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拖延症晚期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简介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

端午节有一个习俗是在门上挂艾草,挂艾草的源于古代黄巢军队对老进姓的屠杀,人们认为在门上挂上艾草就可以规避这个风险,于是这个习俗流传了下来。曾有记载,艾草能芳香通窍,常闻能令人头脑清晰、耳聪目明、记忆力增强,可预防感冒,还能活络通筋。同时,还可以燃点艾条用作治病,称为艾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

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人们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因此古时也有人称端午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正如《荆楚岁时记》所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青气”。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1、补充营养

新鲜艾草营养丰富,它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多种氨基酸,还含有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平时人们食用新鲜艾草以后能快速把它含有的营养成分吸收和利用,能促进人体代谢,增强人体素质。

2、清热去火

新鲜艾草性质衡量,它能清热去火,平时把它当蔬菜食用,可以有效清除人体内积存的热毒,减少人类多种上火症状的发生,它对人类高发的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都有明显缓解作用。

3、消肿止痛

新鲜艾草还能消肿止痛,平时人们出现跌打损伤或者关节肿痛时,你把新鲜的艾草研碎以后制成泥状,然后直接敷在肿痛的部位上,每天更换一次,就能让肿痛的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

端午节插艾草的两种传说

端午节插艾草传说一

话说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甚多。老百姓对黄巢有很多误解,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地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有一天,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批批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一个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的军队就要攻进邓州了。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这根独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你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端阳节,黄巢的军队果然攻下了邓州城,只见城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地领兵离去,因而全城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人们就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从河南一直传到各地,几乎传遍整个中国。

端午节插艾草传说二

从前有个孝子,这天和他老娘去赶集,老娘走着走着就走不动,孝子弯下腰背着老娘就走,这情景被路过的一士匪看见了,士匪很感动。因为端午节这天士匪们要下山抢劫,土匪不想伤了这个孝子,于是土匪告诉孝子,端午这天在门上插艾蒿可保平安。孝子回去后就告诉全村的人,让他们端午节这天在门上插上艾蒿可保平安。全村人都照做了。端午节这天,土匪果然来抢劫,出发前土匪头子有命,不许碰门上插艾蒿的人家。当他们来到孝子所在的村庄时,见每户人家门上都插有艾蒿,想起头头的吩咐。所以他们就没有抢那个村庄。从此端午节门上插艾蒿防土匪的事不径而走。到后来虽然已经没有土匪了,但人们还是保留个这个习惯据说可以驱邪。

端午节节日名称

端午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天中节

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艾草怎么挂

艾草一般端午当天早上采摘回来挂

在农村只要有人在家的都会在端午挂艾草,这是一个传统习俗,就连很多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在端午都会抽空回一次农村,就是要在门前屋后挂上艾草,以便能够一家人平平安安,驱虫辟邪。

至于说哪一天挂艾草比较好,那当然就是在端午当天挂的,太早挂了不好太晚挂了也不行的。在以前挂艾草也会像贴春联一样,看谁家挂得最早,那样一家人都会得到平安的。

所以农民一般都是提前踩好点,看准哪里有艾草之后,五六点就起床去摘回来。必须要早早去。在农村还有艾草不能够被太阳晒的说法,最好采回来的艾草还有露水的,这样才能够辟邪,虽然这有点迷信的说法,但是农民就信这个。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成家立业之后,都不愿意自己去摘艾草,觉得太麻烦了,所以都会直接去集市上面买,等买回来也是到了中午。

艾草不需要太多,两根就够

艾草以前都是越多越好,因为这样才可以驱虫,不过现在的话更是注意形式,不需要太多的艾草了。由于艾草是需要倒挂的,所以怎么比较好挂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般门口左右两边都需要挂艾草的,而挂的时候也不会只挂艾草,都会跟菖蒲一起挂。像我们家都是挂两根艾草,这样两根艾草可以交叉,绑定根部后就能够挂在钉子上面了,如果只挂一根艾草的话就不是很好挂。

反正现在端午挂多少艾草是没有明确的说法的,都是看自己的心意,觉得怎么挂比较方便就怎么来,一般也很少有人将门口都挂满大把艾草的,这样可就是有点影响美观了。大都是简单一两根或者几根绑成一把倒挂起来就好了。

端午节作文挂艾草

初三端午节挂艾草作文

端午节挂艾草最佳时间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今年的端午节艾草怎么挂

端午节挂艾草菖蒲的寓意

春节挂灯笼由来

端午节艾草作文精选

端午节插艾草作文

端午节插艾草的作文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简介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