫猛地一拍脑袋说:“有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于是,它们飞快地跑回家去。不一会儿,小花猫端来满满一盆水,小白兔也提来了一桶水,它们把水倒进洞里,由于小鸭子是凫水的'能手,随着水的不断上涨,小鸭子浮出了洞口。还有的说:小花猫和小白兔看见小鸭子掉进洞里后,它们说了一阵悄悄话就留了。小鸭子见了气得骂它们见死不救,太不够朋友了。后来当小花猫和小白兔倒水进洞,救出小鸭子,小鸭子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后悔自己错怪了好朋友。理解第二幅图意虽然很难,但是,由于教师运用了抽拉投影,即使不讲,放手让学生思维想象,他们不仅能完整地表述图意,而且还有所创造。
第三幅图的内容较为简单,我们采取了“放”的方法,只设计了两个问题,出示投影片后稍加点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小鸭子得救后的情景,从而明确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在采劝教、扶、放”的教学方法,将三幅图的内容全部看清楚说明白后,我们指导学生把故事完整地、连贯地说出来。然后我们让学生听老师自编自演的配乐故事,边播边配上灯片、音像同步进行,直观新颖,生动有趣,由于形、声、光、色的综合演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很快地口述出完整的故事内容。
说归说,写归写。会说不一定会写,从口头表达过渡到书面表达还有一个过程,还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汉字是我国的法定文字,写话时我们要求学生尽量用汉字写话,遇到生字时才可用汉语拼音代替,从而由简到繁,达到提前读写的目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从会写完整的句子开始。为了使学生写的话具有条理性,我们出示了拼音和文字灯片:“时间、地点、谁、干什么?结果怎样?”这样,初步展示文章的框架,让学生依样画葫芦,然后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抄正。如此反复指导,学生写出的话比说出的话更精彩,更具有趣味性。如:“春天,草地上鲜花盛开,小花猫和小白兔到草地上春游。看到小鸭子掉进洞里,小花猫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端来水倒进洞里,水灌满了,小鸭子救出来了。死里逃生的小鸭子高兴得说不出一句感激的话来。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教《小鸭子得救了》一课的体会
我们在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第一册里的看图说话写话《小鸭子得救了》这课的教学时,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说与写的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由面到点――观察要仔仔细细
《小鸭子得救了》这课共有三幅图:第一幅是小鸭子掉进洞里;第二幅是小花猫和小白兔往洞里倒水;第三幅是小鸭子得救了。我们认为:要教好“看图说话写话”这类课文,看图是前提,是关键,只有充分运用好“看图”的手段,才能达到“说话写话”的目的。于是要求学生运用“面――点――面”的方法去观察三幅图,看懂弄通图意,仔细看清画面上的背景、色调与人物,根据先后顺序,由说到写编成一个有声有色的小故事,并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首先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读懂课后的要求,明确学习任务,然后依次出示三幅投影灯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故事情节。我们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在观察中思索,在思索中观察。思考图上画的'主要人物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学生的直观感觉得到投影画面的启发,从而“三点成一线”,对画面内容进行了初步理解,为下一步说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一幅图一幅图看清楚,说明白,要说出完整句子和上下连贯的意思。针对第一幅图上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并用拼音和汉字同时映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点?哪些人物?在学生明白了图上画的是小白兔、小花猫与小鸭子之后,我们进一步提示: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花猫和小白兔又在干什么?同学们透过幻灯片想问题,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星期天,小花猫和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忽然远处传来了小鸭子喊救命的呼叫声。有的说:春天来了,小花猫、小白兔和小鸭子在树林里捉迷藏,小鸭子不小心掉进大树洞里,它吓得大喊:“救命啊!救命啊!”这下可把小花猫和小白兔急坏了。由于借助拼音与投影片帮忙,学生把句子说得完完整整,意思表达得有条有理。
第二幅图反映了课文中的小花猫、小白兔端水倒进洞里救小鸭子的内容,这是重、难点。
在“教”完第一幅图内容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扶”的方法。我们同样出示拼音与汉字的思考题:小花猫和小白兔是用什么办法救出小鸭子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不是采劝讲”的简单办法,而是改进投影片,克服平面图不能直观反映出来的弱点,设计了一幅抽拉片,从灯片上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水“涨”鸭“副的情形。由于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克服了空间的限制,小花猫和小白兔的神态、动作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脑海里,学生都能准确地、具体地说出第二幅图的内容来。
