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晋问》全文解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UncleEthan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柳宗元《晋问》全文解析(共含6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UncleEth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柳宗元《晋问》全文解析

篇1:柳宗元《晋问》解析

柳宗元《晋问》解析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的活动,被贬永州;其贬居永州的十年,也恰是其创作的高峰期。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写道:“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涣。而自肆于山水间。”贬居永州期间,其不仅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还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寄寓鲜明的政论文。《晋问》就是柳宗元写于元和三年(公元8),寄托其政治理想的一篇佳作。

一、丰腴笃实的乡土情怀

《晋问》通篇为“吴子”与“柳子”的对话,吴子即吴武陵,唐信州人,元和二年进士,是柳宗元的好友。元和三年至元和七年(808年~8),吴武陵因得罪权贵李吉甫,被流放永州, 其与柳宗元一见如故,遂结为莫逆之交。柳宗元称赞其“才气壮健,可以兴西汉之文章。”《晋问》以吴武陵打听晋地的掌故为线索,用铺张的手法介绍了晋之山河、金铁、名马、北山、河鱼、盐宝、文公霸业及尧之遗风,并用汉赋这种一问一答的常见手法,详细介绍了晋地的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涵。柳宗元祖籍山西,然其并未去过山西;据史料记载,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其生长于长安西郊,以后曾去过夏口、江西、蓝田、邰州等地。但其对家乡的山川形势、历史因革、人文掌故的全面了解,无不使人赞叹。

《晋问》全文总共分为七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以相关的历史地理史实为依据展开铺叙。第一部分写晋之山河,表里险固;其写山高壮“腾突撑拒,聱岈郁怒”,形容晋山巍峨险峻“熊罴之咆,虎豹之嗥”。其写平原“则平盈旋缘,纡徐夷延,若飞之翔舞,洄水之容与”,舒缓宽阔之美现于目前。柳宗元笔下的黄河雄奇壮丽,蔚为大观,“其河则源昆仑,入于天渊,出乎无门,行乎无垠……”。

第二部分写晋之冶金,兵甲刃利。这部分相对写的比较简略,分别从产地、工艺、产品等方面进行描写,“太卤之金,棠之工,火化水淬,器备以充……”。尤其在写到兵器形状时最为传神, “博者狭者,曲者直者,歧者劲者,长者短者:攒之如星,夺之如霆……”;文中连用三个博喻和四个叠词,读起来气势磅礴、雄浑有力,简直是“观者胆掉,目出寒液”。晋之名马,可佃可戎;在这部分柳宗元详细的介绍了马的产地、生长环境、动作形态等。晋马的生长环境是“土寒气劲,崖坼谷裂……”;晋马动作之优美 “乍进乍止,乍伏乍起,乍奔乍踬”;晋马奔驰之快“耳摇层云,腹捎众木,寂廖远,不夕而复”。柳宗元笔下的晋马,或群居或分散,或奔驰或停滞,都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柳宗元写晋地的木材,先写其产地、产季、材质、颜色、生长环境,接下去写其遭斧斤之祸,这节写的尤为出彩,刀斧之光如“刃披虹霓”,砍伐之音“丁丁登登,破破棱棱”,回声之响“溃溃溯溯,汹汹薨薨,若骞若崩”。晋地木材从生长到由水运运走,柳宗元叙述描画的都极近生动形象,令人叹服。晋之河鱼,可为伟观,其笔下黄河鲤鱼之大、之多、之快,引来无数船只捕捞,“大罟断流,修网亘山,罩冒里腭,织纡其间”,“巨舟轩昂,仡仡迥环”,“网之大”、“船之多”可想而知。柳宗元将捕鱼的过程写的精微细致,如写收网状态“腾天弥围,掉擗拥躅,以登夫历山之垂,如川之归……”,鱼被捕的状态“顿踏而取之,莫不脱角裂翼,呀赫匍匐”。柳宗元还写到了多种烹鱼之法以及漏网之鱼的命运,其汪洋恣肆的文笔将晋地之鱼写得生气盎然,引人入胜,令人充满无限的遐想。

