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津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之初试及复试(共含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木头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之初试及复试
一、初试
我记性不太好,考完后脑子就开始自动清除那段痛苦的备考岁月,所幸我在初试结束完不久后总结过一次复习所用的参考书目和大体时间规划,这里可以提供给大家借鉴。虽然深谙参考书要少而精,但我有不定期购书强迫症,所以用过的参考书还算多,大家理性选择。我粗略算了下买过的所有参考书大约花费400多,TB买的网课视频300多好像(买贵了),这比报什么动辄过万的保过保录班划算多了。我有花两万多报保过班的同学没考上的,也有同学一本书不买全从图书馆借的,当然最后也没考上。考研成本变数太大,大家理智对待。
我先说下自身基础吧,好让大家有个对照。我文科生出身,数学基础相当一般。逻辑从来木有接触过。英语大一时537分通过6级,其中阅读满分,算是基础最好的一科,但过六级后就再没碰过英语,算是荒废了两年。好了,不多说了,大家往下看吧。
(一)数学
(1)机工数学分册:入门用,利用此书了解下考试范围与题型。建议9月开学前完成。
(2)太奇数学高分指南:一轮复习主要用书。利用此书仔细把握各章考点,掌握考试重点。建议配合陈剑保过班一起使用。
(3)机工数学精点:题目不错,利用此书查漏补缺,巩固重点难点。推介。
(4)太奇历年真题名家详解:建议最后冲刺阶段使用,历年真题最少做两遍,利用此书掌握出题思路,找到真实临考感觉。各章节习题较难,可做冲刺使用。
(5)课件:陈剑保过班、模考班着重听,边听边做笔记。姚科伟系统班排列组合概率讲得不错。
(6)数学一定要准备一个超大本的错题集,不记满半本你就白学了,考前翻看错题集时你才会发现有这个积累本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二)逻辑
(1)机工逻辑分册:前面形式逻辑部分可自行学习做入门用,后期可作为题库使用。
(2)太奇饶思中系统班讲义:配合课件边听边用,即可入门。第一遍9月开学前完成。后期反复看,至少做两遍。
(3)周建武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巩固阶段适用,历年真题也要最少做两遍,考前还要再细看一遍。利用此书掌握出题思路与真题规律。
(4)机工逻辑精点:不推介,后期没题做时保持做题手感之用。
(5)课件:饶思中系统班、模考班重点听,其他可忽略。
(三)写作
(1)机工写作分册:看看就行。
(2)太奇高分指南:认真看,论说文部分按要求写提纲,论证有效性分析部分把历年真题自己写写,可抄背范文。
(3)中学生论点论据论证大全:学累了就拿出来翻翻看看,可把里面喜欢的事例整理到自己写的提纲中去。
(4)课件:陈君华系统班可听,赵的班不推介,保过班有个老师讲得阅卷潜规则也要听一下。
(5)写作不必开始太早,10月份开始即可,先听听课件搞明白写作到底写些什么。后期一定要坚持自己写,每天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一篇论说文,至少写满两本稿纸本,没写过的话题也要列出提纲和事例。
(四)综合
(1)机工综合能力分册:10套模拟,数学比真题难度小,逻辑、写作部分出得不错。建议考前几周做。
(2)太奇模考卷:必做,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做,难度比真题难度大,超时是一定的,但依然要掐着时间做,以此来培养考场感觉。每做完一套都要对答案更正并做笔记,配合太奇模考班视频听讲解。这是考前两个月的重中之重。
进度快的话10月底就可以开始做模拟,建议11月开始做。一开始不一定非得用成套的卷子,分册、精点或高分指南后面都有几套模拟题,可以自己拼成一套卷子做。等所有知识点复习完毕后再做成套的卷子。做模拟重点要放在时间分配和熟悉临场感觉上,不然上考场肯定发慌。
(五)英语
(1)单词红宝书:单词书随便哪一本都可以,反正都是背。大三下学期开学就要开始背,到暑假估计才会结束一轮。9月开学后还要一轮继续巩固,之后可不必再单独过单词。要找一个专门的小本积累各种英语一英语二真题或模拟里不会的单词,这个工作要一直延续到考前并不断翻阅。
(2)张剑英语一历年真题黄皮书:九月开学前英语复习的重点。英语一和英语二难度不是一个档次,要想英语二不那么棘手,英语一的真题最少做两遍(作文、新题型除外),之后做题水平绝对会有质的提高。
(3)张剑阅读理解150篇(基础训练):暑假保持做题手感用的,难度当然高于英语二,但出题思路比较正。
(4)新航道考研英语四步翻译:英语一英译汉的专题训练。可利用此书攻破长难句,不需再单独钻研长难句。推介。翻译、阅读都可得到提高。建议暑假做。
