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笋,食笋陈与义,食笋的意思,食笋赏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可乐小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食笋,食笋陈与义,食笋的意思,食笋赏析(共含12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可乐小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食笋,食笋陈与义,食笋的意思,食笋赏析

篇1:食笋,食笋陈与义,食笋的意思,食笋赏析

食笋,食笋陈与义,食笋的意思,食笋赏析 -诗词大全

食笋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 竹君家多材,楚楚皆席珍。

成行着锦袍,玉色映市人。

惠然集吾宇,老眼檐光新。

D生亦税驾,共慰藜藿贫。

不待月与影,三人宛相亲。

可怜管城子,头秃事苦辛。

按谱虽同宗,闻道隔几尘。

诗成聊使写,一笑惊比邻。

篇2:食笋阅读及参考答案

食笋阅读及参考答案

食笋

曾几①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②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③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注】①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学识渊博,勤于政事。②戢戢(jíjí):牛羊角的样子。③下番:下一轮。

8、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

答:

9、颈、尾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阅读答案:

8、(5分)颔联描写春夏交际之时,在风雷雾雨之后,新笋破土而出,如龙角戢戢而动,如虎豹初露斑纹。(2分)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将雨后春笋写得有形有色,动态十足,表现了对春笋的'喜爱之情,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2分)

9、(6分)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曲折复杂的心理:颈联写只要竹林常发出新笋,就无虑顿顿吃素,每食无鱼;(2分)尾联则写不要把竹笋全吃了,应该留下一些,让它生长成竹,因为还要靠它障日遮风。(2分)表达了诗人对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忧国忧民、希望后继有人济世救民的思想感情)(2分)

篇3:食笋 曾几

食笋 曾几

食笋是南宋诗人曾几的诗作,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也十足的体现了咏物诗意当存高远的特征。

原文:

食 笋

作者:曾几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长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问题: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赏析?

2。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食笋阅读答案:

1、颔联写春末夏初,在风雷雾雨之后,新笋破土而出,如龙角戢戢而动,如虎豹初露斑文。诗人用比喻将雨后春笋写得有声有色,动态十足,表现了对它的热爱,也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

2、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曲折复杂的心理:第三联写只要竹林常发出新笋,就无虑顿顿吃素,每食无鱼;第四联则写不要把竹笋全吃了,应该留下一些,让它生长成竹,因为我们还要靠它障日遮风。表达了诗人对竹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翻译:

在百花凋零的时节,竹笋初长,在春日的蔬菜中,别有一番风味。和风徐徐,春雷轰鸣之后,竹笋如龙蛇戢戢,破土而出;绵绵春雨,竹笋点点,如虎豹初露斑纹。只要让竹子竹笋长在, 不必忧叹顿顿吃素,每食无鱼。一定不要把竹笋全吃了,应该留下一些,让它生长成竹,因为还要靠它障日遮风

字词解释:

①龙蛇,虎豹,用之形容笋。

背景: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创作的关键在于立意。意当存高远,立意高则格调高尚。

“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李商隐的《初食笋呈座中》以笋象征有志青年,抒发了诗人护“笋”的.愿望,可谓意存高远。这首诗的立意与李商隐有类似之处,其关键在于尾联,“须留取”以“障日遮风”是其“意”之所在,表现出诗人保护济世之才的意愿,也可以说是意存高远。但遗憾的是李先而曾后,缺乏新意,缺少创新。

立意同样高远的诗怎样分出高低上下呢?应从谁说得更深切上来区分。李商隐的“重如金”,比“障日遮风”说得更含蓄,更深刻;“忍剪”,要比“但使”“长有子”,“须留取”说得更急切。是着眼点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结果,李商隐写这首诗时还年青,切身感受更深切,这也是曾几所无法达到的。

作者简介:

曾(zēng)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吴中先贤谱》 苏文编绘。

相关推荐: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新晴野望 王维_新晴野望赏析

篇4:《食笋》原文及翻译赏析

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古诗简介

《初食笋呈座中》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的早期作品。此诗以初出林的新笋寓意,讽劝当权者要爱惜人才,而不应横加摧折。全诗构思新颖,含意深沉,字里行间充溢了一种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深切感叹。艺术风格哀怨缠绵,而深情难已,已经初步显示出李商隐诗歌“深情绵邈”(刘熙载《艺概》)的艺术特色。