在文中吴子说:“一时之观,不足以夸后世;口舌之味,不足以利百姓”,进一步引出晋之盐宝,可以利民。作者先从盐的.产地开始着笔,进而写到产盐的整个过程,其细腻的文笔,睿智的感官,将人们须臾不可离的盐囊括于笔端。行文过程中,作者展示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运用了大量的博喻,使枯燥乏味的盐巴如同罩上五彩霞衣,顿时有了光泽,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服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如写盐结晶之快是“不爱其美,无声无形,嫖结迅诡”,写盐之白是“迥眸一瞬,积雪百里,晶晶冥幕,奋偾离析;锻圭椎璧,眩转的际乍似陨星及地……”。显而易见,雪、圭、璧、陨星、雹等意象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编织在一起的,恰恰是这些丰满可知的意象,让人感到新颖独特、贴切自然。

柳宗元在文中介绍完晋地的地理形势、物产里俗之后,吴子反问“岂谓是耶?虽然,此可以利民矣,而未为民利也。”进而引出文章最后一部分:文公霸业,尧之遗风。吴子认为这些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而未为民利”,没有达到其理想状态 “安其常而得所欲,服其教而便于己,百货通行而不知所自来……所谓民利,民自利者是也。”柳宗元的政治主张没有实现,究其根源应是封建官吏给百姓带来的层层困扰。

全文七部分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铿锵有力,又极具感染力,使人读后荡气回肠、启人深思。柳宗元虽然没有在家乡山西生活过,但他对故乡全面的了解,无不使人惊叹;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其对家乡的殷殷深情,对故土的拳拳思念。

二、寄寓鲜明的政治理想

柳宗元在《晋问》一文中,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物为人用,民先君后。柳宗元通过与吴子的对话,逐步引出“民利”的观点,“安其常而得所欲,服其教而便于己,百货通行而不知所自来,老幼亲戚相保而无德之者,不苦兵刑,不疾赋力。所谓民利,民自利者是也。”“民利”的实质是“物为人用”。

柳宗元提出“民利”的政治观点,也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在其生活的封建时代,百姓饱受统治者的剥削与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日子里。柳宗元在文中极力渲染晋地之山、河、兵、马、木、鱼、盐诸种物质,想展现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而是想通过对比与衬托的方式,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当时的统治制度。百姓面对神州大地的壮丽河山、丰富物产,却无山可游、无水可戏、无兵器自卫、无骏马可乘、无良木栖屋、无鲜鱼可享、无食盐可调;作者在文中所描述的盛景,与现实生活的残酷简直是天壤之别,不禁令人心生悲悯之情。

篇2:晋公问师原文及翻译

晋公问师原文及翻译

晋公问师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晋公问师翻译:

晋平公对师旷问道:“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

师旷说:“愚昧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曾经听说: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中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象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拓展阅读;

尊师

【原文】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於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於得圣人。圣人生於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选自《吕氏春秋·卷四·劝学》)

【注释】①学者:从事学习的人。②达:知识通达。③理:治理,整治。④左、右:泛指所有地方。⑤争:争着,力求获得或达到,这里可译成计较或看重。⑥疾:急速,迅猛,敏捷,这里可译为努力。

【参考译文】

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践、贫富了。象这样,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阅读训练】

1.解释:

(1)材:同“才”,才能。 (2)为:成为。

(3)是故:因此,所以。 (4)教:教导,教诲。

2.翻译: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译文: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3.从上文的论述看,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圣人呢?

拜通达而又才能的人做老师,不计较他们的出身贵贱、贫富,努力跟从他们学习,接受理义。

篇3:柳宗元被贬的原因解析

柳宗元被贬的原因解析

公元8,唐顺宗即位,该年号为永贞。唐顺宗登基后,大力提拔了王叔文等人,当时柳宗元和同僚王叔文有相同政见,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和柳宗元等人是改革派人士,他们倡导以新政来治理国家。