(5)英语二真题老蒋详解:英语二真正的复习建议9月开学后再开始。英语一复习全部收尾后开始看老蒋详解。建议先看早年MBA英语部分,再看英语二宝贵的四套真题。至少做两遍,尤其英语二真题临考前一定要再细细研讨一遍,把整个试卷都英译汉一遍。
(6)太奇阅读90篇:一般,但市面上英语二阅读的书只有这本和老蒋80篇,心里没底的话就都找来做做。建议没题做时拿来保持做题手感,毕竟考前两个半月每天都不能少于两篇阅读理解。
(7)老蒋作文笔记:英语二作文有此一本足矣。10月份开始准备即可。每种题型一定要有自己整理的万能模板,后期多写多背。
(8)星火英语二全真试题与标准模拟:模拟题不错,英语二一轮复习完后可用此验收。
(9)考试虫万能作文:酱油书,纯粹用来凑单的。适用英语一,不适合英语二。
(10)蒋军虎强化班讲义:我是在做完一遍英语二真题后开始听的老蒋强化班,个人觉得不怎么有用,但听听看也无妨。老蒋讲课非常拖沓,捡主要的内容如阅读技巧听听并适当做笔记。听完后再做一遍真题,重新体会一下解题思路。老蒋作文讲得不错,但基本和老蒋作文笔记的内容重复,没时间的话可直接看作文笔记。
(11)老蒋模考卷、太奇模考卷:说实话都出的不咋地,老蒋的稍强点,可认真做一下。同样要严格掐着时间做,模拟考场感觉。老蒋和太奇模考卷的作文可当押题来背。
英语太奇的课件就不用听了,只听听蒋军虎的强化班和模考班即可,不过他讲课实在是太拖沓了,一篇完形填空能讲三个小时。
(六)时间规划
暑假前:英语背单词,做英语一黄皮书。做数学分册,逻辑分册。看专业课。
暑假:继续背单词,研究英语一。完成数学分册,听数学课件。听逻辑系统班,完成饶思中讲义,看专业课。
9月:英语一收尾,开始向英语二过渡。做数学高分指南,做逻辑分册。
10月:开始做英语二真题。完成数学高分指南,听陈剑保过班(数学一轮结束)。做数学精点。完成逻辑分册。(逻辑一轮结束)做周建武历年真题。10月上旬开始写作,听陈君华课件,看写作高分指南。10月中旬开始英语写作。
11月:英语二模拟+老蒋课件。完成数学精点和陈剑保过班(数学二轮结束)。完成周建武,做逻辑精点。开始做模拟,一周至少三套。
12月:开始全面模拟。上午综合,下午英语,晚上对答案听课件,查漏补缺。英语再研究真题,数学完成历年真题名家详解,逻辑翻看以前错题,写作每套都要认真写。狂背狂写狂改英语作文。
1月:翻看之前的英语、数学积累本,背背范文,看看各大辅导班的押题,调整状态。
我想强调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进度,我只是把自己的经历列出来给大家看,还请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时间规划,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初试综合141分,英语80分。考前我给自己定的底线就是220分,结果考出来221分不多不少。数学我错了两道,逻辑应该是9道,所以大家也能算出来我写作有多渣了,比别人多扣小10分呢,虽然我也很不解为啥会扣这么多。英语完型4道,阅读2道,主观题得分我很满意了。
二、复试
天津是个大奇葩,全国最后一个出分,天财是个大大奇葩,拖到很久很久才出线,我初试完到出线这段时间等得心焦气躁鼻血横流,哪有什么心思复习专业课。这里不禁再一次没骨气地庆幸自己没报顶尖名校,因为好学校复试比例极大,难度也高,每年都不顾初试成绩肆无忌惮地刷人,我一本科出身不好二没报过注会,考名校复试实在没什么优势,何况一初试完就投身复试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一)复试复习
等到复试线出来,离复试的日子所剩不多了。我为了短时期内捡回已荒废半年的专业课,在论坛上搜罗了近两年内能搜罗到的所有高校mpacc专业课试题,整理好了打印出来做,这样有几点好处:一是能短时间内找到考试重点,各学校重复率高的内容自然是重中之重。
二是能尽快帮你找到考试试题的风格和考试感觉,因为学校之间的出题风格总体来说大同小异,直接看试题比看书能让你更快知道复习的侧重点是什么。
我就是这样一边做着历年真题一边看着指定用书准备复试的。最终笔试分高的诡异。
(二)专业课面试
专业课面试每组四个老师,也许是因为刚刚面完学硕,进去后老师没让我自我介绍,直接问我姓名,本科学校,初试成绩和六级成绩,然后就让我从信封里抽题,一道必答题一道选答题,选答是从审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三个方向里选一个抽题。我的无敌臭手啊,抽到两道华丽丽的纯理论题。一道是“解释一下有效市场假设及其三种类型”,一道是“解释一下MM理论及其应用”,我抽完后老师都笑了,还好我都磕磕碰碰地尽量说了出来。答完题后老师
天津财经大学在职会计硕士复试通知-考研