有的学生说:小花猫和小白兔听到小鸭子的呼救声,飞快地跑过去一看,小鸭子边喊救命,边使劲往上蹦,可是洞太深了,怎么办呢?突然小花猫猛地一拍脑袋说:“有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于是,它们飞快地跑回家去。不一会儿,小花猫端来满满一盆水,小白兔也提来了一桶水,它们把水倒进洞里,由于小鸭子是凫水的能手,随着水的不断上涨,小鸭子浮出了洞口。还有的说:小花猫和小白兔看见小鸭子掉进洞里后,它们说了一阵悄悄话就留了。小鸭子见了气得骂它们见死不救,太不够朋友了。后来当小花猫和小白兔倒水进洞,救出小鸭子,小鸭子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后悔自己错怪了好朋友。理解第二幅图意虽然很难,但是,由于教师运用了抽拉投影,即使不讲,放手让学生思维想象,他们不仅能完整地表述图意,而且还有所创造。
第三幅图的内容较为简单,我们采取了“放”的方
[1] [2]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第一单元(杜伟中)
一、《沁园春·雪》
1、对历史人物比较熟悉的,可以《我眼中的 》(横线上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历史名人)为话题在课堂上或课外展开辩论,评价他们的是非功过。
2、本诗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因此,可以自己理解最深刻的某一个或几个词为例,说说自己的体味,如“‘惜’的丰富意味”、“说说‘雪’诗的比喻和拟人”等;
3、把词的上片扩写成50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
4、“说说古人咏雪诗”,鼓励学生选读一些咏雪古诗词。
二、《雨说》
1、以“雨的絮语”为题,将此诗改写成三五百字的写景文章;
2、以“我读〈雨说〉”为题,抓一些自己体味深刻的诗节,进行一些评说。
3、以“咏雨诗句知多少”为题,对古代诗歌中写“雨”的诗句进行介绍,并用一定的语言把诗句和介绍串连起来。
三、《星星变奏曲》
1、“《星星变奏曲》的变奏”,一方面介绍其变奏,另一方面说说变奏的效果;
2、“诗样的生活”,根据自己的理解,想像诗样生活的美好和向往;
3、“我喜欢的一首朦胧诗”,结合市编〈课堂延伸阅读〉,介绍其诗和作者。
四、《外国诗两首》
1、以“大自然的诗歌”为主标题,以“——歌”为副标题,写一种小动物的声音。副标题中可填“蝈蝈、蛐蛐、蜘了、小鸟”等
2、以“之夜”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中可填某个节日或某个场景。
第二单元(俞 婷)
五、《敬业与乐业》
1、 梁启超在文中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又说:“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事,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人生在世,每个人的职业、身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请写200字左右的小短文,谈谈你对“责任心”的理解。
2、 作者谈到乐业问题时,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然后列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四个理由。请仿照作者的思路,对你身边正在哀叹“学习好苦呀”的同学说一段话。
3、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也能从身边发现一两位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4、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
六、《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 文中作者先高度评价伏尔泰世纪性的贡献,随后带领人们具体回顾历史,歌颂伏尔泰的丰功伟绩,赞美其非凡人格,最后回到作者所处的19世纪,表明自己的决心和信念。整篇演说脉络清晰,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设想你现在正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请满怀激情地作一篇在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的演说吧。
2、 课文中,雨果盛赞了伏尔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起到的巨大作用。你一定想进一步了解这个被雨果如此推崇的伟人吧?在课外查找有关伏尔泰生平、创作、思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七、《傅雷家书》
1、 傅雷在文中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在人的一生中,遇到挫折打击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把失败变成成功的垫脚石。放眼历史,大凡有作为之士,又有几个没经历过艰难、挫折以致失败呢?请以“笑对失败”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与同学共勉。
2、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你肯定也曾品尝过失败的苦闷和成功的喜悦吧,请以“我的一次成功(失败)”为题,让大家分享你的成长历程吧。
3、 阅读课文,相信你体味到的不仅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深情,更可以得到学识、为人方面的教益。请从文中摘抄几句对你有所启发的句子,并把心得写下来。