在王叔文的推动之下,改革措施很快地在朝廷内推行,他们制定的改革措施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柳宗元倡导压制藩镇权力。除此之外,为了肃清朝廷腐败现象,柳宗元等人贬谪了朝廷贪污官员。不久之后,唐顺宗的病情加重,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首领,认为扳倒改革派的机会来了,便借机联合藩镇力量阻碍改革派进展。并且,想要把改革派在朝势力一并清除。公元805年4月份,俱文珍联合刘光琦等人立李淳为太子,一个月之后,罢免了吴书文翰林学士一职。随后,王叔文的母亲病逝,依照习俗,王叔文回家为母亲守丧,俱文珍等人借机逼迫唐顺宗禅位于太子李淳,后来历史将这次政变称为“永贞内禅”。李淳即位后成为唐宪宗,他掌握政权之后,立马打击改革派人士。王叔文被贬谪至渝州司户,柳宗元被贬谪至永州。不久之后,王叔文被赐死。

这次著名的“永贞新政”前后共持续180天左右,因为触犯了贵族权贵派的利益,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柳宗元来到永州,心中愤懑不平。但是,面对强固的保守派和朝廷奸臣,柳宗元深感心有力而余不足。他将志向寄情于山水之间,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1、柳宗元永贞革新

柳宗元永贞革新是指柳宗元参与了永贞革新,王叔文在唐肃宗的支持下发动永贞革新。当时的柳宗元善于写诗写文章,在当时的文人圈很有名气。王叔文很欣赏柳宗元,请他一起参与永贞革新,并允诺事成后给与柳宗元宰相的官职。

柳宗元对于永贞革新具有两方面的看法。一方面,柳宗元是一个爱国文人,他看到国家的千疮百孔,看到百姓民不聊生,他也希望能够改革国家。但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改革所面对的压力是很大。宦官势力和藩镇势力是很强大的。

最终在王叔文的劝导下,柳宗元参与了永贞革新。柳宗元以自己的才气,写出了多篇点评时政的文章,并向朝廷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非常积极,得到了唐肃宗的欣赏,被提拔进朝廷中枢。

柳宗元毕竟是个文人,虽然柳宗元也在朝廷任职,但是他只是一个年轻的政治家。而当时的唐朝中,京师有宦官势力,地方上有藩镇势力,各种势力交错,柳宗元没有注意到实际,而是以理想的方式进行改革,最终失败。

柳宗元永贞改革失败了,在唐肃宗被废以后,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司马。柳州远离京都长安,柳州是边荒之地。柳宗元在柳州任职的时候,写了很多诗词。在这些诗词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念,虽然失败了,但是柳宗元并没有心灰意冷,他的诗词隐约透露着改革终会出现的意思。

2、柳宗元主张

在文学上,柳宗元发动了古文运动,以倡导自己在文学上的主张。当时,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为多为骈体文。学子们为了追求华丽的语言,常常咬文嚼字卖弄文采,常常忽略了文章最本质的内容。随后,俩人在文学上发起了一场古文运动,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倡导者。

这次古文运动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十分相似,都是一次文学史上的进步。在“复古”的口号下,文学革命爆发,主要内容就是对儒学的复兴。

先秦时代和汉朝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质朴真实。作者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文采,不受句式和体裁限制。在文章中,可以读出先秦时代和汉朝的文化风俗和社会背景。通过散文,可以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和现实生活。散文发展至六朝时,人们渐渐从文章内容转移到了对词藻的要求。而后,骈体文应运而生,骈文讲究对仗、对偶、文章要有音律和典故。作者们常常为了文采的华美而绞尽脑汁,忽略了文章的内容。学子们深受骈体文的影响,内容千篇 一律,形式十分僵硬而单一。除此之外,散文常常华而不实,没有内容填充,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经不起仔细推敲。柳宗元和韩愈认识到骈体文的弊端,俩人在文学上一拍即合,准备发起一场古文运动,提倡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柳宗元高举复古大旗,在社会广泛提倡儒学复兴,得到了大批拥护者。

3、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被贬谪至永州,担任永州司马一职。柳宗元年少成名,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为官。唐顺宗年间,柳宗元和王叔文、刘禹锡等持有相同政见,认为只有改革政治才能让唐朝重新焕发活力。