各位考生: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2010」76号《关于做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录取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会计专业硕士(MPAcc)中心研究决定,在职MPAcc的复试工作即将开始。为做好MPAcc招生考试复试工作,规范复试程序,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复试组织和原则
1.学校专门成立由主管研究生教育的校长为组长、研究生院负责人参加的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我校的`复试、录取标准和工作程序。
2. 复试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管理,树立品牌意识,保证录取工作的透明度和质量,严禁录取工作出现不正之风,切实通过复试工作综合考察考生整体水平,实现择优录取的工作目标。
二、复试名单
20我校在职攻读会计专业硕士(MPAcc)复试工作将分阶段进行,第一批复试名单请见附件一。
三、复试的资格审查
考生复试时请携带全国MPAcc联考笔试准考证、资格审查表(加盖单位公章)、本科学历证原件及复印件、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等。
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复试的内容与方式
1.政治
请各位考生提交论文一篇(任选一题,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请用A4纸手写),论文题目见附件二。
注:政治考核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不计入总成绩。
2.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测试
考试形式:面试
考试范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考核,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五、复试时间
年我校在职攻读会计专业硕士(MPAcc)第一批复试时间为2011年1月8日上午8:00开始。
六、复试地点
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天津财经大学东院B座2楼
七、复试费用
120元/人。
八、录取原则
根据考生初试(笔试)及复试的总成绩,采取差额择优录取方式。
温馨提示:请各位考生密切关天财MPAcc网站,如有任何消息,会在第一时间在本网站公布!
联系人:曹老师 盛老师
电话:(022)88186388,传真:(022)88186371
Email:mpacc@tjufe.edu.cn
备注:
1.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 天津财经大学东院B座202到达方式:天津站――乘97路公交汽车;打车大约25元左右。
西站――打车至西北角地铁站,乘地铁一号线即可到达本市考生:859、665、676、656等汽车、地铁一号线均可到达。
2.外地考生住宿:
学校国际交流中心可提供住宿。联系方式:022-88186727
相关热词: 考研复试通知 在职硕士 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简单介绍一下,大四的时候想考南开学硕,学到暑假结束,实在是厌倦线性代数,转考cc。cc考了两年,第一次报的人大,落榜,工作,然后又考南开,读在职。
更有意思的是,两次我的初试成绩都是211,而人大,也依旧保持着220。可能这就是天意,兜兜转转,最后还是来到南开。
好了,说点大家关心的。我不是个勤奋的姑娘,有点小聪明,所以总是不上不下。我介绍的这些不适合学霸,却可以给一些和我类似的童鞋们一些参考。
一、关于初试:
英语一次60,一次61,说了也只能被鄙视,这个不提。
我接触过许多MBA,MPACC的考生。MBA的问题在于数学,MPACC的问题在于逻辑。简单而言,MBA只要数学好就基本不会有问题,而MPACC必须两样都好。
1.数学
对于管理联考,数学是一样很见成效的东西,如果你底子好,那么在准确上下功夫,如果底子不好,高分指南反复做三遍,也差不多可以应付联考。不过就是老套的题海战术,我想说的是,一定要练习的是速度。
两个方面:
学会推算,数学都是选择题,你不必算出准确答案,只要通过推断排除选项或者大概找到有联系的选项就可以了。譬如选项是15、8、14、7,如果你推出是3的倍数,就没必要继续算了。这在考试的时候,会让你很受益。
学会舍弃,就算你的数学很好,考场上也可能遇到不会的题或者一时算不出的题,没关系,大胆的舍弃他吧,你后面能得到的分数远远大于这道题。这是一种习惯,不要指望平时不注意而在最后考试时你会做得到。
2.逻辑
