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给孩子爱的教育不容忽视(共含9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毛茸茸”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和弟弟工作比较忙,我儿子和侄女通常都在我爸家吃午饭。前天中午,我去老爸家拿一份表格,人没进门,就听到儿子和侄女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爸,你来给评评理,我把我的零花钱都捐给灾区小朋友了,对吧?可是小可就是不肯捐,小气!”儿子拽着我,数落侄女小可的`不是。小可却振振有词:“伯伯,我的钱是要攒起来买芭比娃娃的,那么多人都捐了,也不少我一个呀,再说,我爸爸妈妈都捐过了。”儿子抢过话头不依不饶地说:“我爸爸也捐了呢,我不也捐了吗?每人都要尽自己的能力嘛!”
我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两个小不点,就说你们先吃饭上学去,等我想明白了,再给你们解决。当天傍晚,我领了儿子去找小可,三人一行来到一处废弃的铁道上散步。
“小可,你和哥哥比比,看谁在这铁轨上走得又快又远。”我说。于是,两个孩子一人一根铁轨,并排扭着身子走起来。可是,走快了就失去平衡,慢了又怕落后,所以两个人频频从铁轨上跌落,渐渐地就都失去了兴致。
“小家伙们,这走铁轨是有诀窍的,让我来教你们吧。”我把他们分别扶上铁轨,说,“来,现在伸出你们的手,手拉手往前走。”儿子和侄女伸出手来,相互依靠,搀扶着往前走,这样就走得很稳,很远。俩孩子相视嬉笑起来。
“你们明白了吗?伸出你的手,不仅是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我们每天上学,坐车,通信等等,都在接受不同的服务和帮助。现在,四川的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要不要伸出手去?”
“大伯伯,我明白了,明天我就把我的小猪储钱罐捐出去,我也要帮助别人!”“好样的!”我称赞道,“伯伯知道小可是个有爱心的小天使。”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片爱的湖水,只是有些时候被遮蔽,掩盖了。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耐心启发,那满载善意的温暖小手,就会毫无保留地伸展出来。
爱不容忽视教育心得
一天早上,我若有所思的向教室走去,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脆脆的问候声,时时从耳边飘过,而我只是应付式的在回答。突然一个小朋友,拦住了我的去路,追问着“史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呀?”“没有!”我从沉思中醒悟过来回答,还亲亲的摸摸她的头,向她回报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那为什么我喊了你,你只是‘嗯’了一声呢?”他似信非信、满脸的疑惑不解,我带惭愧连忙解释道:“刚才,史老师在想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喊我,我听见了,来不及和你说话呀,真对不起”。他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一转身,飞也似的向娃娃家跑过去,向正在玩玩具的孩子玄耀着说:“史老师是非常喜欢我的”。
一在整天我的心里都是沉沉的,每天早上小朋友进来都是开开心心的,如果因为我的声音小或者关注不到影响孩子一天的心情那我简直太内疚了,孩子甜甜的一声“老师早,”他们肯定希望我们同样或者加倍的去关注他们,我们做老师的肯定不能忽视。
我想了想我们的晨间接待,我们可能在孩子进来的时候都热情了打了声招呼,但是这是孩子真正喜欢听的吗?可能不是,我想他们真正喜欢听的是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希望老师能多和他们聊聊天,问问他们在家的情况或者今天他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希望老师能够表扬一下,称赞一下,特别是我们应该重点和他们交流,不能忽视。
这几天我都是在门口等待幼儿的到来,我发现由于我早上都用心和他们交流,尽可能给他们多一点的关心和问候,原来早上来会哭闹的'几个孩子都开开心心的扑向了我的怀抱。
现在越来越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你的一举一动,在幼小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啊!也许你的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馨的举动,会让他们终身受益。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幼儿教师谨小慎微、细心呵护幼苗的成长吧!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推荐度:《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推荐度:读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推荐度:《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推荐度: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教育心得-爱不容忽视