王叔文和柳宗元等大臣,针对此次革新,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柳宗元著名叙事散文《种树郭橐驼传》反映出了百姓们渴望吏治革新的迫切愿望。唐顺宗听从了王叔文和柳宗元等改革人士的建议,自上而下地实行了政治革新。公元805年,“永贞内禅”事件爆发,刘光琦、俱文珍等人拥立李纯为太子,并让唐顺宗禅位于李纯。李纯登基后,对革新派人士致命一击。柳宗元也是打击报复的对象,被贬谪至永州担任司马一职。柳宗元感慨政治的黑暗,心中有豪言壮语需要呐喊出来。柳宗元借用文字,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不满,讽刺了奸臣的丑陋行径。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担任司马一职,公元8,柳宗元被召回长安。前后十年里,柳宗元在文学、诗歌、哲学等方面有了很高的建树,其中很多流传至今的名篇是柳宗元创作于永州期间,《柳河东全集》中540多篇文章,有317篇都是写于永州期间。

永州也成为了柳宗元的转折点,他成功地从一个政客转变成了一个文豪。在永州写的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体现的深远意义都被后人推崇。

篇4:SolidWorks常见问题解析21问

1、问:在装配体环境下如何快捷的复制的子装配体或零部件?

答:在装配体界面中,按Ctrl,然后用鼠标拖曳想复制的子装配体或零部件,

2、问:如何转化Pro/E UG CATIA 格式文件?

答:可将Pro/E UG CATIA等格式的实体文件转化为Parasolid(*.x_t)格式的文件,然后用SolidWorks即可打开。

3、问:为什么在实体过程中,有的拉伸实体出现透明显示?

答: 这是拉伸过程中拉伸实体与相交物体产生了零厚度的原因造成的。

4、问: 如何快速生成基准平面?

答:按住Ctrl键并且拖动一个参考基准面来快速地复制出一个等距基准面,然后在此基准面上双击鼠标以精确地指定距离尺寸。

5、问:如何快速建立草图中实体几何关系?

答: 按住Ctrl键,用鼠标选择建立几何关系的草图实体,在propertymanager属性框中选择几何关系。

6、问: 如何快捷的复制的实体特征?

答: 按住Ctrl键并从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拖动特征图标到您想要修改的边线或面上,您可以在许多边线和面上生成圆角、倒角、以及孔的复制。

7、问: 如何移动装配体中第一个固定零部件?

答: 装配体中所放入的第一个零部件会默认成固定。若要移动它,在该零部件上单击右键,并选择浮动选项。

8、问: 如何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选择多个特征?

答: 按住Shift键可以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选择多个特征。

9、问: 如何指定工程图项目不同的线条型式?

答: 用线型工具可以对许多工程图项目指定不同的线条型式,包括局部视图的图框。请选择菜单上的工具/选项/文件属性/线型,来指定选择目标实体。

10、问: 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的草图名称前面会出现一个负号或一个正号,这代表什么意义?

答: 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的草图名称前面会出现一个负号,这表示草图为欠定义;如果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的草图名称前面出现一个正号,这表示草图为过定义。

11、问: 如何复制草图?

答:在相似的草图轮廓之间进行放样时,复制草图通常是非常有用的方式。从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选择草图或选择草图中的一个实体,按Ctrl+C进行复制,然后选择一个基准面或平面,按Ctrl+V将草图粘贴。

12、问: 如何使用退回控制棒?

答: 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是通过右手鼠标拖曳;二是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选择退回控制棒,并且使用键盘上下移动的方向键可以逐步地查看零件的生成顺序。但在启动这项功能之前,请先选择菜单上的工具/选项/系统选项/FeatureManage,将FeatureManager设计树内的方向键导览功能选项打开。

13、问: 如何可以快速的进行参考实体或等距实体操作?

答: 当使用面、环、或草图轮廓上的每一条边线进行参考实体或等距实体的操作时,可选择整个面、环或整个草图会,这比单一地选择每一个实体来得容易和快速。

14、问: 如何复制或移动工程图中的尺寸?

答: 在工程图中按住Shift键,可以将尺寸从一个视图中移动到另一个视图上;按住Ctrl键,可以将尺寸从一个视图中复制到另一个视图上

15、问: 如何对防止他人对零部件进行写入操

1、问:在装配体环境下如何快捷的复制的子装配体或零部件?

答:在装配体界面中,按Ctrl,然后用鼠标拖曳想复制的子装配体或零部件。

2、问:如何转化Pro/E UG CATIA 格式文件?

答:可将Pro/E UG CATIA等格式的实体文件转化为Parasolid(*.x_t)格式的文件,然后用SolidWorks即可打开。

3、问:为什么在实体过程中,有的拉伸实体出现透明显示?