请允许我小自恋一下,我还是认为我在这方面挺有天赋的。大力推荐一本书:逻辑零基础,高教出版的吧,我很喜欢。如果你用到的第一本逻辑是这个,我想是件愉快的事,因为它很能培养你的成就感。比起通常会让人错一半的高分指南,以及唠唠叨叨的逻辑经典,这本书应该更能激发你的热情,后面的学习会顺利很多。另外就是做逻辑千万不要想得太多,错的多还浪费时间。逻辑最重要的是快,抓题干,不要联想。
3.写作
指望写作提分是件不怎么靠谱的事情,我只认得一个考北大的姑娘两篇作文都在20分往上,其他的人基本上也就都在30到40的`区间了。所以多练习,知道怎么写同时不会在考试时浪费时间就可以了。
楼主今年考试时间就没把握好,因为在职没怎么塌下心来复习,在做数学的时候觉得A选项选的太多,强迫症似的花了半天时间检查,最后导致后面的六七到逻辑推理题没做,郁闷了很久,但是最后成绩下来,其实那几道题也不会怎么样,把你做了的争取做对,总不会太差。
二、关于复试
真心觉得南开的复试时间好早啊好早啊好早啊。7号下的复试名单,19号就资格审查要复试了,真是让我这种踏不下心的孩子悲愤啊。所以专业课的准备,亲们还是越早越好吧。尤其是本专业的,我觉得很多跨专业的反而因为准备充足而考得更好。南开cc的复试流程在mpacc中心的网站上很容易查得到,我来说说题目的情况。
(一)专业课笔试
原本两个小时,老师说题量大延长了十分钟,但像楼主这种明显准备不足的孩子还是甩了审计和财管都没怎么做。四十分的选择,个人觉得比较简单,好像会计管会都是11个,剩下两科各9个。大题是会计20,管会15,审计15,财管10。
会计的题目偏注会的难度,大题应该是四道:1.先进先出和加权平均计量存货成本;2.判断是否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好像还有分录;3.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从初始计量到处置吧;4.以分期收款的形式售出货物,账务处理和未确认融资收益的金额。计算量挺大的。
管会的题目我记得很简单,三道:1.关于贡献毛益率、销售单价、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等等几个公式的计算,给出什么求什么不记得了。2.选择是否接受特殊订单。3.题好像也是一个关于贡献毛益的。
(二)至于审计和财管
我已经说了,我都没怎么写,所以我只记得财管是个和β值有关的题目。有时间的话,14的童鞋们好是好好看专业课吧,不要等到出了成绩,那样的话,时间真的太紧迫了。虽然楼主侥幸过了,但是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拿来赌。
(三)面试
面试是四个,根据分组决定顺序,楼主是专一、专二、专英,最后是综合面试。
专一选的财会,抽的题目是什么是现金折扣和如何处理。楼主最不擅长的便是面试,因此真的很紧张很紧张,导致四个老师都先安慰了我一番。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要答好的话,首先脑子里还是应该有个框架:两种方法,净价法和总价法,销货方和购货方分别怎么进行会计处理。后来老师问了下你觉得应该选择哪种方法,这个我确实没注意过,就从谨慎性角度说了下净价法比较好。
专二选的管会,抽了个现金预算还是什么的东西,看了一眼,不会,换题:什么是参与性预算,谈谈它的优缺点。对于楼主这种只懂得本量利的,这个真的是一点都没看过。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时候呢,楼主只好坦白交代,然后凭猜测说了一下这是什么东西。不过,面试的老师真的是超级好啊,给了我很多提示,引导着我明白了这个东西。当然,老师最后还是嘱咐我,回去再好好看看书,濉
(四)专英
这个我真的是撞大运了,我抽的题目是你在家庭生活中有用到会计么,谈谈是怎样的。前面说了楼主英文很差,所以楼主都只用了简单的词汇,主要就把会计六大要素描述了一遍。还和一个女老师聊了聊我家的固定资产。不过我后面的姑娘抽到的就是专业的问题了,无形资产什么的。
(五)综合面试
这个我觉得我表现得太太太没特点了。不过,很多人认为这是最没难度的面试,纯聊天。
面试的题目总体而言是很基础的,各组之间应该没有重复的题目,像英语,有个姐姐说他们组都是关于审计的问题。感觉老师们都很好,至少没有很嫌弃楼主这种科班出身还这么“无知”的,好好准备,平常心去面对,应该还是比较愉快的。
21号面试,昨天成绩已经挂出来了,南大还真的是很效率。期待未来的忙碌生活,也希望和我一样向往南开的童鞋们加油。
20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研经验初试及复试经验
4月7号网上公布的拟录取的结果,我虽然没有考上mpacc,但是调剂到了审计硕士,也还挺好。我从论坛上得到了很多帮助,现在说一说我的考研经验,以后来着略作参考。
一、初试
我正式准备的时候是十月份,之前再会计实践。个人认为联考科目不多,所以准备的不需要那么早。
(一)数学