翻译/译文

译文

幼嫩的箨,香美的苞——新笋刚出竹林。拿到於陵市中议价——贵重胜似黄金。

京城附近竹林多得无数,怎忍剪断凌云的新笋一片心。

注释

⑴嫩箨(tuò):鲜嫩的笋壳。箨,竹皮,笋壳。 香苞:藏于苞中之嫩笋。

⑵於陵:汉县名,唐时为长山县,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元和郡县志》卷十一《淄州》载:“淄州长山县,本汉於陵地”。於:一作“五”。

⑶皇都:指京城长安。陆海:大片竹林。《汉书·地理志》:“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钟嵘《诗品》卷上:“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陆海”代指人有才。这句里的“陆海”本义当为竹林,暗喻人才众多。

⑷凌云一寸心:谓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凌云:直上云霄,也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此双关语,以嫩笋喻少年。寸:一作“片”。

赏析/鉴赏

“嫩箨香苞初出林”,诗人起笔便细细描绘了初生之笋的形态。这样壳嫩笋香的初生之笋,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只待春雨浇灌,即能昂扬九霄。“於陵论价贵如金”,很多人认为这句诗是诗人向座主的器重表示感谢。嫩笋要论价,是因为初生之笋鲜嫩可口,所以食者众多,求者亦夥,因而在於陵这里的价格和黄金一样贵重。“於陵”当属泛指,代称各地。诗人在这一句里已经点出一丝悲的意味。嫩笋正出林呢,怎么就要论价了,而且价值甚昂?但语气终还是压抑的,平缓的,冷静的,客观的。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诗的三、四两句接着将这种悲哀之情渲染开去,推至顶峰才喷发而出。“凌云一寸心”,谓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这里是一个双关语,喻人年少而有壮志。这两句回答了对嫩笋“於陵论价”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竹林茂盛,所以可以食笋,忍心“剪”去它凌云之心。卒章而诗人的一片哀怜之情也显露出来。诗人痛惜嫩笋被食,喻人壮志未酬,这是一种悲哀;而联系到诗人于大和六年(832年)赴京应举不第,那么就还有另外一层意味了,就是或许是因为皇都长安里“人才”太多,所以他才下第的。可是“剪”去的是一寸凌云之心。一个“忍”字用得十分出色。忍者,忍心,实际上联系到“凌云一寸心”看,作者表达的却是“何忍”之意。意谓不要夭折嫩笋的凌云之志啊。悲己之不遇,痛上主之不识己,一片哀怨之情弥漫其间。 全诗以嫩笋比喻自己,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诗人同样如此,年少而胸怀大志。可悲哀的现实却是嫩笋被食,凌云之志也夭折在初出林的时候。而诗人也一样壮志未酬,空有“嫩箨香苞”美质,却没有了昂扬九霄的机会。既哀且怨之情充溢全诗。

