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学生写具体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谎言好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训练学生写具体(共含6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谎言好美”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如何训练学生写具体

篇1:如何训练学生写具体

如何训练学生写具体

学生认为作文里的人物都是哑巴,都默默的'、呆呆的不开口,所以让学生学会描写人物对话非常重要.作文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由浅入深地反复训练..

作 者:王静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小学,224421 刊 名: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PRIMARY SCHOOL TIMES 年,卷(期): “”(11) 分类号:G62 关键词:学生作文   写具体   写作训练  

篇2:抓住读写训练点 指导学生写具体

抓住读写训练点 指导学生写具体

课文就是例子,抓住课文读写训练点,围绕一个意思把句子说具体是三年级学生应掌握的写作要求。课堂上抓住这些读写训练点,就能为孩子们提供仿写打下基础。

再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第二自然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描写景物颜色的段落。为让学生能较好的仿写,我做了以下引导学习:

指名读第2自然段。

师:谁来用文中的话说说海水的特点?

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师:“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

生:颜色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这么多颜色,还可以用哪一个词来说?

生:五颜六色。

师:为什么这儿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

生:因为“五光十色”说明水颜色多,还写出了海水有光泽。而“五颜六色”只是说明了海水的颜色多。

师:说的真棒,你抓住了“五光十色”比“五颜六色”多出的一个“光”字。每当早晨,太阳出来时,灿烂的阳光往海面上一照,海面就出现了各种色彩,真是五光十色。

(教师借助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意。让学生从中体会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

师: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没有哪里的海水能超过它的,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

生:瑰丽无比。

师: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接的?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

至此,通过学生反复地读和悟,懂得了怎样把看到的景物颜色写具体。于是,我提议让大家将学到的描写景物颜色的方法运用于实践,写写戚城公园的郁金香,于是,就有同学写出了这样的一段话:

“戚城公园的郁金香真是五颜六色,瑰丽无比:有金黄的、粉红的,天蓝的,火红的,紫红的,雪白的,墨黑的,还有红白相间的。一丛丛,一片片,相互映衬着。从远处看,就像灿烂的五彩云霞。”

学生能仿照着把自己看到的景物的颜色写具体了,还应能把景物的形状同样写具体。于是我引导说:

“同学们,你们仿照着会写郁金香的颜色了,那如果让你用这种写法把郁金香的颜色和形状都写具体,相信你也一定会。注意观察的顺序由远到近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经过一番引导,学生写出了这样一段话:“戚城公园的郁金香真是五颜六色,瑰丽无比: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若云,粉的像霞,还有天蓝的,紫红的,墨黑的,红白相间的。一丛丛,一片片,相互映衬着。从远处看,就像灿烂的五彩云霞。走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有的已经怒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怒放的花朵由四片花瓣围在一起,像四个小朋友手拉手在做游戏,又像一个盛满美酒的高脚杯,那浓郁的香味把游人都醉倒了。”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迁移这种写作方法,我出了这样两个句子“天空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和“元宵节的夜空,烟花真是多姿多彩,璀璨无比。”就有孩子写出了这样一段话:

“元宵节的夜空,烟花真是多姿多彩,璀璨无比。红的、黄的、绿的、紫的……有的像春天的‘蝌蚪’欢快地游,有的像哪咤的‘风火轮’飞快地转,‘天女散花’、‘宫灯高照’、‘千条瀑布’等等真是数不胜数,蔚为壮观。只听“啪----”一声脆响,天空出现朵朵硕大的‘菊花’,那丝丝菊瓣伸展着,越开越大,变成了一盏盏巨大的水晶吊灯笼罩在我们头顶,红绿黄紫变幻无穷。‘菊花’刚谢,‘滋滋滋’一阵响声,只见数条‘巨龙’腾空而起,那闪烁的点点金光如龙鳞发出夺目的光芒。它们翻滚着,盘旋着,争相遨游。紧接着,数百米的高空中闪现万点金光,瞬间又化作一片‘流星’,星星点点般飘洒下来,我真担心会被这流星雨淋湿了呢!五彩缤纷的焰火使城市的夜空光彩夺目,天空变成了色彩缤纷的瑰丽世界。”

当然,指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方法还有很多。而三年级学生处在写作的起步阶段,从课文入手抓住读写训练点,指导学生写具体是读写结合的最佳方法。只要这样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篇3:如何帮助学生将作文写具体

如何帮助学生将作文写具体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教学的起步年级。学生的习作实践中往往存在有话可说,表达起来却三言两语的现象。怎样指导学生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说得具体是三年级作文教学的重难点,蒋老师的作文教学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