答: 这是拉伸过程中拉伸实体与相交物体产生了零厚度的原因造成的。

4、问: 如何快速生成基准平面?

答:按住Ctrl键并且拖动一个参考基准面来快速地复制出一个等距基准面,然后在此基准面上双击鼠标以精确地指定距离尺寸。

5、问:如何快速建立草图中实体几何关系?

答: 按住Ctrl键,用鼠标选择建立几何关系的草图实体,在propertymanager属性框中选择几何关系。

6、问: 如何快捷的复制的实体特征?

答: 按住Ctrl键并从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拖动特征图标到您想要修改的边线或面上,您可以在许多边线和面上生成圆角、倒角、以及孔的复制,

7、问: 如何移动装配体中第一个固定零部件?

答: 装配体中所放入的第一个零部件会默认成固定。若要移动它,在该零部件上单击右键,并选择浮动选项。

8、问: 如何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选择多个特征?

答: 按住Shift键可以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选择多个特征。

9、问: 如何指定工程图项目不同的线条型式?

答: 用线型工具可以对许多工程图项目指定不同的线条型式,包括局部视图的图框。请选择菜单上的工具/选项/文件属性/线型,来指定选择目标实体。

10、问: 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的草图名称前面会出现一个负号或一个正号,这代表什么意义?

答: 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的草图名称前面会出现一个负号,这表示草图为欠定义;如果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的草图名称前面出现一个正号,这表示草图为过定义。

11、问: 如何复制草图?

答:在相似的草图轮廓之间进行放样时,复制草图通常是非常有用的方式。从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选择草图或选择草图中的一个实体,按Ctrl+C进行复制,然后选择一个基准面或平面,按Ctrl+V将草图粘贴。

12、问: 如何使用退回控制棒?

答: 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是通过右手鼠标拖曳;二是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选择退回控制棒,并且使用键盘上下移动的方向键可以逐步地查看零件的生成顺序。但在启动这项功能之前,请先选择菜单上的工具/选项/系统选项/FeatureManage,将FeatureManager设计树内的方向键导览功能选项打开。

13、问: 如何可以快速的进行参考实体或等距实体操作?

答: 当使用面、环、或草图轮廓上的每一条边线进行参考实体或等距实体的操作时,可选择整个面、环或整个草图会,这比单一地选择每一个实体来得容易和快速。

14、问: 如何复制或移动工程图中的尺寸?

答: 在工程图中按住Shift键,可以将尺寸从一个视图中移动到另一个视图上;按住Ctrl键,可以将尺寸从一个视图中复制到另一个视图上

15、问: 如何对防止他人对零部件进行写入操

作?

答: 在打开零件时选择 “只读” 选项,可防止对零件的写入操作。

16、问: 系统在尺寸单位默认下,可否输入不同单位的尺寸数值?

答: 如果默认单位是英寸,您仍可以在数值方框中输入公制单位的值,例如:25mm。但SolidWorks会自动将数值转换成默认的英寸单位。

17、问: 如何快速的切换不同的视图窗口界面?

答: 不需使用鼠标情况下跳到不同的视图窗,用Shift+Tab或Shift+F6键激活上一个窗口。

18、问:如何提高草图的设计效率?

答:草图由草图单元、几何约束和草图尺寸组成,对以上三部分的组合定义就完成了一个草图的绘制。为提高草图的设计效率,设计步骤通常按以下顺序进行:绘制草图轮廓→定义草图单元间的几何约束关系→添加尺寸。在草图绘制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约束关系,减少不必要的草图尺寸,从而使草图的构思更加清晰。

19、问:更换草图绘制平面?

答:在绘制草图时,会遇到草图绘制平面选择不当的情况,此时可以更换草图绘制平面。具体操作如下:在零件模型的特征管理树下选中草图,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编辑草图平面”,点击特征管理树下的“ ”按钮,就可在特征管理树下选择合适的草图绘制平面来代替原先的草图绘制平面。最后,点击草图绘制平面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即可。

20、问:在装配过程中有那些可用的配合关系?