全诗艺术风格哀怨缠绵,而深情难已,已经初步显示出李商隐诗歌“深情绵邈”(刘熙载《艺概》)的艺术特色。 这样哀怨的诗歌若出自一个中年或暮年人之手,当属平常,可是创作它的却是二十岁左右的李商隐。这正是少年壮志不言愁的黄金时段,可诗人看见鲜嫩的`笋时不由而生 “忍剪凌云一寸心”的悲慨,诗也写得哀怨缠绵。这就是很让人诧异的事。事实上,“忍剪凌云一寸心”的悲慨里包蕴着诗人半生的际遇和一种 “先期零落”的忧愁意识。首先,家世孤苦,“沦贱艰虞多” (《安平公诗》),其高祖以来家境已衰落,祖辈几代历官均不过县令。父祖辈又一再年寿不永,不到十岁时,父亲去世。他随母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在《祭裴氏姊文》就写道:“及衣裳外除,旨甘是急,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这是他清贫生活的生动写照。此外,他生活的晚唐时代动荡,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斗争,农民起义不断,而社会又讲究勋阀门第观念,而诗人自己“内无强劲,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也使他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使得诗人自小便表现出一种悲观的情绪。十六岁时写的《无题·八岁偷照镜》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该诗似写一伤怀的女子,而句句实写自己。“八岁偷照镜”,著一“偷”字,写出了其早熟,“长眉已能画”,写其早识。 “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上崔华州书》),“十六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也是如此;接着十岁能做裙,十二岁弹筝,表明这个女子的慧心兰质,可接着却是十四未嫁,“十五泣春风”了,转向一层悲哀的境地。美质未遇良主,唯有相泣春风了。这种忧愁,王蒙先生称之为“先期愁人”、“先期悲叹”的“夭折意识”,可谓切中肯綮。李商隐这种“先期零落”的忧愁意识伴随了他一生的诗歌创作。譬如:“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看见早梅,也生悲慨:“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而当林花开放,正当其盛时,却又发出“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即日》)的感叹;看见“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的垂柳他又会觉察到“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赠柳》)的幻灭感。就算是茂盛青翠的高树,他也会感到“一树碧无情”(《蝉》)。总的说来,李商隐一生困顿,郁郁不得志,加之他的多愁善感,在诗歌创作上,总是要表现出那么一丝忧虑,或出之以典故,或结之以意象,来取得“深情绵邈”的审美感受。而把握他这种“先期零落”的忧愁意识,也是欣赏李商隐这首《初食笋呈座中》乃至他全部诗歌的钥匙。

《初食笋呈座中》是李商隐的早期作品,当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李商隐大和七年(833年)到京师应试落第,遂东游郑州、华州一带。华州刺史崔戎送他到南山读书。次年三月,崔戎调任兖海(今山东兖州西)观察使,作者随至兖州幕中,掌管章奏之事。此诗当是此时之作。刘学锴、余恕诚的《李商隐诗歌集解》认为此诗也许是他“少年时代客游洛下等地时,于某显宦席上所赋……自比‘嫩箨香苞’,亦弱冠少年口吻”。

篇5:《食笋》原文及翻译赏析

食笋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馀。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古诗简介

南宋诗人曾几所做的《食笋》是一首咏物诗,主要的是表达竹笋象征的勃勃生机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注释

①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②戢戢(jíjí):牛羊角的样子。

③下番:下一轮。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创作的关键在于立意。意当存高远,立意高则格调高尚。

“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李商隐的《初食笋呈座中》以笋象征有志青年,抒发了诗人护“笋”的愿望,可谓意存高远。

这首诗的立意与李商隐有类似之处,其关键在于尾联,“须留取”以“障日遮风”是其“意”之所在,表现出诗人保护济世之才的意愿,也可以说是意存高远。但遗憾的是李先而曾后,缺乏新意,缺少创新。

立意同样高远的诗怎样分出高低上下呢?应从谁说得更深切上来区分。李商隐的“重如金”,比“障日遮风”说得更含蓄,更深刻;“忍剪”,要比“但使”“长有子”,“须留取”说得更急切。是着眼点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结果,李商隐写这首诗时还年青,切身感受更深切,这也是曾几所无法达到的。

笋的文化符号多附从于竹,其最主要的是象征勃勃生机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篇6:食笋,食笋白居易,食笋的意思,食笋赏析

食笋,食笋白居易,食笋的意思,食笋赏析 -诗词大全

食笋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篇7:食笋十韵,食笋十韵黄庭坚,食笋十韵的意思,食笋十韵赏析

食笋十韵,食笋十韵黄庭坚,食笋十韵的意思,食笋十韵赏析 -诗词大全

食笋十韵

作者:黄庭坚  朝代:北宋 洛下斑竹笋,花时压鲑菜。

一束酬千金,掉头不肯卖。

我来白下聚,此族富庖宰。

茧栗戴地翻,觳觫触墙坏。

戢戢入中厨,如偿食竹债。

甘{和菌耳,辛膳s姜芥。

烹鹅杂股掌,炮鳖乱裙介。

小儿哇不美,鼠壤有余嘬。

可贵生于少,古来食共噫。

尚想高将军,五溪无人采。

篇8:和黄鲁直食笋次韵,和黄鲁直食笋次韵苏轼,和黄鲁直食笋次韵的意思,和黄鲁直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和黄鲁直食笋次韵苏轼,和黄鲁直食笋次韵的意思,和黄鲁直食笋次韵赏析 -诗词大全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