我高中本来是理科生,数学底子还不错,所以这方面准备的不是很多,我主要使用了机工的《数学分册》,确实很简单,但是内容也很基础,我当时做了两遍,之后我就是用北航的《数学高分指南》,也写了有两遍。
(二)逻辑
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逻辑,所以最开始是用的是机工版《逻辑分册》,我用了两个月,也是做了两遍,考试前几天又把自己做错的题又重新做了一遍,之后我就从图书馆里借了很多版本的逻辑相关练习册,使用题海战略,不停地做,虽然不同的版本有些题答案不一样,但是把基础的内容确定了,答案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三)写作
因为之前高中的时候语文很不好(老师经常说我作文偏题),所以我练习作文练习的比较多,平均下来一个星期一篇有效性分析,一篇论说文。我用了《写作分册》,之后也从图书馆里借了很多相关的书,其中清华出版社的.《写作分册》还挺好。最开始写作文没有什么感觉,写的多了就开始总结自己的模版,虽然也套用了辅导资料的很多话,但是使用起来有自己的痕迹,这样我感觉好一些。
(四)英语
最开始我在背单词,我有三本单词书,但是我觉得星火的比较好,因为它比较小也比较好拿,后来暑假的时候在做张剑的阅读,我做的比较慢,7月份就买了,9月份才做完。10月份之后我就开始做真题,我也用星火的英语题,我把英语一的真题做了三遍,第一次主要是测试,做完就对答案,做完即忘;第二遍我就主要根据星火的答案解析,一遍一遍的看,看句子,看语法,看单词,用它做翻译材料;第三遍我就基本上记下了,再做就不会错很多了。到了十二月份我就开始准备作文,主要是大作文,准备大作文的模版,大约写了有十几篇,与此同时我开始做英语二的真题,英语二的真题比英语一的简单,但是我也做了两遍,中间都是有隔一个星期。
(五)最后,大约是考试前三周,我就开始和同学一起进行模拟,每周模拟一次,计时的那种,然后互相给改试卷,主要是作文,每次我们都尽量给对方指出缺陷。因为我在本校考试,所以我对学校很了解,也没有做什么提前熟悉考场的活。但是如果是要在外校考试的话,我觉得尽量提前熟悉熟悉考场吧。
复试
我复试的时候去了上海,提前两天去的,怕自己水土不服。我住在亲戚家,离复试的地方还挺远,幸亏复试的时间不是很早。
(一)笔试:
1.我考的上交,他的专业课笔试是有五道简答;
2.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3.关于应收账款;
4.存货计价方法;
5.现金流量表内容;
6.权责发生制;还有一题记得不太清了。
(二) 面试
面试有学硕的和专硕的一共好像有33个人,分成两组。其中专业课的问题问了我有两个,都是关于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报表的,一个是他们的成本法有无差异,一个是权益法有无差异,最后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的十年规划。
听力和政治:听力今年不太难,因为算入的成绩不多,所以我也没太准备。政治是通过性考试,是开卷的,相对来说难度也不那么高。
最后,我想说,在我考研的时候,我的家人和同学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我迷茫不想学的时候,他们鼓励我,支持我。回想考研的那段时光,有点辛苦,但是也很充实。现在,我的心中只剩下感激了。
2013年南京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结束复试等结果中。发个经验帖攒攒人品。拟定从心态、初试准备、复试准备和参考书目几个方面谈一谈,先把心态和初试放上来。初试226,考的南京大学,分数不算高,且文中皆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海涵。
一、心态
MPACC的考试的确有运气和临场发挥的因素在里面,但我认为考试,并不是单纯知识考核,其实也是对心理素质、时间统筹等方面的考核。且由于试卷存在主观题的客观因素,可以说MPACC考试的确是努力和分数并不成正比的。因此在决定考MPACC之前,也要考虑一下自己在考这个初试简单的考试里,是否能承受这个结果。毕竟,风险和收益是配比的,从来就没有低风险高收益的事情。
同时,在考研之前其实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找师兄师姐问经验,问哪个专业简单,问怎么准备。而是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只有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明确自己要靠考研达到的目标,在择校、规划复习时才可以科学、合理。从论坛最近的许多怨言就可看出,结合自己的目标进行合理的择校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对自己的水平做出合理的测评是十分重要的。会计硕士由于只考2门,并且不涉及高数,致使许多同学在报考院校时低估了其难度。但其实仔细想想,大家都考的是同一份卷子,为什么高分的不多呢?难道大家都是傻子,就自己是聪明人吗?而如果没有在择校时考虑到这点,很可能影响的就是自己一年的时光。
