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安喜延安塔

关于小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小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小暑节气的由来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定气法”划分,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

小暑节气有哪些风俗

小暑的风俗有食新、吃饺子、晒书画、衣服、吃黄鳝等。

1、食新:我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2、吃饺子: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3、晒书画、衣服: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4、吃黄鳝: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小暑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小暑节气一般就是小热,并没有酷热,在这个时候是可以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还可以忍受,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雷暴频繁,是万物狂长的时节。在过去我国南方地区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在北方地区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在小暑节气的时候,会有很多民间习俗,当然,南方和北方可能在习俗上是不相同的,天气也是有所差别的。

小暑的寓意

小暑的寓意是夏季时节的正式开端,小暑是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曾经到来,但还未抵达极热的水平。暑,是酷热的意义,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小暑意味着开端进入伏天,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往常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湿润、闷热的时段。小暑时节,天气酷热、雷暴频繁,是万物狂长的时节。小暑,大地便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还会带着热浪。

小暑谚语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苏、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桂)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苏)

“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冀)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苏)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沪、湘、辽、晋)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川、贵)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湘)

小暑的节气特点和风俗

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芒种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小暑节气的寓意和传统风俗

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2023

2023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小暑节气的农事活动和风俗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2023

小暑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小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