一天早上,我若有所思的向教室走去,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脆脆的问候声,时时从耳边飘过,而我只是应付式的在回答。突然一个小朋友,拦住了我的去路,追问着“史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呀?”“没有!”我从沉思中醒悟过来回答,还亲亲的摸摸她的头,向她回报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那为什么我喊了你,你只是‘嗯’了一声呢?”他似信非信、满脸的疑惑不解,我带惭愧连忙解释道:“刚才,史老师在想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喊我,我听见了,来不及和你说话呀,真对不起”。他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一转身,飞也似的向娃娃家跑过去,向正在玩玩具的孩子玄耀着说:“史老师是非常喜欢我的”。
一在整天我的心里都是沉沉的,每天早上小朋友进来都是开开心心的,如果因为我的声音小或者关注不到影响孩子一天的心情那我简直太内疚了,孩子甜甜的一声“老师早,”他们肯定希望我们同样或者加倍的去关注他们,我们做老师的肯定不能忽视。
我想了想我们的晨间接待,我们可能在孩子进来的时候都热情了打了声招呼,但是这是孩子真正喜欢听的.吗?可能不是,我想他们真正喜欢听的是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希望老师能多和他们聊聊天,问问他们在家的情况或者今天他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希望老师能够表扬一下,称赞一下,特别是我们应该重点和他们交流,不能忽视。
这几天我都是在门口等待幼儿的到来,我发现由于我早上都用心和他们交流,尽可能给他们多一点的关心和问候,原来早上来会哭闹的几个孩子都开开心心的扑向了我的怀抱。
现在越来越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你的一举一动,在幼小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啊!也许你的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馨的举动,会让他们终身受益。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幼儿教师谨小慎微、细心呵护幼苗的成长吧!
孩子的生命教育不容忽视
自杀、杀人、虐待动物……近日,在荧屏报端,一个个黑色的字眼频繁地和青少年联系在一起。
10月10日,在上海市奉贤中学校内,一名19岁的高三学生在洗手间内,用水果刀连刺一名同班同学6刀,伤者由于伤势过重不治而亡。调查发现,行凶学生的动机只是因为对方的成绩优于自己。据了解,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以来,上海已连续发生4起中学生极端行为引发的悲剧。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上海4名初中生,不约而同地选择用跳楼这种十分极端的方式,欲结束自己年少的生命。
9月1日凌晨,一名14岁女孩从杨浦区某幢楼4楼跳下。9月1日清晨,浦东一名15岁男孩从8楼跳下受重伤。9月1日,江桥实验中学初二一男生因成绩排在年级倒数第一,无法接受“留级”的事实欲跳楼,后被老师和民警劝下,而他事先已在家留下遗书。9月2日上午7时左右,住在仙霞路一名12岁男孩,从家中6楼阳台跳下身亡。
据省城某媒体报道,3月30日晚,济南市南部山区某中学15岁的女生刘某被人杀害在校园厕所内。案发后,济南警方经过四昼夜奋战将嫌犯抓获。令人想不到的是,嫌犯竟是受害人的同桌,而且是一句简单的玩笑话引发了这一惨剧。
与同学产生一点小摩擦,就蓄意杀人;学习压力太大,心理承受不了,就跳楼自杀……,这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通常被解释为青少年心理问题。对此,有专家指出:青少年自杀和暴力事件不仅仅是心理问题,事实上,青少年生死观念的淡薄、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更令人担忧。
他们为何如此漠视生命
教育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成长于这种环境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日前在杭州进行了一次关于青少年生命意识教育的演讲,他分析:“现在的孩子不怕死,是因为不知道生命的可贵。他们对生命存在的价值没有知觉。”他说,生命教育中有两个难题,一个是青春期教育,一个是生死观教育,前者全国已经有不少城市做得颇有成效,但生死观教育却还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浙江师范大学李伟健教授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潮,追求尊重,追求个人自由,认为生命是自己的,这种思想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许多青少年过分强调了生命的自我意识,认为自我的生命与他人无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不知道生命的神圣性,不知道生命是有责任的,这就导致了青少年自杀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郑晓江教授强调,以往,人们往往从心理疾病来解释自杀事件,但调查显示,全国的综合医院每年有200万急诊自杀未遂病人,诊疗期间接受过精神科评估或治疗的不到1%。许多自杀的青少年表现为冲动性自杀行为。他说,是同学关系、两性关系等人生问题导致青少年走上绝路。教会孩子面对“生死”比心理干预更重要。