作者:苏轼  朝代: 饱食有残肉,饥食无余菜。

纷然生喜怒,似被狙公卖。

尔来谁独觉,凛凛白下宰。

(太和,古白下。

)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多生味蠹简,食笋乃余债。

萧然映樽俎,未肯杂菘芥。

君看霜雪姿,童稚已耿介。

胡为遭暴横,三嗅不忍嘬。

朝来忽解箨,势迫风雷噫。

尚可饷三闾,饭筒缠五采。

篇9:初食笋呈座中,初食笋呈座中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的意思,初食笋呈座中赏析

初食笋呈座中,初食笋呈座中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的意思,初食笋呈座中赏析 -诗词大全

初食笋呈座中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篇10: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全诗赏析

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全诗赏析

初食笋呈座中

作者: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1,於陵论价贵如金2。

皇都陆海应无数3,忍剪凌云一寸心4。

注释:

1.嫩箨:鲜嫩的笋壳。香苞:藏于苞中之嫩笋。

2.於陵:汉县名,唐时为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东南),《元和郡县志》卷十一《淄州》:“淄州长山县,本汉於陵地。”

3.皇都:指京城长安。陆海:大片竹林。《汉书·地理志》:“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

4.凌云寸心:谓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此双关语,以嫩笋喻少年。

赏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贵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初食笋呈座中》是李商隐的早期作品,字里行间充溢了一种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深切感叹。李商隐约生于元和六年(811),大和六年(832)赴京应举不第。刘学锴、余恕诚的《李商隐诗歌集解》认为此诗也许是他“少年时代客游洛下等地时,于某显宦席上所赋……自比‘嫩箨香苞’亦弱冠少年口吻”。在我看来,确乎如是。 “嫩箨香苞初出林”,诗人起笔便给我们细细描绘了初生之笋的形态。这样壳嫩笋香的初生之笋,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只待春雨浇灌,即能昂扬九霄。“於陵论价贵如金”,於陵,汉县名,唐时为长山县,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元和郡县志》卷十一《淄州》载:“淄州长山县,本汉於陵地”。很多人认为这句诗是诗人向座主的器重表示感谢,我认为不妥。为什么嫩笋要论价呢?因为初生之笋鲜嫩可口,所以食者众多,求者亦夥,因而在於陵这里的价格和黄金一样贵重。“於陵”当属泛指,代称各地。诗人在这一句里已经点出一丝悲的意味。嫩笋正出林呢,怎么就要论价了,而且价值甚昂?但语气终还是压抑的,平缓的,冷静的,客观的。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诗的三、四两句接着将这种悲哀之情渲染开去,推至顶峰才喷发而出。皇都,指京城长安。陆海,大片竹林。钟嵘《诗品》卷上:“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陆海”代指人有才。这句里的“陆海”本义当为竹林,暗喻人才众多。“凌云一寸心”,谓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这里是一个双关语,喻人年少而有壮志。这两句回答了对嫩笋“於陵论价”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竹林茂盛,所以可以食笋,忍心“剪”去它凌云之心。卒章而诗人的一片哀怜之情也显露出来。诗人痛惜嫩笋被食,喻人壮志未酬,这是一种悲哀;而联系到诗人于大和六年(832)赴京应举不第,那么就还有另外一层意味了,或许是皇都长安里“人才”太多,所以我才下第的吧?可是你们“剪”去的是一寸凌云之心啊!一个“忍”字用得十分出色。忍者,忍心,实际上联系到“凌云一寸心”看,作者表达的却是“何忍”之意。意谓不要夭折嫩笋的凌云之志啊。悲己之不遇,痛上主之不识己,一片哀怨之情弥漫其间。 全诗以嫩笋比喻自己,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诗人同样如此,年少而胸怀大志。可悲哀的现实却是嫩笋被食,凌云之志也夭折在初出林的时候,诗人呢?诗人也一样壮志未酬,空有“嫩箨香苞”美质,却没有了昂扬九霄的机会。既哀且怨之情充溢全诗。全诗艺术风格哀怨缠绵,而深情难已,已经初步显示出李商隐诗歌“深情绵邈”(刘熙载《艺概》)的艺术特色。 这样哀怨的诗歌若出自一个中年或暮年人之手,我们会觉得很自然平常,可是创作它的却是二十岁左右的李商隐。这正是少年壮志不言愁的黄金时段,可我们的诗人看见鲜嫩的笋时不由而生 “忍剪凌云一寸心”的悲慨,诗也写得哀怨缠绵。这不是很让人诧异的事吗? 事实上,“忍剪凌云一寸心”的悲慨里包蕴着诗人半生的际遇和一种 “先期零落”的忧愁意识。首先,家世孤苦,“沦贱艰虞多” (《安平公诗》),其高祖以来家境已衰落,祖辈几代历官均不过县令。 父祖辈又一再年寿不永,不到十岁时,父亲去世。他随母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在《祭裴氏姊文》就写道:“及衣裳外除,旨甘是急,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这是他清贫生活的生动写照。此外,他生活的晚唐时代动荡,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斗争,农民起义不断,而社会又讲究勋阀门第观念,而诗人自己“内无强劲,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也使他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使得诗人自小便表现出一种悲观的情绪。十六岁时写的《无题 “八岁偷照镜”》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似写一伤怀的女子,而句句实写自己。“八岁偷照镜”,着一“偷”字,写出了其早熟,“长眉已能画”,写其早识。 “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上崔华州书》),“十六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也是如此;接着十岁能做裙,十二岁弹筝,表明这个女子的慧心兰质,可接着却是十四未嫁,“十五泣春风”了,转向一层悲哀的境地。美质未遇良主,唯有相泣春风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忧愁?王蒙先生称之为“先期愁人”、“先期悲叹”的“夭折意识”可谓切中肯綮。李商隐这种“先期零落”的忧愁意识伴随了他一生的诗歌创作。譬如:“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回中牡丹为雨所败》);看见早梅,也生悲慨:“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而当林花开放,正当其盛时,却又发出“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即日》)的感叹;看见“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的垂柳他又会觉察到“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赠柳》)的幻灭感。就算是茂盛青翠的高树,他也会感到“一树碧无情”(《蝉》)……总的说来,李商隐一生困顿,郁郁不得志,加之他的多愁善感,在诗歌创作上,总是要表现出那么一丝忧虑,或出之以典故,或结之以意象,来取得“深情绵邈”的审美感受。而把握他这种“先期零落”的忧愁意识,也是我们欣赏李商隐这首《初食笋呈座中》乃至他全部诗歌的钥匙。 早年写过一首《吊李商隐》,可以作为此诗的一个注脚,现录以代结尾: 锦瑟年华漫逝殇,先期零落恨无常。 舞歌欢宴笋芽短,蝉噪西风柳絮长。 自古文章憎达命,从来侠骨忌柔肠。 凌云万丈才空负,悲向古原赋夕阳。

