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饮食习俗介绍
夏至节气饮食习俗
1、面条
“冬至饺子夏至面。”这句俗话说的是老北京另一民俗。因为地处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是麦子,在新麦收获之时,人们用新面制作喜面是喜庆丰收的最好方式。吃面条不但营养丰富能满足人们的口腹需求,而且吃着巧手制出的众多样式的面条,还能给生活带来多样的乐趣。
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除了爱好,据说还有“避恶”之意,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有吃热面是为驱除邪恶之说,即用多出汗方法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有些人夏天时爱吃凉面祛暑。夏至食面,主要是因为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闷热潮湿的天气往往食欲缺乏,如果此时来碗面条,再配上点爽口的小菜,不仅能唤起人们的食欲,而且会让人享受到更多的清凉,起到解暑的作用。
2、圆糊醮
以前的时代里人不分贫富都在夏至日的时候祭其祖,俗称“做夏至”,祭祀祖宗除了要一些常规的贡品之外,还会特别加上一盘的薄丝饼。夏收完毕,新麦上市,所以有日吃面尝新的习俗,也有人用麦粉调糊糊,摊成薄饼烤熟食用。
“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以前很多的农户会将做好的醮坨用竹签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并且燃烧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丰收。因此浙江绍兴依然有夏至吃圆糊醮的习惯。
3、粽子
西北地区会在夏至当天吃粽子,并且会取菊用灰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夏至到来,阳气一天天萎缩,阴气一天天生长,这个时候要送走旧的阳气,粽子里的糯米、红枣,从中医角度来看是象征阳的东西,人们把它们包起来吃下去,就是和阳的季节告别的意思。“吃粽子,最早是一种仪式性的吃。”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食粽。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叫“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黍”。其原料主要是黍米。而且,一开始人们食粽就不限于端午,而是端午和夏至并重,晋周处的《风土记》就说“俗,重端午与夏至同。”梁《荆楚岁时记》也说夏至这一天吃粽子。即使后来粽子成了端午节的流行食品,有些地方也仍保留了夏至吃粽子的传统。如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忆在苏州日,常忆夏至筵,粽香筒作嫩,炙脆子鹅鲜。”可见,至少在唐朝时,苏州夏至吃粽子。
4、凉面
山东各地在夏至的这一天里是要吃凉面条的,也就是过水面,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的往嘴里捞面吃,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不只是吃饭了,更是一种游戏,充满了乐趣。
清代时“夏至伏面”已发展成为各种花色冷面。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下锅的面条或面叶多是手擀面,一般是用刚刚收下来的新麦子面擀成的。这样的面条或面叶粮食味香浓,吃起来口感好,易消化。夏至凉面的做法和吃法都很讲究,不但要用凉开水或山泉水把煮熟的面条或面叶“拔凉”,还要搭配多种小菜、调料。
5、馄炖
江苏无锡的人在夏至这一天,早餐会吃麦粥,然后午餐吃馄炖,有“混沌和合”的意思。民间还有吃了馄炖之后为孩子量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身体健康的习俗。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浑沌”谐音。盘古开天,浑沌初分,吃 了馄饨可得聪明。笔者幼时听祖母说:“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夏至吃馄饨则又包含一种祈求平安度夏的良好愿望。
史载,宋代宫廷中,每适夏至,御厨们就包出一种夏至馄饨,供帝 后妃嫔食用。其实,宋代宫廷不光是夏至这个节令吃馄饨,一年之中其余二十三个节气亦均吃馄饨,故宋代宫廷便有一道“二十四节气馄饨”的著名面点,南宋高宗尤嗜食馄饨。
包馄饨的手法也各有不同,包出来的馄饨样子也不同,有的像元宝,有的像官帽,这和吃馄饨的本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涵义是一致的,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狗肉