加强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研究室主任翟静说,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与成人相比,青少年的心理更娇嫩、更脆弱,更容易受到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产生心理疾患的比例更高。有的孩子不懂得生命的宝贵,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凸显了生命教育的缺失。她呼吁,与知识教育相比,没有什么比生命教育更重要,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这关系到学生个人、家庭、社会的希望和未来。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起点是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生命的唤醒、激扬、涵养和完善。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对“生命教育”采取回避态度,或闪烁其词,这其实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事实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生命教育已经很普及。在瑞典,老师会让孩子投入大自然之中,体悟四季转换、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会让孩子们摸着孕妇的肚子给他们讲人的出生,会组织孩子观看剖宫产全过程录像,让他们体会妈妈孕育一个生命是多么艰难,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此外,小学生还被允许到医院太平间与遗体接触,让孩子们懂得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漠视生命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可以说,这些老师在教育孩子时注重传达一种贯穿始终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和信念,让孩子从老师共同参与的对死亡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领会了科学精神,体验了对生命的感动。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深切地理解生命教育是体验与思考并重、生命感动生命的互动性的教育过程。而在我国无论是家庭或是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知识也只是被当作生理卫生知识来讲授。
郑晓江教授讲述了他在台湾看到的一种生命教育:让普通学校的学生到残疾人学校,跟残疾的孩子一起过一天,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他说:“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孩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教育孩子懂得,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
生命是短暂的,教育是永远的。生命教育不容忽视,它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启蒙和成长的阳光。
多给孩子一点爱,看到这几个字,脑海中浮现的就是飞飞天真的笑脸。飞飞是我工作第一年遇到的孩子,顽皮,不服管教,是很多老师心目中的“坏孩子”。接手这个班级时,由于种种原因,我已经是第九个老师了,大班孩子本身想法就多,再加上频繁更换教师,很多小朋友都很浮躁,而飞飞则是浮躁的N次方,集体活动时间从来都坐不定,手一会玩玩箩筐里的文具,一会玩衣服鞋子,还会去引逗其他小朋友跟他一起吵;吃饭时间不好好吃饭总是各种玩饭菜,午睡时间只要老师的视线一离开,就开始各种捣蛋,扔枕头、坐起来、发出怪声……心平气和讲道理他嬉皮笑脸,板着脸批评他又是一副你奈我何的姿态,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飞飞简直就是我的噩梦。
转变发生在一次午睡后,经过一番斗争,飞飞终于睡着了,看着熟睡中的飞飞,我不禁感叹,这么可爱的孩子,我好想喜欢他,可他怎么就这么让人头疼呢?午睡起来后,我拉着飞飞,既没有讲道理,也没有批评,而是像对着一个大人一样跟他说:“飞飞,你知道吗?其实你很可爱,刚才你睡着的时候我一直在边上看着你,我想这么可爱的小孩,我真是喜欢,可是你醒了怎么就那么让人头大呢?”这句话用专业的眼光来评论,可能有很多不适宜的地方,说出这句话我也完全没有经过思考,只是把我的感觉告诉了飞飞。可是转变就在那一次后悄悄的发生了。吃完点心,飞飞走到我边上跟我说:“沈老师,其实我也很喜欢你的。”听他这么说我先是心里一喜,然后很委屈的说:“我怎么没看出来你喜欢我,一点都不听我的话,还总是惹我生气欺负我。”飞飞听了不好意思的笑笑说:“我没有欺负你啊,我就是有点没劲。”