一、表达具体从细致观察起步

学生习作有话可说,表达起来却三言两语与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表达对象有很大关系。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年级,观察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表达对象就是帮助学生积累作文材料的过程。以蒋老师执教的树叶习作为例,在学生将自己选定的树叶带进教室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叶片由哪几部分组成。并小结出叶柄、叶面、叶脉、叶边四个部分,指导学生有序观察。进一步设问我们手中的叶子是不是一样的,他们哪些地方不一样?学生回答后进一步小结出颜色、形状、大小、气味、手感、味道六个方面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有序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特点进一步观察。相机渗透看、摸、闻、尝等观察方法。教师步步深入,对观察方法的指导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把观察要有顺序,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这一习作要求不着痕迹的落实在具体的观察指导活动中,为学生积累了习作的内容素材。

二、表达具体离不开语言的积累

通过到位细致的观察指导,学生有了习作的内容,怎样将观察所得准确、生动的表达出来,离不开学生的语言积累。观察同样的树叶,有的学生表达的形象生动,有的学生语言干巴差异就在词汇的丰富性与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上存在差距。蒋老师的习作指导课给学生提供了在一定条件下的'语言材料。为丰富学生表达的词汇,蒋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小词库,词库里分类排列着描写树叶颜色、形状、气味等可能用得上的各类词语,丰富了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在学生表达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打比方、比喻、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表达方式,将观察所得生动的表达出来。帮助学生积累在丰富了表达方式。

三、表达具体从炼句到构段逐步实现

三年级习作指导学生写好一段话是重点。段由句构成。蒋老师在教学中注意降低学生习作难度,从指导学生说好一句话开始,指导学生抓住树叶某一方面的特征用比喻、叠词、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将树叶某一方面的特征具体说清楚。在此基础上学生写好一段话就水到渠成。在构段时进行习作顺序的指导与句子衔接的指导。写好一段话的训练目标就能轻松实现。

篇4: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

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

[作者]  甘玉梅

[内容]

一、展开想象,把一句话写具体少年儿童是富有想象的。这种想象蕴藏着创造的种子,是十分可贵的。在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把话写具体。如给学生一个句子“教室里静极了”,要求学生回忆生活实际中教室里静极了时的情景,展开想象把这句话写成一段通顺的话。先要求每个同学心里想一句话或一个词语,用以表达“教室里静极了”这句话的意思,可是要说的话里不能有“静”字。起初大家打不开思路,不知道怎样说。我提示他们从教室的环境、人物的表现以及教室里有哪些响声出现等方面去思考、想象。一个学生马上说“有的同学在认真地看书”接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下说出了许多。“有的同学双手托着下巴,眼睛盯着黑板,可能在思考难题吧”,“教室里清楚地听见同学们翻书的哗哗声,写字的沙沙声,还有老师来回巡视鞋底与地面磨擦发出的嚓嚓声”……我把这些话一一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给这些语句“排个队”,凡属写环境的句子编到第一组,写人物表现的编到第二组,写响声出现的编到第三组。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很快在每句话前面编好了序号。最后让每个同学练习讲一段话,先讲“教室里静极了”这个总起句,然后讲分述句―――按照三组序号依次讲下去,大部分同学都能讲上一段话。再要求他们写在本子上就轻而易举了。

我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句子让学生继续练习。如“教室里热闹极了”、“教室里真干净”,“公园里花真美丽”,“小鸡吃虫真有趣”等,经过多次的训练、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使学生对把话写具体有了认识,为作文的综合训练打下了基础。

二、抓住特征,把人和物写具体客观世界里的人和物千差万别,各具特色。要具体地、维妙维肖地再现某个人、某一物,首先要把握住这个人区别于那个人,这一物区别于那一物的主要特征。因此,我注意指导学生抓住人和物的特征观察、描写。如写“我喜爱的文具盒”,第一步指导学生抓住外形特征(形状、颜色、质地等)观察。第二步指导学生抓住盒盖上的精美图案观察。第三步指导学生观察构造,了解用途。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从上到下地分步描述以后,再指导学生把内容连起来说一段话,写下来。一个同学把文具盒的构造和用途写得非常具体形象:“文具盒的侧面有银白的磁铁,就象把小锁把盒盖和盒身紧紧扣在一起,用时只要轻轻用手一扳,盒盖就‘啪’的一声开了。盒盖的反面有一个水红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我的课程表。文具盒里面有两层,上面一层是一块淡紫色的.塑料片,上面的五个白色塑料笔套插着一支钢笔和四支铅笔;下面一层有两个格,细长的装尺子,正方形的装橡皮。”