篇11:食~,食~陈与义,食~的意思,食~赏析

食~,食~陈与义,食~的意思,食~赏析 -诗词大全

食~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 君不见领军家有鞋一屋,相国藏椒八百斛。

士患饥寒求免患,痴儿已足忧不足。

但龙平生受鬼笑,无钱可使宜见渎。

但当与作谪仙诗,聊复使渠终夜哭。

诗中有味甜如蜜,佳处一哦三鼓腹。

空肠时作不平鸣,却恨忍饥犹未熟。

冰壶先生当立传,木奴鱼婢何足录。

颜生狡狯还可怜,晚食由来未忘肉。

篇12:笋绝句,笋绝句陆游,笋绝句的意思,笋绝句赏析

笋绝句,笋绝句陆游,笋绝句的意思,笋绝句赏析 -诗词大全

笋绝句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列仙阅世独清J,雪谷冰溪老不枯。

输与锦绷孩子辈,千金一束入天厨。

挖笋作文

苦笋,苦笋陆游,苦笋的意思,苦笋赏析

挖笋的作文

挖笋作文初一

宝宝辅食

旅食,旅食陆游,旅食的意思,旅食赏析

挖笋记小学作文

厦门的土笋冻

挖笋记五年级作文

挖笋日记100字作文

食笋,食笋陈与义,食笋的意思,食笋赏析(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食笋,食笋陈与义,食笋的意思,食笋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