“你没劲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呀,这样自己学不到本领,而且还影响其他小朋友,还不尊重老师。”飞飞笑笑说:“那我下次乖一点好了。”从那次之后,飞飞虽然还是会调皮捣蛋,但是会注意到我的感受了,再去提醒他有意识去控制自己了,尽管可能只有一会会。飞飞彻底转变发生他一次生病后,午睡时候,平时活跃的他没什么精神,小脸红扑扑的,我去摸了一下,身上好烫,赶紧打电话给他家长,可是爸爸妈妈都不接电话,问他知不知道奶奶的电话(平时都是奶奶接送的),飞飞把奶奶电话告诉了我,打完电话,我帮他一起把衣服穿好,然后给他倒开水,让他喝水,看他很想睡觉,坐在位置上又没法睡,就让他靠在我腿上先睡一会,他奶奶来了之后看到很是感动,把家里的事情云云都告诉了我们,说感谢我们对飞飞的肯定和照顾。那次之后,飞飞仍然调皮,但学会了控制,只要一个眼神提醒,就能让他集中精神回到集体,而我也跟飞飞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一直到现在毕业两年了,他还会时不时跟我打电话问候。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多么高深的教育理论,最最质朴的平等和爱也许就能带来最好的效果。静下心来诚心的对待孩子,多给孩子一点爱,就能发现孩子身上很多平时注意不到的闪光点,也能得到孩子们最让人惊喜的回馈。
我班转入了一名女孩,她长得挺漂亮的,她叫杨晴芳。她很乖、很懂事,可她的话语不多,看上去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都很喜欢她。平时没有看到孩子脸上应有的笑容,她有着这个年龄所不该有的“沉默”,是什么让她如此忧愁呢?由于孩子不爱说话,所以和小朋友们不合群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变得活泼一些,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原来杨晴芳小朋友是单亲家庭,她三岁时,爸妈就离婚了,妈妈另有归宿,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她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过日子,她奶奶又是一个独臂老人。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从来不完成家园联系上的作业了。
我要给孩子更多的爱,也算是我对她受伤的心灵做一点补偿吧!从此,她的家园联系册再没有带“回家”,是我们代替了她的家长,家园开放日、小小运动会,老师给她当妈妈,同她一起参加活动。记得那次小小运动会上,其中一个项目是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都拿好参加的号码,准备进行夹球比赛。我看那杨晴芳小朋友脸上露出的忧愁样子,就代替了她的家长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在活动中她对自己很有信心,她和老师的配合下,比赛得了第二名,那时,她是那么的开心。平时在生活中,给她剪指甲、天冷了把她的棉被加厚等等,在我们的关心下,孩子渐渐变得活泼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和小朋友们一起欢笑,一起舞蹈,一起游戏,她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
以上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艰辛。我们幼儿教师是扮演着多种角色:要像爸爸妈妈一样爱孩子;要像爷爷奶奶一样疼孩子;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关心和帮助孩子。爱能温暖着孩子的心,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那就让我们倾注所有的爱,同时让我们的爱多分一点给那些更需要关心的孩子。我们既要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到家的温暖,还要体会到集体的温馨。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活泼地成长。
有人说,教育是艺术,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爱,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对于孩子来说,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它给予孩子亲近感、信任感,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的爱的熏陶,老师才能因材施教、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我班的汤洋阳小朋友今年刚从别的幼儿园转来我班,他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常常“惹是生非”,总给人不安分的感觉。游戏时争抢玩具、欺负同伴;上课时扰乱秩序,故意踩别人的脚、拉别人的头发,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每天告他状的孩子接连不断,常常是老师苦口婆心地批评教育半天,但语音刚落,他又故技重演,真是让人头疼。
一天午睡起床后,小朋友们都在吃午点,只有他东张西望,一会用勺子敲别人的碗,一会找别人讲话,点心掉得桌上、地上全是,我真想大声训斥他,但转念一想,对这样的孩子,我何不换种方法呢?