再如写“猜猜我是谁”,指导学生抓装他”的外貌特征来写,也即抓装他”的身高、长相、衣着来写,写出他不同于别人的特征,使人一猜就中。经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而且能抓住特征,把人和物写得栩栩如生。

三、体验生活,把亲身感受写具体伟大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到语言的活水源头去旅行”。就是说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让学生到社会生活课堂里去体验生活,使学生从实践中提高对生活的认识,积累各种

[1] [2]

篇5: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

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

[作者]  甘玉梅

[内容]

一、展开想象,把一句话写具体少年儿童是富有想象的。这种想象蕴藏着创造的种子,是十分可贵的。在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把话写具体。如给学生一个句子“教室里静极了”,要求学生回忆生活实际中教室里静极了时的情景,展开想象把这句话写成一段通顺的话。先要求每个同学心里想一句话或一个词语,用以表达“教室里静极了”这句话的意思,可是要说的话里不能有“静”字。起初大家打不开思路,不知道怎样说。我提示他们从教室的环境、人物的表现以及教室里有哪些响声出现等方面去思考、想象。一个学生马上说“有的同学在认真地看书”接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下说出了许多。“有的同学双手托着下巴,眼睛盯着黑板,可能在思考难题吧”,“教室里清楚地听见同学们翻书的哗哗声,写字的沙沙声,还有老师来回巡视鞋底与地面磨擦发出的嚓嚓声”……我把这些话一一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给这些语句“排个队”,凡属写环境的句子编到第一组,写人物表现的编到第二组,写响声出现的编到第三组。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很快在每句话前面编好了序号。最后让每个同学练习讲一段话,先讲“教室里静极了”这个总起句,然后讲分述句―――按照三组序号依次讲下去,大部分同学都能讲上一段话。再要求他们写在本子上就轻而易举了。

我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句子让学生继续练习。如“教室里热闹极了”、“教室里真干净”,“公园里花真美丽”,“小鸡吃虫真有趣”等,经过多次的训练、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使学生对把话写具体有了认识,为作文的综合训练打下了基础。

二、抓住特征,把人和物写具体客观世界里的人和物千差万别,各具特色。要具体地、维妙维肖地再现某个人、某一物,首先要把握住这个人区别于那个人,这一物区别于那一物的主要特征。因此,我注意指导学生抓住人和物的特征观察、描写。如写“我喜爱的文具盒”,第一步指导学生抓住外形特征(形状、颜色、质地等)观察。第二步指导学生抓住盒盖上的精美图案观察。第三步指导学生观察构造,了解用途。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从上到下地分步描述以后,再指导学生把内容连起来说一段话,写下来。一个同学把文具盒的构造和用途写得非常具体形象:“文具盒的侧面有银白的磁铁,就象把小锁把盒盖和盒身紧紧扣在一起,用时只要轻轻用手一扳,盒盖就‘啪’的一声开了。盒盖的反面有一个水红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我的课程表。文具盒里面有两层,上面一层是一块淡紫色的塑料片,上面的五个白色塑料笔套插着一支钢笔和四支铅笔;下面一层有两个格,细长的装尺子,正方形的装橡皮。”

再如写“猜猜我是谁”,指导学生抓装他”的外貌特征来写,也即抓装他”的`身高、长相、衣着来写,写出他不同于别人的特征,使人一猜就中。经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而且能抓住特征,把人和物写得栩栩如生。

三、体验生活,把亲身感受写具体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到语言的活水源头去旅行”。就是说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让学生到社会生活课堂里去体验生活,使学生从实践中提高对生活的认识,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形成自己的感受,文章才会内容充实、具体感人。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锻炼、兴趣活动,到郊外风景胜地去游览。

如指导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之前,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三个有趣的活动:“钉纽扣比赛”、“夹弹子比赛”和“给熊猫画鼻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情境。学生亲自参加了活动,就有真切的感受,再指导把活动过程具体地写下来,就容易多了!如钉纽扣比赛结束后,我首先指导学生叙述自己穿针引线钉纽扣的动作、神态,再指导学生说说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最后让学生把活动过程具体写下来。