狗肉在民间来说一直都是滋补的佳品,而岭南地区更有夏至吃狗肉的习惯,“吃了夏至狗,西风绕场走”,也就是说夏至这一天吃了狗肉的话,身体就会强壮到足以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了,身体更加的健康。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狗肉是一种燥热的食物,夏至吃狗肉要根据各人身体体质来决定是否能吃,民间说法有些不太科学。另外,据说因为当地大量屠狗,一些狗目睹同类死亡,承受很大的恐惧跟心理折磨,当地的狂犬病爆发率高与此不无关系。小编提醒,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吃狗肉行为不应该推崇。
7、荔枝
除了吃狗肉之外,还有吃荔枝的习惯,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都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两者合吃不热。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症,也就是“荔枝病”,因此一定要适量。在吃荔枝前后喝一点盐水或者绿豆水、冬瓜水、生地汤等有解暑、的功效。
夏至的习俗
1、冬至饺子夏至面,北京、山东等地居民,在夏至这天都会吃面条。
2、麦粽: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
3、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4、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
5、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6、忌剃头理发:清朝时,剃头理发是夏至日中的一项习俗禁忌,但现在大部分人已经没有这个禁忌了。
夏至节气的气候特征
1、降水量大:夏至节气期间降水量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正是盛夏到来的时候,所以在江南地区会多次出现暴雨天气,严重的时候还会有洪涝灾害;在江淮一带,还会有梅雨天气,空气变得非常潮湿阴冷,容易滋生霉菌、病菌;在北方地区,也会经常出现降雨,时不时地就有大雨、小雨或雷阵雨。
2、日照长:夏至节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日照长,夏至那一天,正是北半球一年中日照长度最为漫长的时候,夏至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是昼长夜短的,每天我们接收到的光照都非常多,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秋天。
3、气温高:夏至节气到来的时候,气温是非常高的,虽然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也是一年中少有的高温阶段,很容易会导致人中暑的情况发生,所以当夏至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地避暑。
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代表炎热的夏天来临,在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的唯美句子
1.思念的酸梅,问候的泉水,酸梅汤盛来清凉沉醉,飘香深处尽是友情无悔,驱走炎热迎来友情的花蕾,绽放夏至的祝福别样的美,祝夏天快乐。
2.不管是晴天阴天雨天知道你幸福就是的一天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知道你快乐就是最美的一天愿你快乐不止今天而是永远。
3.夏至到,为你办张充值卡。存入一缕阳光,收获一身能量。存入一片绿叶,收获一丝清凉。存入一声祝福,收获一世安康!
4.夏至至,短信临,祝福声声送给您,送清风,带凉爽,送小雨,带清新,愿您好运常伴快乐永在心;送平安,带好运,送健康,伴吉祥,愿生活美好幸福万年长!
5.知了唤起童年,湖水想起伙伴,荷花回忆嬉戏,浓荫沉淀思念,梦回夏日往事,牵挂定格夏至。在这美好时日,真诚愿你夏至快乐。
6.夏至到,养脾胃,四要诀,分享你,动为纲,促消化,快步走,微汗佳,素为常,多蔬果,绿豆汤,消暑忙,酒少量,护胃肠,莫愁肠,欢声扬。关怀到,愿安康!
7.开心一夏,好运美事一起抱,轻松一夏,压力烦恼全都抛,幸福一夏,家庭和睦很美妙,清凉一夏,热气见你都得逃,祝福一夏,夏至快乐天天笑!
8.夏至到,温度高。莫烦恼,开心笑。景色美,乐淘淘。荷花香,歌声绕。朋友聚,尽情聊。风送爽,细雨飘。短信到,情谊绕。每一分,每一秒。热自消,快乐高。真诚心,祝福送:夏至快乐!
9.夏至到,快乐鞍前马后,愉悦你心,奉上欢乐;幸福任劳任怨,舒爽你心,呈上美好;清风消退暑气,清爽你心,为你解忧;冰水清新爽口,清凉你心,惬意逍遥;问候关怀备至,呵护你心,句句真挚:夏至快乐,开心过夏!
10.你是我的六月天,瓦蓝瓦蓝;你是我的六月水,清澈无边;你是我的六月树,阴凉热散;你是我的六月的花,紫姹红嫣;你就是我的夏至六月,心情无限灿烂!
★ 夏至的习俗
★ 夏至节气祝福语
★ 处暑节气风俗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