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ubyiluby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ubyilub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篇1: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植物化感作用与许多生态因子有关.土壤养分缺乏,影响着许多植物化感物质的产生,从而影响植物的化感潜力;反过来,植物化感物质也通过络合、吸附、酸溶解、竞争、抑制等方式影响土壤的养分形态和水平.本文总结了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并提出了今后该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植物化感研究与土壤-植物营养学研究的结合,以更深入地阐明植物化感物质、化感作用与土壤养分变化的关系;加强植物化感研究与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的结合,以类似自然(nature-like)的方式模拟自然界植物所受的养分干扰,使养分干扰的化感研究结果更加逼真、可靠;加强对养分过量及受污染时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为揭示农业和林业生产中植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生物量变化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肖辉林 彭少麟 郑煜基 莫江明 罗薇 曾晓舵 何小霞 XIAO Huilin PENG Shaolin ZHENG Yuji MO Jiangming LUO Wei ZENG Xiaoduo HE Xiaoxia  作者单位:肖辉林,XIAO Huilin(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彭少麟,PENG Shaolin(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郑煜基,罗薇,曾晓舵,何小霞,ZHENG Yuji,LUO Wei,ZENG Xiaoduo,HE Xiaoxia(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510650)

莫江明,MO Jiangming(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17(9) 分类号:Q945.79 关键词:化感物质   化感潜力   化感作用   土壤养分  

篇2:植物化感作用与生物多样性

植物化感作用与生物多样性

本文简要地阐释了化感作用的含义、基本特征以及作用机制,并结合生物多样性理论,综述了化感作用研究中化感物种的多样性、化感物质的多样性及其释放途径的多样性,具体讨论了化感作用对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中的种群生态、协同进化、土壤生境、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入侵等方面的可能影响.文中提出了化感作用的利用、管理应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统一的看法,并指出对化感作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机制进行本质的探索,特别是对植物化感作用的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与探讨,可为保护生物学和系统生态学提供理论基础,这也是今后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 者:左胜鹏 马永清 李秀维 ZUO Sheng-peng MA Yongq-ing LI Xiu-wei  作者单位:左胜鹏,ZUO Sheng-peng(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马永清,MA Yongq-ing(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凌,712100)

李秀维,LI Xiu-wei(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

刊 名: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年,卷(期):2006 7(4) 分类号:Q94 关键词:化感作用   生物多样性   影响机制   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  

篇3: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综述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综述

植物化感作用由于在农业和林业上有着巨大的潜力,成为今年来各国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如栽植、收集、分离方法等,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 者:张燕军 郑建旭 张爱军 李吉利  作者单位:张燕军(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郑建旭,张爱军,李吉利(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北蔚县,075700)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U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14(21) 分类号:Q504 关键词:化感作用   栽植方法   收集方法   分离方法  

篇4: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

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

摘要:有效控制水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是目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植物化感作用抑藻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抑藻技术已备受关注.多种生活类型的.水生植物对藻类均有化感抑制作用,现已从一些水生植物中分离得到具有抑藻活性的化感物质,并对其抑藻特性和机理开展了一定研究.文章对化感作用的概念、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水生植物中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藻特性以及化感作用抑藻机理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还对今后植物化感作用抑藻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应多学科结合,对化感物质对不同藻类的影响及其选择性抑制机理做更深入的研究.作 者:胡洪营    门玉洁    李锋民    Hu Hongying    Men Yujie    Li Fengmin  作者单位:胡洪营,门玉洁,Hu Hongying,Men Yujie(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李锋民,Li Fengmin(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期 刊:生态环境  ISTICPKU  Journal:ECOLOG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5(1) 分类号:X52 关键词:抑藻技术    化感作用    富营养化    水华控制   

篇5:植物化感作用控制水体中有害藻类的机理与应用

植物化感作用控制水体中有害藻类的机理与应用

富营养化水体会导致爆发性生长,形成水华或赤潮.水华和赤潮能耗尽水体中溶解氧,使水生动物窒息而死,给水生养殖带来损失.同时,很多藻类能产生藻毒素,会使各种动物中毒或通过食物链传递威胁人类的健康.利用大麦秸秆的'化感作用控制水体中有害藻类的研究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思路.

作 者:白富丽 Bai fuli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垦技术服务站,030012 刊 名:农业技术与装备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年,卷(期): “”(10) 分类号:Q945.1 关键词:藻类   控制技术   机理   应用  

篇6:植物化感作用控制天然水体中有害藻类的机理与应用

植物化感作用控制天然水体中有害藻类的机理与应用

利用化感物质抑制有害藻类是一种廉价、安全、高效的`方法.对化感作用抑藻机理,化感物质施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着重介绍了利用大麦秸秆进行藻类控制的应用和需注意的问题.并对利用化感物质进行有害藻类控制研究的前景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作 者:李锋民 胡洪营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刊 名: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年,卷(期): 30(2) 分类号:X52 关键词:化感物质   藻类   抑制   机理   大麦秸秆   应用  

篇7:芦苇抑藻化感物质的分离及其抑制蛋白核小球藻效果研究

芦苇抑藻化感物质的分离及其抑制蛋白核小球藻效果研究

采用乙醇提取、溶剂萃取法从芦苇中分离出2组能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化感物质. 该2组化感物质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68mg/L和2.65mg/L. 将前者用碱性氧化铝层析柱分离得到一组抑藻活性更强的化感物质和一组能够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化感物质: 前者对蛋白核小球藻的`EC50为0.50mg/L, 是目前报道的抑藻能力最强的化感物质; 后者在浓度为0.63mg/L时能显著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 芦苇化感物质可以用来控制淡水中有害藻类.

作 者:李锋民 胡洪营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刊 名: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2004 25(5) 分类号:X175 关键词:芦苇   蛋白核小球藻   抑制   化感作用  

植物化感作用与生物多样性

植物化感作用控制天然水体中有害藻类的机理与应用

院感试题及答案

《感事》原文及译文

院感试题选择题及答案

手术室院感试题及答案

《感事》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咳感康口服液说明书及作用

《金桥感事》阅读答案及赏析

我与书的感情深作文

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