4、 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法,它与面对面的交谈有着不同的效果。请你也试着就某一话题,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
5、 课本第242页选录了傅雷写给儿子的另一封信。重点读一读最后一段,你一定回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下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八、《致女儿的信》
1、 苏霍姆林斯基在信中用故事的方法告诉女儿,爱情不仅是双方的爱慕,更是忠诚和心灵的追念。古往今来,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你知道有哪些吟咏爱情的诗词、歌曲、名句?写下几句,并说说其中所蕴涵的对爱情的理解。
2、 爱情是什么?爱情不仅仅是琼瑶笔下男女主人公的山盟海誓,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相互扶持。它也许是天凉是披上的一件外套,也许是困倦时递上的一杯清茶,也许就是看电视时将电视节目调到对方喜爱的频道……请以“我的父亲母亲”或“生活中的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3、 爱情是美丽的,令人憧憬的,但我们不提倡早恋。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写下来。
第三单元(施海刚)
九、《故乡》
1、少年时的闰土是“我”最亲密的伙伴,你或许也有类似的经历,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请你以“童年的伙伴”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2、中年时的闰土已经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你或许看过你爸爸或妈妈年轻时的照片,请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位亲人,写出以前和现在外貌上的变化。
3、“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你又会有什么希望呢,想到自己的希望又有什么感受呢?请你以“希望”为话题,把自己内心的想法真实的表达出来吧。
4、作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结合你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切忌空话、套话。
十、《孤独之旅》
1、“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发挥你的想像,那一天早上,杜小康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你写一个片段。
2、杜小康几次想起了母亲,在迷路的那天夜里,心中不免又想起了母亲。结合当时的情景,以杜小康为第一人称写一段想起母亲时的心里话。
3、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请以“成长的孤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4、鸭群是杜小康最亲密的伙伴,它们见证了他的成长。以鸭群为第一人称改写这篇文章,不能改变原文的故事情节。
十一、《我的叔叔于勒》
1、文章通过描写,把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请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以“我眼中的菲利普夫妇”为题写一篇文章。
2、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3、有人说“亲情是最宝贵的”,也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亲情和金钱的看法。
十二、《心声》
1、读完全文,你对<?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2、全文充斥着李京京对爷爷的怀念,根据文章的情节,请你把自己当做李京京,给爷爷写一封信。
3、“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你怎么看?结合你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才能朗读好课文。
第四单元(陈正乾)
十三、《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诗人陆游也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看来,只是努力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以致用”。相信你曾经有过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取得成功的故事,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 文中谈到:要经常保持好奇心。好奇心可以打开一片新天地,但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带来快乐,也能酿成苦酒。还有人感慨:童年时代好奇心最强烈,随着年龄增长,好奇心会慢慢消失……对于“好奇心”这个话题,相信你有很精彩的故事,有很独到的见解。请你把它写下来。
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相信你也曾有过难忘的“格物致知”的经历,把它写成600字左右的作文。
2、 文中说: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目标、计划、眼光、勇气和毅力。围绕加点的词语,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段话。
3、 作者说: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你赞同吗?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怎样读书?