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去体验生活,让对生活的亲身感受不断地流泻于笔端。

篇6:如何训练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

如何训练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

写话训练要紧扣一个中心(发展语言和思维),划对三个阶段(写一句话──写几句话──写一段话),实行二导三结合策略(导思路、导兴趣,阅读、观察、写话三者有机结合)。

一、一年级下学期训练写想说的一句话

(一)结合课文阅读写一句话

1.看图写话。先指导学生弄清图上画的是“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再用汉字或汉语拼音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下来。如看课文中《离群的小鸡》四幅图,训练学生给每幅图写一句话:“鸡妈妈带着小鸡找食吃,小黑鸡离开了鸡群。”“花猫从栅栏里钻出来,要吃小黑鸡。”“鸡妈妈赶走了花猫。”“小黑鸡低着头,回到了鸡群。”

2.读中学写。即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四素句,把自己感兴趣的想说的话写下来,作为记叙的起步。如教《一只小羊羔》指导学生思考:“放学了,巴特在回家的路上,听见哗哗的叫声。”这四素句,要求学写一句内容有所不同的话。学生有本可依,再显身手。如:每天傍晚,小明跟爷爷一起在山上放牛,还唱着山歌。又如:下课后,我在座位上想,张老师等您来了,我一定对您说,您能不能让我当小组长。

(二)结合生活观察写一句话

1.写做过的。(例:晚饭后,我坐在妈妈身边学钉衣服扣子。)

2.写着到的。(例:小明昨天约我到张爷爷家,看见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真可爱。)

3.写听到的。(例:我每天给鸡喂食,听到鸡啄食把地皮都啄得蹦蹦响。)

4.写闻到的。(例:要做练习的时候,我打开文具盒,就闻到橡皮的香味。)

5.写尝到的。(例:今天中午,我吃了一个西红柿,又酸又甜,我爱吃。)

6.写触到的。(例:上学时,我跑快了,摔了一跤,现在腿还有点痛。)

7.写心想的。(例:昨天放学后,我和爸爸一起腌咸鸭蛋,心里想,明天就能吃上它,该多好啊。)

二、二年级上学期训练写想说的几句话

(一)结合课文阅读写几句话

1.照样仿造。如阅读《吃墨水》让学生照“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拉去漱口”样仿造。“小青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这是不好的习惯。”

2.乐写图意。即把理解课文插图意蕴产生想说的话写下来。这不仅保持了学生对图的特有兴趣,而且将为写段、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有四幅彩色插图,指导学生依照插图用自己的几句话写出图意,具有爱图天性的学生都乐意去写:葫芦叶子上生了虫,种葫芦的人不马上治。邻居告诉他要治虫他不听。他不知道叶子和葫芦是有关系的,只顾葫芦不管叶子,结果葫芦都枯掉了。

3.从读想象。这是一种想象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新内容的写话训练方法。如《狼和小羊》的结尾在狼扑向小羊时嘎然而止,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依课文情境驰骋想象,写出小羊对会狼的办法: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飞快地抓一把土撒向狼,然后趁狼揉眼睛时逃走。又有学生写出更好的办法: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一低头,狼扑了个空,碰在了石头上。狼急了,再扑向小羊,小羊很快往旁边一躲,狼正好落入溪水里,淹死了。

(二)结合生活观察写几句话

l.写五颜六色。(例:我家有一只大白鹅。它有一身雪白雪白的羽毛,像空着一件漂亮的白色的衣裙。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大疙瘩,真像戴着一顶小红帽。我最喜欢它了。)

2.写千姿百态。(例:我妈妈喂养了鸭、鸡、兔子,我最喜欢看它们走路了。鸭子走路是一摇一摇的。公鸡走路是抬头挺胸的。兔子走路是一蹦一跳的。我学它们走路的样子,妈妈就捂着嘴笑。)

3.写各种动作。(例:上课铃一响,田老师就站在教室门口。他手里拿着课本,亲切地望着全班同学。铃声一落,他轻轻走进教室,把课本放在讲桌上向我们点点头,亲切地问我们好。然后从粉笔盒里拿出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字。)

4.写变化发展。(例:我淘米煮饭,开始锅里没有声音。我把火加大,锅里就有了细细的声音。过了几分钟,锅里就有了扑扑嗒嗒的声音,越来越大。再煮一会儿,我把火儿减小,锅里声音也渐渐小了。米饭熟了。)

5.写翩翩浮想。(例:张老师,从开学到现在,我没对您说过一句话。我有缺点您能帮我改正吗我有优点,您会高兴吗我做错了事,您能原谅我吗)

