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暑节气的由来有哪些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稻草人游乐网

2023小暑节气的由来有哪些(详情)

2023小暑节气的由来有哪些

2023小暑节气的由来有哪些

节气由来和习俗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是7月7日或7月8日迎来,于7月22日结束,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气候火热起来。有民谚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意指天气太热了。人变得散漫,连三餐都懒得准备。于是,人们通过适当的食疗来改善对热天的不适感。因为小暑于三伏相近,所以小暑节气习俗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咯饼摊鸡蛋的吃法。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面条,水面,炒面: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已开始了。东晋史家孙盛撰《魏氏春秋》说:“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南朝梁宗懔写的《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水面、炒面。唐宋时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热、止泄。

丰富多彩的小暑习俗

1、食新

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2、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3、吃暑羊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小暑节气注意补水

水的重要性在《本草纲目》中的首篇早有记载。水是生命之源。如果缺乏食物,人的生命可以维持几周,但如果没有水,人能存活的时间就只有几天了。据现代医学家的研究,水有运送大养分和氧气、调节体温、排泄废物、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吸收、润滑关节等六大功能。

如果缺了水,人体就会出现代谢功能紊乱并诱发多种疾病。如果感觉到口干舌燥,那就是身体已经发出了极度缺水的信号了。喧个时候脱水已经危及了身体的健康,所以不要等到口渴了再补充水分,平日就要养成勤喝水的好习惯。

由于小暑前后气温会突然间攀升,人体很容易缺失水分,所以要及时地进行补充。除直接喝水之外,也可以动手煮一些绿豆汤、莲子弱、酸梅汤等营养汤类。这些汤类不仅能够止渴散热,还有助于清热解毒、养胃止泻。

其实补水不一定仅限于喝水或者饮料,也可以食用一些水分较多的新鲜蔬果。例如含水量高达96%的冬瓜,还有黄瓜、丝瓜、南瓜、苦瓜等。这些含钾量高含钠量低的瓜类食物不仅可以补水,能降低血压、保护血管。

小暑时节的忌讳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适合小暑时节的活动

我们现在很流行健走,这是速度介于跑步和散步之间的一种运动方式。由于运动方式简单,没有意外伤害等原因,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欢迎,尤其适合老年人参与。健走的运动量适中,技术要求低,没有器械限制,对增强腿部肌肉和提高心肺功能有很好的作用,夏季早晨和太阳下山后的傍晚,均是健走的好时间,尤其是傍晚,既可以帮助消化,又可纳凉,一举多得。小暑时节在水中慢跑有利于消暑。水中慢跑除了可以感受凉凉的水温,还能平均分配身体负载,比在陆地上跑有明显的有点。在地面,每跑1英里,运动者的每只脚需要撞击地面1000次左右,脚部、膝部和臀部都会受到震荡,所以常常使肌肉扭伤或韧带拉伤;而在深水中,下肢受到的震荡为0,所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小暑时节的习俗

1、小暑时节要食新: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2、封斋: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当然也有一些地区没有这个习俗。

小暑的标志

小暑到来的标志之一就是这时候降雨会增多。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我们出门的时候记得留意天气预报。

小暑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小暑节气由来的简介

小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关于小暑由来的简介

2023年小暑节气祝福语

小暑节气短信祝福语

小暑节气如何养生

小暑节气祝福语精选

小暑节气特点介绍

小暑节气养生知识

2023小暑节气的由来有哪些(详情)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2023小暑节气的由来有哪些,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