15、《短文两篇》
1、《谈读书》一文论述范围广,语言精练。可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的现状,自己读书的方法,今后应该如何改进。
2、《谈读书》文中的很多比喻、排比句可以进行仿写训练。
3、对《谈读书》文中观点的理解,可以就某一观点组织论据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
4、“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用你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印证这句话。
5、“不求甚解”读书法主张读书要会意。你平时也读了不少书,选一本书或就书中某个章节说说你的“会意”。
6、作者认为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这就意味着:认真读书就必定要学会放弃、懂得拒绝。作家李敖夜晚就从不看电视,潜心读经典的书。请围绕“读书”“放弃”“拒绝”这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请以“相信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2、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人“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你应该怎样学习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3、假日休息,完成作业 后的你拿起课外书正想阅读,你父母就对你进行了教育:放着正经的书不读偏要读这没名堂的书;初三学习多少紧张,就不会多做几道习题;这些书中考又不考,浪费时间;现在只要把课本读好,课外书以后有的是时间……你能象鲁迅一样针锋相对地批驳这些言论吗?请结合培根《谈读书》一文的观点,模仿《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写法,写一篇驳论。
第五单元(吕仙姣)
十七、《智取生辰纲》
1、《水浒》中塑造了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个个栩栩如生,各具特色。请以“我心中的----”为题,评说某一人物。(如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等)
2、《水浒》是古白话小说,还夹有方言,有的词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同。如“计较”等,请以“说说古白话”为话题,举几个文中的例子来说明古白话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3、本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写的,请你改变角度,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智取生辰纲”这个故事。
十八、《杨修之死》
1、 关于杨修的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请以“我看杨修之死”为话题,说说自己的观点,理由要充分。
2、 曹操在史书中颇受赞誉;在戏台上定为奸臣;在《三国演义》中让人捉摸不透。你学了本文后如何看待他,请以“话说曹操”为题评说这位历史人物。
3、 请以“从杨修之死想到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学了本文后,从杨修身上得到一点启示,吸取一点教训。
十九、《范进中举》
1、 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孔乙己没有中举,悲惨死去。请以“话说科举制度”为题,以这两位古代读书人的遭遇为论据,谈谈自己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2、 本文是一篇讽刺性极强的小说,文中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俯拾皆是。找出文中你认为最好笑的几个地方,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然后谈谈《范进中举》的讽刺意味。
二十、《香菱学诗》
1、 香菱痴心学诗,虚心请教。林黛玉提出作诗要从三方面进行,一、多读;二、学诗就要一流的;三、要大胆创作,敢于想象。这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有什么相似之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请以“从香菱学诗到自己写作”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 学了本文后,你懂得了一点欣赏诗歌的方法了吗?结合自己以前学诗歌的方法,以“我品味诗歌”为题,说说读诗的体会。
第六单元(赵剑华)
二一、《陈涉世家》
1、 有人说是时势造就了陈胜吴广,有人说是人民造就了陈胜吴广,有人说是理想造就了陈胜吴广,也有人说是谋略造就了陈胜吴广,你呢?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自拟题目,说说你的看法。
2、 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俗话有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先天对人的成长的作用可不能一概而论。你的看法什么?自拟题目,写一则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二二、《唐雎不辱使命》
1、 有人说唐雎勇是勇了,却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秦王岂肯因你唐雎而置统一大业于不顾?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写一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2、 阅读有关话剧的知识以及作品,将唐雎舌战秦王改编成一出话剧。
二三、《隆中对》
1、 从诸葛亮隆中论天下可以看出,诸葛亮是身居陋室却是心怀天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自拟题目,阐述自己的观点。
2、 我们中国人做事是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因此而三分天下;但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写一短文谈谈你的看法。
二四、《出师表》
1、 根据《出师表》中的有关情节,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及自己的想象,将三顾茅庐改写成一个故事,要求有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对话。
2、 蜀汉是三国中最短命的国家,刘禅昏庸是主要因素,〈出师表〉中对刘禅其人不着一字,但字里行间是可以看见此人的形象品性的,请以《出师表中的刘禅》为题,结合相关课外的知识谈谈刘禅的昏庸。
3、 诸葛亮认为亲贤远佞是一个国家兴盛的根本,请再举几个古今中外的事例,并组织成文,来印证诸葛亮的观点。
二五《词五首》
1、 将《望江南》改写成一个故事,要求紧扣原词主旨和情感基调,重视情节以及细节的展开。题目自拟。
2、 将《渔家傲》上阕改写成一篇写景性的散文,要求突出塞外特点,不是词本身的悲壮色彩。
3、 《破阵子》以悲写壮,突出辛弃疾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与痛苦。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说说你的观点和看法。
★ 如何进行身体训练
★ 致谢语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