三、二年级下半期训练写想说的一段话

(一)结合课本阅读写一段话

1.摹仿佳段。佳段是指课文中最有特色、最适合语言训练的段落。摹仿佳段,不仅能加深对佳段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谓一式多练多得。如《黄山奇石》第2-5自然段都是佳段,学生读后自选喜欢的一个自然段为摹仿段,再任选第6自然段略写的三种奇石中的一种写一段想说的话。

2.给图配文。即学生准确审视图意后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完成给图配上一段文字的任务。如让学生给《不要捕蜻蜓》这幅画配上一段文字:夏日的一天,小明、小刚拿着网子正在院子里捕蜻蜓,一位大姐看见了,马上走过去劝阻说:“蜻蜓是益虫,专吃蚊子等害虫。不要捕捉它。”两个人听大姐姐这么一说,不好意思地说:“大姐姐,我们不知道它是益虫,今后再不捕了。”说着他们把捕到的蜻蜓全放了。大姐姐满意地笑了。

3.文体变换。主要指学生阅读古诗后乐意用自己的话将其变换成散文式的一段话。它很有训练力度,教师要多激趣导思。如将《所见》变换成一段记叙文。教师可提供思路:时──傍晚,地──树林里,人──牧童,其动作有:骑、歌、意、闭口、立。这样就容易让学生成功地写一段话。

4.角色换位。即学生变课文的读者为课文中的人物或相关的人物,设身处地去处理文中的事情。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课文描图中的一位傣族小朋友,写出自己是怎样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一段话。

5.故事延续。即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发使故事性有个结果。学完《丑小鸭》,趁学生的动情点还处于亢奋状态,启发学生想象:丑小鸭出来散步,回到被讨厌的家,会是怎样的情况

6.扩充情节。即把课文中写得比较概括简略的情节内容扩充具体。如《丑小鸭》中讲道:“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疼爱”的情况是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扩充情节写一段话,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创造想象力。

7.增补内容。即把课文中没写出的.积极意义的内容增补出来。如读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启发学生作增补内容的思考:大自然中只有课文中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吗你还知道哪些请用一段话写出来。学生将向日葵花盘朝太阳,大树的年轮朝南的稀疏、树上的果实朝南的成熟早,树皮朝北的粗路等内容增补出来。这样的写话训练、使学生思维扩展性、创造性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结合生活观察写一段话

1.按时间顺序写。(例:我剥开薄薄的桔皮,里面有几瓣儿红得透明的桔,它们像一群亲姐妹,紧紧地抱在一起。我掰了一瓣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那汁水就出如满我嘴里的每个角落,甜甜的,酸酸的,还有清香呢!我又掰了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吃着,一直甜到心里。)

2.按方位顺序写。(例:我心爱的文具盒是塑料做成的,文具盒表面有一幅彩色的图画,画的是一个小朋友坐在登月飞船上,游在太空中。小朋友坐在飞船上看到了闪闪的星星、圆圆的月亮,小脸蛋上闪着兴奋的光彩。文具盒里放着我每天学习用的的铅笔、橡皮、尺子、小刀等用具,它们是我的小伙伴。)

3.按因果关系写。(例:昨天,我回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我先准备了火柴、蜡烛、玻璃瓶,接着我用火柴把蜡烛点着。我看见蜡烛上头的火光是黄的,下面的火是蓝的,火焰还随着微风摆动。最后我把玻璃瓶罩上去,只一会儿功夫,火就灭了。这是为什么呢爸爸说,点蜡烛时,如果四周有空气,它就会燃着,而用玻璃瓶罩上后,空气进不去了,没有了空气,蜡烛就灭了。啊!现在找知道了,燃烧是需要空气的。)

4.按并列关系写。(例:鸽子的胆子真大,我走到它的身边,它不怕,好像没看见我似的。鸽子也很灵敏,我刚用手去抓,它就马上飞得无影无踪,好像对我不高兴。)

5.按总分关系写。(例:村里的水果店就在我家旁边,店里的水果真多,真好看。红红的红富士苹果,就像一个个小姑娘的脸。黄黄的鸭梨,就像一只只大鸭蛋。橙黄色的无核蜜橘,小巧玲线,像精致的工艺品。)

《小学语文教学》2000年12期

抓住读写训练点 指导学生写具体

学生学习方法应该怎么训练

学生优秀共青团员评选具体事迹

教育训练心得怎么写

公司会计岗位职责具体怎么写

安全培训具体方案怎么写

写把一个人写具体的作文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训练学生人际交往的团队游戏

训练

如何训练学生写具体(通用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如何训练学生写具体,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