结合自己考研的目标,和自己的水平的合理估计,去选择自己的报考院校,可以降低考不取的风险,毕竟人生苦短,没有多少年月可以蹉跎。
比方说,如果考研的目的是想提升学历以面对目前企业设置的211的门槛,而不是非投行等高端金融职业不可的态度,那么其实并非一定要考取名校,一些相对不那么热的211院校,甚至在目标工作地点的知名财经院校也可以达到你的预定目标。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一旦定下自己报考的院校,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毕竟从MPACC现在的趋势来看,调剂的机会是很渺茫的,但学校优先考虑第一志愿也并非不合理(高考也是如此,可见选报院校是十分重要的)。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对于第一志愿报考的同学来说,难道高分空降公平么?
废话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就是,考研不能盲目为了考研去考研,要结合自己条件和自己考研的目的去考研,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浪费宝贵的一年时光。
二、初试准备
初试分为联考和英语,对于这两门科目的.准备并非都是越长越好(又不是男人,要那么长干嘛)。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太早准备的话,在考前失去了应有的状态反而是得不偿失。总的来说,英语宜早,而联考可以缓一缓,在9月开始准备也不迟。
(一)英语
英语是厚积薄发的学科,重在日常的积累,如果英语水平提高了,其实对英语类的考试是无须特地准备的。英语由于以前有一些基础,所以基本没有准备。买了老蒋的历年真题熟悉一下考试形式,还有老蒋的作文书,看看作文大致的框架,但基本没有用老蒋里面的模板和句型,感觉老蒋里面有的句子太狂了,个人不是很喜欢。
由于没有实际经验所以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1.单词
首先,要对考研英语单词进行背诵,这是重中之重,什么做题技巧都没有看懂单词从而理解整篇文章管用。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法(有的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不用自己去计算记忆曲线)。就不一一赘述了,找到自己合适的方法就行,条条大路通罗马么。
2.阅读
其次,阅读、阅读再阅读。这里的阅读不是去做阅读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去阅读英文文章。可以去买国家地理、TIMES或者ECONOMICS等期刊阅读,既有趣并且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英文水平。
3.作文
最后,在考前两个月(一个月也应该时间足够)的时候,可以开始准备作文、真题。作文提升技巧无他,多写是耳!既然作文的题材、范围已经给出,可以每天写一篇以熟悉写作方法。其实,最主要是熟悉大致的写作思路,当你熟悉了写作的思路后,其实具体体现在每一句里的句型就是看平时的积累和临场发挥了。特别建议:考试时先在草稿纸上把翻译和作文写一遍后,再誊写到试卷上,以保持卷面整洁。
(二)联考
联考考试对于有奥数基础的同学来说比较轻松,因为数学基本上算是在复习当初学的奥数知识。数学由于其相对比较客观,基本上做对了就是做对了,做错了就是做错了,甚少存在争议点,所以应该力争数学少错,这样对于整体分数的提升也有所裨益。
而逻辑题目,我认为可以先不看具体的讲解直接开始做题(尤其是对于观点类的非形式逻辑题目),以培养自己的题感。(有时用那些方法是化简为繁,况且有的问题也是难以解释的,纯粹就是一个感觉。)在9月份开始,可以系统地看逻辑的教材,并且结合一些公式、方法去解题。
至于写作,可以先参阅小君君的《写作高分指南》,尤其着重对写作的考试目的要做了解。尤其是大作文,如果不了解其目的的话,易写成议论文,或沦为套作文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本质还是在考核你的逻辑能力。它考核你是否可以提出自己论点后,采用合理的论证与论据去阐述、证明自己的论点。其实和GRE的写作有点类似。个人今年考试作文分数不高,分析觉得我在写作部分毕竟TOO NAIVE,选择了保守的方式,用了模板,没写出灵气,导致总体分数比预期略低。
Q:要不要报辅导班?