此时,我正在为女孩子梳头,我笑着对他说:“汤洋阳,快吃,吃完了来梳头。”他先是一楞,然后摸了摸自己的头,好像在说:“我不用梳头啊。”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说:“老师喜欢你啊,想把你的头发弄得更好看啊。”听了这话,他似乎被什么感染了,再也不东张西望了,一会儿就吃完了。我马上表扬了他,轻轻地用梳子把的头发梳了梳,他高兴地对同伴说:“老师喜欢我,也帮我梳头了。”神情特别兴奋,还把自己的玩具让给了别的小朋友玩,我抓住机会肯定了他的行为:“小朋友,你们看汤洋阳小朋友把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玩,我们给他鼓掌,好不好?汤洋阳真长大了,老师特别高兴。”听到我表扬他,小朋友也为他鼓掌,他开心地笑了。
以后每看到他一点进步,我就及时地进行表扬他、鼓励他,并趁机指出一个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如“要是你也能排队滑滑梯,那就更棒了。”“要是你不抢别人的玩具,你会玩得更开心。”对他的过错,我也不大声呵斥,多用激励、认同、微笑来感化、教育他,有一天散步时,孩子们告诉我:“杨老师,汤洋阳采花了。”抬头望去,只见他手里捧着一些花朵和树叶,兴奋地向我走来。对我说:“老师!老师!你看这朵花多好看。还有这片叶子的形状很有趣。”
望着他那高兴的样儿,我不急于批评他采了花,却微笑地对他说:“你真行!让老师也看看!真漂亮!可是花被你采了别人看什么呢?”他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要紧。重要的是我有这么漂亮的花,比谁都行!”我肯定地说:“你是挺能干的。可是其他小朋友知道采了小花,小花会疼的。别人就不能观赏到美丽的花了。你看,小花躺在地上疼得直叫呢。”“是吗?”他惊讶地说,“老师,是我不好,我再也不采花了。”望着他知错的脸,使我再次感到爱所带来的效果。慢慢地,我和他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喜欢亲近我,也能友好地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了,集体活动中自控能力提高了。他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很是激动,在交谈中,我也请家长能对他多进行鼓励和肯定,巩固在幼儿园的教育效果。
《爱的教育》一书有这样一句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班都有调皮的孩子,他们由于管不住自己的行为而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他们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老师对他们的批评只是讨厌他们,却不知是为他们好,往往批评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所以作为老师除了对孩子严格要求外,还应多给调皮孩子一点爱,用爱心拉近孩子与老师间的距离,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幼儿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随笔:多给孩子一点爱
我们班上有个特别聪明漂亮活泼的小宝贝,英文名叫xx,不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她都能很快的学会,也很听话。所以,不单是老师们喜欢她爱她,连小朋友们也都很喜欢她。可是,由于家庭一些关系,她现在变得特别没有安全感及自信心。和小朋友们接触的少了,也不爱说话了,总喜欢自己一人坐在椅子上发呆。而且,一碰到什么事总喜欢用哭来解决。有一次,小朋友轻轻不小心碰到她一下,马上就嚎啕大哭了,还有一次,鞋子上的小花掉了,就站在那里就开始哭了,也不说话,把你急的。看到这样的她,我们都很担心,于是,通过了解了一些情况,我们商讨了一些办法。
每天,我们都会很热情的和她说话,总会不时的抱抱她亲亲她,多鼓励她。在课上,我们总会让她积极的发言,积极的表扬她。在游戏时,我们也会让小朋友们领着她一起玩,一起闹。在休息时,我们都会有老师陪在她身边和她聊聊天并告诉她,她今天做了什么,那些事是不应该的`。
让她知道,她并不孤单,她有这么多人爱着她,有老师,有小朋友们,我们都会陪在她身边。这样,一星期下来,果然有了很大的效果,小宝贝又变回了以前的她,还是那么活泼,那么聪明,但还是喜欢哭。不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是爱孩子们的,她们总会越变越棒的,我们有信心,对这些孩子们更充满了信心。
只要给予孩子们爱,孩子们回报给我们的也一定是爱。
今天,给小朋友上了一个社会活动《阳台上的安全》。在活动中组织幼儿讨论:下雨了,是否要帮妈妈收起阳台上的衣物呢?很多孩子表示,要帮妈妈收衣服的,因为下雨了,如果不收的话会湿的。有孩子反驳了,人太矮收不到怎么办?这一问,孩子们就想出各种办法,如放个小凳子站上去,拿个棒子钩下来……其实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好的,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凳子上摔下来怎么办呢?所以这是非常危险的,也许就在这一瞬间发生危险。经过这个活动,也让我发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小朋友对安全教育知识的薄弱。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其实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如上下楼梯时,户外活动时,入厕小便喝水时等等。因此,对于孩子安全教育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该随时,随处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利用晨间谈话,安静活动,离园谈话等时间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对于安全问题,首先教师自身要引起重视,对孩子进行随时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另外还应提高幼儿处理紧急事故的方法,学会自救,他救的常识、记住几个重要的报警电话:“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在我们的一日环节中,如上下楼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也是较危险的时刻,假如一个孩子一格格地跳下来,一推挤都是非常容易出危险的,这一瞬间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所以孩子的自身防卫意识,安全意识应该提高。作为老师,除了提醒孩子,我们更应该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首先自己知道哪些是不安全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另外当别人在做时,应该指出来,互相提醒,这样才能将安全问题降到最低!很多安全问题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随时提高警惕,防患于未来!
★ 我给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