答:配合关系确定了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位置。常用的配合关系有同轴心、重合、距离、角度、平行、垂直和相切等,每种配合关系对于特定的几何实体组合有效。在使用配合关系时,除了使用零件本身固有的几何实体外,还可以使用临时轴、创建的基准轴、基准面、对称平面等几何要素来确定零件在装配体中的正确位置。

21、建立装配体文件时,零件的尺寸或形状在装配前后发生了变化,如何应对?

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对于具有弹性的零件,比如弹簧和石棉板,在生产实际中装配前后的尺寸有变化,但在工程图中却应表示初始状态下的尺寸。这个矛盾可以通过为模型文件添加弹性零件尺寸在装配过程中被拉长或缩短的派生配置来解决,即装配体中使用所添加派生配置,工程图中使用原先默认的配置(初始状态下的零件配置模型)。下图为堆垛机断绳保护装置中弹簧的零件属性。

(2)装配实际中为了防止开口销的松动,常常要把开口销的上下两部分沿相反的方向折弯,为此开口销在装配前后的形状就发生了变化。为了做到开口销在装配前后形状的统一,也可以通过添加派生配置的方法来解决。

篇5:问银河课文原文解析

问银河课文原文解析

(1)课文:

问银河

夏日的夜空,

有条闪闪的银河。

银河,银河,

请你告诉我:

你离我们有多远?

为什么大家都叫你“河”?

银河,银河,

请你告诉我:

你那里有没有长着胡子的小虾?

有没有穿着硬壳衣服的田螺?

银河,银河,

请你告诉我:

你那里有没有春夏秋冬?

有没有日出日落?

银河,银河,

请你告诉我:

你什么时候向我们发出邀请,

让我们乘着飞船到你那里做客?

银河,银河,

你能不能告诉我?

(2)解析:

《问银河》选自幼儿诗集《小娃娃的歌》,作者是樊发稼。樊发稼,1937年生于上海崇明,195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选入《小娃娃的歌》的幼儿诗歌,是他39至45岁时写的作品,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首届全国幼儿图书奖。书中的.《家》《小雨点》《小蘑菇》《问银河》等作品为多种选本录用;《问银河》还入选大陆和香港的小学语文课本。

樊发稼的幼儿诗,题材大多来自儿时生活记忆,抒写对象多为大自然。诗人把自己“变为”孩子,真切抒写幼儿特有的情感和心理;同时不忘自己的大人身份,着意通过纯正的文学语言、精巧的艺术构思、丰富的想象、优美的形象,对幼儿在思想、情感、审美、知识等方面,起到健康、正确的引导启迪作用。

《问银河》是一首活泼、灵动的儿童诗歌, 苏教版教材有所呈现,但在长春版教材中《问银河》一课有所改动。本篇课文作者以孩子的口吻,通过奇妙的想象以疑问的形式写出了小朋友对宇宙的好奇心和积极主动探索大自然奥妙的愿望,体现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篇6:《问说》原文及译文解析

《问说》原文及译文解析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注释

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

辅:辅助。好:喜好

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致:求得。

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增加。

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晓,通达。

舍问:放弃提问。舍:放弃。

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 。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决:判断,解决。

就有道而正: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正:匡正;

以资切磋:借以共同研究;资:凭借。

交相问难(nàn):互相诘问;难:驳诘。

审:详细。

是己而非人:以己为是,以人为非。是:以……为是;认为……对 非:以……为非。

未安:不稳妥的地方。

臆度(yì duó):主观猜测;臆:主观的;度:猜测,估计

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专在:专门存在于某人。

唯,只。

舍问,其奚决焉 舍,放弃。

君子之学必好问 必:必须 好:喜欢,喜爱。

而或:但却。

不肖:不成器的人。

是故:因此。

相辅而行:互相协助进行。

贤:道德才能高。

破:破解。

理:真理。

知:了解,明白。

强:勉强。

不屑:不重视,轻视。

问说:关于勤问的论说。

几:几乎。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忌:嫉妒。

或:有时。

妄:胡乱地。

得:某一方面的见解。

问银河课文原文解析

晋词

《渔翁》柳宗元

柳宗元寓言故事

晋祠导游词

晋职称申请书

柳宗元《渔翁》评析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

柳宗元诗选三

柳宗元《晋问》全文解析(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柳宗元《晋问》全文解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