A:其实辅导班的效果因人而异。首先,辅导班在不同地方的师资不同,给你上课的不一定是机构名师,有时甚至是集合在教室放视频,那跟自己看视频有何区别。再次,报辅导班与取得高分没有关系,专硕初试本身的难度决定了其实讲解内容不算深奥,完全可以自学达到,甚至在自己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感悟,比纯粹去听课要效率高。最后,辅导班的价格略高,个人觉得有那钱还不如去旅游。
Q:我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好?
A:严格来说这种问题因人而异,根据基础、专业背景的不同可以弹性调整。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准备时间和取得分数不是成正比的。时间的总量是一方面,时间的效率也不可忽略。每天起早贪黑,在图书馆耗上10个小时,放弃了一切社交、娱乐,我觉得是不明智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适当的放松,对学习是有帮助的,也可以降低考试压力,对考场发挥有益,我基本上考前1个月每天必定LOL。而分出时间社交也不至于让你错过人生中只能经历一次的东西,如毕业聚会什么的,本是一个与朋友们美好的回忆的机会,如果为了考研而放弃我觉得有些可惜。况且真正能帮你的,或许你的朋友会比那两张证书要多得多。
个人建议是可以早点开始英语单词的准备工作,单词关过了,完型、阅读就是平时语感积累的过程。
而数学、逻辑、中英文作文尽量在3-4个月内集中、高效地解决。拖的时间长了,脑子容易疲乏,做题就没激情,效率就容易低下。
在之前的空闲时间则可以看看复试的科目,宗旨就是不求精读,但求反复过几遍,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大概了解后再精读。
三、复试
其实复试每个学校都不一样,跨学校参考性不强。但作为一个想以后学习会计的,总归需要的基础是共同的。
基本上来说,会计就是:
1.财务会计;
2.成本管理会计;
3.财务管理;
4.审计。
从南大今年的复试来看,审计的考核并未出现,或许随着审计硕士的出现,对审计的考核弱化了(纯粹臆测)。
分析题目来看,今年南京大学的复试偏向于基础知识的考核(无责任推测,或许因为面试的专业问题问太难了?),这与我对复试的复习思路也有一定重合。我认为,复试,着重于基础知识,高深知识有了解,但如果难理解可以根据实际时间考虑放弃。
为什么我觉得复试着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呢。
原因在于:
1.很多进初试的同学并非会计专业的,对于跨专业同学来说要在1年内学习如此之多的书目,要做到广又深是十分难得。因此尽量把握基础知识的理解,对于得分十分重要,因为高深的题目即便做,也可能拿不全分,那何不把握好基础知识的每一分呢?
2.从考试来看,考试题目如果深、难题多,那肯定区分度很低,尽量让分数呈现正态分布的考题才是好的考题。高考、中考算是比较科学的考试了,一般来说,难题在卷子是10%-15%左右的分数,剩下的是相对基础或者稍有难度但基础牢固的话不难解决的问题。从效益角度考虑,难点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回报相对付出来说效率较低。再考虑到跨专业人数基数在哪,即便自己不会,别人可能也不会,或者会但答不全。而作为选拔性考试,绝对分数是没有意义的,相对分数才是重要的。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80分就可以被录取,那为什么要考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